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22300000002

第2章 引言

“西道孔子”,是扬雄的同时代人对他的赞誉,是说扬雄的道德和学问可以跟孔子并肩媲美。

唐代大儒韩愈创立儒学道统,上起“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下迄“孟子、荀子、扬雄”。宋代大儒司马光,以他大政治家和大史学家的眼光,认为以扬雄对儒学发展的杰出贡献,其地位应当在孟子、荀子之上。唐、宋之际,扬雄在中国学术史上的地位之崇高,可谓登峰造极。

扬雄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奇才。他的学术成就涉及当时的各个学术领域,有人撰文说:“扬雄是中国乃至于人类历史上极为罕见的集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语言文字学家、历史学家、天文学家、数学家和音乐家于一身的人。”江天圣:《扬雄与〈太玄〉》,天下论文网2004年6月3日。

扬雄又是一个很遭人非议的人物。对扬雄的非议,始于汉代,至于今天,于是在两千年来的中国文化史上,“扬雄”这个名字简直就是一个“谜”:于其人,崇拜者尊他为“圣人”,贬抑者斥之为“小人”;于其书,崇拜者“以为过于五经”班固:《汉书·杨雄传》,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3585页。,贬抑者以为“以艰深之词,文浅易之说”《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法言集注》引苏轼语。。

同是一人,同为一书,何以毁誉如此悬殊?曰:其人难“懂”,其文亦难“懂”。

尽管扬雄人难懂、文亦难懂,但他仍然不乏“粉丝”。有人甚至说:“真正读懂了扬雄的人,无不推崇他并运用他的学说;但是读不懂扬雄的人,或者拘束于某一派理论之见的人,就要排斥他。”江天圣:《扬雄与〈太玄〉》。

扬雄的粉丝,大多是中国历史上成就卓著的思想家、政治家或者文学家,如汉朝的桓谭、王充、张衡、班固,魏晋的陆绩、常璩,唐朝的李白、韩愈、柳宗元,宋朝的王安石、司马光、曾巩,明朝的杨升庵、费密,清朝的张问陶等。桓谭认为扬雄不仅是“西道孔子”也是“东道孔子”,陆绩称扬雄为“圣人”,王安石盛赞“儒者陵夷此道穷,千秋止有一扬雄”王安石:《临川文集》卷三三。。

贬损扬雄的也大有人在。其中给扬雄以致命打击的便是南宋时代的著名理学家朱熹。朱熹认为:扬雄在王莽篡汉称帝以后,不仅甘愿给王莽做臣子,被王莽封为“大夫”,而且还写文章歌颂王莽功德,这简直是丧失人臣节操的“败德”行为。朱熹在给司马光的《资治通鉴》编写“纲目”的时候,就批上了“莽大夫扬雄死”六个字。从此以后,扬雄的声誉一落千丈,以至到了明朝洪武年间,朱元璋颁诏将全国各地孔庙中的扬雄神主牌位全部撤除。

但是,明、清两代的四川人仍然把扬雄视为“乡贤”,并且引以为四川人的骄傲。新都人杨升庵有诗云:“何时一棹穿巴峡,得就扬雄问太玄。”杨升庵:《人日草堂诗引》,见清嘉庆《新都县志》。遂宁人张问陶为“子云亭”撰联云:“高文不让贤臣颂,胜迹曾传陋室铭。”见四川省楹联学会等合编《成都名胜楹联》,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清朝人编撰的《郫县志》上说:“扬子云、何汜乡文章忠节,彪炳岷峨。”现代文豪、乐山人郭沫若,不仅称扬雄为“巴蜀文宗”,而且在他的长诗《蜀道奇》中将扬雄与司马相如、李白、苏东坡并称“马扬李苏”,引以为四川人的骄傲。

其实,写作辞赋只是扬雄的“副业”,而且当他发现辞赋无益于国家大事的时候,便说辞赋是“雕虫篆刻”而“壮夫莫为”了。在人们赠予扬雄的那么多头衔中,只有“哲学家、思想家”才最切合他的身份。刘禹锡的《陋室铭》将扬雄与诸葛亮并举,《三字经》将扬雄与荀子等人合称“五子”,这是符合扬雄真实身份的。要想“读懂”扬雄,就必须从其哲学家、思想家这些身份的角度去了解他。

扬雄为什么被人称为“西道孔子”?扬雄为什么能够成为“百科全书式”的奇才?扬雄为什么“难懂”而遭人非议?扬雄该不该被他的家乡人引以为骄傲?

如果这本小书能够为读者提供以上几个问题的答案,作者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纪国泰

2011年8月写于彭州管蠡斋

同类推荐
  • 沉思录(大全集)

    沉思录(大全集)

    《沉思录大全集:三位古罗马先贤的人生哲思(超值金版)》融汇了古罗马三位思想巨人的全部智慧精华,共分为三篇,比之同类书,内容更加详实,思想更加深邃,理解更为透彻。关键的是,能让读者在一《沉思录大全集:三位古罗马先贤的人生哲思(超值金版)》中,感受智慧的碰撞、思想的迸发,给生活于嘈杂现世的人们带来心灵的启迪。
  • 曾国藩冰鉴(第七卷)

    曾国藩冰鉴(第七卷)

    《冰鉴》以冰为鉴、明察秋毫,以神为鉴、相骨 识人。办事不外用人,用人必先识人,识人必先观 人。古今中外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可以说是有成 有败,为使大家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不受任何影 响,特编辑了此书。本书通过对人体的神骨、情态、 刚柔、容貌、须眉、气色、声音这七个部位的论述, 以达到正确观人、识人、用人的目的。在这里我们不 谈论观人、识人、用人的大道理,只希望大家在观 人、识人、用人方面能够获得厚益。
  • 阳明学与当代新儒学(阳明学研究丛书)

    阳明学与当代新儒学(阳明学研究丛书)

    从儒学广角、宋明理学发展背景,以及阳明学的内在机制上来探讨阳明心学与当代新儒学的关系。作者在阐述孟子、周敦颐、张载、程颢等儒学大师心性之学的基础上,对王阳明“以心为本的实践道德说”作了深入系统的分析与研究,进而以梁漱溟的新孔学、熊十力的新唯识论、唐君毅的道德儒学、牟宗三的道德形上学、贺麟的新心学为个案,具体探讨了阳明心学的内在发展——当代新儒学的思想特质,及其与阳明学的思想联系。
  • 浙中王学研究(阳明学研究丛书)

    浙中王学研究(阳明学研究丛书)

    本书的宗旨,是要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浙江学术思想的形成土壤、发展源流以及浙中王门学派形成、演变过程的考察,诠释其话语结构和致思趣向,并按照思想史演进的内在逻辑,展现明代心学丰富多彩的思想资源与形成机制,如三教合流、讲会运动、平民教育、宗法社会等。进而通过比较浙中王门各家之异同,揭示诸学者互为对象、互动共进、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取长补短、标新立异的思想特征,以多层次、多视角地展开对浙中王学重要传人的梳理与考量。
  • 儒学与人生

    儒学与人生

    本书分为《儒学》与《人生》两编。《儒学编》主要从儒家哲学史的方面,分别论述了先秦的孔子、孟子、荀子的思想,汉代大儒董仲舒及宋代道学的集大成者朱熹的思想。《人生编》讲对儒学要全面地理解,儒学以修身为本,修己安人,德行为先,贵在提高人的思想境界,给人一个安身立命之地。儒学的核心是“仁体礼用”“礼之用,和为贵”。和而不同,各得其所,各尽其能,各安其位,各司其事,各尽其职。自强不息,和谐共进,日新又新,达于尽善尽美,臻于世界大同。
热门推荐
  • “画圣”吴道子

    “画圣”吴道子

    吴道子,唐代画家。画史尊称吴生。又名道玄。汉族,阳翟(今河南禹州)人。少孤贫,初为民间画工,年轻时即有画名。曾任兖州瑕丘(今山东滋阳)县尉,不久即辞职。后流落洛阳,从事壁画创作。开元年间以善画被召入宫廷,历任供奉、内教博士、宁王友。曾随张旭、贺知章学习书法,通过观赏公孙大娘舞剑,体会用笔之道。擅佛道、神鬼、人物、山水、鸟兽、草木、楼阁等,尤精于佛道、人物,长于壁画创作。《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画圣”吴道子》为“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系列之一,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画圣”吴道子的有关内容。
  • 娇女毒妃

    娇女毒妃

    京都贵女满目鄙夷:“你一个乡下来的无知村姑,你有霓云坊的衣服吗?你见过熠宝轩的首饰吗?你知道人人追捧的钺王有多英俊霸气吗?”沐云瑶神色懒散:“霓云坊?我开的。熠宝轩?我开的。至于钺王……欠我的银两什么时候还?”
  • 爱死你

    爱死你

    原名《一千零一夜之死神》,讲述了一个勾人魂魄的死神和一个人类少女奥利薇亚的爱情故事。
  • 都别太难过

    都别太难过

    晚上八点,女儿还没回来。刘云端上最后一盘西红柿炒鸡蛋,看了一眼墙上的石英钟,内心的叹息像傍晚的潮水,一浪涌过一浪。不用问,她都能猜到女儿此刻在干什么,和几个女同学挤在一起打打闹闹,或围着露天小摊儿吃什么烧烤,再或,跟她喜欢的那个男同学,你送过来,我送回去,最后拥在黑暗的某处,依依惜别,难舍难分。女儿不喜欢回家,当然,她也不喜欢课堂。每天放学后,离开老师,也不在母亲的眼皮底下,能自由自在地玩儿,享受快乐,这是女儿一天中最美妙的时光。刘云解下围裙,坐到方厅的椅子上,用两只脚扔下拖鞋,拱上腿,抱膝而坐。
  • 施食获五福报经

    施食获五福报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定慧相资歌

    定慧相资歌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人性的光辉

    人性的光辉

    1852年,他失业了。同年,他竞选州议员落败。1833年,经商失败。1854年,当选州议员。1835年,丧偶。1836年,患神经衰弱症。1838年,竞选州议会议长落败。1845年,争取党提名竞选联邦众议员未成。1847年,当选众议员。1848年,党再度拒绝提名他为众议员候选人。1849年,争取国有土地管理局局长一职被拒。1854年,竞选参议员落败。1856年,争取党提名为美国副总统候选人未成。1858年,竞选参议员再度落选。1860年,当选为美国总统。他就是美国人敬仰的总统——亚伯拉罕·林肯。
  • 大唐妖

    大唐妖

    穿越到大唐开元末年,本以为能够当个地主老爷享受生活,但历史好像与记忆中的不太一样。突然出现的妖魔鬼怪,彻底把田野整蒙了,这不是我记忆中的大唐啊,难道是我历史学的少?
  • 山海经之军神

    山海经之军神

    山之南,海之北。山海之间,乃是天地之道,人本之所。且看航母舰海军军士镇必武,如何在山海之间撰写属于自己的传奇。
  • 七盏灯

    七盏灯

    孟婆看了看籽籽面前那只碗,说:“哟,眼泪不够呢。”“不够又怎样?”籽籽问,言语间不自觉地带着些挑衅。虽然籽籽是个乖女孩,但,谁愿意在十六岁的时候就遇上一个六十岁才需要遇到的人。“情未尽则心不亡。”孟婆表情莫测地道。籽籽这会儿可没心情与她打哑谜,只是不舍地看着望乡台外躺在ICU病房里的自己和身边那些人,问孟婆:“我还能回去吗?”孟婆看着籽籽的那碗孟婆汤,沉吟到:“也不是没发生过这样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