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就这样出发了。
三轮车发出咚嚓咚嚓地响动,小车斗儿震动着。老铁匠罗林感受到震动的是他的屁股,还有屁股往下的两条腿,抽筋一样,脚尖稍稍地翘起。放眼望去,又一茬麦子盖住了大地,麦垄间旋进了卷黄的落叶。起风了,小北风,寒气是和小北风一起来的,或者说是小北风刮来的寒气。还不算冷,几场风雪刮下来,那才叫冬天,才是一年里最冷的季节。
老铁匠罗林朝身后的老唐南街看看,村庄已隐隐约约,村子里的树,从房子的间隙中窜出来,房子倒成了树的衬托。村东蒲河边的树更加浓密,河的对岸是几千亩麦地的良相坡,良相坡已经是另一个乡镇,另一个县管辖了。
他看一眼儿子的背影,罗小画本来已经在外边打工了,是他把儿子又唤回来。他在家把准备出去打铁的工具备齐了:炉子、砧子、大小锤,起火的煤炭,被子等生活用品。儿子的被子是儿媳准备的,还有他的被子也是儿媳先晒了晒,用一个大网袋子整整齐齐地装了。老伴不在了,儿媳照顾着他们父子的生活。出门前他又去了老伴的坟上,和老伴说了话,嘟嘟囔囔的,那些话被风吹走了。无非是一些体己话,告诉老伴他和儿子要出去一趟,再去打一路铁,试试现在的生意,看一看到底怎么样,再不出去,老胳膊老腿真施展不动了,一辈子怕都出不去了,手艺怕也忘了,趁儿子还听话,把手艺传给儿子。这手艺怎么用不动了呢,再洋气的时代也不能全丢下了土手艺吧。
不去紫村吗?儿子问。
老铁匠犹豫了一下。
这儿是一个十字路口,往东是紫村,往北是刘店河,往西是槐李庄、红村……老铁匠有些踌躇。儿子把油门减小了,声音微弱,老铁匠的腿在车板上颤动。他站起来,扶着车帮,朝四周的村子看看,远远近近的村庄和老唐南街一样,被树木掩映着,仿佛是一片片森林。一辆机动车经过十字路,哐哐啷啷地跑,像跳动在路上的一只慢飞的鸭子。老铁匠的目光穿过紫村,穿过刘店河,穿过槐李庄,仿佛是早在计划之中的,老铁匠对儿了说,走,先去红村!
红村?爹,我们已经走了大半晌,有几十里路了。
老铁匠没说话,挥挥手。三轮车颠起来,沿着紫村的另一条马路直奔红村。
小铁匠最早出来时才十五六岁,他的小胳膊小腿还没真长出劲儿来,炉里的星火经常会在他的身上烫出一些疤迹。第一次好像也是秋天,秋天是农闲的开始,秋天的农闲和春天的农闲,加起来有大半年的时间,是乡村的匠人出门的好时候,村里的木匠、泥水匠、铁匠、皮匠都会带上他们的家伙走出村子,到另外的村庄或到城里去,吃百家饭,挣百家钱,春节了揣一兜子的钱回家过年。不过,这都是老皇历了,没有想到父亲会再一次想起出来做铁匠活儿。
小铁匠从出门到路上还一直疑惑。
在红村真正扎好了摊子,生起炉火,太阳已经快下去了。炉子生在老村部的大门外,老铁匠和小铁匠把一挂棚子扯起来,遮住了阳光,也遮住了还在刮的小北风。罗小画看看环境,村部已经很老了,大概是老村部,不用了吧。罗小画在头顶上方找着了喇叭,喇叭绑在一根电线杆上,罗小画知道这还是村部,是过去说的大队部。
罗小画和老铁匠把炉子、工具从三轮车上搬下来,小铁匠把沉重的东西抢在自己手里,老铁匠看在眼里,会心地笑笑。阳光一缕缕往下沉,草根上的金色也淡下去。老铁匠手里抓了一把干草,炉子里冒出了黑烟,浓浓的,鼓风机吹动了黑烟,黑烟里窜出了橙色的火焰,火苗噗噗地在风中扭动。小铁匠把半袋煤炭掂到了炉子边,老铁匠用小铲子铲几下加进了炉火中。又是几股浓烟。渐渐地,一星星火光从黑炭里窜出来、攒动着,几根火苗摇摇晃晃地往一齐挤,挤出了淡蓝,太阳几乎落尽时,炉子里的火焰照亮了一片夜空。
小铁匠看着燃起来的炉子,不知道往下该怎么做了,心里的疑惑又生出来,他不知道会不会有人马上找上门来,要求他们打什么铁具。现在的人喜欢洋气的东西,别说铁匠,木匠在村子里也不时兴了,都去家具店里买,那些家具看上溜光泛彩。父亲给他打电话让他回来时,他在心里是有抵触的,媳妇也在电话里提前给他透露了信息,做他的工作,要他不要和父亲抵触,让你回来就回来试试呗,兴许还行。
小铁匠又朝头顶上的大喇叭瞅几眼。要不,喇叭上广播广播吧?小铁匠说,像自言自语,又像问着老铁匠。老铁匠听见了,没吭声,他掂出一袋子碎铁,琢磨着该先打一件啥样的东西。
风里有了热气,老铁匠操着火钳,把盖火苗的瓦扣上了。小铁匠又瞅瞅大喇叭,他笃信应该广播一下,不然谁知道你罗铁匠来了红村?小铁匠迈动了脚步,老铁匠问一句,去干啥?
小铁匠朝天上指指。
莫急!老铁匠说。老铁匠这句话是让他回来。老铁匠已经把一根长铁传进了炉火,火苗子的颜色掺进了蓝色,蓝色里掺进了紫红,长铁的一头烧红了。砧子就在炉火的边上。老铁匠噗噗噗朝砧子吹了几口,砧子上的尘气漾在了小北风里。小铁匠握住了大锤,老铁匠一只手握住小锤,烧红的铁片夹在了砧子上。老铁匠的小锤叮叮当当地响起来,像马铃铛,小锤声先有些凌乱,缺少灵气,有些急,在催他的大锤。小铁匠罗小画挥起了大锤,这锤停了十几年,起先的几锤有些生疏,像梦,不真实,懵懂;像在暗夜里的一只小羊羔忽然起来拱老羊的母乳,忙乱,无所适从。指挥的小锤先稳定下来了,在轻轻地引导大锤:叮叮,砰砰,叮叮,砰砰……
终于,爷儿俩的锤声都找到了鼓点,和谐了。
小铁匠弄不懂父亲究竟要打一个什么铁器,好像是打一根扎地的长钉,钉子上又打出了夹缝。第一根打出来,又开始打第二根。这时候炉子旁已经有围观的人了,几个小孩儿看着炉子,看着在砧子上的大锤小锤有些稀罕,眼溜溜地随着火苗,火炉里的铁件,砧子上的锤来回地溜动。认识老铁匠的和他打着招呼,老罗,过来了?老罗点点头,露出笑,打招呼和回答得都如此简单,却带着真诚。
都十几年,没见你来打铁了。
老铁匠仰仰头,又低头活动着炉子里的铁件,想想说,十五六年了。
大锤、小锤又叮叮砰砰地响。
大集上也不见你卖铁器了。说话的是一个老人,慢条斯理的。
老铁匠停了停,仿佛在回顾过去的光阴,穿过光阴浏览过去的时光。
是,那时候炉子没停过,红红火火,正是生意好才让儿子跟自己学了手艺。可活儿日渐少了,要打的东西日渐少了,他的铁匠活儿,红火过,还买了汽锤,整天咚咚嚓嚓的。他不再窜村生炉子,骑一辆脚蹬三轮车和老婆赶集,赶庙会卖铁器,一天卖掉几十件铁器没问题,盖房的、养牲畜的、打家具的,都用。别小看小小的铁器,一颗小钉子,有时差了它还真不行。又几年,好像不兴打家具了,镰刀、锄头也很少用了,家具都去城里的家具店买了,镇上也有了家具店;地呢也不锄了,都用了除草剂……那一年,老婆生了病,在家打针输液好不起来,他把心都用在侍候老婆上。两年前老婆熬干了身体,走了。
那个铁器打好了,是两根扎地的钉子,或者夹子,两根之间横了两根连接,把两根长钉连成了一个整体,成了一个方形的架子。罗小画这才明白,原来就是一个用来写牌子的架子,老铁匠找出来一块薄铁皮,插在了架子里,在铁板上写了几个字:老铁匠炉子,打各种铁器。
过去那种生活的场景又回来了:在炉子上做饭,守着炉子睡觉,看天上的星星,听夜鸟儿从头顶上叫着飞过。小铁匠感觉无聊,掏出了廉价的手机,手机恰好响了,是媳妇打来的。
夜静了,静夜里传来了狗的吠声。
还是要广播一下好。小铁匠又一次看着喇叭。
真正接下的活儿是根狗链。或者说在红村接下的第一桩生意是链子,狗链子。
第二天,阳光又朗朗地照射下来,北风停了,棚子旁边落满了树叶,阳光从树梢上射下又照射到了落叶上。爷儿俩已经吃过早饭,炉子生起来了。小铁匠把昨天打好的牌子搁在路边一个打两边过来都能看到的地方。老铁匠弓下腰去车上翻腾着带来的废铁,计划着先打一个什么农具,打一个什么呢?打一把镐吧。老年人开荒要用的,自己在家无聊时也在河滩上开了几片荒,再进步,荒地里的杂草、树根、石子儿也是要用得着铁镐的。那就打吧,再打一把小搂锄,那种比镐宽,比大锄板窄的小锄,开荒、种菜开垄都用得着的。得叫锤声先响起来。
那桩生意就是这时候来的,老铁匠还在木头箱里翻腾,在对生意期盼。怎么会一点生意都没有呢,而且也听儿子的话在喇叭上广播了,上了年纪的人大都还认得他,看村部那人和自己年龄差不多,听说是罗铁匠来了,别人传话过去就在大喇叭里广播了。
该有人了。老铁匠想。
小车喇叭叫了几声,那个人从小车上跳下来。他们隔玻璃看见小车上站着一条狗,虎头虎脑的。那人的手里掂着一条链子,大远喊过来,唉,铁匠,铁匠。那人把手里的链子晃了晃,唉,昨天听见广播我就寻思了,就准备了这条链子。哦,你们是爷儿俩啊,听说你在村里打过铁,可能那时候我小。是这样的,一条狗链,你就照这个样子打,哦,不,你可以打得更好看更精致、更结实一些。哦,是这样,打成什么呢,打成一个既是狗链又是狗项链的一种东西。你听懂了吗?就是,就是拴狗用时是链子,给狗放风时是狗的项链,又好看又威风。
老铁匠似懂非懂地听着。
小铁匠好像听懂了,点点头,去接那链子。那人却把链子朝老铁匠递过去,说,你看看,你是老铁匠,你手艺高明,你琢磨着该怎样打,不行你先打个试试。不怕,第一次打得不好看,我们再往下改,改革嘛,试验嘛。你看我原来是跑小生意的,现在养了狗。
项链,你们见过项链吗?这个人朝自己脖子里摸过去,从衣裳里摸出一个明晃晃的项链,把脖根的扣又解开了两个,说,你们看看,这叫项链,你们把狗链和项链结合着打,好不好?这时候狗在车上汪汪了两声,他说,狗在催我了。他朝车上挥挥手,说,我知道,我知道,咱马上走。他手机又响了,说,我马上到马上到,正说一桩事儿,说完了。
狗链子的活儿接下了。
项链,你看清了吗?老铁匠看着小车的身影,问儿子。
儿子摇摇头。
苗玲不是有项链吗?苗玲是儿媳的名字。
儿子笑笑,心里说,不一样,太低档了,那就是哄媳妇玩的,在人多的地方苗玲从来不戴的。不过,都是大同小异。儿子说。
红村今天有集,到晌午你去集上转转,买一个项链回来吧。
儿子点点头。
儿子说,要是不远,我回家把苗玲的拿过来。
不用,就在集上买个仿的吧。
儿子点点头。
接下来生意又来了,是庙里看门的一个老人。老人认得罗铁匠,说,老罗,唉呀,你看,现在要叫你老罗了,岁数一大称呼也要改的,不改不行,有孙子了吗?
有了,是个孙女。
哦,所以叫老罗了。
老人说,打几副门环,门扣,还有外边栅栏门上锁链子。
打这些东西对方不用多说,老铁匠成竹在胸。到底打几副啊,你说清楚。
老人想了想,报了数字。
有废铁吗?罗铁匠问。他一边扭头看了看车上带来的废铁。那些带来的废铁,一般都是为配给用的。
老人手里原来掂了个小袋子,小袋子倒出来哗哗啦啦地响。罗铁匠说,那你放心吧,现在就开始打。
老铁匠知道现在哪个村都会有几个庙,大庙小庙。怎么说呢,要说没钱,手头紧,建庙有人支持,去家户里收钱收粮食还都不会拒绝,罗家每年都要碰到这样的情况。
小铁匠罗小画问,先打啥?
给庙里打!在接下活时老铁匠就在心里掂量后理清了顺序,现在恐怕也只有庙宇还用这种老门环、老门锁了,这种地方用那种明晃晃太时髦的东西不合适不配套。
咋不先打狗链?小铁匠问。
那是狗用的东西。老铁匠看着儿子,又说,这是顺序。
小铁匠不再吭声,只是瞄了一眼那把狗链子。
又接的活儿果然如老铁匠所料,是几把镐,几把小搂锄,还有几把那种尖利的修树铲刀。
有活儿干了。老铁匠舒了口气,爷儿俩又朝路口看看,朝头顶上的大喇叭看看。叮叮当当的锤声响起来,到中午已打成了几副门环,几副门扣。
老铁匠洗把脸,起身做饭,锤声停下来,在老铁匠做饭的间隙,小铁匠换了身干净衣裳往集上去。
那条狗链是第二天晚上才打成的。
之前的活儿先做了,又接下来的几个零活只好往后推推。老板要的狗链如此挑剔,要静下来做。
狗主人第二次来,没有直接催,把一条狗从车上带下来。那条豪华的狗先不肯进棚子,似乎在嫌弃棚子的窄狭和寒碜。主人又挥挥手,做了它的工作,它进来了,站着看着铁匠铺,看着老铁匠和小铁匠。狗脖子里有一条链子。狗晃了晃脖子,浑身的毛抖动,像一条高贵的毯子。狗主人说,看到了吧,就要这种效果,这样的时候是狗项链。
主人把手里握着的一根漂亮的狗链往狗脖子搭过去,抬起头,说,看到了吧,连起来了就是狗链子。哈哈,但我嫌他不结实,不好看,狗吗,毕竟还是畜牲,要结实又好看的。
小铁匠拿出了他在集市上买的那条项链,大号的,很别致,远远看去晃眼。狗主人拿过来看了看,说,还可以,不过,还不好。他又摘下自己脖子里的项链,把3根项链放在一起比,他就蹲在狗脖子那儿,说,你们看看,比较比较,取它们的长处,好不好?狗主人犹豫了一下,想把自己的项链留下来,又打消了。说,这条项链太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