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278100000002

第2章

我第一次听那木加勒大叔说唱《那加才洛》,是在公元1982年的夏季。老师要求每位同学暑期回家后,在当地搜集一篇民间文学作品,根据村里老人们的推荐,我决定前往那木加勒村,去拜访那木加勒大叔。

那木加勒村和我们村分属两个县,但距离并不远,中间就隔一座大山,骑马来回只需一天时间。那天,万里晴空,烈日炎炎,我和我的坐骑像打了败仗的骑兵和他的战马,无精打采地低头前行。穿越峡谷又走山道,中午时分,我来到了以隐修为主的寺院——那木加勒寺。这座寺院,我小时候随父亲来过一次,所以直奔和我们家在宗教上有着供施关系的次成师傅和他的弟子柔丹的僧舍而去。我去的时候次成师傅不在家,据说他半个月前到泽雄草原给信徒家里做常规法事去了。他的弟子柔丹虽然骨瘦如柴,但口齿伶俐,机智敏捷,他热情周到地接待,让我感觉好像回到了自己的家。吃饱喝足之后,我爬上通往那木加勒村的山道继续赶路,后晌时终于到了那木加勒村的上方。我从马上下来,解下马嚼子,一边漫步走路让马儿吃草,一边观赏这里的美景。

那木加勒村后方的那座大山有三个突起的峰顶,人们称它那木加勒山。整座山被茂密的松林覆盖着,放眼望去,到处都是郁郁葱葱的绿树青草。山脚下的小路穿过一块盆地与那木加勒村后面的公路连通,伸向目力不及的远方。小路两侧种有青稞、油菜等作物,田埂两旁和田中间留有一小块一小块的空地,看上去好像那是有意给将来颗粒太饱满、秸秆支撑不住而倒下的农作物腾出来的。再往下是集中连片的农田,由于没有引水渠道,近一半的耕地因浇不上水而被撂荒。走近那木加勒村就会发现,与刚才从上面俯瞰时的景象完全不同,其实这是一座大村庄,家家户户院墙普遍较低,每个庄廓内都竖立着高高的经幡,在微风中轻轻飘动。

那木加勒大叔家位于这座村的中央地带,他们家的庄廓在全村属于最高的,由于年代久远,墙体显得斑驳,墙头上生满厚厚的苔藓,墙缝里长出了白刺和野草,乍看让人联想起一座历经沧桑的古老城堡。我从右侧绕到那木加勒大叔家门前时,正好看到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小伙和比他年纪小而身体丰满的女子在清洗羊肚子,五六个不同年龄的孩子在围观。我把马拴在门边一根长长的木桩上,问道:“那木加勒大叔在家吗?”小伙子微笑着回答:“他就在家里,您请进!”说着给我推开了大门。那群孩子一窝蜂地跑进家里,争先恐后地报告说:“阿爸,咱们家来客人了。”

这是一座二进四合院,房屋跟外墙一样老旧,院子里脏乱不堪,好像很长时间没住过人似的。那木加勒大叔是一个年龄约五十岁的人,身体强壮,脸色黝黑,唇厚、鼻高、耳肥。他的形象不禁让人纳闷:在这样一个偏僻的地方、如此贫穷的家庭里,怎么会有这种福相的人呢?他习惯性地把念珠缠在右手腕上,走进北房取出一条黑毛毡铺在庭廊里,满脸笑容地说:“你请坐。”

我连忙说:“您是长辈,应该您先坐!”

“那好,咱们同时坐下吧!”他说。

我俩各自坐在黑毛毡的两头。这时,一个和他差不多年纪的妇人背着一桶水走进了内院,她见到我便礼节性地问候了一句,然后进了厨房。那个身体丰满的女子端来一壶茶和一碗糌粑,我一会儿工夫就把那碗糌粑给消灭了。

那木加勒大叔随和健谈,很容易相处。他问我家里的情况和这次来找他的目的,我都一一向他回答。

黄昏来临,暮色开始笼罩大地时,我俩搬进了他的卧室里。这间卧室也和其它房屋一样非常老旧。我本来打算当晚就记录那木加勒大叔说唱的《那加才洛》,可是那木加勒村里还没有通电,借着油灯微弱的光,记录起来也很不方便,再加上那天有人送来一只羊作为对他说唱的报酬,大叔饶有兴趣地和我谈天说地,似乎忘了《那加才洛》这件事,所以我也没敢打搅他。

那木加勒大叔一边说:“物质财富就像草尖上的露珠一样无常,今晚咱们能吃多少就吃多少吧!”一边热情地把肉块放进我手里。我很赞同他的话,也毫不客气地又吃肋条又吃肠子,吃罢又继续喝茶聊天。我对眼前这位声名远扬的老艺人不再有生疏感了。而且,还了解了他坎坷曲折的人生道路中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那木加勒大叔的全名叫那木加勒·才让,是那木加勒村的头人那木加勒·扎西的小儿子。他有两个从小在一起感受父爱、共同享用母乳的同胞哥哥,兄弟三人渐渐长大后,大哥因与吝啬的父亲不和而离家出走当了强盗,后来再也没有回来。在“文化大革命”那场风暴中,他们家的财产全部被没收,十八岁的二哥和父亲一同被扣上“四类分子”的帽子,两人都饿死在监狱里。法名叫洛桑嘉措的那木加勒大叔本人,当时在那木加勒寺当和尚还不到三年,他的那位很会分析判断形势的师傅,让他和另外一个家庭成分不好的小和尚悄悄逃离寺院,而自己承担了一切责任。后来,师傅以“挖社会主义墙角”的罪名被带到那木加勒村进行批斗,经受了精神和肉体的百般摧残后含冤离开人世。当时,他们两个小和尚就躲在离那木加勒村不远的深山中,听到噩耗后,很想偷偷跑回去祭拜师傅的遗体。可是,想起师傅临别时说过的那句话——“没有恢复宗教信仰自由之前千万不要回来!”他们两人就互相抱着对方痛哭了一个上午。之后,两人脱下袈裟,换了俗装,来到热贡的戎务地区,然后经过宗喀,朝着拉萨一路跋涉。当翻过了唐古拉山来到离那曲不远的一个牧村时,他俩累得实在走不动了,就在一个牧户家里借住了一段时间。

这是一个三口之家,只有夫妻两人和一位妙龄少女。家里条件虽然较差,但是全家人都性格开朗,喜欢开玩笑,不论什么时候,帐篷内始终充满着欢声笑语,让外人看着羡慕,并且很快就能融入到这个快乐温馨的家庭中。说来也巧,这家男人的老家在安多地区拉卜楞一带,他从小就成了孤儿,后来到拉萨朝圣,返回途中遇上一个单身女子,不久便和她建立了共同的家庭留在这个地方。得知两位客人是从自己老家方向来的,他十分热情地给予了照顾和款待。他说近期拉萨的情况不太好,很多寺院被毁、和尚被抓,形势非常混乱,还劝二人不要急着前往朝圣,不如暂时待在这个人烟稀少的草原上,度过几天安静的日子。他家的女儿央宗不时地向血气方刚的洛桑嘉措抛媚眼,尤其是父母不在的时候就显得更加多情,把他搞得神魂颠倒。终于有一天,洛桑嘉措对同伴透露了自己想留在此地,给这家当女婿的想法。同伴一听非常生气,有几天时间不跟他说话,但是后来他也想通了,长叹一声说:“如果你真的愿意留下来,那就只好这样了,反正我是不拜觉沃仁波切(指大昭寺内供奉的释迦摩尼等身像)绝不返回老家。”

夫妻俩知道了这件事情后自然很高兴,他们给洛桑嘉措的同伴准备了足够的盘缠为他送行,临别时还嘱咐他路上需要注意的事。

洛桑嘉措就这样还俗了。他觉得还俗之后还继续叫法名不合适,便向岳父岳母和妻子提出改叫他原先的俗名——那木加勒。刚开始,一家人都叫不习惯,过了一段时间后也就很自然地以“那木加勒”称呼他。

那木加勒很快就接受了一家人互相开玩笑的习惯。但是,至少在一年多时间里他对家里的生活感到很不适应。那是因为,家里平时没有多少活要干。那么,不干活怎么生活呢?原来他的岳父是一位说唱《那加才洛》的著名艺人,尽管家里只有三十来只牲畜,可这个数字年年不增不减,可以一直保持下去。不用十天半月,就会有人骑着马而且后面还牵着一匹马前来邀请岳父。过不了五六天,那些人又骑着马把岳父送回来,同时还驮着一袋袋酥油、奶酪、糌粑和几只绵羊作为说唱《那加才洛》的报酬。那木加勒心想:不用沐雨栉风、无需受苦受累就能得到好吃好穿的东西,这样的生活不是极乐世界又是什么?以后自己也要把岳父的《那加才洛》背下来,靠天生的好嗓音,像岳父一样当一个说唱艺人。

岳父像一个知道别人心思的圣人,有一天上午,等岳母和妻子出门放牧后,他微笑着问那木加勒:“你会唱安多地区的民歌吗?”那木加勒点了点头。于是,他就说:“今天家里只有咱俩,你给我唱一首家乡的民歌或者拉伊(指安多和康区的情歌)好吗?”那木加勒听到岳父话里带着“咱俩”、“拉伊”等词语,就立刻回答:“这当然可以。”说罢就嘹开嗓子唱道:

踏上远方卫藏古道

历经艰险满怀虔诚

一路向西只想佛祖

如果不是为了朝圣

何必跋涉前往拉萨

……

岳父听后心情澎湃,他激动地流着泪水说:“唱得太好了,真的太好了。现在,《那加才洛》这个说唱艺术有传承人了,我的心愿满足了。”

岳父从佛龛的第一个抽屉里取出一本用黄色绸缎裹好的书籍,那书很薄,上面还有一层油垢。他把书放在那木加勒面前说:“我现在已经老了,虽说从各地来邀请的人还不少,但是再过几年就很难像以前那样到处去说唱了。因此,我要把这本从父辈那儿传下来的书交给你,请你先把书中内容一字不差地背下来,然后我再教你说唱曲调旋律等。”这句话对于那木加勒来说如同孔雀听到雷声一样兴奋,此刻他喜悦的心情无以言表。

那木加勒最难熬的无聊生活突然变得充实起来,日子过得不再漫长了。

就这样,那木加勒从一位受持戒律的和尚沦为翻滚于红尘中的俗子,又从一个整天无所事事的赘婿变成说唱《那加才洛》的艺人。起初,专程前来迎请他岳父的人和往常一样只会牵着一匹马来,慢慢地,他们干脆牵了两匹马迎请翁婿二人同台进行说唱。每次返回家中时,赶来的绵羊和驮回的其它物品的数量比以前更多了。有时候,岳父因为感冒不便出门,那木加勒就独自一人去给听众说唱。他的说唱艺术日臻完美,水平不断提升,音质和对唱调的把握、语言的表达技巧方面甚至超过了自己的岳父,名声不断扩大。

几年之后,那木加勒的岳父因高血压导致脑溢血突然去世。不久,岳母因为失去老伴而过度悲伤,一直食欲不振,身体越来越虚弱,最终也永远地离开了他们。家庭的生活重担就这样落在了那木加勒肩上。两口子尽全力先后为二老办完后事,继续保持着原来的生活习惯和生产方式——妻子放牧,他自己到各个牧村说唱《那加才洛》,过着平淡而朴实的日子。让两口子感到欣慰的是,他们现在有了一男一女两个孩子。

古人说:人生时苦时乐,大地叶绿叶黄。那木加勒一家四口人衣食无忧的生活,也常常因自然灾害的影响而动荡变化。有时候,一家人穷得连锅都揭不开,快要到讨饭的地步。那是国家落实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不久后的一个冬季,那曲草原发生了百年不遇的雪灾,大部分牧民的牲畜受到损失,生活遇到困难,这使那木加勒一家的经济收入也急剧下降。那木加勒到各村说唱《那加才洛》时,牧民们往往只给他酥油、糌粑、奶酪等,而不见牲畜的影子。因此,那木加勒又想起当初自己的师傅留下的遗言——“没有恢复宗教信仰自由之前千万不要回来!”看到这几年很多来自安多的信徒路经此地络绎不绝地去拉萨朝拜,他和家人商量后,把家里大到帐篷小至碗筷,有价值的东西全部换成珊瑚、松石等珍贵首饰和钞票,领着全家人一边说唱《那加才洛》一边朝着自己出生的故乡进发。

那木加勒村的大部分村民原来都是那木加勒的父亲那木加勒·扎西头人的部属,听说那木加勒举家返回故里,人们像去朝拜一位高僧大德一样来到村下面的峡谷附近安营扎寨,烧茶、煮肉、做饭,迎接他们心目中的头人的归来;几位老人则组织村里的年轻小伙和姑娘们去清理打扫那木加勒家的老宅院,把里里外外收拾得干干净净,好让他们回家就可以安心生活。

那木加勒很顺利地重新拥有了祖祖辈辈住过的宅院,政府还根据原先的土地面积、牲畜数量和现有的人口,分配了耕地和牲畜,使他们成了全村耕地和牲畜数量最多的人家。那木加勒靠自己天生的好嗓音首先在自己村庄把《那加才洛》说唱了一次,让全村老少激动得潸然泪下。消息一传十、十传百,在附近的各个村落,没有人不知道那木加勒。和在那曲草原一样,牵着马骡来迎请他去说唱《那加才洛》的人接连不断,那种衣食无忧的生活,在自己的故乡生根发芽,日渐茁壮。

那晚,我和那木加勒大叔谈到半夜。后来他好像困了,连着打了几个哈欠后道:“现在咱们休息吧!你有抢救《那加才洛》的想法这很好,我手中只有一个抄本,借你一天时间没有什么不可以的。”说着站起来,想了一下又说:“如果你想听《那加才洛》的话,后天邻近一个村的人会来接我,咱俩可以一同前往。”我听后非常高兴,连连说:“谢谢大叔照顾,谢谢大叔照顾!”

第二天,我把《那加才洛》工整地抄写完一遍时已经是下午了。我出门去放松时刚好遇见一个骑马的人身后牵着一匹马来到那木加勒大叔家门口,他是专程前来迎请那木加勒大叔的。那人说那木加勒大叔今晚就去他们村,人们渴望明天一早就能聆听《那加才洛》。因此,他们提前出发了。

太阳从高高的东山顶上升起时,沉寂的村庄一下子变得喧嚣起来。嘛呢康(村民宗教活动中心)的院子里人山人海,前一排坐的全是村里的老人,离他们五六步的前方摆放着一张高低适中的法座。没过多久,几个管事的人从左右两边扶着那木加勒大叔来到法座前,一直到他坐稳后才离开。这时,一个看上去很有威望的老人走到大家前面讲话:“今天,我们有幸第三次邀请到那木加勒大叔来说唱《那加才洛》,这是咱们全村人的福气啊!如果用心去聆听,就没有比这更通俗的佛法,大家要是能够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进行反思,一定会有很大的收益。后面的年轻人们请安静一下!”说完走到那木加勒大叔跟前,在他耳边说了几句,然后和其他几个管事的人一道坐在了前排。

那木加勒大叔穿一件黄色上衣,戴一副茶色眼睛,手里拿着一串念珠,看起来确实很有福相。他摆正一下坐姿后开始说唱起来。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名叫那加才洛的人,他在前半生拥有成千上万的牛羊和挥霍不完的钱财,享尽了人间的荣华福贵。不曾料想,到了晚年,景象每况愈下,家境日趋衰落,最终变得穷困潦倒,孤苦无靠。饱受世态炎凉的那加才洛深感世事无常,于是,对后人留下这样的遗言:

滚滚红尘中奔忙的人们

不要走神请你专心听讲

那加才洛如今年迈体衰

虽然不知世纪如何形成

但也经历过太多的事情

就让我细谈人生的感悟

……”

优美而伤感的唱调,悲怆而温和的语言,沧桑而嘹亮的声音,随着故事情节而不断变化面部表情、肢体动作,以及因真情投入而落下的眼泪,使在场的所有听众都随着说唱内容一起感叹惋惜,悲伤流泪。听了他的说唱,使我觉得即便是一个爱财如命、甘愿为钱而死的人也会对身外之物产生新的认识;即便是一个追求幸福、视人间为快乐天堂的人也会对世间轮回的意义作出新的判断。半天时间,仿佛一会儿就过去了。

回到学校后,老师对我搜集整理的《那加才洛》只给了59.9分,还加了一句批语:“这首民间叙事诗语言自然朴素、优美流畅,但是通篇内容悲观消极,无助于后人树立积极乐观的心态和昂扬向上的精神,抢救意义不是很大。”我不同意老师的观点和意见,还在批语后面画了一个大大的问号,然后像那木加勒大叔珍藏他的手抄本一样,也把自己的手抄本珍藏了起来。

同类推荐
  • 万寿寺

    万寿寺

    《万寿寺》的主人公王二的遭遇和唐代传奇人物薛嵩、红线的遭遇古今交错,讲述了关于现在、过去、自我、记忆,穿越时空和地域的故事。作者以借古喻今的手法,自由奔放的想象力,收放自如的叙述技巧,构筑了一个虚拟、魔幻、诡异的时空世界。
  • 中国历代通俗演义:清史演义(上)

    中国历代通俗演义:清史演义(上)

    本书讲述从“第一回 溯往事慨谈身世 述前朝细叙源流”到“第五十回 饮鸩毒姑妇成疑案 焚鸦片中外起兵端”的历史。远在赵宋年代,金邦被灭后,还有未死的女真遗族逃奔东北,伏处海滨,取“长白山下居民”之意,自命“爱新觉罗氏”,并建满洲国,于是举族改称“满族”。经过几百年,相传了几代人,族中却出了一个智勇双全、出类拨萃的人物,通过他及他的下一代的征伐,最终由关外入主中原,建立政权,国号清。在其继位者的统治之下,出现了封建社会最后一个盛世……
  • 花香四溢

    花香四溢

    马阳开电动三轮车来到桑泉镇时,喧嚣声立刻扑面而来,商贩们正抓紧散集的工夫,扯开了嗓门叫卖,声音一浪高过一浪。江南风情歌舞团的演出场地在镇南车站西侧的一片空场上,那里准备盖一座大楼,场地平整好一年多了还没有动工。歌舞团用红蓝条纹塑料布在场地东侧围成一个圆形大棚,如同蒙古包,只在朝车站的方向留个门。门外,用钢管搭了个高高的架子,上面放几块木板,铺上红地毯,就成了个高台,两只大音箱一左一右,一块背景广告板高耸台后,几位身体半裸的女孩站在上面,随音乐节奏,做着各种舞蹈动作。
  • 毁灭

    毁灭

    宋刘村东南角那个园子,叫南园,是民国家老辈上的,到民国这一辈,就归公了。园里有好多树,香椿、国槐、楸树、枣树、马尾松、皂角树,那崖头边上,是一溜洋槐,树上住满了成群的鸟儿。崖坡上,爬满了月季。崖下,从西面来一款款河水,哗哗流淌,在园子里听得清脆悦耳。园子靠北,有一座不大的假山,翠竹婆娑。山脚下,有旧时长廊,雕梁画栋,黑瓦飞檐,连着一八柱凉亭,从那斑驳的漆柱上,可见得这园林的沧桑。亭内有石桌、石墩,坐那里,见得河水绵延南去,遇断崖涡漩东流。
  • 看见火光你就跑

    看见火光你就跑

    一看见火光你就跑,知道不?他笑着,看着我比划着奔跑的动作。被火灼伤的脸上露出不自然的笑容,微微张开的嘴巴,像是一个煤矿山洞,舌头似一团捣碎的木耳蜷缩在里面。他转过身去,被火星燎出斑斑点点的衣服鼓胀起来,破麻袋一样,飞快地跑出了教室。你管他干嘛,他这里有病。同事杨若桃用手指了指自己的脑袋。我没有接她的话,呆呆地望着教室外面,晚霞像是着了火一样洒在院子里那棵砖红色的松树枝上。我依然记得第一次看见这个叫作莫然的孩子时,也是在这样的傍晚。那时,我一个人来到水月湾,下了火车后又被大巴丢在这个陌生的村庄旁。
热门推荐
  • 特别谍案

    特别谍案

    小说真实描述了在共和国诞生前的两年多里,中共“吕出情报小组”以“神秘电波”刺破大西北阴霾的天空,力剜胡宗南心脏,重锁马步芳咽喉!然而,无名功臣们在建国后不期然蒙受长达半个世纪的不白之冤……
  • 爱,若烹小鲜

    爱,若烹小鲜

    年近中年的一代大厨沈何夕,一觉醒来回到了令她怀念又揪心17岁。疼爱她的哑巴哥哥顺利渡过生命劫难,爷爷不再强迫她学厨艺,沈何夕如愿踏上了前世里错过的留学之路。异乡生活因厨艺而神奇般地打开,在奇葩餐厅兼职、做美食节目主持,她第一次感激自己出生于一个厨艺世家,可是母亲却反对关于厨艺的一切。但命运就是要胡搅蛮缠,突然出现的日本和食大师,竟与爷爷有着半世的爱恨纠缠……
  • 青雀歌

    青雀歌

    青雀出生就被父母抛弃。沈茉阴谋加害她的母亲祁玉,青雀知道后赶到京城,保护自己的母亲。青雀被沈茉等人陷害,远走从军,立下赫赫战功后,回到京城,把沈家绳之以法。青雀和四皇子阿原成亲,成为晋王妃。阿原的哥哥弘治皇帝传位于阿原,青雀终成为皇后。
  • 居易续谈

    居易续谈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金权博弈

    金权博弈

    本书坚持“曝光事实真相,揭示财富黑手”的原则,详细介绍了鲜为人知的罗斯柴尔德家族对世界金融业的影响、前苏联解体及金融体系的崩溃、日本股市的崩盘、东南亚金融风暴等内容,资料翔实,论述精彩,情节跌宕起伏。
  • 痞女杠上九千岁

    痞女杠上九千岁

    简介她被敌人劫持,他当着所有人的面说不认识她。她被带上瞭望塔,剥光衣服当众羞辱,他冷眼旁观不说,还想亲手射死她!君子报仇十年不晚,这笔帐,她聂欢记下了!她是镇国大将军的小女儿,因一场政治婚姻嫁给大曜王朝的凯旋侯——邢浩宇。可惜却在一场战役中被敌人杀死,从而迎来一条顽强不屈的生命。聂欢,专门为人编织梦境的科学研究员,一场科学事故将她带到这个男尊女卑的落后时代,她一来便遭遇前所未有的虐待,简直就是小白菜的生活。继母说她不知羞耻被人看光了还有脸活着。大姐告诉她,侯爷娶她只因圣上旨意,根本不存在情谊,侯爷喜欢的其实是她。二姐嘲笑她不知廉耻,抢了别人的丈夫,活该被敌人抓去羞辱。换做其他自尊心强的早就不知道死过多少回了,可她却顽强的活下来,不光活着,还活的风生水起。丈夫既然爱的人不是她,那好办,临走之前拟写一份《休书》,用工整的字体刻在侯府的承重墙上,要想抹去字迹,你得把房子拆了。三年后,她再次回到这里。原本被人弃之如敝的她却成为整个家族的依靠,所有人都要看着她的脸色行事。不爱她的前夫气急败坏的指控她始乱终弃。不光是他,华丽的转变之后,原本声名狼藉的女人竟然成为皇族权贵向往的女神。面对一干男子,某女风轻云淡道:“师傅帮我算过了,我的真命天子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九千岁!”
  • 古书隐楼藏书

    古书隐楼藏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别跑得太快,等等自己的灵魂

    别跑得太快,等等自己的灵魂

    这是20个震撼人心的真实故事。这是一部洗涤心灵的启示录。当下的时代,是一个充满名、利、欲的时代,虚荣、浮躁、彷徨、迷茫与人们如影随形。人们往往想要的太多,跑得太快,而忘了停下来等等自己的灵魂。本书的主旨在于启示读者,该如何化解人生中的种种贪、嗔、痴、怨,学会停下,拥抱美好生活。
  • 神奇宝贝之智爷天下

    神奇宝贝之智爷天下

    小智屡屡屡得不了冠军,你看的下去吗?不用担心,由美丽少女化成系统帮助小智实现理想!系统少女的恶作剧居然让小智桃花朵朵绽开!大地震!!!小智的未婚妻居然是希罗娜!!!可是小智这个木头能开花到什么地步!?(以TV主线,加一些漫画和口袋妖怪元素。系统也绝不变态,只能查看神奇宝贝的资料,但会利用最大化的。)
  • 寂静玛尼歌

    寂静玛尼歌

    浪子啊,你虽已死,但你能否说出,在你短暂的一生中,有多少次远足值得铭记?因为有着在戈麦高地上与康巴藏人一同游牧四野的传奇经历,作为一个汉人,柴春芽才敢于书写他对中国西部牧野生活的缅怀。因为漫游了西藏大地并最终皈依了藏传佛教,柴春芽才勇于坦露心迹,探索灵魂的深度与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