这几年,倩儿是乐不思蜀,在雍城那边,都不回来。听说,那嫪毐,仗着倩儿的势,也养了一群门客。
“倩儿居然有了孩子,还打算生下来!”他一回来,就告诉了我这个消息。他去雍城正好有些事情要处理,便去看了倩儿,不想却看到倩儿的肚子大了。
“有孩子了?”我还以为赵姬与假太监嫪毐生了两个孩子是假的,看来,这件事情,竟然是真的!
“那政儿到底知不知道?”我赶紧问道。
“倩儿倒是让我不要告诉政儿,我也没有说。不过,政儿已经不是几年前的小孩了,他现在心思大着,应该派人去监视嫪毐了。”他说道。
我点点头,现在只要进宫,提起倩儿,政儿就说倩儿只顾自己享乐,早忘了还有个儿子在咸阳。
果然,几个月后,倩儿生下了一个儿子。没过多久,倩儿便回咸阳了,原本以为她只是想念政儿,没想到,她回来,便要求政儿封嫪毐为官。
我以为政儿会坚决反对,然后倩儿就会来劝我,让他去说服政儿,或者是施加压力,封嫪毐为官。可事实上却是,政儿竟然封嫪毐为长信侯,给了一大片封地。
“政儿是打算扶植嫪毐,让他跟你斗,两败俱伤之后,他好坐收渔利。”我不禁感叹政儿的城府之深,只是,又很心寒,难道这些年我们对他不好吗?
“他身边围绕着一群人,都想得势,不扳倒我,怎么上位。”他知道我心中所想,便如此说道。
“说得也是,你说的是李斯吧,不过说起来,也是我们推荐的,算是引狼入室吧。”我笑着说道。
“管他是不是条狼,不过,他倒是很有能力,等政儿亲政了,我们也可以放心地离开了。”他说道。
也是,反正我们早就打算好了,到时候我们就去周游世界,我还想去欧洲看看,究竟战国时候的欧洲,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说得是,不说那些了,睡觉吧!”我拉拉被子,在他怀里,安心地睡去。
政儿已经到了成亲的年纪了,华阳太后主张迎娶楚国的公主为后,而夏太后主张迎娶韩国的公主。倩儿没有发表意见,说是让政儿自己做主。
最后,政儿迎娶的,是赵国的嫡公主赵茜。本来已经议定婚期,就在公主嫁过来不久前,赵王便过世了。赵茜公主便请求,为父王守孝三年再嫁。
没想到,政儿竟然答应了。但是华阳太后和夏太后不同意了,三年太久了,耽误了传宗接代。于是政儿便分别迎娶了楚国和韩国的宗室女子,封为夫人,华阳太后和夏太后便也无话可说。
这两位夫人看上去温婉贤淑,十分不错,我都觉得很满意。可是每次进宫,看见她们两个,都是愁眉不展的,心事重重。我问她们怎么了,她们也不说。后来我打听到,政儿很少去她们那里,更不用说过夜了。
虽然如此,楚夫人还是怀孕了,还生下了政儿的长子,取名为扶苏。
可即便如此,倩儿依然没有回来,因为这个时候,她又有了孩子,自己身子也不方便。
这件事情,彻底导致了他们母子关系的失和。韩夫人曾经在政儿面前提起过,把太后接回来,便被政儿狠狠训斥了一顿,并禁足半年。从此以后,再也没有人在政儿面前说有关于倩儿的半个字。
我常常入宫看望扶苏,把他当做自己的孙子看待。政儿虽然不怎么喜欢楚夫人,却很喜欢这个长子,也常常来看望扶苏。
华阳太后和夏太后见政儿对两位夫人都不怎么上心,又忙着张罗,把很多名门贵女接进宫给政儿。
反正对于政儿来说,谁都一样,政儿通通都收入后宫,赵茜公主守孝的这三年,政儿的后宫已经有十几个了,除了扶苏,还有几个女儿。
转眼间,赵茜公主守孝期已满,秦王宫便忙着张罗迎娶王后之事。
我也在宫中帮忙,我发现,政儿对这件事情倒是十分上心。我想想,当年离开赵王宫,政儿不到十岁,那位小公主不过几岁而已,她们应该没有见过面,不会有什么感情吧,政儿也从来没有告诉我啊!也许是我的错觉吧。
可是,政儿与这位赵茜公主成亲的当晚,赵茜公主便得罪了政儿,被打入了冷宫,还不容许任何人探视。
政儿的心情很不好,常常发脾气,我进宫劝导,政儿也不听。于是,我请政儿让我去见见这位赵茜公主,政儿答应了。
只是,我并没有见到赵茜,她闭门不出,谁也不见。我也不好勉强,只好离开了。毕竟是政儿的家事,我也不好管得太宽。
可即便如此,政儿依然没有废掉赵茜的王后之位,赵茜依然享受着王后的待遇,只是,从不向太后请安,也不接受其他妃子的拜见。
那一晚究竟发生了什么,除了政儿和赵茜,没有人知道。当时在场的宫人,都被发配去修长城,政儿下令,若是有人透露半个字,便株连九族。
政儿再也没有去看过赵茜,仿佛她根本不存在,可赵茜的王后之位,依然稳如泰山,没有妃子敢去惹她,即使是生了长子的楚夫人,还真是个奇迹。
宫中没有人见过赵茜,一直以来,都是赵茜从赵国带来的人在照顾她。
赵茜不打理后宫,便自然要有人来管,政儿便让华阳太后全权处理。华阳太后自然高兴,而夏太后,有孙子孙女就够她打发时间的了,后宫也就相安无事。
政儿不是留恋后宫之人,相反政儿越发地刻苦,不但认真读书,治理朝政上,也越发地成熟。
他经常在我面前夸奖政儿,说政儿小小年纪,已经可以独当一面了。我也很开心,就好像自己的儿子有出息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