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342900000001

第1章

很多年来,我们不敢在家里谈论母亲,继母的存在是一个原因,父亲的威严也是一个原因。除此之外,我相信还有其他的一些原因。继母到我家的二十余年光景,并没有生育出一子半女,现在继母快五十了,已经到达一般女性无奈的季节。她在洋房前面的花园种了许许多多的花儿,它们四季轮换着开放,又轮换着凋零,继母在花事的盛衰交替中尝到了心灵的自慰,她对寻找与父亲结合的证据的那种兴趣,在我们看来早已淡漠。

一个没有生育的妇人拿不出证据去说明自身的婚姻,这种观念尽管显得过于拘泥过于传统,但它暴露的阴影却是十分现实的。

我,以及大姐二姐,都是四十多岁的人了。我们三个事业平平,经济收入不多,只好寄居父亲这儿,仰老人家的鼻息,托他的荫庇过日子。父亲是一个干部,管辖市里的好几个剧团,有一些实权。不过看样子,在他老人家离休之前,职务上不大可能再有什么飞跃了,但现存的一切已相当可观,一栋带花园的洋房,一切与职务相套的物质待遇,一个得到他三十余年信任的佣人(工资由公家给付),花园里亲手种植的二十余株名贵乔木已经成材(我至今叫不出它们的名字,园艺专家说每株值几千元,父亲心里其实更清楚。它们属于无可争议的私人财产)。一群情态各异的西洋狗,它们的血统来源于我的生身母亲许多年前的一次国外巡回演出,母亲买了几条西洋小狗,偷偷藏在《红娘》剧组的道具箱内带回祖国。不可思议的是,几十年来的近亲繁殖并没有损耗它们的家族,生得多,最后留下的还有许多。

除了这些,还有三个孙儿,常常在我父亲那儿赢得欢心。父亲一生不屈服任何对手,却愿意屈服于孙儿们幼稚的童心谄媚里,这构成了父亲日常的一景。

母亲的影子,应该说是一种幻影,对我来说,她依然飘荡在这栋建筑风格华丽的花园洋房里。很多年以前,她青春正好,她在舞台上饰演一名古典仕女。她演完了,获得成功和鲜花。父亲在剧场外等她,因为她必须在后台卸妆。然后,他俩手挽手,在某一个春风沉醉的晚上,一起去看一处准备结婚的房子,它是组织上对我父亲的一种关怀。

他俩显然一眼看中了这栋房子,觉得可取之处很多。他俩没有掩饰会心的笑容。他们搞到了一些树苗,带着某种象征意味的动机,把它们种在花园里,伴随着适时的春雨,所以成活率很高。

结婚以后,母亲生育很密,在五年左右的光景里,生完大姐、二姐,还有我。在我们姐弟三人保留的一大叠童年照片中,所摄取的背景多以这栋花园洋房为主,母亲是主要的摄影者。当然,也有一部分她参与我们游戏的镜头,那都是她事先对好了镜头,随后兴之所至地穿插到我们身边的。

父亲当时去外国考察,带回一架德国“莱卡”高级相机,从此调动了母亲的摄影兴趣。现在,我们姐弟都相信这架相机还在家里,它被鬓发已经变白的父亲收藏着,大概藏在一处他自己也说不清楚的地方。

母亲最后一次动用相机给我们姐弟拍照的那天,花园里下着迷蒙的小雨,节令好像是黄霉。我六岁,已经在母亲的指导下换掉了几颗乳牙,所以母亲在那个阶段常给我逗趣,说我笑起来的时候,一嘴巴的漏风。不能到下着雨的花园去拍照实在遗憾。母亲带着我们姐弟三个,在这栋空空落落的有四个层面的洋房里,上上下下兜来兜去,活像一群错巢的鸟儿。

也许父亲遵从了某个默契,那几天他躲在单位,不回家,母亲尽管作了刻意的打扮,比如,她新烫了头发,脸部化了妆,穿一条几乎曳地的蛋青色长裙,不过仍难以掩盖内心的悲伤。她挎着相机,把我们几个孩子在楼内拖来拖去,结果只拍了极少的几张。我们跟住她在楼梯转弯的时刻,好几回听见她伤心的叹气。

“这楼房真大呀,这栋楼房怎么这样大呀。”母亲叹气的时刻,花园里还继续着淫雨,可以看见当年她与父亲结婚前种下的树苗,如今在雨中已经很高了。还有一蓬蓬的美人蕉借了东南风的摇动,正把自己叶片上的雨滴甩落下去的新鲜情景。还能够看见许多的爬山虎野藤搭在水池旁的假山石头上,它们的触须活像蛇的芯子,在风雨里舔着什么。

这就是多年以前母亲出走的日子。说“出走”其实不算准确,应该说“离婚”。说“离婚”其实还是不够准确。客观地去认识这个问题,已经是我们姐弟三人到成年的阶段。我们终于明白,是父亲把母亲“废”掉了,或者说,父亲请求她走。

一个男子,一个父亲,有权力把另一个主要家庭成员请走,是我漫长的童年少年时代久久不能明白的重大问题。它让我从小耽于沉思,无端生出许多幻想,这种幻想又蛊惑我去报考什么文科的中文系专业,当了一名常常需要鹦鹉学舌技巧的记者。这,当然是后话。

于是,在照相的那个雨天,母亲走了。

我在靠近长江边的那所著名文科大学读书的时候,从古典文学教授那里学到不少好诗。比如唐代诗人中有一位叫顾况的大才子,写过一首《弃妇词》,对我内心刺激很大。在以后很长的一段日子,我仇恨这位顾况老东西。在学习中,你不可避免地要面对一些古代典籍方面的内容,这样,我又阅读到关于古代男子“出妻”或者“休妻”的记载。这种行为被叫做“七出”,也就是休妻的七条理由,即:

第一,无子;第二,淫佚;第三,不事舅姑;第四,口舌;第五,盗窃;第六,妒嫉;第七,恶疾。

据史载,作丈夫的有权以七条中的任何一条为借口,命妻子离开。

当我翻阅这些古代典籍的时候,很自然地想到了母亲的身世,还有多年以来我听到的关于她的一些传说。它们在我的脑子里拼装图像,它们在历史的真伪之间游弋,企图诱惑我去下一个关于母亲是非方面的判断。事实上我不具备这种能力,我所占有的,只是对这个家庭的回忆,对母亲的回忆。还有就是这种回忆捎带给我的创伤。从我童年开始,这个创面就别有意味地裸在我的两只眼睛面前,迫使我去看了。

我母亲,她漂亮。

在我们这个上百万人口的城市,观众的舆论比较看好几位戏路宽的演员,母亲算一个。母亲是个旦角全才。她能演青衣,也能演花旦和刀马旦,唱念做打的活儿,都是拿得起放得下的。在戏院里演出的时候,总有一些多情的观众给母亲捧场。这叫“捧角儿”,属于所谓明星效应的问题。当年电视还没有普及,明星多半是在剧场里头诞生的。

母亲是在她二十岁的那年被父亲所结识的,一个“被”,说明了在当年的情境中,父亲是取一种主动的姿势的。

开头的一切纯属无意。六十年代父亲从另一座城市调到我们这儿工作,他需要熟悉各个剧团的情况,因此常常需要去剧场观看演出。有一个夜晚,他看到了母亲的演出。有必要提一句的是,母亲一直珍藏着这天夜里的那张演出节目单,上面印着她表演的剧目名称,以及由她领衔的一长串演职人员的名单。

今年惊蛰那天是母亲五十五岁的生日,我去探望她,看见母亲正在裱糊这张印刷于六十年代的东西,她戴着老花眼镜,向我打听当年节目单上的这批老搭档们的现状。我告诉她,哪些人已经作古,哪些人照旧还活着,母亲认真听着,用黑铅笔在那些逝世的姓名外画了个约定俗成的方框框,我注意到这张节目单,结果是,游移在黑框框外头的名字已不多了。岁月,到底已经流过了三十多年。

可以想见,六十年代的一天夜晚,剧场门口的廊檐垂吊了几只秀丽的大红灯笼,笼面跳跃着“客满”两个大字。父亲由下属的剧团领导以及秘书随员陪同,在开戏前的数分钟到达剧场,很快坐到显然保留妥当的前排位子。坐定之后,秘书递给他一张节目单,不过等不及阅览,开幕铃便响了,灯也就关了。

这天夜里,母亲在上半场演出《贵妃醉酒》,下半场演出《拾玉镯》以及《苏三起解》,角色的性格反差是很大的。第一个雍容华贵妩媚之极,第二个纯属乡间俚俗中长大的少女,蹦蹦跳跳打情骂俏的小花旦角色,第三个则是以泪洗面的风尘女子,属于典型的青衣唱功戏。母亲在台上尽情尽意地挥洒自如,最后谢了三道幕,观众才罢休。

父亲觉得自己刚刚调到这座城市,与很多属下的剧团人员还不熟,所以散戏后建议,想和演职员们聊聊。剧团领导便安排了,请他在后台接见演员。

这一年父亲三十出头,一双出众的眉毛和一个沉思的下巴,英挺的脊梁,的确很帅。父亲和演员们坐在后台的道具箱上,一块儿吃按规定配给的演出夜宵。是蛋糕。二十岁的母亲也在吞咽,不过母亲的神情不一定快活,她感到口干舌燥。父亲一直注意着母亲,他至少领会了她眼前的困难,他以极简单的眼神去暗示善解人意的秘书,很快帮母亲搞来了一杯牛奶。就这样,父亲坐在道具箱上,欣赏着母亲把她自己的那一份夜宵一点一滴地吃完。

以我们现在的眼光去看,当年父亲追求母亲的方式是很老旧的。母亲唯一的亲眷,她的弟弟,也就是我的舅舅,对上述情景作过回忆。以我父亲当年的地位,已经不低了,包围他婚姻问题的大大小小说客,也很不少,但父亲对被介绍来的年轻女子们坐怀不乱。父亲一下子看好母亲,的确是出于内心动情。舅舅看不起父亲的,是他的那种恋爱操作方式,舅舅认为它太老旧,也有点不合理,带有一层居高临下的鸟瞰味道。总之,舅舅觉得有些不平等。

第二次见面,母亲是奉召去的,由母亲所在剧团的团长陪同。母亲很害怕,她不明白自己出了什么问题,一个处于二十岁芳龄的姑娘,犯错误的机会是很多的。倒是团长很高兴,对她说:随便聊聊,只是领导找你聊聊,你随便一些随便一些。母亲还是随便不起来,她感到团长的神态,既是兴奋的,又是闪烁其辞的。

父亲在办公室,其实并不忙,他靠住那把硕大的座椅,朝门外的走廊静看。门口吊了一幅手工编织的竹帘,做工精巧,它把母亲薄薄地隔在外头的走廊上,由于室内光线要比走廊阴暗,所以父亲能够把帘外的母亲,隐约地看个明白。

卸了妆而离开了舞台的母亲,其实要比舞台上更美,父亲这样肯定。拖了一段时间,父亲才吩咐秘书让他们进来。团长在二者之间匆匆忙忙地布局,然后空出一种氛围,乖觉地告辞了。

这次接见的结果,肯定属于成功的,不然不可能去解释以后产生的婚姻。再以后,有过不少的约会,都是父亲规定好时间地点,也许还包括了方式方法,都是秘书开车去接母亲,完了再把她送回剧团的女演员宿舍。到了今天,我的大姐和二姐已经三十多了,都在从事文学评论工作,而且都具备一点女权主义的思想。她俩在暗地里嘀咕父亲,认为父亲当年以一种婚姻赏赐者的姿态去凌驾母亲,是没有什么道理的。不过,母亲却接受了父亲关于结婚的安排。

所以才会出现我先前叙述的场景,在第二年某个春风沉醉的晚上,父亲放下架子,破天荒地候在剧场门外,等待散戏后的母亲,然后一同去看那栋准备结婚的房子。

假如还能够看到那几张放得极大的照片,你仍然可以获得我母亲当年的确很幸福的印象,我是说母亲结婚拍的几张照片。在我们还小的时候,它被张挂于客厅,得到许多和父亲来往的重要客人的好评。离婚以后,这些照片理所当然地被人收藏起来。收藏起来是对的,不管是谁,也不管是抱着什么样的动机。

我非常喜欢母亲的其中一幅。母亲披着婚纱站在厅中央,雪白雪白薄如蝉翼的裙沿,从厅外面的花园里就开始跟踪她了,它们一直跟到母亲的前胸,把她全身披戴起来。两个在母亲剧团里一贯扮演童男童女的小演员,牵住母亲裙沿的两角,在笑着什么。

在笑着圣母。在庆祝圣母。

过了很多年头,当我成长到一顿能够喝掉斤把烧酒的年纪,在城外一处小酒馆偶然遇到已经半醉的舅舅。我俩坐下来,平心静气地开始回忆过去的母亲。舅舅透露,母亲当年出嫁前的心思,是很矛盾的。一方面,她被这种突然出现的局面所惊喜,对方属于有地位的干部,前程肯定有望,又相当年轻,跟他走,这辈子肯定能依靠的。母亲幼年丧失父母,从小在戏班子学艺,身世极苦,所以寻找依靠的念头很浓,另一方面,母亲也意识到双方地位的悬殊,在旧社会,唱戏这个行当,是排在三教九流末尾的,差不多与娼门并列了。虽然说新社会不同了,但传统风俗照样蛮厉害的,母亲想到这些,就会害怕。

可以想见,一个处于将婚未婚的二十岁姑娘,面对许多来源于心灵深处的种种害怕,而这害怕,显得又是那么真实,其痛苦是不难想像的。所以舅舅在小酒馆里与我对酌的时候,那种平心静气的风度也保持不了多久。舅舅骂道:你爸真不是玩意儿,他坑了我姐。当年倘不踏入你家大门,我姐一定活得好,活得舒舒坦坦。

先把舅舅的评论撇在一边。当年母亲踏入家门时,剧团里的两个童男童女帮她牵了裙沿,一步一步拾级走入客厅。母亲披着婚纱,是一个雪白的圣母,是一个雪白的飞翔。

同类推荐
  • 冰城古刹极乐寺

    冰城古刹极乐寺

    上世纪初,哈尔滨的太平桥一带还是一片荒草漫天的地方,从关内逃荒的穷苦人家都跑到这里落脚谋生。那年从山东来了一户陆姓人家,老大陆文义领着几个兄弟和一个妹妹,盖房子做生意,没几年家业就富足起来,成为这地方的大富户。谁曾想到,老天不遂人愿。陆文义虽然丰衣足食,妹妹陆文慧却身体一直不好,经常闹毛病,让一家人担心。请来的郎中说小姐得的是怪病,陆文义听了心中更是焦急万分。这时有人给他出主意,问问算卦先生也许有灵丹妙药。他当即多方打听,找到一个算命先生。
  • 大风起兮

    大风起兮

    那天一早,吴卫的眼皮就跳个不停。据说,眼皮跳要有大事发生。吴卫当然不信。他不炒股,没买过基金,股市风云变幻与他无关;他不是彩民,几百万的大奖不会砸到头上;他没贩过毒没嫖过娼没抢过银行,不担心手铐等着他;他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初中教师,每天两点一线,往返于学校和家之间,生活简单得像一沓白纸,翻一页如此,翻两页也是如此。他能有什么大事?
  • 墨杀

    墨杀

    一本动作推理小说,通过“七宗罪”式的连环杀人案,挑战你的神经和脑力。是杀人狂魔,还是侠隐巨子?是变态的杀戮,还是正义的匡扶?恶性连环血案.让一个安逸的城市瞬间变得腥风血雨。一桩”七宗罪”式的离奇大案,引出一个沉默两千年的中华旧学――墨家。警界传奇英雄临危受命,但随着案情的深入,他却走入一个错综的迷局,最终不得不让他以不可思议的方式去转圜危局!反转再反转的结局,让读者过足瘾,飙足泪!
  • 湘西秘史

    湘西秘史

    清末,湘西昔日最繁华的水码头浦阳镇正走着下坡路,浦阳镇西帮三十六家商号的两个主要商家张家和刘家也在逐渐走向衰落。张家的公子张复礼和刘家的千金刘金莲定下了娃娃亲,但张复礼逢场作戏的出轨惹怒了刘金莲,从此开始了两人之间的恩怨情仇……小说以此为主线,抒写了清代末叶浦阳镇近半个世纪的生活图景,由此而衍生出的枝叶藤蔓,更是几乎涵盖了这一时期湘西社会生活的所有层面,把百年前一个神秘而真实的湘西展现在你的面前。纷繁世事,千头万绪,奇风异俗,色彩纷呈……
  • 后死碑

    后死碑

    胡武功说:割到手里就知道,今年是个好收成。席扶风说:也不知道歇一歇。胡武功说:咱把礼馍蒸大些。席扶风说:看你一身都是汗。胡武功说:昨黑儿我作梦了,咱炕上落生了个牛牛娃。席扶风说:你会梦么。胡武功说:牛牛娃眼一睁,就把我叫爸哩。席扶风说:你先悄着,我给你擦汗。胳膊上挎着篮子,篮子上苫着块白布,白布下的花卷馍,散出一股馋人的油香气……席扶风是给割麦的胡武功送吃的来了。胡武功是坡头村的一条壮汉,席扶风是胡武功的新娘子。
热门推荐
  • 题袁溪张逸人所居

    题袁溪张逸人所居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刺客相伴

    刺客相伴

    禁言:来治疗我吧。莫语:你是挺需要治疗的,可是我没药。禁言:……禁言:副本缺治疗。莫语:大哥,就这点小事不能早点说么,至于埋伏我大半天?禁言:无聊啊。莫语:……
  • 春乔夏有明

    春乔夏有明

    陆乔说自己曾经也是颗痴情的种子,可惜后来下了场暴雨被淹死了!当有了“向钱看,向厚赚”的人生目标后,男人是个啥啊?560325825欢迎来QQ群各种吹!
  • 墨门飞甲

    墨门飞甲

    面对墨门传功长老给出的选择,林木森痛哭流涕:“教练,我想玩飞剑……”“老子用弩一样弄死你!”林木森看着脚下的BOSS尸体,气势汹汹。“卧槽,以为老子的机关螳螂是摆设?”林木森面前的玩家,被机关螳螂两记重劈免费送回了城。“都给我看好了!那个带着机关拿着弩的家伙,绝对不能让他靠近方圆一里地的范围之内!!”一帮会打BOSS团队的团长,面色严肃的嘱咐手下团员。“那家伙?是个混蛋!”某美女恨得咬牙切齿……这是一个在仙侠游戏《御剑逍遥》里误入墨门,结果却靠机关和弓弩在游戏里搞得风生水起的幸运爆表的玩家的故事……好吧,应广大人民群众的要求,公布个群号,222756360想进来玩玩的报上墨门飞甲就成了……
  • 向前向后遇见你

    向前向后遇见你

    满心欢喜的末浅走到门口,正准备敲门。此时虚掩的门内传出激烈的争吵声:“我知道你和末浅是契约结婚,你并不爱她,你和她结婚是因为家里催得急,而我那时又不在你身边,所以你和她结婚敷衍家里人,顺便气我……”“苏未,我一直都爱你啊!你不是也一直深爱着我吗?你不是说过,我们一起去国外留学的,还一起畅想我们的未来……”女生还未说完,就一把抱住苏未。“爱你,我一直都觉得是我这辈子最幸福的事情……”苏未坦诚的告诉女生。末浅的心一下子坠入万丈深渊。末浅低头看见悬空的手,默默的收回手,脑海里一片空白,我为什么会在这里?他等初恋回来了,手足无措的末浅,落荒而逃急促的拼命按着电梯,眼泪从脸庞划落……
  • 调香师

    调香师

    雍京城内的承香苑是全天下最好的调香铺子,传说,这里有能满足客人各种需求的香;紫苏是承香苑的主人,不仅倾城绝色还身怀异术,但却偏居一隅,身怀除了贴身侍从,没有人知道他来自哪里;一间不起眼的店铺,一个谜一样的老板,以及形形色色各怀心思登门而来的客人,点燃的第一根香像是抽出一根线头,接着,故事接踵而至……
  • 捡个王爷闯天下

    捡个王爷闯天下

    时而搞笑,时而正常,虽然正常的时候少...温馨,宠溺,1V1。北冥曜重生了,这一世,他欠了寂樊玥熙的,他都会还回来,上一世杀了他的人,他也不会放过,可是...怎么这一世的寂樊玥熙和上一世不一样了...韩玥熙穿越了,成了个乳臭未干的小丫头,这是怎么回事,自己的本体呢,爸爸呢?算了,既来之则安之,但是这个粘人的臭男人是怎么回事!
  • 红楼黛影

    红楼黛影

    她是下凡历劫归来的绛珠,虽然是已经还了一世的眼泪,可是却是欠着别人更大的情谊,所以只能再次的下界历劫,还当初的以命相救的恩情。西窗的群号码是94737621,欢迎加入一起讨论。喜欢则看,不喜莫入,绕道远行,勿坏和谐。推荐好友碧绿青竹的作品《红楼圆梦之情挽黛玉》推荐西窗的新作《黛魂玉影》推荐夏轻尘红楼新文《潇湘辞》
  • 600字作文直通车(金榜作文通关宝典)

    600字作文直通车(金榜作文通关宝典)

    书包括中小学生作文的好词、好句、好段、精彩开头、精彩结尾,限字作文,话题作文,好作文的写作技法等等。其中内容所涉及的各类文体细分为不同的话题,并且每种文体集结了多篇具有鲜明代表性的文章,指导不同阶段的学生从总体上把握作文的写作技巧。另外,从文字字数上我们也作了详细的作品展示,由少到多逐渐提高写作的层次,全书贯穿中小学作文所涉及的不同话题,以写作方法为突破口,从而给读者朋友们展示了一个新奇的学习思路。
  • 灵魂殇(上)

    灵魂殇(上)

    这个故事的名字暗示了它的结局,暗示了人物的命运。是的,在故事的结尾,总有一样东西会死去,也许是肉体,也许,是灵魂。清晨的冬天总是那么萧瑟,连带着人的心情一起往下坠。法医吕鸿的情绪毫无原因地被天气感染,觉得有些难以名状的沮丧。冬风一路摇动着接近干枯的树枝,也将她的心摇动得十分不安。终于到家了,她疲惫地掏出家门钥匙,刚打开门,惊奇出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