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213000000003

第3章 人的统一性

要研究人口问题及其规律,就应该从分析个体人的特性开始。马克思在《经济学手稿》导言中指出:“人是最名副其实的社会动物,不仅是一种合群的动物,而且是只有在社会中才能独立的动物。”可见,人具有一般动物自然属性的一面;同时人又是一种社会动物,只有在一定的社会中存在,因而又有社会属性的一面。并且,人为了生存,就要进行消费;为了消费,就要进行生产,从而人也就有了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特性。

一 人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

人首先是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人作为自然存在物,而且作为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一方面具有自然力、生命力,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这些力量作为天赋和才能、作为欲望存在于人身上;另一方面,人作为自然的、肉体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和动植物一样,是受动的、受制约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人作为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他有自己的生理过程、新陈代谢过程,有自己的繁殖、遗传和变异等,这些现象也是人的自然属性。

然而,人又是自然界的一种高级动物。人区别于一般动物的主要特征,就在于他的社会性。人要生存,就要进行物质资料的生产。物质资料的生产不仅要同自然界发生关系,更要与他人发生关系。人与人之间结合起来共同活动和互相交换其活动,才能进行物质资料的生产;也只有在人与人结合起来进行物质资料的生产中,人才能同自然界发生关系。人是社会的人,没有人,就没有社会;而没有社会,人也不能存在。《鲁滨孙漂流记》中所描写的被抛弃在孤岛上的个人,他的生活也不能说与人类社会没有关系。首先,他的产生就是人与人结合的产物;其次他的生活经验和一些生活用品也都是他原来所在社会的产物。因此,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社会联系,正如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实际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人是从自然中来、在社会中生存的,因此,人既有自然属性,又有社会属性,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人的自然属性是社会属性的前提,而自然属性则通过社会属性表现出来。人的社会属性反映他的本质特征,是两种属性中的主导因素。因此,我们在研究人口问题时,必须从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上全面考察。例如,我们考察人口出生、死亡、迁移等现象时,既要考察人口变动的自然因素,也要考察人口变动的社会因素。科学的人口研究应当是在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中,在以社会属性为主导的过程中去考察人口问题。

二 人是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统一

人首先是一个生产者。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就在于人有意识,并能够有目的地进行生产劳动。人之所以首先是生产者,是由于人是从制造生产工具开始,再利用自己生产的生产工具进行消费资料的生产。从猿转变到人的分水岭,就是人会制造生产工具,而人类的祖先——猿不会制造生产工具。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看,人有什么样的生产才有什么样的消费,生产决定消费。在原始社会,由于人的生产能力低,生产工具落后,生产的产品数量少、质量差,因而消费水平也就很低。在现代社会,由于人在长期生产的历史过程中,不断提高生产能力,改变生产方式和提高生产力水平,生产的产品不断丰富,产品质量不断提高,因而消费水平也就不断提高。

人又是一个消费者。人生产的目的就是为了消费,正如自然界中的动植物要有一定的生存条件一样,人也要有一定的生存条件,这个最基本的生存条件就是物质资料的消费。然而,人与自然界中其他动植物的根本区别,就在于人的生活资料是经过生产劳动创造的,而其他动植物只能从自然界中本能地利用和吸取。人从有了生命就开始消费,没有消费,人的生命就不复存在。人最基本的消费是饮食消费,其次还要有穿、住、用、行、娱等消费。如果没有这些消费资料的消费,人就不能维持自己的生命或难以体现生命的价值。人的一生都是消费者,而生产者只占人一生的约1/3。但是,人的这1/3时间内所生产的产品价值,要大于其一生所消费的物质资料的价值。如果我们用一个公式来表述,即:a(生产价值)- b(消费价值)=h(大于价值,即生产价值大于消费价值的价值,笔者把它称为“大于价值”)。h(大于价值)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生产方式变革的最终源泉,并且,它又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而不断增加,因此才有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在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对立统一中,生产是第一位的,起主导作用;而消费是第二位的,处于被主导地位。但是,我们同时也要认识到人的消费对生产的促进作用,生产的目的是为消费服务的;还必须要认识到,人的生产是有条件的,要受到自然资源的限制和生产设备等条件的制约,而人的消费是无条件的,只要有生命存在就有消费,并且随着生产的发展不断提高。

三 人是物质资料生产和人类自身生产的统一

要弄清人是物质资料生产和人类自身生产的统一,首先要了解这“两种生产”的内在联系及其规律。我们通常说的“发展生产”,一般都是指发展物质资料的生产。其实,在人类社会生产中有两种生产,一种是物质资料的生产,还有一种是人类自身的生产,即人的繁衍。正如1884年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明确指出:“根据唯物主义观点,历史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结底是直接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但是,生产本身又有两种。一方面是生活资料即食物、衣服、住房以及为此所必需的工具的生产;另一方面是人类自身的生产,即种的繁衍。”

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资料生产与人类自身生产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对立统一关系。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自身生产的基础。人类要生存和发展,就要不断地生产物质资料,如果没有物质资料的生产,就不可能有人类自身的生产,也就更谈不上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人类自身的生产又是物质资料生产的前提。物质资料的生产必须要由人来进行,如果没有人类自身的生产,没有新的劳动力的延续和更新,物质资料的生产也是不可能的。总之,物质资料生产的发展可以促进人类自身的生产;人类自身的生产即人口数量的增长和质量的提高,反过来又促进物质资料生产的发展。

在物质资料生产和人类自身生产中,物质资料的生产起决定性作用。这是因为,首先从人类的起源看,“劳动创造了人本身”。近100多年来,自然科学进一步发展,发现大量原始人类的骨骼化石和原始人使用的石器等,都充分证明了劳动在人类起源中的决定性作用。其次,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看,物质资料的生产直接决定着社会生产方式的变更和人类社会的发展,有什么样的物质资料生产及生产力发展水平就有什么样的社会生产方式,而不是人口数量的增长和人口密度的大小决定社会生产方式的变更。但是,人类自身生产对物质资料生产也有促进或制约的作用,甚至在一定条件下会起决定性的作用,从而也会间接地影响社会生产方式的变更。

在一个国家或一定地域内,物质资料的生产与人的自身生产必须相适应。首先,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总量与社会总人口的数量相适应。人要生存,就必须要有一定的物质生活资料消费,如吃、穿、住、用、行等生活资料的供给。如果没有物质生活资料的供给,人就无法生存;如果物质生活资料的供给不够,人就要受饥挨冻。因此,必须有一定量的各种物质生活资料供人们消费,才能延续生命和繁衍后代。其次,生产资料的生产与社会劳动人口的数量相适应。人要生活,就要进行生产,生产就要有一定的生产资料。比如,农民生产粮食,就要有农具和耕地;纺织工人纺纱织布,就要有厂房、纺织机和棉花等,如果没有这些生产资料,农民就无法生产粮食,纺织工人也无法纺纱织布。而且,农民与耕地、农具或纺织工人与厂房、纺织机和棉花之间,必须要保持适当的比例。否则,不是生产资料闲置,就是劳动人口过剩,从而社会生产效率就要受到影响。再次,物质资料生产的技术水平与人的自身生产的素质(即人口素质)相适应。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相适应的比例,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而变化的。在较高的技术水平条件下,生产一定量的物质资料所需的劳动者是较少的,但所需的劳动者的素质却是较高的。因此,这就要求物质资料生产的技术水平与劳动者素质相适应。

总之,在社会物质资料生产与人类自身生产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适应的客观规律。人口过多对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利,人口过少也会带来一些社会和经济问题。只有在物质资料生产与人类自身生产相适应时,才能获得最大的社会物质财富和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同类推荐
  •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探索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探索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
  • 都市中的青少年:发展危机与社会管理

    都市中的青少年:发展危机与社会管理

    本书立足心理社会发展理论与积极的青少年发展视角,从人与社会协调发展出发,分析当前中国都市青少年成长危机的影响因素,探索青少年社会管理的路径与方式。
  • 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2010年讲座精选

    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2010年讲座精选

    2010年“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邀请了白燕升、孙立群、白岩松等60多位名家大师举办了60多场讲座,从讲座文稿中精选出62篇整理编辑成本书,内容涵盖历史文化、民生文化、民俗文化、纪念深圳特区成立30周年、励志教育、文学艺术、生态文化等等多个领域。
  • 实用企业文书写作大全

    实用企业文书写作大全

    公司章程是记载公司组织和行为的基本规则的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以下简称《公司法》)第11条规定:“设立公司必须依本法制定公司章程,公司章程对公司、股东、董事、监事、经理具有约束力。”
  • 犯罪妇女访谈实录

    犯罪妇女访谈实录

    这是一群服刑妇女。她们被判有罪,她们自己也已认罪。她们究竟经历了怎样的人生?她们又为何和如何走上犯罪之路?且听她们自己的讲述……
热门推荐
  • 母亲去世之后(小说)

    母亲去世之后(小说)

    我总在想,张彬偷麦子的事,母亲她当真没有一点感觉?如果有感觉她替张彬说话岂不成了一种交易?如果没感觉就能排除不是一种交易么?她那么肯定是李福干的,是不是像我查找口袋一样更多地是出自希望和想象?她逼迫哥哥考大学,除了对知识的信赖,是不是知道哥哥发现了那件事情?她为什么要做那种事情,是由于女人的本能还是由于对一个有知识的工作组长的真心喜爱?
  • 萌妃嫁到:妖孽殿下太缠人

    萌妃嫁到:妖孽殿下太缠人

    旅游,哪里去好呢?来点新鲜的,古代怎么样?夏天的回答是“好”。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古代一点也不好玩儿,好友丢了,还拾了个呆呆的王爷。某王爷:“姐姐,我饿了。”夏天:“滚,本小姐也还没吃饭了。”某王爷:“姐姐,陪我玩会儿好不好?”夏天:“没时间,我不挣钱拿什么养活你。”······
  • 影后难守护

    影后难守护

    契约,一张契约让两人走在一起“傅少,不是说三个月就自动分手吗,你现在什么意思”某女被逼在角落里“三个月契约恋情结束,现在我是想好好追求你,想让和你安度余生”某男直接壁咚某女某女直接推开某男“凭实力说话”小宝宝走房间走出来“爸爸妈妈,你们又玩分手游戏?”
  • 半生浮爱

    半生浮爱

    代夏被最信任的人害死,重生在好友的体内。原本已经打算平静地过完这一辈子,没想当年害死她的人亦与她一起重生。并且占据了她原来的身体。仇敌加情敌,看代夏如何在风雨飘摇的逆境中步步为营!
  • 流浪者

    流浪者

    《流浪者》是邓一光早期创作的短篇小说集。《流浪者》作者早期的短篇小说多反映其生活所在地四川和武汉等地的民情风俗,地方色彩粗重,叙事技巧朴实无华,目光向下,多反映底层的人和事,具有较强的现实观照力。
  • 冷酷只为你融化

    冷酷只为你融化

    本书正在修改中,请从100章以后开始阅读,非常感谢
  • 此去惆怅

    此去惆怅

    李俞和自己的丈夫结婚都已经五年了,可是他们两个人之间没有感情。所以孩子也一直都在阴影中长大。这里说的他们的孩子的故事。
  • 暴牧女王

    暴牧女王

    异界修仙女王突破瓶颈失败,穿越到2350年之后化身游戏小白进入全息网游...左手匕首,右手法杖,可奶可攻,战绩连连,众人掀桌!谁说她是游戏小白的?某女王AND某萌宠表示:从修仙女王过渡到网游女王,过程轻松无压力!
  • 佛说前世三转经

    佛说前世三转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连城璧外编

    连城璧外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