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279400000002

第2章

麦子要收了,田野里有“咕咕”、“咕咕”的叫声。田野里,“咕咕”的叫声很迷人。听着“咕咕”、“咕咕”叫声长大的人,如果再听到“咕咕”的叫声,不管他身在哪里,他的心绪都会一下子回到生他养他的地方。麦子成熟的季节,就来了“咕咕”鸟,你看不见她究竟在哪儿,但她“咕咕”、“咕咕”叫着,她叫:“桃黄、杏黄,绣女下床。”她不是叫绣女来吃桃儿、杏儿,她急着说麦子熟了,收拾了你正做着的嫁妆,快快来帮着割麦吧。

“咕咕”鸟,抬头寻她的叫声,是连成一线的黛色青山,是密实葱绿的芦苇地,是一片接着一片的浅黄的麦田。

谁能模仿如此迷人的叫唤声?

我只是这么一个庄稼人,那些年在生产队,一天八分工,远不能过上好日子。我那会儿就想过好日子。我想法子要过上好生活。我爱听小曲儿。我们庄稼人干着活,高兴了,就哼小曲儿,我爱听。我小时候,常听一个女人唱小曲儿。她这样唱:

一毛钱的脂胭,

两毛钱的粉,

三毛钱的雪花膏买住你的心。

她唱,一伙的女人笑。我跟我们的伙伴们在一旁玩,我听见她唱,不玩了,站在那儿,傻笑着,听她唱。我一个劲地傻笑。在红日漫过的村庄,在一个墙根下的沙堆上,我傻笑着看一个唱小曲子的婆娘。

我学会了做笛子:将绿了的杨柳条掐一枝,一节一节折断,长的,短的,将它左扭右扭,牙齿咬住里面白生生的芯子,下巴一抬,那绿的皮就是空的笛坯子。我用嘴有节制地吮着,只需半分钟,从绿的树皮中就有了悠扬喜人的笛声。可别说它的声音不像乌油黑亮的木笛声那样婉啭,它自有它自个的韵味,它的吱吱哇哇,更好地让人想到田野、村庄,想到蓝天白云下奔跑的小羊,想到哞哞叫的母牛,想到在池塘里跳跃着的青蛙,还有那似从天上挂下来的四溅的河流。

我学会打口哨,庄稼人称唿哨。一个人走在山梁上,一个唿哨,鞭子一样,从山头掠过。打唿哨让人愉快,男人都会打唿哨。小男孩的唿哨就是男人教会的。男人教小男孩打唿哨,他让小孩子看他嘬着的嘴,深吸一口气,然后呼出去。这样的事情,小孩子多喜欢学呵。一个很快学会了,一个传一个地,会了一大片。我们相跟着唿哨,此起彼伏。我们一个一个唿哨,个个相似,个个不同,像一母所生的几个儿子。

我学会两手捂着,发各种不同的声音。他们,我的伙伴们,他们会做笛子,会打唿哨,他们不像我能用双手捂了嘴巴,学牛叫,学羊叫,学各样的鸟叫。他们看见我用双手捂着嘴,也用双手捂着嘴;我从开开合合的手指中间发出各样惟妙惟肖的声音,他们笨拙的唔唔,像吃了一个大嘴巴子的囫囤声。

他们说我天生会玩这个。大人们也说我天生会玩这个。

我结了婚,从一个小伙子,长成人了。在我结婚后,小孩子七岁前,我没有玩过用杨柳枝条做笛子的游戏。

我儿子七岁,我带他到田野。

那是五月,走在小路上,一路闻着麦香。儿子东跑西跑地追着蝴蝶玩。儿子追不到蝴蝶,他摸着他的头发,了无生趣。前面咕咕嘟嘟的水声,渠水两边的柳树枝倒挂,如长发纷披。但她们一个个已经不是少女了,她们身材臃肿,是一个中年妇人。可是,她们的头发年年绿着,这是大地降福给她。我扬手折下一根枝条,很快地,一个脆亮的声音,响在田野的上空。哪来的一只咕咕鸟,她“咕咕”、“咕咕”地叫。我寻不见她,我用手支在嘴上——

“咕咕”、“咕咕”。

“咕咕”、“咕咕”。

咕咕鸟呼应着——

“咕咕”、“咕咕”。

儿子手里握着我给他的柳笛,他学我,两只小手捂着小嘴,也在叫了,却不看我,在看一个不知道的地方。

我与儿子在田野里玩耍,并没有想到我做的这些能让我活命。

我的儿子一个接着一个,我再也没有要带他们去田野玩的心思,我感觉到我的心在一天一天变老。我头顶的头发在向后退缩,我的脸变得松驰,而我的儿子一个接着一个出生。他们萦绕我的周围,他们绊着我的脚步。我想让他们吃好,让他们安安乐乐地生存。但我不能让他们安乐地生存。我的大儿子,跟我在田野里吹口哨的大儿子,他的脖子鸡脖子似的,又细又长,面黄肌瘦。二儿子总穿大儿子的裤子,不是长就是短,看上去很滑稽。三儿子在炕上爬,他咂不出奶来,饿得直哭。我还想要一个女孩子,有一个女孩子是个什么滋味呢?叫起爸来,是不是另一个样?

我先得让屋里的这些人过好日子。

一天,我走进代销店。大儿子哭着要哨呼。他说学校老师有哨呼,上课了,呼的一吹,说上课了;呼的又一吹,说下课了。那个哨呼,墨绿颜色,他也想要。我就去了代销店。我双肘拄在代销店的长柜上,看见的是洋瓷缸,有大有小,上面有红漆漆出来的图案,一个带安全帽的工人,乐呵呵地在笑。还有小圆镜,那是大姑娘的玩意儿,真想给我孩子妈、我的女人买一个。她每天为孩子都忙糊涂了,头脸却还是那样整洁,该给她买一个。她不知道她有多好看,她比刚嫁过来还要好看。可孩子要哨呼,女人没有说要镜子,没说要就算了。我还看到做鞋用的橡皮,卷成圈,卧在那儿。这是女人的稀罕物,一年扯上一回,给男人做一双洋气一点的鞋,出门穿。橡皮有剩余,给大孩子也做一双。女人都喜欢打扮自己的孩子,说孩子漂亮比说她自己漂亮,听着更舒心一些。我还看到柜架上挂着的白线黑线,看到女孩子的红红绿绿的洋毛头绳。那颜色多俊,可惜我没有小女孩儿。我还是问哨呼吧。我没有看见儿子给我说的哨呼。售货员是一个干巴年轻人。他的脸仰向我,看我眼睛看什么,他也跟着看什么。我说有没有哨呼?他从一个硬纸盒里拿出一个,果然墨绿色。我看了纸盒子好几遍,看过来又看过去,却不知道它里面就是装的这个。我说多钱一个?

“九分钱。”

九分钱。我一天才九分钱,这个就值九分钱?九分钱。我看看手里的哨呼,我放在嘴里,果然“呼”的一声。我再吹,还是“呼”的一声。我翻转着看它,它里面有圆的硬物,酸枣核样的。你一吹,能听见它在里面呼啦啦滚动。

我没买,还给售货员。

我用泥捏了一个鸡模样的东西,在尾巴上吹它,却不响。如果这个鸡能响起来,比那个墨绿色的塑料做的可要好多了。

我只是这样想想。但我在不远的后来,我真的做出会响的泥哨了。

我在集市上,听到哨子的声音。那声音比塑料哨子好听。我寻声,看见一个姑娘。她梳着长长的辫子,辫子朝前搭着,辫尾巴上绑的就是我在代销店里看见的俊俊的红头绳。这姑娘鼓鼓的脸上,大眼睛扑扑闪闪。但我迷她手里的哨子。我的心跳了,我看见她手里捏着一个鸡模样的哨子。我惊讶,她手里的泥哨,看着是那么的眼熟。前些日子,我不是也捏过这样一个鸡形的哨子吗?我伸出双手,我要看看它怎么就响起来了呢?不想却闪了个空,那姑娘的手缩了回去,她的眉头皱起来。她皱起眉头,眼睛黑下来,两个黑眼珠一眨不眨恼怒地对准我。

我这才想起自己的唐突,不打招呼,怎么就想抢人家的哨子呢?我赔礼地对姑娘笑笑,我说我想看看。

“买就买,不买拉倒,不让看。”

“多钱?”

“七分。”

“怎么也这么贵?”

姑娘辫子一甩,转身就走。

我从衣兜里掏出一毛钱,我说这回总能让我挑一个吧。我看着她胳膊肘挎着的小篮子。她看了我一眼,抿着嘴想笑不笑的样子,放下手里的篮,我们跟着蹲下来。她一篮子的鸡头,漆得红红绿绿。我看了这个,又看看那个,拾起这个,不放那个。看了好半天,还是不知道要哪一个。太阳照得人身上热起来,赶集的人离我越来越远。

“不买我可走了?”姑娘说着就要提篮。

我急了,放下手里的一个,从里面抓起一个就走。我的头大起来。

我听到后面一串脆亮的笑声。我往后看,是卖哨子的姑娘。她见我回过头,越发笑得响亮。我摸摸我的头,我低头看我身上的衣服,都好好的呵。

“你的钱。你不要你的钱吗?”

我接过钱,是五分。

我抬头看她,“不是要七分钱吗?”

“拿去吧,本来就是卖五分。”

姑娘说着转过身子。我听到好听的哨声,走远了。

我一路吹着手里的泥哨子,将它在手里翻转着。它跟我捏的没有什么不同呵,连同它高高翘起的尾巴,它甚至还没有我捏的那个好看呐。它怎么就能出声儿了呢?

我的大儿子快十岁了。我的二儿子长成大儿子七岁的模样。我拿着泥哨在二儿子眼前一晃,要跑。小子眼尖,看见了,揪住我的下衣摆,不松手。我一想哨子的事,我就觉得自己又年轻了。二儿子说:“给我玩,给我玩。”

我交给他。他新奇地左看右看。我抓住他的手,在鸡的尾巴上吹一口,“吱哇”一声。他学我的样子,我听他连续不断地吱吱哇哇地吹。但那一天没玩到底,那个要命的泥哨子就给摔破了。我看见二儿子拿着哨子,吹着跑着,进屋里的门槛,跌了一跤,泥哨子跌在灶台跟前了,“叭嗒”响处,鸡尾巴摔掉一角。

女人正往灶里添柴,她赶忙起身扶起哇哇哭叫的孩子,她说这个二小子就是毛手毛脚,什么玩具都玩不到头儿,没到天黑呢,卖了五分钱。

我坐在炕头熏烟,我的眼睛正眯着,就听见“叭嗒”一声,我抬起靠墙的脊背,眼睛睁大,看到底摔了哪儿?我下炕,脚摸着鞋,趿拉着,从屋里的砖地上捡起那只破了的哨子,我试着将那破了的尾巴尖安住,手一松,又脱分开来。我索性扔了掉下来的那一块,试着吹,不响了。这让我兴奋。我闭了一只眼睛,我相信我从鸡尾巴里看到了什么。

孩子妈似乎知道我的心思,她说她想起小的时候,捏泥用胶泥,就是山水漫过的地方的泥土。这句话提醒了我。记得小的时候,我们小孩子也都捏泥来玩,学着大人捏面食的样子,捏猫捏狗。我们捏泥窝窝,没有水,就站起来,尿在里面。一个女同伴,看见了,大声告诉别的同伴,某某用尿捏窝窝,某某用尿捏窝窝,嘻——。

我们捏出的东西,猫不像猫,狗不像狗。我们用它团一个个圆团,大小均匀的圆团,比珠子小一点,像电影里和尚的念珠。我们一个个团好,拿回家,放在窗台上,不允许大人将我们这些扔出去。待它们半干时候,我们拿线把它们一个个串起来,再晾,直到它们干得发白,我们戴在脖子上。这样的珠子是不会破的,玩够了,只有扔掉,摔它都不破的。我们比赛看谁能摔破,我们拿它在门上摔,在铁上摔,串珠子的线摔脱了,它却丝毫没有损伤。

孩子们一个个轻轻地打着鼾。屋里黑着灯,我与孩子妈高兴地说起这些,我们好像又回到了童年。

我挖山水过处的土,我挖池塘里的土,拿回到家。碰到有人问,我说我的猪圈墙该收拾收拾。晚上,我把土和成泥,我像小时候,把泥摔过来,砸过去。泥在我的手里像面团,也像女人的肌肤。我重新捏了一个鸡,像我以前捏的那个模样。我看看买来的那个哨子,我觉得它和我捏的像极了,但我捏的还是不与它一样。一看就知道。我兴奋地在它的尾巴上作了手脚。不瞒你说,做这个的时候,我浑身颤动。

我一行捏了十几个。那时候,我们生产队都烧砖窑,我哪里敢让他们给捎带?那叫自投罗网。我想起屋里的炉灶。晚上,全村人都睡了,我拿晾好的鸡哨子,放在火光闪闪的炉灶里。炉灶上面,用灰闷住,烟上不来。天放亮,我的鸡哨子从炉子里出来都一个个用漆刷好了。我整夜不睡。我在漆之前,试了,个个吹得响,我能听出来,比买的哨子不差。我高兴地在孩子妈脸上亲了又亲。这十几个哨子,一个五分钱,十个就是五毛。一晚上,就顶我给生产队出了好几天的工呐。

我给我的小孩子一人送一个,看着他们一个个吹得响亮,我和我女人那个幸福甭提了。我把我捏的哨子剩下的都卖了。起先,有些害羞,赶集,心里还当自己是去买盐,要收割了,再买一把好镰刀。这样想着,才安着心,走到集市上。

我卖哨子也不吆喝。我没有像那个姑娘,胳膊肘挎一个竹篮子。男人家走亲戚不挎竹篮子。我才十几个哨子,再多,我肩上的褡子也够装的。

我的褡子里装十多个哨子。

我不知道我第一次,哨子出手得那样顺当,一会儿工夫,全卖了。那次赶集,我给女人买了一面大铜镜,给孩子买了一毛钱的糖。

女人好高兴我给她买的镜子。她选准一个地方,要我在墙上按一个钉子进去,将镜子挂在了墙上。她在镜子前照了又照,照一眼,对我笑笑,再去照。她的笑是对我的夸奖。有了这面镜子,屋子也跟着亮堂起来了。

天一点点高起来,我的眼前开阔了许多。白天,我照样听生产队的钟声,钟声一响,我跟着社员出工。我们一起收割,一起打场。我又听到咕咕的叫声。自从我会捏泥哨以来,听这样的叫声,不由我动起心思。我们一起劳作的伙伴,撮起手来,学着咕咕叫。我们中间的一个说,还是四象咕咕起来,好听。我叫四象。我们家有大象、二象,他们是我的大哥、二哥。轮到我,他们叫我四象。我听我的长辈说,他们看我长得太好看,给我起了四象这个名字,说我四不象。

他们要我咕咕。我没有像往常一样咕咕,我寻索着听:“咕咕——”

如果我的哨子也能发出咕咕的叫声呢?

同类推荐
  • 咕噜烧烤

    咕噜烧烤

    天桥盛产故事,是否与这地方的流动性过剩有关?我没把握,先说一个来听。三十年前,我们清都城有了第一座天桥。从它胯下轰隆隆穿过的火车,飙远了,让人想起娃崽们的胯下之物——他们喜欢夹一根竹篙,在晒谷坪里蹿,把自己想成火车司机,满嘴吆五喝六,牛皮哄哄,下一站,武汉都不停,直达北京。仿佛就在转眼问,我们胯下骑过了玩具车、单车、摩托,少不了时软时颠的女人,我们飙得比三十年前更远,却回想不起自己怎么就胡子拉碴了。过天桥人行道,大家都走得快,脸色像煤油灯罩子,一桥灯照着,更显烟熏腊肉色。
  • 出门

    出门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灵魂殇(下)

    灵魂殇(下)

    农庄里出现了“刘亦安连环杀人案”受害者的肖像图,高毅从中找到线索查到“卓玛屋顶”,原来被胁迫的画师尚羽可正是葛舟的男朋友,吕鸿跟高毅再次陷入危急之中……高毅再次返回唐卡制作室——卓玛屋顶。夜色像逐渐变浓的雾一般缓慢降临。卓玛屋顶门帘后露出一点灯光,在夜的雾气中尖锐明亮。高毅挑帘而人。如果尚羽可没有在于婉诗的发卡上写下“Iariba”,如果他没有使用红色珊瑚原料,那么这两条线索都只可能是刘亦安故意留下的,目的就是让高毅心甘情愿地进入他设好的圈套,单打独斗地去面对尚羽可的自杀。
  • 守护故事的人

    守护故事的人

    一份神秘的书稿将生活在不同时空的四个人联系在了一起,而这种看似命运般的交合,似乎暗示着人物之间更深层次的关联——他们在时空间相互追逐,互为彼此的“过去”与“未来”。简·吉布斯是一名生活在纽约事业有成的编辑,进入蔚达出版社把她的事业推向了顶峰。一天早上,废稿堆中的一封装着泛黄书稿的信封突然出现在她的案头。简被这个故事深深吸引:故事发生在世纪之交的阿巴拉契亚山脉,一个名叫萨拉的混血印第安纳女孩,默默地观察着周遭的一切,她正在等待着一个逃跑的时机……简决心找到作者,可投稿人神秘的身份又让她隐隐感到不安。更严重的是,随着事态的发展,一切线索都指向蓝岭山脉的深处,一个简自以为已经永远摆脱的地方……
  • 金光蔓延

    金光蔓延

    姚金女十六岁那年,忽然感觉吕城镇静谧的空气里多了一种震颤。这种震颤是从镇北那边传来的,沉沉的带着固定节奏的金属碾轧声,由远而近或者由近而远,穿过平素静谧温和的土层,再通过土壤,传导给墙壁、窗户、门框、床铺、桌椅。沉厚的碾轧声虽被分解零散成微微的颤栗,但乡村的风酥雨柔明显被注入了一种刚硬的元素。奇怪的是,金女问周围的人,都说没感觉到。“哪有什么颤动啊?你又神经兮兮瞎想了吧。”姐姐金朵摇了摇头,继续拿着抹布做她的事去了。金女又去问了母亲和弟弟,他们都说没感觉到。真是怪了。
热门推荐
  • 60天轻松成为理财高手

    60天轻松成为理财高手

    本书就是本着赋予你理财的能力,赋予你改变命运的力量的宗旨而做的!让你由内而外,从观念到身份,实现最神奇的转变。它不是高深莫测的空谈,也不是晦涩难懂的理论,而是通俗易懂、操作性强的理财“挖井”指南。同时,本书对所有理财工具进行了全面细致的介绍,其中提供的理财方法拿来就能用。书中穿插了大量真实生动的案例,极具借鉴意义。同时,本书也摒除了一般理财类图书中生涩的理财术语,你读到的将是最贴近生活的言语,而它博大的内容,可以满足各个年龄阶段的人的理财需求。可以说,它就是一本专门为理财人士打造的超级理财指南。
  • 轮回风灵

    轮回风灵

    风,一种来自自然的元素,和其他元素一样,强大到极致便可化灵,在统御下界、神界和圣界的灵界中拥有自己的灵位,统御着自己所拥有的元素。但是,拥有灵位的灵界众灵,却无法再通过修炼获取更强大的实力,只能通过轮回来提升……
  • 薄爷的小娇妻羞答答

    薄爷的小娇妻羞答答

    他遇见她的第一次,她救了他。第二次,他成了她的监护人。然后,金屋藏娇,日久生情。
  • 修罗邪妃

    修罗邪妃

    离王府,到处弥漫着大红喜色,新房极尽奢华,只是与这喜庆的颜色象相不符的是,整个离王府的下人脸上皆无喜色,只为新房里的女子感到惋惜。靠近右边窗户的石柱,透过窗柩朦胧的月色洒下一片清冷光华,为整个房间附上一层银霜。空气中弥漫着幽兰的馨香,与对面的紫檀木妆台散发出的香味混为一体,带着令人微醉的气息。一道莹润光滑的珠帘静静垂落着。珠帘之后,摆放着一张刺绣屏风,屏风后隐隐显出一张质地……
  • 366个爱情故事

    366个爱情故事

    每个人每天就要遇见几百个人,多少人你可以记住,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每天都喜欢着你,你什么时候喜欢我啊?
  • 听说记忆深处有遗忘

    听说记忆深处有遗忘

    年少时,他和她是一对青梅竹马,许下了一生的誓言;可他远渡重洋,飞机失事,只剩下她一人。就在她以为自己再不会爱时,另一个人闯进她的生命.....青梅枯萎,竹马老去,从此爱上的人都像你......
  • 水云集

    水云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一品夫人:农家医女

    一品夫人:农家医女

    上有严厉的寡妇娘,中有不省心的姐姐,下有痴傻的弟弟,一日三餐吃不饱,穿到了这样的家庭里,但没关系,就凭她对草药的熟知,定能发家致富奔小康。**家有叔婶姑姑一大堆,人多事乱不省心。谁说唐家女愁嫁,这一群一群,赶着上门来求亲的都是谁。只是二姐,咱能不这么好高骛远吗?什么?有内情?**【片断一】县令公子一门心思想娶了她,死活赖在她家不肯走,骗吃骗住。这天,县令公子不耐烦的问她到底喜不喜欢他,只见她冷冷的横了一眼说:“不喜欢”。然后,在他发怒之前说:“你应该问我爱不爱你。”童子鸡的县令公子一下就羞涩了,扭捏的问:“你爱我吗?”“不爱。”轻蔑一笑,顺脚将他踹进了水塘。叫你小子摆官少爷的谱,叫你小子在我家当大爷,真当姐好欺负呢!姐不过是看在银子的份上,忍你……**【片断二】行医救世,开铺从商,名利双收之际。竟然有一个中年美大叔跑出来想分一杯羹,美名曰:我是你爹。屎可忍,尿不可忍,谁不知道她是小财迷,竟然还想骗她的银子。不发威,还真当她是病猫吗?“来人,关门放恶犬。”“你说谁是恶犬啊?”某男一脸凶残的瞪大了眼,暗自思索,女人果然是不能宠的!**此文非常正经。就是,穿越到古代,有钱有地有男人……过上幸福日子的故事。
  • 智商乐园(智商总动员)

    智商乐园(智商总动员)

    智商总动员系列丛书让你在开心中学习,在学习中益智,在益智中快乐,永远是老师、学生和家长的共同追求。本系列丛书是一片快乐的阅读天地,童趣但不幼稚,启智却不教条,它能让你开心一刻,思考一回。在开心中学习,在学习中益智,在益智中快乐,永远是老师、学生和家长的共同追求。翻开《智商总动员》——轻轻松松让你踏上寓学于乐的智慧之旅!
  • 隐婚小妻,生个娃

    隐婚小妻,生个娃

    【提醒】简介无能,内容才是看点。本文家长里短,宠文,坚决不断更,偶尔小虐(虐坏银),亲们慎重跳坑!【精简版】这是一个老处男被某情伤醉酒女夺去清白,又反夺回来的故事!【狗血版】孙瑾瑾没料到连分手这种事,他都需要借别人的嘴说出来。去他的海誓山盟,姑奶奶我不伺候了!甩了窝囊前男友,她的桃花儿居然一夜之间多了起来。尤其是那个不知道哪里冒出来的老古董。她都说是一夜情了,他是听不懂还是想要敲诈?!一天到晚跟踪她也就算了,还强行将她掳到民政局,他到底想干嘛?叶展翊自认为是个传统的居家好男人!无不良嗜好,上进又努力,还规规矩矩守身如玉。但他怎么都想不通,他都肯负责了,那个拿乔的女人为何会一而再再而三的躲着他,好像他有禽流感似的!他日思夜想,动用所有的关系,将她从眼皮子底下给挖出来,目的只有一个:负责!【精彩片段一】“你睡了吗...”同居头一天,某女极不自在的缩在大床一侧。“......”某男微微抬眼,不吭声。“你是不是也睡不着?”某女翻了个身,继续折腾。“......”某男不理会,继续转移注意力。“你...真的睡着了吗?”某女终于忍不住面向他,打算来一次认真的谈话。某男忍无可忍,无需再忍,一把将女人抓到怀里,翻身将其扑倒。“既然你毫无睡意,那就干脆别睡了...”于是,某女被一头饿狼吃干抹净又吃干抹净...【精彩片段二】“叶展翊,你这个混蛋!”某女在产房里大声的嘶喊,放佛只有这样才能减轻生产时的痛苦。“是我的错,都是我的错...”某男一脸担心的守在一旁,任由妻子掐着自己的手臂。“叶展翊,我以后再也不要生孩子了!”某女继续呐喊。“好好好,不生了不生了...”某男深表同意的点头。“我不要上环,你结扎!”某女继续要求。某男迟疑了一下,继而笑着安抚道:“好!”某女一激动,肚子里折腾了十几个小时的婴儿呱呱落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