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399900000079

第79章 叶里藏花万骨枯

陆承渊从汪直那里回到百晓山庄,却没有急着将此事告知众人,而是一个人有些失落的回到了房间。

汪直看样子是盯上了武林这把利刃,要不然也不会大老远的从京城赶到这江南小镇上,只为了谋划这一场阴谋。可是面对背景雄厚的西厂,面对朝廷,别说陆承渊了,就算整个武林合力也不会是对手。

汪直现在已然是到了利欲熏心的程度了,该如何制止这场武林浩劫,陆承渊不得不慎重。

当夜晚上,百晓生邀请上官群和陆承渊一起共进晚饭,顺便商讨一下。

三人落座后,百晓生给每人倒了一杯酒,这酒名叫[栖枫酒],乃是红叶镇的特产,入唇干洌,浓浓的酒香沁满整个齿缝,荡气回肠,久久不能消散。

一杯酒下肚,上官群咧了咧嘴,问道:“百庄主,一天过去了,有什么进展吗?”

百晓生叹了一口气,摇了摇头说道:“一无所获,根本查不到任何线索。”

“你呢,承渊?跟着祝庭有没有什么发现?”百晓生看向陆承渊问道。

陆承渊怔了一下,慌忙说道:“也没有。”

上官群和百晓生听罢,眉头紧锁,面色凝重。眼看一天时间就这么过去了,心中郁闷至极。

三人推杯换盏,又连饮了数杯[栖枫酒],陆承渊突然缓缓说道:“倘若有人想要一统武林怎么办?”

上官群和百晓生相视一眼,百晓生哈哈大笑说道:“承渊,之前有六扇门在压制,中原武林各派相安无事,现在虽然六扇门被撤销了,但是有心的人不少,有那个能力的人却还没有。”

“是啊。从古至今,一统武林凭的不是威望,便是武力,而如今江湖上还没有出现这样的人。”上官群也在一旁附和道。

接下来,陆承渊的一番话,却让上官群和百晓生愣了起来。

“如果是朝廷呢?朝廷里有人想要重新掌控武林,为己所用。”

上官群和百晓生面面相觑,百晓生将酒杯放在桌子,神色凝重的问道:“承渊,你是不是知道什么事?”

上官群也紧紧的盯着陆承渊,神情紧张,毕竟此事与他无相宫有着紧密相关的联系。

陆承渊点了点头,正色道:“我知道是谁在背后搞鬼。”

“是谁?”上官群和百晓生异口同声道。

“西厂,汪直。”陆承渊缓缓说道。

上官群和百晓生听完,纷纷皱起了眉头,陆承渊继续说道:

“汪直想借助武林各派的力量对付东厂,但是前提是武林要为他所用,所以他北上联合了阴山派,企图对中原各门派或利诱,或威逼,来达到控制武林各派的目的。”

上官群和百晓生心中大惊,皱着眉头,西厂若是要接手六扇门之前的事,恐怕真的就没那么简单了。

上官群稍加思索后,说道:“当初汪直来无相宫找过我。”

“怎么说?”百晓生和陆承渊有些诧异,齐齐的盯着他问道。

“他到无相宫问我参不参加武林排行大会,还跟我说了十年前的一些事,所以我才会重出江湖,然后去了一趟武当。”上官群说道。

陆承渊和百晓生看着他没有接话,上官群皱着眉头继续说道:

“到现在我都没弄明白汪直找我到底是何用意,倘若是他一开始想找我谈这件事的话,为什么又只字未提呢?”

陆承渊和百晓生纷纷摇了摇头。

“现在知道背后主使的人是汪直了,那如何让祝庭相信倒是个问题。”百晓生眉头紧锁,思索着说道。

“不管如何,阴山派的首要目标都是无相宫,上官宫主有何安排?”陆承渊说道。

上官群稍加思索后,说道:“明日我便派琼木回无相宫,严阵以待,至少要抵住这第一波,为中原武林赢得准备的时间。”

陆承渊和百晓生点了点头,三人便没再说话,[栖枫酒]一杯接着一杯。酒足饭饱后,上官群和陆承渊便纷纷告辞离去。

深夜的微风,有些干洌,又有些微凉,陆承渊拖着有些微醉的身子,回到了自己的房间。他倒了一杯水,还未来得及喝,门外便响起了敲门声。

陆承渊放下水杯,走上前去打开门,门外站着一个有些瘦弱的男子,笑了笑说道:“陆少侠,我们上官宫主邀您一见。”

陆承渊心中纳闷,方才不是刚与他分开嘛,怎么又要相见。

“什么事?刚才不是刚跟上官宫主从百晓生前辈那里分开吗?”陆承渊想到这里,便开口问了一句。

那人有些尴尬的笑了笑说道:“我们宫主说,方才有些事不方便当着百晓山庄的人说,所以私下想请您移步一叙。”

陆承渊闻言,便也没多想,关上门跟着那人去了。

那人带着陆承渊一路来到了百晓山庄外面,陆承渊皱着眉头问道:“这是要去哪里?”

“陆少侠,为了避开百晓山庄,我们宫主就在前面的酒楼里等您。”那人笑了笑说道。

陆承渊摇了摇有些因醉发晕的脑袋,虽然有些不情愿,但是也没再说什么。

两人又在昏暗的街道上走了一会,陆承渊猛然想到了什么,先前的酒劲完全惊吓而散。

这个人并不是无相宫的人,因为上官群此次来百晓山庄只带了幽水和琼木两人!

此时陆承渊才注意到周围寂静的有些吓人,他有些警惕的跟着眼前这个人,眼神慢慢变的冷下来,他倒要看看耍什么花样。

那人走着走着,却突然朝着前方迅速跑去,陆承渊正要喊住他,那人却消失在茫茫黑夜中了。

与此同时,陆承渊听见周围稀稀落落的传来了脚步声,紧接着一阵“嗖嗖”的声音从四周传了过来,越来越近。

陆承渊心中一惊,暗叫一声不好,身型便急速向后倒去,然后身子就势在地上一滚,躲到了一棵树的后面。他小心翼翼的瞧去,只见十数个黑衣人正全身戒备的手持弩箭,慢慢的朝着陆承渊这边移来。

陆承渊靠在暗处的树边打量着这些人,只见他们统一黑布蒙面,背系长刀,人手一把弓弩,正一步一步的走过来,而且不断的变化着位置。陆承渊一看便知道这是受过训练的杀手。

同类推荐
  • 盛楚风云录

    盛楚风云录

    中原有国,其名曰楚,守中原称上国已历三百春秋。然久则思堕,富则消志。至今已是庙堂之上党争不断,江湖之下血雨腥风。此间天下靡靡之音长响,人心重利而忘义。且看赵隶,时空挪转重活一世,能否为此间天下添上几分忠义豪气!?
  • 武林攻略

    武林攻略

    月升卿独醉,日出人复往。回恋旧时景,以有新来人。
  • 扶天碑

    扶天碑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劳其筋骨,苦其心志。少年天子游学四海,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历经人世情深,纵观豪杰争雄。
  • 天涯第二刀

    天涯第二刀

    少年本名叫秦狄,狡猾猥琐好装逼,天才抬脚我就踩,高手伸腿就是踢,兄弟情怀照肝胆,绝色美人怀中依,我若扬言做第二,天下谁敢称第一!
  • 碧海笙箫录

    碧海笙箫录

    碧海笙箫终不悔,不知红尘祸劫起。不知伊人何处,自此无归期。
热门推荐
  • 蓝莲花

    蓝莲花

    早晨八点,杜律师和小冯在天信大厦门前碰面,搭乘205路公交车赶往南山看守所。车上的乘客不多,车厢里流动着一股淡淡的水腥气,大概刚刚打扫过。两个人在司机后面的位置坐下来,透过前挡风玻璃,能看到站前大厦顶层圆形的旋转餐厅和雾霾笼罩下的一小块铅灰色天空。距离开庭还有一周时间,这是他们第一次去见董小桃。一年多前,案件刚发生时,受到了全国多家媒体的关注,很多市民都去看过那幢被烧得焦黑的三层别墅。不过,直到事情渐渐平息下来,杜律师才有所耳闻。当时,他正在整理妻子的遗物,试图找到她决然告别人世的原因,对外界还处于不闻不问的状态。
  • 邪玉玲珑

    邪玉玲珑

    芸芸众生之下,强者为尊,前世如何?如今又如何?跳脱五行之外,至阴阳于掌中,谁又能将前世今生握于五指之上呢?
  • 香烟的寂寞

    香烟的寂寞

    我叫水印,眼角下有颗银白色的泪痣,有人说长泪痣的女人一生难以幸福。我确实从开始便不知道什么是幸福,从来不知道父亲是谁,神经质的妈妈也在一次意外中堕楼身亡。从此开始了一个人的孤独生活,在这个城市里起起伏伏……
  • 一吻情深,双面傲妻宠不停

    一吻情深,双面傲妻宠不停

    原本的富家千金,一夜间沦为身负巨债的孤儿。父亲病逝,继母卷款背弃,男友劈腿……一个又一个男人出现,有所爱,有所恨,不断牵扯出她的身世之谜。背后那个性取向不明的男人,偷偷将她在颠沛流离中保全。无人知道,这个人人敬畏的冰山冷面大总裁,竟是个宠妻狂魔?!
  • 先锋猎妖队

    先锋猎妖队

    一个山村小网管机缘巧合之下目睹一场高级猎妖师的降妖之战,意外得知原来人界与妖界一直处于微妙的和平共处中,他想选择继续做一名懵懂天真的正常人,却发现似乎从他知晓这个秘密开始,就已开启了一段不可思议的冒险旅程。
  • 关东第一喝

    关东第一喝

    土匪头子李大喝在辽西地区有很多的传奇故事,老一辈人都还能叫得出他的名字。他的原名叫李季宇,黝黑的脸膛,一张阔嘴,长得虎背熊腰,带着一杆子人马,经常活跃在辽西地区。因为他能喝酒,人们都叫他李大喝。李大喝的绰号的由来还是从他父辈开始的。清宣统三年,最后一任凌州知府马尔泰利用春节假日回到义州县省亲,亲朋故里们为家乡能有这么一个大官喜不自禁,在他回来的几天以前便将县城打扫得干干净净。当马尔泰的一路人马吹吹打打走进县城时,知县已经组织了千余人守候在道路两旁夹道欢迎。
  • 千古风流

    千古风流

    该书是熊召政先生的历史随笔集,书中介绍了中国历史上一些名人的风雅趣事和诗歌词赋;山水和花鸟;以及各地古桥。该书的主要特色就是以作者的游览足迹为线索,在讲史、评史的同时紧密地结合现实生活,摆脱了空洞、生涩之感,充满了生活气息,既吸引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又能给读者以启迪。
  • 盘破门

    盘破门

    《盘破门》是一部中国传统式小说,既有根据历史演绎的痕迹,又有作者虚构的江湖故事,同时不失对地方文化遗产的披露。包含《刺杀端方》和《木棉袈裟》两卷。
  • 万岁君王

    万岁君王

    高岸为谷,深谷为陵,埋葬了万堆枯骨,更有那悠悠真相!——吾名嬴朕,秦始皇帝九子。
  • 景绿叶(长篇小说)

    景绿叶(长篇小说)

    《景绿叶》是作家李义倾十年之功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是2008年度宁夏唯一入选中国作家协会重点扶持项目的,且被列入“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专题”(排名第三)。对于这部长篇小说,《文艺报》曾这样评价:“李义的《景绿叶》是一部西北乡村教育题材的长篇小说。作者意在通过对一个乡的教育全方位的叙述,以点带面地对当前中国西部地区的农村教育现状作一次直接、深入、冷静的展现。以蕴含深刻哲思的一系列教育故事和典型的教育案例为经,以基层教育人的教学经历和情感、生活为纬,结构出一幕基层教育的鲜活戏剧,从而反映近30年来农村基层教育革新、前进的步伐,书写坚守基层的教育人丰富而平凡的人生路和心灵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