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31600000009

第9章 内部使用的行话

虽然电幕近在咫尺,温斯顿还是不自觉地深深叹了口气,开始了一天的工作,他把听写机拉到跟前,吹去了话筒上的灰尘,戴上了眼镜。他打开四个从桌子右侧的通风管掉下来的小纸卷,把它们夹在一起。

小隔间的墙上有三个洞。听写机右边的一个小通风管专送纸条;左边一个大一些的通风管专送报纸;旁边的墙上,在温斯顿伸手可及的地方,还有一个蒙着铁丝网的大大的长方形口子。这最后一个是处理废纸的。整个大楼里有成千上万个这样的口子,不仅每个房间里有,而且每个走廊里隔一小段就有。出于某种原因,它们被戏称为记忆洞。一旦发现应该销毁的文件,甚至一张随处乱扔的废纸,人们就会自动打开最近的记忆洞的盖子,把它扔进去,接着,一阵热风会把它送进藏在大楼深处一个大火炉里。

温斯顿察看了一下刚刚打开的四张纸条。每张上面都用专用的缩写形式写着一两行话——不是新话,但包含了很多新话的词——这是部里内部使用的行话。纸条上写着:

泰晤士 17.3.84 老大 发言 误报 非洲 更正

泰晤士 19.12.83 预计3年4季度83 误印 核对本期

泰晤士 14.2.84 富部 误引 巧克力 更正

泰晤士 3.12.83 报道 老大 每日指示 极不好 提到非人 全部重写 存档前上交

温斯顿把最后一张纸条放到一边,心里有点得意。这是一件复杂的责任重大的事,最好留到最后处理。其他三件都是例行公事,只是第二件可能需要整理一些枯燥的数字。

温斯顿通过电幕接通了过期期刊处,调来了相应日期出版的《泰晤士报》,几分钟后,报纸就从通风管里滑了出来。他收到的纸条上提到了一些文章或者新闻,出于某种原因需要更改,正式的说法是“更正”。例如,在三月十七日的《泰晤士报》上,老大哥在前一天的讲话中预计南印度前线将太平无事,欧亚国不久将在北非发起进攻。事实上欧亚国的最高统帅部在南印度发起了进攻,而北非太平无事。因此必须重写老大哥的这段发言,使他一语中的。又例如,十二月十九日的《泰晤士报》发表了官方预测的1983年第四季度各类消费品的产量,这也是实施第九个三年计划以来的第六个季度。而今天的报纸报道了实际产量,看来预测在各个方面都大错特错了。温斯顿的工作就是更正原始数据,使之符合新的数据。第三张纸条指的是一个很简单的错误,几分钟就可以改过来。就在二月份,富足部刚刚作出承诺(官方用词是“明确保证”),不会降低1984年的巧克力定量。实际上,温斯顿知道,本周末巧克力定量就要从三十克降低到二十克。他要做的只是把原先的承诺换成一个警告,警告必要的话可能在四月间降低定量。

温斯顿一处理完这些纸条,就把听写机打出的更正文字夹在相应的《泰晤士报》上,把它们扔进了通风管。接着,他几乎完全无意识地把原来那些纸条和他的笔记揉成一团,扔进了记忆洞里让烈焰吞没。

在那些通风管通向的看不见的迷宫中发生了什么,他不太清楚,但是知道个大概。某一期《泰晤士报》需要的更正文字会被集中起来接受校对,然后这一期被重印,原来的版本被销毁,更正之后的版本将取代它们在档案中的位置。这个不断修改的过程不单应用在报纸上,而且应用在书籍、杂志、小册子、海报、传单、电影、录音、动画、照片中——应用在一切被认为具有政治或意识形态意义的文献和资料中。每天,几乎每分钟,历史都在被更新。这样,党的每一个预言都会被资料证明是正确的;任何与当前的需要相左的新闻或表达的观点都不允许留在记录中。全部历史就像一张不断刮干净的羊皮纸,想写多少次就写多少次。一旦这项工作完成之后,无论如何都无法证明曾经发生过任何篡改。记录处的最大一个科比温斯顿工作的科大得多,那里的人的任务就是寻找并收集所有已经被取代、应当销毁的书籍、报纸和其他文件。很多《泰晤士报》因为政治阵营的改变或者老大哥预言的失误,已经被改写了十几次,在档案中却仍然标着原来的日期,而且没有任何现存的版本可以否定它。书籍也被一遍一遍地收回重写,并再次发行,而且从不承认做过任何更改。就连温斯顿接到的指令,那些一处理完就毫无例外地扔掉的东西,也从未说过或者暗示过任何伪造行为:所提到的都是失误、错误、印刷错误或者引用错误,为了准确起见必须纠正。

可是这实际上也算不上伪造,他一边重新调整着富足部的数字一边想。只不过是用一句空话代替另一句空话。你所处理的大多数材料与现实世界没有任何联系,甚至连直接的谎言都算不上。原始数据和更改之后的数据一样,都是凭空想象。很多时候,你要自己编。例如,富足部估计这个季度的靴子产量是一亿四千五百万双。实际产量是六千两百万双。然而温斯顿在重写时,把这个数字降到了五千七百万双,这样就可以像往常那样说任务超额完成了。无论六千两百万、五千七百万、还是一亿四千五百万都是胡说八道。很可能一双靴子也没生产过。更可能的是,没有人知道究竟生产了多少双靴子,更没有人关心。人们只知道,每个季度报纸上所说的靴子产量都是天文数字,而大洋国也许有一半的人没有鞋穿。所有事实的记载,无论大小,都是如此。一切都隐入了一个虚幻世界,直到连今年的年份都无法确定。

温斯顿向大厅另一边看去。在那边正对着他的小隔间里,一个叫提乐森的人正在埋头工作,他个子不高,严谨刻板,下巴上长着青青的胡子茬,他腿上放着一份折起来的报纸,嘴巴凑在听写机的话筒上。那架势,好像他正在说一件机密的事,除了他自己和电幕之外,决不能让别人知道。他抬起头,朝温斯顿这边看了一眼,镜片上的反光一闪,似乎充满了敌意。

温斯顿不太认识提乐森,也不知道他在干什么工作。记录处的人从不轻易谈起自己的工作。在长长的没有窗户的大厅里,排着两排小隔间,纸张的沙沙声不绝于耳,到处都有对着听写机发出的低语,有十来个人温斯顿连名字都叫不上来,虽然每天都看见他们在走廊里来去匆匆,在两分钟仇恨中指天划地。他知道,在他隔壁的小隔间里,那个小个子的棕发女人从早到晚忙着在报纸上寻找并删除那些已经蒸发因此不再存在的人的名字。这个工作很适合她,因为她的丈夫几年前也被蒸发了。隔着几个小间,坐着一个温和无用、神情恍惚的家伙,名叫安普夫,他长着毛茸茸的耳朵,对玩弄韵脚和格律有惊人的天赋,他专门改写歪诗——又叫“最终文本”——这种诗在意识形态上很有害,但出于某种原因,还要保留在选集里。这个大厅里有五十来个工作人员,但只是一个小部门,好比记录处庞大复杂的机体中的一个细胞。在此处的外面、上面、下面,还有一群一群的工作人员在从事着难以想象的大量工作。有巨大的印刷车间和众多的副编辑、排版专家,还有设备复杂的伪造照片的摄影棚。电视节目科有工程师、制作人和一组一组特意挑选的擅长模仿声音的演员。还有大量的资料员,他们的工作只是列出一张张需要销毁的书籍和杂志的清单。有巨大的仓库,用来存放更正以后的文件,还有隐藏的火炉,用来销毁原先的版本。不知在哪个不知名的地方,指挥一切的智囊团在协调着所有工作,并且决定政策方针,以决定哪部分历史应该保留,哪些应该篡改,又有哪些应该一笔勾销。

而记录处本身毕竟只是真理部的一个分支,它的主要任务不是重建历史,而是向大洋国的公民提供报纸、电影、教科书、电视节目、戏剧、小说——提供可以想象得到的各种信息、教育或娱乐,从雕像到口号,从诗歌到生物学论文,从儿童拼写手册到新话词典。真理部不仅要满足党的各种需要,还要为了无产者的利益将整个操作在低层次上重复一遍。有一系列不同的部门负责无产阶级文学、音乐、戏剧和娱乐。他们生产垃圾一般的报纸,上面只有体育、犯罪和占星术,他们还生产低俗廉价的小说,色欲横流的电影和多愁善感的歌曲,这些歌完全是用机械方式在一个称为作诗机的特殊的万花筒上做出来的。甚至还有整整一个部门负责生产最低级的色情——新话叫“色处”,它的产品密封包装之后被送出去,除了在此工作的党员以外,别的党员一律不许看。

温斯顿工作的时候,通风管里又滑出了三张纸条:都是些简单的活儿,他在两分钟仇恨之前就处理完了。仇恨结束之后,他回到小隔间,从架子上取下一本新话词典,把听写机推到一边,擦干净眼镜,着手做今天上午最重要的工作。

工作是温斯顿生活中的最大乐趣。大多数工作都是枯燥的例行公事,其中也有一些困难复杂的工作,做起来会令人像做数学题一样忘记自我——这是一些精巧的伪造,没有谁告诉你该怎么做,只能凭你自己对英社原则的了解,或者猜测党想让你说些什么。温斯顿很擅长做这种事。有时,他甚至被指派更正《泰晤士报》的社论,那是完全用新话写成的文章。他打开刚才放到一边的那张纸条。上面写着:

泰晤士 3.12.83 报道 老大 每日指示 极不好 提到非人 全部重写 存档前上交

换成旧话(或者标准英语)是:

1983年12月3日的《泰晤士报》报道的老大哥的每日指示极为不妥,其中提到了某些不存在的人。全部重写,并将草稿在存档前交上级审查。

温斯顿把这篇令人不快的文章通读了一遍。看来,老大哥的每日指示主要赞扬了一个名叫FFCC的组织,这个组织向水上要塞的士兵提供香烟和其它生活用品。文章特别提到了一个名叫威瑟斯同志的高级内党党员,并授予他二等战功显赫勋章。

同类推荐
  • 狗事

    狗事

    作品的主人公是一只“黑狗”,作品由狗的天性、灵性,来审视人情、人性。角度独特,视野别致,叙事流畅,语言幽默,独特的乡俗民情的点染与乡土语言的运用,使作品在葆有浓厚的地域风情的同时,还富含惩恶扬善的深刻寓意。令人有“狗眼看人事“,人际显丑态的感觉。作品获得第一届海峡两岸网络原创文学大赛“大佳铜奖”。
  • 旗袍旗袍

    旗袍旗袍

    1931年,民国第一杀手、“斧头帮”帮主王九洲不满国民党的抗日态度,决定刺杀蒋介石。不巧情报泄露,在生死关头,王九洲被爱国青年梅月堇、岱春风、孟惜之所救。梅月堇崇拜英雄,王九洲爱慕美女,两人暗生情愫。梅月堇出身官宦家庭,父亲是蒋介石身边的红人梅默庵,在父亲的反对声中,她毅然选择了跟随王九洲。但她始终无法摆脱跟父亲血肉相连的亲情,如同她无法割舍对王九洲的恋情一样。暗恋、嫉妒、色诱、纵欲、恩爱情仇,她究竟何去何从?岱春风和孟惜之加入了王九洲的劳工会馆,三人结拜为兄弟,一起杀汉奸,也一起爱上了梅月堇。
  • 一个女子的生活与成长:流言流年

    一个女子的生活与成长:流言流年

    女人在做决定的时候想到的常常是为了“谁”,而男人在做决定的时候想到的总是为了“什么”。秋微用温和的文字和时尚干练的语言,描述了一个女子的生活与成长,以及,一个最现实的爱情故事:性与爱,家庭与激情,本土与外来文化,横流的物欲与挣扎着谋求独立的精神世界,生存和情感的双重压力与30岁女人加速逝去的青春……
  • 封锁

    封锁

    孤岛时期的上海,汉奸头目在寓所的爆炸中身亡。为追捕刺客,日军封锁了公寓,展开一场封闭式的恐怖调查,饥饿和恐慌笼罩着所有住客。一个脑洞大开的小说家为了自救,将笔下的神秘女人作为诱饵一步步让日军信以为真,完成致命一击。小白的故事充满悬念与反转,重建了一个有别于张爱玲笔下的上海。本书同时收录荣膺第十届上海文学奖的中篇小说《特工徐向璧》,带人走进一场双胞胎兄弟“交换人生”的迷局。
  • 一念路向北

    一念路向北

    有谁会知道,她和他结婚两年,明明执手同行,共枕同眠,心和心,却隔了天涯那么远?如果一切可以重新来过,她可不可以回到那个盛夏,不去摘那田田荷叶中最美的荷花?那么,她就不会掉进池塘,更不会被他所救,以致从此和他执手,却天涯……可是,可是,陆向北,我们明明离婚了,你为什么还要来一朵一朵掐掉我的桃花?【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热门推荐
  • Herodias

    Herodia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做人的品格

    做人的品格

    即便一切都住令你堕落,但品格却使你永远高尚马丁·路德·金曾说过,一个国家的前途,不取决于它的国库之殷实,不取决于它的城堡之坚固,也不取决于它的公共设施之华丽:而在于它的公民的文明素养,即在于人们所受的教育、人们的学识、开明和品格的高下,这才是利害攸关的力量之所在。如今,物欲的横行使欺诈成为常态,但是,伎俩和权谋或许能让你赢得一时,良好的品格却能让你赢得一世。
  • 大集须弥藏经

    大集须弥藏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华严清凉国师礼赞文

    华严清凉国师礼赞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掌上帝国之唯我独尊的汉朝

    掌上帝国之唯我独尊的汉朝

    先有刘邦称帝,后有王莽夺权。汉朝有哪些不为人知的秘密?这个媲美罗马帝国的王朝如何走向衰败?奇人异事、帝王秘史,带你揭露汉高祖开创的时代。
  • 谜案鉴赏

    谜案鉴赏

    本书是业余女侦探福尔曼第2部,第一部就是《谋杀鉴赏》。码头工人姜尼·桑托罗杀害女友案,最近成了芝加哥头条新闻。大多数芝加哥人都觉得他有罪;然而,艾利·福尔曼却表示怀疑——总觉得此人面熟。于是她查阅了一段弃置的影像资料,这段资料正好拍摄于案发时间段,属于她正在做的一个视频。就在这段资料中,艾利发现了桑托罗不在现场的鉄证,可以免除他的牢狱之灾;然而该录像带不知何故受到无线信号干扰,尽管其画面证明桑托罗不在现场,桑托罗依然被判入狱。
  • 盛皇财团:云少惹不起

    盛皇财团:云少惹不起

    “大少爷,你不能进去!”门口忽然有人喊道。“我的家我为什么不能进去!都给我让开,我要看……
  • 《掌舵》三部曲

    《掌舵》三部曲

    政商关系是一门大学问,可以让你一步登天,也可以让你坠入深渊!从政、经商,做人、做事,都得讲究政治智慧!如何打理政商关系,是每一个渴望成功的人必须掌握的能力。无论是商人,还是公务员,都能从这部小说中获得打理政商关系的智慧,以及商场博弈知识和奋斗的力量。《掌舵》系列问世以来,收获千万读者一致好评,稳居各大畅销榜。此系列包含《掌舵》,《掌舵2》,《舵手》三部曲,揭露政商圈子疯狂的资本玩法!
  • 方与圆:左右逢源的处世之道

    方与圆:左右逢源的处世之道

    “建功立业者,多虚圆之士;愤事失机者,多执拗之人”。方和圆缺一不可,但是有一个“度”的限制。过分的方正是固执,会四处碰壁;过分的圆滑是世故,也会众叛亲离。所以做人的制高点是外圆内方,就是行欲方而智欲圆。真正的“方圆”人是大智慧与大容忍的结合体,有勇猛斗士的武力,有沉静蕴慧的平和。
  • 玲珑妖后:相公的养成计划

    玲珑妖后:相公的养成计划

    一个是世家公子,一个是玲珑阁主好像没有交集的两条线忽然碰撞在一起,会激起怎样的火花呢?慕容公子说:我真不敢惹她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