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33500000002

第2章 上篇:白话文学史(2)

第三,我这部文学史里,每讨论一人或一派的文学,一定要举出这人或这派的作品作为例子。故这部书不但是文学史,还可算是一部中国文学名著选本。文学史的著作者决不可假定读者的头案上总堆着无数名家的专集或总集。这个毛病是很普遍的。西洋的文学史家也往往不肯多举例;单说某人的某一篇诗是如何如何;所以这种文学史上只看见许多人名、诗题、书名,正同旧式朝代史上堆着无数人名年号一样。这种抽象的文学史是没有趣味的,也没有多大实用的。

第四,我很抱歉,此书不曾从《三百篇》做起。这是因为我去年从外国回来,手头没有书籍,不敢做这一段很难做的研究。但我希望将来能补作一篇古代文学史,即作为这书的“前编”。我的朋友陆侃如先生和冯沅君女士不久要出版一部《古代文学史》。他们的见地与功力都是很适宜于做这种工作的,我盼望他们的书能早日出来,好补我的书的缺陷。

此外,这部书里有许多见解是我个人的见地,虽然是辛苦得来的居多,却也难保没有错误。例如我说一切新文学的来源都在民间,又如说建安文学的主要事业在于制作乐府歌辞,又如说故事诗起来的时代,又如说佛教文学发生影响之晚与“唱导”、“梵呗”的方法的重要,又如说白话诗的四种来源,又如王梵志与寒山的考证,李、杜的优劣论,天宝大乱后的文学的特别色彩说,卢仝、张籍的特别注重……这些见解,我很盼望读者特别注意,并且很诚恳的盼望他们批评指教。

在客中写二十万字的书,随写随付排印,那是很苦的事。往往一章书刚排好时,我又发现新证据或新材料了,有些地方,我已在每章之后,加个后记,如第六章,第九章,第十一章,都有后记一节。有时候,发现太迟了,书已印好,只有在正误表里加上改正。如第十一章里,我曾说“后唐无保大年号,五代时也没有一个年号有十一年之长的;保大乃辽时年号,当宋宣和三年至六年”。当时我检查陈垣先生的《中西回史日历》,只见一个保大年号。后来我在庐山,偶然翻到《庐山志》里的彭滨《舍利塔记》,忽见有南唐保大的年号,便记下来;回上海后,我又检查别的书,始知南唐李氏果有保大年号。这一段只好列在正误表里,等到再版时再挖改了。

我开始改作此书时,北京的藏书都不曾搬来,全靠朋友借书给我参考。张菊生先生(元济)借书最多;他家中没有的,便往东方图书馆转借来给我用。这是我最感激的。余上沅先生,程万孚先生,还有新月书店的几位朋友,都帮我校对这部书,都是应该道谢的。疑古玄同先生给此书题字,我也要谢谢他。

1928. 6. 5

§§§引子

我为什么要讲白话文学史呢?

第一,我要大家知道白话文学不是这三四年来几个人凭空捏造出来的;我要大家知道白话文学是有历史的,是有很长又很光荣的历史的。我要人人都知道国语文学乃是一千几百年历史进化的产儿。国语文学若没有这一千几百年的历史,若不是历史进化的结果,这几年来的运动决不会有那样的容易,决不能在那么短的时期内变成一种全国的运动,决不能在三五年内引起那么多的人的响应与赞助。现在有些人不明白这个历史的背景,以为文学的运动是这几年来某人某人提倡的功效,这是大错的。我们要知道,一千八百年前的时候,就有人用白话做书了;一千年前,就有许多诗人用白话做诗做词了;八九百年前,就有人用白话讲学了;七八百年前,就有人用白话作小说了;六百年前,就有白话的戏曲了;《水浒》、《三国》、《西游》、《金瓶梅》,是三四百年前的作品;《儒林外史》、《红楼梦》,是一百四五十年前的作品。我们要知道,这几百年来,中国社会里销行最广,势力最大的书籍,并不是《四书》、《五经》,也不是程、朱语录,也不是韩、柳文章,乃是那些“言之不文,行之最远”的白话小说!这就是国语文学的历史的背景。这个背景早已造成了,《水浒》、《红楼梦》……已经在社会上养成了白话文学的信用了,时机已成熟了,故国语文学的运动者能于短时期中坐收很大的功效。我们今日收的功效,其实大部分全靠那无数白话文人、白话诗人替我们种下了种子,造成了空气。我们现在研究这一二千年的白话文学史,正是要我们明白这个历史进化的趋势。我们懂得了这段历史,便可以知道我们现在参加的运动已经有了无数的前辈,无数的先锋了;便可以知道我们现在的责任是要继续做无数开路先锋没有做完的事业,要替他们修残补阙,要替他们发挥光大。

第二,我要大家知道白话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占一个什么地位。老实说罢,我要大家都知道白话文学史就是中国文学史的中心部分,中国文学史若去掉了白话文学的进化史,就不成中国文学史了,只可叫做“古文传统史”罢了。前天有个学生来问我道:“西洋每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一个时代的文学总代表那一个时代的精神。何以我们中国的文学不能代表时代呢?何以姚鼐的文章和韩愈的文章没有什么时代的差别呢?”我回答道:“你自己错读了文学史,所以你觉得中国文学不代表时代了。其实你看的‘文学史’,只是‘古文传统史’。在那‘古文传统史’上,做文的只会模仿韩、柳、欧、苏,做诗的只会模仿李、杜、苏、黄:一代模仿一代,人人只想做‘肖子肖孙’,自然不能代表时代的变迁了。你要想寻那可以代表时代的文学,千万不要去寻那‘肖子’的文学家,你应该去寻那‘不肖子’的文学!你要晓得,当吴汝纶、马其昶、林纾正在努力做方苞、姚鼐的‘肖子’的时候,有个李伯元也正在做《官场现形记》,有个刘鹗也正在做《老残游记》,有个吴趼人也正在做《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你要寻清末的时代文学的代表,还是寻吴汝纶呢?还是寻吴趼人呢?你要晓得,当方苞、姚鼐正在努力做韩愈、欧阳修的‘肖子’的时候,有个吴敬梓也正在做《儒林外史》,有个曹雪芹也正在做《红楼梦》。那个雍正、乾隆时代的代表文学,究竟是《望溪文集》与《惜抱轩文集》呢,还是《儒林外史》与《红楼梦》呢?再回头一两百年,当明朝李梦阳、何景明极力模仿秦、汉,唐顺之、归有光极力恢复唐、宋的时候,《水浒传》也出来了,《金瓶梅》也出来了。你想,还是拿那假古董的古文来代表时代呢?还是拿《水浒传》与《金瓶梅》来代表时代呢?这样倒数上去,明朝的传奇,元朝的杂剧与小曲,宋朝的词,都是如此。中国文学史上何尝没有代表时代的文学?但我们不该向那‘古文传统史’里去寻,应该向那旁行斜出的‘不肖’文学里去寻。因为不肖古人,所以能代表当世!”我们现在讲白话文学史,正是要讲明这一大串不肯替古人做“肖子”的文学家的文学,正是要讲明中国文学史上这一大段最热闹,最富于创造性,最可以代表时代的文学史。“古文传统史”乃是模仿的文学史,乃是死文学的历史;我们讲的白话文学史乃是创造的文学史,乃是活文学的历史。因此,我说:国语文学的进化,在中国近代文学史上,是最重要的中心部分。换句话说,这一千多年中国文学史是古文文学的末路史,是白话文学的发达史。

有人说:“照你那样说,白话文学既是历史进化的自然趋势,那么,白话文学迟早总会成立的——也可以说白话文学当《水浒》、《红楼梦》风行的时候,早已成立了——又何必要我们来做国语文学的运动呢?何不听其自然呢?岂不更省事吗?”

这又错了。历史进化有两种:一种是完全自然的演化;一种是顺着自然的趋势,加上人力的督促。前者可叫做演进,后者可叫做革命。演进是无意识的,很迟缓的,很不经济的,难保不退化的。有时候,自然的演进到了一个时期,有少数人出来,认清了这个自然的趋势,再加上一种有意的鼓吹,加上人工的促进,使这个自然进化的趋势赶快实现;时间可以缩短十年百年,成效可以增加十倍百倍。因为时间忽然缩短了,因为成效忽然增加了,故表面上看去很像一个革命。其实革命不过是人力在那自然演进的缓步徐行的历程上,有意的加上了一鞭。白话文学的历史也是如此。那自然演进的趋势是很明了的;有眼珠的都应该看的出。但是这一千多年以来,“元曲”出来了,又渐渐的退回去,变成贵族的昆曲;《水浒传》与《西游记》出来了,人们仍旧作他们的骈文古文;《儒林外史》与《红楼梦》出来了,人们仍旧作他们的骈文古文;甚至于《官场现形记》与《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出来了,人们还仍旧作他们的骈文古文!为什么呢?因为这一千多年的白话文学史,只有自然的演进,没有有意的革命;没有人明明白白的喊道:“你瞧!这是活文学,那是死文学;这是真文学,那是假文学!”因为没有这种有意的鼓吹。故有眼珠的和没眼珠的一样,都看不出那自然进化的方向。这几年来的“文学革命”,所以当得起“革命”二字,正因为这是一种有意的主张,是一种人力的促进。《新青年》的贡献只在他在那缓步徐行的文学演进的历程上,猛力加上了一鞭。这一鞭就把人们的眼珠子打出火来了。从前他们可以不睬《水浒传》,可以不睬《红楼梦》;现在他们可不能不睬《新青年》了。这一睬可不得了了。因为那一千多年的哑子,从此以后,便都大吹大擂的作有意的鼓吹了。因为是有意的人力促进,故白话文学的运动能在这十年之中收获一千多年收不到的成绩。假使十年前我们不加上这一鞭,迟早总有人出来加上这一鞭的;也许十年之后,也许五十年之后,这个革命总免不掉的。但是这十年或五十年的宝贵光阴岂不要白白的糟塌了吗?

故一千多年的白话文学种下了近年文学革命的种子;近年的文学革命不过是给一段长历史作一个小结束;从此以后,中国文学永永脱离了盲目的自然演化的老路,走上了有意的创作的新路了。

同类推荐
  • 文学经典导读

    文学经典导读

    本书精选了古今中外的经典名篇,辅以作家介绍、注释、阅读提示,以方便学生学习。在篇目选择上既立足经典,同时又考虑到当代大学生的文化需求。在“阅读提示”上,力求点到为止,不做全面分析,留给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本书不仅可以作为“大学语文”课程教材使用,也可以作为文学爱好者学习的教科书。
  • 大柳树恋歌

    大柳树恋歌

    本书收有“在马恩塑像前”、“清辉照无眠”、“孩子的话”、“水城威尼斯”、“雨中黄山”等诗歌。
  • 根本利益

    根本利益

    2002年的“五一”假期里,当城市里的人们背着大包小包,带着欢笑,忙碌着去那些风光名胜之地旅游的时候,本文的主人——公中共山西省运城市纪检委副书记梁雨润告诉我,他必须去处理一件“特殊事件”,而且这事“不能再拖了,每拖一天我的心就发揪”。他用这词形容内心的急切与愤慨。
  • 世说人语

    世说人语

    精选了郑逸梅写人物、谈掌故、品艺事、话图书的文章上百余篇,撷英采华,变成这部郑逸梅美文类编。共分人物编、书话编、掌故编、艺事编四辑。所选皆为郑文精粹,而又以类相从,可以和而观之,也可性有偏嗜,各取所好,一编在手,尽享快乐阅读的陶然之感。
  • 青春似酒

    青春似酒

    青春美好而阴晴不定,我们都曾经历,用文字,把它定格下来,我们就成了追逐阳光、露出灿烂笑脸的向日葵。这本书是余红人生经历和生活美景最真实的记录,像一扇扇门窗,每一篇都带你走进一个诗情画意的世界,和你分享青春的秘密,带你游历美不胜收的大自然,一起感悟生命不可多得的智慧和哲理。余红用书写留驻了青春,将生命变成一条潺潺流淌、浅吟低唱的小溪,让我们在阅读中获益匪浅。
热门推荐
  • 极品逍遥行

    极品逍遥行

    此生若不逍遥行,且疯狂,疯狂若不得逍遥,那吾为王!
  • 幸好我的青春有你们

    幸好我的青春有你们

    互怼日常,校园趣事……夏赏“你这么有钱,应该啥有了”季亦枫“你确定?”“当然啦”季亦枫“其实,还缺点”夏赏“啥?”“缺点你,得己,此生无撼”
  • 王者凌云

    王者凌云

    被义父从河边抱起的那一刻,石川的命运已经注定,光明大陆从此成为他的舞台,狼烟烽火何时休,成王败寇尽东流。义父的失踪,家族的排挤,不但没有让他沉沦,反而激发出无穷的战意,抛开一切,远赴西北,在那里建立自己的势力。石川:“我什么都可以没有,就是不能没有兄弟。”且看三兄弟如何在权力的漩涡里挣扎求生,如何开辟出崭新的光明盛世。
  • 老李家的废柴

    老李家的废柴

    这是个关于能量的世界,背负着家族仇恨的痞子曾经的一代天才,让众多同龄都黯然。就在家人因为痞子而嘴笑得跟拉链似的时候,灾难降临,痞子一度沉睡,就这样浑浑噩噩的过了四年之久。“羽儿,醒醒”...“羽儿,醒醒”张绣一次次的呼唤,但是换来的只是整天的以泪洗面....突然有一天李羽醒来,可是随之而来的是阵阵的失落,自己已然为一个废人....
  • 西轩客谈

    西轩客谈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孕期营养一点通

    孕期营养一点通

    本书对女性整个怀孕周期需要了解的营养知识、营养方案进行了系统介绍,并力求简单完整,一学就会,一点就通,给每一位孕妈妈以贴心、细心的呵护,并呵护腹中宝宝健康成长。本书内容全面,通俗易懂,科学性强,实用性强,是众多年轻夫妻向专家学习孕产经验的绝佳选择。
  • 重生之极品废材

    重生之极品废材

    史上最年轻的M.C.E美女博士在巅峰时期惨遭同门师姐毒杀,尸骨无存!史上最废材、堪称京城大学之耻辱的第一废材憋屈的饿昏在出租房内,生死不知!废材什么时候外语说的比教授还流利了?废材什么时候成为国画艺术家了?废材什么时候开豪车住豪宅了?废材什么时候所向披靡了?沐寇香告诉你,其实废材变天才,只在一夜之间!沐寇香还告诉你,天才算什么,喝了异能升级药剂才是王道!什么是异能升级药剂?进来看了不就知道了!少不了的片段:萌宝两岁:“妈妈,昨天我听到有龙在叫,我们家是不是有龙?”“你怎么知道那是龙,没准是你爸呢,乖,找你爸玩去。”萌宝三岁:“妈妈,今天幼儿园有个妹妹说要嫁给我,我该肿么办?”“孩纸啊,我也是妹妹啊,所以……问你爸去。”萌宝四岁:“妈妈,今天幼儿园放假,是妈妈陪我还是爸爸陪我?”“你爸!”萌宝鄙夷的瞧了她一眼:“妈妈,所有的事情都是爸爸做,那妈妈负责什么?”宝妈淡定道:“你爸说的,孩子交给他,我负责风华绝代!”推荐本色都市异能完结文:《重生之天才女王》链接:《傅少霸爱成婚》链接:古代玄幻完结文:《狂嚣毒后》链接:
  • 甜宠萌妹

    甜宠萌妹

    那年他10岁她6岁“我长大了,要当你新娘”“你还小,不明白这是什么意思”一脸淡定那年他12岁她8岁忽的上来就亲了一下“你被我盖章了,你是我的了”他什么的没说,只是淡淡的看了他一眼那年他20岁她16岁“当我男朋友吧,会结婚的那种”他只当这是玩笑话那年他22岁她18岁她高高兴兴的来和他说“我恋爱了。”其实并没有,只是看看他的反应而已,不过答案很是满意他宛如一头恶狼,咬牙切齿道“你不是说要当我的新娘。”
  • 华严关脉义记

    华严关脉义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四世同堂(全集)

    四世同堂(全集)

    本书是中国作家老舍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小说表现了抗战时期北平沦陷区普通民众生活。该书以北平小羊圈胡同为背景,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以胡同内的祁家为主,钱家、冠家以及其他居民为辅,刻画了当时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反抗与顺从的选择、国家与个人的选择,种种艰难的选择交织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