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39100000001

第1章 引子 赵汸的《春秋》学(1)

清代《公羊》学开创者虽然是庄存与,但是,据庄存与自己说,他的《公羊》学是受到元代经学家赵汸的影响。故论庄存与的《公羊》学,或清代《公羊》学的形成,人们往往会追溯到赵汸的经学,认为赵汸是“清代学者庄存与著书的直接先导。”(陈其泰:《清代公羊学》,东方出版社,1997年,第57页。)但是,赵汸的经学究竟如何,人们的研讨却很不够。因此,赵汸对庄存与的具体影响怎样,庄存与开创《公羊》学的意义也就难以有较为准确的说明。所以,必需对赵汸的经学作出探讨。

§§§第一节直探圣人之心于千载之上

赵汸的经学成就主要在于对《春秋》的研究。他认为《春秋》是经过孔子笔削的经典,既存策书之大体,又有孔子之义,而自孟子以后《春秋》就一直没有得到过“正确”的解释,《春秋三传》及其以后对《春秋》的解释虽各有所得,但也各有所失。因此,他自许要在经学上克服前人之失,综合前人之得,以期承接孟子,使《春秋》得到“确解”,恢复圣人所著《春秋》的本来面目。

一赵汸的生平与著述

赵汸,字子常,安徽休宁人,元末明初经学家。因筑东山精舍并在其中著述多年,故人称东山先生。其生平大略见于《明史·儒林一》:

……生而姿禀卓绝。初,就外傅,读朱子《四书》,多所疑难,乃尽取朱子书读之,闻九江黄泽有学行,往从之游。泽之学,以精思自悟为主。其教人,引而不发。汸一再登门,乃得《六经》疑义千余条以归。已,复往,留二岁,得口授六十四卦大义与学《春秋》之要。复从临川虞集游,获闻吴澄之学。乃筑东山精舍,读书著述其中。鸡初鸣辄起,澄心默坐,由是造诣精深,诸经无所不通,而尤邃于《春秋》。

初,以闻于黄泽者,为《春秋师说》三卷,复广之为《春秋集传》十五卷,因《礼记·经解》(《元史》此处标点误作“《礼记》经解”,参看《二十五史》,新疆青少年出版社,1999年。)有“属辞比事《春秋》教”之语,乃复著《春秋属辞》八篇。又以为学《春秋》者,必考《左传》事实为先,杜预、陈傅良有得于此,而各有所蔽,乃复著《左氏补注》十卷。(《明史》卷二八二,参看《二十五史》。)

这段记载对赵汸的师承、治学精神、主要著作都有说明,但是过于简略,而且有的说法容易引起误解。因此需要根据赵汸的著述,对其作出相应的补充与解释。

传中提到赵汸的二位老师黄泽与虞集,他们都是侨居江南的川籍著名学者,祖籍分别在四川的资中与仁寿(可参见拙著《巴山蜀水圣哲魂》第四章,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年。)。而对赵汸影响最大的是黄泽,所以,赵汸著有专述黄泽学说的《春秋师说》,并在其关于《春秋》的著述中,多次称道“资中黄先生之教”(《左氏补注序》,《四库全书·经部·春秋类》,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如“汸自早岁获闻资中黄楚望先生论五经旨要于《春秋》”(《春秋集传序》,《四库全书·经部·春秋类》。),“《春秋》如正变例之实,此是泽破近代诸儒《春秋》不用例之说”云云(《春秋师说》卷上。)。

而黄泽之学据赵汸所言,是以《左传》史实为主,而兼取《公羊》、《穀梁》的义理。赵汸述黄泽之学说:

孔子作《春秋》,以授史官及高弟,在史官者则左丘明作《传》,在高弟则一再传而为公羊高、穀梁赤。在史官者则得事之情,而义理间有讹;在高弟者则不见事实,而以意臆度,若其义理则间有可观,而事则多讹矣。酌而论之,则事实而理讹,后之人犹有所依据,以求经旨,是经本无所损也。事讹而义理间有可观,则虽说得大公至正,于经实少所益,是经虽存而实亡也(《春秋师说》卷上。)。

因此,黄泽主张:“说《春秋》当据《左氏》事实,而兼采《公》、《穀》大义。”(《春秋师说》卷下。)但同时“黄先生论《春秋》学,以左丘明、杜元凯为主”(《左传补注序》。)。在《春秋左氏传补注序》中,赵汸也引用黄泽的观点:“《春秋》有鲁史书法,有圣人书法,必先考史法,而后圣人之法可求。若其本源脉络,则尽在《左传》。”赵汸《春秋》学的研究就是循着黄泽的这一路数发展而来。所不同的在于黄泽的合《三传》为说尚未真正将其合而为一,而赵汸则将《三传》一统于《春秋经》。就是说黄泽虽以《春秋》有史实、义理两者,但没有把二者都看作是孔子笔削的体现,而是看作鲁史史法与圣人书法二者并存;赵汸则将二者皆视为孔子笔削的表现,使之一统于孔子的《春秋》。而且黄泽之说粗略,而赵汸则较有系统性。

黄泽的这一兼采《三传》为说,实是自唐代以后治《春秋》的主要趋向。在《唐书·艺文志》中就有李氏所著的《三传异同例》十三卷、冯伉的《三传异同》三卷、刘轲的《三传指要》十五卷、韦表微的《春秋三传总例》二十卷等以同治《三传》为名的著述。宋代虽然有舍传从经之说,但是,唐以后同治《春秋三传》的学术风气仍然延续了下来,治《春秋》者多兼取《三传》,如孙复的《春秋尊王发微》、王日休的《春秋孙复解三传辨失》。刘敞的《春秋权衡》与《春秋传》分别“平三家之得失”,“节录《三传》事迹,断以己意,其褒贬义例,多取诸《公羊》、《穀梁》”;孙觉的《春秋经解》(十三卷)“以《穀梁》为本,及采《左氏》、《公羊》、历代诸儒所长,间以其师胡瑗之说断之”(《四库全书总目·经部·春秋类一》上册,中华书局,1983年。);陈傅良的《春秋后传》,用《公羊》、《穀梁》之说来推论《左传》,被赵汸的《春秋集传自序》推为宋人说《春秋》者最著称之书。而黄泽治《春秋》的思路,就直接受到孙觉师徒的影响,故《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说黄泽之学“是亦读孙觉之书,得见胡瑗之义者也”(《四库全书总目·经部·春秋类三》。)。赵汸本人也受到陈傅良的较大影响,他在其著作中多次推许永嘉陈傅良。所以,黄泽的经学实与唐以后同治《春秋三传》的学术风气相关,而赵汸的《春秋》学不仅是直接承继其师而来,同样也是自唐以后同治《春秋三传》的学术风气浸染的结果。

《明史·赵汸传》指出了陈傅良对赵汸的影响,但是,却将陈傅良与杜预相提并论,说“又以为学《春秋》者,必考《左传》事实为先,杜预、陈傅良有得于此,而各有所蔽,乃复著《左氏补注》十卷”,把杜预与陈傅良都说成是以“《左传》事实为先”之人,这就忽略了杜预与陈傅良的区别,也否定了赵汸是从不同方向来承继杜预与陈傅良的。从赵汸对陈傅良的称说中,可知陈傅良与杜预治《春秋》的方向正好相反。杜预是以《左传》为宗,陈傅良则是以《公羊》、《穀梁》来补正《左传》。关于杜预与陈傅良在治《春秋》上的这一区别,赵汸在《春秋集传》、《春秋属辞》等书中都有反复的论说。而赵汸在经学上就是要兼取二者之长,去其所短。如他的《春秋左氏传补注》一书,“其大旨为杜偏于《左传》,傅良偏于《穀梁》,若用陈之长,以补杜之短,用《公》、《穀》之是以补《左传》之非,则两者兼得,笔削义例触类贯通”(《四库全书总目·经部·春秋类三》。中华书局1983年版《四库全书总目》关于该书提要的标点作“则两者兼得笔削义例,触类贯通”,于文句不通。)。因此,《明史》的这一说法实有乖于赵汸之说,容易引起混淆。

关于赵汸的著作,《明史·赵汸传》还载有赵汸参与编修的《元史》,事在入明后。除传中所列外,尝有《春秋金钥匙》,此书收入《四库全书》。(《四库全书总目·经部·春秋类三》关于该书的提要说:“其书撮举圣人特笔《春秋》之大例,以事之相类者,互相推勘,考究其异同,而申明其正变,盖合比事属辞而一之。”)传中所述赵汸所著书,以“初”、“复”、“乃复”、“又以为”为序,似赵汸所著《春秋师说》、《春秋集传》、《春秋属辞》、《左传补注》是先后一一为书。其实不然。赵汸说:

洊经离乱,深恐失坠,乃辑录为书,以谓后世学《春秋》稍知本末者,赖有左氏而已,故取《左氏传》为之补注。欲学者必以考事为先,其文与义,则三传而后诸家之说,苟得其本真者皆传,以己意畅而通之,名曰《春秋集传》,凡十五卷。尚意学者溺于所闻,不能无惑,别撰《属辞》八篇,发其隐微,传诸同志,以俟君子。(《春秋集传序》。)

据此说《左传补注》的著作在《春秋集传》与《春秋属辞》之先。而《春秋集传》虽然初著的时间较早,但实际成书于最后。赵汸的门人倪尚谊在《春秋集传·序》中说,此书创稿于至正八年(1348),一再删削,于至正十七年(1357)成编,“既而复著《属辞》,义精例密,乃知《集传》初稿,更需讨论,而《序》文所列史法经义,犹有未至。且谓:《属辞》时推削笔之权,而《集传》夯明经世之谊,必二书相表里,而《春秋》之旨方完。岁在壬寅(1362)(《四库全书总目》第228页误作“戊寅”。),重著《集传》。”至正二十八年(1368),病疢疾,“阁笔未续,《序》文亦不及改”。洪武二年(1369)仲冬,赵汸去世。倪氏以为“先生于是经,所谓一生精力尽于此者”,于是据先生旧稿补至获麟,并校订《序》文,而成其书一十五卷,藏于东山精舍。而其书的刊刻也在《春秋属辞》、《左传补注》之后,说见明人汪玄锡的《春秋集传后序》(汪玄锡在《春秋集传后序》中说,明代汪左丞在东山书院先刻赵汸《春秋属辞》、《左氏解》。弘治年间,墩篁先生求《春秋集传》一书不得。正德戊辰,汪氏知此书藏于程文富氏,屡借不获,“戊子,提学御史东阿刘君按徽下令求是书”,其书始出,才得以刊行。)。因此,赵汸几部著作的成书时间应当以《春秋师说》、《左传补注》、《春秋属辞》、《春秋集传》的先后为序。

从赵汸著述来看,他对《春秋三传》都有深入的研究,而对《左传》用力尤多,故有《左传补注》的专书。这与其师的学术风格是一致的。由他“《属辞》时推削笔之权,而《集传》大明经世之谊,必二书相表里,而《春秋》之旨方完”来看,这两部书最能代表赵汸的《春秋》学。但是,从庄存与的推本赵汸来说,最重要的又应当是《春秋属辞》一书。

二赵汸《春秋》学的评价

赵汸一生的主要精力都在研究《春秋》上,对于自己在《春秋》研究上的成就,他自许甚高,认为是直承孟子:

然自孟氏以来,鲜有能推是说以论《春秋》者。盖其嗣由三传始。左氏有见于史,其所发皆史例也,故常主史以释经,是不知笔削之有义也;公羊、穀梁有见于经,其所传者犹有经之佚义焉,故据经以生义,是不知其文则史。后世学者三传则无所师承,故主左氏则非公穀,主公穀则非左氏,二者莫能相一。其有兼取三传者,则臆决无据,流遁失中;其厌于寻绎者,则欲尽舍三传,直究遗经,分异乖离,莫知统纪。使圣人经世之道暗而不明,郁而不发,则其来久矣。自永嘉陈氏始用二家之说参之左氏,以其所不书实其所书,以其所书推其所不书,为得学《春秋》之要,在三传后卓然名家。然其所蔽,则遂以左氏所录为鲁史旧文,而不知策书有体,夫子所据以加笔削者,左氏亦未之见也。左氏书首所载不书之例,皆史法也,非笔削之旨,公羊、穀梁每难疑以不书发义,实与左氏异师。陈氏合而求之,失其本矣。故于左氏所录而经不书者,皆以为夫子所削,其不合于圣人者亦多矣,由不考于孟氏而昧夫制作之原故也。(《春秋集传序》。)

在赵汸看来,自《春秋三传》开始,人们就没有对《春秋》全面认识了。《左传》只是从史实方面去解说《春秋》,而不知孔子的笔削之义;《公羊》、《穀梁》重《春秋》之义,却忽略了孔子托诸空言,不如见之行事之说,而不知《春秋》之文为鲁史。后来说《春秋》者或主《左传》,或主《公羊》、《穀梁》,于史实与大义各执一偏;所谓兼取《三传》者,也只是择衷杂糅《三传》之说,而没有真正取其所长,去其所短;宋儒主张舍弃《三传》,直探《春秋》本经,而不知《三传》实于《春秋》各有所得,舍《三传》无从而得圣人之义;只有宋儒中的陈傅良,用《公羊》、《穀梁》之说为本,参以《左传》,“为得学《春秋》之要”,但是,陈傅良又不知《左传》书首所说的不书之例是史法,并不是孔子的笔削,而将二者误合为一。在他看来,千百年来只有孟子对《春秋》的论说才合于孔子之义:“书成一岁,而孔子卒,当时高第弟子盖仅有得其传者,历战国秦汉以及近代,说者殆数十百家,其深知圣人制作之原者,邹孟氏而已矣。”(《春秋集传序》。)而他的《春秋》学就是经其师而上承孟子:

汸自早岁获闻资中黄楚望先生论五经旨要于《春秋》,以求书法为先,谓有鲁史书法,有圣人书法,而妙在学者自思而得之,乃为善也。于是思之者十有余载,卒有得于孟氏之言。因其说以考三传及诸家陈氏之书,而具知其得失异同之故,反复推明,又复数载,然后一经之义始完,属辞比事,莫不灿然,各有条理。(《春秋集传序》。)

因此,在赵汸看来只有他的《春秋》学得圣人正传,是对孟子以后在《春秋》学上中绝道统的重续。

赵汸的弟子与明儒对赵汸的《春秋》学,更是推许有加。他的弟子倪尚谊称之为“诚足以破聚讼未决之疑,而发千载不传之秘”(倪尚谊:《春秋集传后序》,《四库全书·经部·春秋集》。),明儒汪玄锡在《春秋集传后序》中说,“世人读先生之书与先生之文者,知其问学不在宋潜溪诸公下”。浙江金华人宋濂以《春秋属辞》为“发千古不传之秘”(宋濂:《春秋属辞序》,《四库全书·经部·春秋集》。)。宋濂还述说《春秋》学发展的五变,而以赵汸为其总结者:

濂观简册说《春秋》者多至数十百家,求其大概,凡五变焉。其始变也,三家竞为专门,各守师说,故有《墨守》、《膏肓》、《废疾》之论;至其后也,或觉其胶固已深,而不能行远,乃仿《周官》调人之义,而和解之,是再变也;又其后也,有恶其是非淆乱,而不本诸经,择其可者存之,不可者舍之,是三变也;又其后也,解者众多,实有溢于三家之外,有志之士会粹成编,而《集传》、《集义》之书愈盛焉,是四变也;又其后也,患恒说不足耸人视听,争义立异相雄,破碎书法,牵合条类,哗然自以为高,甚者分配《易》象,逐事而实之,是五变也。五变之纷扰不定者,盖无他焉,由不知经文、史法之殊,此其说愈滋,其旨愈晦也欤。子常生于五变之后,独能别白二者,直探圣人之心于千载之上,自非出类之才,绝伦之识,不足以与于斯。呜呼,世之说《春秋》者至是亦可以定矣。(《春秋属辞序》,《四库全书·经部·春秋集》。)

宋濂五变说第一变的所谓“三家专门”,是指汉儒对《春秋》的不同解说,而第二、三、四变的所谓调和、择其可存者、粹编《集传》等,则见于魏晋迄唐代诸儒的《春秋》学中,第五变的“争义立异相雄”,则是宋代某些儒学家对《春秋》的新解。因此,宋濂的所谓五变不一定在时间上是一一先后呈现,但是,却对自汉代以后研治《春秋》的基本情况作出了较为客观的归纳。在宋濂看来,自《三传》以后,赵汸以前所有研治《春秋》者,无一合于“圣人之心”,只有赵汸的《春秋》学才“直探圣人之心于千载之上”,使《春秋》得到了正确的解释。他评价赵汸的《春秋属辞》说:

离析部居,分别义例,立为八体以布列之。集杜、陈二氏之所长,而弃其所短;有未及者,辩而补之——何者为史策旧文,何者是圣人之笔削,悉有所附丽:凡暗昧难通,历数百年弗决者,亦皆迎刃而解矣。遂勒成一十五卷,名之曰《春秋属辞》云。呜呼,世之说《春秋》者至是亦可以定矣。(同上。)

一位对《春秋》学发展史有所心得的学者,对赵汸的《春秋》学作出如此高的评价,虽不免有抬高之嫌,但也可见赵汸《春秋》学的价值及其在当时与以后一段时间的重大影响。

§§§第二节存策书之大体赵汸的《春秋》学是循着陈傅良的以笔削论《春秋》而来的。但是,赵汸所谓笔削有两个主要内容,一是《春秋》与鲁史的联系,笔而不削,存策书之大体,即所谓“其文则史”;二是《春秋》有笔有削的不书、变文、特笔,寓含有圣人之义,所谓“其义则丘窃取之”。他的《春秋集传》就专门发挥此义,而《春秋属辞》一书更是以此为基准分为一十五卷予以论说的。

同类推荐
  • 赶考

    赶考

    中国目前面临的问题与机遇,与当年西柏坡时期不无相仿之处:都处在危机的漩涡中,又都面临着突破瓶颈之后的大辉煌。生机勃勃的中国共产党,就像一个进京赶考的青衿学子,背负行囊,黎明起身,踏着曙色,向前向前,一路走过南昌、瑞金、遵义、延安、西柏坡……从农村到城市,从在野到执政,从落后到超越,从经济建设到政治建设,面对一个个全新的课题,交出了一张张真诚的答卷……
  • 相逢如初见 回首是一生

    相逢如初见 回首是一生

    追思家乡的亲人挚友、灵山秀水、民俗风情和童年趣事,以唯美的语言寄托浓浓的乡愁,既有对回不去的年少时光的感叹,又有对自然纯朴乡风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小院竹篱,春水秋月,一切还是初时模样。外婆于花荫里闲穿茉莉,外公于厅堂独自饮酒,母亲在菜圃打理她的蔬菜瓜果,父亲则背着药箱,去了邻村问诊。而我,坐于雕花窗下,看檐角那场绵长得没有尽头的春雨。原以为星移物换的岁月,只老去那么一点点沧桑。
  • 会移动的房子

    会移动的房子

    作者的小小说风格是非典型的80后文字风格:不张扬,不华丽,不哗众取宠,不停留在叙述个人的生活经验和感伤,而是真实地揭示了80后生活、工作和情感等方面遇到的方方面面形形色色的矛盾和问题。生活中蕴藏着无限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是丰富的,复杂性的,纷繁的。作家们往往会通过抽丝剥茧,将那些普遍性或独特的可能性提炼出来,诉诸文字,以达到关注现实、关照读者内心的目的。
  • 天际月长明

    天际月长明

    本书收录乐黛云先生的随笔四十篇,分为五辑:辑一《怀旧与乡愁》《如梦如幻的水神》等篇属文化漫谈,探讨传统文化中思旧、怀乡以及水神崇拜。辑二《蜻蜓》《别了故乡,别了山城》《我的选择,我的怀念》各篇属忆旧性质,追叙早年用大豆虫吓唬英语老师的顽劣。辑三追怀父母、亲旧以及中学时代的国文老师,《纪德与张若名》一篇追叙留法的学人张若名。辑四为读书札记,其中读《世说新语》《红楼梦》所写的几篇谈魏晋时代的名士不为物累、逍遥自适的洒脱情怀;《红楼梦》开篇的那块石头既是叙事的契机,在表达题旨、刻画人物方面又颇多寓意。辑五的几篇为他人所作的序言,也都写得意味深长,颇见功力。
  • 老干部工作实录

    老干部工作实录

    干部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挖掘利用好这一群体的丰富资源,是做好新形势下老干部工作和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内容,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内在要求,《老干部工作实录》全书主要积累了服务老干部的一些工作方法。
热门推荐
  • 冷王毒宠:王妃驾到,统统闪开

    冷王毒宠:王妃驾到,统统闪开

    她狂傲不羁,肆意张狂;他冷酷邪魅,手段狠辣。当他遇到她,会迸发出怎样的火花呢?慕笙歌,23世纪古武世家继任家主,在晋级的时候被天道劈死了。穿越到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王朝,成了第一世家慕家大小姐。但是悲催的是,爹不疼,姥姥不爱的。还被冤枉勾引皇子,扔到深林自生自灭。当她再次回来的时候,左手虐白莲,右手打渣男。身后还有一只甩不掉的小尾巴。当权倾天下的摄政王遇到狂傲不羁的慕大小姐,钢铁化为绕指柔。“娘子,你说为夫好不好看吗?”“你最美了。”“那娘子喜不喜欢为夫啊?”“最喜欢你了!” “那娘子我们就寝吧。”“…现在是白天。” 本文1v1~,男女双洁,宠宠宠~
  • 庶女的宠妃升职记

    庶女的宠妃升职记

    好好好!她是草包!好好好,她是怪物!好好好,她是废材!好好好,她不是人————哎哎哎,不是人个屁呀!真是越来越过分,她之前懒得与人争论与人抢夺,不是他真废物,而是她懒得与人争啊!现在好了,好爬上她头顶?不好意思,姐今天,要开始戒懒了。
  • 影响你想影响的人

    影响你想影响的人

    本书从生活、工作、恋爱婚姻三个方面出发,多角度、多元化地分析总结了各种不同的影响技巧和方法,让你在引导影响他人的时候有的放矢,从而实现良好的预期。本书寓深刻的道理于平实的语言,潜移默化之中让你从心理学的角度重新思考世界、理解人性。
  • 锦绣帝妃

    锦绣帝妃

    推荐完结古言《茉乱帝凰》她是殷家医女,爱的却是战功赫赫的狮狼。他救过她,亦要她的命!他曾说揭下他面具的女人只有她一个,她也把天下间最为尊贵的帝王玩弄于股掌。从医满天下到占山为匪,从欺君之罪到身陷囹圄,从旌旗十万到诱君入瓮……
  • 汤姆·索亚历险记(青少版名著)

    汤姆·索亚历险记(青少版名著)

    一个最顽皮男孩惊险百出的成长历险记。本书是一部懵懵少年的成长之歌,海阔天空的梦想的惊险、跌宕的故事情节间闪烁着光芒。正义的伸张、情感的力量,深深打动着孩子们的心。三个顽皮的男孩鼓足勇气划着木筏离开家,到孤岛去露营。流尚不息的河水刻录着男孩们的成长足迹。男孩们飞扬的勇气与雄心,与他们曲折惊险的寻宝历险,共同构成了这部默、紧张、扣人心弦的小说。
  • 99天宠妻日记

    99天宠妻日记

    一场阴错阳差。她签错了字,嫁错了人。喜孕三月,突遭未婚夫抛弃,她绝望逃离。一次错签,她的大名糊涂的签在一张‘结婚同意书’的女方栏上。男方却是未婚夫所在公司的合作伙伴,全国最高身价排行榜位居首位的龙先生。龙兆川,20岁便稳坐上市公司CEO的位置,不断刷新公司在全球的影响力,商界一匹无可匹敌的黑马。安一一,长相一般、工作一般、智商一般、情商一般,常犯糊涂的八卦小报记者。一次醉酒,她将自己完全的献给未婚夫,三月后却被未婚夫一口否决了一切。绝望间,她用拼命的工作来麻醉自己,却不料一次糊涂的错签,她转身成为人妻。新夫的无边宠溺,她越加沉沦其中。嫁入龙家,以为她终于可以安稳的生活,却不想,前未婚夫的骚扰,让她险些流产。一份检查报告,方知,宝宝的真实身份。原来.被甜蜜的坑了。【片段一】某BO:“小糊涂蛋呢?”小跟班:“少奶奶跟拍某大神被活捉了。”某BO:“让他破产。”小跟班:“.。”某BO:“小糊涂蛋还淘气吗?”小跟班:“恩,少奶奶不小心打破了某副总裁的收藏品,被当场骂哭。”某BO:“撤职,永不录用。”小跟班:“.。”某BO:“小糊涂蛋.。”小跟班:“哎.少奶奶一切平安,只是有些郁郁寡欢。”某BO:“备车,老婆为上。”小跟班:“.。”-----命运兜兜转转,却是暗中注定。P:宠爱有加,宠文当道~小虐大宠,宠爱无限。
  • 没带系统的文娱大佬

    没带系统的文娱大佬

    网文作者陈枫穿越平行世界,没有系统相助,没有超凡记忆,仅凭借自己的努力慢慢崛起。ps1,本书不种马。ps2,本书倾向于写实。ps3,这是一本都市文娱类型的书。ps4,这是一个小宅写手重生后的精彩人生。本书求上各种书单,奉献小妹妹之吻一个(mua)。 书友群:433299903
  • 宠溺无边:千亿总裁追逃妻

    宠溺无边:千亿总裁追逃妻

    婚礼之前,苏黎亲眼看见自己的未婚夫江惟仁和别的女人滚落在一起,她气得当场悔婚,让他连同他背后那名动京城的江家都出了大洋相。再见面,江惟仁已经是声名狼藉的花心总裁了,偏还摆出一副受害者的模样,骗谁呀?啊?是自己弄错了?他没有背叛自己?怎么办?逃呗!要是被江少抓住,只会剩下两条路:扑倒,睡到死!“求求你放手吧!我们不可能了!”“不!就算是折磨到死,我也不要放手!因为你是我的命!”江惟仁阴狠决绝的说。
  • 宠婚甜酥酥:小鲜妻,听话!

    宠婚甜酥酥:小鲜妻,听话!

    婚后,她才知道NS集团总裁是个东亚醋王!“不许看男人,不许有男闺蜜,不许和圈内男星走太近,不许组CP!不许拍吻戏,不许不听话!”“不听不听,王八念经!”“你再说一遍?”“不说了……”意识到危险后,叶知否连忙捂住嘴。“这辈子你是我的,谁也别想抢走!”重生后,叶知否被他连哄带骗拐回家一宠到底!从次过上了斗渣虐狗复仇的幸福生活!【甜到齁的宠文,请大家准备好胰岛素!】
  • 秘密花园

    秘密花园

    玛丽·林洛克斯被送到密塞威特庄园去跟她叔叔一起住的时候,所有人都说她是自己见过的长得最不招人喜欢的孩子。这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