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338600000002

第2章

念珠是华东大学二年级的学生。在一个明媚春天的下午,故事开头了。我们看见念珠,一个美丽而又普通的上海女孩子,坐在校园廊下的阴影里。这是一个不过十来米长的廊道,廊柱用鸡冠红的油漆刷过,已经斑驳脱落,露出粗砺的水泥芯子。廊顶上横着一根根木条,眼下的季节让它缠满了常春藤,那藤上密密实实的小圆叶片下,绕着像灰色的小蛇样的藤蔓,在微风拂动下,探头缩脑。念珠坐在这绿色的暗影里,更衬托出她白皙的面容,她是光润的长脸,淡眉毛,长长的黑眼睛,眼角微微向上翘着,因此上半部脸看起来很有几分古典美,然而到了下巴却突然尖下去,有些冲犯了她纤柔的面庞。她穿着一条暗蓝色薄呢裙,使她整个人看上去有种幽怨的味道。她抱着一叠书,微侧着头,有一刻几乎像是睡着了。

其实没有。中午的阳光在叶片之间洒下奇幻的光与影,于是,地面上就形成一个个溜圆的光斑,仿佛小孩子点头不已。念珠微微笑着,忍不住伸出脚去踩,仿佛要扑住光的影子,那一个个小小的跃动的心。她是欢快的,下午一点钟有一节中国文学史课。她打开讲义,翻到上次结束的地方,那里她用红笔画了一颗心,在旁边标注了日期。她又合上讲义,眼睛随处望着。

上海地皮紧张,寸土寸金,所有的学校都尽力在狭小的空间内创造最大最美的风景,其实都是呆板的花草与树,可念珠还是颇带兴味地自我陶醉着。她对切身的事物有种特殊的喜好,只要在一个适当的距离上,她能领略出别人想象不到的美,她也正是用这样的眼光去看她的文学史老师——童梓文,华东大学的教授。

预备铃响了,人群三三五五地走过。她立起身,走上沥青铺就的柏油小径。突然背后一个人赶上来,喘息未定,是她同学詹明信,他也选修了这门课。她皱了皱眉毛。她顶恨某个异性在这种公共场合跟她有意无意地亲密,她看到他带着某种不确定的感情跟她交往,十分恭谦地小心,觉得很无聊。

詹明信是个瘦高的青年,很斯文的样子,然而举手投足又显得过于老成,也许是为白念珠刻意做出来的罢,他觉得这样的女孩子是不喜欢愣头青的,他已经感觉到她身上一种庄重漠然的神气,自然把她跟其他女孩子区分开来。这种感觉在他心里慢慢根深蒂固,以至每次见到她都有些微的紧张,可是他又克制自己流露出不自信,因此越发显得僵硬生涩。

他与她并肩走着,微微笑着问,你也选了文学史,怎么都没见到你?念珠偏一偏头,只答应了一声,嗯。她每次进教室都是最后一个,坐在角落靠窗的位子上。她见到过詹明信,斜望过去他坐在第一排,太靠前,个子又高,总是费力地仰着脖子,似乎连童教授都有些不好意思了,这么用劲地听他的课,勤奋地记笔记。念珠把自己隐在层层叠叠的背后,默不作声从头听到尾,很少提问,也从不参与同学讨论,下课后,立即从后门出去。

明信愣了一愣,继续说,这学期我也选了童教授的课,以前不知道他讲得这么好,不然上学期就选了。念珠点点头说,他是很好的。明信笑着说,都传言他很受学生欢迎,尤其是女学生,我看班里也是女生大大多于男生。念珠抬头看了他一眼,显然这句话是为了迎合她说的,他把她说成是众多迷恋童教授的女学生之一,也许他是故意开个玩笑,可是她竟微微生起气来,她不是迷恋他,她是真正喜欢他,喜欢他。

念珠没有开口,明信有些不知所措。过了片刻,念珠才又重复了先前一句,说,他是很好的。明信“唔”了一声,已经快到教室了,他想今天这样的机会,是不是该跟念珠坐在一起。

童梓文已经站在教室里了,学生坐满了一大半,里面有几个认识明信的,都在向他招手。他和念珠立在门边,童梓文正好转过身来,一只手插在休闲裤的口袋里,对着他们点了点头。明信和念珠走进后排座。有几个顽皮的男生轻轻地起哄,冲着明信做鬼脸。只剩后面几排空着,念珠拣了后面靠左的地方坐下,里面有个空位,不过她显然不愿意让,明信只得在她身后坐下了。那几个男生还在望着明信,又指指念珠,明信怕被念珠看见,急忙摆手示意,又做出一种浮滑的表情,显然他今天在大庭广众下给人造成了一种误会,这让他激动不已。

他在这个位子正好能欣赏念珠的背影和偶尔偏头的侧面,纤细的脖子,头发些微松散,有些落下来覆在后颈上,在逆光中毛茸茸的一片,轻纱掩映,像玻璃杯里滟滟的琥珀酒。他在看着念珠的同时,念珠也在看着讲台上的童梓文。每次都像是从来没见过他一般。他有清癯的身材,因为这个,不管穿什么总有种特殊的萧瑟的美。他的脸瘦削,略微苍白。大概总有四十五岁了吧,不过看起来要年轻得多。大部分男子的美是要三十岁以后才更为显著,童梓文就是一个例子。

上课铃已经响了,他抬眼微微扫视一下整个教室,像是要确定某个人的存在,然后一手撑着讲台,一手翻开讲义,滔滔不绝讲下去。念珠觉得那一瞥就是为了确定她的存在,她注意很久了,尤其是在认识他以后,每次上课前都有这个习惯。她微低着头,撑在手腕上,不免痛苦起来,然而又快乐着。她想如果童梓文有个儿子该多好,那应该会长得像他,更重要的是,他也会跟自己一样年轻,像所有普通的男孩,因为她自己也只是一个普通的女孩。那该有多好。

有女生站起来回答问题,他微侧着头,专注地听着,小孩子般认真思考的表情,然后示意女学生坐下。她看到女生微微发红害羞的耳朵。童梓文课上很爱提问题,却从没喊过她,没喊过白念珠,他似乎是有意躲避这三个字,这三个字无法从他口里说出,他怕什么呢?怕什么呢,她想,难道是顾忌她的母亲白乐珊?

念珠想着,如果在她的血管中,流着这个人的血,如果他真是她的父亲……啊,如果,该是什么样的果子。她很愿意他就是她的父亲,在二十年前遇上她母亲,那现在她也不叫白念珠了,应该是童念珠,啊,童念珠,多么好听的名字。可是如果是什么果?她还会是现在的白念珠么,说不定是个男孩子?她要是男孩子,那就没有现在的痛苦。但这又是谁的错?能怪她母亲么?还是怪那个抛弃了她们的父亲?如果,应该是个淡青色晶莹多汁的果子,像荔枝去了核,甜中带着辛酸。吃了一个如果,再剥一个如果。假如他不认识她母亲,她跟他自由而平等地交往,没有负担地交往,也是可以的罢。然而这是可能的么,他是有名的教授,未必缺乏仰慕他的女人,而且跟自己的学生过于亲密会给自己的事业带来不必要的牵累。他是一个有严肃人生观的男人,经历过生活的忧愁与困难,可人生里也并不缺少小小的快乐。就为了这快乐,他也是不会同她走到一起的,她给予的至多是短暂的愉悦,如升至高空的烟花,瞬间熄灭。

她望着讲台上的男人,目之所及,仿佛光线下无数细碎的粉笔灰在他周身舞蹈,给他镀上一层朦胧的光。刹那间,她竟觉得,他离她那么远。她在心里哀哀地叹了口气。

詹明信伸出手在念珠背后轻轻碰了碰。她扭过头,看见他指着窗外,也望过去,隔着玻璃窗她瞥见她母亲,白乐珊。母亲朝她招招手,又示意她回过头去。母亲想必是来找童梓文的。她抬起手腕看看时间,马上要下课了。翻翻讲义,这一节课简直没听到什么,笔记本一个字也没记,打算下课跟詹明信借,还是……她的目光又飘向讲台上的童梓文,只要她开口,她会从他那儿得到完完整整的笔记。只要她开口。他还是拿她当小孩子看,以为他与她母亲的关系暂时不能让她接受。她对母亲是有些成见,可是如果她真的甘愿做一个懵懂无知的孩子,是不是就可以得到他了,孩子的爱是可以任性的。

下课后,念珠收拾好书本从后门出去,明信跟在后面一同出来,她站住了脚,开口跟他借笔记。明信脸上闪过慌张与兴奋的神色,立刻递上自己的漆皮笔记本。一般男学生都是邋里邋遢用几张纸写几个字,明信显然是个干净仔细的青年。

白乐珊挽着童梓文从教室出来,她喊了一声念珠。念珠和明信正说着话。念珠望着她母亲,又飞快地瞥过童梓文,然后介绍说,这是我同学詹明信。乐珊微微笑着向他点头。詹明信见过念珠的母亲两次,同学中的传言很厉害,都说华大的童教授跟自己学生的母亲交往,而且是个美丽的女学生,那她的母亲想必也不是一般的人。更有些人传出污秽的流言,说童教授一箭双雕,二美并收。就是为这个原因,童梓文在学校里处处小心,总是尽量避开白念珠。念珠长得像她母亲。和女儿一样,乐珊也是圆润的长脸,光滑的轮廓线一直延伸到下巴,淡眉秀眼,她的鼻子过分尖细了一点,使得那希腊式的细鼻孔更显高贵。

乐珊三下两下把明信看在眼里,一个拘谨的年轻人,藏着略略不安的野心,她满含意味地笑了一下,敷衍着明信说了几句话,转过头来对着念珠。明信忐忑不安地退出去,童梓文忽然叫住他,询问了几样功课上的事,他似乎急需有个人来攀谈,如果詹明信走了,在这样的场合,他未免太惹眼,乐珊是毫不顾忌的,可是他毕竟是个教授,他知道学生和同事里有很多闲言碎语,他不能不想这些。

母亲的来意是让念珠下周五回家,那天是念珠二十岁生日。本来完全可以打个电话直接告诉念珠,想了想还是自己亲自到学校来。虽然家离学校不算远,念珠还是坚持住到宿舍,同一般的寄宿生一样。母亲以为念珠那样的脾气,是受不了集体生活的拥挤与嘈杂的,住个十天半个月,还会乖乖自动回来,哪知她是执拗了心搬出家门,一心要离开她的眼皮子底下。有一阵她还以为她是在外面交了男朋友,嫌住在家里不方便,便暗访了她的几个同学,可都说没有。时间一长也发现并没有这回事,丝毫没有迹象。她也想坐下来跟女儿好好谈一谈,不是母女心连心么,总可以说上两句知心话。然而当她看到她那像受伤的动物般戒备的眼神,她整个心就不寒而栗,她是她的孩子么,是从她身上脱离出来的么?有时候她真恨她的安静听话,她宁可她像其他女孩子那样没礼貌叽叽呱呱说话,或者更甚一点,胡搅蛮缠,撒娇任性,这样她都觉得好受,觉得她像个孩子,是自己的孩子。可是她偏偏不,她用一个女人的眼光来看待自己的母亲,她那与年龄不相符的冷眼旁观的思想处处提醒着她自己作为母亲的失败,时时刻刻提醒着她,那些难堪的岁月和往事。

念珠从小生活在一个富裕优渥的家庭,一个用华丽的物质堆砌起来的世界。母亲是新式的激进的女人,很年轻的时候就出国念书,后来为了结婚,家里几次三番召她回国,几乎闹到要断绝经济来源的地步,无奈之下才办理休学。她父亲是个威严的旧式人物,坚持要她同一位门当户对的青年结婚,是一位老朋友的儿子。他与这位老朋友是莫逆之交,理所当然地要把他们的友情变成亲情延续到下一代身上。那是一个很平淡的年轻人,乐珊少女时代曾见过他两次,长什么样子不记得了,似乎戴了一副眼镜,因为记忆中他老是要伸手扶镜脚,往鼻子上托一托。再次见到他的时候,他已经是相当踏实稳重的人了,有了中年男人的气质,显示出受过良好的教育。乐珊拿他跟在外国交的男朋友相比,他简直迂腐得很,可是真正端详起来,也挑不出什么缺点,一个不好也不坏的人。他们平静地结了婚,婚后一年生下念珠。她与他商议着要出国把学业念完,这么多年不能荒废了,好歹要拿到学位。他也没有异议,想了一会说孩子可以托给他母亲,他把她接过来住。

可是她这一去就是四年,念珠几乎不知道她在国外还有一个母亲。但她每年都会收到从世界各地寄回来的各种新奇的玩意,孔雀石、象牙骨制的扇子、小手风琴。她整天静静地待在小房间里,把它们翻过来摸过去。她把那套芭比娃娃的音乐盒上紧发条,一遍又一遍放着,看王子和公主永不疲倦地跳舞,能看一整天。有时候父亲也会进来,静静地陪她坐一会儿,走的时候会在她额上轻轻地郑重地吻一下。房间里日影移动,阳光从暗黄的绒布窗帘透进来,更黄了一层,仿佛永远是下午。童年悠远而缓慢,像这昏蒙蒙的光,直让人打瞌睡,一觉起来却什么都不记得。

后来念珠的父亲在外面有了女人,他也经常带她出去,带到那个女人那里。她叫她芬姨。她笑容可掬地捧着她的脸,替她梳辫子,抓大把的糖。父亲逗哄着让她叫妈妈,念珠瞪着一对乌亮的眼睛,望了半晌,奶声奶气地喊姆妈,并在她颊上印上两个响亮的吻。父亲又问,愿不愿意跟姆妈住?念珠点点头,父亲笑着抱起她。

母亲回来后跟父亲平静地离了婚,念珠跟母亲生活,不过可以每周去父亲那里看看。她为她带回精致的衣物玩具,整套配有插图的童话书,还有一架钢琴。她为她制定了全方位的培养计划,西式培养,看书、画画、学琴,我从小也是这样,她说,等你长大了你也是要出国的。

她遵从母亲的吩咐,一样一样认真努力地学。也说不上是喜欢还是不喜欢,只是不做这些她还有什么可做的?童话书里有水晶宫和城堡,有蓝绿的森林,有阳光照耀着的温柔的沙滩,有在海底游来游去的美人鱼,可是她们永远上不了岸。她也同她们一样生活在海底的琉璃世界,望得见阳光雨露、月亮星星,然而一抬手触摸到的却是冷冰冰的玻璃。

同类推荐
  • 被翅膀划伤的天空

    被翅膀划伤的天空

    有很长一段时间我不愿意回忆刚到上海的那些日子,因为那些日子里我是落魄的。可是我的眼前时不时地还会出现那些花花绿绿的公交车,我仍能听到它们用车轮在发烫的柏油路上轧出的深重的抱怨和它们用喇叭声传送出的或长或短的叹息。我还能一次又一次地看到我那条发亮的牛仔裤,它上面沾满了奔波中疲惫的灰尘。天黑的时候我往旅店赶,那个旅店在杨浦一个隐秘的角落里。通往旅店的小路两旁总会站着一群抹着艳妆的女孩,她们总在傍晚的时候出现,从她们身边经过要接受她们或鄙夷或漠然或带着少许同情的目光,她们身上各种声调的香水味和汗味在空中肆无忌惮地奏响着,发出一种让人头痛的声响。
  • 鄂西箬竹

    鄂西箬竹

    每每想起幺爷,我总是能想起鄂西箬竹。鄂西箬竹也称为簝竹,是我们鄂西特有的物种。它生长在海拔两千多米的高山之巅,温暖之地水土不服,低山和半山根本就看不见它们的身影。然而这个倔脾气的鄂西箬竹却非常一般,单株来看,它们的身高一般只在三十到九十厘米左右,根本没有超过一百厘米的,“挺拔”那样的字眼根本与它不沾边。矮小、普通,一无是处。因为它们的直径只有二到四毫米左右,空腔不到一毫米,竹节也只有七到九节左右,竹节的长度只在四到十二厘米,这样的竹子怎么能算竹子呢?
  • 无人岛

    无人岛

    “我的女儿失踪了。”坐在方应对面的女人,在沉默了约莫十分钟后终于开口说话。方应拿吸管戳了两下玻璃杯里的冰块。女人说已经去报过警,埋怨了会儿警察如何如何办事不力,从包里掏出个信封,推到方应面前。“这是在电话里说好的订金。”方应四下看了看,才朝信封里瞄了眼,他吹了个呼哨,笑着说:“说实在的,我本来没打算接手,你知道,失踪这种事要找回来很困难,特别像你女儿这种情况,这种年纪,十五六岁,叛逆期,说不定是自己离家出走。”
  • 黑金(长篇小说连载一)

    黑金(长篇小说连载一)

    生命的强大与脆弱并存。为保卫油田,这个城市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已有七十八位民警和二十八位油田保卫人员因公牺牲,有四百二十八位民警和油田保卫人员因公负伤……“都听见没?吓唬一下,也别整过劲儿喽。”逼人的寒气中,狄成的呼吸留下茂盛的轨迹。于是,狄成被自己的呼吸形成的洁白雾气团团包围了。冬至的早晨,狄成手里拿着一方便袋同样洁白如玉的包子,凝视着弟弟和一帮奇形怪状的手下,希望他们能够领会自己的意思。黝黑肥胖的狄成把一个肉包子塞进嘴里,“走,干他们去……”
  • 日瓦戈医生

    日瓦戈医生

    《日瓦格医生》的核心是一部知识分子的命运史。小说主人公尤利·日瓦戈在他不到四十年的短短人生道路上经历了俄苏历史上一系列复杂、动乱的阶段。作家在小说中以一个急剧变化的时代为依托,把对众多问题的思考统统熔铸在了命运遭际之中。小说是诗人那个善感的心灵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变革时代人生存境况的反映。
热门推荐
  • 算地

    算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有一种策略叫隐忍

    有一种策略叫隐忍

    《有一种策略叫隐忍》的价值在于其实用功能,内容通俗易懂,能够渗透到工作中、生活中去。工作中,与同事相处是在所难免的,而同事间的关系恰巧是人际关系中,较为复杂的关系之一。一句话或一种行为做得不到位,就有可能为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生活中,处理人际交往中存在的问题,也让人们伤透了脑筋,毕竟是“江湖”险恶。俗话说得好:“人在江湖飘,哪有不挨刀。”而这正是对做人难最好的诠释,不管你是说错了话、交错了朋友或是防范心理不够强等,都可能招致灾祸。为此,许多人大叹“做人难,难做人”。其实,做人并没有人们想象的这般复杂,只是还没有找准方法。
  • 九章之孙悟空

    九章之孙悟空

    一个不一样的孙悟空,一个不一样的洪荒。魔族等将卷土重来,灵明石猴破石而出,他将如何带领族人带给洪荒和平?
  • 云梦计

    云梦计

    我在过去沉睡,你们才有机会争取一切。他日我若清醒,必踏遍山河,取回本属于我的一切。我是谁?你不用问。臣服!还是湮灭!没有第三个选择。你若不选,我替你选。
  • 声律启蒙

    声律启蒙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末世逆袭:重生之女王驾临

    末世逆袭:重生之女王驾临

    “嗯?重生了???”乔槿沐看着眼前的场景一脸懵,为啥会这样?!乔槿沐哭唧唧,前世的她就要度过末世之苦迎来光明了,可是突然的丧尸爆发,炸死了自己。“真的是辛苦攒三年,一朝回到解放前啊!”不过回来了就算了,为啥后面追着个帅男人???为啥还喊自己媳妇儿?!“停停停,不要追着我跑了!!!”
  • 我家宿主又抽风了

    我家宿主又抽风了

    一朝穿越异世,成了一名不见经传的炮灰配角儿,且这个配角儿还刚被女主的护花使者给拍死了!这真真是闻者伤心,听者落泪啊!苏岁岁表示,可以删档重来吗?我保证苟得远远的,不碍女主的眼(?_?)本文内容虚构,如有雷同,算你抄我的(??ω??)作者新手,请多包涵
  • 虫何而来

    虫何而来

    一幅年代久远的星图,让稷下学者[乌阑]彻底怀疑他在学院所学到的一切。贤者们告诉他,王者大陆的祖先是地球,是来自地球的超智慧生命体创造了王者大陆上的一切。他们带着地球时代的渊博知识,搭乘“方舟”而来。他们赐予我们智慧,赐予我们知识,赐予我们神奇的机关术和魔道,帮我们摆脱了原始的迷蒙,助我们跨越了文明的鸿沟。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王者大陆上谁能对此辩证?没有,除了那些超智慧生命体。当一个只能由讲述者自己来辩证的故事传进你耳朵的时候,你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那不过是他自编自导自演的骗局。但也就仅此而已,你别指望你能揭穿这样的骗局。毕竟虫子永远无法证明自己是虫子。
  • 万界修仙传

    万界修仙传

    ——在仙侠世界重生,在诸天万界成长!且看一个修真界的小县令,如何在各个影视世界一步步变强。
  • 你脸红什么啊

    你脸红什么啊

    沈眠眠考上星源后,第一反应就是,去跑去跳去做一个漂亮的倒挂金钩!可是谁来跟她解释一下,为毛会三番五次的在那个死傲娇面前出丑。第一次,沈眠眠在咖啡厅对着他犯花痴。第二次,沈眠眠开学典礼玩手机被抓,在自管会又遇见了他。第三次……沈眠眠:“路于归,你的高冷人设呢?你怎么可以人身攻击我!”路于归:“这倒没有,句句属实。”沈眠眠:“……”【本书超甜√欢迎入坑√天大地大读者夶夶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