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181300000044

第44章 见科普夫妻求解惑

绛州与河东急报呈到皇帝案头的时候,他刚看完齐郡张须陀送来的捷报。

左孝友到底也没能坚持住,仅被围困了不到十天就宣告粮草耗尽。

原本还不至于这么快,但此前被罗士信抢了南面的一处卫星城寨,丢了一部分粮食。而人却没丢,全被赶去了主营。

十万人在山里人吃马嚼,粮草飞速消耗。几次突围无果,在又丢了一处卫星城寨后,左孝友便被部下用麻绳捆着,送到了张须陀的帐前。

一万人来围剿他十万大军,一场大战未打就输了。见到老张的第一眼,这位义军头领委屈得像个一百五十斤的孩子,嚎啕大哭。

张须陀在奏报中说,这些乱匪大部分只是被裹挟的百姓,看起来声势浩大,实际草包的很,一对上官军便不堪一击。又说接到了祝阿守派出的信使,言河北卢明月带了十万贼众围祝阿,他正往回赶。等陛下看到奏报时,没准已经把卢明月给拿下了云云。

“哈哈哈!”

两仪殿,杨广放下手中奏报先仰头狂笑了一阵,随即才抚掌叹道:“到底是张卿啊,以寡击众之战,竟被他打得如此游刃有余,汉之骠骑便也如此了罢!”

闭着眼睛摇头晃脑了一番,似是在推演老张的进兵过程,半晌,便开口道:“拟招,齐郡通守张须陀剿贼有功,着领河南道十二郡黜陟讨捕大使,并准其募兵两万!”

卢明月进攻祝阿,根本就没被他当成个事。在他看来,同样是十万,又都是流民组成的叛军,张须陀能打左孝友,就一定能打卢明月。这没啥好担心的。

这边搞定了齐郡的事,脸上的笑容还没消退,就见殿外匆匆忙忙跑进来一个小太监,举着个盒子跪地道:“启禀圣人,有河东通守呈上来的急报。另外,两位裴大人,还有虞侍郎、苏纳言前来候见。”

“嗯?河东……出什么事了?”

杨广这话说的有点不自然,因为算算日子,他下的圣旨应该到了,正是消息反馈的时候。这个时候突然来个急报,总有种捅了娄子的感觉。

待内侍把盒子打开,检查了一番后送到他案头。后者拿起里面的奏表,却发现下面还有一封,竟是两个一起的。

大概只看了几息,翻看了两张奏表的杨广脸色便由红转黑,砰的一巴掌呼飞了案头上的盒子,气呼呼的起身。

其中一份自是绛州陈叔达的告急奏折。言说绛州东南突现一股贼军,不下数十万之众。已扫荡了绛郡周边,直奔绛州城。鹰扬都尉刘武周拼死抵抗,身受重伤云云。

而另外一份,却是永济柳昂顺道一起呈阅的兰陵公主的死讯。也不知道是内侍嫌抱两个盒子麻烦,还是哪里出了猫腻,竟被放到了一起。而最让杨广感到难堪的,是这其中还夹带了一张杨阿五的绝笔诗:

“渊冰厚三尺,素雪复千里。我心如松柏,君情复何似?”

骂谁呢这是?

“柳氏……”杨广咬着牙,恨不能马上就找个由头把柳氏阖府做掉。

“传宇文述、裴矩、裴蕴、虞世基、苏威觐见!”

河东是绝对不能乱的,毕竟离两京太近了。真要被乱军占去,岂不是对方放个屁他都得闻着?

但这其中又牵扯到了一位刚死去的公主,涉及皇家之事,派外人去处理不太好。可事儿都搅在了一起,尤其平叛这种事,普通宗室是靠不住的。

他是很想把柳氏全弄死,但绝不是现在。

“咳,那个谁……把李渊也叫来吧!”

杨广恹恹的摆了摆手,便有内侍急忙出去传令去了。

李渊接到通知让他进宫的时候,刚在家发完脾气。

实在是,这事儿没法不生气。

这边河东的急报进了宫,柴府送信的家丁也回来了。柴绍与李秀宁接到回信,就结伴来了唐国公府,把信分发给众人。

李建成给每个人都写了一封信,连万姨娘和李智云都有。当然除了李渊,其他人只是问候。而李大德就只两封,一封给他三姐,一封给他亲亲二哥。

至于他爸爸,抱歉,没有!

李渊那个眼巴巴的看啊,几个信封都要翻烂了。连李元吉那小屁孩都给他写了一封信问候,偏偏就没他三儿子的。

这叫什么事?

其实李建成也忽略了这事,看都没看就让柴府的家丁送回来了。按他的想法,李大德这么知书明礼的青年俊杰,怎么可能忘记给他老子写信问候?

某人还真就忘了。

李大德的脑子还是很势力的,除了他那位英明神武、胸怀宽广的天可汗二哥,连他大哥都爱答不理的,更何况是他老子?

李渊这个气呀。

结果李世民两口子并柴绍夫妇再加一个李小五,都还没来得及看信的内容,就先被劈头盖脸的骂了一通。尤其是李世民,差点被他老子的口水给淹了。

在李渊眼里,李玄霸平日受他二哥的影响最深,相处的时间也最长,这目无尊长的毛病是和谁学的,还用说么?

等到有金吾卫来人通传,说皇帝召唐国公进宫面圣,李渊换了朝服匆匆离开,众人在终于松了口气。

“唔,三郎也真是……促狭,怎地能故意遗漏给大舅的回信。”

柴绍倒是一点没有挨骂的郁闷表情,当先找地方坐了下来,摇头道:“此事倒也怪我,来时没注意。若早知如此,便替他编个瞎话瞒过去。”

“事后诸葛先生,麻烦你下次早一点运筹帷幄!”李秀宁白了他一眼,便走去一旁拆信来看。

“唔,三郎这是甚字体?与往日大不一样,瞧着怪……好看的!”

李大德这回信是用那支半成品秀丽笔写的。虽然还是别扭,但好歹有点硬笔书法的底子,倒也不算难看。

“三郎倒是与某在信中说了,他制了一种新笔,笔尖不到半寸,甚是细小。”李世民接了一句。

他这会儿早就展开厚厚的一沓宣纸看起来了。长孙无垢就靠在他旁边,眼神快速的在纸上扫视,像是在找什么。等他话音落下,便伸出葱白般的手指点着信纸某处,示意他快看。

嗯,李大德在这里尽量以贴近古人的思维给他英明神武的二哥科普了一下孕育后代方面的生理知识。大致上分为男女的生理成熟表现,与孕育后代间的必然关系等等。当然少不了和某位老中医取经,并重点强调了自己身体没有任何问题,李氏家族也没有什么遗传疾病云云。

在他看来,就以隋朝人民这种每日吃着无公害蔬菜,喝着纯植物饮料,用着纯植物化妆品的生活,生理成熟年龄要远远晚于后世。李世民那不到十四岁的媳妇要真怀了孕,那才是不科学的表现。

换句话说就是,还不到时候,老老实实等着吧!

加起来年纪都不到三十岁的小两口看的面面相觑,同时升起一种不明绝厉的感觉。李世民瞄了一眼他三姐和三姐夫,凑到长孙无垢的耳边,用比蚊子也大不了多少的声音低声问道:“三郎说他从医书上看到,女子要二七天癸至,月以时下,而后有子。这天癸是什么?”

“呃,”

长孙无垢从小跟着舅舅长大,懂个毛的天癸,闻言也是一脸茫然,摇头表示不知道。

两人相对沉思,而后又不约而同的看向堂内众人,尤其是李秀宁与万姨娘。

这两位都生过孩子,想必应该知道吧?

李世民想了想,决定还是问问清楚也好放心。在李秀宁与万姨娘之间踟蹰了一会儿,便看向前者开口道:“阿姊,你知道天癸是什么吗?”

“噗!”

柴绍本来无所事事的坐在旁边煮茶,刚殷勤的给老婆送了一杯,并站在她身后一起看信的内容。听到李世民这话,刚喝嘴里去的茶水一点没浪费,全喷在了李秀宁的头上。

而一旁的万姨娘,在呆愣了几息后,便一把扯过李智云,捂住了他的耳朵。

非礼勿听,非礼勿视!

空气一阵凝固,长孙无垢微张着小嘴,看着一头茶水滴落,眯着眼睛看过来的李秀宁,忽然感觉堂内的温度低了不少。

同类推荐
  • 知行合一王阳明(全集)

    知行合一王阳明(全集)

    在蛮荒的龙场,王阳明悟出了“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即人人皆有良知。而在血腥的沙场和险恶的朝堂,让王阳明得到力量的,是“知行合一”,即遵循内心的良知,便能达到宁静于内、无敌于外的境界。如果心学是圣贤功夫,那么知行合一则是俗世智慧。知行合一并非得自顿悟,而是在磨难中不断反思、修练,最终砥砺出的生命境界。在经历了当众廷杖的奇耻、下狱待死的恐惧;流放南蛮的绝望、瘟疫肆虐的危险;荒山野岭的孤寂、无人问津的落寞,直至悟道的狂喜、得道的平静后,王阳明不但求得了内心的安宁,而且逐渐通过“知行合一”拥有了足以改变世界的力量。
  • 隋唐:盛极而衰的黄金时代

    隋唐:盛极而衰的黄金时代

    隋唐时期,中华大地再次迎来大一统。这一次,与其说是武力征服万邦,不如说是文明宣威各族。唐帝国以恢宏、自信的气度开辟了前所未有的文明盛世:诗歌的繁兴、歌舞的风行、书画的臻盛、文明的多样……然而,盛极而衰,唐帝国被安史之乱、藩镇割据、宦官之祸推入覆灭的深渊,一个充满反叛、杀戮、饥荒、瘟疫、欺骗、背叛的五代季世来临。在这三个多世纪里,无上光荣与血雨腥风交错, “英雄”的个人命运与历史进程的“偶然性”交融,成就了这一繁华而复杂的时代。隋文帝文治武功,统一南北;唐太宗励精图治,君临万邦;唐玄宗英武明决,开创盛世;周世宗神武雄略,奠定大宋基础。在统一与分裂的两极之间,长孙无忌、房玄龄等开国元勋,李光弼、郭子仪等中兴大将,安禄山、史思明、黄巢、朱温等乱世之雄,他们在雄心霸业、机变权谋的挟裹下,演绎出一段段有血有肉、令人神往的故事,讲述着千年梦萦、神韵悠扬的英雄历史。
  • 动荡年代(1960-1969)

    动荡年代(1960-1969)

    本书讲述了1960年—1969年这一段历史时期内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重大事件。记录了中共中央上海会议决定继续“大跃进”,提出四个现代化目标,西藏自治区正式成立,人民解放军参加援越抗美斗争,“文化大革命”,二月抗争等历史事件。
  • 长城边的中国

    长城边的中国

    《长城边的中国》以长城边的中国社会为观察主体,这是一个很现实的话题,因为它关乎新时代的社会发展进程,关乎社会的和谐与进步,关乎社会的公平与正义。在这个远离现代工业、商业和现代物流业的地域,在这个曾经战火纷飞、而又曾经被过度开垦的地域,人们依然以俭朴的农耕或牧业作为群体和家庭生活延续的重要手段。这个长城边的社会、这个在大城市里生活的人们不会想到的人群,是现实中国的另一个样本。
  • 沈岩船政文化讲稿精选

    沈岩船政文化讲稿精选

    船政是非常之举,是三千年大变革的历史产物。1866年,清廷在福州马尾设立“总理船政事务衙门”,在中国近代海军史、工业史、教育史、思想文化史上都留下深深的印迹。船政是中华民族觉醒的典范,是社会转型的先行先试者,其历史地位是不可磨灭或替代的。沈葆桢是首任船政大臣,认真研究这位历史人物的生平与事迹,是很有意义的。本书选取船政研究专家沈岩关于船政系列讲座和沈葆桢专题的部分讲稿结集出版,以飨读者。
热门推荐
  • 庶女翻身,夫君别不乖

    庶女翻身,夫君别不乖

    一朝穿越,却发现自己正在受刑!心冷的父亲,狠毒的姐姐,作为庶女的苏浅浅决定奋起反击!然而……“在下沈青风,特意求娶苏府小姐。”还没来得及反击的苏浅浅被直接打发嫁去了偏远山庄。什么?她的夫君有病?她给熬十全大补汤也治不好?苏浅浅一甩医书,夫君有病,多半是欠揍,打一顿就好!【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男人是口井

    男人是口井

    鲍贝:居杭州。中国作协会员,二级作家,浙江省作协签约作家。出版长篇《爱是独自缠绵》,《红莲》,《伤口》;中短篇小说集《撕夜》;随笔集《悦读江南女》,《轻轻一想就碰到了天堂》等。
  • 抓住机遇指导(学生素质规范教育)

    抓住机遇指导(学生素质规范教育)

    成就事业、追求幸福应该是人生的目标,它是一个自我修炼的过程。拥有健康,获得爱情,具备高超的能力,掌握命运之神,牢牢抓住每一次难得的机遇,才能步入幸福的殿堂,实现事业的辉煌。懂得把握机遇,你才会成功,如果不懂你将一辈子低人一等,《抓住机遇指导》内容不错,值得一读。
  • 苦瓜和尚画语录

    苦瓜和尚画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生还游戏

    生还游戏

    我第一次坐飞机,不知道怎么回事,起飞后我就莫名其妙睡着了,等我再醒过来的时候,原本坐满的飞机只剩下十五个人,机长和空乘都不知道哪去了,窗外是一片无尽的黑暗,耳边是飞机引擎刺耳的轰鸣。这时,神秘恐怖的机舱广播突然响起。“欢迎登上嚎哭航班,飞机上有十五个人,只有少数人能活着下飞机!所以,请各位嚎哭着!颤抖着!努力活下去吧!”
  • 喀纳斯湖咒

    喀纳斯湖咒

    人的好奇心在面前。人的恐惧感在背后。好奇与恐惧一前一后挟制人类走过了一二十万年的光阴,走到今天人类仍无法真正看清自己、看清面前和背后的世界……太阳落山了,落到树林尽头那个像牛一样趴窝着的土山背后去了,土山上面的天空变成了半生不熟的西瓜的颜色。每天这个时候,爷爷就拎着一只黑色的铁皮水桶往泉水那儿走,他身后一大一小跟随着白尾巴和它的孩子。白尾巴是一匹母马。那时候我很小,一低头就能从白尾巴的肚皮底下跑过去。
  • 重生之妾心如铁

    重生之妾心如铁

    美貌冠绝阳岐城的严二爷看上了穆家大小姐穆春。穆春私奔未成,甘愿做妾。然后,父亲与妓私奔失踪,大哥杀人流放病死途中,祖父革职自尽,母亲和两岁小妹纵火自焚。穆春怀着身孕被活活打死于长街。阳岐城第一世家大族,灰飞烟灭,只余黑墟。雨停了,太阳出来,她重生。那些鬼魅魍魉,都等死吧。至于嫁人,那是个什么鬼?某人:也许我就是一只鬼吧。
  • 一个孤独的国王

    一个孤独的国王

    《一个孤独的国王》是重庆诗人李海洲近年来的诗歌自选集。本书收诗47首,共5辑,后附访谈和评论各一篇。“一个孤独的国王”象征着诗人自己,在寂寞里抒情,语言里穿梭,恣肆着想象,玩味着孤独。这些诗,无一不是自由个性的产物,彰显出诗人无拘无束的才情,浪漫,在东方与西方、古典与现代、山城与江南的意象中尽情穿越梦游。在诗歌艺术的纯粹性方面,颇有造诣。
  • 重生之悠然仙路

    重生之悠然仙路

    夏筱然重生了,回想她的一生过得简直是失败,重生后又差点被人夺舍,还好有了金手指,从此以后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边致富边修仙,没事谈谈恋爱,小日子过得简直不要太好!然而总是有些渣渣蹦蹦跳,上赶着来找虐,没关系,正好手痒了,既然来的话,就做好被虐的准备吧!某男眯了眯眼“这么点小事怎么能劳烦夫人呢?”本文不虐,甜宠,1v1,欢迎跳坑!
  • 大乘大悲分陀利经

    大乘大悲分陀利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