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341300000002

第2章

小说家格非去年9月到人大课堂上来讲演,提到80年代先锋小说有两个起源,一个是朦胧诗,另一个是汪曾祺的小说。这让我有些吃惊。朦胧诗在80年代文学中的“重要性”,是人所共知的,可是重要到格非老师所说的那种程度,我还是首次听到。而朦胧诗之走进“新时期文学”,并获得广泛认可,除了一些有“争议”的作品,另外一个“公众收视率”很高的“节目”就是影响深远的“朦胧诗论争”。一些关涉到“新时期文学”根本命题的观点,都在那场论争中提出来了,充分展开了,事实证明,它的意义已超出“新诗”范围,几乎覆盖了新时期文学的所有方面。所以,难怪连小说家都要说它那么“重要”了。

但我不想“复述”那段历史,描述它的过程,介绍双方争论的观点、分歧和问题。我的想法是想研究他们争论的“理由”是什么,在争论过程中哪些话语特征、批评方式在逐步地凝聚和形成。另外,跳出观念认同、价值判断的层面,我想“历史地同情地”看待争论双方的批评家,在同一个层次上修复被强加到批评家身上的“等级秩序”。为尽可能地呈现问题,在这里,我“发明”了一个关键词,叫批评的“对立面”。

在谈问题之前,我先做一点概念限定。我所说的批评的“对立面”不是一个严格的文学史概念,可能还不是一个批评的概念。之所以采用这个临时性的术语,是为了更确切地描述1979—1988年之间“朦胧诗论争”的状况,说明诗歌批评具有与其它文学批评不同的特质。它指的是,为了强调自己的“正确性”,先把对方设定在“不正确”的状态,然后采取批驳、激辩和排斥的方式,以及所批评的“对立面”的确立并使其丧失话语阵地的过程,使自己的诗歌观念成为诗歌界唯一通行的话语。众所周知,80年代这十年,小说和理论批评围绕各种问题展开的论争,在密集度上超过了当代文学近60年的任何一个时期,但无论怎么激烈,都没有像“朦胧诗论争”那样把对方确立为明确的“对立面”的意识和心态,而且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对立性”的诗歌圈子、批评意识和话语方式[1]。容易理解的是,论争者的“对立面”意识过于鲜明、琐碎和敏感,与小说、批评等文类相比,也许这和诗歌舞台偏于狭小的历史境遇有关。“生存空间”的狭窄,又有利于培养、催生狭小、偏激、较真、尖锐和纯粹的诗歌意识及对诗歌的理解方式。这种文学角色和身份意识,使得我们在进行“文学”问题的讨论时会格外注意诗歌的个别性、独特性。于是,在讨论“朦胧诗论争”的“事件性”的时候,我可能不会像对四次文代会那样强调它与社会历史、文学史的广泛的联系,而偏向比较细小方面的“话语方式”的研究。它们在论争时常触及“大话题”,但在诗歌批评中只是作为一个大背景而存在,目的是提醒人们重视它们“一尘不染”的写作及其文本的“纯粹性”。由此可以进一步发现,诗歌的论争最后都发展成为一种对诗歌“本质”问题的强调;在此过程中,批评者的“立场”往往是非常重要和关键的,它们只有在“对方”存在时获得“意义”,一旦离开了“对方”,自己的价值也将会受到很大影响。

同类推荐
  • 世事年年见沧桑:东京旧事

    世事年年见沧桑:东京旧事

    村山富市传的翻译、肩扛小红旗的王墨在与小泉和安倍晋三外交战略顾问冈崎久彦及其周围人的“较量”中,见证了国际形势的变换对中日关系的影响,尤其是见证了中日关系从蜜月期到恶化期的变化。王墨因此见识了一个其他人无法了解的日本上层对中国、对中日关系的看法,更因此结识了日本的前首相村山富市,还因此对中日关系和中日之间的许多关键问题有了与众不同的看法。或许,这些来自与日本政治上层接触得来的观点对今后中日关系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参考作用。
  • 词学通论

    词学通论

    《词学通论》是吴梅先生介绍词学基本知识及词学发展史的专著。作者系统地介绍了词与音乐的关系、词的作法以及历代代表性词人词作,并对唐五代以至清季词学的源流传承和诸大家词作的利病得失做了精当的点评。
  • 历史的足迹

    历史的足迹

    王世敬先生是一位善于思考和勤于动手的科学家。他享受国务院授予的特殊津贴,曾多次获得国家和省级的奖励。王世敬先生不仅发表了许多学术价值高的论文,而且还写成了一部值得反复阅读和深思的书——《历史的足迹》。从书中可以看到一位科学家、知识分子的缩影,也可以看到我们国家的一个缩影。
  • 伍郎的台湾:孤独的美食家中国版巡礼

    伍郎的台湾:孤独的美食家中国版巡礼

    独自经营一家小杂货店,为了满足客人的需要,每天穿梭于城市间。他是伍郎,你可以叫他——孤独的美食家。售出客人需要的货物时,伍郎也旁观了一段段人间冷暖。就像间隙寻觅的美食,人生五味杂陈,故事千回百转,有跨越重洋带着焦糊味的爸爸炒饭,也有一辈子无法共享的珍珠奶茶,有祖孙三代打破坚冰的家庭味,也有等了一辈子的孤独情。回不去的故乡,到不了的远方,都浓缩在形形色色的美食,磨碎于齿间,重重地磨过身体,安放在胃中,变成人生的种种养分,滋润着每个人孤独的生命。说到底,我们每个人都是伍郎,演绎自己的故事,做他人的过客,这本书讲的,就是世界上的另一个你——伍郎,以及散落在各个角落里形形色色的你。
  • 此幸福彼幸福

    此幸福彼幸福

    本书收录了吕麦女士精心创作短篇散文,文字清新犹如心灵鸡汤,滋养读者的身心,深受广大中学生喜爱。
热门推荐
  • 从深渊而来

    从深渊而来

    我是谁,我是谁。在一望无际的黑暗中醒来,看见的只有黑暗。我是谁,我住哪,我在哪里?从黑暗中醒来,却没有自己的记忆,忘记了自己是谁,来自那里。在人世间摸索,只为寻找到自己那来自深渊被遗忘的记忆
  • The Discovery of Guiana

    The Discovery of Guiana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Woman and Labour

    Woman and Labour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南下路上

    南下路上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利来利往,思维松绑,解放思想,财富生长。一石激起千层浪,沉寂村庄,闹闹嚷嚷。树欲静而风不止,难眠难休。眼前无路想回头,怎奈木已成舟。恨也好,爱也罢,浊酒一壶喜相逢,开怀畅饮,一醉解恩仇。
  • 有酒十章

    有酒十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黑细胞

    黑细胞

    “错过”这个词应该比“过错”更中性一些,它表明你错过一次幸运或者一个危险,好像根本不存在第三种可能性。蒋利民临跨出报社门口那一刻,被一个陌生人绊住了脚,整整耽误了二十分钟,错过了与名模辛丽丽见面的时间。这二十分钟属于生死攸关的二十分钟,创造出了“错过”的第三种可能——辛丽丽因此把命丢在“城市角”酒吧的楼顶上。难怪蒋利民发牢骚,报社确实乱糟糟的像农贸市场。什么样的人都随便推门而进,询问和反映一些五花八门的问题。
  • 哈利波特与银行家之子

    哈利波特与银行家之子

    这是一部充满私货的哈利波特系列。练手作品,多多包涵。简介:追寻隐藏在霍格沃茨世界里被遗忘的历史,跟随古代巫师的脚步,金钱是我的武器,知识是我的护具,隐藏在黑夜的历史,我终究会探寻一切,恢复最初的荣光。
  • 冬喋

    冬喋

    界分天地,世分阴阳。古往今来,英才辈出,圣贤齐聚,最终也不过是徒作嫁衣。即天道无情,那要天何用!封天台上众神聚,踏破天荒造世人!
  • 外星人探访记(探索发现漫游记)

    外星人探访记(探索发现漫游记)

    《外星人探访记》本书为您讲述关于外星人的科普知识。本书知识全面、内容精炼、通俗易懂,能够培养读者的科学兴趣和爱好,达到普及科学知识的目的,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启发性和知识性,是广大读者了解科技、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提高素质、激发探索和启迪智慧的良好科普读物。
  • 小故事大道理全书

    小故事大道理全书

    经典小故事,人生大道理。做人做事的学问,修身养性的智慧,听1小时的大道理,不如看1分钟的小故事。也许一次回眸,就诠释了生命的决绝与伟大;也许一个微笑,就证明了感动与真诚的存在;也许一抹阳光,就彰显着生活与自由的精彩。“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那些博大精深的内涵往往孕育在最简单、最常见的事物中。真正有智慧的人能从小细节中看到大景观。从小事件上总结出真智董,从小故事里悟出深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