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往留县投靠景驹时刘邦等人发现前方有大约一百多人的队伍。
“夏侯婴,你去问问前面那些人他们要去哪。”刘邦道。
“好嘞。”夏侯婴应道。
在刘邦他们发现那些人的同时,那些人也发现了他们。
“张先生,要不我去问问,那些人是不是也去投靠景驹。”
“不用,我自己去。”张良道。
“在下夏侯婴,现在这个世道这么乱,先生你们一大群人这是准备去哪呢?”夏侯婴道。
“在下张良字子房,我们听说东阳宁君与秦嘉立景驹为楚假王,准备去投靠他,你们呢?”张良道。
“那正好,我大哥也要去投靠景驹,不然我们一起吧!”夏侯婴道。
“正有此意。”张良道。
“在下刘邦字季,沛县人,先生是?”刘邦一脸好奇的看着张良道。
“在下张良字子房。”张良道。“在下也是去投靠景驹的,可否同行?”
张良知道刘邦才是这些人的老大,所以怎么问。
“当然可以。”刘邦道。
在投靠景驹的路上刘邦和张良两人私下里进行了交流,张良将《太公兵法》讲给刘邦听。
躲在暗处的步七偷听着张良和刘邦交流内心不禁点头。
据《史记·留侯世家》中记载,《太公兵法》这本怪书,“良因异之,常习诵读之”。
读熟了之后,张良就在人群里踅摸过来,踅摸过去,遇到人就上前试探几句,看对方能不能听懂自己的话,听得懂的,必是帝王人选,听不懂,那就是普通人。
结果张良一路试探过来,居然没人能听得懂他的话。
什么世道,连个有帝王潜质的人都找不到,张良很郁闷。
一般人听张良讲《太公兵法》,都听得一愣一愣的,只有刘邦一听就懂,一点就通。
张良感慨道:“沛公你真是天降的奇才。”
两人越聊越投机,张良索性投靠刘邦,刘邦让他当厩将。
考虑到此时刘邦的部队规模比较小,封官应当是给知识分子落实待遇,而不是让张良当“弼马温”。
张良与刘邦相遇,两人从此结为拍档。
这时候的刘邦,远不如张良的名气大。
因为张良是韩国贵族,而刘邦只是一介草民,根本引不起别人的注意。
所以他去投奔楚王景驹,还得张良出面引荐。
刘邦来见楚王景驹,提出来的要求也极为怪异,他竟然想让楚王出兵,替他去攻打丰邑。
丰邑虽然归属了魏国,但终究是义军这边的自己人。
而刘邦躲着秦兵走,坚持大搞摩擦,这证明了他真的有帝王潜质——历史上的开国帝王,多是搞摩擦起家,外战多是外行,但内战必定内行。
你打外敌我打你,你打跑外敌我再打跑你,那我就赢定了。
当然,这段话也可以反过来说,你魏国不说快点去打秦兵,干吗要抢刘邦的地盘呢?所以这事也不能怪人家刘邦。
景驹未必有帝王之才,但他毕竟是宗室,知道搞摩擦比打外敌更来情绪,遂答应了刘邦的请求。(本段摘录自《识时务的阴谋家:刘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