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382300000018

第18章 帝威,杀机

京师皇城,勤政殿。

洪武皇帝正低头批阅着奏章,主管太监来到了他的身旁轻声说道:“陛下,茹大人来了。”

洪武皇帝抬头看了主管太监一眼:“让他进来吧。”

说罢又低头提笔在那折子上批了一行字,这才放下御笔,坐直了身子。

兵部尚书茹瑺进得殿来,在洪武皇帝的面前跪下:“臣茹瑺叩见陛下。”

洪武皇帝道了句“平身”,茹瑺这才站了起来。

洪武皇帝淡淡地说道:“那件事情怎么样了?”

茹瑺说道:“那事成了,只不过中间出了些状况。”

“哦?”洪武皇帝皱起了眉头,他问茹瑺,到底出了什么状况。

茹瑺苦笑道:“蒋飒确实去找了刘廌,只是并不是臣安排的人引的线,也不知道从哪冒出了一个女人,从双龙镇这个女人就与蒋飒走到了一起,是这个女人将蒋飒引到了白仪县的杭家,刘廌是和蒋飒一道离开杭家的,只是奇怪的是那个女人突然又消失了。”

洪武皇帝一脸的疑惑:“那个女人到底什么来历?蒋飒与她之间又是什么关系?”

茹瑺摇了摇头:“还不清楚,不过微臣已经让人去查了。”

洪武皇帝有些担心,他不喜欢这样的感觉,他喜欢掌控一切,但凡有哪怕一点的失控他都会觉得心里不踏实。

在他看来蒋飒原本就是一步险棋,也正是这样他才会让茹瑺设法让人引蒋飒去与刘廌相见,他相信有刘廌在身旁蒋飒行事就不会太出格。刘廌是个智者,不管刘廌对自己有多大的怨气,但刘廌的大局观是在的,他知道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事情不能做。

想到刘廌,洪武皇帝不由得又想到了刘基,想到了当初逐鹿中原时的那些兄弟。

对于这些兄弟们他的心里是有愧的,可是他不后悔那么做,他那么做也是为了大明江山的稳固。

“一定要设法查出那女人的来历,还有蒋飒那边给我盯紧喽,有什么情况及时向我禀报。”洪武皇帝说道。

茹瑺应道:“已经派人盯着了,不过蒋飒的本事陛下也知道,就怕臣手底下的那些人盯不住啊,若是让他发现了的话很可能会引起他的不满。”

洪武皇帝眯缝着眼睛,接着叹了口气:“算了,还是把人的人给撤了吧,有刘廌在他的身边应该不会出什么事的。对了,各路的藩王有没有什么异动?”

茹瑺回道:“除了庆王与肃王最近多次派出探子四处探听使团下落之外其他的王爷并没有什么动静。”

洪武皇帝微微点了点头:“在你看来使团案最有可能是谁干的?”

茹瑺一怔,他没想到洪武皇帝会这么问,他犹豫了一下说道:“现在还不太好说,不过能够做下这等大案,这人应该至少位列公卿。”

洪武皇帝淡淡地说道:“五百精兵,一百锦衣卫缇骑,岂是一般的王公大丞能够撼动的,这人恐怕还手握重兵吧?”

茹瑺没有答话,这话洪武皇帝能说,可他这个兵部尚书却不能说。

他的心里何尝又没有想法,他可是兵部尚书,六百精英武士用在战场上都能够打一场小型的战役了,说没就没了,竟然连一点蛛丝马迹都没留下,这怎么可能?

在他看来除了几个手握兵权的藩王以外就只有面前的这个掌天下权的洪武皇帝了。

他甚至还怀疑过这件事情是不是洪武皇帝手笔,别看他在兵部干了这么多年,没少与洪武皇帝打交道,但他却根本就看不透这个人,洪武皇帝的手段与权谋都是自己无法参悟的。

一路走来,茹瑺看得多了,每一次洪武皇帝出手都不会是无的放矢,到最后一定会有人倒霉。

洪武皇帝见茹瑺不作声,他冷笑一声:“怎么不说话啊?你可是堂堂的兵部尚书,连说句真话的胆量都没有么?”

茹瑺吓了一跳,忙躬身道:“臣不是不敢说,而是没有证据的情况下不能乱说。”

洪武皇帝却说道:“陈诚和燕七他们在庐州老鹰山遇袭,袭击者使用的箭上有着燕王府的标志,这件事情你又怎么看?”

茹瑺又是一惊,他说道:“如果我是燕王就算想要伏击陈诚他们也不会蠢到要留下那么明显的线索。”

“你的意思是有人想要嫁祸给燕王?”

茹瑺不说话,他知道这回洪武皇帝并没有真想让他回答这个问题,这么简单的问题自己都能够想得到洪武皇帝自然也能够想得到。

洪武皇帝又说道:“可你有没有再往深里想一层呢?这很有可能就是燕王做的,他之所以要留下这么明显的线索就是希望我们这么想,认为他是被陷害的。”

茹瑺望着洪武皇帝,张大了嘴,他还真没有这么想过。

不过细细一想,还真不是没有这样的可能,倘若真是这样的话燕王的心机也太深了些吧?

洪武皇帝说道:“我这些儿子里面最让我不能省心的就是他了,其实在很多地方他和我都很像,行事果敢,杀伐决断,我知道对于我立皇太孙一事他的意见也最大,他虽然不说,可是心里却不是没有想法。”

茹瑺只是静静地听着,他的心里很是苦涩,这可是帝王家的辛秘,自己一个大臣知道得越多就越不是什么好事。可是既然圣上要说他也只能听,而且还不能乱说话,这个时候哪怕就是说错一句也很可能给自己惹上祸端。

“知道我为什么要立允炆为皇太孙吗?”洪武皇帝看着茹瑺问道。

茹瑺摇了摇头,这个时候可不是他表现聪明的时候。

洪武皇帝又是一声叹息:“我在位的这些年太过强势,无论是整饬吏治上,还是政权的巩固上都太过刚烈,我又何尝不知道过刚易折的道理?允炆师从三儒,内心仁慈,他日由他继任皇位,一定是以仁爱治国,于朝廷和百姓而言应该是一件好事。”

茹瑺轻声说道:“陛下英明。”

洪武皇帝摆了摆手:“你就不用拍我的马屁了,茹瑺,到时候你可一定得好好辅佐允炆,让他成就千古帝君。”

“臣一定竭尽全力。”

洪武皇帝又把话题扯回到了燕王的身上:“我最不放心的就是燕王,他那边你得给我盯紧了。”

茹瑺回道:“燕王向来循规蹈矩,从未有任何僭越之举。”

洪武皇帝淡淡地说道:“他是一个很知道隐忍的人,希望这一次的案子与他无关,不然的话……”

洪武皇帝的话没有说完,茹瑺却感觉到他身上散发出来的森森杀意。

洪武皇帝似是说得累了,他对茹瑺说道:“好了,你去吧。”

茹瑺这才躬身道:“微臣告退!”

茹瑺出了勤政殿,他这才长长地松了口气,刚才洪武皇帝身上的那投威严与杀机让他到现在都心有余悸。

他看出了洪武皇帝扶持皇太孙的决心,为了将来皇太孙能够顺利上位,洪武皇帝竟然对自己的儿子起了杀心。

茹瑺走后,洪武皇帝在殿里来回地踱着步,他喜欢一面走一面思考,他觉得这样头脑才会特别的清醒。

他还在想着燕王的事情,刚才与茹瑺的一席话让他越发的不安,燕王就像是一个隐患,假如说自己的这些儿子中有谁能够威胁到皇太孙的继位的话那一定就是燕王。

因为燕王太像他自己了,有时候他觉得燕王与自己就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所以他很了解燕王的心里所想,他也清楚燕王一直以来表现都中规中矩,但那并不表示燕王就没有野心,相反的,很可能他是把自己的心思隐藏得很深,轻易不会让外人看出来。

而且在他的心里也认为使团案应该就是燕王干的,除了他自己的这些儿子哪一个有这样的胆子。

只是有一点他想不明白,燕王为什么要这么做,这么做对燕王自己又有什么好处?

正是因为想不明这一点所以他一直都没有任何的动作,他把调查使团案的希望寄托在了陈诚的身上,他的内心很矛盾,假如使团案真是燕王干的,那么自己又该怎么处置,真的要置他于死地吗?

再怎么说那都是自己的儿子,虎毒尚且不食子,自己真能够对自己的儿子下手吗?

他突然发现当皇帝并不是一件快乐的事情,至少很多时候他根本就开心不起来。

他终于停了下来,重新坐下,拿起桌子上的奏折批阅起来。

他决定暂时不去想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他相信只要有自己在,无论谁都翻腾不起什么浪花。

庐州城,陈诚和燕七、燕二来到了望月楼,林桐早在洪楼外候着了,见到陈诚三人他的脸上露出了笑容,快步上前迎住:“大人来了,快请进!”

燕七有些不满地问道:“你们的知府大人好大的架子。”

林桐的脸上露出几分尴尬,他赔笑道:“知府大人知道陈大人不喜张扬,所以就没有亲自出来迎接,还请陈大人见谅。”

陈诚却是微微一笑:“劳烦林大人前面带路。”

虽说陈诚并没有什么品秩,可他现在却也是钦差的身份,按说庐州知府是不应该在他的面前摆谱的,可人家偏偏就这么做了,看来庐州知府必是有所倚仗。

陈诚倒想要看看这个知府大人所倚仗的又是什么。

同类推荐
  • 驱鬼

    驱鬼

    夹着报纸、拎着早餐的杜仲,一阵左闪右躲,在忙忙碌碌开市的小贩和狭窄的弄堂中穿行而过,驾轻就熟地挤进一间低矮的小楼。当初他决定将侦探社开在这里就是图热闹。人多的地方才有事情发生,敏锐的好奇心是一个侦探必不可少的首要条件。转眼间,侦探社开了半年有余。每天数次穿行于窗外的那条小巷,加上一天到晚受到市声的耳濡目染,使得杜仲对街上哪个小贩缺斤短两、哪个童叟无欺、哪个有什么小习惯、哪个有不为人知的秘密等等,清楚得像一面镜子。这是很平常的一天,和往日并没有什么不同。
  • 趴在澡堂顶上的人(小说)

    趴在澡堂顶上的人(小说)

    谁能想到闷声闷气的志华家也能出一个妖精呢,这不是别人说的,这是志华娘说的,志华的婆娘也是这么说的。有了这个妖精,每年到了冬天,她们家就总是为了洗澡吵架,真让庄上的人笑死了。志华是一家之主,他有澡洗,儿子小军也有澡洗,他们都到镇上的男澡堂去洗。家里就三个女人,女人嘛,用水洗洗脖子就行了,过去都是这样过来的,但是玲子不同意,她还以为自己是支书娘子和妇女主任,支书娘子和妇女主任每年过年之前都要到县城去洗的,只有县城才有专门的女澡堂。可是人怎么能够比人,人比人,比死人,人家支书娘子是上海人,是上海知青,妇女主任是陪着她去的,这样的澡,一年只不过洗一次。
  • 封神演义

    封神演义

    《封神演义》依托商灭周兴的历史背景,以武王伐纣为时空线索,从女娲降香开书,到周武王姬发封列国诸侯结束。《封神演义》充满了扣人心弦的情节和奇谲瑰丽的场面,腾云驾雾、呼风唤雨、搬山移海、撒豆成兵、水遁、土遁、风火轮、火尖枪……展现了古人丰富的想象力。其中姜子牙、李靖、哪吒、杨戬、雷震子、土行孙等形象更是家喻户晓、耳熟能详。是中国最负盛名的神魔小说之一。
  • 巴尔扎克短篇选

    巴尔扎克短篇选

    《巴尔扎克短篇选》本书分为《萨哈西妠》、《认不出的杰作》、《巴黎的一条街道和它的居民》等短文。
  • 刺杀李鸿章

    刺杀李鸿章

    清光绪二十一年二月初九李鸿章就已经离开北京到了天津。到二月十七,经过总理衙门多次与日本方面函电交涉,李鸿章才在天津乘上了德国丰裕商业公司的“礼裕”号商船,在礼裕号上住了一夜之后,第二天早上才起锚开船向日本驶去。中国特使文华殿大学士李鸿章乘坐的官船上悬挂着德国国旗和“中国头等全权大臣”的杏黄飞虎旗。船头上站着掌旗掌棍掌刀掌槊等仪卫,座舱门口站着一干卫士。这个老迈的中国官员被日本方面点名定为议和代表后,终于踏上了去日本的乞和旅途。德国丰裕商业公司是一个专与中国做生意的大公司,他们这艘吃水二千吨的礼裕号大船被临时用来作为中国官员的座船。
热门推荐
  • 药膳、药酒百科大全(新世纪新生活百科全书)

    药膳、药酒百科大全(新世纪新生活百科全书)

    药膳和药酒是中医食疗的一种独特方法,是中华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历史悠久,而且简便易行,疗效卓著,深受人们的喜爱。药膳疗法是药物和食物有机结合的产物,既可作为药物,又可作为食物,有祛病强身、延年益寿的功效,在临床医疗、保健方面得到广泛应用,在民间更有其广泛的使用基础。本书融合了药膳疗法和药酒疗法,弥补了以往读者只能看到药膳或药酒的缺憾,同时该书也对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病的表现和治疗方法做了具体的介绍,使之能让普通家庭接受,让更多的人从中受益。
  • 清末四大谴责小说

    清末四大谴责小说

    中国古代文学史话:清末四大谴责小说》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能为弘扬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各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
  • 凤煞血帝

    凤煞血帝

    “我要。”席清银阴森的寒意透过她的声音刺入骨髓,令人战栗。“很好……我会再来找你的。”男人的声音渐渐远去,而这句话一直在她脑海中疑惑。再来找我?那么我很期待……历史上没有记载的青岚大陆,在这个神奇的世界里人们居然修炼的是魔法和斗气。青岚大陆已经有很多年没出现过魔法师了,人们百分之百都是修炼斗气。强者为尊,这世界信奉强者!席清银……
  • 崛起于锦绣

    崛起于锦绣

    穿越到一个叫大宣的朝代,原本他只想在广陵城的青楼中做个安静的小厮。命运却偏偏安排他崛起于市井,造就一副锦绣盛世。
  • 重生嫡女倾天下

    重生嫡女倾天下

    前世,她是恪守三从四德的大家闺秀,却连遭不幸,帝王降旨,父母关进天牢、家门零落,原以为能依靠一生的夫君,竟骗得她的私产与艺妓鬼混,害她气郁身亡。这一世,护亲人、保家业,为避免重蹈覆辙,她步步算计,时时提防,唯恐软弱,她恨下决心。再相逢,她避他如蝎,却躲不过旧事回忆,世事无常,他竟流露真心,换的她怒目厉斥。恨当初?早未知?落得个伊人已逝,抱憾终生难自持。——若不能改天换命,求得亲人一生安定,她必定杀佛逆天,不负涅槃重生。
  • 神经内科临床处方手册(第二版)

    神经内科临床处方手册(第二版)

    本书为临床治疗用书,主要读者对象为年轻临床医师,包括各专科医师和全科医师。本书以较少的笔墨概述每一疾病,并以诊断要点、治疗要点、处方和警示的条目编写,简洁明了。本书的编写围绕处方用药这一主题,对发病机制进行简单扼要的介绍,把临床表现和临床诊断合二为一成诊断要点。为了方便临床医师的实际使用,本书在治疗要点之后,以处方的形式列出详尽的治疗用药选择,尤其适合于全科医师和低年资神经内科医师的临床工作需要。对目前尚无特异性有效治疗的神经内科疾病,为了避免不必要的过度治疗,本书也一并列出,供临床医师参考。
  • 最后一尊魔

    最后一尊魔

    他是天地间最后一尊魔!他的体内存在九个自己!他兼具着魔与神的力量!待他九世归一,便是终极魔神!他叫——魔生!
  • 竹马黑化了肿么破

    竹马黑化了肿么破

    这是一篇宠文!!这是一篇宠文!!这是一篇宠文!!女主重生,没狗血的车祸,只是自己作死的,作者是女主亲妈!!男主前面天真单纯,(单蠢)后面腹黑病娇,(变态),不虐,欢迎入坑哦!!!么么哒
  • 理气自我按摩七步功

    理气自我按摩七步功

    高寿老人讲述自我按摩、调和阴阳、平衡气血的养生之道;手推助行徐步走:饭后三百步,助消化而吃得香;睡前千步走,使气血通畅而睡得安逸;中间漫步行,盼多活几年,多享清福。俯撑踮脚功:壮肺气、健肾力的基本功。掐膝眼起落:健脾胃,增加营养来祛除邪毒,使气血顺畅,防患于未然的上上策略。
  • 云画扇·红泪未央

    云画扇·红泪未央

    她,原该是大兴国尊贵荣宠的七公主,一出生竟成了天降灾星!她,原本应该是他连宸祁的皇后,可是姐姐却代替她穿上了嫁衣!命运虽不可抗,当有机会逆转时,却因一个无心的掩饰将她引上了不归路。她笑着流泪,笑着看他含笑饮鸠,才知道,原来恨并不是爱的背面,而是延续……【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