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164400000006

第6章 皆非善辈

糜竺列出三点策论,请陶谦参加会盟,可曹豹却以臧霸为理由,请陶谦坐镇徐州。

糜竺的话确实有理,但曹豹的话也不是胡编乱造。

臧霸乃是泰山华郡人,乃是徐州的本地人,年少时为其父获罪被抓,臧霸领着十来个人,硬生生的将老爹救出囫囵,颇有传世之作‘水浒’中梁山好汉劫法场的干劲与魄力。

黑道大哥,一般就是这么炼成的。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臧霸因为劫狱救爹的事迹名声大噪,风头在徐州境内一时无二。家家户户的老爹,一到晚上就拿臧霸举例教育孩儿……学学人家怎么当儿子!

陶谦入主徐州后,因慕臧霸之威名,招他入仕,即拜骑都尉,令其破徐州黄巾。

若是换成常人,平白得了官职,还不高兴的乐出屁来……问题臧霸偏不是平常人!

想想也是,劫法场的一般都不愿意被招安。

臧霸协助陶谦破了黄巾之后,乘着陶谦在徐州立足未稳收拾内政之局,乘机屯兵开阳,与泰山诸贼聚众合军,自成一派。开疆拓土独立一方,至此与陶谦在徐州境内成了鼎足之势。

从一个流亡犯,用不到两年的时间成了掣肘徐州刺史的一个豪强,走到哪都是关注度极高,臧霸足可位列当时徐州的第一网红。

这样的人在徐州,陶谦想要西征,确实也走不消停。

“是啊,臧霸不听老夫调度,屯兵开阳,战也不是,收亦不服,只能钳制……老夫确难西征。”陶谦似是默然自语,又似是对诸人诉说。

糜竺道:“使君,若然如此,莫不怕日后袁绍和袁术借此机会对我徐州发难?在主公心中,二袁莫非比区区一个臧霸还好对付?”

“唉~~”陶谦彻底头疼了,糜竺这话也不假,如今是进也不是,退也不是,好好打也不行,不好好打也不行……天虽未亡我,但天莫不是欲挤兑死老夫乎?

“别驾,可有良策破此僵局?”陶谦此时别人指望不上,还得是指望糜竺。

糜竺急忙道:“适才曹将军之言甚是有理,使君和曹将军确实都不宜离开徐州,既然如此,那不妨就委托可以代表使君的人去参与会盟,如何?”

陶谦听了这话,点了点头,通过了今天的分析,陶谦已经多少明白了这次出征的处境,虽然有着各种各样的弊端,但糜竺和王朗的话却属老成谋国之论,无论有什么困难,徐州必须一战,作壁上观实现了利益最大化,但徐州未来的发展,却是更重要的,所以徐州必须要出力,要向天下人还有众诸侯表现出诚意。

“别驾之意,应派谁代表老夫?”

糜竺拱了拱手,道:“非大公子不可。”

陶谦的面色没有变化,反倒是一旁坐听的陶商吃了一惊。

等会!这怎么个情况?我是献计让便宜老爹派兵讨董,但没说我要自己去啊?那可是打仗啊,开玩笑!

我的责任不应该是运筹千里之外吗?脑袋别在裤腰带上的事,不应归我干吧?典型的坑儿子!

糜竺这话一出,满厅众人尽皆窃窃私语。曹豹甚至露出了一个不置可否,略带讥讽的笑容。

这也难怪,陶商的变化,目前知道的,只有陶谦和糜竺两人,在其他人的心中,这个大公子目下还是一个昏聩无为,碌碌不堪的公子哥而已。

糜竺视众人议论如无物,道:“使君和曹将军需得坐镇徐州,不能东征,若是派旁人前去,只怕二袁看不到我徐州的诚意,为其日后谋算我徐州落下口实,今遍观诸人,唯有大公子乃主公亲子,又是嫡长,如此资格替主公前往会盟,方不会落人口实,且大公子即将年及十七,已属冠礼之年,主公年事渐高,却每日劳苦,父劳而子闲,非孝之道……为日后计,为徐州计,也该让大公子历练历练,为主公分忧了。”

陶商的眼角有点抽抽,糜竺这老小子……事先也不商量一下……莫不是报复我问他借钱?

“嗯……那个……父亲,这样安排,好像不符合礼数制度吧?我一没带过兵,二又不曾任过任何职务,突然一上来就自领一军,只怕难以服众。”

糜竺笑着道:“按照惯例确实无有先例,但如今情况特殊,且当今之世,世事难料,不可以常理度之,公子没领过兵不要紧,可派其他良将统兵前往,公子以监军之职督军,可保无碍。”

这么一听,陶商心中多少轻松了一点,自己前世连鸡都没杀过,让他突然带兵冲锋陷阵简直就是开玩笑……

若是干监军的话,多少还算好点,至不济也是躲在后方,万一真出了事,上马转身走人也不是不行。

古代人不傻,天天带兵的将军,你现代人一回来领兵就能把他们打的屁滚尿流?人家带兵的经验都被带狗肚子里了?大家都吃五谷杂粮,谁也不比谁强。

陶谦摸着胡须,沉思了半晌,缓缓道:“此事,容老夫暂且思之……诸位暂且回去,各安其职,待老夫思虑清楚,再行定夺不迟。”

诸人见陶谦一时拿不定主意,则依次起身退走,陶商和陶应属末辈,留待最后,刚要走时,却听陶谦叫道。

“你二人留下。”

陶商适才就估摸着陶谦会留他二人下来,陶应则是一脸懵状,摸不着头脑。

“适才廷议上的话,你们都听清楚了?”

陶商和陶应站立在陶谦面前,相对而望,久久沉默。

却见陶谦突然露出一个和煦地微笑,道:“其实听了那么多,老夫也明白,出兵参加会盟,方是上策,只是曹豹以臧霸为徐州心腹之患为由,不欲老夫出兵,糜竺又谏言让商儿你代替老夫前去会盟,对此……你二人有何想法?”

陶应还是一脸呆滞,摇了摇头:“回父亲,孩儿没想法。”

陶谦长叹口气,表情很是无奈:“说的这么直接……你倒也是实在。”

说罢,老头子将头转向陶商,道:“你呢?你对糜竺举荐你会盟的事,怎么看?糜竺的用意究竟为何?”

陶商垂下头,在陶谦看不见的视觉死角处迅速的撇了下嘴。

虽然刚才冷不丁听到糜竺举荐自己有点吃惊,但经过了这么一小会的时间,他大致已经想通了个中的关键。

“家族之争。”

陶谦精神一振,急忙指了指躺下的跪榻:“坐下说。”

陶商一上午跪坐的膝盖都麻了,实在是不愿意再跪着了……也不知道汉朝人是什么变态心理,有屁股不用非得用腿跪……

“此处是廷议之所,孩儿不敢在父亲面前僭越,站着就好了。”

陶谦也不明白怎么坐着就算僭越了,但也没有多管:“你想站着就站吧,且说说你的想法?”

陶商斟酌了一下词语,道:“孩儿虽然很少参与政事,但是通过平日的了解和适才的观察,也大概多少明白一些,父亲要稳掌徐州,最主要的依靠就是糜竺、曹豹、赵昱、王朗,其中糜竺掌粮、曹豹掌兵、赵昱管籍、王朗管吏,四个人各安其职,互相平衡,但其实心里谁也不服谁,都想着为自己的家族多争取些利益和权势,现如今天下有变,诸侯讨伐董卓,一旦动兵,则必然牵动四大家族在徐州的利益平衡,曹豹不愿意出兵,不是因为臧霸,而是一旦出征后,调兵遣将之中时局瞬息万变,军中的要职很容易被其他家族的人乘机占了,则曹豹在徐州立足的筹码,就相对减弱。”

陶谦长吁口气,前番他与这个大儿子私下探讨会盟讨董的问题时,就觉得这孩子与原先不同,想法深远了不少,但却对这个儿子的才能仍有些许疑虑,但今日一问,陶谦才发现……这孩子,或许是真的长大了!

陶谦捋了捋长须,认真地看了陶商一会,眼中全是赞许和欣慰。

“好,好!那你跟老夫说说,糜竺举荐你出征,又有何目的?”

陶商想了一想,说道:“糜竺的想法也不难猜,曹豹不愿意动兵,他就将计就计,举荐我替父亲会盟讨董,还奏请我为监军,但监军不统兵,终归还是得有一个能领兵的将领,曹豹在廷议上已经将话说满,自己堵了自己的嘴,这统军之职只怕是没法掺和了,糜竺必然会向父亲举荐一个自己人统兵西征,如此一直负责管理钱粮的糜家,就算是把手伸进军中了,单凭这一手来看,糜竺比曹豹厉害一些。”

陶谦点了点头,道:“这也是老夫顾虑的,老夫倒是不怕糜竺派人掺和军事,只是若是答应了糜竺的要求,只怕好端端的得罪了曹豹,诚非老夫所愿……孩儿,老夫作为一州之主,对于手下这些家族,不可得罪,唯有平衡,方为上策。”

陶谦这话,令陶商很不以为然,按常理来说陶谦说的对,左右平衡是没错,但若是怕得罪人,这徐州刺史未免也当的太窝囊了,被别人掣肘的滋味,终究不是那么好受的。

论智商,陶谦没问题,但缺就缺在性格上……这老头多少沾点软蛋。

“父亲,平衡没有错,但不一定非要安抚这几个家族,有时候父亲可是试着挑拨他们的关系,自己居中调停,或许更能游刃有余。”

陶谦白眉微挑:“我儿此言何意?”

“糜竺想把手伸进军中,父亲不妨答应他,回头也可以找曹豹,安排曹家的人管理政事,协助调拨此次西征的钱粮后勤。这样就等于糜家的人管了曹家的兵,但同时曹家的人也伸手管了糜家的粮,如此他们互相掣肘,时间一长,必然是看不对眼,他们两家水火不容,则必然争相向父亲你谄媚,希望取得您的支持,到时候您看着他们两家闹,然后左右调和当和事佬,不比来回安抚过得舒服多了?”

陶谦闻言没有说话,只是吃惊地长大了嘴巴,愣愣地看着陶商,眸中全是惊诧。

自己操劳了一辈子,年纪越大,越感觉力不从心,天佑我陶家,今日方才发觉陶家终是后继有人了!

同类推荐
  • 梦回唐朝做宰相

    梦回唐朝做宰相

    既然穿越过来,那就要有个穿越的样子,大唐我来啦!!!!
  • 宋代文章学

    宋代文章学

    本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宋代文章学纵论”,从“范畴、体性、审美、传统、体裁、文体”等角度,专门探讨了宋代文章著作(尤其是“散文”)的性质、功能、构造等;下篇则针对具体的几部宋代文章著作进行案例式的探讨。作者希望通过认真研究中国古代特别是宋代的文章学的基本文献,为建立宋代文章学的理论体系做一点贡献。
  • 北京往事

    北京往事

    本书作者用北京人特有的方位感,以时间为横轴,从远古的青铜时代到近现代的革命运动;以空间为纵轴,从中心的紫禁城到郊区的明十三陵,层层铺开,娓娓道来。
  • 我家的纯情俏公主

    我家的纯情俏公主

    苏则前世是一个吊丝混混,没有一技之长,生平只信奉一句话。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就是这一句话,让一个没有学历没有技术的混混在大明朝长袖善舞,如鱼得水。吃最好的料理,住最豪华的房子,睡最漂亮的妞,娶大明朝的公主。
  • 一品国公

    一品国公

    大魏皇朝纷争不断,帝党、太子党、亲王党犬牙交错;法家、儒家分庭抗礼。身处局中,如何不争?争,就争下个偌大的功名,光耀千古!
热门推荐
  • 乱世玲珑劫

    乱世玲珑劫

    因着相同的命运,他们长街相遇。鞭长缱绻,剑过柔情。两世深情,相约白首。他们,终究能否挣脱既定的命运?恩怨纠葛,他们能否冲破层层束缚,还彼此最初的誓言?碧海青天易变,永存的是相见的倾心。
  • 天命女帝

    天命女帝

    世人都说,练武之人又脏又臭?扯淡!那都是高不成低不就的二傻子!真正的武道高手,都是越修越是美貌!尤其是妹子!修为越高,身材相貌越是完美,瞧瞧天下四大美人,哪个不是武道高手?秦岚的目标是,做最强最美的武道女帝!
  • The Poet at the Breakfast Table

    The Poet at the Breakfast Tabl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将君赋

    将君赋

    “少年,我看你根骨奇佳,跟我成亲吧!”“我……”拒绝。“唉,少年,别急着拒绝呀,这是我家的祖传玉佩,今日与你有缘,便赠予你好了,跟我回去成亲吧!”“……”一朝失足,囚禁千年,千年之后,棋局再开。一场棋逢对手的对决,又将鹿死谁手?传言……仙界放出了个骗财骗色样样精通的人。某女:“扯淡,没有的事。”某男追上来质问:“你当初骗婚骗色,还骗了我的心,你说怎么办?”“凉拌吧,我挺喜欢的。”将人抗进屋:“行吧,我们今晚就试试这个。”某女:……当别人问某女如何骗婚成功时,某女凑过来神秘兮兮的说道:“我告诉你——先壁咚,然后再……”(1V1双洁,主宠,请放心入坑)
  • 宁波盐业史研究

    宁波盐业史研究

    在我的学术生涯中,这应该算是一本迟到的小书。记得20世纪80年代跨入高校大门不久,我就在瞢瞢懂懂中对盐业历史产生了某种说不清又道不明的兴趣,开始有意识、无意识地搜集与其相关的文字资料,截至毕业离校,不经意间手抄笔录外加剪贴的成果累加起来竟然已盈尺余。但说实在的,当初压根儿没想过会就其写出一本小书来。高校毕业后,厕身一所乡村中学数年,教学之余,虽不时将其翻出来看看,梳理一番相关的史实,但那时更多的还只能算是以其来消磨时光。
  • 真实舰娘游戏

    真实舰娘游戏

    这是真实的战场,哪怕是诞生自钢铁与炮火中的生命依旧会受伤、会彷徨。而秦逸想要的,只是能够让自己的舰娘能够在这无休止的海战中平平安安的活下去罢了……
  • 永不变质

    永不变质

    故事是从校园生活开始的,校园中的友情可以说最纯洁也最刻骨铭心,但是对于现代的校园友情之间却或多或少掺杂着许多金钱和利益的东西。同时也正是这些东西让人感受到了现代校园情感中的复杂和辛酸。因为“义”的吸引四个相互不太看好的少年走在了一起,他们诠释着那个懵懂年带的兄弟“义气”。时间的步伐让他们不得不分开,分开后的兄弟们,面临着各自的生活,时间磨练他们年轻的意志,生活紧张的节奏和来自家庭的压力让他们只能在远方默默的祝福自己的兄弟。少有的电话、少有的问候,并不是他们在淡忘彼此,只是因为不愿意听到问候中那些虚情假意的“嘘寒问暖”,他们都想找回以前的美好回忆,但是现实是不可能的。所以他们有的只是祝福,默默的祝福。故事没有结尾,因为结尾仍然充满着无尽的牵挂,既然是牵挂所以就没有尽头,只是这种牵挂相比校园种的情感而言却更纯洁了很多,不知道是悲哀还是……
  • 尘埃落定

    尘埃落定

    本书是藏族作家阿来的一部长篇小说,第五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小说描写一个声势显赫的康巴藏族土司,在酒后和汉族太太生了一个傻瓜儿子。这个人人都认定的傻子与现实生活格格不入,但却有超时代的预感和举止,并成为土司制度兴衰的见证人。小说展现了独特的藏族风情及土司制度的浪漫和神秘。
  • 好口才好前程(全集)

    好口才好前程(全集)

    好口才一定会让你拥有好人缘;好口才一定会让你拥有好工作;好口才一定会让你拥有好职位;好口才一定会让你拥有好业绩;好口才一定会让你拥有好前程! 本书就想向大家介绍一套完整的快速掌握说话技巧的方案,通过本书的学习,你既可以看到卓越口才的实例,又可以了解到卓越口才的精髓,同时你也将学习到锻炼卓越口才的实用方法。
  • 孤星满月

    孤星满月

    贪狼族的最后一根血脉在一次家变中只留下了池小月,这个刚满十岁的小女孩。她是如何通过自己的的能力一步步成长,最后报家仇的呢?在揭开最后秘密的时刻,上天还能留给了她什么?亲情,友情,爱情,最后陪伴自己的还剩下了什么?--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