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381600000012

第12章 清塘失火

“叮铃铃……叮铃铃……叮铃铃……”

一个看似苍老的男人拖着沉缓的步子,一点点靠近桌子上的手机。

“喂!”

电话的那一边一片寂静,只听见微微的喘息声。

虽然是不认识的电话号码,但男人还是猜出了对方的身份。

“已经够了,放下吧!”

男人的声音很苍老,颤颤巍巍的,好像将这半辈子的悔恨和痛苦全都压抑在喉咙里,很想痛吼,却再也吼不出了。

对方沉默了少许,最后还是开口道:“不够,他没死,事情就不算结束!”

“不要这样,你已经被仇恨蒙蔽了双眼,不能再错下去了,听我的……”

“嘟嘟……嘟嘟……嘟嘟……”

男人的话还没说完,电话那边已经挂断了。

他深深的叹了一口气,双脚已经支撑不住全身的站立,慢慢得倒靠在一旁。他还是放弃了挣扎,靠在沙发上,看着墙上的那张照片,他们正对着他在笑……

皇城酒店

慕容芸站在顶楼,从最高处望向四方的感觉果真是不一样。不知道凶手是不是也喜欢欣赏这一处的夜景?

她从门口慢慢走向最外围的护栏,总共不过二十米的距离,留下了一大片足迹,其中有保安的,有保镖的也有凶手的。

通过仔细分析,最终确定一个大概四十二码的皮鞋留下的痕迹没有匹配到主人,那十之八九就是凶手踩下的。

“你们几个,将这几枚足迹重新还原至现场!”

慕容芸按照足迹的间距,大概估测了凶手的步距,通过公式换算,勾勒出一个身高大约在一米七八,体重约为七十千克左右的年轻男子的形象。

她抓起一个块比较重的石头,模拟凶手扛起周云峰的样子,以她的步距靠近相同的路径行走。

来来回回两三次,一旁的小周奇怪得看着她,却又不敢说话,生怕打断了她的思维。

“欸,那个……慕容教授,我打断一下,这么久过去了,您有没有什么发现?”

她点了点头,“从鞋印的大小,还有灰尘的深度,结合他出现在监控摄像头以及保镖的描述,应该可以推测出凶手的大致年龄在二十五岁左右,十分成熟稳重,性格很沉稳,不易与人交流,从犯罪手法和处理现场的冷静判断,他应该是一个高智商的罪犯,文化程度不低。”

小周诧异的看着她,“您,是怎么猜的?难不成就这么走两圈?”

“这不是猜,这是合理的推测!”她向来不是多话之人,尤其是面对这样一块“笨木头”,“算了,我就和你好好解释解释,首先,一个身高大约一米七八的年轻男人,步距应该在五十公分左右,可是你看看他这步距不到三十公分,这说明什么?”

“说明他当时很累,已经快走不动了!”

“可是,地上并没有任何脚印蹭擦的痕迹,反而十分干脆利落的抬起放下,这又作何解释?”

小周算是被问住了,哑口无言。

“这只能说明他当时的状态十分轻松,扛着一个体重将近八十千克的中年男子,他竟毫不费力,更让人吃惊的是,他杀人之后,不遗余力得将他搬过来,冷静的装饰处理现场,这种冷静已经超出了一般同龄人所拥有的。所以,这一次重点排查和周云峰有关的遭遇重大变故的家庭。”

“啊?为什么?”

慕容芸这一次算是不耐烦了,脸色趋于冷漠,“我最开始就分析过,凶手杀害周云峰是出于仇恨,所以才会以这样一种方式处置尸体,而刚才实验看出,他的冷静和沉稳绝对不会是一蹴而就,也不可能在普通家庭当中养成,结合起来便可以推断出,由于周云峰直接或者间接的原因,造成了他家庭的重大变故,所以他必须从小就磨练变得比一般同龄人要成熟很多。”

“明白了!”小周今天算是学到了不少从李淼队长那学不到的东西,乐呵呵的往外面走。

“等等!”

慕容芸突然叫住了小周。

“怎么了?慕容老师,还有什么要交代的?”

“你们队长,是不是从来没有教过你们犯罪心理学?”

“啊?”他愣了一下,突然想到不能给领导丢面子,“教了教了,只不过我太笨,学不会,所以……以后还得烦请慕容老师多多教导了。”

她听到这回答,笑了笑,小周抓着时机赶紧离开。

“呵呵,最放不下的,还是你吧?”

“叮铃铃……叮铃铃……”

她口袋里的手机响了起来,“怎么了?你那边有没有什么发现?”

来电之人自然是李淼。

“我应该已经猜出了‘密室杀人案’里的玄机了!”

“哦?”慕容芸微微有些诧异,“刚好我也要告诉你,我似乎也猜出了周云峰消失在泳池里的秘密了!想不到我们两个还真是步调一致啊!”

“啊哈哈,顾局请你来果然没错!噢,对了,我还找到了类似杀害何三华的凶器!”

“是匕首吗?”

“嗯,丢在附近的垃圾桶里,结果被一个捡垃圾的老伯带走了。刚刚拿到,正准备拿回去检测看能不能找些残余痕迹。”

“那我也过去吧!正好这边也差不多结束了!”

“好!”

两人几乎同时到达警局,而且同一时间出现的还有两份技术部给出的报告。

一份是关于何三华尸体脚部检测出来的湿土的成分,另一个是一份财务报告。

李涵:“湿土的成分当中有一种特殊的沙粒,是清塘河里特有的褐色沙粒。”

“清塘河?难道何三华还去过清塘区?”

李涵耸了耸肩,不置可否。

“另外一份是小李送过来的,说是你让他监控何三华前妻的资产状况?”

“不错,我总感觉她有什么事情瞒着我们,现在看来果然如此,一个月之内,竟然有一笔二十万的款项进账,这里面应该有些猫腻。”

“你该不会是怀疑他前妻为了抢夺何三华的钱,联合外人将他杀了吧?”

“嗯?也不是没有可能!好了,慕容,我们进去吧!”

十分钟之后检查结果出来了,匕首上的刀柄缝隙当中确实残余一点点血迹,能够检测出两个人的DNA,其中一人便是死者何三华。那另一个自然就是凶手的。

这算是这几天听到的最好的消息了。

“哼,留下了这个,那就不愁没有定罪的证据了!”

“先别高兴太早,”慕容芸泼了一盆冷水,“现在还没找到凶手是谁!”

“嘿,不是有这个吗?”他亮了亮手里的第一份报告,“我们先去清塘区看看,这个何三华去那里究竟要干什么?走!”

黑色的越野飞速驶在高速路上,他们两个好久没有呆在一个空间里了,车里安静的异常,顿时气氛有些尴尬。

最后还是李淼先开口,“你已经快三十了,还没准备找下家吗?”

“呵呵,那你呢,没有想过续弦?琪琪已经四岁了,难道一直放在你爸妈那?”

“你也知道我的工作这么危险,我不想再去害其他的姑娘了。至于琪琪,她长大了应该就能够理解我吧!”

李淼说这话的时候,语气当中充满了一种无可奈何,同样对于去世的妻子还有无法享受正常家庭温暖的女儿,也十分愧疚。

“既然如此,那你也不必劝我了,毕竟女博士可是这个世界上第三类人的存在!”

他们两个几乎同时苦笑了,这般自嘲也只有同是落难人的他们两个才能理解。

而这个时候,车载广播突然响了起来:“现播报一则最新消息,清塘区青塘河桥下突然着火,现场火势较大,请各位司机行经此道时选择绕道,为消防车提供便利……”

“青塘河……着火了?”

李淼突然有一种不好的预感,立刻将越野的油门踩到底,车子的速度瞬间飙破百,如同一道闪电向清塘方向射去……

同类推荐
  • 吃官司

    吃官司

    梅子一眼就看见他了,赶忙迎上来说:宋大哥,好久没来了。想我了?他笑着回一句。她也得体地笑。他就朝六号桌走去。这几年,他只要来,就坐六号桌,已经成了习惯。第一次来,是几年前的事了。当时,梅子看到只有八号空着,就招呼他到八号去坐。他立马沉下脸说:八号?不去!这一声“不去”冲得梅子半天没缓過气来。她哪里知道,这个城市的某条街上也有个八号。更不知道,这个八号却是人人避之唯恐不及的地方。原来,八号是个拘留所。民国时期就是个监狱,用来关押各种犯人。直到现在,里面依然满关着一群犯了罪和可能犯了罪的人。
  • 东北平原写生

    东北平原写生

    西腰窝,全称西腰窝屯。早些年,这里曾经发生过一件震惊全县的大事件。去年七月间,我来县里看个朋友,并跟他回了一趟老家,就是西腰窝屯。吃过午饭之后(还喝了一点儿酒),跟他的老父亲坐在炕上闲唠嗑儿,偶然间说到了那件事。老父亲快80岁了,剃着光头,说话大嗓门儿。老人家早年当过生产队的会计,粗通文墨,读过《三国》和《水浒》。他说他没别的毛病,就是耳朵有点儿背。我请他把事情仔细地讲一下。他说:“这七百年的谷子八百年的糠,翻腾它还有啥意思?他们说你是个写书的,就喜欢探寻这类事儿,那我就给你说说吧。
  • 雪青色的洋卓花

    雪青色的洋卓花

    龙仁青,当代著名作家。1967年3月生于青海湖畔铁卜加草原1986年7月毕业于青海海南民族师范学校藏语言文学专业。先后从事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的新闻翻译(汉藏文)、记者、编辑、导演、制片等职,现供职于青海电视台影视部。
  • 尘落

    尘落

    刘海东服毒自杀了。这和一张布告有关,布告是在五个月之前贴在小镇的墙头上。那是胡少军贴上去的。胡少军是林荫镇的副镇长,贴布告这等蝇头小事原本是办公室秘书的活,然而吴建国却指名道姓要他去办。多年之后,胡少军仍然记那天的情景。那天他心里一团糟,这段时间他心里总是一团糟。他母亲患上一种怪病,服了许多中药和西药,病情没有好转,却把家里的积蓄都花光了。他坐在办公室里感到烦闷,便走出门外站在一棵茂盛的玉兰树下。树荫外是大片剥了皮的阳光,蛮横无理地赖在地上,还发出一阵阵挑剔的滋滋声响。这应该是一年中最炎热的日子。这该死的天气!胡少军在心中狠狠地骂着。
  • 房租一千一

    房租一千一

    如果霍桂梅不出租房子,就没有后来发生的一系列故事了。过了清明,一场春雨一场暖。春风一刮,树就绿了,花也开了,猫了一冬的人们也开始跃跃欲试,趁着春暖花开的时节实现自己的一些想法。那天,霍桂梅下班回来,看到邻居家把朝向建设大路的木框窗户改成了对开的铝合金门,门下还砌了台阶,不解地问,刘姐,你家这是要干啥?刘姐说,出租。霍桂梅说,出租就出租呗,干啥还要开个门?刘姐说,这你就不懂了。不开门,只能当民房出租,一个月租金也就二百,白瞎了这临街的房子。开了门就可以当门市房子出租,一个月的租金就是一千一。霍桂梅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热门推荐
  • 我若成魔

    我若成魔

    男主年幼之时被魔人暗算成魔,却入了仙门,后被逐出,结实了魔人却是在利用男主,两难之间的男主被逼迫,仙人追杀魔人抗压,最后一念成魔......
  • 妃若倾城:弃妃要改嫁

    妃若倾城:弃妃要改嫁

    新人新文,求虎摸!求包养!求收藏!表霸王,看文的亲们出来冒个泡啊!透透气么……“阿染,你要记得,梨花未灭,我亦未去。”-----穆听裳*虐版:那一夜,他用最残忍的方式践踏了她的尊严,嗜血的侵占过后,她被弃如破履!那一夜,他用最卑劣的理由将她毫不留情的扔出王府,漫天大雨,她横卧雨中直到天亮。那一夜,他可曾悔过?那一夜,她可曾恨过?那一夜……*搞怪版:“爱妃,听说你要改嫁?”他淡淡的笑,活动开手脚,语气貌似不经意。深吸一口气,她咬紧牙关,退后数步到安全距离,费力挤出一句狠话,“是的!钟离尚染,本妃把你休了!”钟离尚染闻言继续笑,快步上前,两指挑起她的下颔,丹眸微眯,“裳儿,你确定,是你休我?你敢休我?!”************************************据《正史》记载:东扬国仲显元年,谨王侧妃穆氏,宫宴一舞,技艳天下。《野史》传:因这一舞,皇帝看中其姿,而后威逼谨王,欲纳穆氏为皇妃。《野史》又传:仲显三年,穆氏其女,弃夫入宫。《正史》载:东扬国仲显三年,先帝六子,谨王钟离尚染举兵叛乱……她因宫宴一舞名冠天下,一时被推上风口浪尖。世人皆道,谨王侧妃艳雅绝色,妩媚妖娆。所以皇帝逼她进宫,邻国国王对她穷追不舍,还有他,夜夜在她耳边阴沉的呢喃:“裳儿,你是我的……”************************************当她为了守住自己的贞洁,以簪刺入身体的时候,他却执她人之手,悠远赏细水长流;当她为了他勇闯千军,狼狈抓住他的衣袖乞求的时候,他却含笑低眸冷冷将她推开道:你早已没有了资格;最后的最后,当一切真相巧然揭开,他懊悔不已,弑杀万人,却再不见她的身影…………于是,他微笑着,在岁月的流失中,毁掉自己。***************************如是颠簸亦无悔,繁华尽在,明月安好。那日红尘初妆,碾碎梦无常。亲们看文收藏哦!那样才乖哦!嘿嘿……三口啦!么么么……
  • 网游之第一剑仙

    网游之第一剑仙

    男人可以穷,可以不帅,可以不高,但是不能不骚…
  • 灵装师

    灵装师

    大千世界,百族争雄,弱肉强食,每一天、每一分、每一秒都有无数的人死亡、新生,都有无数的家国破灭、复兴......轮回十万载,历尽艰险,这一世,林枫发誓;“一定要将异族赶出去,解救亿万被蛊惑的同胞,收复家园。”新书,转生到异世界的我成为了渎神者。已经开始上传欢迎读者们前来留下精彩评论。
  • 一只高校的青椒

    一只高校的青椒

    每一个人的一生都会遇到无数的人,经历无数的事。人到中年或成功或失落,然而回首半生沉浮,蓦然身心俱疲的我们依然追求着曾经的纯净,不曾改变!
  • 我们的故事2

    我们的故事2

    从1968年底“知识青年到农村去”的指示发表至今,已是茫茫40载春秋。当年的知青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但他们以青春和生命为代价所耕耘的土地上却永远留下了印记。以他们为那个时代的“标本”,作者用纪实文学的方式描绘出属于一代人的图景:他们和共和国一起经历苦难,一同迎来崭新的时代。
  • 战魔梦

    战魔梦

    几位耄耋之年的大学老友五十年后的聚会,蕴藏着一个巨大的阴谋,开启了一场游戏世界的腥风血雨。这几位大学老友被一个精心策划的骗局“流放”到了魔兽世界,如果找不到破解之路,他们将永远坠入这个虚拟世界不能脱身。既然无法后退,只能大步向前。几位大学同学一起走上了斩妖屠魔之路,这一路既有友情、爱情交织,还有猜忌、仇恨相伴。这个虚拟世界里,有道德的沦丧,更有真情的闪光。正直的游戏侠客与卑鄙的阴谋家共同为我们上演了一出荒诞、惊奇但却不失温情和正能量的悲喜剧。
  • 独步天下:布喜娅玛拉(上卷)

    独步天下:布喜娅玛拉(上卷)

    摄影师步悠然在一次古墓之旅中离奇穿越,成为历史上传奇的女真第一美女东哥。这位自出生便被预言“可兴天下,可亡天下”的女子,究竟兴的是谁家天下,亡的又是谁家天下?拥有着现代灵魂的她,该如何面对在“可兴天下,可亡天下”这一谶语的利益驱逐下,那一段段趋之若鹜的情感纠葛?这注定不凡的传奇人生为她带来的是幸运,还是灾难?大清王朝建立的背后究竟隐藏着多少秘密?历史的走向,会因为她的介入发生怎样的改变?当一切尘埃落定时,那抹跨越四百年时空的灵魂,又将何去何从?
  • 血海棠

    血海棠

    从天津卫到上海滩。从九连环到十三太保。一个人的故事,一个民族的传奇。心未冷,民族魂!
  • 莫言研究(2004—2012)

    莫言研究(2004—2012)

    《莫言研究(2004—2012)》主编陈晓明先生,是我国研究西方文学理论尤其是现代派文学的旗帜性人物。他身处学术制高点,高屋建瓴地甄选国内及海外最具深度的研究成果于一册,展现莫言作品扎实的力道与灿烂。正如他在《序言》中坦言:“《莫言研究(2004—2012)》选文自2004年起,而下限则止于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之后批评界对于莫言的评价论述,想必会有所不同,而《莫言研究(2004—2012)》的下限设定恰恰是希望避开有意无意的后见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