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210400000005

第5章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时间:2004年9月15日(星期三)上午

地点: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大楼一层学术报告厅

主讲人:吴恩远(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时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列所党委书记、副所长)

主持人:张冠梓(中国社会科学院人事教育局局长、院青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心理事长,研究员,时任院青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心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主讲人简介

吴恩远,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所长,史学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时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列所党委书记、副所长。兼任国际历史科学委员会俄国革命史委员会共同主席,中国苏联东欧历史研究会理事长。

主要代表作有:《论戈尔巴乔夫的“加速发展战略”》,《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5期;《苏联30年代大清洗人数考》,《历史研究》2002年第5期;《论耐普曼的组成、性质和作用》,俄罗斯科学院《祖国史》杂志2001年第5期;《十月革命:历史经验、教训和启迪》,《莫斯科大学学报——历史卷》2000年第5期;《中国和俄罗斯改革比较研究中的几个问题》,俄罗斯科学院编《俄罗斯在20世纪》第二卷,莫斯科,2002等。

张冠梓:受中国社会科学院直属机关党委副书记、青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心副理事长高翔同志委托,我来主持今天的“马克思主义基础知识系列讲座”。“马克思主义基础知识系列讲座”是院团委和院青年中心联合举办的。在这之前,已经成功地举办了两讲,今天是第三讲。我们很高兴邀请到了吴恩远同志作报告,他报告的题目是“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很多同志对吴教授很熟悉,我们的海报里对吴教授的学术成就也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吴教授是马列所党委书记、副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他在学术上很有造诣,在学术界很有影响。他多次为党和国家领导人、为我们党的最高决策部门作咨询和报告,受到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其建议和意见受到采纳,现在我们以热烈的掌声请吴恩远同志作报告!

吴恩远:谢谢张书记对我的褒奖,其实,“盛名之下,其实难副”。我今天能作这个报告也诚惶诚恐,生怕耽误大家的时间。刚才张书记已经讲了,我报告的题目主要是围绕苏联解体的经验和教训。这个题目很大,我先讲一讲这个题目的重要性。2002年我们在这里举办了世界社会主义联谊中心成立大会,是由我们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教委、中央党校、中央编译局、国防大学、外交部等几个单位组成的。在这个大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前院长、政治局委员李铁映同志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他说:“研究苏联解体的经验和教训是我们当前社会工作者最重要的课题”,可见这个题目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我可能是国内研究这个问题比较早的,在1990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立项“苏联剧变的原因”时开始研究这个题目,当时苏联还没有解体,我们对苏联东欧的局势比较关心。1992年,江泽民同志打电话给中国社会科学院前院长胡绳同志,要求我们研究苏联解体的经验和教训。当时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江流同志牵头,组成两个小组,一个小组写一本书,当时我参加了这项工作。此后,我又参加了江流同志组织的另一个课题叫“当代社会主义的若干问题”,这个课题完成后,我们院领导王忍之同志,又让我们写一本书叫《苏联兴亡史》。这个课题完成后,中央领导又交代了与此相关的一个课题。由此可见这个题目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这是第一。

第二,具有极大的学术意义、理论意义。苏联解体研究几乎涉及苏联历史的每一个问题,在学术上都存在争论。比如说关于十月革命、20世纪20年代的党内斗争、20世纪30年代的党内清洗该怎么评价?关于工业化、卫国战争、马林科夫、贝利亚、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特别是关于戈尔巴乔夫,关于苏联解体的原因,每一个问题都存在着争论。当然,从学术上讲,这是好事情,它给我们开拓了很大的学术研究空间。过去在中国史的研究当中,可研究的空间很少。当时有“五朵金花”之说,就是集中在那几个课题。没想到苏联史有那么大的研究空间,这就说明它有很高的学术意义。所以我想在讲这个问题之前,先给大家说个开场白,了解它的意义。

搞历史研究的应该遵循一个方法,就是范老说的“板凳需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你写的每一句话,要有根据,要有来源。一些有经验的编辑,文章来了以后,他不是先看你有什么观点,而是先看你有什么材料。第一手材料有多少,如果你写某个外国问题,你的外文材料有多少;有关这个问题最权威的著作你看了没有,引用几种外文资料……这样,你这篇文章有多大水平,有经验的编辑一眼就看出来了。如果你是搞外国研究的,文章中一个外文注释都没有,那就很难说是最高水平的著作。现在研究苏联问题的出发点,不是先争论哪个是“左”,哪个是右,哪个是激进,哪个是保守,这个没有必要。没有材料论证,观点也是站不住的。这是我们研究苏联历史所必须遵循的原则。另外,要有自己的分析和判断。我们当前在研究苏联史,有各种不同的看法,这是正常的。马克思曾经说过一句话,应该在自己的肩膀上长着自己的脑袋,就是要求我们自己分析,形成自己的观点。

现在我讲第一个问题,就是俄罗斯出现重新评价、重新反思苏联历史的思潮,这个问题是怎么提出来的呢?最近以来,俄罗斯出现了重新评价重新看待苏联历史的新动向,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呢?俄罗斯历史上有两次重新评价苏联历史的时期,第一次是1987年。当时,戈尔巴乔夫在1985年上台后,提出加速发展战略,但在社会上没有取得多大效果。于是,他转入政治改革,标志是1987年1月戈尔巴乔夫召开的一次干部会议。在这个会议上,戈尔巴乔夫提出一句话,就是在苏联历史研究当中不要留空白点。在这个会开完后,当年的3月,苏联科学院历史学部召开了一次会议,就是遵循戈尔巴乔夫的号召,在全社会掀起一个重新评价苏联历史的运动。要对苏联历史的空白点给予澄清。当然,苏联历史确实有许多教条主义倾向,有些地方不是实事求是,有些历史真相被隐瞒。打破一些研究禁区是好事,但是,它走到了另外一个极端,就是全盘否定的方面。关于这方面的文章,大家可以看我2000年在《中国社会科学》杂志上发表的文章《论戈尔巴乔夫的加速战略》,那里面谈到了戈尔巴乔夫如何否定苏联历史的详细过程。戈尔巴乔夫当时提出这个问题,是为了配合苏联政治体制的变化,开始走向所谓“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体制”。在这个变化过程当中,历史学的变化与意识形态的变化是一致的。这是第一次。

第二次重新评价历史,发生在最近,准确的界限我们无法界定。俄罗斯科学院有个院士叫波利亚科夫,他在俄罗斯史学界的地位相当于中国的范文澜。他把这个时间界定为1987~2000年,他说从1987年到2000年,俄罗斯历史科学原则上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这个变化表现在:苏联历史很多东西被破坏了、被抛弃了。为何说从1987年到2000年,因为1987年俄罗斯历史学界开始重新评价苏联历史。2000年,普京总统开始上台,开始纠正这个倾向。所以波利亚科夫院士明确提出“要重新审视苏联历史”,把被戈尔巴乔夫时期颠倒的历史恢复真相。因此“重新评价”这个词不是我说的,而是俄罗斯学者说的。我国有学者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到国外去访问,回来作报告就已经谈到,当时俄罗斯已经出现了这个现象。这个过程为什么会发生?是因为俄罗斯国内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所以我们说,俄罗斯重新评价历史的现象,它不是暂时的现象,而是俄罗斯国内政治经济体制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必然引起上层建筑的变化。这个巨大的变革,如果从经济发展指标来看,从1989年到1999年,国民经济下降了50%以上,超过卫国战争苏联遭受的损失,超过20世纪30年代初世界经济大危机时经济下降的速度。俄罗斯人均寿命从70岁下降到64岁。教育程度也有很大的下降,这个社会遭遇了巨大的变革。有人说俄罗斯这么大个强国,它解体了,对我们未尝不是好事。但是我们不能这么判断,我们判断任何历史事件应当看这个历史事件对它本国的历史发展的影响。这是我们判断一个历史事件的出发点。好比有人从弱化中国的立场,赞扬卖国的秦桧,否定爱国的岳飞,我们也是不会高兴的。可以说苏联解体后,这十年国内的变化是非常大的,像它国内的恐怖事件,这是我们天天可以看得见的。这都是苏联解体的悲剧。1989~1999年,俄罗斯社会的大规模的经济下降也是不可否认的。

此外,除了经济的下降,人均寿命的降低等看得见的指标外,更大的悲剧是苏联的解体对俄罗斯不是暂时的一次性的危机。波利亚科夫院士指出:“这是深刻的地缘政治方面的危机,它中断了几个世纪以来俄罗斯民族的发展潜力。俄罗斯从莫斯科的一个小公国扩展到西伯利亚。但是苏联的突然解体,使俄罗斯又退回到了彼得大帝以前的地方,在可以预见的将来,我们也不可能恢复原苏联的疆域。”

所以普京总统说,苏联的解体是全体俄罗斯人的悲剧,其中85%的人从苏联解体一无所获。当然,还有许多资料显示俄罗斯人对苏联的怀念与向往。

我们判断苏联解体是悲剧还是喜剧,应当从我刚才说的几方面来判断。

我个人的观点就是因为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必然要在历史学领域引起反应。我们谈到重新评价这个问题,我想和大家说明一点,就是这个问题它不是个别现象,也不是某个史学家的观点,而是俄罗斯典型的具有代表性的现象。下面我们具体分析一下。

一是俄罗斯领导人。普京总统上台后曾经说过苏联付出过巨大的代价,但也取得过显著的成就。普京上台后,俄罗斯人不再那么极端地否定原苏联历史,而是公开为苏联解体感到惋惜。普京总统对斯大林重新进行了评价,普京总统说:“毫无疑问,斯大林是一个独裁者,但打败德国法西斯与他却有很大关系,不承认这一点是愚蠢的”。

二是一些地方政府。苏联解体之初,许多苏共领导人的塑像被破坏,现在一些地方俄罗斯政府又恢复了许多苏共领导人的塑像,包括捷尔任斯基。苏联解体之初,苏联所有地方的斯大林塑像几乎都被破坏,现在斯大林的塑像在一些地方开始恢复。

另外是一些持不同政见者,包括季诺维耶夫,他们对斯大林的评价都有所变化。

另外是俄罗斯民众。苏联解体之初,大多俄罗斯民众包括许多共产党人对苏联解体无动于衷。但是,现在许多俄罗斯人开始怀旧,包括许多年轻人,他们开始怀念苏联时期的强大。

下面我们谈谈涉及重新评价历史的一些方面,集中在十月革命,苏联解体,对列宁、斯大林的评价。

一是理论方面。苏联解体之初,全面否定了马克思主义,大多数历史学家与马克思主义分手了。但是现在许多俄罗斯人对俄罗斯的自由主义理论开始产生反感,许多俄罗斯人对美国的评价开始下降。

二是重大历史事件。当初许多人认为十月革命不该搞,也有些人认为十月革命中断了俄罗斯的现代化历程。现在也有人认为十月革命给俄罗斯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地位,把俄罗斯带入了二战后与美国争霸的前所未有的地位。我认为评价一个革命该不该搞,应该按照邓小平所说的,看是否有利于这个国家生产力的发展。十月革命前,俄罗斯除了经济实力在欧洲排第四位外,其他各项指标都排在后面。十月革命后,到20世纪40年代初,苏联除了工业产值居世界第二位外,其他各项指标,医疗、教育等都排在了欧洲前列。如果从发展速度来看,它几乎超过了所有的资本主义国家。

第二个问题我们谈论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与苏联现代化的关系。许多人认为苏联的工业化是不成功的,也有人认为苏联的工业化付出了极大的代价。现在大多数人都承认苏联20世纪30年代工业化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也有人认为苏联的工业化军事化倾向严重。但我认为这要从它的国情出发,苏联不发展军事化工业能打败德国法西斯吗?有人认为苏联工业化时期损害了农民的利益,我认为确实存在这种现象,每一个工业化国家在发展工业的过程中都存在这种现象。苏联在农业集体化过程中损害了农民的利益,但是苏联的农业集体化为苏联的工业化作了必要的准备,加速了苏联的工业化过程。有人说苏联虽然工业化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它没有走向现代化。但最近俄罗斯学者指出:斯大林依靠自身力量开始了苏联大规模工业化进程。斯大林行动的基础并不是基于抽象的向现代化过渡领域的理论,而是出于工业迅速增长的需求和扩大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基础工人阶级队伍的现实,以及避免遭受可能的外部侵犯的实际需要,这些都客观上促进了俄罗斯的现代化。

第三个问题是“大清洗”问题。1992年时,我问苏联的一个学者苏联解体的原因,他直截了当地说“斯大林杀人太多”。“大清洗”中确实出现目无法制的现象,也杀害了一些本可以不需要杀害的人。这些是造成苏联解体的深层次因素。但是,“大清洗”问题被西方学者和一些被有用心的人,为了丑化、攻击苏联社会主义制度严重歪曲了。有的人甚至不是根据档案材料,而是随心所欲地编造出苏维埃政权似乎杀害了2000万人、5000万人,甚至1亿人这样的神话。它成为直接导致苏联解体的一个因素从当时的情况来看,主要是镇压党内干部和富农、反革命分子,从俄罗斯官方公布的统计数字看,“大清洗”时期判处死刑的政治犯一共68万人,整个苏共70年,共镇压政治犯300多万人,死刑犯70多万人。当然共产党应当从“大清洗”问题中吸取教训,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因为对于无辜者,即使是多杀一个也是不应该的。

第四个问题就是对苏联解体的评价。在苏联解体之初,大多数人对苏联解体无动于衷。但是十年之后,许多人开始对苏联的解体表示惋惜。当时许多人认为戈尔巴乔夫给俄罗斯带来了民主的市场经济体制,但是最近俄罗斯的民意调查显示,超过50%的俄罗斯人认为俄罗斯并没有建立市场经济体制,认为俄罗斯并没有建立起民主国家。60%以上的人认为苏联解体是可以防止的。拿1985年的苏联与1976年的中国相比,苏联的形势比中国好得多,但是中国没有垮,而苏联却解体了。

还有对重要领导人的评价。苏联解体之初,斯大林几乎被全盘否定,戈尔巴乔夫的支持率很高。但是现在许多人开始重新肯定斯大林,认为他至少在两个方面有巨大的贡献,一方面把苏联从落后的农业国建成强大的工业国,另一方面就是在他的领导下打败了德国法西斯,取得了卫国战争的伟大胜利。对赫鲁晓夫的评价,认为赫鲁晓夫无法与斯大林相比。对勃列日涅夫的评价,过去一般认为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发展处于停滞阶段,现在许多人认为勃列日涅夫时期是苏联少有的平稳时期。最近一份民意调查显示,绝大多数人认为苏联最有国际威望的时期,一个是斯大林时期,另一个就是勃列日涅夫时期。现在许多人认为苏联的罪人首推戈尔巴乔夫,其次是叶利钦。

所以,我们说俄罗斯重新评价历史表现在从理论上对重大历史事件、对重要领导人的重新评价。俄罗斯出现了重新评价历史的倾向。

下面,我开始讲最后一个问题,重新评价苏联历史的限度。

我们重新评价苏联历史,并不是为苏联辩护,而是苏联确实有辉煌的一面。苏联确实有与美国争霸的一面,侵略阿富汗,在中国边境屯兵百万。但苏联也曾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假如说苏联没有解体,美国能像今天这样为所欲为吗?苏联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但苏联体制确实也存在许多弊端,这一点不可否认。

今天我的报告就到这里,感谢大家耐心听完我的讲座,谢谢大家!

现场互动:

问:刚才吴老师在作报告的过程中,许多同志有问题想向吴老师请教。下面请吴老师解答。第一个问题是重新思考历史对俄罗斯未来一段时间的执政方式会有影响吗?

答:太有影响了。大家看昨天的报纸,普京总统在9月13日发表了一个讲话。在讲话中,他重新肯定了克格勃、户籍制度等。俄罗斯否定苏联历史,否定了整整好几代人,这是不被众多的俄罗斯人所接受的。会有什么影响?一方面我认为它不会回到过去,但另一方面它需要从过去当中寻找一些对执政有益的东西,比如说户籍制度等。

问:请问斯大林模式是导致苏联解体的原因吗?您认为马克思主义会实现吗?

答:我们最近还在争论斯大林模式的对错。许多人认为斯大林模式注定就是错误的。我不同意这个观点,没有斯大林模式,就没有俄罗斯现在的工业化基础,也不会有二战的胜利。苏联是解体了,但它不是社会主义制度的错误,而是戈尔巴乔夫改革的结果。

共产主义什么时候会实现?我不是未来学家,我无法回答。但对于中国来说我们需要一个共同的思想把大家凝聚起来。苏联是靠共产主义凝聚在一起的,没有了马克思主义的凝固,苏联很快就解体了。

问:苏联历史具体包括什么时期?就世界局势而言,你认为苏联解体是利大还是弊大?

答:苏联历史是从1917年到1991年,这是毫无疑问,但是就具体苏联历史而言,还可以上下适当延伸一些。

一些俄罗斯学者认为中国不希望俄罗斯强大,我不这么认为。因为强大的俄罗斯对中国还是有好处的。

问:参照苏联的历史轨迹,今天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当中我们应当注意什么?

答:苏联历史的发展轨迹为我国提供了许多的经验教训,比如理论创新方面,要与时俱进,但更重要的是我国在改革开放中应注意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等,特别是要坚持共产党的领导,不能搞政治指导思想多元化。俄罗斯全盘西化的教训对我们有深刻的借鉴意义,是我们特别值得注意的。

问:你认为俄罗斯当前的反思是一种理性思考吗?当前对十月革命和斯大林的评价能持续多久?

答:不久前我会见了一个俄罗斯院士,我问他俄罗斯当前对斯大林的怀念是一时冲动,还是理性思考。他说我们俄罗斯目前乱成这个样子,当然是对历史进行认真的反思。

问:苏联解体是好还是不好?您在史料选择上都选用俄罗斯媒体,包括普京的讲话,在史料选择上未免有些倾向?

答:判断苏联解体的标准,看它是否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最根本的是看对这个国家有何影响。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经济持续下降,社会动荡不安,大多数民众对现实不满。

关于史料的选择,谈俄罗斯问题如果不用俄罗斯的材料,仅仅用中文材料,行吗?苏联解体毕竟是俄罗斯人的亲身体验,他们更能说明事实真相。

问:毛泽东有句名言,“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民意调查、全民公决能代表真正的民意吗?

答:这也对,在许多时候确实是少数人的看法更准确,但民意调查、全民公决结果至少反映当时大多数人的看法,这值得我们参考。

问:苏联全力搞军备竞赛仅仅是为了自身安全吗?这与沙俄的军事扩张有何区别?

答:一方面有渊源关系,苏联确实继承了部分沙俄的军国主义传统,沙俄则为了侵略扩张,而苏联当时发展军备主要是为了自卫,抵抗14个国家干涉,抵抗德国法西斯。至于在20世纪后半叶,苏联也有侵略扩张的因素,如出兵阿富汗,也有对抗美国霸权的因素。

张冠梓:今天的讲座很成功。最后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向吴教授表示感谢!散会!

同类推荐
  • 理想国(经典超译本)

    理想国(经典超译本)

    《理想国》是西方政治思想传统的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柏拉图最重要的一篇对话录。在这个对话录里柏拉图建构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乌托邦,人类的正义与善是这个乌托邦的主题。这部作品不仅是柏拉图对自己此前哲学思想的概括和总结,而且是当时各门学科的综合,它探讨了哲学、政治、伦理道德、教育、文艺等等各方面的问题,是西方哲学家公认的“哲学大全”。译者在领会原著者思想脉络的同时,于编译中巧妙加入了现代理解与思考,缩小了阅读中的历史距离。行文简洁、有力,一改以往译文的晦涩拗口。该译本可从任何一页翻开阅读,精致的排版与精巧的开本适合随时、随地、随意、随性翻阅,特别适合非专业、非学术人群。
  • 论义务(译林人文精选)

    论义务(译林人文精选)

    《论义务》是西塞罗给儿子的长信,语重心长、娓娓道来,把自己一生的经验与思考结晶和盘托出供其参考,启发其深思人生中的各种选择,教子之道堪称后世典范。《论义务》是西塞罗写给他在雅典学哲学的儿子的书信,阐释“义务源于美德”的主题。书中内容十分丰富,列举了历史上和神话传说中的许多故事,教导人们履行自己应尽的义务,也包括了西塞罗对自己实际国务活动的深刻体悟和对数百年罗马历史重大事件的认识。
  • 论魏晋自然观:“中国艺术自觉”的哲学考察

    论魏晋自然观:“中国艺术自觉”的哲学考察

    《论魏晋自然观:“中国艺术自觉”的哲学考察》主要是考察魏晋哲学自然观的转变。全书从中国艺术何以在魏晋时期达到自觉这个问题入手,采用一种超越具体历史的内在把握——哲学的把握,对代表性哲学家进行个案考察,探讨中国哲学自然观在魏晋时期的转变及其本质特征,揭示其对于中国艺术自觉的意义。
  • 王阳明心学课:修炼强大的自己

    王阳明心学课:修炼强大的自己

    面对节奏越来越快、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生活,疲惫不堪的人们精神生活逐渐荒芜,心灵也越发孤独。其实幸福只是一个过程,但很多人却把幸福当成了结果。人一旦把幸福当成结果,就如唐僧取经一样,内心定要经历九九八十一难,才能得到幸福真经。所以,要获得幸福,需从修心开始,王阳明的心学便是教我们如何修炼内心的,我们也可以把王阳明的心学看作是一堂恢复我们丧失已久的良知的修行课。他的心学高扬主体意识,强调内心的力量,追求透明本心、胸中洒脱,对改善现代人的精神状态有着积极的作用。
  • 周易与人生

    周易与人生

    《周易》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哲学典籍,由《易经》和《易传》两部分组成,其中的《易经》约成书于殷周之际,《易传》约成书于战国时期。汉代立经学博士,《周易》被奉为经书。此后的两千余年间,它一直稳居封建时代主流学术的核心地位,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无与伦比的影响。
热门推荐
  • 茵梦长生两世缘

    茵梦长生两世缘

    一段仙侠爱恋的救世传说。文曰诗词概括故事脉络《茵梦》“一夕茵梦两生缘,三过人间两世闲。客问剑心何相守,一曲茵梦无情难。”文中荒莽乱世,三界六道,仙、龙、妖、人、凰、鬼六族演绎痴缠爱恨,权谋救世的爱情传说!
  • 陆少追妻:女人你别太过分

    陆少追妻:女人你别太过分

    阴差阳错。她误会他是负心汉!他不怒反笑:“嫁给我,结婚以后再离婚,你可以得到很多的钱……”只是哪眸子里的毫不掩饰的鄙夷,深深地刺痛了她的心。她咬牙想要让他看到她的能力,却没想到陷入到更大的阴谋里……“女人,跟我结婚……”“然后离婚的时候,我可以得到很多钱?”她想了想,目光坚定道:“离婚公官司我自己打。”他却勾了勾嘴角,沉吟:“女人,别太过分!想离婚?做梦……”
  • 租房诡事

    租房诡事

    房东老太太一直嘱咐我,睡觉时要把门关好,加上卫生纸,可是我没听,自从房间门口出现黄纸之后,我的人生便发生了改变。好友毛子从网上约了个姑娘叫小影,可小影说要救我性命……从此之后,我的人生一片昏暗,不停的经历种种怪事,更让我一次又一次的徘徊在生死间,我曾见过道门之巅,也曾看过鬼门阴棺,一个又一个的惊天阴谋接踵而至,当我就快解开真相的那一刻,我才发现,这一切,从一开始就是一个阴谋!廉价房千万不要住,尤其是死过人的楼,很容易出事,就知道你们不信,接下来,我说说我租房遇到的那些怪事!
  • 诸法最上王经

    诸法最上王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东篱夜话

    东篱夜话

    《东篱夜话》这本文集从多个方面展示着作者的心路历程,他刻画的24个节气,定位准确,惜墨如金;他描绘的花卉果实,栩栩如生,美丽动人;他抒发家和国的情感,情真意切,令人信服,等等。《东篱夜话》中,仍然有一些作品是写人物的,比如《王彦章铁船开灌河》和《有个男孩名叫可可》这样的文章,作者把人物和历史、人物和家庭紧紧联系在一起,历史人物写出了传奇英武,孩童可可写出了天真可爱,虽然每篇文字不长,但是读来让人印象颇深。
  • 大话全能系统

    大话全能系统

    文武全能、全知全晓,行家里手,涉猎广泛,十全十美,无所不能!然而那是系统,不是我...然而我却可以凭借系统想干嘛就干嘛。这其实就是一个普通人得到了一个无所不能的系统纵横寰宇,收下一个又一个弟子,学生的故事。有句话怎么说的,似乎是:伍昊(伍日天),想干嘛就干嘛。
  • 快穿之萌宠万人迷

    快穿之萌宠万人迷

    推荐新书《快穿:BOSS哥哥,黑化吗》舒小萌被一只胖橘猫给砸死了,死后却绑定了一个“萌宠系统”,被迫变成各种各样的动物。系统要求她帮助各个世界的反派炮灰男神们渡过人生难关,踏上巅峰之路。为了活下去,舒小萌表示:干了!怎么干着干着某位男神就赖上她了呢?某男神:小媳妇,乖,到我怀里来。舒小萌:略略略~皮一下很开心~某男神:小媳妇又想被按在床上打屁屁了?舒小萌:……
  • 后来我想起

    后来我想起

    本富家千金,却因父母的意外死亡而落魄。好不容易爱上一个人,可是他爱的并不是自己。他花心,多情,却为了一个平凡的女人说“专情”。我放低自己,而你,却连看都不愿看我一眼。如果你喜欢那种平凡的人,好,那我也可以赢得你的喜欢——不管用什么方法。
  • 王爷你别拽

    王爷你别拽

    【清穿宫斗】他的目光在我的脸上游移,然后突然轻笑一声,放开我,说:“爷对你的心思想必你早就猜得出来了,爷对你这样的女人没兴趣,爷要的不过是一个情报而已。”我暗自的长长的松了一口气,幸好,幸好如我之前所想一样。否则,如果是另外一个答案的话……“四爷,您的心思奴婢是明白,可您既然说了我是人精,那么就应该记得我之前说过的话,我不是八爷的人,也不会是您四爷的人,要算起来,我只为皇上做事,况且,您这样的小动作也许皇上早就看在眼里了,奴婢是个怕死的人,您还是别打奴婢的主意了。”我冷硬的话说完,便听到四爷轻笑一声,是很愉悦的一种笑声。眼里的笑意渐浓。“你果然是个聪明的女人,怪不得八弟他们都动了心了,就连爷也都……”
  • 一醉平生

    一醉平生

    重要的东西写在前面,主角在四十一章出现。希望大家能耐心读下去,感激不尽。年仅十岁被称为天才的他为何自废丹田?自废丹田又为何能重回武道成就巅峰?失踪五年的他究竟去了哪里?各位看官稍作留步,请听夜行为你讲述。作品慢热,建议收藏养起来看,定期更新。请支持正版阅读,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