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286800000001

第1章

钧窑平底三耳瓷盘。内中养了一清瘦上水石。石上附有苔藓。一丛菖蒲,长在石缝疏漏处,几尾寸许小鱼,日影下,鳞光闪闪,出没其间。

天井口悬得很高。四沿瓦楞黧黑。其中,一方深蓝,是天空。

入冬,钧窑三耳盘旁另摆了一只青花水盂,一丛单瓣水仙,根须清丽嫩白,浸在水盂底下雨花石上,花瓣新开,或嫩黄,或淡粉,临水而立,甚是养眼。

天井两旁是厢房,雕花木窗下,摆了一张长案,上置笔、砚、纸、墨、印、泥、笔洗,及两方檀香紫檀镇纸。他坐在那把明式官帽椅上,因身材瘦小,两只脚悬在空中,一对眸子,漆亮注定案上。

他在看画。

水墨山水。疏林远树。平旷辽阔。水色江天。峰峦烟雨。

上水石上,何日长出一株肥翠虎耳草。青花水盂中,水仙变成浮萍,几枚清圆,浮在黄昏日影下。悬在空中的两脚转瞬间及着地了。窗棂静寂。日影明黄。回廊栏杆旁,父亲青缎团花马褂上,雪花飘落。

东方无稽躺在床上。

这是一间搭在后墙底下的矮屋。水泥抹就的毛地面,墙也一样,面西墙上开了一方窗。老式木床,横对窗口。东方无稽着灰布内衫,蜷缩侧身,左眼缓缓睁开,看向前方,日影如一刀云母笺熟宣,薄而黄亮,窄窄一片,从窗口一直铺至床前。

那栋久远以前的老屋,在眼前,像是一个重影。

手抵住床,肘一点一点前挪,身躯同时做出努力,东方无稽想爬起来,最终,还是失败了。

距离木床十米开外,临窗摆在那儿的,是东方无稽的画案,一块整板三合板,下面支了四根木条,两竖条间又交叉钉了两根拉条,作为固定,铺在画案上的画毡是正宗的羊毛垫子,笔洗里残存有水,砚盒里墨已干了,画案北端墙上,即东方无稽床头前方墙壁,挂了一幅水墨山水中堂,两旁是一幅七言联——

长风生浪水无与,春气集林山不知。

书有二爨高古意蕴。

挨近床头墙根,立了许多空酒瓶。高低错落,形制差异,然罗列整饬,一一依墙而立。

东方无稽脸清瘦,寡白,那只睁开的左眼,长久不挪,望向前方窗下画案。案台一角,一团朦胧墨色,是东方无稽收养的一猫,因为衰老,原有一身华光如今褪去,那猫一如主人蜷缩着,无息,不动,双眼注定床上主人。猫旁边,一张六尺开宣纸上,烟岚远黛,山峦露骨,苍树清流,水声犹闻。一支小楷羊毫画笔搁在墨盒边沿,颖毫干枯了。

使君。

东方无稽唤一声。声音极微弱。那猫竟然听见了,“喵呜——”,声音虽苍老,却透出无限依恋,随声头抬起来,一对瞳子,放出光芒,哀哀望着床上主人。

叙说东方无稽,须先从东方世家远祖正秀公说起。

东方氏族谱记载,北宋政和八年(公元1118年),远祖正秀公入徽宗皇家画院为画师,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浮江南下,退隐老家湘西石城。史载靖康二年四月,北宋都城东京汴梁为金军沦陷,烧杀掳掠,血可漂橹,腥风百里,徽、钦二帝及后妃、皇子、宫女、大臣、教坊百工,四万七千余众悉数作了俘虏,押解北上。正秀公当时如何侥幸逃脱,又怎样一路逃回到了老家,对于远祖的这段传奇,族谱未留一言,就像一个谜,被时间永久埋入了尘埃。

东方无稽年岁稍长,一日,他的老祖母,一位双鬓皆白慈目蔼笑的小脚老妇人,让他见识了那位神秘的远祖——正秀公。老祖母将他带进天井后面一间小退屋里,一只楠木箱子,铜环犹亮,漆已斑驳,开锁,启盖,小心慑慑,一件一样,取出箱内物件,老祖母看着他,神态一下变得肃穆:这就是你正秀公当年从汴梁带回来的东西。

水墨山水。

正秀公画稿。

李成《晴峦萧寺图》。

董源《潇湘图》。

徽宗赵佶花鸟,上钤玉玺一枚,书画印若干,落款“赵佶御笔”,瘦金体,下压拇指形状“赵佶印”一枚。

四楞珊瑚鞭,上铭“御赐”款识,下坠绿松石玉坠。

箱内画、印、器、物,共四十七件。其中以画居多,水墨、青绿、金碧、没骨、浅绛、淡彩,凡是种种。

东方无稽少年失怙,是祖母一手将他抚养长大。七岁习画,师从白云亭。白老工山水,沅澧一带,其时颇负盛誉。一天,祖母将那只楠木箱子里的画取出,让白老过目一识,白老见罢,一下呆住,忽“扑通”一声,双膝跪地。

七岁的东方无稽手执小楷湖笔,白老身着竹色杭纺长衫,静立一边,指示作画。山水以水墨为胜,今人作画多趋流俗,淡、浓、焦、宿四墨,竟不知其禀赋性格,更不知风骨精神为何物;魏晋大小谢创山水诗一派,五代北宋,山水画兴起,荆浩、关仝、李成、董源、宋迪、王诜的水墨山水,王希孟、赵伯驹、赵伯骕的青绿山水,意蕴何其幽远,元人山水趋写意,明清经营更求意境传达;何谓山水?山水实为人格之向往,精神之远骛,心灵滋养修为之安顿憩居,翎毛花鸟,固不足观,媚俗迎奉,尤为笔墨大忌,不要跟在改七芗、费晓楼屁股后头跑,倪墨耕更其甜俗,要越过唐寅等辈,意趣旨归直追两宋南唐。

白老先生说以上话时,神态肃然,注目凝视东方无稽,对跟前的这个小弟子,老先生是别有一番寄望的,他要东方无稽先从直观入手,读画——正秀公的水墨遗稿,李成的《晴峦萧寺图》,董源的《潇湘图》、《夏山图》,范宽的《溪山行旅图》、《雪景塞上图》——“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白老先生展开正秀公一幅水墨遗稿,让东方无稽坐好,端正,凝神直视纸上峰峦,寄语深长如是说。

可惜东方无稽再也见不到那些先人的山水了。

上世纪六十年代末。一天,东方家的大门虎钮、天井石栏、雕花窗棂,统统被砸烂,那只楠木箱子,及箱内四十七件画稿物器被指为“四旧”,全皆掳去。那年,东方无稽祖母一百零四岁,银发飘拂,小脚战战,因两只手紧护着那只祖传下来的楠木箱子,被人一脚踢倒在地,从此,天人永隔。

正秀公,那些先人的山水,再也看不到它们了。所幸的是,当年,祖母一张一张小心展拂,白老先生捉笔讲解,经年累月,目染耳濡,它们已经深入到了东方无稽心底。东方无稽坐在夜黑深处,恍惚中,看见自己在走,松风晓月,巉岩远黛,团栾静辉,一步一步,正走在那些先人们的画境里。

白老先生被人揪到了台上。

东方无稽也被揪到了台上。

为什要画黑山黑水?

诬蔑红色江山,该当何罪?

逼问。呵斥。怒吼。

东方无稽两眼发直,嘴张开,瑟瑟颤栗。

砰!东方无稽右眼窝上,一声爆炸,水墨迸飞,当空丽日瞬间粉碎。

那年,东方无稽三十。而立之际,不独失去了右边一只眼睛,他的妻子——白老先生的女儿芷畦,一日竟也离他长去。

多年后,东方无稽在石城后山洼一间草屋中重操画笔,因为那只失去的右眼,他特意为此制作了一枚闲章——“眇一目樵夫”。边款铭二十八字:

眇一目看山,东边日头,仅半边红熟;以一孔观景,花开两朵,只一支堪摘。

语近谐谑,犹带几分玩世况味。然沉吟回味,却是难言的悲怆。

对这枚自制的闲章东方无稽很是偏爱,制成,把玩于手,以一目凑近,上下览阅,吟咏自赏,腮边,笑纹一缕。

一天,朗州某治印金石家来东方无稽茅庐,东方无稽将那枚“眇一目樵夫”拿与金石家赏鉴,金石家观印,读款,读着,两颊清泪,不禁泫然长啸。

有人怂恿东方无稽向司法机关提起诉讼,追究当年行凶者的责任,东方无稽淡笑,摇头:天下攘攘,去哪里追究那只铁拳呢?何况,时过境迁,追又何补,究又何益。妻子白芷畦走时,毛毛仅一岁,如今已长大成人了,倒是儿子毛毛提出一件事让他觉得大有必须——毛毛要他去当地公安机关报案,追查当年抄家掳走的那只楠木箱子。那可是无价之宝啊,不说四十七件,就一件,徽宗一幅花鸟,价值连城啊,爸!东方无稽果真到石城公安机关就那只楠木箱子报了案,负责立案公安问他:人证,物证?祖母作为人证,显然不可以,因为是自家人,况且老人家已经归了西;白老先生看过那些箱子里面的画,但老先生也走了,接连几次揪斗后的一天夜晚悬梁自尽。虽无确凿证据,石城公安机关还是对那只楠木箱子立了案;东方无稽对箱内四十七件失物从形制、大小、着色,乃至每一细节,描述形状,详尽备至。从办案室出来,负责立案的公安对东方无稽说,那只楠木箱子已经记录在案,至于何时侦破,他要东方无稽先回家,等候消息。

因为少去一边眼睛,东方无稽作画时样子便显出与众不同:背佝偻,脖子拉长,头前趋探伸,鼻准及那只左眼倾斜,偏向画案上稿纸,形状类似一名瞄准射击的狙击手。失去右眼后,约摸有十年东方无稽再没拿过画笔。原来依山面河的东方祖屋,回廊,照壁,荷池,井栏,青石镌花门券——两扇朱漆大门上交叉贴上了两纸封条,祖屋是回不去了……由是,东方无稽在石城后东家洼搭建了一间草屋。东家洼为东方家族祖茔地,东方无稽祖母及白云亭先生两座新坟,距离不出百步,即在草屋前后。

草屋盖的是一种名“牯牛黄”的茅草,细株生节,色近深黄,节结处生麦粒状颖穗,茅屋屋檐边沿以茅草尾梢绾以编结,意在连缀,抵御风袭;其辫花交织,长长一线,望之竟不失为一道颇具审美的工艺。墙是黄泥。后墙面东开了一孔窗,新月初上,正好对着墙头窗孔,清轮静照,临窗独悬,泥墙四壁生辉。门前荒地开成一块菜园,种瓜,种豆,种四时各类藤蔓叶绿;屋旁开垦出的荒地则种薯类、粟、玉米。薯洗净,吊锅煮熟,囫囵拿手上,称“拿饭”;粟、玉米熬粥,色泽金黄,唇齿俱香;菜或青绿,或绛紫,或凉拌清炒,虽无鱼肉,却是清新鲜嫩。三十岁的东方无稽就这样喂养儿子毛毛,及一条捡来的鬈毛小狗。

那些年,石城人,那些昔时的街坊邻里,差不多将东方无稽全忘了,偶尔想及,心生悱恻,不觉唏嘘。其实,东方无稽并非他们想象那样悲苦,只是寡言,不说话,去菜畦里锄草,把毛毛的一只小手牵着,带在身边;到屋旁坡地挖土,也将毛毛带去了,就像放牧一只豢养的幼崽。他让毛毛在泥土里挖掘蚯蚓,在草丛中攀摘灯笼花,与那只鬈毛小狗嬉戏在地上打滚。日暮黄昏,东方无稽有时会坐在白老先生坟前,老先生坟上长满青草,东方无稽寂默坐在那儿,神情萧肃,一动不动,直至暮色侵临,远山一片苍茫。有时,东方无稽也会到祖母坟前去,将坟前新长出的杂草一棵棵拔除干净,而后,拣一块石块坐下,面对坟冢,长久独坐无语。毛毛睡着了,那只鬈毛小狗守在毛毛身边,东方无稽从床上披衣坐起,无声小心开了门,往屋后山坳走去。正秀公的坟在山坳远处,四山屏围,远水横陈,原来的石碑被砸烂了,榛莽荒芜,虫鸣清泠。东方无稽在一块残碣上坐下来,月辉清明,草叶生光,远处,澧水澹光一片,鳞鳞邈邈,山峦淡远,黛色如烟。东方无稽眼前浮现正秀公山水图画,心底忽作涌动,霍然起立,望山下茅屋而去。

辍画十多年,笔乍拿在手里,未免荒疏,然胸臆深处有一股奔涌,蘸墨挥毫,云水呼应,林岩簇拥而来,水激石鸣不一而足。东方无稽以一目视纸,斡、皴、渲、捽、刷、擢、点、勒,忽顿笔,一目乜斜,远观,近视,凝思默想,乍然,嘴咧开。

十年光阴何漫漫,东方无稽笑了。且笑着频频点头。

东方无稽作画时,儿子毛毛一直伏在桌子一边,一双毛桃小眼睛瞪大,追随东方无稽手中笔毫转动,见东方无稽忽然握笔作笑,毛毛眉心凝结,盯着东方无稽:爸爸,你的画能卖钱吗?

东方无稽一愣,旋即,一笑,冲儿子点头:能,能卖。能卖钱。

板桥润格,大幅六两,中幅四两,小幅二两,条幅对联一两,扇子斗方五钱,且附言,“凡送礼物食物,总不如白银为妙,公之所送,未必弟子之所好也,送现银则心中喜乐,书画皆佳,礼物既属纠缠,赊欠尤为赖账,年老体倦,亦不能陪诸君,作无益语言也。”并附诗一首于后:“画竹多于买竹钱,纸高六尺价三千,任渠旧话论交接,只当秋风过耳边。”

想到前有先例,东方无稽信心大振,笑得更是得意了。

东方无稽第二天真的将几幅近作水墨山水拿到了石城街上,效仿郑板桥,东方无稽也为自己写了一份润格:“六尺山水中堂,每幅价两千元,四尺一千五,条屏二尺八百元。”写润格时,毛毛趴在桌边,眼盯着东方无稽手中毛笔。当纸上出现“两千元”一行字,毛毛惊叫,呀,这么多钱!东方无稽停笔,朝毛毛觑一眼,继续写。

来到石城西街,行至那颗老榆树下,东方无稽将包袱里面包裹的几幅山水展开,系上树枝,并将那张毛边纸写的润格挂于树干,随后,寻来一块石头,坐下,背倚老树杆,双手置膝,神态安详淡定。

这里为东西两街交会处,车马辐辏,行人往来稠密,东街后为蔬菜鲜货市场,鸡鸭鱼鳖、葱蒜酱醋、瓜果青绿竞相叫卖,另有一批乡下来的老妪大妈,或提着篮子,或背了背篓,或蹲,或坐,从市场巷口一直排出来,直排到正面大街上,竹篮背篓挤挤挨挨,摆在脚前,排成一排,其中,鸡鸭争鸣,鱼虾竞跃,蔬果鲜绿青嫩,纷呈抢眼夺目,其景象可谓物阜繁荣之盛。西街前,横进去一条巷口,为石城美食一条街,香风飘拂,喧声麇集,四方饕餮,闻香而来,车鸣人呼,更是热闹。

同类推荐
  • 纯真告别

    纯真告别

    《纯真告别》是出版史上的一个奇迹,上市仅6个月就销售600多万册,创下吉尼斯世界之最;总销3000万册,获评“20世纪全球三大畅销小说”;荣获美国亚马逊评选「人生必读的 100 本书」。安妮,一个独立的女孩,善良坚定,是爱情的虔信者。那个曝烈夏日闯入她生命的英国气质的男子身上,有她一生受困的真爱之谜。詹妮弗,拥有睥睨一切的美貌,却无法摆脱家庭的阴影。从青春懵懂的欧洲到生活安稳的美国,再到她功成名就的法国,她渴望完美的家庭和婚姻,却一生流离。尼丽,一个火焰一样的女孩,拥有璀璨的天赋和与娇小身形不相称的旺盛生命力。名利的焰火一次次绽放,她却坠入无尽循环的寂寞和空虚。
  • 时光暗道

    时光暗道

    他六十岁这一年,我们的时代已经实行了月地穿行。他的女儿结婚了,婚礼是在月球上举行的。他和妻子小雨的头上都有了斑驳的白发,生命并不因为时代的进步而停止老去。国家为了奖励她的艺术成就,在她生日那天,以官方形式,在我国的月球基地为小雨举办了一次盛大的画展。有一个白发苍苍,手持日本国通行证的老人,一次性地买走了她的五十幅画。他和妻子经过仔细辨认,终于认出他就是大江先生。此时的大江,也早就是享誉全球的画家和收藏家。
  • 第7个

    第7个

    许段拿着一张报纸,在街角站了差不多半个小时。他完全没注意到报纸上的内容,眼睛几乎是一眨不眨地盯着圣仁医院大门。今天对他来说是个重要的日子,这是他接的第一个任务,完成这个任务之后,他就算是“自己人”了,想到今后将要过上的热血澎湃的生活,许段的心跳就情不自禁加快了。一个卖盐茶蛋的女人从他身边经过,狐疑地看了他一眼。
  • 去斯可比之路

    去斯可比之路

    那个叫李玫玫的女人美丽的脸庞此刻又鲜活地浮现在我眼前(当然真实的她不叫李玫玫)。我刚见到她时,她是那样优雅,说着一口流利的意大利话,周身透着米兰的风韵。在那战乱的岁月里,她和我们几个人的友谊使得苦难也变得温馨起来。然而在短短几年内她是一直走着下坡路,到了最后,竟然是在一件偷钱的事件中出局的。
  • 雀跃

    雀跃

    甫跃辉, 1984年生,云南保山施甸县人,复旦大学首届文学写作专业小说方向研究生毕业,师从作家王安忆。在《人民文学》《大家》《花城》《中国作家》《青年文学》《上海文学》《长城》等文学期刊发表中国短篇小说。获得2009年度“中环”杯《上海文学》短篇小说新人奖。
热门推荐
  • 庐隐作品集(2)(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庐隐作品集(2)(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用斧子砍死一个人,因为他是我们的敌人,这是多么冠冕堂皇的话,谁能反对他这个理由呢?——由我们元祖宗亲已经给了我们放仇人不过的教训。
  • 中国民俗趣谈

    中国民俗趣谈

    本书收录了近140篇文章:《民俗改革的先驱蔡元培》、《龙凤图腾崇拜及其民俗纵横谈》、《九头鸟与楚文化》、《黎族纹身的实用与审美功能》等。
  • 古尊重生

    古尊重生

    大罗天尊证道失败,天罚之下被雷劈而亡,身体却穿越到新的世界,一切重新开始!筋脉尽断修为全失,一夕之间沦为废人!他不甘于命,逆天而行,终究重回强者巅峰!
  • 孤城千山之苍澜剑歌

    孤城千山之苍澜剑歌

    天地浑沌如穹庐,苍南神王开辟天地,阳清为天,阴浊为地,日玄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如此亿万八千年,神王如星陨,化为大陆,名曰苍南!神王星陨之时,天地玄心化为人形,名为苍澜!而后苍澜牺身创世,以全身精血创造人类,但因精血天赐,自有天地灵气,其中少许人类传承此灵气,可沟通天地,后精于修炼,化为己用使其威力破碎山河,这类人被统称为炼气师!苍澜神殒之时,左右眼分化为两部创世神诀,左眼化为九霄苍澜诀,破碎虚空;右眼化为虚空藏经,普度众生!岚江少年叶泮,本为神选之人,却因经脉闭塞,遭尽嘲讽欺辱!幸得天眷,机缘之下获两部创世神诀,唤醒圣体,修创世神功,为报父仇,手持轮回剑,灭帝国、戮仙宗,吟一曲苍澜剑歌,踏遍千山孤城!
  • 武道凌天

    武道凌天

    武道世界强者为尊!拳,权相连,强者制定规则!少年逆天争锋,强势崛起,制定出属于自己的规则。没有什么事情是一剑摆不平的,一剑不行,就两剑!蛰龙已惊眠,一吼动千山!圣血在身,剑道在身,踩着万界天才崛起,不服就战,这就是不一样的道!
  • 明实录穆宗实录

    明实录穆宗实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千年劫之神王归来

    千年劫之神王归来

    千年一劫,真的只是一劫吗?步步算计,环环相扣,到底谁才是真正的局外人,真正的掌棋者。说不清,道不明。
  • 快穿攻略精分男神

    快穿攻略精分男神

    唉,有一个精分老公是什么体验。那感觉就像是。。。有好多个他,也许上一秒对你温柔体贴,也许下一秒对你就是恶语相向。永远无法想象他是什么思路
  • 加州旅馆

    加州旅馆

    男人很年轻。事情发生在男人出差的最后一天。那一天清晨,男人醒得有些早,但他不想起来。他睁着眼睛,想起平常时候,在家,女人窝在他怀里,呼吸匀称或者不匀称。她是个爱撒娇的老婆,贪,要,不行,我还要,再来!肉胳膊肉腿,死死地环着他,不让起床。他得想办法脱身,呵痒痒,说去给她买好吃的,深深地吻她然后突然离开……花样百出。一大早,两人继续睡前的缠绵,乐此不疲。也正常,他们毕竟才结婚半年还不到。此刻,他真的有些想念女人,他伸出一只手,拔下床头柜上正在充电的手机,想着,要不要跟她打电话,会不会太早?他还在犹豫,电话响了。他笑,想都不用想,这才是夫妻。
  • 我心目中的黄如论

    我心目中的黄如论

    《我心目中的黄如论》通过对黄如论的描写和评述,为我们揭示出了一条真正能通向成功的经商之道。黄如论出身寒门又无靠山,为何能在不可胜数的民营企业家中脱颖而出?他的企业为什么能持续地一而再、再而三地实现跨越式发展?为什么经历那么多风浪他都能越做越强?他为什么能多次名列“中国大陆慈善家排行榜”的榜首?书中写得很实在也很清楚。黄如论的这种经商之道,如王朝柱评述的那样,它既弘扬了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又吸收了当代世界经营管理与文明发展的新鲜经验,更是在他长期经商实践中形成和验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