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21400000004

第4章 “大写历史”的兴衰(1)

我们要了解史学在当代的变化 ,也许最好的办法就是了解一下它的前一个变化 ,也就是近代社会兴起之后史学观念和历史著述所产生的诸种变化。应该说,就史学观念来讲 ,在世界走入近代以前 ,许多文明对历史的看法有不少相似之处。这种相似之处主要表现为两点。第一点就是把过去与现在不做本质的区别。如中国有句老话 ,“鉴往知来 ”,其含义就是过去的经验可以直接运用到现在。西方的情形也有类似之处。如中世纪的史家 ,写作历史往往从上帝创世开始 ,把以往的历史都连成一体。第二点就是崇拜过去 ,把过去看出比现在更为美好的时代。古代希腊有所谓 “历史退化 ”的观念 ,提出历史的演进 ,走的是从黄金时代到白银时代再到黑铁时代的过程。而中国古代 “言必称三代 ”,就是把 “三代之治 ”,视为最为理想的时代。余英时先生的近著《朱熹的历史世界》,其中一点就是讲在北宋的时候 ,君主和理学家如何希望携手恢复 “三代之治 ”。

可是 ,在近代社会兴起以后 ,这些历史观念都经历了很大的改变。我们要讲当代史学 ,也就是 1970年代以来史学研究的变化 —主要表现为后现代主义对当代历史研究的冲击、冲击以后的现状以及它现在和后续的发展 ,那么就需要简单了解以下后现代主义这一文化现象兴起的背景和对史学冲击的背景。这个背景就是近代史学的观念及其实践。为此目的 ,我想先从 “大写历史 ”这个译词开始。“大写历史 ”就是英文里面的 History。原来英文里面的大写和小写没有必要做太大文章 ,因为通常情形下只是体现了一种语法而已。但我用这个开头 ,是因为如果 “大写历史 ”和 “小写历史 ”加以区分 ,可以表现史学观念的不同 ,也能展现后现代主义对史学冲击和批评的一个视角。顺便说一句 ,我最近看到有人将我有关 “大写历史 ”与 “小写历史 ”的区分 ,摘抄成文 ,发表在刊物上 ,但我并不知晓。

“大写历史”与“小写历史”

我更想说的是 ,区别 “小写历史 ”和 “大写历史 ”,其实也是后现代主义兴起之后的工作。“大写历史 ”指的是对历史进程的思考和总结 ,而 “小写历史”与历史叙述有重合的地方 ,但不完全一样。我现在就谈他们两者之间的关系,特别注重我们为什么要区分两者。这个区分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 ,主要两个方面。一个就是这个 “大写历史 ”在后现代主义或当代思想家看来是十八世纪启蒙运动思想的产物 ,与启蒙思想家对历史的观察这有很大的关系 ,可以说是启蒙运动历史观的一个反映。这个 “大写历史 ”的特征是什么呢 :就是 ,一,历史是一个有头有尾的过程 ,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根本的概念 ,或是一种基本的假设。第二 ,历史总的方向是进步的 ,是向上的、向前发展的。第三 ,历史是有意义的 ,或者说。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的行为都是有意义的 ———每个历史行为都是有意义的 ,而每一件历史事件的发生都有意义。这个第三点跟前面两点是有关系的。为什么历史事件 ,这个单个的、看起来偶然发生的会有意义呢 ?那就是说 ,你如果用第一个观点看待历史 ,把它看成是一个过程 ,一个有头有尾的过程的话 ,那么自然而然的就形成历史不是无止无终的。意思是 ,历史有一个起点也有一个归宿 ,是一条直线似的往前演进。当然这个过程可以呈现出波浪式 ,有时也有退步的情形。但总体方向是往上发展的 ,会变得越来越好的 ,即使有波折 ,每一个波折都是有意义的。

我想举个例子 ,就是说历史的演进不是偶然发生的 ,其实这样一种信念可以说是 :如果从历史的根源来看 ,与犹太 —基督教的宗教传统有关。如大家熟悉的科学家爱因斯坦 ,他提出相对论 ,引发了一场科学革命。但他同时也是一个宗教观念很强的人 ,是犹太教的一个比较严格的信徒。他曾说过 ,上帝不是扔骰子 ,就是说人类的行为和历史不是无序的、任人妄为的 ,而是反映了上帝的意志。那么从这里面就可以理解 ,为什么 1900年德国哲学家尼采说 “上帝死了 ”那句话 ,会让一次大战以后的许多西方人感到震撼和真切 ,这是因为一次大战的残酷 ,使得西方人难以想象如果真有上帝 ,为什么上帝会容忍人类进行如此的自我残杀。因此只有 “上帝死了 ”,人类历史失去了上帝的照佛 ,于是大难临头 ,几乎走向毁灭 ,才是一个让他们感到比较合乎情理的解释。

谈到人类历史的毁灭 ,也即结局 ,也是西方历史观念中的一个一直让人注意,并使一些人萦绕于心、挥之不去的问题。具体而言 ,因为历史是有一个过程,从头到尾 ,那么头从哪里来 ,亚当夏娃 ,上帝造人。那么尾到哪里去 ,千年王国的到来 ,上帝造人花了七天 ,花了六天 ,第七天休息。上帝一天 ,等于人类一千年。所以人类历史一共有七千年。最后一千年是千年王国的道路的到来。当然也有一些邪教 ,就是说这个千年王国会提前到来。在前几年美国就有这么一个邪教 ,就是说我们要预先进入这个天国。这个邪教的信徒基本上都喝了这个毒药 ,希望早于别人进入天国 ,得到上帝的照佛。而一九七八年的琼斯 (Jim Jones)教派 ,就曾在危地马拉制造了集体大屠杀的事件 ,其死亡人数在美国历史上仅次于 2001年的 911事件。琼斯教徒们也认为世界的末日即将到来,所以提早结束了生命。最近好莱坞又有《2012世界末日》的电影 ,其实也是这一观念的一个反映。

千年王国的到来虽然看起来好像是一个灾难 ,但如果你是上帝的选民 ,那么你就可以进入天国。相反 ,如果你是上帝的弃民 ,那么你就自取灭亡了。上面提到的那些教派的信徒 ,就有点迫不及待地想成为上帝的选民 ,生怕被拉下。这就是基督教历史观的一个基本概念。这种观念影响深远。所谓近代科学史学之父的兰克 (Leopold von Ranke,1795—1886),曾说过这样的一句话 : “历史有一种无限永恒的东西 ,呈现在每一个事件、每一个场景和每一个人身上,那就是上帝的意志。这是历史认知的基本原则 ”。换句话说 ,那就是人类历史的进程 ,反映了上帝的意志。每一个历史事件、每一个历史过程都是有意义的。因此兰克虽然号称科学史学之父,但他的历史观念,仍然充满了宗教的色彩。

基督教与“宏大叙事”

如果用现在比较漂亮的语言来说,这以历史观念可以用 “宏大叙事 ” (Grand Narrative)这样的术语来表示。如果用哲学的语言来表述,那就是历史现象的背后,有一个 Metaphysics的成分。Metaphysics用中文来讲的话就是形而上学。“形而上的”指的是这个形象或现象之上的,或者说是之后的这样一个概念。所以说这个 Grand Narrative也可以表述为 Metanarrative。于是 “宏大叙事”就是历史学家所描述的历史过程之后想展现的一个更为重要、更为宏大的一个东西,那就是对历史进程的思考。而这一思考,则又受到史家宗教、哲学观念的深刻影响。

与上面所说的有关历史观念的三个要点相联系,这个 “宏大叙事”的近代特征,就是指历史的演进不但有起点和终点,而且历史演进的总体方向是进步的。这个进步观由启蒙思想家所陈述,看起来是一个世俗的表述,但其实也是与犹太—基督教的宗教传统切切相关。简言之,千年王国到来以前,自然是世俗的王国或帝国,而千年王国自然比世俗的王国好,于是人类历史的演进,其总体的方向就是走向进步。也许有的人会问,既然这一 “宏大叙事”是由启蒙思想家所建立,而启蒙运动又是一个反天主教会的运动,为什么在表述历史观念的时候,还会受到宗教传统的影响呢?其实,启蒙运动与西方的犹太—基督教传统之间,存在一种辩证的关系。启蒙运动虽然反宗教,但其实反的是天主教会对思想的钳制,希图解放思想,但启蒙思想家本身,则无可避免地又受到基督教思想传统的影响。

这里我们或许应该对犹太—基督教对西方人思想的影响,再饶舌几句。其实如果你生活在中世纪以来的西方文化里面,基督教的影响可以说是无微不至的。而在中世纪,这一无微不至的影响,是通过天主教会而实施的。如果有人研究中世纪的历史 ,便会看到 ,近现代社会的所有的社会机构 ,也即在政治结构以外的几乎所有的社会机制 ,都是通过教会来提供其服务的。比如说 ,如果你在中世纪的社会 ,想接受好一点的教育 ,就必然要通过教会。其实这一情形至今还是如此 —西方的许多学校 ,都与教会有着历史渊源关系。因此中世纪的教会 ,其一个特点就是它是一个教育机构 ,其影响至今仍可见到 ,而且不但在西方社会 ,而且也蔓延到非西方的地区。譬如现在中国大学生毕业的时候 ,要穿校服拍照。你们也许知道 ,这个穿校服的传统 ,正反映了基督教的影响 ,因为这个校服 ,原来就是僧侣服。现在还是与僧侣穿的服装 ,有不少相似之处。

还有西方的大学 ,其起初的时候 ,也是为了培养僧侣而建立的 ,所以毕业的时候穿僧侣服 ,也是顺理成章 ,因为他们得到教士的资格了。教会影响在中世纪的无微不至 ,也是通过教士。比如那时的人如果碰到什么家庭纠纷 ,就会找教士忏悔 ,得到一些指点 ,所以那时的教会 ,也就是现在的咨询中心和热线电话。而教士的培养 ,包括要求他们有奉献的精神。这里举个例子 ,十四世纪的时候 ,欧洲黑死病 (Black Death)蔓延 ,以致欧洲人口至少丧失了百分之二十五 ,在有些地区甚至高达百分之四十。而重要的发现是 ,那时黑死病蔓延的时候 ,教士受创最大 ,死的最多 ,因为作为宗教人士 ,他们对受到传染的病人,提供了帮助 ,而且也常是最后一批撤离的人士 ,于是死亡率很高。因此教会在中世纪 ,又是现代社会的医院。教会的作用其实还不止这一些 ,比如如果人们要结婚 ,就得通过教会。所以教会在中世纪的作用 ,可以包括了人生活的几乎所有的部分 ,生老病死 ,都与它有关。

教会权力的扩大

教会既然在中世纪的社会 ,扮演着这么一个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基督教思想传统的深远影响 ,也就可想而知了。但是 ,一般而言 ,一样东西的作用愈大,人们对它的依赖愈大 ,其权力也就愈大 ,它可以指挥、控制人们生活的一切,而且随着时间的演进 ,其权力会愈益增强。因此如果有人想研究西方的历史,也许就一定要钻研一下犹太 —基督教的思想文化传统。天主教会在中世纪社会的支配权的增大 ,可以从它对其教徒的要求来看。一般而言 ,天主教徒其实对基督教的教义并不熟悉。他们被要求放一本圣经在家里 ,而一般人是不会去读的 ,因为他同时被要求每周日去教堂 ,照教士的宣讲来生活和行事 ,不用自己去研读圣经 ,加以领会而照此生活。于是 ,一般的天主教徒只要求做到两件事 ,一是有坚定的信仰 (good faith),另一件是做善事 (good work),包括缴纳什一税 ,即一个人收入的十分之一。因此 ,教士对一般民众就有绝对权威。天主教的教士 ,被称为 “教父 ”(Father),就是这个道理。他像一个人的父亲一样 ,享有绝对权威。顺便说一句 ,天主教徒的家庭 ,像中国传统家庭一样 ,父权制色彩也是很浓厚的。所谓做善事 ,其实就是让教徒替教会以及社会公益做一些义务劳动 ,而因为那时的社会公益 ,都是由教士领头的 ,所以为社会公益做义务劳动 ,其实也就是在帮教会的忙。当然 ,既然教会是中世纪的社会福利机构 ,为教会办事自然也等于是替社会办事了。

这样说来 ,中世纪社会教会与社会之间 ,存在一种好的默契 ,颇能和谐共处。其实不然。近代史家阿克顿 (Lord Acton)有句名言 :“绝对权力 ,绝对腐败”。教会权力的膨胀 ,对民众的无微不至的控制和约束 ,必然导致教会人士的腐败和民众的不满。马丁路德开始的宗教改革 ,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马丁路德其实是一个很书生气的人。他是神学教授 ,从其研究中发现 ,教会当时的许多做法 ,与早期基督教的历史 ,并不相合 ,而是后来的教会人士为了搜刮民脂民膏而想出来的办法 ,如所谓的 “赎罪券 ”,就是其中的一个馊主意。马丁路德将其研究结果提交教会以后 ,引起轩然大波 ,因为以前很少有人敢于挑战教会的权威。而且当教会派人对马丁路德劝说以后 ,他仍然不愿收回他的意见,而是与之进行针锋相对的辩论。因此欧洲的社会大乱 ,引发了一系列的战争。那些相信马丁路德的就成立了新教。新教与天主教的差别之一 ,就是新教徒被鼓励对圣经有自己的理解 ,并根据这一理解行事。由于这一理解可以因人而异 ,于是新教徒中间又进一步分化成许多教派。

新教与天主教的差别 ,也表现在教堂的内部装修上面。许多人去欧洲旅游,去了一些教堂 ,但可能不知道是新教的还是天主教的。其实这里有一个很容易的区分方法。一般而言 ,天主教堂装修很华丽 ,有许多壁画 ,讲述圣经的故事 ,因为天主教会征收什一税 ,所以比较有钱。但新教的教堂 ,就没有什么观赏的价值 ,因为往往是一壁白墙而言。这里的原因 ,其实也不难理解 ,因为天主教会并不要求教徒研读圣经 ,只是通过教士的宣讲来传达教义 ,因此壁画等装饰品就成了必需 ,就像老师上课要写板书、使用地图等教具一样。而新教鼓励教徒自己解读圣经 ,因此没有任何装饰、一壁白墙的教堂 ,反而为人们提供了许多想象的空间。当然从旅游观赏的角度而言 ,天主教堂显然有吸引力多了。

挑战教会与启蒙运动

宗教改革对天主教会的挑战 ,对后世有很大的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说 ,十八世纪的启蒙运动 ,就是其延续之一 ,当然启蒙运动又得益于十七世纪的科学革命 ,但如果没有宗教改革对天主教会的冲击 ,那么科学革命的开展也可能无法进行。启蒙思想家不但希望解放思想 ,而且希望通过教育开明君主来制衡天主教会的权力 ,甚至提出政教分立。

同类推荐
  •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民间故事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民间故事

    民间故事是在民间流传、广受欢迎的一种文学形式。民间故事的题材广泛,内容丰富,语言活泼,想象奇异,蕴涵着对勇敢、乐观、善良等情操的褒扬……
  • 黄天之世

    黄天之世

    “苦难,腐败,欺凌!”“我等小民饱经苦难,官吏腐败横行,肆意欺凌我等,我等不过是贩夫走卒,农人兵丁,家无立锥,不为大汉天子所知,对于高高在上的大汉天子,不过蝼蚁!”“官兵称我等为蚁贼!!!”“天下大旱,颗粒无收,而赋税益重,只因宦戚权贵欲骄奢享福!”“我等家无立锥,手无寸铁,唯有人多势众。今我等裹黄巾而聚众而起,定当革天命于世间,汉家气数已尽,我等必将取而代之!”“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 穿越三国:我的娘子是老大

    穿越三国:我的娘子是老大

    【原创作者社团『未央』出品】在元旦晚会那夜,我被评选为扮演最差的一名,小四和罗宾等人要将我倒挂在教学楼顶,不料罗宾绑绳子时,根本没有绑在固定的地方,小四放手后我从楼顶掉了下去。结果却无意中掉到了三国时期,我遇到一名受伤的女子,我救了她,原以为她会因报恩而以身相许,却没想到她独自离去,丢下了我。我们未来还能够见面吗?敬请关注....
  • 大唐纵横

    大唐纵横

    (书友群QQ:970340282)天下英雄出我辈,戎马倥偬岁月催,王图霸业谈笑间,不胜美人依偎酔……纵马大漠与草原,横舟蜀地和江南,大闹长安与洛阳,醉酒安西之唐地……尽在大唐纵横。
  • 辛亥革命始末

    辛亥革命始末

    《辛亥革命始末》以辛亥革命为核心事件,讲述从1908年到1912年间的中国历史和社会变迁。本书开始于宣统皇帝登基,结束于南京临时政府北迁。这段时间是中国社会剧烈动荡,人物和事件错综复杂的时期。本书生动通俗的描述了这段严肃、深沉的历史,吸收运用当前史学界发掘掌握的最新资料,抓住其中的主要事件,按照时间顺序讲述了这段惊心动魄的革命华章,其中穿插了重要人物的介绍,点缀着有趣的历史细节。
热门推荐
  • 以特优生之名:殿下请留步

    以特优生之名:殿下请留步

    【日十五更】这是一所排名全国前十的贵族高中,这是一所耗尽了千万巨资打造的梦幻学院,这里是以哥特式建筑出了名的教育基地,这里所收容的是富家子弟和贵族名流,这里培养的是未来企业或集团的继承人。这里便是仓木市位列第一的圣.希尔私立贵族高中。当草根少女遇到贵族少爷,不一样的爱又会如何展开……
  • 天才宝宝:帅气爹地萌妈咪

    天才宝宝:帅气爹地萌妈咪

    五年前,她爱他如生命,他却狠狠伤了她的心。五年以后,她带着天才宝宝现身,“女人,跟我回家!”“想见我麻烦先找我儿子预约,谢谢!”她不屑挑眉。“妈咪,爹地的预约号是101,需要等到三个月后!”小宝贝在一旁幸灾乐祸的看热闹。
  • 西游八十一案:西域列王纪

    西游八十一案:西域列王纪

    贞观三年的冬月,一匹瘦马驮着一名僧人,踉踉跄跄地倒在沙漠边缘。玄奘,终于来到了西域。此时的西域,动荡不安。庞大的波斯帝国,深陷拜占庭与西突厥的围攻,引来西域诸国群狼环伺。危急时刻,波斯不惜以秘宝“大卫王瓶”换取大唐的援助。而在丝绸之路的起点,玄奘遇到了他的第二个弟子——高昌王子麴智盛。作为西游里“猪八戒”的原型,麴智盛早已深深陷入情网,爱上了敌国公主,日趋癫狂,竟截走波斯秘宝,以偿夙愿。卷入是非的玄奘浑然不知,他的到来正是大唐的一着妙棋,意图扰动四方。一时间,大唐、突厥、波斯、焉耆、高昌,诸多势力汇聚,劫杀、复仇、叛国各种罪案接踵而来,彼此纠缠,互为因果……茫茫大漠,一场颠覆西域格局、左右丝绸之路的阴谋诡局,离奇上演。
  • 娇妻别逃

    娇妻别逃

    公司破产,父亲重病,洛伊伊咬牙签下一纸契约,从此成了宫昱的情人,包吃包睡包生娃。半年后,未婚怀孕曝光,四周全是恶意的指责,让洛伊伊整个人陷入绝望的噩梦。然而就在她陷入绝望时,宫昱却突然到来。他搂着她强势的宣布,她是他的未婚妻。那一刻,看着挡在自己身前的男人,洛伊伊想,或许她对这个男人来,不仅仅是契约。“宫昱,你说,若是故事只到这里就结束的话,该多好啊!”盛大的婚礼上,她穿着所有女人都羡慕的婚纱,看着婚纱照中嘴角上弯的男人,笑出了眼泪:“可惜······”
  • 浮光

    浮光

    当一个小摄影师爱上了大明星,他们恩怨纠缠,他们爱恋牵扯,鸭毛一堆,狗血一升,大团圆收场。可是,可是,你见过这样的大明星吗?你见过这样的摄影师吗?习惯了被人注视的人,总会不自觉地戴上面具。习惯了用镜头观察别人的人,总会不自觉地寻找那面具上的微小裂痕。但凡热爱光影,关心传言,那便都与明星最近。近到用手触及报刊画片,就能亲密端详。所以摄影师谢明朗并不曾期许过能与言采有更多接触,对方太过璀璨,反而并非合情的交叉线。然而总是如此,有人长存在闪光灯下,就需得另一人为他按下闪光。或你,或他,或面目模糊芸芸众人,只为那仅有的一人在瞬间打上最夺目光华。他不巧要为他打出一束光。他不巧被拉近,得以窥知那束光背后,有怎样的今日和过往。二十四帧的美未必真实,编织出美梦的人未必流连梦境。太过入戏的好演员,大约总难能有真正的好人生。所幸,当浮光散去,长存在流光溢彩之中的浮华人影,终有一天,也能尘埃落定。留予他们的,并非仅仅只是爱情。  
  • 青之悠

    青之悠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这是天造地设的两对,却也是纠缠不清的四人。两点,只可能确定一条直线。懵懂的色彩,仍在若隐若现。这场欢乐过后难掩沉寂的青春狂欢,即将拉开序幕——
  • 流风随云

    流风随云

    每一本书都是一个世界书的主角是世界的气运之子,他们无比幸运无比强大蛋蛋,所有最好的资源走向世界的顶端,这真是世界之子吗?
  • 钓鱼城的乱世佳人

    钓鱼城的乱世佳人

    本书为中国当代长篇历史小说,讲述了身处战争乱世的宋末元初,发生在重庆钓鱼城的保卫战。作品以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融入个人的女性视野,把一群乱世佳人从战争的烽火里截取出来,写出她们在战争中颠沛流离的生活状况。女人都是男人的附庸或者附属,更多时候,还是男人的私人物品和战利品。
  • 庶女医香,腹黑王爷快躺好

    庶女医香,腹黑王爷快躺好

    初见时,后院纷争,她伶牙俐齿,虐渣女斗后妈,他只袖手旁观。再见时,雪落屋檐,她诚心躲避,左推辞右嫌弃,他却心思暗动。穿越而来,她风华尽显,素手针落,毒姐狠母皆退散,腹黑王爷骗到手。
  • 西风消息

    西风消息

    《西风消息》为青海散文女作家李万华近年散文随笔作品的结集。本集所收作品多篇幅短小格局精致,记录生活感受片段和生命思索点滴,既体现了身为青年女性散文作家所固有的新鲜明亮的生命力特征,也同时体现出了因身患深重疾病而对人的生命历程进行反观和思索,而获得的沉静、深邃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