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170000000010

第10章 长史大人

陈琦的进步要比云也的想象快,第三天就能按照他的口令做出击打和躲闪的动作。云也开始适当地加大陈琦的体能训练,同时他自己也开始疯狂的训练自己。或许是想起了前世的老李,云也总觉得他教的这些不应该荒废了,这或许是他对地球唯一的念想了。

云也也终于发现他作为穿越者的福利了,他发现随着自己不断的训练,他的力气越来越大,反应速度也越来越快,而且随着不断的训练还有增长的趋势。

他的力量已经达到了前世的两倍,单手可以轻松提升一百斤的石锁,反应速度无法量化,就是觉得王奎等人速度越来越慢。

不过这个福利让云也兴奋程度有限,他受前世的影响太大,认为力气大有个屁用,最多搬砖多挣点还有限。

不管哪个世界,真正管用的还是权利和金钱,力气再大顶多就是别人的打手,泰森厉害不厉害,还不是让人拿钱按在地上摩擦。

再好的身手还不是一枪撂倒,再快点的速度碰上万箭齐发也得插成刺猬。

不过福利就是福利,有总比没有强,好歹自己还多了一个别人利用的地方。

陈琦不知道云也的小九九,他只看到云也从早上开始陪他做完热身后,就以一种近乎疯狂的劲头开始折腾自己。所有训练量是他的五倍,看着云也把手臂粗的丈余麻绳甩的如灵蛇一般,看那被拳头****般打破的一个又一个沙袋,他的后脊背一阵发凉,看来云也打自己真的已经收着力呢。

现在的陈琦早就把书法抛到了九霄云外,拳击已经成为他的全部,除了睡觉、如厕,几乎整天整天泡在训练场。他命人又找来许多木匠,按照云也的设想将训练场进行了改造。还把正房屋内的陈设都撤掉,改造成了室内训练场,即使在刮风下雨,也不用中断训练。

王奎等几个老大爷这段时间也累得够呛,除了排班巡逻,剩下的时间都被耗在了训练场。王奎最惨,云也不耐烦与陈琦打比赛,这个光荣的任务就落到了他的头上,不敢击打陈琦的他被当成了人型靶子天天被蹂躏。

日子一天天的过着,夏天结束了,秋天却似乎迟迟未来。天气还是很炎热,赤着上身,浑身没有一点力气的云也躺在地上,看着头顶布棚漏下的阳光,无比的惬意。

陈琦正在跳绳,他的动作已经非常的连贯,单双脚的切换非常自然。他明显黑了许多也壮实了许多,原本近乎女人的雪白身体也已经和云也一样成了小麦色,裸露在外的上肢肌肉也是初具规模。

王奎则是和齐老六喝着王爷拿来的好酒,美滋滋的享受偶尔吹来的微风。

真是美好的一天。

可惜,小厮的匆匆禀报破坏了这安宁的气氛。

“王爷,府外有人求见,自称是王府新任长史。”

这新任庐陵王府长史不是别人,正是主持陈琦和萧凌大婚的礼部侍郎曾广富,也是在婚宴上唯一出面呵止太子羞辱陈琦的人。其实几天前,内府就已经知会了庐陵王府,大家也都知道了这位素以刚正不阿闻名的曾大人要来当王府的长史。

只是大婚时的陈琦浑浑噩噩,根本没有注意到这位曾侍郎,更没有什么印象,只是他的大名如雷贯耳。今天再见到,这曾大人年约五十上下,身形消瘦,高约六尺有余,面色黝黑,皮肤粗糙,留着三缕浓黑短须,面相极为普通,但他一双不大的眼睛却是异常明亮,如果让他脱下身上大红的官服,就是一个标准的乡野农夫长相,毫不起眼。

说来也怪,这礼部侍郎是正三品大员,而王府长史才是一个正六品的小官,让一个三品官来干六品官的活,着实奇怪的紧,吏部也根本没有贬降消息传出。坊间倒是众说纷纭,有说是曾大人得罪的世家大族太多而遭人弹劾,也有的说是因为冲撞大建皇帝而被贬罚,更有居心叵测之人居然说这曾大人其实是大梁派来的奸细,只不过一时间没有证据,先闲置起来慢慢收集证据。

曾广富按照最标准的礼仪流程给陈琦和萧凌见了礼,抬头望去,看到庐陵王陈琦的样子也是颇感惊诧。他有过目不忘的本事,只要有心见过的人多年之后仍是清晰印象。这庐陵王在大婚之时面容白皙弱不禁风、神眼闪烁飘忽,一副魂不守舍的样子。可现在却已变得肤黑体壮,特别是眼睛居然直视着自己炯炯有神,气质大变,仿佛换了个人般。

“长史于小王负有教导职责,从今起当以弟子礼待之,请受学生一拜。”陈琦陈恳说着,躬身以弟子礼正式拜见曾广富。

曾大人坦然受之,只不过脸上却是诧异之色明显,这庐陵王还是那个在大婚时接见宾客都喏喏无言的那个懦弱之人么。这一番话着实说的气正腔圆,得体有礼,让他顿生好感。

不仅是他,就连知春都是一脸的诧异,这陈琦以前是什么样子她可是太清楚了,不要说这样得体的话了,除了自己,与其他人说话都是有些结结巴巴的,要不就是一声不吭,这段时间的改变她当然最有体会,食量大了许多,也开朗了许多,除了跟她和云也,与其他人也开始说起了话,可是就这样,今天陈琦能说出这样得体的话让她也很是惊讶。

想到这,知春深深的看了眼站在角落的云也。萧凌也是不可思议的望着陈琦。

曾广富也是人情练达之人,怎么看不出众人的诧异,只是心中按下,开口道“受君上所托,老臣来指导王爷学业,既然王爷以师之待臣,臣自当尽力。”

说完,曾广富又言道“老臣妻女已尽遣回原籍,只余我与一家仆居于京师,若王爷不弃,按礼制将暂居王府之内,请王爷应允。”

陈琦又施礼道“老师居于王府之中,再好不过。”转身又对知春道“春姨,速速遣人将我书房的院子收拾妥当,让于老师居住”。

堂上陈琦诸人说话,云也听的云里雾里的,溜到宗喜身边笑声问“他们说什么呢?”

宗喜的表情很奇怪,好像是高兴但却又有着担心,随意开口应付道“这曾大人要住在王府里。”

“啊?…”云也惊讶道。

头几日,众人在府中都是规规矩矩的,知春和宗喜每天除了例行拜见王爷和王妃,现在又多了一项程序,拜见长史大人,汇报府中所有事情。

不过这曾大人都只是听,从不布置任何事情,连应有为王爷授课的事情都没有提。大家虽说奇怪,但也都不敢问。

这曾大人在朝中是出了名的倔老头,只要是他认为你做了不符合礼制,于国有损的事情,就会不分场合站出来坚决制止呵斥,不管对方是谁,听说大建皇帝就因为这老头好几次下不来台。但这位曾大人的名望甚高,自身品行别人实在是挑不出一点毛病来,皇帝对他也是无可奈何。

估计这也是让他一个三品大员来这不受待见的庐陵王府当长史的原因吧,朝中恨他想看他倒霉的人太多了。

王府中人很多听闻过这曾大人的事迹,对他都很尊敬,这王府之中人得知是他来府中任长史时,既有荣焉,又是忐忑不安,生怕自己做的不对了让这倔老头喝骂。

就连知春和宗喜原以为来一个别的长史,抢了自己手中那点管事权。可知道是这位曾大人时,恨不得事事都以曾大人马首是瞻。不过曾广富对府中的琐事不感兴趣,只是听下整体情况,其他都保持原样。

“这就是名望的作用。”陈琦在第二回合边出拳边和云也说道。

云也侧身轻松躲过陈琦的刺拳问道“这么说,你很尊重他了?”

“这曾大人品行高洁是个值得尊敬的人。”陈琦一个隐藏的后手拳向云也打去。

云也不再言语,身子一蹲堪堪躲过,一个上勾拳朝着陈琦下巴击去,陈琦躲闪不及被击倒在地,摇摇了头半天才站了起来。当他看到云也没有动作,只是站在原地盯着自己身后时,才发觉不对猛然转头,看到瘦瘦小小的曾长史正站在院中看着他们。

同类推荐
  • 改变生活的科学发现

    改变生活的科学发现

    《改变生活的科学发现》是《话说世界》系列丛书的第25卷。全书给大家从不同方面去讲述一些改变生活的发现,其内容有“扁鹊与中医脉诊的发现”、“孙思邈与中医药价值的发现”、“元素周期律的发现”等。
  • 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又称自强运动,是指1861年(咸丰十年底开始)至1894年,清朝政府内的洋务派在全国各地掀起的“师夷之长技以自强”的改良运动。经过两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的统治阶级对如何解决一系列的内忧外患分裂称为“洋务派”与“守旧派”,洋务派主张利用取官办、官督商办、官商合办等方式发展新型工业,增强国力,以维护清政府的封建统治。对中国迈入现代化也奠定了一定基础。《中国文化知识读本:洋务运动》以清新的语言、扎实的史料,简明而不失其要地说明了洋务运动的来龙去脉。全书充满了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动人细节,还原了当时的历史场景,给人很强的现场感。
  • 明朝软皇帝大梦想

    明朝软皇帝大梦想

    15世纪初、来自24世纪莫然化身为大明第二代皇帝、经历九死一生打败朱棣获得皇位、经过十余年的战争和阴谋,分解鞑靼和瓦刺、吞并努尔干都司的女真诸部,又打起了东察合台汗国的主意,却和帖木儿帝国发生强硬碰撞、日本南北朝之争刚落下帷幕,无意娶得天皇的孙女做媳妇、盛世天下太平,二女儿朱文坲要去西洋,要自己建立国土,把英吉利和法兰西打的头破血流、郑和七下西洋、探索全世界新篇章、镇江新军远征欧亚、横渡太平洋,带动了航海大时代的来临、为了生存和发展,大明誓不做懦夫,一系列的尝试、让世界出现了新格局……却不知历史只不过是绕了一个小圈,在未来的几百年后又恢复原本模样……
  • 地图上的中国历史·民族大迁徙

    地图上的中国历史·民族大迁徙

    这套书名为《地图上的中国历史》,包括《疆域与政区》、《古都与城市》、《交流与交通》、《民族大迁徙》四种,顾名思义,是以地图为纲,讲述中国历史的某一方面。前贤总结的学习历史的方法,强调要抓住几个W,其中一个就是Where(哪里)。因为任何历史事实,无论是人物、制度还是事件,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都是与一定的空间范围联系起来的,都发生或影响于地球表层的某一个点、线、面。正如先师季龙(谭其骧)先生言:“历史好比演剧,地理就是舞台;如果找不到舞台,哪里看得到戏剧!”空间因素对历史的作用如此重要,是了解和研究历史的重要内容,也是理解历史不可或缺的因……
  • 1627崛起南海

    1627崛起南海

    担心穿越之后势单力孤难以实现雄心壮志?梦想回到古时称霸一方却无机会大展拳脚?为了英雄霸业,为了三妻四妾,怀着不同心思的各路人马聚集到一起,义无反顾地踏入另一个时空!VIP读者群378375510
热门推荐
  • 私人科技

    私人科技

    本来想硬科技,但……后来想软科技,结果……谁在路上给我挖了一个言情的天坑,我好像爬不出来了……世界随着科技的改变而改变。改变科技的同时,也改变着世界。一个人的科技,一个人的改变。PS1:新人新书,单女主,非明星、名人。PS2:请务必以一种娱乐的心态看书,这不是一本严谨的科技向小说。
  • 龟龄老人邱

    龟龄老人邱

    李约热本名吴小刚,主要作品有《涂满油漆的村庄》《青牛》《李壮回家》等,作品曾获《小说选刊》奖,《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奖、广西文艺创作铜鼓奖等。现供职于广西文学杂志社,系“八桂学者广西民族大学文学创作岗”团队成员。邱一声是我们野马镇年纪最长的老人,70岁的时候,他的儿子阿牛跌河死了,从那时起他开始失忆。野马镇的人喜欢跟他对话,他们问他今年高寿,他永远都这么回答:今年70。他因长命而受人尊敬。他不知道自己的岁数,他的岁数,由像我这样衣食无忧,整天无所事事的人惦记着。他每活过一年,我就在心里说,邱一声又长了一岁。
  • 人妖修仙传

    人妖修仙传

    一块大陆、两块大陆…一个世界、两个世界…破开虚空,游走异界,生生死死,是轮回还是浩劫?是结束还是开始?预知后事如何,且看冥战天下!
  • 权力的智慧:冰与火的中国历史定律

    权力的智慧:冰与火的中国历史定律

    本书用亦雅亦俗、亦庄亦谐的写作方式,以丰富多样、真实鲜活的取材,深入浅出地为读者梳理了影响中国历史的终极法则,揭示了众多的历史性规律;论述了这些规律的由来、内容及作用方式,进而指出其产生的原因在于现实的趋利避害。同时探讨了不同朝代权力博弈的利害逻辑、各阶层的角力手段、官家权力结构的制衡策略等主题,连贯起来就拼接为中国历史以及社会的生存智慧。作者文字犀利,鞭辟入里,体现了对历史与现实的睿智与敏感;力求让读者花最少的时间和精力洞穿历史的内核,看清历史的本质与真相!揭开层层迷雾,剖解人性的幽暗与光辉!
  • 拳击女皇:霸上暖爱煮夫

    拳击女皇:霸上暖爱煮夫

    为逃避相亲,她出国旅游,顺手救了一个漂亮女人,却没想到回国后相遇才知道,漂亮的她竟是个男人,好奇之下却不料自己竟悄悄地动了心,她是追呢?还是追呢?还是追呢?(本文纯属臆想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 快穿之腹黑男神超给力

    快穿之腹黑男神超给力

    【男女1V1】“宝宝,跟我走,好不好?”“不,我要为我魔界子民负责。”女子声线清冷得不容置疑,“若有朝一日,你我陌路殊途,还望君上莫要手下留情。”看着女子绝情的背影,男子眼中满满的宠溺与留恋,叹息一声,近乎呢喃道,“若你不愿,我有如何舍得勉强你?即便化作万千世界的点点尘埃,我也定会护你万世无忧!”
  • 倚仗临风听暮蝉:王维

    倚仗临风听暮蝉:王维

    一片诗心,绘成画境,一片画境,酿出禅意。他 那稳藏在墨色里的人生,氤氲着一个传奇而动人的秘 密。他就是——王维。朱丹红编著的《王维(倚仗临 风听暮蝉)(精)》为“大唐才子诗传”系列丛书中的 一本,《王维(倚仗临风听暮蝉)(精)》讲述了大唐才 子王维“才人老去例逃禅”的一生。
  • 亲梅煮马

    亲梅煮马

    某年,话剧表演。她演祝英台,他演马文才!他愣是让马文才逆袭!她指责他胡闹!祝英台该和梁山伯化蝶归去,才算完美!而他说:只有没用的男人,才会让心爱的女人陪着自己死!于是,那年,他们的表演成了全校最大的笑话,她气了他一夏,任他怎样哄骗都不搭理他!……多年后,他学成归国,继承家族企业;而她,混迹商场,成为都市白领一枚。某夜,公司宴会,她是公司职员,他是神秘宾客。他们佯装互不相识。他英俊潇洒,谈笑自若;她插科打诨,应付自如。他说:梅小姐,我们可是在哪儿见过?看着眼熟。她暗想:可不是吗?二十多年前便见过了。彼时,她不是他的青梅,他不是她的竹马,他们只是宾客之谊。后来,大雪漫天,他们被困荒野。他背着她寻找出路。她问:我们是不是要死了?他说:哪能啊,我还没将心爱的女人娶回家,死不了!她问:谁啊?我见过没?他说:见过。她说:那行,如果我们能活着出去,我帮你娶她。他说:不用,你答应就好……
  • 仙阳行

    仙阳行

    天道有轮回,苍天绕过谁;女主不在多,笑问她是谁。意外重生的苏阳踏上修仙之路,且看在这繁华的都市中,他如果去寻觅真爱,如何去灭敌!
  • 论语:玩诵本

    论语:玩诵本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是儒家最重要的一部经典著作。其编纂者是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所记录的内容很广,涉及哲学、道德、政治、教育、时事、生活、历史、人物等方面,是研究孔子生平和思想的主要依据,南宋朱子(熹)将其列为“四书”之一。《论语》是一部语录体著作,大部分记言,小部分记事,全书20篇,约15000字。篇与篇、章与章之间隐含着一定的内在联系,篇名取每篇开头的两三个字而定。全书经过后世儒者的编订整理,在东汉末年定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