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206700000014

第14章

坚持马克思主义方向,推进古代文学研究

古代文学的研究无疑是中国传统学术的重要内容之一,换一种当前流行的说法,是“国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五四”以来,古代文学的研究一方面继承和发扬了中国传统学术的优点,特别是“知人论世”的方法和乾嘉学者重实证、重考据的学术精神;另一方面,也始终受到域外思想文化特别是欧美思想文化的深刻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讲,古代文学研究的现代化,并不仅仅只是传统学术自身的演进,也是在人们通常说的“西学东渐”的历史潮流中呈现出来的一种历史图景。

作为一种最值得重视的学术现象,也是最需要发扬的历史经验,尽管西方学术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但纵观近百年来古代文学的学术史,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古代文学学术史,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在古代文学研究领域内的全面贯彻,及其指导地位的确立,对于古代文学研究的现代化历程而言,起到了事关全局的重要作用。

大凡了解中国现代学术史的人都知道,“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曾经发生过如何对待和研究古代文学的争论,如果说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是引起如何对待传统文学这一争论的导火线,那么胡适提倡的整理国故引出的争论就更多地涉及研究古代文学的观点和方法问题。大凡了解中国现代学术史的人也都知道,“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们在整理、研究古代文化和古代文学时最初采用的“新武器”主要是进化论及其派生和引申出的文学进化观念。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发生后十来年,在古代文学研究中才出现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呼声和实践。人们通常说,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唯物史观进入文学研究领域,同时也就进入古代文学研究领域。这种现象是有历史原因的,既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深入发展,同时也和中国共产党的创建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正是1928年左翼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兴起,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著作被更多地介绍到中国,人们在对待传统文化问题上的看法有了新的进展。1930年鲁迅在《〈浮士德与城〉后记》中论到卢那察尔斯基的文艺思想时,用他自己的语言,叙述了列宁《青年团的任务》中关于建设新文化必须继承传统文化的著名论点。鲁迅在《题未定草》中提出来“倘要论文,最好是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的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联系鲁迅当时的整个思想倾向,这种分析法已经不完全是孟子的“知人论世”了,而是渗透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精神。他的《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深刻阐述了文学史现象与一个时代的社会政治、精神风尚之间的关系,也明显地注入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精神,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在古代文学研究历程中的一个典范之作。

鲁迅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和后来“左翼”文艺运动的先驱者。另一位先驱者郭沫若也正是从这个时期开始,努力地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来研究中国古代社会和古代文化的,他后来在《十批判书》后记中说:“尤其是辩证唯物论给了我精神上的启蒙,我从学习了使用这个钥匙,才认真把人生和学问上的无门关参破了。我才认真明白了做人和做学问的意义。”郭沫若是最早努力运用马克思主义研究我国古代史和古代文学的专家之一,他在这方面的实践是很具代表性的。

正是在20世纪30年代,不仅有提倡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作为研究文学史的方法的文章,还有旗帜鲜明地应用历史唯物论来编写文学史著作的实践。但这些早期的著作也明显地表现出不成熟的现象。

由当时的历史条件所决定,即使30年代“左翼”文艺运动在继承文学遗产问题上宣传了马克思主义的学说以后,一些研究家即使开始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工作实践以后,整个“左翼”文艺运动在实践上却并没有很重视这项工作,或者说是在实践上并没有对古代文学研究领域产生重大影响,从而在这个领域中真正树立马克思主义的方向。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运用达到成熟的伟大标志是毛泽东同志的革命理论。毛泽东同志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创造性地解决了我们革命的一系列根本问题,找到我国革命的正确道路,是在1927年大革命失败以后。毛泽东同志应用马克思主义及其文艺学说,从而创造性地提出了完整的文艺理论和方针,其中包括对待文学遗产的理论和方针是在1938年以后,他的《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新民主主义论》《反对党八股》和《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等著作集中地表达了他接受历史遗产的重要理论和方针。

众所周知,正是在《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一文中,毛泽东同志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我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这一著名的论断,这实际上也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著名论断。正是在这样的宏观和战略前提下,他说到了总结历史遗产的重要性,他说:“学习我们的历史遗产,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给以批判的总结,是我们学习的另一任务。我们这个民族有数千年的历史,有它的特点,有它的许多珍贵品。对于这些,我们还是小学生。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这对于指导当前的伟大的运动,是有重要的帮助的。”他还说:“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这里所说的帮助,就是对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的帮助,实际上也就是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帮助。这里所说的马克思主义方法就是指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正是因为有了“五四”以来在继承文化遗产问题上的历史经验,正是有了毛泽东同志的正确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并且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毛泽东同志又提出了若干重要方针,加上中国无产阶级在全国取得政权的历史环境又给研究文化遗产带来了以前所不可能有的有利条件,使这方面的工作出现了一个空前的规模,并且逐步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最重要的收获是努力运用马克思主义来做研究工作的人越来越多,还出现了一大批新生力量,这就在实际上确立了马克思主义方向,也在实际上形成、建立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学术队伍和学术范式。

马克思主义是在继承人类文化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创立的先进思想理论,是一个精深、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又是不断创新的科学体系,是不断发展的思想理论。1985年,邓小平同志《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的讲话》中说:“马克思主义理论从来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它要求人们根据它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不断结合变化着的实际,探索解决新问题的答案,从而也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同样的道理,以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来指导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既可以把研究事业推向前进,也可以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本身。著名的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家、古代文学研究家何其芳同志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古代文学研究领域内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坚持和维护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毛泽东等马克思经典作家关于批判地接受文化遗产的学说,为此,还对各种错误倾向做了不懈的斗争;同时,他又结合我国古代文学和古代文学研究的实际,不止一次在全局的问题上提出了重要的观点。例如,他曾在《文学艺术的春天》一文中深刻指出,文学遗产研究要“真正科学地、细致地去研究我国古典文学发展的历史,解决一些在发展规律上和作家作品的评价上有争论的问题,并以研究的成果来丰富马克思主义理论”,此外,在谈到我国文学理论批评遗产的研究时,他曾说:“但我们的研究目的到底还并不在于证明我们今天的许多文艺观点古已有之,而在于发掘我们的祖先根据古代的创作和他们的智慧概括出的经验和见解,特别是那些具有独特的创造性的经验和见解,用它们来丰富马克思主义的文艺理论。”

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来指导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并以此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既成理论,既是一般的学术原则,也是可以贯彻到具体的研究领域和对象之中的。现在,有些学人特别强调古代文学研究的真实性、客观性,强调要“还原历史”,对于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的指导,有意地或无意地持一种回避的、或者漠视的态度。这种现象的出现有其历史必然,它本身也是一种值得分析的历史现象。我认为,如果将这种客观性、科学性的追求强调得过分,显然也是失之偏颇的。实证研究固然在历来的古代文学研究中占据突出地位,古代文学作为“过去式”的历史文化现象,对它进行重新审视的时候,确实离不开作家生平、作品本事、文集流播、版本异同等实证研究,但实证研究并不等于纯然的客观主义,刻意“求实”的客观主义并不能代表古代文学研究的基本方向。

我们对于历史现象的阐释,总是需要有一定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作为支撑、作为“平台”的,而且文学材料与一般的历史材料相比,或许又更多地显示出个体性和主观性。因此,“史料”和“史观”的相互统一,在文学史研究中就尤其重要了。文学史研究固然和一般的历史研究一样,需要对史料、文献的基础性进行考辨,但文学现象毕竟不是社会现象的直接的镜像式的反映,因此,文学史研究就不是一般历史研究的附属物,不是为其他学科的研究简单地提供材料。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其实更需要关注古代作家、作品更为内在的、独特的精神世界,而这就离不开美学的阐释和理论的总结,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在《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一文中曾深刻地指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古代的文学创作也是如此,作为一个时代的精神文化现象,它们总是在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总体关系”和“历史语境”中出现的,因此,对于古代文学的理解和阐释,就不会是纯然的客观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一方面为整体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同时也为古代文学的研究提供了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所揭示的人类社会的某些基本原理,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关系、意识形态的复杂性、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和发展阶段、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人类历史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等,这些基本原理,既是我们从事一般的历史研究所必须坚持的,也为我们的古代文学研究提供了指导性原则。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古代文学研究之所以能出现新的风貌,能够取得前所未有的成就,正有赖于这一原则的确立。事实上,通观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各种文学史著述,特别是高校中文系教材,尽管在史料的取舍、篇幅的多寡、作家作品的定位等方面,存在着千差万别,但一部公认为好的或者比较好的文学史,必然会在整体上体现出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立场、观点、方法。

我记得20世纪80年代初,语言学家王力、文学史家王起和萧涤非、文艺理论家徐中玉、民间文学家钟敬文等多位老一辈专家,曾在教育部召开的一次学科评议会议上指出,解放后的许多论文分析阐述问题的精深、条理逻辑的严密,远非解放前所能比拟,而这一成绩的取得,主要是因为新一代的研究者有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指导,对我国古代的语言文学遗产就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特别是对某些问题的研究能够上升到宏观的、规律性的层面。为此,他们还对部分古代文学研究者为考证而考证、为辑佚而辑佚的倾向,提出了善意的批评。1981年8月8日光明日报上曾经有所报道。时过30年,我认为,这些前辈专家的法言忠告,依然是非常值得重视的。

我们都知道,马克思和恩格斯创建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学说,还依据文学艺术的特点确定了文学艺术的性质及其作用。我们也都知道,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经典作家,不仅是在宏观的、根本的原则、方法上,对于如何研究过去的文化遗产、文学遗产提出过有指导性的意见,而且,他们还将这种方法、原则,运用到具体的对象中。例如,马克思、恩格斯在给德国社会民主党人拉萨尔的两封信中,精辟地比较分析了莎士比亚和席勒戏剧创作的不同,并进而在分析文学遗产的基础上,提出了一条重要的美学原则——“不应该为了观念的东西而忘掉现实主义的东西”。这两封信作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经典文献,不仅受到了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的重视,也受到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的重视。又如,列宁论列夫·托尔斯泰的系列文章所体现出的唯物辩证法、阶级分析法,对于我们理解中国古代的很多伟大和杰出作家的世界观和创作,依然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古代文学的研究工作,和整个文学研究领域一样,从全局来说,为了坚持正确的方向,不断地取得进展和繁荣,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指导;就具体的研究方法来说,又需要在马克思主义一般原理的指导下,实行多样化。

具体的研究方法和研究途径的多样化也是学术研究工作中的规律性现象,它也不以哪个人的意志为转移。在这同时,又必然要吸收和借鉴新的观念和方法,环宇举目,注意更新,而不是闭关锁户,故步自封。这也是一种带有规律性的现象,同样也不以哪个人的意志为转移。毋庸回避的是,在运用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国古代文学的过程中,我们也曾出现过不少错误和偏差,既出现过“左”的倾向和庸俗社会学的倾向,也出现过忽视马克思经典作家相关论述的具体文本语境,以至于出现过将某些概念、话语和方法生硬“误植”、强行“嫁接”的现象。这些曲折经历说明,运用马克思主义来研究中国古代文学,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深化,不断融会,不断提高。事实上,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方向,才能不断地发现、纠正和克服种种错误和偏差。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们的国家进入改革开放的新的历史时期,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蒸蒸日上,空前繁荣,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正是在这样的社会条件和历史环境下,中国共产党十分重视在马克思主义指导和统领下,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事业。2004年中共中央下发《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明确指出:“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又指出:“面对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迫切需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还指出:“努力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

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既与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相承接,同时又是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弘扬和发展,这种发展本身又是一种创新。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创造了十分灿烂丰富的文化遗产,这些文化遗产,是我们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前提。坚持马克思主义方向,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来研究中国古代文学,十分有助于社会主义文学事业的发展和繁荣,十分有助于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从而创立和建设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这正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一项光荣的历史任务。

(原载《文学遗产》2011年第3期)

同类推荐
  • 布景集

    布景集

    “这个世界小得就像一个街的布景。”在这巨大的虚假的存在里,我们无需理解自己是谁,我们是剧情需要的楚门。《布景集》是黄立宇近年创作的散文作品集,收录其创作的散文作品四十余篇,共分八个部分,从不同时间不同角度叙述所见所思,描绘沉浮往事。
  • 趣味奇案破袭(侦探趣味推理故事)

    趣味奇案破袭(侦探趣味推理故事)

    探案故事的模式由4部分构成:一是神秘的环境。二是严密的情节,包括介绍侦探、列出犯罪事实及犯罪线索、调查、宣布案件侦破、解释破案和结局。三是人物和人物间关系。主要有4类人物:①受害者;②罪犯;③侦探;④侦探的朋友,牵涉进罪案的好人。四是特定的故事背景。
  • 我在流光里枕着你的声音

    我在流光里枕着你的声音

    这是一本短篇故事集,精选作者2010至2014年所写作品中的18篇好故事,以“少年回忆”、“人文关怀”为主题。收录文章大部分曾发表在《读者》、《美文》、《意林》、《青年文摘》等刊物。其中关于自闭症儿童的作品《掌心向外》在「一个」APP发表后获网络超人气转载。
  • 风缘

    风缘

    常越所著的《风缘/宁夏诗歌学会丛书》是《宁夏诗歌学会丛书》的其中一部,选取了作者长期以来创作的诗歌,抒发了作者在人生长河中的经历和感叹。作者文笔自然纯朴,如叙事般娓娓道来。书稿作者常越,现为刊物《贺兰山》诗歌编辑,作品发表于《绿风》《朔方》《西部》等报刊,并获得相关奖项。其作品感情充沛,从中可看出作者对生活的一些思考。
  • 寻找溪水的源头

    寻找溪水的源头

    全书分五辑:辑一感怀先祖、父母及回忆青年时代仅有的一点家庭生活的乐趣,《读祖父雨三公文》《我的父亲汤用彤》《父亲给我的三封信》《记我的母亲》等篇都写得风格质朴,笔墨含情。辑二追忆童年时代最初对“人是从哪里来的”这一问题的追问,并因大妹的早夭而过早触及死亡问题,祈盼失去的亲人能像花草一样再生。辑三回忆自己一生治学的经历,从中学时代读钱穆先生的《国史大纲》、聆听父亲吟诵《哀江南赋》而感受到士人的家国情怀,到考入北京大学先修班,从沙滩到燕园,终其一生与北大结缘,与哲学结缘。辑四探讨我国传统思想中上天、天帝的观念,以及世代以来儒家先贤所以安身立命之基。辑五追念废名、周一良、冯友兰等前辈学人,历历如画。
热门推荐
  • 金色绿茵

    金色绿茵

    一个喜欢踢足球的钢琴少年,因为勤工俭学,阴差阳错走上了职业足球之路,从此开启了波澜壮阔的足球人生,也谱写了世界足坛一段不朽的传奇。金色乐章与绿茵传奇交相辉映。以足球为名,对青春、对理想、对爱情和友谊的歌颂!我心里有个世界,我想把里面的故事讲给您听。欢迎来到《金色绿茵》的世界QQ书友群:461610238
  • 邪恶法师

    邪恶法师

    路遇无良老头,导致主角无奈穿越。原本默默无闻的废材,一跃成为亘古未现的九系魔法天才!——成就无上天生魔体!——更是掌控十二堕天使之翼!——拥有看破虚妄之眼!——还有令人恐惧的“亡灵法师”身份!!——凡我所到之处,必将成为吾之领土!凡为众生者,必会为吾的名字颤栗!!徐风语:“犯我逆鳞者,虽远必诛!辱我亲人者,不死不休!”————等级划分:剑士——见习剑士,初级剑士,中级剑士,高级剑士,剑师,大剑师,剑圣,下品剑神,中品剑神,上品剑神。魔法师——见习魔法师,初级魔法师,中级魔法师,高级魔法师,魔导师,大魔导师,法圣,下品法神,中品法神,上品法神。
  • 魂斗至尊

    魂斗至尊

    创世立三界,灵长初造生灵,铸三魂授印以佑轮回,创世恐轮回有变,辅以天书《授摄魂卷》,封轮回入须弥,保千秋永存;然,人性之变不可揣度,得修行之法而修大能者,欲得天书,终至天书八分,散落三界,至此,无休争斗揭开序幕;少年杨毅,偶得天书,又因魔族家破人亡,踏上修道者一途,重情重义,为爱坚守,志凌九霄,许下豪言:“吾欲与你,登上三界,笑看九霄。”却奈何世有多变,爱人亡故,幕后推手,只为得天书,一切轮转,不止情之一字,更是三界大劫,凌云之志可有善终,逆天之情,可有善缘?
  • 续子不语

    续子不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等风来之期待爱

    等风来之期待爱

    梦还是该醒了,不是自己的终究还是不是自己的,只是为什么自己会这么冷呢,刺骨的冷,刺骨的痛,他终究还是选择了她,雪还在下,柳若馨爬在雪地上,身下的红色绝望的蔓延开来,就连最后一点他和她的关联也无情的被剥夺呢,苦笑,这也好,从此他们便再无瓜葛,她轻轻的抚摸了腹部,心里默默念道:孩子,对不起,你去找个好人家吧。若馨已经分不清是身体上的还是心里上的痛,意识开始模糊,过往一幕幕在脑海浮现,他的笑,他的怒,他的吻,从此再也不不属于她了,可是似乎这些也从未属于过她,还是苦笑,这个冬天真冷啊,真的好冷,好想回到过去,回到一年前,谁也不认识谁的时候
  • 王爷相公你傲娇了

    王爷相公你傲娇了

    新婚之夜,她杀了和她拜堂的公鸡充饥,引发火灾,圆房之夜,她指着他,“你敢碰我试试!”他邪笑一声,“试就试!”人前,他宠妾无度,人后,他爱妻如狂,她仰望苍天,欲哭无泪,“老天爷,你劈死我吧!”“想死?乖乖,把你的银子留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拐个和尚做相公

    拐个和尚做相公

    一次黄山旅行意外坠崖,醒来时,身处一片黄沙之中,机缘巧合结识了一个年轻貌美的小和尚和一个固执敬业的少年将军。几经波折,跟着他们来到了所谓的汉兹国。痴情太子,“婷婷,我愿意为了你反了我的父皇,嫁给我,做我的皇后可好。”腹黑三皇子,“你是我见过最特别的女子,你身边的癞蛤蟆太多,我这样做都是为了你,我只想你身边只有我一个人。”什么太子皇子少爷们,求求你们放过小女子吧,小女子只想安身度日,做个小老百姓。倒是那戴银狐面具的男子,几次三番救我与险境之中,你到底是谁,我好奇得很,好奇地很啊。生死关头,掀开银狐面具,从未想过竟会是你。此前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南柯梦醒,走遍深山老寺,却再也没了你的踪影。
  • 红察尔河畔

    红察尔河畔

    重逢这年当朝发生了许多大事,最大的一件就是换了皇帝。这事和寻常百姓其实没多大关系,但饭馆里没用的话总也少不了。有人说这是篡位,比如街头卖麻花的王麻子,还有征“地头税”的地头蛇;也有人说这是物归原主,正本清源,比如学堂置办饭菜的厨子和门口下棋的大爷。但无论如何,这个皇上是刚坐上宝座,大家都还新鲜。朝廷里也觉得新鲜,都不知道这个新来的皇上到底有多大的能耐。这天五更天,坤正殿,朝堂之上。文武百官皆准时守序,面朝正北,新登基的皇上端坐台上,身后排列数根根两人抱的巨柱,头顶匾书“承天抚民”四个大字,一旁坐着的是当朝太后。殿内金砖铺地,龙凤皆栖,鹤甪相随……
  • 假面王妃:玥影惊鸿

    假面王妃:玥影惊鸿

    十年青梅,十年竹马,她以为,她和他会一直这么走下去,可新婚那日,她等到的却不是他,而是他父皇的颁下的一张抄掉蒋家圣旨。那日,她跪在囚台上哭得撕心裂肺,亲眼看着爹爹和弟弟被砍了脑袋,耳边确是他迎娶新妻的喜乐....脸被毁了,筋骨也被断了,躺在教司坊的暗房里,一场大火临下,吞噬了她的一切....原以为这辈子就要尽了,却不知....只有浴火后,凤凰才能重生.....五年后,她重新站到了他的面前,望着似曾相识的眸子,他沉着脸一把掐住了她的脖子:“说,你到底是谁?”明明是陌生的人,明明最厌恶这种心机叵测的女人,可凤惊鸿也不知道自己怎么了?每每在听见她有危险时,行动总快于思想..
  • 魂战九霄

    魂战九霄

    女主性格阴狠,不出手则已,一出手惊人!女主手段毒辣,人欺我三分,我还你百分!★★★前九世她皆是背负家族使命直至生命终结,这一世,恣意潇洒,遨游天地下,九霄大陆任我游!无意间打破了禁地封印。得到了诡异魂技之“七诀”。自此她不得不远离温馨家族。跳深潭、进神塔、闯山脉、打魔兽,交益友,寻异火,得灵体……十年离家,从此开始了她玄奇瑰丽的一生。★★★【可怜篇】“呜呜,小妖,那个花心少爷又欺负你家小姐了。”某少女梨花带泪的拉扯着身边一小鬼哭诉。“我去杀了他!”“可是,可是人家是一方霸主的儿子,若是他死了,我们得罪不起……”某女一脸害怕的好心提醒。第二天,某家的花心少爷,双眼被挖,舌头被拔,鼻子被削,四肢断裂,整个人被抛在有盐水的瓮中被放在了大门口瞻仰。小妖言:小姐,我没杀他!★★★【调戏篇】“大姐姐,你的身材不错,让我看下你多大码,可不可以?”某少女一脸的好奇,灵动的双眼眨巴眨巴的盯着某白衣少女的胸围,以及身下。“你、你、你,不要过来哦!”某人紧张的结巴,双手护着自己的胸,缩到床上的某个角落,最后退无可退。“哎哟,大姐姐,我们都是女人,你有的,我也有,我没有的,相信你也不会有,对不?”某少女以强制性的方式压倒,然后双手忙不停的开始剥某人的衣服。“不,不是……老子是男人!”某人怒吼一声,原先就漂亮的脸蛋瞬间涨红。“男人?”某少女的手停顿了下,眼中光芒大放,继续往下剥,“男人更好啊,那就让我看看你那的尺码吧!”“……”某人吐血。★★★【装逼篇】“想要进入我们逆天宗门下的弟子必须是双重属性体!”某少年侃侃而谈,一说起九霄大陆上最大的一个宗门时,神色大放光彩。“哦,那我应该达到了。”某少女扳扳手指,弱弱的说道。“真的?那小妹妹你展示下实力给我看看,若是不符合的话,还是请回吧!”“哦,好吧!”某少女略有失望的点了点头,然后,慢悠悠的将自己隐藏的实力全部释放了。“原来是金属性和火属性……”某人喃喃道,有点惊讶。“还有木属性……”顿时,瞠目结舌。“什么,竟然是四重属性体,不,是五属性体……”下巴都快要挨着地了。“天,怎么会有光明属性……”有很多人开始翻白眼。“我靠,就连暗黑属性也有……”在场所有人差点晕厥。“小、小、妹——呃,姑娘,不知道你芳龄、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