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快落山的时候,林主任给我打了电话,说病人食道癌已经到了晚期,扩散的较为厉害,担心做了手术效果不佳,而且风险较大,建议保守治疗,让我与病人家属好好商量,如果一定要做手术,病人家属在“手术告知单上”签字的同时,还必须签一份风险认可书。近年来,医患关系紧张,不少身患绝症的病人,渴望到医院之后绝处逢生枯木逢春,一旦希望破灭,不少患者家属无法接受亲人的离去,轻则闹医,重则大打出手。李标的父亲虽说是我介绍的病人,但林主任也不想因为一个手术给自己带来麻烦。我听后表示,充分的理解,待马上与战友沟通后,立即回话。拨打李标的电话时,没想到他的电话一直占线,好一会才打进去,我先给李标讲了他父亲的病情,说像食道癌晚期的病人,医院一般是不收的,即使收了,大多选择保守治疗,一来为患者家属节省费用,二来少让患者遭罪。鉴于大伯的病情,以及你们做子女的迫切愿望,在我的劝说下,林主任虽然答应做手术,但他还是有顾虑,因为风险太大,一旦手术之后不能有效根除癌细胞,达不到你们所期望的目的,就容易产生矛盾。情急之下李标说,妈的,没想到老爸的病如此严重,纯粹是我们市第一医院狗屁姜院长给耽搁的,一开始他当咽炎治,后来他又当胃炎治。我见他说个没完,当即打断他的话说,现在不是埋怨的时候,林主任还等着答复呢?李标马上对我说,你帮我拿个主意,你说做手术我就下决心。我当即反驳说,这么大的事,我可不能越俎代庖,万一有个闪失,我就不成了老姜了吗?你现在也别责怪大伯,也别责怪老姜,大小手术都存在风险,你要是能够承担,人家林主任就亲自上手,如果犹豫不定,那就等想好了再说。李标一听便急了,说,那不行,死马也要当活马医,只要能做手术,花多少钱我们也愿意,多大风险我们也能承担。我毫不留情地批评李标说,兄弟,哪有你这样说话的,什么死马当活马医,要是传出去,会让人笑话的。李标自知心急口误,马上纠正说,人一着急就犯糊涂,你给林主任讲,让他放心大胆做手术,无论成功与失败,我们绝无怨言,不找他的任何麻烦。我说,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我马上给林主任回话,你们先做好准备。李标说,下班了你过来吧!我还没见到你呢。我十分抱歉地说,我一会就来,争取赶在大伯进手术室之前到达。李标欣慰地说,这就对了,不愧为铁哥们。
给林主任打完电话,处理完几件事,我就往医院赶,一进入医院的院子,车就走不动了,每到下班时,院子里的车辆像冬眠过后春天醒来的蛇,从地下车库里爬了出来,再加上医院院门前主干道马路交通拥挤,车仿佛成了爬行在地上的蚂蚁。
因为时间急,我干脆下车步行。也就十多分钟的工夫,来到了住院大楼,胸腔外科在八楼,大厅里等候电梯人满为患,我想八层也不高,直接上了安全通道,气喘吁吁爬到八楼,在电梯口不远处遇上了推着手术车的李标,以及李标的母亲、姐姐、姐夫、妹妹一大家人。我去年回家探亲见过李伯,他哪里是今天这个样子,那时他满脸红光,腆着将军肚,人过七十,精神矍铄,今天相见却判若两人,脸色灰白的没有一丝血色,皮贴着骨,眼窝深陷,病魔的摧残,将他叱咤官场几十年的气势扫得一干二净。我每年回去都要去看望他,因为他在位的时候,只要我有事找他,只要不违犯原则,他都十分热心地答应并给办好。出于感激之情,我快走几步迎上去,叫了一声大伯,便拉着他的手说,大伯,我来晚了,还请您包涵。李大伯的食道癌波及到了近在咫尺的喉咙,所以不能发声,他只是用足了劲挤出微笑以示谢意。我对他说,大伯您放心好了,我给您找的医生是全国有名的胸腔科专家,技术一流,林主任只要答应给您做手术,基本上都是手到病除。
晚霞的余晖从窗子照了进来,将白色的墙壁染上了一层奶油蛋糕的色彩。护士并没有因为我与病人说话而停下来,她以正常的速度向电梯口推去。当手术车推到电梯门口,一名专门为接手术开电梯的工作人员已经等在了那里。进了电梯,李标又气呼呼地埋怨上了,您要是不信那个姜骗子,病情也不至于重到这个程度。我一听赶忙打断李标的话说,李标你别怨天尤人了,什么时候了还说这话。大伯你不要想得太多,人吃五谷杂粮的哪有不得病的,过了这一关,也就逢凶化吉了。李大伯听后眼角淌出了两行浑浊的老泪。李标的母亲赶忙掏出纸巾为老伴擦去泪水,可自己的泪水却夺眶而出。我知道这个时候说什么都是多余的,话越多老人的伤心泪也就越多。我们默默地站在电梯里,看着电梯楼层数字跳动。
下到三楼,出了电梯就是一个大厅,大厅里坐满了患者的亲人,我们站在三号手术室外,等了一会门缓缓打开,林主任带着几名护士从屋里走了出来。我迎上去说,林主任,拜托了。林主任笑着说,现在是五点,我估计八点差不多能完,你们到时候来接人。我说既然来了,就在外面等着吧!你们做了一天的手术都不怕累,我们等在外面算得了什么。林主任亲自出来接病人,有两层意思,一是给我一个面子,二是让病人和患者家属放心,为他们亲人做手术的一定是林主任。
躺在手术车上的李大伯被推进了手术室,那宽大的门随着哐的一声,又紧紧的关上了,门上写着“闲人免进”。因为临近下班时间,大部分手术都做完了,等在手术室外的家属不多了,我们轻易地找了一个临窗的椅子坐下来。李标感叹地说,关键时还得靠朋友,你这次太给力了。我谦虚地说,举手之劳,不值一提。我刚才初见大伯,把我吓了一跳,去年见着都好好的,刚才一见人整个变了样,病得这么严重,你干吗不早把大伯送到大医院治疗?李标听了气呼呼地说,都怪老爸,太倔了,就认那个狗屁姜院长,说老头得的就是胃痛之类的小病,不用上大医院。我听了很是诧异,感叹地说,庸医可怕,误人性命。那姜院长水平也太一般了,胃痛和食道癌完全是两码事,连这都分不清,怎么当上的院长?是不是靠行贿?李标脱口而出,你说的太对了,他过去就是一个赤脚医生,小镇里的一个卫生院的院长。大前年,市里搞什么最美医生宣传,他被当作典型推了出来,成为卫生系统干部学习的榜样。要说他发迹还得从市里程书记患胃病说起,程书记因患胃病久治不愈,前年,那姜院长被程书记当作先进干部提拔到市卫生局任副局长。这一年夏天,程书记到卫生局检查工作,中午留下吃饭时,他发现程书记老是打嗝,便主动问了病情,那姜院长当场拍胸脯,表示一定将程书记的胃寒病治好。那姓姜的虽不是科班出身,但也不是白痴,他在治疗胃病和关节炎等慢性病方面还真有两把刷子,他用土方法,不出一个月就把程书记的胃病给治好了。其实程书记的胃病并不严重,主要原因是接待吃请任务太重,因为酒喝的太多,胃功能紊乱实属正常。在姜院长为他治病之时,正逢中央出台八项规定,省里出台了十二条措施,吃饭应酬一下子少了许多,酒喝的少了,再加上辅以吃药,程书记的胃病自然就好了。可程书记不这样认为,在此之前,他到过好几家大医院,看过很多名医,吃了很多说是管用而名贵却又不见效的药,他的胃最终还是像娃娃的脸说哭就哭说笑就笑。让程书记万般伤神的胃,最后被一个赤脚医生神奇般地给治好了,如何不叫程书记感激,程书记自然走到哪里宣传到哪里,说姜院长医术如何精湛,如何了不得,反正都是赞美之词。事隔不久,市人民医院的院长因情人举报贪污腐化,被纪委双规调查,免去院长职务。在院长的人选上,当时争议很大,人民医院几个副院长也是争得一塌糊涂,最后程书记说话了,说老姜一直从事医疗工作,有过基层卫生院长和市机关卫生局副局长的经历,如此德才兼备的干部不用他用谁?就这样老姜平移到了院长的岗位上,虽说是平调,虽说是基层,但却是医院的一把手,权力要比卫生局副局长大的多,而且是个肥差。其实,老姜就是一个土包子,他的拿手好戏也就是祖传偏方治胃病和风湿关节炎。程书记的话在李大伯那里就成了最可信的广告,他一百个相信老姜对他病情的判断。我由衷地感叹说,那姜院长也算是个奇人,一个赤脚医生能当上地市级医院的院长,也算是一方神仙。其实李大伯相信老姜对他的病情作出的判断,从心理上是可以接受的,因为胃病对于正常人来说,从心理上更容易接受,谁不希望自己得的是一般的小病呢。作为儿女,面对父母不断加重的病情,应该引起警觉和重视,最起码要把病因弄清楚。千万不可等到病情发展到了最严重的程度再上医院治疗,那样医术再高的医生也无回天之力。李标狠狠将手中抽了一半的烟掐掉说,他妈的庸医误人性命啊!我回去之后,一定要找狗日的姜院长给一个说法,不然太对不起老爸了。我劝李标说,何苦呢?是大伯找的人家,何况姜院长也是一片好心,误诊的事在一些小医院常有发生。去年,潼县的一位朋友打电话给我说,他父亲得了心脏病,在县里医院住院一个月,非但不见好转,反而病情加重,现在是越住人越不行了,让我帮忙安排住院。我那朋友是孝子,第二天不惜花钱,请了救护车专程将他父亲送了过来。我提前联系了医院心外科陈医生,病人一到医院,抬到门诊室,陈医生看了先前住院资料,再问了病人病状,通过病人疼痛部位的叙述,李医生当场断定不是什么心脏病,再做CT检查,原来是胆结石和肾结石。其实人有病不怕,就怕病情判断失误,或找不到病因,不能对症下药。胆结石、肾结石当心脏病治,纯粹是南辕北辙,不但胆结石、肾结石治不好,心脏也有可能治出毛病来。大伯的食道出了问题,因为误诊,当胃病治,那食道病因没有得到及时有效治疗自然越治越严重,最后发展成为食道癌。
说话之间,天黑了,一道黑沉沉的夜幕拉了下来,不知何时,安全通道传来了哭泣声。坐在一旁穿灰色夹克的中年男人说,刚才推进来了一个血淋淋的人,出了车祸,父子俩都受了伤,父亲伤得最重,说有生命危险。儿子的父亲悲伤地说,半个小时前,儿子刚与他妈通过电话,说接上儿子了,再过半小时就可回家吃饭,没想到半小时之后来到了医院。于是有人唏嘘感叹说,现在灾难太多,什么车祸、无故杀人、摔飞机等等,层出不穷,出人意料,今天见着好好的人,明天可能就没了,真是生命无常啊!
天黑透了,窗外有几只蝙蝠在暗淡的月光下穿梭飞行。不知是一只什么鸟,竟然一头撞在了我们身旁巨大的落地窗上,一团血像鲜花一样在光亮的玻璃上绽放开来。坐在大厅里的人,都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一个年纪大的女人说,还好是一只小鸟,不然玻璃都会撞破,怪吓人的;一个三十多岁的妇女说,这只鸟一定是瞎了眼,硬生生的往玻璃上撞,还飞那么快;一个理着锅盖头的小伙子接话说,大姐,鸟盲吧!我告诉你,透明的玻璃,给鸟造成了错觉,鸟还以为是空旷的天空呢,它哪里知道是人类建筑用的大玻璃。正当人们为鸟而争论的时候,二号手术门哐啷一声被打开,又一个病人被推了出来。随着护士的高声叫唤,刚才正在科普的小伙子,一边跑一边应答说,来了,来了,四一床的男人来了。坐在大厅里忧愁、发呆、痴想的人,被小伙子的憨厚惹得笑了起来。
随着小伙子一家人的离去,在大厅里等候的人越来越少了,一个多小时前还被病人家属占满的大厅,现在就剩下三户人家。我抬起手腕看了一眼表,发现离李大伯手术做完还有一个小时的时间,于是我打电话让司机到小吃店买来了肉夹馍和凉皮,那东西既经济又快捷,吃起来又方便。李标听见我打电话让司机去买吃的,很是感动地说,还是战友铁,想的周到。不一会司机就把肉夹馍和凉皮送了上来,我们也许都饿了,将两个肉夹馍和一份凉皮吃了个精光。
一过晚七点半,我们不再说话,眼巴巴望着墙上的大钟,看着秒针跳动,听那滴答的声音,期盼着三号大门被突然推开。当时针一过八点,李标的母亲、姐姐和小妹就急得坐不住了,三个人一会儿站起来,一会儿在三号门外走上一圈,然后又坐回来,再走过去,李标和他的妹夫却鼾声如雷地睡着了。我则望着窗外发呆,想那摔下去的鸟,想人和动物究竟谁更加脆弱。面对眼前晃来晃去的身影,我一次次劝她们耐心等候,她们只是冲我勉强一笑,算是回答,我深知病人家属此时的焦虑与急迫的心情,这种等待有别于接火车和飞机,除了时间难熬,最主要的是还有一份担心,担心自己的亲人手术后确诊为恶性肿瘤或者是癌症晚期,更担心亲人手术出现意外而出不了手术室大门。
当墙上的时钟走到八点二十五的时候,三号手术室大门被打开。护士一如刚才高声叫喊,胸腔科十四病房一床的家属接病人了。其实李标的母亲、姐姐妹妹等一干亲戚早就候在门外,护士对迎上去的李标说,手术很成功,从现在开始不能让病人睡着了,想睡也得叫醒了,可不能有丝毫的大意。病人在手术完毕后,因为麻药还没有完全失效,病人处于似醉非醉状态,极容易沉睡,处于麻醉状态下的病人,对疼痛丧失了感觉,或者是疼痛迟钝,没了疼痛的预警,手术后的病人极容易出现异常情况而无法察觉,错过抢救的最佳时间。在护士和亲人们的提醒下,处于半清醒状态的李大伯,努力睁开那双深陷的眼睛,用那无精打采的目光艰难地扫了一眼围在手术车四周的亲人,在看到我之后,他十分感激地多看了一眼,手术车很快被推到了开着门的电梯里。
病人能够平安从手术室出来,算是又过了人生灾难的又一关口。我没上楼,在手术室外等林主任,我要听他讲关于手术的情况。不一会,林主任从三号手术室走了出来,我连声向他表示感谢。他说,病人的食道癌比预期的还要严重,他那食道就像被腐蚀了的水管,清理起来难度很大,好在还算顺利。我简单讲了病人在家误诊误治的经过,林主任遗憾地说,在小地方这样的事常发生。就目前手术情况来看,病人的手术应该还算成功,只是因为癌细胞扩散面积太大,不敢有把握说癌组织细胞被全部清除,如果有剩下的,就只有靠化疗解决了。我很满意地说,这就不错了,你们尽心尽力之后,就看他自己的命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