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38100000011

第11章 “携民渡江”的破绽

《三国演义》想把刘备塑造成为一个“仁君”,可是写来写去老是写不像。“携民渡江”看起来很感人,可是一仔细推敲,破绽又露出来了。

《演义》精心刻划的刘备,是一位理想的“仁德之君”。他爱民如子,与百姓同甘苦,同患难。而老百姓对刘备,也是衷心拥戴,誓死相随。双方这种融洽的“君民鱼水情”,在“携民渡江”一段情节中达到了空前绝后的程度。

“携民渡江”来源于《三国志·先主传》的有关记载:赤壁战前,曹操南伐。刘备自樊城向南撤退,经过襄阳时,诸葛亮劝刘备进攻刘琮,占领荆州。刘备说:“我不忍心这佯做。”遂驻马呼唤刘琮,刘琮心怀鬼胎,不敢答应。

琮左右及荆州人多归先主。比至当阳,众十余万,驼辎重数千辆,日行十余里,……或谓先主曰:“宜速行保江陵,今虽拥大众,被甲者少,若曹公兵至,何以拒之?”先主曰:“夫济大事必以人为本,今人归吾,吾何忍弃去!”

请注意,这里所说的是刘琮左右及荆州人(不是荆州“民”),这些人的身份应当是荆州的各级官吏佐杂和军人士卒。此时刘表新亡,刘琮已决定降曹,襄阳城内人心浮动,一片混乱。这些人不愿意投降曹操,刚好刘备经过,驻马一呼,这些人便相随而去,成为刘备的部队。沿途再收罗一些先期流亡的人员,所以“比至当阳,众十余万”。在这些人中,自动丢弃田园产业跟随刘备逃跑的,可能也有一些,但为数不会太多。因为仓卒而走,许多人来不及也无法全副武装,所以形成“虽拥大众,被甲者少”的局面,这十余万人自然是不堪一击的乌合之众。

魏晋时代的史学家也认为跟随刘备的人并非百姓,裴松之为《先主传》作注时,引用了史家习凿齿的一段话:

先主虽颠沛险难而信义愈明,势逼事危而言不失道,追景升之顾,则情感三军,恋赴义之士,则甘与同败。

他认为,跟随刘备一同撤退的人,乃是“三军”和“赴义之士”,这种理解显然是正确的。

由于《三国志》记载过于笼统,更由于宋元以来对刘备的推崇,三国故事的编造者和《演义》的作者便把追随刘备的十余万之众统统说成是百姓,编造出一个感人至深的场景。

《演义》第四十、四十一两回中写道,曹操铁骑南侵,刘备准备撤离新野时,先通知百姓往樊城微退,以免受到曹军的残害。还专门派孙乾往河边调拨船只,救济百姓。曹军逼近樊城时,诸葛亮劝刘备火速放弃樊城,取襄阳暂歇。刘备首先想到的仍是百姓,于是命关羽准备船只,送新野、樊城百姓渡江,还派孙乾、简雍在城中四处宣传通知。“携民渡江”的场面是如此的感人,特录于下:

两县之民,齐声大呼曰:“我等虽死,亦愿随使君!”即日号泣而行,扶老携幼,将男带女,滚滚渡河,两岸哭声不绝。

刘备对于此情此景的反应又如何呢?

玄德在船上望见,大恸曰:“为吾一人而使百姓遭此大难,吾何生哉!”欲投江而死,左右急救之。闻者莫不痛哭。船到南岸,回顾百姓有未渡者,望南而哭。玄德急令云长催船渡之,方才上马。……

刘备这样的反应,太过火了,近乎于作秀。难怪毛宗岗忍不住提笔批道:

玄德之欲投江与曹操之买民心一样,都是假处。然曹操之假,百姓知之,玄德之假,百姓偏不以为假。虽同一假也,而玄德胜曹操多矣。

看来,刘备在这里确实是在表演,既然是表演,就难免露出破绽。《演义》的作者一心想把刘备塑造成为一个“仁君’,但常常事与愿违,却把他写成了一个伪君子。

原因很简单:像刘备这样的仁义君主,根本就不曾存在过。所以作者写来写去,老是写不像。

在这时,《演义》又一次露出了自己的缺点:“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

同类推荐
  • 穷鬼的上下两千年

    穷鬼的上下两千年

    她曾经历了长平之战,见证了数十万人的坑杀。她曾率领大秦铁骑,与六国逐鹿天下。她见过天下三分,山河破碎。也听过那袅袅的隆中琴音。贞观盛世她曾一醉今朝,那千古女帝又是如何芳华?她鲜衣怒马过,也曾羽扇纶巾。做过田舍农,也为过教书生。却没人知道,这么一个人,活了两千年。嘛,比较轻松悠哉的历史文吧,因为个人原因可能并不能做到完全符合历史,经得起考证。但我会尽力查全资料来写的。第一次写这种文章,我还是希望写的有趣一些,哈哈。最后,变身慎入哈,单身向的。书友群:239590070二群:256080940应援群:242771856
  • 我不仅仅会整形

    我不仅仅会整形

    付纯真是一个整形科医生,她在一个心事失佳的夜晚穿越了,她从小背熟的历史在这里一点用也没有,在那里一切都是陌生而又熟稔地存在着。
  • 解读王朝 重臣卷

    解读王朝 重臣卷

    我不是一个历史知识很丰富的人,从来也没有想过要当历史学家。但是我常常读些史书,想从历史的发展中寻找一些带有规律性的东西。这几年我从上古到清末,系统地读了些史料。使我吃惊的是,自西周以来近3000年的历史中,死于非命的帝王竟然那么多!占在位帝王的比例那么大!
  • 滏阳河史料集

    滏阳河史料集

    水是地球的动脉,水是生命的源泉。在我们居住的地球上,奔腾不息的河流是人类及众多生物赖以生存的生态链条,也是哺育人类历史文明的伟大摇篮。
  • 长情醉红颜

    长情醉红颜

    美人厌时迟,静候颦蛾眉。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热门推荐
  • 丧事风波

    丧事风波

    宋大全久病驾鹤去冥冥中一语竟成谜生命于人而言,是顽强的也是脆弱的。宋大全在家卧床四年,虽然半拉身子不能动弹,但一日三餐不吃就饿,且精神头十足。街比邻右常串门的见了,都说这老爷子没事,且活呢。可是天有不测风云,忽一日发起高烧,儿子姑娘四处奔走,什么退烧解热消炎抗菌的新药特药都用遍了,依旧是浑身烫手,昏睡不醒。
  • 佛说禅行三十七品经

    佛说禅行三十七品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夏末未至曾经的我们

    夏末未至曾经的我们

    谁许我们三世繁华?谁许我们地老天荒?〔一部记叙少女时代的小说不喜勿喷。除双休外,每天一更。谢谢支持~〕
  • 杰克·伦敦短篇小说集

    杰克·伦敦短篇小说集

    这部文集精选了杰克·伦敦最著名的七篇短篇小说,其中包括几部科幻小说。
  • 蒲公英的花

    蒲公英的花

    因为喜欢张依兰,袁萧然努力拼搏,改变自己困苦的处境,为的是能和她双宿双飞。一个假期的分离,他与她恍如隔世,是什么支撑他走进大学的校门,支撑他牵起她的手,把她暖暖地抱在怀中...... 因为爱上玲子,王坤与靠女人吃饭的父亲恩断义绝,是什么让他回头审视自我,让他坚强无畏地走下去,让他与她约定今生...... 在嫩江江畔,盛开着漫山遍野的蒲公英花,村里的孩子一辈又一辈吹着蒲公英的花长大,它的精神一代传着一代。他们是村里的孩子,正值青春年少,原本无忧无虑地生活在蓝天下,享受着温暖的亲情,暗暗张开双臂又迎接着美好的爱情,然而世事难料,残酷的现实却无情地将他们卷入一个又一个漩涡...... 梦想与现实的抉择,亲情与爱情的交涉,金钱与亲情的较量,他们该如何面对这一切?
  • 哲学超人:尼采(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哲学超人:尼采(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名人创造了历史,名人改写了历史,那些走在时代最前列、深深影响和推动了历史进程的名人永远会被广大人民所拥戴、所尊重、所铭记。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
  • 周易参同契发挥

    周易参同契发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藏龙诀2:蓬莱太岁

    藏龙诀2:蓬莱太岁

    我们一行人从迷幻城逃出来,但却被独眼鬼虫所伤,九爷更是昏迷不醒。被独眼鬼虫咬伤的人,重者尸骨即化成黑水,轻者百日之后也必死无疑。若想治愈,只有寻得人间珍宝之首,世间至阴之物——血太岁。为了救命,我和马骝、关灵三人决定前往蓬莱仙岛,寻找传说中的血太岁。我和马骝拜见了穿山道人关谷山,并从他那里获得一个重要线索,那就是西州太平庄有个叫沈工的人曾经在蓬莱仙岛见过血太岁。但等我们去到的时候,却发现太平庄已经成了荒村,并遭到一个叫水哥的人暗算。后来才得知水哥原来是沈工的孙子,他也想去寻找血太岁。从他那里得知,寻得血太岁,必先寻得猫灵木。经过一番寻找,我们发现了一个地下石室,并在沈工留下的几句口诀里,我悟出了猫灵木的藏身之地,找到了猫灵木。
  • 佛藏经

    佛藏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女性常见病经络调理

    女性常见病经络调理

    约2500年前,中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巨著——《黄帝内经》诞生了,在这部典籍中,一个重要的概念贯穿全书,那就是经络。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古人发现人体上有一些纵贯全身的路线,称之为经脉;又发现这些大干线上有一些分枝,在分枝上又有更细小的分枝,古人称这些分枝为络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