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17900000002

第2章 蒙文通的生平与著述(1)

简介

蒙文通的经学思想是他整个学术思想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他由经入史,贯通经、史和诸子,在研治经学中,对中国经学的起源及流变,对汉代经学、清代经学作了深入研究,每每具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并以开阔的眼光,对经学与理学、经学与诸子学、经学与政治、经学与史学的关系作了认真的探讨,发人深省,给人启发和教益。其经学思想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而具有自己的特点,在一定意义上,他的经学思想可说是其学术思想的重要基础。

著名国学大师蒙文通(公元1894-1968年),四川盐亭人,中国现代著名学者。早年入四川存古学堂,从今文经学大师廖平、古文经学大师刘师培学。后又向近代佛学大师欧阳竟无问学。其学术由经入史,贯通经、史、诸子,旁及佛、道二教,自称于诸学中得之深者乃宋明理学。其学术与时代政治紧密联系,形成自己独特的学术风格。从上世纪20年代起,蒙文通先后执教于成都大学、成都师范大学、成都国学院、中央大学、河南大学、北京大学、河北女子师范学院、四川大学等校,并任四川省图书馆馆长兼华西大学教授。新中国成立后,任华西大学、四川大学教授,兼任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一所研究员、学术委员。蒙文通先生在中国经学、宋明理学及中国古代史、民族、宗教等研究领域,奉献一生,取得了卓越的学术成就,为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本书谨就蒙文通先生的经学与理学思想作一研究和探讨,以就正于方家。

一、生平简述

1894年农历九月十八日蒙文通生于四川省盐亭县石牛庙杨家沟。

1899年就读于杨家沟家塾,习“四书”、“五经”及诸子之文。

1906年13岁时,随任教于成都的伯父公甫先生至成都读小学,后读中学。

1911年考入四川存古学堂,次年入学,受教于今文经学大师廖平和古文经学大师刘师培。国学馆以经、史、理学、辞章为课,其旨在“保存国学,尊重蜀贤”。当时廖平、刘师培、曾习之主讲于国学馆。蒙文通受到三先生的影响。1914年国学馆改名为四川国学学校。

1915年蒙文通作《孔氏古文说》,辨旧史与六经之别,认为六经不残不缺,与传统看法有别。该文刻于《国学荟编》1915年第8期。

1916年蒙文通毕业于国学学校后,先后在家乡盐亭、成都、重庆等地教书。1922年在四川省立第二女子师范学校(校在重庆)任教时,撰成《近二十年来汉学之平议》,发表于《友声》的双十增刊,得到其师廖平的赞扬。次年将其改为《经学导言》,在重庆排印单行本出版。

1923年蒙文通辞去重庆府联中师和四川省立二女子师范学校的职务,游学于吴越之间。留南京师从佛学大师欧阳竟无先生学佛学,同时听讲的有汤用彤等人。在南京支那内学院时蒙文通曾推治经之法以治佛典,撰成《中国禅学考》,1924年发表于《内学》第1辑(南京),深得欧阳竟无的赞赏。后又撰《唯识新罗学》。

1924年下半年返重庆,仍任教于二女师。1925年至成都,任教于成都佛学院。

1927年蒙文通撰《古史甄微》,为其成名之作。当时张澜任成都大学校长,大肆网罗人才,聘蒙文通任历史系教授,蒙文通即以《古史甄微》为讲章。次年又撰成《经学抉原》、《天问本事》,并执教于成都大学、成都师范大学、成都敬业学院等校。

1929年蒙文通又去南京支那内学院,遂留校教授于中央大学历史系。曾与同事探讨三皇五帝说之起源,其往来书函载于南京《史学杂志》,在当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此年,《古史甄微》亦发表于《史学杂志》。

1930年初春,访钱穆于苏州。两人游山玩水,畅谈今古。此年下半年,蒙文通返川,受聘于成都大学。第二年离开学校,到开封教授于河南大学。蒙文通1928年撰成的《经学抉原》于1930年发表于《史学杂志》。后来《经学抉原》于1933年亦在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

1933年,时年蒙文通40岁,去北平,任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平时,与熊十力、林宰平、梁漱溟、余嘉锡、顾颉刚等人相互交往,特别与汤用彤、钱穆过从甚密,当时学界称三人为“岁寒三友”。并常就佛学、宋明理学问题与熊十力争论。蒙文通在北大历史系任教有年,由于时任北大文学院院长的胡适不续聘,遂离开北大。后蒙文通移教河北女子师范学院,该校时在天津,1936年乃徙家天津。

1937年,蒙文通 44岁 ,抗日战争爆发,京津陷落。蒙文通辗转返成都,在四川大学历史系任教。先后撰写《周秦民族史》、《中国史学史》、《古地甄微》、《儒家政治思想之发展》、《儒家哲学思想之发展》、《秦之社会》、《汉代之经济政策》诸稿。其中《儒家政治思想之发展》一改早年崇鲁学、薄齐学,认为鲁学比齐学更为纯正之旧说,而盛赞齐学“革命”、“素王”之旨恢弘精深。

1939年四川大学迁峨眉山,蒙文通亦随校至峨眉。后因在课堂讽刺时政,遂遭解聘。

1940年下半年,蒙文通去四川三台任东北大学历史系教授。1941年,应邀出任四川省图书馆馆长,遂又来成都,并先后兼任金陵大学、华西大学教授。

1943年,四川大学自峨眉迁回成都,蒙文通又兼川大教授。至1949年春,辞去四川省图书馆馆长职,专任华西大学、四川大学教职。蒙文通任四川省图书馆馆长之时,该图书馆初创,又值国难,得书不易,馆藏未富,蒙文通大力搜求,数年之间入藏近十万册。复与馆中同仁以旧本旧抄检校古籍,达二十余种。又编印《图书集刊》,以刊布其所得,前后九期,载文七十余篇,计数十万言。

1944年,蒙文通集结自己有关儒学论文为《儒学五论》,由成都路明书店印行。其中以《儒家哲学思想之发展》修改补充最多,此文论及哲学与理学之思想内容。

1945年起,蒙文通连续五年研究道教典籍,计辑校成玄英《老子义疏》、李荣《老子注》、严君平《道德指归论》、陈景元《老》《庄》二注、王安石《老子注》,复辑汉唐间古注四十余家以为《老子古注补》,又校正张清夜《阴符发秘》、王弼注《老子》,又集唐前诸籍所引《老子》文为《老子征文》,意在恢复古本《老子》,前后计达十种,已付印者止四种,尚不及半。另尚有研讨道家、道教之论文数万言,于道教哲学之发展提出自己的宏观看法,皆成于此五年间。

1950年,蒙文通 57岁,任华西大学哲史系教授。至1952年大学院系大调整,先生改教于四川大学历史系。1957年,蒙文通 64岁 ,受聘为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一所研究员、所学术委员会委员。春,去北京。居京半年,仍返川大。其《中国历代农产量的扩大和赋役制度及学术思想的演变》一文在《四川大学学报》(社科版)1957年第2期发表。该文自生产力、生产关系以及上层建筑、意识形态诸方面对秦以后两千多年的中国历史作了宏观的考察,就中国封建社会内部分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主张打破王朝体系之分期,而依据社会变化以划分我国封建社会发展内部分期的意见,受到学术界的关注。1961年,蒙文通 68岁,其经学代表作《孔子和今文学》发表于《孔子讨论文集》第一辑,山东人民出版社1961年3月版。该文长达四万多字,指出正是在西汉罢黜百家,表彰六经,孔子才取得独尊的地位,这不是偶然的。并认为今文学思想,应当以《齐诗》、《京易》、《公羊春秋》的“革命”、“素王”学说为其中心,礼家制度为其辅翼。“革命”学说,当导源于孟子。蒙文通强调,六艺经传是对诸子思想的发展,不要把它当作史料看待。这表明在蒙文通看来,经、史是有区别的。蒙文通在经学研究中着力甚多的两部著述是发表于中年的《儒家政治思想之发展》和发表于晚年的《孔子和今文学》。两文具有内在的联系,后者是对前者的丰富和进一步展开,然亦有所变化和不同。在《孔子和今文学》里,蒙文通还对董仲舒之今文经学提出较为严厉的批评。

1963年,蒙文通 70岁,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扩大会议在京召开,蒙文通应邀出席,在京逗留月余。

1964年,越南河内综合大学某先生致函蒙文通询问越史疑义。蒙文通深感近世之论越族史者,其谬误不在少数,于是奋笔撰文,加以纠谬。后“文化革命”爆发,蒙文通虽屡遭迫害,仍撰述不止。至1968年5月,《越史丛考》初稿成,约十万字,尚未及修改定稿,而蒙文通先生于8月1日晨竟含恨辞世,终年75岁。而此稿成为蒙文通先生绝笔之作。1983年3月,《越史丛考》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受到学术界高度评价。

二、著述

(一)专著(含论文集)

1.《经学抉原》,上海:商务印书馆1933年2月版。

2.《古史甄微》,上海:商务印书馆1933年3月版。

3.《儒学五论》,成都:路明书店1944年11月版。

4.《周秦少数民族研究》,上海:龙门书局1958年7月版。

5.《巴蜀古史论述》,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8月版。

6.《越史丛考》,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3月版。

7.《古学甄微》(《蒙文通文集》第一卷),成都:巴蜀书社1987年7月版。

8.《古族甄微》(《蒙文通文集》第二卷),成都:巴蜀书社1993年4月版。

9.《经史抉原》(《蒙文通文集》第三卷),成都:巴蜀书社1995年9月版。

10.《古地甄微》(《蒙文通文集》第四卷),成都:巴蜀书社1998年3月版。

11.《古史甄微》(《蒙文通文集》第五卷),成都:巴蜀书社1999年8月版。

12.《道书辑校十种》(《蒙文通文集》第六卷),成都:巴蜀书社2001年8月版。

(二)论文

1.《孔氏古文说》,成都国学院:《国学荟编》1915年第8期。

2.《近二十年来汉学之平议》,重庆:《友声》1922年双十增刊。

3.《中国禅学考》,南京:《内学》第1辑,1924年。

4.《论先秦传述古史分三派不同》,《成都大学史学杂志》第1卷第1期,1929年。

5.《三皇五帝说探源——与缪凤林书》,南京:《史学杂志》第1卷第5期,1929年。

6.《论秦焚书与古文佚经》,南京:《中央大学半月刊》第1卷第12期,1930年。

7.《三代文化论》,南京:《史学杂志》第2卷第3、4期合刊,1930年。

8.《廖季平先生与清代汉学》,南京:《国风半月刊》第1卷第4期,1932年10月。

9.《井研廖师与汉代今古文学》,上海:《新中华半月刊》第1卷第12期,1933年6月。

10.《井研廖季平师与近代今文学》,南京:《学衡》第79期,1933年7月。

11.《汉儒之学源于孟子考》,江苏无锡:《论学》第3期,1937年3月。

同类推荐
  • 人与超人、圣女贞德(诺贝尔文学奖文集)

    人与超人、圣女贞德(诺贝尔文学奖文集)

    诺贝尔文学奖,以其人类理想主义的伟大精神,为世界文学提供了永恒的标准。其中所包含的诗、小说、散文、戏剧、哲学、史学等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杰作,流光溢彩,各具特色,全面展现了20世纪世界文学的总体各局。一部部辉煌灿烂的名著,洋洋大观,百川归海,全部汇聚于这套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文集之中。全新的译文,真实的获奖内幕,细致生动的作家及作品介绍,既展现了作家的创作轨迹、作品的风格特色,也揭示了文学的内在规律。题材广泛、手法各异,令人在尽情享受艺术魅力的同时,更令人在各种不同的思想境界中获得不同程度的启迪,从而领会人生的真谛。
  • 迎头经:瞿秋白作品精选

    迎头经:瞿秋白作品精选

    本书是感悟文学大师经典,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 本套图书格调高雅,知识丰富,具有极强的可读性、权威性和系统性,非常适合广大读者阅读和收藏,也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装备陈列。
  • 阳光城幸福协奏曲

    阳光城幸福协奏曲

    东方市城郊新建的阳光城,是一个涵盖多个城区旧域改造动迁房与经适房的保障房大型居住社区,在短短几年里,迅速迁聚来了上万住户,数万原本生活条件不咋地、文明意识参差不一的老百姓,再加上不同省市前来国际都市打拼的租住人口,农村旧习俗、老里弄的生活习惯、地域差别的生活差异,让阳光城社工队伍面临着艰难而多样化的挑战。而公建配套相对滞后造成的资源短缺,更是让阳光城被居民们称作“被城市抛弃的孤岛”,嫌弃中却又亟待着各项服务的跟进。新老相融的社区工作者队伍里,来了奉现代企业管理理念为先、偏偏住进了经适房的企业转型员工,加入了随军来到都市、从没接触过社区服务的热辣军嫂,还有对于以前退休阿姨们才担任的“小巷总理”岗位,他们与他们的家人各有各有的烦愁,要怎么奏响一支职业成功曲呢?……闯风披雨的老一辈基层党组织负责人们,要跟着党中央“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的大旗,和着现代音乐去“唱好民戏”,一边操心大居百姓“衣食住行喜怒哀乐”,一边还要顾着把那群“毛躁小家伙们”推到服务群众的基层工作前沿去,更要想着怎么调动凝聚社会各界的力量,来一起跟着老百姓的需求,去奏响一支和谐共融曲……
  • 冰上彩虹

    冰上彩虹

    张虹在索契见到了习主席!这个消息一夜间在解放军冰上基地传开了。本来张虹就备受战友们的关注,听到这个消息,战友们纷纷观看习主席看望中国体育代表团的视频。看着视频里张虹站在习主席身后合影留念的镜头,战友们觉得她是那样的幸福!当张虹代表速滑运动员向习主席介绍冰刀的时候,首先向习主席敬了一个庄严的军礼。这个军礼让官兵们备受鼓舞。习主席2月9日在俄罗斯访问期间,看望并慰问了参加2014年索契冬奥会的运动员和工作人员。
  • 只是路过你

    只是路过你

    世间所有的男女,皆是路过,也皆会彼此走失,可是爱情却始终在时光里,以它淡定安静的面容,注视着汪洋之中,沉浮向前的你我,即使是相伴一程,也终将铭心刻骨。
热门推荐
  • 我欲屠天

    我欲屠天

    无极大陆,大周皇朝衰败,七国征战无数年,家族、宗门林立,是时百家争鸣,无数强者幡然崛起,大陆乱,各族争霸,荒兽窥探,人族生灵涂炭。强者享天地封号,掌御众生;弱者命如萍草,无立锥之地。且看一代废柴少年,如何逆天崛起……
  • 娱乐有圈:配角进化论

    娱乐有圈:配角进化论

    人人都说阮姝棠是个传奇。十八岁一腔孤勇,单枪匹马闯荡娱乐圈,她是不起眼的小群演。二十八岁一朝封后,金冠加身名扬全国,她是风头正盛,斩获小金人的影后。十年,如白驹过隙,也如珠流璧转,所有爱恨在十年间转瞬即逝,被误解,被谩骂,被背叛,她依然站着笑着,一步步走向巅峰。人人都说谈岱川是个出手大方的金主。千金一掷只为美人笑,阅过千人眉眼皆如那一位。小妖精一样的阮姝棠闯进他古井无波的内心,他抗拒却又无法抗拒。当一切分崩离析之后,爱的阔土已成荒原。“阮阮,我们分开好不好。”“好。”他抽出手臂,她转过身子,镂心刻骨的不如年少时的春光。时光是流萤,刹那的光火和永不流转的遗憾。
  • 经学博采录

    经学博采录

    《经学博采录》记载和评述了乾嘉道咸间各经学家的生平及其学术成就,收罗甚博。此次整理本以《辛巳丛编》6卷本为底本,以《续修四库全书》影印的光绪八年《敬跻堂丛书》12卷本对校,并以广雅书局校抄本参校。
  • 打捞激情

    打捞激情

    你想偷窥大海裙下风光吗?除了色彩斑斓的珊瑚,还有意想不到的沉船珠宝。还是
  • 亲情独白(读者精品)

    亲情独白(读者精品)

    我深深地知道:系念着漂泊天涯的我,只有母亲;然而同时感到凄楚黯然,对月挥泪,梦魂犹唤母亲的,也只有你的女儿!节前许久未接到你的信,我知道你并未忘记中秋;你不写的缘故,我知道了,只为规避你心幕底的悲哀。月儿的清光,揭露了的,是我们枕上的泪痕;她不能揭露的,确是我们一丝一缕的离恨。
  • 探索世界:动物世界里的杀手

    探索世界:动物世界里的杀手

    广袤太空,神秘莫测;大千世界,无奇不有;人类历史,纷繁复杂;个 体生命,奥妙无穷。《动物世界里的杀手(彩图版)》由江文编著,本书以新 颖的版式设计、图文并茂的编排形式和流畅有趣的语言叙述,全方位多角度 地探究了多领域的知识点,使读者体验不一样的阅读感受和揭秘快感,为读 者展示出更广阔的认知视野和想象空间,满足其探求真相的好奇心,使其在 获得宝贵的知识的同时也享受到愉悦的精神体验。
  • 王爷放马过来

    王爷放马过来

    第一世,“只有你死,我才能坐上那个位置,娘子,要是有来世,为夫定不弃你。”。。。。。。第二世,“娘子,来世我们再做夫妻。”。。。。。。第三世,“夫君,这一世让我来守护你,陪你登上大宝。”。。。。。。女主三世为人,都遇同一渣男,既然老天如此安排,命运牵扯。女主决定强以自身,与天斗,与地斗,与小三斗,与后宅斗,其乐无穷。
  • 接你回家

    接你回家

    他厌倦了平淡的婚姻,为了激情浪漫,走向了背叛。她离婚后寻寻觅觅,为了排遣孤寂仍与前夫同居,在遇到他之后,她义无反顾重陷爱河.一场婚外恋,纠缠不清的情感纠葛,每个人的心都在滴血,亲人,孩子......
  • 臻于灰霾的尽头

    臻于灰霾的尽头

    最可悲的事情是,失去了自我,只剩下空躯壳。亓官韫和郗卓,爱得真爱得切,然而却又爱得痛。亓官韫的目光闪烁,说道:“如果我早知我们的爱,像在荆棘丛里翻滚过一番,我就不会要这份姻缘了。”“那么说,你后悔了。”郗卓瞪着韫儿,闷声道。“不,不是,我只是不想看到你那么痛苦。”亓官韫说。
  • 孤竹国里的饥饿艺术家

    孤竹国里的饥饿艺术家

    首阳山的深秋叔齐觉得四肢无力,头有点儿晕。早上有些冷,依然还在睡觉的伯夷头上已经结了一层清晨挂下的秋霜。叔齐哈了一口气,一小团雾升到眼前。在破旧的木门外,风呼呼作响,就像上个冬天牧野城外周国虎贲“隆隆”的行进声。他走到灶台前,陶缶里有昨天煮的野菜汤。他颤颤巍巍地用木勺舀起一点,尝了一口——和热的时候一样难吃。“公信。”叔齐轻声叫着哥哥的名字。伯夷没有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