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著回目:魇魔法叔嫂逢五鬼通灵玉蒙蔽遇双真品赏要点:林红玉和林黛玉。上一回末和这回开头写了一个叫“小红”的丫环,颇值得研究。小红名叫林红玉。她和林黛玉,在许多方面有惊人的相似之处。1、同姓,名字一红一黑,正相对。2、黛玉恋宝玉,宝玉是二爷;红玉恋贾芸,贾芸亦是二爷。3、红玉和贾芸相恋的信物是手帕;宝玉赠送给黛玉的爱的信物也是手帕。4、小红在宝玉跟前的位置以及她与宝玉的关系,其亲密程度与宝、黛关系有相似之处。明义读《红楼梦》诗中有“小红梳头”的事。庚辰本第二十六回红玉和佳蕙对话一段文字上方,有畸笏叟批语:“狱神庙回有茜雪红玉一大回文字,惜迷失无稿,叹叹。”可见在八十回后,红玉在宝玉落难时,与茜雪一起,帮助或侍奉着宝玉。5、她父亲林之孝(小)与黛玉父亲林如海(大)也是相对着的。6、书中多次写红玉与黛玉之间直接或间接的纠葛。第二十七回红玉对坠儿说,她拿“这个”谢贾芸时,清人张新之有评:“‘这个’却是何物?三首诗耳!”红玉不会写诗,送贾芸的“这个”就是她的手帕。显然,张新之说的三首诗,是林黛玉在帕上题的那三首诗。可见,张新之是把红玉当作黛玉的影子看的。作者上述这些描写,绝不是偶然,分明是在暗示,红玉和黛玉,是两个影子的正反相叠。隐喻林黛玉的命运,与家奴红玉同,只是一为虚,一为实。黛玉名为小姐,却寄人篱下,命运听任他人摆布,实与荣国府收养之家奴无异。更值得回味的是,红玉和黛玉一红一黑,反映了二人性格之相反。黛玉不依附权贵,有特立独行的品格。红玉则相反,一心巴结权贵,热衷于向上爬,是一个“可爱”的顺民。红玉与晴雯,同是黛玉的影子,却有反和正的不同。晴雯是黛玉的正面影子,而红玉则是反面影子了。一个家庭,是一个矛盾的集合体。荣国府这个家庭派别极多。贾政的小老婆赵姨娘母子,和贾政的大老婆王夫人一党,是一对势不两立的矛盾。王夫人一党有她和宝玉、凤姐等人。这一回写的就是这两个派别的一场严酷的斗争。起因是从贾环和宝钗的丫头莺儿的赌博开始的。本来是贾环输了,他却耍赖。宝钗为了调和矛盾,有意袒护贾环而批评莺儿。宝玉则从事实真相出发,批评了贾环。贾环因此怀恨在心,用烛火烫伤了宝玉。为此事王夫人、凤姐批评了赵姨娘,因而使矛盾激化。马道婆受了赵姨娘的贿而出点子,给宝玉、凤姐魇魔法,使叔(宝玉)嫂(凤姐)二人得了疯病。通灵玉蒙蔽遇双真,有深意。通灵宝玉本是圣洁之物,受到声色货利的蒙蔽而失掉了作用。幸而遇到两个僧道(双真),反了通灵宝玉的腐败,才使它发挥除邪的作用,从而救了宝玉和凤姐的命。这一回是贾府矛盾斗争和家庭危机的第一个小高潮,这个危机是夹在宝、黛婚姻之间的,以凤姐吃茶话语始,以宝钗吃醋佛语终(学友冰冰女士:“林红玉即林黛玉的影子”:说妙玉是黛玉的影子或化身,尚能令人信服,因为她俩的身世、性格是有某些相似之处的。林红玉虽有狱神庙一节,却不能看出她就是林黛玉的影子;尤其是她讨好主子,想要出人头地,与黛、妙的清高孤傲完全不同,绝对不可能是黛玉的影子。可惜笔者尚未见到作者的相关专著)。
同类推荐
从大地走向大地
2004年夏天,作者在养病期间无意中接触到19世纪俄罗斯巡回展览画派的作品,这些才华横溢的俄罗斯画家的油画将作者带入一个优美深邃的境界,引发了作者对自然、对艺术的赞叹与欣赏、探索与思考。作者的文字淡泊宁静,却能将读者带入深远的意境,跟着作者的思绪,我们看到了一粒种子是如何成长,最后变成一艘远航的船的过程;看到了森林与海洋的对视与相溶,看到了秋天美丽宁静的树林,薄暮时分钟声中的教堂,强烈光线下的雪地与沼泽,还有从容不迫地流淌着的小溪,比肩而生的青黄的小草,这些生活中可能被许多人忽略的事物,在作者的笔下却闪烁着耀眼的光芒。这是一本能给人带来极大美感的随笔,给生活以希望,给心灵以阳光。
热门推荐
霍尔姆林镇的异界炼金师
帆船时代的海洋,北海海盗统治着上古精灵遗迹,鹰视北海,扼守东西海洋咽喉,富可敌国的北海匪盗们却陷入了两难的境地,千年的盘踞使得精灵遗迹已经难以养活十数万居民,放弃这里又将丧失他们的海上霸主地位,北海霸主霍兰特面临艰难的抉择。来自南方的霍尔姆林特商会之主森或能为他解决部分问题,他对霍兰特手下的奴隶需求十分旺盛,双方已经有了非常密切的合作,并不差钱的霍兰特向商会的主人发出邀请,一艘钢铁巨轮缓缓自南方矮人港口海门缓缓驶出。2013中国思想随笔排行榜
思想随笔一记,是散文的一个分支,是议论文的一个变体,兼有议论和抒情两种特性,通常篇幅短小,形式多样,写作者惯常用各种修辞手法曲折传达自己的见解和情感,语言灵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