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309800000006

第6章

这回真的出事了!她的直觉就是准。打来电话的是省人民医院急诊室,说是刚刚收治了一个因醉酒而摔断腿骨的病人,病人名叫黄志刚,声称是她的丈夫。如果他没有说错的话,请她火速赶来签字,因为没有家属的签字,就不能进行手术。

杨亚男一听就知道这事不会有假。她的丈夫黄志刚五年前就开始酗酒,经常夜不归宿,醉卧街头的事也发生过好几回了。但这回居然醉到摔断腿骨的地步,是她万万意想不到的,而时间节点又偏巧发生在她忙得焦头烂额时,仿佛故意要给她制造麻烦,让她十分忙乱又添十分似的。在接到电话的一瞬间,她近年来拼命压抑的对丈夫的怨愤情绪就像冲破地壳的岩浆一样在胸腔内奔突,使她全身灼热,双目冒火。但很快她就冷静下来,简单地向杨赟说明了一下情况后,便匆匆赶往医院。走出房门了,她又回头叮嘱杨赟:“千万别告诉任何人,以免扰乱军心。天亮前我一定赶回来!”

躺在急诊室里等待手术的黄志刚酒早醒了,是吓醒的,也是痛醒的。他看到远处疾行而来的杨亚男,犹如大海里快要被巨浪淹没的落水者见到救生艇径直向他驶来一样,因为疼痛而变形的脸上露出了绝处逢生的喜悦表情,继而又转换成饥肠辘辘的乞儿面对施主时的那种讨好的笑容。先行赶来的母亲本来满脸焦虑,乍见女儿出现,则仿佛一个因灾难意外降临而惊慌失措的留守儿童,忽然发现像大山一样沉稳的家长回到了自己身边似的,惊喜地说:“你来了!”随即又提醒女儿:“你不能怪他!”

黄志刚被送进手术室后,杨亚男与母亲在长椅上相拥而坐,彼此竟都有些愧疚。杨亚男觉得母亲本该颐养天年了,自己却还让她为自己的家事日夜操劳,真是不孝!母亲则觉得,出现今天这样的状况,从根子上说,自己难辞其咎。这种愧疚感在亲情的孵化下很快又嬗变为深入到骨髓里的爱怜。于是,她们又搂紧了几分。

这时,如烟的往事从杨亚男记忆的缝隙里飘散出来,慢慢聚拢在她眼前——

她从小生活在江苏中部的一座小县城里。比她年长三岁的黄志刚,是她的邻居。两家虽不是世交,却走动得很勤。逢年过节总在一起聚会,平时有什么好吃的,也都想着相互送去,而负责传送的分别是杨亚男和黄志刚。但在杨亚男心目中,黄志刚始终就是邻家大哥,她从来没有对他产生过别样的感觉,在情窦初开的少女时代,他一次也没有闯入过她色彩斑斓的梦境。婚后,一些了解其历史的人称他们是“青梅竹马”,她都予以否认,因为在她的记忆中,两人从来没有在同一个空间里单独活动过,也就是说压根儿没有过“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的亲密接触。

不记得从什么时候开始,她发现邻家大哥看她的眼神有些异样了。怎么形容呢?感觉热辣辣的,里面似乎燃烧着两团不灭的火焰。当与她清澈的目光相遇,发现其中掺杂进了不解和不耐时,他眼中的火焰就开始摇曳了,暗淡了,甚至会暂时熄灭了。但等到下次两家聚会而她又没有缺席时,它又会在瞬间炽燃。

她有些害怕了,开始有意识地躲避他,尤其是读高中以后。她承认,正如母亲所夸奖的那样,他很本分,很实在,也很想照顾她,尽管她根本不需要这种照顾。他的确是一个称职的邻家大哥,值得她打心底里尊敬。不过,要她像母亲不断暗示的那样,把他作为自己托付终身的那个人,她却觉得非常非常别扭。加上他学习成绩又不好,连大学都没能考上,与她理想中的白马王子相差太远,她怎么可能如母亲所愿,强迫自己将一点芳心交付给没有半点感觉的他呢?

考上北方的一所大学后,摆脱了他的视线,也摆脱了母亲的唠叨,她感到无比轻松。这时,才想起他的种种好处。他从来没有纠缠过她,甚至从来没有向她表白过。不,准确地说,是她没有给过他表白的机会。每当他趁无人时嗫嗫嚅嚅想说些什么,她就觉得厌烦而不顾礼貌地迅速跑开了。但他并没有因此而表现出一丝羞恼,一如既往地保持着竭力呵护她、也呵护她的家庭的姿态。

她读到大四了,因双双下岗在家而倍感经济压力的父母松了一口气,但父亲突然持续低烧乏力,身上还发现不少出血点,去医院一检查,竟诊断为白血病,需要几十万的治疗费。天哪!已经家徒四壁了,到哪儿去筹得这笔巨款?母亲一夜之间就愁白了头发,而父亲则决意放弃治疗。就在这危难之际,闻讯赶来的黄志刚好似以济危拯难为己任的大侠一样慷慨地解囊相助了,他安慰二老说:“别担心,有我呢!”

这时,经过几年的艰苦打拼,他与朋友合作经营的棉纺厂已有较好的收益了。他把厂里的流动资金拿来缴纳了首期十万元治疗费。以后,他也都按时将后续的治疗费用打到医院的账户上。父亲终于得救了!得救的同时,他们也背负了沉重的良心债务。黄志刚从没说过要他们还钱的话,他们也完全没有偿债的能力。但黄志刚好像也从没说过这是无偿援助,根本不需要偿还。他帮助他们的目的,他清楚,他们也清楚,只是谁都不愿意说破,说破了,就彼此难堪了。债是一定要还的,人家不遗余力地救咱,咱也不能揣着明白装糊涂,辜负人家呀!父母想来想去,只有对女儿“逼嫁”了,这是一个固守传统观念的家庭在遭受无妄之灾后想到的唯一可以补偿救命恩人的办法,何况他们从心底觉得女儿与他虽然有学历上的差距,但他也算事业小有所成,人也踏实可靠,女儿嫁给他并不委屈。

于是,以父亲生病为由,连发十二道金牌,急召杨亚男回家定亲。他们哪儿知道女儿的心房正在为一位对她穷追不舍的男同学悄然打开。所以,父母的话还没说完,就遭到她的断然拒绝:“怎么?你们还想包办婚姻哪?”这之前,父母怕她分心,一直没敢告诉她父亲患白血病的事,对治疗的过程以及黄志刚的鼎力救助她也就一无所知。此时迫于无奈,母亲只好把一切的一切和盘托出。

杨亚男矛盾极了。她理解父母的苦衷,也不否认黄志刚过去的好以及可以预见的将来的好。然而,要她离开自己刚刚爱上的人,去嫁给一个自己从来不爱的人,她怎么可能做到?可如果不这样做,她又怎么忍心看着含辛茹苦抚养她长大的父母在日益沉重的良心债的压迫下无法呼吸,生不如死?见女儿一直沉默,却泪流满面,母亲先哭出了声:“孩子,为了让生你养你的父母下半辈子过得心安,你就依了我们吧!要不,我给你下跪?”她连忙拉住要弯下腰去的母亲,大声哭喊着说:“别这样,我听你们的还不行吗?”这天晚上,她直哭到撕心裂肺,为了苦命的父母,也为了自己即将亲手把它扼杀在摇篮中的爱情。

大学毕业后,她分配到东海大学所在的这座国际旅游城市工作。不久,她就与黄志刚成亲了——与别人说起与黄志刚的结合,她始终使用“成亲”这个词,因为它带有较多的旧时代的色彩,包含着受制于父母之命的意味。新婚之夜,她才从黄志刚的口中得知,她大学四年的学费,有一大部分也是他资助的。但成亲前,他却从未提起过,这让她对他的好感又增加了几分。于是,当他迫不及待地为她宽衣解带时,她也就闭上眼睛任其折腾了,但内心被抵债的感觉却挥之不去。

“手术很成功!”一位护士走出手术室向杨亚男报告,打断了她的回忆。母亲本来已经靠在她身上睡着了,这时也醒了过来,听说爱婿安然无恙,直呼“阿弥陀佛”,脸上因极度疲劳而增深的皱纹也被抚平了一些。杨亚男却波澜不惊,一副对方生死都与己无关的淡漠神情。待得处理完手术后的琐碎事务,她果然在天亮前赶回了宾馆,就像一个因突发事件而不得不暂时离岗的战士在战斗打响前重新回到了她誓死守卫的阵地。

同类推荐
  • 编辑部的事故

    编辑部的事故

    村委会选举出现了贿选事件,作为市委机关报,是报道还是不报道呢?事情远远没有这么简单:坚持要刊登这则消息的人不是为了法理,准备刊登消息的报社不是为了正义,那他们到底是为了什么?郭雪江到报社上任那天,雪花纷飞,路上泥泞不堪。他在进楼前有意在台阶上磕了磕鞋子,可还是在一楼大厅跌了一跤。郭雪江心里很窝囊,脸上颇尴尬,嘴上骂了句娘,在保安和服务大厅职员的众目睽睽下爬起来,拍了拍沾上污渍的西服,向电梯口走去。
  • 沸腾的玉米地

    沸腾的玉米地

    惊蛰刚过,村头的玉米地就露出了尖尖的绿。清晨的空气清新得很,笨笨嗅着嗅着,就有些醉了。笨笨应该是整个村子起的最早的人,两只水桶在扁担两头骄傲地晃动。水井在村东。笨笨急急地放下水桶,水桶在井里发出“咣”的一声。笨笨笑了,觉得整个清晨都在打晃。吃满水的木桶一声不吭,而扁担在笨笨的肩头“吱咯”着叫。笨笨走得轻快,桶口的表面聚集起一层波动的水。水波动着向前,又在笨笨把握的节奏里向后。波动的水晃着笨笨的脸,笨笨的心里静得就像一颗活泼的水珠。路过一家高高的院墙,里面的狗又开始叫。那是黑皮家的狗。
  • 穿幕行动

    穿幕行动

    20世纪50年代后期,台湾国民党空军加紧了对大陆纵深的高空侦察,美国从“全球战略”出发,开始向台湾提供U-2型高空侦察机。台湾空军由此组建了“第三十五中队”,隶属国民党空军总部情报署。U-2型机最大飞行速度800公里/小时,最大航程7000公里,续航时间可高达9个小时,实用升限22870米。机上装备侦察、夜航、电子对抗、电磁波探测等先进系统。可在20000米高空拍摄照片,可供判读的横向范围达150里。国民党空军将U-2机的纵深飞行,称为“穿幕”行动。下面是40年前发生在当年祖国腹地的一幕幕惊心动魄的故事。
  • 百丑图

    百丑图

    女画家麦子一直在阳湖画她的百丑图,这已经是秋天了,秋天的落叶落得像蝴蝶一样飞舞,麦子一直站在窗前,百丑图也快完成了,可是这些天她却心神不定,也不知道为什么。她试图摆脱这种不安,可是无论怎么做都不行,就差一个人的就完稿了,可是这个人的图像却无论如何也想不出来怎么画,那个画面在脑子一闪就跑掉了,她总是想抓住,可是却无法抓住。
  • 滴血的红樱桃

    滴血的红樱桃

    将莹从学校回来的时候,看到桌上有七颗樱桃,不禁一愣。樱桃红得让她觉得不正常,再者,她一直是一个人住在这个城市,就算是朋友也不可能进来。她小心翼翼地查看了衣柜、厨房、厕所都没有人,也就放下心来。可是,她看着七颗樱桃却不知怎么处理的好。好半天她才找了一块纸板,然后用纸板将之弄到塑料袋里,扔了出去。这事将莹也没怎么放在心上,第二天依然像往常一样去上班了。下班后,桌子上竟然又出现了樱桃,这次是三颗,依然是那么鲜红。将莹有些害怕了,她查看了门、窗户,没有被撬过的痕迹。她就奇怪了,这个人是怎么进来的呢?
热门推荐
  • 宗玄先生文集

    宗玄先生文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人生如此艰难,学会自己取暖

    人生如此艰难,学会自己取暖

    许许多多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真人真事,有爱得不能爱的绝望,有甜蜜幸福的温馨,有对人生的质问,也有对生离死别的感叹。作者公元1874,讲故事的方式非常特殊,他讲最真实的故事,不夸大幸福,不淡化悲伤,不矫情,不做作,把生活写得痛快,把人生写得透彻。他传递正能量,给人温暖,给人慰藉,他就是一个响当当硬邦邦的无码生活记录者。
  • 都市边缘的孩子

    都市边缘的孩子

    1997年5月,Z君在H省K市十六庙拍摄渔民的工作。这里的渔民不少来自距K市几十公里的Q市东营镇双坡村。东营镇双坡村的渔民并非天天守在十六庙,他们要“赶水流”,每个月停在十六庙的时间都是有固定天数的;此外,为生计所迫,Z君还必须得拿出一定的时间去拍广告,以维持他的最低生活标准。结果两下里岔开,Z君并非每次来到十六庙都能碰到双坡村正在这里作业的渔民们。如果渔民们正好回去,Z君便只好“信马游缰”地沿着江边往前走。Z君喜欢H省,喜欢这里的人,尽管他连一句H省话也听不懂,却仍然固执地认为这里是未受“现代文明”侵害的最后一片净土。渔民不在时,泊船的临时“码头”空空荡荡。
  • 20几岁学点口才学(每天学一点时尚阅读书系列)

    20几岁学点口才学(每天学一点时尚阅读书系列)

    《20几岁学点口才学》内容简介:古人云: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一言可以兴邦,片语可以辱国,自古以来,彰显口才魅力的大事件并不少见,而在当代,口才也成为一个人收获爱情、制胜职场、叱咤商场不可或缺的本领,口才能让你在万众之中脱颖而出,能让你在落寞之时博得挚友和知己,也能让你在每个竞争中大获全胜。
  • 脏腑虚实标本用药式

    脏腑虚实标本用药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煤海新歌

    煤海新歌

    王秀河和他的伙伴们,自1996年7月1日张集矿井破土动工以来,经过了五个年头的日日夜夜艰苦卓绝的拼搏,终于迎来了胜利的曙光。巍然屹立,高耸入云的主、副井架,银灰色的办公大楼,国内领先的现代化110KV变电所和拔地而起的现代化井口选煤厂,交相辉映,各显雄姿;职工宿舍楼、生活设施、餐馆、宾馆鳞次栉比;工业广场绿树成行,绿草茵茵,好似花园;整个矿区生产、生活设施建筑错落有致,生气盎然,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 鬼话大家说:真实灵异事件实录

    鬼话大家说:真实灵异事件实录

    我叫文竹,是个北京女孩,从小住在城市里,从来不相信鬼神之说,也没有亲眼见过,对这些兴趣也不大。偶然的机会成了某网络视频平台主播,专门收集小伙伴们所经历的真实灵异事件,有阴阳眼,出马仙,前世记忆,看见ufo,穿越时空,看到孙悟空……
  • 宅法举隅

    宅法举隅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实用涉外文书写作大全

    实用涉外文书写作大全

    涉外文书概述涉外文书,是在涉外活动、涉外工作中制作和使用的各类文体(文书)的总称。涉外文书,是涉外活动中用于发布和贯彻执行国家的对外政策,执行法律,证明身份,叙述事实,申述立场或观点,表示态度,交涉问题,传递信息,建立友谊与合作。
  • 庐陵官下记

    庐陵官下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