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268900000003

第3章 冻土地带的暖流

想要知道什么是严寒,那还是得到东北。想象中的东北冬天,狂风刮起白毛雪,漫天飞扬。周天寒彻,滴水成冰。天地之间银装素裹,人们穿着厚重的棉衣棉靴,狗皮帽子的耳沿在风里扑打。哈出的热气凝霜结晶成白眉毛白胡须,好一派冻土地带景象。在诗人笔下,那就叫:“空气啊,冷得发辣——”

因为北方的严寒,早多年前就有“沼气池子不过黄河”的说法,更有“沼气不出山海关”的断言。1960年代大搞土法上马时,东北也曾经大跃进,用三合土渣,搞出11万沼气池,结果当年冬天全部冻裂。东北局大院冻实了一个一个臭水窖,失败的尴尬依旧记忆犹新。道是任何困难也挡不住群众的首创精神。怕冻,那么,柴火垛子盖上行不行?有了塑料大棚以后,修到大棚里行不行?沿袭这个思路,东北人将猪—沼—菜全部搬进塑料大棚,创造了“四位一体”这个北方生态能源新模式。它的具体做法是:在一个小单元面积(一般一亩地)上,将沼气池、猪圈厕所、蔬菜种植组合在一起,共用一个塑料大棚采光取暖。生猪一年四季长肉,粪便经过无害化处理喷洒施用,生产绿色菜果,美化环境,方便生活,节约能源,一举三得。在一亩地这个框架内形成一个小能量的良性循环,这是实实在在的东北特色。

东北的阳光大棚,开始农民也还是有些将信将疑。朝阳县喀左乡羊角沟一户人家,县上搞四位一体实验,动员他们包下两栋大棚,投资五万多,贷款办下以后,三四天睡不好觉。全家在棚里种了嫁接茄子,当年春节卖到一块多一斤,每栋大棚收入一万多。最高的年份,年收入8万多,成为远近闻名的示范户。实在的东北人算了一个账:一亩地连带养猪,旱涝保收万元,有道是种十亩田,不如包一个生态小家园。示范户激发了农民的积极性,东北的新模式很快抢得烫手。在朝阳地区,曾经出现过农民集体上访,找县政府发难。投诉的不平是:为什么给他们修大棚不给我家?凌源县能源站长下乡,被几个村民神神秘秘请过去,摆了三桌饭,不知道葫芦里卖什么药。好酒开瓶,一个74岁的老人一口干了,说明来意:求你拨给70个四位一体指标。康平县建设沼气大棚的规划刚一公布,三千户农民一下子交上了三百多万现金,大大超过了规划数额。所有这些,都曾经是他们在推广新模式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倾听这种困难,你能感到,一项事业大得人心,他们的诉苦多么甜蜜多么得意多么自豪。

国家农业部的目光注视着黑土地,从1990年代开始,农业部将东北人的创造列为全国生态农业实用技术之首,开始在北方17省市大面积推广。这个集中了北国农民创造智慧的日光温室荣获农牧渔业丰收计划一等奖。在北方辽阔的原野自不必说,大凡高寒地带,都是它施展本领的用武之地。陕甘宁青海西藏,东北人全去修过沼气池子。西藏农业部门多次派人到辽宁学习,辽宁人多次进藏,一次20多人,检查身体,家属签字,买保险,一身远征出师舍我其谁的豪情壮志。在林芝施工点火,火苗腾腾的,谁说青藏高原不能用沼气?他们的另一支队伍到了九寨沟,一样马到成功。这些高寒地带有了沼气暖房,东北人非常自豪。他们的用意也不在自夸,他们欣慰的是,在我们辽阔的国土上,从此沼气无禁区。无论关山,无论高寒,东北人的创造告诉世人,四海之内,新能源没有气候障碍。

东北人的创造不只沼气大棚一种。他们全方位立体化推广农村能源各项发明,各种重大骨干技术日益精品化规模化发展。在东北,四位一体沼气暖棚、“吊炕”、“被动式太阳房”被国家农业部誉为辽宁农村能源的“三件宝”。除开澳门、台湾外,全国各省区都先后远涉山水到东北参观考察。其中的“吊炕”,可以看出东北人不事张扬唯求实效的性格特征。东北烧大炕取暖,这个最普通最常见的物件,谁能想到在它身上做出节能的大文章呢?东北的炕灶改革节能技术,那可叫震动全国,世界瞩目。所谓吊炕,就是火炕不着地,预制板架构组装,炕体架空,散热功能好,节柴好烧。看似不起眼,你可不能轻视它的技术含量。长期从事炕灶改革的辽宁省能源办副主任郭继业,是东北大地家喻户晓的“炕神”,关于他的故事,传奇一般在乡村口口相传。郭主任呈报科研论文,参加过《居住建筑能源与环境》国际学术讨论会。火炕改造正式成为一个专业,清华大学和香港大学建筑工程系开始设置。国内外几所名牌大学,即将毕业第一批火炕专业的硕士博士生。有人觉得匪夷所思吗?那是他对于造福千家万户的农村能源事业缺乏了解。

2006年的年头岁尾,全国举办建设节约型社会展览会,辽宁省的一组模型参加展出。模拟的农户,住太阳能暖房,睡节能吊炕,庭院院落是一顶四位一体蔬菜大棚,照明烧饭连通沼气。人欢马叫,鸡飞猪闹,一幅农家和谐社会剪影。国家领导人吴邦国、温家宝在模型前驻足良久,给予高度评价。东北农家看了报道,自负地搞起了城乡生活比拼:城里人怎么啦?你们住楼我们有庭院;你们烧暖气,我们有太阳房;你们通煤气,我们通沼气;洗太阳能热水澡,享受瓷砖卫生间,经营生态小农场。在现代化的欧美人眼里,“乡间别墅”,那可是比城里还要优越的生活。

东北是喜剧演员赵本山的故乡,这块黑土地盛产幽默笑话。冻土冻不住他们乐观豁达的天性。东北人天生的大大咧咧,天生的凑趣热闹。见过的东北人,都会编出一套一套的顺口溜,歌颂或者自嘲。对生活,他们喜欢轻松地嬉笑逗趣地面对。对于乡村的新面貌呢,东北人即便唱一曲颂歌,依然不改二人转式的游艺逗乐子。

对四位一体能源生态模式,东北人说:

“种十亩田,不如建一处四位一体生态小家园。”

“靠模式,盖新房;靠模式,娶新娘;靠模式,奔小康。”

节能式吊炕也有首歌,叫:“灶王口中夺青山,居安思危建家园。”

秸秆气化供气工程,当地人说:“不见炊烟起,只闻米饭香。”“两人烧火,全村做饭。不用柴草,农民叫好。”

太阳能暖房,东北人说:“不让太阳空走过,留住天火暖人间。”

2007年3月我到辽宁,能源办安排我在城乡各地考察。我真切地感受到农民对于新生活的赞美和向往,对于生态能源建设的蓬勃热情。一种崭新的发展伦理开始注入乡村生活,我们的发展进步,开始显示出别样的景色,跳跃起别样的音符。灿烂的亮色,染红了底层的情景。新农村,新生活,从来没有如此诱人。

我们一行出沈阳,向黑山、朝阳,由平原逐渐进入辽西山区。平阔的地区,农家的院墙比肩相邻。村边小河沟子已经枯水,不过家家都有手压自流井,看得出东北水源取用方便。东北土地辽阔,农家院落宽敞,好多人家的猪—沼一菜一体大棚,就修建在自家院落。居家生活,节能产出就完成了小循环。黑山农户养猪较多,也有养貂户,太阳房前,一排一排铁丝笼子,黑貂花貂在笼子里窜跳。我们看过的两家,幼貂都在100多只,收入是惊人的。另一家农户承包50亩地,存栏25头猪,有10头种猪,一年三窝小猪,每年卖出成品猪60多头。依靠这个收入,老两口供养大儿子湖南大学毕业,小儿子正在读高中。

黑山大营盘村的李双庚、陈丽凤两口,招待我们极其热情。20年前他们结婚时,李家穷得啥也没有。是岳父看上小伙子能干,贷款500元嫁了女。2004年推广沼气技术,这是第一批国债项目,当时村民都不敢接手,李双庚带了头。先行一步,养牛养猪秸秆综合利用,活计轻省,日子滋润。不烧火不熏烟,陈丽凤说,沼气是个好东西,解放男人,漂亮女人,谁用沼气谁年轻10岁。

我们继续向深山开进。远山围列,平林昏黄,沿着河沟行走,两边的人家星星点点高低散布着。为了取暖,辽西民宅一般较低矮,正房背靠山,砖墙围起,院门朝河。河滩平地堆放着秫秸,鸡鸭摇摆着悠然进出,黑驴黄牛悠闲地坐卧,看到快车,张皇地注视着陌生人穿过,又低头自顾自地嚼草。一派辽西山区自在天然的风景画。

车几乎走到路尽头,眼看要撞住了大山。我们看到了一片乳白色的大棚,从滩地一直延伸到山脚,白茫茫一座接一座弯顶穹庐,铺满山野,大约有数百亩,一眼望不到尽头,主人告诉我们,这是朝阳最大的四位一体工程,也是国债项目。辽西山区也是贫困地区,政府决心组织山庄窝铺的零星居民点移民。这里实际是一个移民新村,每家一座四位一体沼气暖棚。和以前的土打土闹不同,这里的工程上规模讲档次,每座60米长,十多米宽,走进去像是进了一座暖气小礼堂。暖棚的骨架全用钢筋,半圆形搭建,塑料封盖,外加一层稻草帘子。辽西山区严寒,白天卷起草帘采光采暖,夜晚封盖严实御寒。大棚里有温度计,一旦过热过冷,按动开关,塑料膜自行开合,颇有些自动化的意味。我们和大棚的主人谈天,室外严寒,室内主人却光脚趿拉一双拖鞋进出,料理他们的赶季节蔬菜。黄瓜顶着嫩黄的小花,豆角也一柞长了,正在下架。几家院子都停放着时风农用车,不过主人说,现在都是菜贩子上门来收,辣椒已经卖到4元一斤。大棚蔬菜一年两熟,一熟卖一万多,还不算养猪收入。这是辽西最大的一个脱贫工地,猪—沼—果菜这个产业,实实在在打开了致富通道。原来只是以为阳光偏爱南方,来东北看看,你会知道,捉住阳光,东北的寒冬同样暖意融融。

东北的严寒继续给我们开眼界,我们行走黑土之时,恰好赶上沈阳百年一遇的大雪。

东北的雪才叫雪。东北的雪,那才叫豪爽大气,那才叫酣畅淋漓。雪落黄河静无声,内地的落雪静如处子。东北的雪,那是搅动天地震响河山的大呼,是让全世界看他表演的威风锣鼓。正像东北汉子,一路高喉咙大嗓门,震得寒山颤抖,无边落木萧萧下。山里农家,一个早上起来,发现大雪封了门窗,平地挖开一个雪洞才能拱出来。一夜大雪,沈阳城里大街全部掩埋。成队成行的大车小车埋在雪堆里,小车没顶,大车只露车窗。一个城市立刻变成千岛湖。学生放假,机关干部回不了家,下班后全部借宿附近宾馆饭店。出租车司机早已习惯了如此豪放的大雪,一旦被大雪封堵在大街,立刻弃车回家,只在车窗上贴一个手机号码:通车了呼我。如此豪放的大雪,关内根本无从领受。

可是,大棚怎么样呢?一夜悬心吊胆,我终于忍耐不住,拨通了能源办唐主任的电话:咱们刚看过的辽西大棚,受得了这风、这雪吗?

电话那边唐主任说,那是钢筋撑着,没事。

一个没事,让我的心放了回去。那么,就等着冰消雪化吧。在冰封雪飘的日子里,东北农家若无其事,也许正在大棚里烧酒畅饮。高天寒气回旋冲撞,身旁春潮涌动,那是黑土地人造的东北亚暖流。

同类推荐
  • 饥饿的山村

    饥饿的山村

    这部长篇小说叙述了一位被打成“右派”的知识分子王良下放到西北山区农村后的所见所闻。这是一个负伤的知识分子所亲历的生活场景,展现出在天灾人祸的逼迫下,人性与兽性的搏斗,希望与绝望的交织,黑暗与光明的对照。
  • 栗坡纪事

    栗坡纪事

    县农业局办公室秘书王小文和县科协科技股股长刘朝前平时在单位赶班赶惯了,都有起早床的习惯,到栗坡村蹲点七八个月了,照常是六点多钟起床,起床后又没得事干,就在村外散步。栗坡村距县、乡比较偏远,只有一条简易公路通往乡政府。由于板栗溪上那座三眼桥还没有竣工,汽车进村出村都要在溪滩上跑一段路。但这地方山青水秀,空气清新。他们沿着村口那条水泥水渠往前走,过了村前的稻田,不远处,便看到一条快要完工的支渠傍着山垭盘盘绕绕。村支书吴进财一个人坐在新修的支渠前默默地吸旱烟。两人走过去,和吴支书打招呼。
  • 耀日

    耀日

    畏惧自己灵魂的“复制人”!为了给十年前死去的战友报仇,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战斗中,杰克·南登都以信徒般的狂热追随着自己复仇的执念。然而在复仇之路上,面对自己“复制人”身份的彷徨迷乱、同两个女朋友的爱恨纠葛,他的人生仿若一个陷阱,深陷其中无法自救……我们将跟随主人公杰克,看他如何努力在充满偏见的世界里寻求风险重重的机会。在这个世界里,他惧怕爱情——惧怕自己成为心理实验对象;他惧怕自己的身份——不被认可,无法寻得司法公正——小说剖析了未来人的灵魂,而这一领域其他小说未见涉及。
  • 钓鱼

    钓鱼

    我爱上的一个男人,给我讲了他的一段人生故事。我有个发小,一个村里的,一起上学,一起玩,真正的出屁股朋友。我们村前条小河,一到春天就涨水,很多鱼都在水面乱跳。我和发小一起去捉鱼,装鱼的脸盆就放在岸边。每捉到一条鱼,我们就奋力游回来,放进盆里。我们从放晚学一直捉到天黑,直到脸盆满了,才回家去。村里传来爹妈吆喝回家吃饭的声音,我们在岸上匆匆分鱼。发小拨了河边的草,将两个裤腿扎了,将鱼捉进裤管,又灌进水。我端着脸盆,发小背着两条灌成猪大肠模样的裤腿,飞快往家跑。
  • 大唐悬疑录3:长恨歌密码

    大唐悬疑录3:长恨歌密码

    杨贵妃究竟死于马嵬驿,还是逃生日本?大诗人白居易根据杨贵妃的秘闻写就名篇《长恨歌》,不想竟引来杀身之祸。各路僧、道、官、匪先后出动,齐齐盯上了《长恨歌》中的明文暗码……大唐元和元年(公元806年),诗人白居易与友人陈鸿、王质夫到马嵬驿游玩。在皇太后族兄王质夫所讲的宫中秘闻的激发下,白居易一气呵成写下千古名篇《长恨歌》。文人陈鸿也写了一篇传奇小说《长恨歌传》。十年后,被贬江州的白居易在浔阳江头听到一名中年歌女弹奏琵琶,惊为神曲,遂写下名篇《琵琶行》相赠。
热门推荐
  • 等一个人发疯需要多久

    等一个人发疯需要多久

    干什么都会上瘾,比如拍电影。准确点讲是拍短片。朋友墨波从北京打来电话时正好是元旦的前一天。他说,我马上就要坐车来太原了,我们一起到吕梁拍电影啊。当时我正在逛街,街上乱哄哄的,也没把他的话当回事,以为像往常一样,只不过是瞎谝的闲传。记得几年前我们还在念书时,墨波就在和一帮人鼓捣什么DV短片,还叫我写过剧本,可惜我什么都不懂,写出来的东西文绉绉的,没法儿拍。但他们到底还是拍了几个的,据说《缺:第一次》、《索赔爱情》还在正大首映过。正大是一个录像厅的名字,当年我们曾在那里通宵看过足球,屏幕上运动员们来回奔走,而我们却瞪着昏昏欲睡的眼睛,心领神会着别人的激情。
  • 剑道之剑傲九霄

    剑道之剑傲九霄

    少年以剑挑天下,以剑傲无极,从杂役中崛起,鏖战天下英雄。天下英雄出我辈,一入剑道岁月催,仰天大笑拔剑去,皇图霸业谈笑中。宁凡:属于我的,都是我的,必是我的,阻我者杀,挡我者死,尔等都是鼠辈,皆该杀之!书友群:367885417(喜欢本书的可加入,就是这个群,没错的)
  • 包容(星云大师智慧感悟课全集)

    包容(星云大师智慧感悟课全集)

    星云大师,俗名李国深,原籍江苏,佛学大师。逾八十载人生,致力推动佛教教育、文化、慈善、弘法等事业。撰有《迷悟之间》、《吃茶去》、《星云禅话》、《舍得》、《宽心》等几十部著作。本书《包容:星云大师智慧感悟课全集》在参悟大师一生感悟的基础上,发一家之言,向大师致敬,同时也希冀读者朋友们在领悟大师慈心的同时,对自己的人生活法有更深的觉悟。
  • 曲江春霁

    曲江春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丛林之书(全集)

    丛林之书(全集)

    讲述印度樵夫的儿子莫格里还是婴儿的时候误入丛林,被母狼收养,成为狼群中的一员。小说讲述了莫格里从婴儿到长大的经历,以少年莫格里为中心,创造了狼妈妈、狼兄弟、黑豹、老熊等性格鲜明的形象。莫格里最终成长为一个勇敢而机智的丛林少年,他掌握了丛林中的兽民必须遵守的丛林法律,成为丛林之王。
  • 重生天才少女占卜师

    重生天才少女占卜师

    【完结包月文】重生前,她是不学无术招摇撞骗的神棍,被人活活打死。再睁眼,重生回五岁,被泥菩萨砸中开了天眼,过目不忘,天赋惊人,观人过去,断人祸福生死,并且有逆天回春术,识宝术。上一世,她家破人亡,流离失所。这一世,她要逆天改命,还她幸福。上一世,她一无所有,不学无术,被人鄙视,遭人冷眼。这一世,她利用努力成为真正的玄学大师,站在世界之巅,成就商界的传奇,政界的追捧贵宾……欠她的,全部还来!亲情的和谐,还有如忠犬般护着她,却又如天神一般傲视世界的他!她的人生,成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无可复制的人生。PS:爽文,成长女强文,内含占卜算卦,风水相术,星座塔罗
  • 人生要耐得住寂寞

    人生要耐得住寂寞

    本书通过一个又一个优美的小故事,来阐述这样一个简单而又深刻的道理。每一个故事,都有一段画龙点睛的感悟,每一个故事,都能为读者带来一次心灵的洗礼。
  • 那些年,人人都是小马哥

    那些年,人人都是小马哥

    “我”出生于1970年代,成长于北方一个小县城,有一群以“小马哥”为崇拜对象、豪情侠义的朋友。即将开始高中生活,好友周磊却面临着辍学。为此,在“我”的鼓动下,众人模仿“小马哥”采取了一项义举,无意间却介入到了父辈们之间的游戏规则,使“我”过早体会到了成人世界的忠诚与背叛,周磊等人的命运也从此逆转……
  • 胡雪岩传

    胡雪岩传

    铁血宰相拥有何种跌宕起伏的刺激人生!满洲贵族大少为何突然华丽堕落!一介病弱书生缘何横刀立马、杀人如麻!草根枭雄如何主宰朝野、扬威大漠!翰林学士怎样周旋列强、忍辱偷生!一代红顶商圣怎样从帝国银库大掌柜走到凄凉辞世无人问津!
  • 重生宫闱之觊觎后位

    重生宫闱之觊觎后位

    入宫有风险,炮灰女配当不得。上一世,死于冷宫中,还落得个“死不瞑目”。老天垂怜,她重生一世,她再次走上入宫这条路,表示鸭梨山大。这里的每个人都在争、都在斗。皇后之位?似乎是个不错的职位,一定要夺下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