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们,我们没有退路了。战……”
葛轩看士兵们愤慨,知现在为关键时刻,是生是死,就要看这一刻。
一瞬间,十名士兵集中在一起。
高辰等五名士兵抵着长矛面对越来越近的吐蕃骑兵。
葛轩、荔非守瑜等五人张弓搭箭,蓄势待发。
吐蕃骑兵身披锁子甲,手持标枪一样的短矛,背后挎着弓箭。
这是全副武装的吐蕃精锐游骑,不论是战马还是武器盔甲都为上等。
唐兵只有十人,而且全是步兵,吐蕃骑兵并没有将唐兵放在眼中。
他们游走边界,就是为了寻找唐军士兵,用唐军士兵的头颅,换来赏赐。
四百步!
三百步!
二百步!
吐蕃骑兵一夹马腹,战马一声嘶吼,全速向高辰、荔非守瑜等人冲刺而来。
荔非守瑜半眯着眼,死死的盯吐蕃骑兵,等待吐蕃骑兵进入他的射程。
他手中大弓乃是一百斤的硬弓,很少有人能使得动这一百斤拉力的硬弓。
荔非守瑜却将这把硬弓拉成满月,并且双手不颤。
如果一个人能拿得起一百斤,不代表他能用得了一百斤的武器,十斤的武器足矣,再重就会适得其反。
弓箭也是一样,你有一百斤的力气,绝对拉不开一百斤的硬弓,即便是有三百斤的力气也拉不开。
臂力、弓弦,弓身,弓的平衡,都是使用弓箭的重要因素。
“嗖……”
一支箭矢飞出,带着破空之音,射向一百二十步外的一名吐蕃骑兵。
在弓箭的声音传出去的一刹那,那名吐蕃士兵从马上落下。
锁子甲,这种吐蕃人从阿拉伯人那里得来的盔甲技术,一直被吐蕃人发展,铸造。
防御力极强的锁子甲竟然被荔非守瑜一箭穿透,可见其力道和箭术的精湛。
其余四名有弓箭的唐兵不甘落后,纷纷放箭。
然而弓箭只能射到锁子甲的孔中,不能有效的伤到吐蕃人的身体。
四名唐兵连放三轮弓箭,才将两名吐蕃士兵射下马。
而荔非守瑜张弓搭箭,已经射下马五人。
此时唐兵已经没有机会再射箭了,吐蕃骑兵近在咫尺。
他们将手中的短矛扬起,凭着战马和坚甲撞上高辰、荔非元礼等人。
在高辰的瞳孔之中,吐蕃骑兵的马蹄逐渐放大,他双手握紧长矛,掌心渗汗,仿佛要在矛杆上留下一个掌印。
与此同时,高辰一矛刺出,战马在扬起蹄子的那一刻,被高辰刺入脖颈。
气势汹汹,立刻变得无力。
吐蕃战马发出一道悲鸣声,滚烫的鲜血溅了高辰一身,然后翻身倒地。
战马上的吐蕃士兵刚准备刺出短矛,便步入后尘。
高辰没有去管那名落马的吐蕃士兵,而是继续刺杀从他身边而过的另外几名吐蕃士兵。
冲突高辰的战马被他刺死之后,便没有战马能撞到他。
高辰奋长矛猛刺一名吐蕃骑兵,锁子甲碎,长矛入其胸膛。被高辰挑下马。
抽出长矛之后,回身击向一名进攻他的吐蕃骑兵,长矛与短矛一次碰撞,吐蕃骑兵的短矛便脱手而出。
高辰一步跨前,将那名吐蕃士兵刺下马。
连杀两人,高辰战意大涨,运矛奔驰,与吐蕃骑兵近搏。
但是刚才吐蕃那一次冲击,唐兵足足战死了一半。
只有高辰、荔非守瑜、葛轩和两名弓箭手活着。
荔非守瑜也只能抛弃弓箭持刀与吐蕃骑兵搏杀。
他近身搏杀一名吐蕃骑兵,并且抢夺了那名吐蕃骑兵的战马。
骑上战马的荔非守瑜如鱼得水,纵马奋刀,左突右驰,很快又斩杀两人。
连杀数人的高辰看见一名唐兵被数名吐蕃骑兵围攻,险象环生。
“犯我大唐者,杀无赦!”
高辰大呼驰入,他用矛非常简单,却异常凌厉。
他不畏惧敌军的锋芒,敢于以命搏命。
高辰知道,不是你死,就是我亡。如果畏首畏尾,瞻前顾后,必会成为黄河旁的白骨。
国家,功名,责任,家人,兄弟。
他忘不了谁给他带来耻辱!
他忘不了那些可恶的嘴脸。
百姓在水深火热,他们不管不顾。
国家将倾,歌舞几时休?
何不将战场当做游戏一场?死亡,就像回家一样简单!
一个最年轻的士兵,用猛虎一样的眼神注视。
如果是猛虎,还不足以让凶悍的吐蕃士兵畏惧,那视死如归的气势才是最可怕的。
“先杀死他!”
吐蕃骑兵原本有二十八人,现在只剩下十几人。
而汉军只剩下荔非守瑜、葛轩、高辰以及一名身手矫健的唐兵。
吐蕃骑兵的信心满满和蔑视不在,他们惊恐的看着高辰。
他们将矛头指向高辰,五人对战荔非守瑜、葛轩等人。
其余八骑攒矛刺向高辰,准备用人数优势将高辰攻杀。
高辰瞋目横矛,不守反攻。
连奔数步,面对吐蕃游骑的头目,直往刺之,应手而倒。
吐蕃其余骑兵合围而来,高辰四向奋击,当者无不辟易。
吐蕃战马停留后没有冲击之势,所以骑兵对步兵的优势大大减弱。
高辰与吐蕃骑兵争斗的同时,只要全力突刺,就能使一人落马。
吐蕃骑兵想杀高辰,被高辰挡得死死的。
俯仰之间,进攻高辰的八人只剩下三人。
“嗖……”
一道破空之音响起,与高辰对战的一名吐蕃骑兵脖颈中箭,捂着脖子落马。
另外两名吐蕃士兵心中绝望的同时,又充斥着后悔。
二十多名精锐游骑兵冲击十名汉军步兵本应该如“群狼逐羊”一样,板上钉钉,毫无悬念。
谁能想到?事情会发展成这种地步。
由于吐蕃骑兵极力想杀死高辰。
荔非守瑜和葛轩等人翻身,迅速将几名吐蕃骑兵杀死。
荔非守瑜更是捡起弓箭,帮助高辰斩杀残兵。
剩下两名吐蕃骑兵显然不会苟延残喘太长时间,高辰趁着他们分神的时候,将二人逐个刺下马。
大战从头到尾,不过一刻钟。
这一刻钟的战斗却将高辰狠狠的磨砺一番。
让他明白战争残酷,也让他向一个边关猛将迈进。
脸侧的血迹还未干,他持着长矛站在原地。
此次巡逻,只有四人活着,使高辰心有戚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