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7
“需要什么东西?”黄少天问道。
“少天到时你就知道了,现在不死你改知道的时候,有些事情不是你能够强求的。”吴擎对黄少天说道。
......
第二天中午,吴擎和雪儿来到晾衣庙的一个的门口挂着“云板”和“楗槌”的门前。“云板”的样纸就像是门口悬挂的一块雨伞大小的铁板。“梆子”和木鱼有些像。在们的上面有着一个牌匾,上面写着“五观堂”的地方。刚要进去,后面就出现一个和尚与吴擎二人打招呼。
“二位道友,为何只有你们二人前来斋堂,为何黄小道友不来此过堂。”来人说道,此人正是昨天的晦朔和尚。
“哦,原来是晦朔道兄,这不是赶上这一次的盛事,所以昨夜让家里邮来一些东西,所以就让少天去取了。”吴擎看着晦朔说道,他说道阿花有一般是真的,也有一些是假的。黄少天是出去取东西来参加这次交流大会,不过不是家里给邮过来的,而是回到天沽中医药大学那里租的房子里去东西。其是吴擎三人也没有空手来,不过也就只带了10颗舍利和一些自己使用的法器符隶等物,只有舍利是可以卖的,别的都不是可以买卖交换的。所以叫交黄少天再去取了40颗舍利,以及那把拂尘,有告诉黄少天把之前低价从寒小航那里卖来的玉髓拿过来,这一次吴擎就打算借着这次交流大会,被自己的一些无用的东西换成现金或者是有用的东西。
“原来如此,那么我就对二位的东西拭目以待了。二位先请。”晦朔和尚说道。
“我们是客人,还是道兄先请吧。”雪儿礼让的说道。
“那我就先行一步了,有时间我们在详聊。”晦朔和尚说着就直界自己率先进去了。
看着晦朔和尚先进去的身影,吴擎二人不由的对晦朔和尚有一种好感。毕竟修行之人都是相互礼让的,像晦朔和尚这样的人洒脱之人可是不常见的。
吴擎与雪儿还没有进去,吴擎看了一眼牌匾,对雪儿问道:“为什么这里的斋堂不就斋堂,而叫‘五观堂’?”
“寺庙里的食堂,是僧人吃饭的地方。寺院僧众用斋饭的地方叫斋堂,也称之为香积厨因。而五观堂是根据僧人戒律的规定,进餐之前应作五种观法而得名。”雪儿止步没有进入五观堂,对吴擎解释道,毕竟在寺庙里,吃饭时说话是很不好,于是和吴擎走到一边说道。
“吃饭还有戒律?”吴擎问道。
“当然了,在佛门吃饭既是修行,食存“五观”,即使硬如金石的食物也能消化;反之,就是滴水也难以消受。也由于观想此五事之故,斋堂又称五观堂。各地寺院斋堂楹联不尽相同,“五观”思想是一致的。佛教主张过午不食,现因多数僧人有个过程,为了不影响工作和学习,多数寺院也允许吃晚饭,但应作“药石”想。”雪儿说道。
“我知道佛门吃饭的规矩,却不知还有五观的戒律。走吧,我们去吃饭吧。”吴擎淡淡的对雪儿说道,之后与雪儿进入了五观堂。
进入五观堂,迎面就可以看的一面文字,一共五句话‘计功多少,量彼来处。忖己德行,全缺应供。防心离过,贪等为宗。正事良药,为疗形枯。为成道业,故受此食。’字体刚劲有力,一看就不是普通人所写,让人看到这些文字,就会本能的有一种敬畏之心。左右两边又分别写着‘五观若存金易化,三心未了水难消。’的对联,只有上面的横匾的‘斋堂’两个字吴擎卡懂了,别的都没有看懂。不过吴擎知道在这里不是问东西的时候,所以没有开口。不过雪儿却开口了,对吴擎小声的说道:“一会你看我怎么做你就怎么做,这里不是普通的斋堂,应该是以前的随众过堂,规矩较多。”
“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吴擎小声的问道。
“你看那一副字,就是五观戒律,一般的斋堂是不会摆的,只有随众过堂的五观堂才会摆出来。”雪儿小声的说道。
接着二人就吃了一顿规矩繁琐的斋饭,在过堂时,住持和尚坐在斋堂中的法座上,僧众在两边就座。居士、在家众等坐在出家师父下首或后面一排。饮食之前,先要敲在斋堂外的大木鱼(梆)和半圆型铁板(云板)。梆是吃饭号令,又叫长鱼。鱼昼夜均不合眼,隐喻佛教徒修行也应精勤不息。吃饭前,饭吃完后,碗筷都应摆在桌边放整齐。在之后的临斋仪中,维那师在斋堂引领大众念了供养偈之后,呼此偈:“佛制比丘,食存五观,散心杂话,信施难消。大众闻磬声各正念。”后,大家齐声唱诵一句“阿弥陀佛”就可以开动了。用斋时不得说话,饭碗要端起来。吃饭开始后,行堂僧人或居士巡视添饭菜,如果需要,应将空碗送到桌边,不可出声叫唤。需多少,添多少(有专门手势),不得遗剩饭菜。饭毕,僧值师居中向上站,默示结斋。维那师引领大众同念准提咒及结斋偈。为施主祈福回向。最后,次第离开斋堂。
回到房间吴擎才从五观堂那里缓回神来,对着雪儿说道:“看来昨天晚上和今天早上没有吃斋饭是对的,这哪是吃饭啊?分明是受刑。”接着从背包了拿出一块牛肉干扔给了小金。
雪儿也拿出牛肉干扔给小凰,同时对吴擎说道:“初次参加“过堂”会有点儿不习惯,样样都有规矩,有点拘束,但是慢慢便会自然适应,反而觉得有受用。要不怎么会有那么多人花钱来体验佛教生活呢?”
“能有什么好处?吃个东西,那么费劲,最后有些都凉了。”吴擎扔给小金一块肉干,之后又说道:“吃东西就应该向我们给着两个家伙肉干一样,直接给就完了,哪用那么费劲。”
“这随众过堂好处可多了,着根据五观演化来的,怎么会没有好处?”雪儿无奈的说道。
“有什么好处,我真没发现。”吴擎不同意的说道。
“你看过堂前打板三次,叫做三通。第一通,是通知准备吃饭;第二通,众人穿袍搭衣,去到斋堂;第三通,排班静候,恭迎大和尚。这样做,大家不能怠慢拖拉。很有次序。”雪儿说道,看到吴擎听懂了,就继续说道:“厨房及行堂的人工作方便、省力,可以一次过排好碗筷,盛饭菜以及收拾整理都快易。大家都吃同样的饭菜,大和尚小和尚都没有什么不同,平等供养,无人我相,因此便没有分别心。大家用膳平等,各样食物分配均衡,营养便会均匀,对身体亦有好处。又能改变不良的习气。大家无有拣择、如尝甘露、法喜无穷,体现出佛教的平等。不生妄念。妄念一起,当观信施难消,为药食故,借假此身,息诸妄缘,即起即空,是谓存正念。而且那么多人一起吃饭没有规矩的话还不该闹死啊?你想想大学的食堂有多吵,这么一想,是不是对这些规矩就不那么反感了?”
雪儿正说着,黄少天就走了进来,把自己身后的书包绑在了桌子上说道:“吴哥,你确定这些石头能值钱吗?我看也就那个拂尘值点钱。”
“我让你带过来的东西,你都带过来吧?”吴擎淡淡的问道。
“都在这了,40颗灰色的石子,和你们回来是拿回来的彩色的石头,不过最大的那块,按你说的没有拿过来。”黄少天说道。
“哥,你怎么不让少天把那些开元通宝也拿过来啊?”雪儿问道。
“那就是一些普通的有些年头的古钱,能值几个钱,留着以后做法的时候用吧。”吴擎淡淡的说道。
“少天你歇一下,一会儿我们就去登记一下。”雪儿对着黄少天说道,说这里的登记也是古怪,必须把东西拿来才能登记,否则就不给登记,就是自己交换物品用的东西也要提前登记,不过想想也是可取的,毕竟你有什么东西,主办方知道了,也可以避免一些人到后来换东西的时候,不等值而发生尴尬,不过就是自己的家当让晾衣庙知道了,不过晾衣庙也是保证,不会让第三方知道,所以别人才会答应这个有些过分的条件,不过仔细一想到也是了然,着要比摆摊的那种交流会安全系数强不少,毕竟这样晾衣庙不止起到登记,牵线的作用,还能起到鉴别的作用。
到了下午,晾衣庙的人渐渐多了起来。不过多的不是普通人,因为能够让吴擎三人看到的都是修行者,普通人在这几天是到不了吴擎三人所在的区域的。看来晾衣庙的这一次的修行界的交流大会来的修行者很多,在一间古色古香的房间外面排着长长的长队,每次只能有一个人,或者一个势力的人可以进去。别的人或者势力只能在外面等着里面的人完事之后,才可以进去登记自己的东西,吴擎三人也在排队登记的队伍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