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14400000001

第1章 序

滴水诗情

吕进

这是一位军旅诗人的处女诗集。作为军人,史桢玮一直在写诗,《星星》诗刊、《中国诗歌》、《西南军事文学》等军内外刊物、网站都发表过他的诗作。这本诗集收入了他1993年以后的诗歌,从中可以看到他的诗路历程。给我的感觉,这显然是一条发展之路,时间上越靠近现在的诗越成熟和自如。

我和作者缘悭一面,但是,他的歌唱深深地打动了我。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伟大的时代,又是一个正在转型中的复杂时代。在这个时代里,改革与混乱共生,崇高与卑鄙并存,廉洁与腐败同在。我读到的是,在这个充满不确定因素的时代,诗人对心灵家园的守望,对诗意栖居的寻求,对人生真谛的沉思。

诗集里描写军旅生活的篇章很少,而且均是上个世纪90年代之作。《边境的黎明》《夜练》等篇什在艺术上也比较稚嫩,但是,作为一个现代人的人生感悟却很迷人。从写兵到写军营外的世界,这好像是多数军旅诗人的诗歌之路。他在水里看见大气与大海,他在小径中见出永远面临各种选择的人生,他在蓓蕾初放时听到花开的声音。

如果说诗意的栖居是人类的梦想,那么这个梦想在高楼大厦鳞次栉比的都市里似乎渐行渐远,在灯红酒绿物欲横流的现代生活中似乎难觅踪迹。不是说诗意的栖居是田园生活的现代版,不是说繁华热闹的都市没有诗意,只是越来越多的人们在物化生活中心态失衡,对诗意的感触越来越钝化。罗丹说,我们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史桢玮,就是这样一位能从庸常生活中发现诗美的人。

诗人应该是脱俗的思想者,史桢玮的诗意里有着浓浓的禅意。理趣,是中国诗歌的优秀传统。“理趣”这个词来自佛典《成唯识论》:“证有此识,理趣甚多。”但是这与诗无关。从宋代开始,中国诗人才开始以“理趣”说诗。诗歌的左邻是宗教,右舍是哲学。但是,“左邻右舍”都不能直接入诗,所谓“趣”就是诗的审美。诗不能离理,又不能是理语,贵有理趣。就像陶渊明说的那样:“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诗人史桢玮常常“无语禅坐,静若处子”,生活的表层被拨开了,他的诗进入到生活的深处,在这里发现了一个哲理的诗美的世界。《沉思在交叉小径的花园》表达了诗人的深度,是的,除了生和死不能选择外,人生就是一个不断选择的过程。成功的选择往往带来机遇和发展。

请读他的《轮回》:

夏天埋葬了春天

秋天埋葬了夏天

冬天埋葬了秋天

到时花自开

到时花自艳

到时花自谢

祖父埋葬了曾祖

父亲埋葬了祖父

儿子埋葬了父亲

到时人自来

到时人自兴

到时人自去

只有诗人才可能看透这种轮回,并从中寻找到了一种解脱,一种潇洒,一种超越。

再读《一滴水可以流多远》:

世俗的眼里

一滴水的生命极其短暂

蒸发了便是消亡了

其实

一滴水并没有消亡

它的魂魄依附大气而永恒

当另一场风暴来临时

它会再次润泽人间

普施一滴水的宽容与轮回

一切苦难源于人心

欲望的峰顶便是死神的巢穴

无论超凡静心顿悟佛法

还是融入红尘救赎众生

让它流入大海

一滴水可以流得很远很远

一滴水可以很短暂,一滴水可以成永恒,关键在于水的定位,在于“小”与“大”的和谐。如果让一滴水的魂魄“依附大气”,如果让一滴水“流入大海”,这滴水就获得了无限的轮回和无尽的生命。

心智健全的人们需要诗,正是由于诗人能给他们情感的滋养和思想的力量啊!我想起达尔文,他的进化论被看做是人类19世纪的伟大发现之一。这位英国生物学家晚年在为自己的主要著作《物种起源》写的《后记》中提到了与他的事业似乎毫不相干的诗歌。达尔文写道:“如果我能够再活一辈子的话,我一定给自己规定读诗歌作品,每周至少听一次音乐。要是这样,我脑中那些现在已经衰弱了的部分就可以保持它们的生命力。” 每一个人诚然不必都做诗人,但是却应当具有崇高、丰富的精神世界。优秀诗歌正是人们陶冶情操的助手,它给人们以情感上的启发、帮助和力量。这些道理,那些穷得只有金钱的庸人是不懂的。

史桢玮的诗看似平淡,其实,诗人不玩迷藏,不耍游戏,只是朴素地披露自己的真实体验,这是对读者的尊重,也是对诗歌的尊重。应该说,这是诗家语的正道。清人李重华《贞一斋诗说》概括诗歌技巧时说:“诗求文理能通者,为初学言之也;诗贵修饰能工者,为未成家言之也。其实诗到高妙处,何止于通?到神化处,何尝求工?”想想几千年中国诗歌留下的那些名篇佳句,都是一个路子:用看似最平凡的语言,组成诗歌独特的言说方式,道出“人所难言,我易言之”的诗情。诗是一般语言的非一般化,不大接受通常“文理”的裁判,诗之味有时恰恰就在不那样“文理能通”。同样,诗又是非一般化的一般语言,“贵修饰能工”者,是有形式感的人,比“求文理能通”者更接近诗。但是,好诗是“苦而无迹”的:诗人辛苦,读者看不出这辛苦的痕迹。凡有修饰痕迹的,均非诗界高人。要拒绝外露技巧,外露技巧会造成诗的外腴中枯;要拒绝戏弄读者,戏弄读者会剪断诗与读者的联系;这些恰恰是诗的大忌。宋人吴可说:“凡装点者,好在外,初读之似好,再三读之则无味。” 外露技巧就是过剩技巧。在中国诗歌历史上难道那些卖弄过剩技巧的诗篇成为过上品吗?当然,诗总在“明白与不明白之间”、 “在可言与不可言之间”寻求张力,在这一点上史桢玮可以继续着力,但一定不要赶那些短命的时髦,而是要信心满满地守住自己的基本品格。还是安徒生说得好:“镀的金会磨光,猪皮倒永远留在那儿。”

我祝福这滴水流得很远很远。

是为序。

同类推荐
  • 艺术与道德的冲突与融合:王尔德研究

    艺术与道德的冲突与融合:王尔德研究

    本书主要以文学伦理学批评为研究方法,结合英国维多利亚时期的历史、政治、社会背景,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系统地论述了王尔德创作的伦理思想在其艺术实践中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揭示了王尔德艺术实践中的伦理内涵和内在关联,着重探讨了艺术与伦理道德既相冲突又相互融合的具体特征。
  • 名家经典散文选:滴水见阳光·哲理卷

    名家经典散文选:滴水见阳光·哲理卷

    “名家经典散文选”,包括 《万事融笔端·叙事卷》 《挥笔如传神·写人卷》 《情动于心中·抒情卷》 《情景两依依·情景卷》 《滴水见阳光·哲理卷》 《闲情说理趣·随笔卷》 《提笔如出鞘·杂文卷》 《宏论博天下·议论卷》共8册。本套散文所选文章除了当代我国的名家精品之外,还选择了一些当代外国名家经典散文,诸如法国作家雨果、大仲马,英国哲学家罗素,印度文豪泰戈尔等。这些中外文学大家的作品,知识丰富,思想深刻,对于我们开阔眼界、提升素养都有极大的帮助。这些散文大多以一种轻松随意的文笔,朴实自然地展现出了名家散文的基本状况,并以这些名家生卒时间为顺序进行编排,充分体现了这些名家散文的个性魅力和风格特色。
  • 经典:著名古典小说

    经典:著名古典小说

    《封神演义》是明代长篇小说,共100回,作者许仲琳。全书以宋元时期讲史话本《武王伐纣平话》为基础,博采民间传说演绎而成长篇神魔小说。《封神演义》表现了称扬王道、仁政,反对暴君、暴政的思想倾向,说明了人心向背的重要性。同时,《封神演义》通过神魔斗法的描写,宣扬了宿命论和儒释道三教合一的思想。《封神演义》以内容篇幅巨大、幻想奇特而闻名于世。它发挥神话传说善于想象夸张的特长,给读者以较深印象,被誉为仅次于《西游记》的神魔小说巨著。
  • 丁玲散文选集

    丁玲散文选集

    古往今来,有多少精美的散文像珍珠般在熠熠生辉!《百花散文书系》将它们串联起来,以不同年代按不同作者选集分册出版,便于读者阅读与欣赏。《丁玲散文选集》为《百花散文书系·现代部分》之一种。
  • 穿越时光的优雅

    穿越时光的优雅

    《穿越时光的优雅》是写给姑娘们最靠谱的修心书。她们最终的成功和美丽,只不过因为她们比普通人更努力。站在百年岁月的这头,望着那些璀璨如星辉的名字,忍不住泪湿双眼。她们是我们的梦想,她们是得到过一切的传奇。从一个开始到另一个开始,从一个过程到另一个过程,命运宠爱时,她们精彩把控人生,每一次选择都是深思熟虑后的笃定。面对人生冷遇时,在属于她们的人生战场上,一直扬眉浅笑坚持下去。从青春到而立之年,再到韶华不在,忍了许多,也懂了许多。真正的自由,不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而是不能做什么就不做什么。能够掌控自己前进方向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
热门推荐
  • 重门天险:居庸关

    重门天险:居庸关

    居庸关,是京北长城沿线上的著名古关城,地势险要,且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居庸关的得失昭示着王朝的兴衰成败,更成为改朝换代的象征。此外,居庸关一带的汉族与关外游牧民族在此交汇,融合成具有居庸关特色的民俗文化。它雄伟的关城及众多的历史遗迹,为我们打开了一扇了解中国古代军事文化的大门。
  • 独占之豪门惊婚

    独占之豪门惊婚

    第一次提分手:叶扶桑说:“唐骓,我们真的不合适,分手吧!”唐骓直接爬上三楼窗台,回头:“你再说一次分手我就从这跳下去。”叶扶桑重复道:“我们分手吧。”唐骓什么话没说,头也不回纵身跃下……第一次闹分居:叶扶桑对着他喊:“唐骓,我真是受够你了!”唐骓直着脖子站在路边,西装革履玉树临风,一派贵公子模样,抬着下巴高傲的问:“所以呢?”叶扶桑呼气:“我们都冷静下行不行?”唐骓转身往车流里冲:“你敢说乱七八糟的东西,老子就死给你看!”……第一次闹离婚:叶扶桑抓头发:“我要离婚!”唐骓指着叶扶桑咬牙切齿:“你敢再说一次?”叶扶桑抬头看他:“唐骓,我跟你过够了,离婚吧!”唐骓转身出去,不多时怀里多了个胖乎乎的小奶娃回来,居高临下看着叶扶桑:“你信不信我今天晚上就带唐蛟去跳河?”……风平浪静时也能好好说话。叶扶桑给他打预防针:“唐骓,一哭二闹三上吊是女人的戏码,你是女人吗?”唐骓不在乎:“老子是男是女你还不知道,你要是敢提分手我就敢死。”叶扶桑叹气:“你到底想怎么样?”唐骓扭着脖子:“没想怎么样!就这样!”对,就这样,安安静静的过日子。他也不想怎么样,就是想独占这个女人到老,谁都不准跟他抢。&&&爱情是火,扎进去的人无不遍体鳞伤。先爱上的总是输家,所以豪赌中总有人输的血本无归。
  • 总裁的女人

    总裁的女人

    古有花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今有她苍夜女扮男装代爷爷继承家业去当保镖。儿时玩伴十二年未见,再次相见却还不知她的真正性别,到底是老天开她玩笑,还是跟她作对?
  • 宇宙怪客

    宇宙怪客

    UFO全称为不明飞行物,也称飞碟,是指不明来历、不明空间、不明结构、不明性质,但又漂浮、飞行在空中的物体,一些人相信它是来自其他行星的太空船,有些人则认为UFO属于自然现象,20世纪40年代开始,美国上空发现碟状飞行物,当时称为“飞碟”,这是当代对不明飞行物的兴趣的开端,后来人们着眼于世界各地的不明飞行物报告,但至今尚未发现确实可信的证据,许多不明飞行物照片经专家鉴定为骗局,有的则被认为是球状闪电,但始终有部分发现根据现存科学知识无法解释,本书主要介绍了UFO的一些相关知识等。
  • 剩下来的孩子

    剩下来的孩子

    6岁的扎克有一个聪慧异于常人的“天才哥哥”安迪,还有美丽优雅的妈妈和温柔顾家的好爸爸,这个幸福美满的家庭羡煞旁人。可这一切都被一场突如其来的校园枪击案摧毁了,安迪在枪击案中不幸丧生,幸存的扎克成了家里“剩下来的孩子。”所有人都承受着巨大的悲痛:妈妈悲伤过度,燃起复仇之意,一心要找凶手的家庭报仇;爸爸在失去爱子之余,还牵扯出一段不为人知的过往恋情,令整个家庭陷入前所未有的绝望。眼看整个家庭几近分崩离析,劫后余生的扎克决定鼓起勇气找回疗愈的力量,他将如何化解家人心中的悲痛与仇恨,如何带他们走出人生绝望,他一个6岁的孩子,真的可以做到吗?这是一个关于悲痛与疗愈、仇恨与原谅的温情疗愈力作。
  • 品悟南怀瑾:做人与处世

    品悟南怀瑾:做人与处世

    本书从《南怀瑾谈生活与生存》作为出发点,根据南怀瑾的《论语别裁》《孟子旁通》《老子他说》《易经杂说》《易经系传别讲》等著作将人生分为“人生的价值”、“事业的真义”、“圣人与英雄”、“君子与小人”、“读书与学问”、“修身养性”、“人情世故”、“时位与贵贱”、“烦恼”等,从这些主题入手,在南怀瑾先生的人生哲学基础上加以理论,使读者有机会在南怀瑾先生的人生哲学里获取更多的为人处世、安顿身心的人生智慧。
  •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谋略全本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谋略全本

    政治家、军事家、商界领袖最推崇的传世之作!超越军事理论,原来兵法是最生猛的处世教科书。权威原文:以历史上最权威的版本为底本,准确可靠;经典重现:放大重现当时的历史情境,还原原文诞生的史实真相;白话译文:精致、流畅,严格忠实于原著;案例解读:揭示原著思想精髓,解析古人千年智慧对现代职场、官场、商场等领域的应用价值。
  • 三国演义(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一辑)

    三国演义(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一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国宝之谜

    国宝之谜

    中华民族有着几千年的悠久历史,古代人民用智慧创造了无数辉煌的瑰宝。经过岁月,的沉淀后,它们变成了现在人们所见、所闻的历代传世国宝。每一件国宝都是一个时代的缩影,背后是一个个不为人知的故事,散发着神秘而悠远的气息。 不同时代、不同的先民为人们留下了不同的具有各个时代特色的国宝,有些因为时代的久远、文字的缺失变得扑朔迷离。人们在欣赏它们的同时不禁忍不住想知道这些国宝的创造者是谁?它们都有什么奇异之处?在它们身上都发生过哪些奇事?现存的国宝目前状况如何?下落不明的国宝消失的原因是什么?现在又在哪里呢?只有清楚地知道了这些问题,才能够让人们更加了解国宝、珍惜国宝。
  • 一生一念:秋语燕然

    一生一念:秋语燕然

    她曾经以为,他们之间是父亲的一己私欲,自己的往后都不过是牺牲品,所以她要活得更好...可当她发觉这一切其实早早注定,他们的缘分早在她还未降世就紧紧相连,她却开始惧怕,怕自己毁了这一切,那么这一次,我们从头来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