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长青,满族,1946年11月生,辽宁省新民市人,中共党员。辽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原所长,研究员,文艺评论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美学学会副会长,辽宁省当代文学学会副会长,辽宁省周易研究会常务副会长,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辽宁社会科学院重点学科“东北现代文学”学术带头人,辽宁省作家协会特邀评论家,辽宁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沈阳师范大学兼职教授。主要从事文艺理论、东北现代文学及辽宁地域文化的研究。已出版有学术专著三部:《辽海文坛鉴识录》(获第3届辽宁文学评论奖)、《走出沉思》《通向作家之路——马加的创作生涯》(获中国解放区文学研究会优秀专著一等奖,首届中国满族优秀奖);编著两部:《〈家〉诠释与解读》《易象图说破译》。主编学术专著三部:《辽宁文学史》(获辽宁社会科学院优秀专著一等奖)、《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资料·马加专集》《东北现代文学研究论文集》。参与多部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国家“九五”重点图书《东北现代文学大系》,任全书编委及短篇小说分卷主编(该书获1997年国家图书提名奖),参与撰写国家资助社科基金课题《东北现代文学史论》(该书获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专著一等奖,1998年沈阳市优秀图书一等奖),参与撰写国家级课题《中国地域文化通览·辽宁卷》,参与完成《东北现代文学史》《东北文学通览》《辽宁省志·社会科学卷》等省级重点学术课题。论文《论东北现代文学中的短篇小说创作》《马加创作个性中的满族文化特质》,均获辽宁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发表研究论文百余篇,研究成果获得国家及省级多次奖励。作品曾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文艺报》《中国图书评论》《新文学史料》等国家级报刊发表,并多次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等转载。在东北现代文学研究、“东北作家群”研究及辽宁地域文化方面的学术研究领域,均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同类推荐
北方的金合欢
我和拉乌尔·阿斯兰诺维奇·坎巴是于狩猎途中结识的。在塔梅什村外,一片四处生长着树莓丛、刺马甲子和金刚刺灌木的广阔海边旷地上,人们在猎鹌鹑。从远处传来稀稀拉拉的沉闷枪声,猎犬的吠叫声,能瞧见犬只在草丛中绕来绕去,以及跟在狗身后朝被击中的猎物奔去的猎人的身影。而就在此时,在这阵热情高涨的狩猎大战中,我看见了一位身形高大魁梧的落后者,懒散地沿着小径在踱步,枪被横过来扛在肩上,而两只大手好似一对象鼻,在步枪两侧垂挂下来。这是一位明显经受不住狩猎狂热的人。他似乎也注意到了我这么一位猎人。胡适日记:离开大陆这些年
胡适的日记不仅是个人生活的记录,也涉及了中国近现代社会的方方面面。本书收录了胡适离开中国大陆至离世前(1950—1962)十二年间的日记。选编的大部分内容,反映了胡适在文学、历史、哲学、语言文字学等学术领域的观点和研究成果,从中可以看出他的学问之广博、治学之严谨、方法之科学。这样的内容,极具研究价值,可资借鉴。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