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阑人静,屋外还有蝉鸣蛙叫,静谧安宁的小村庄坐落在天地一角。此村庄名为元河村,村民依傍元河生存,善良淳朴,热心待人。正值夏季,月色撩人,迎面吹来一缕缕凉风。破坏气氛的是那偶尔传来阵阵哀叹声。
元笙这已经是第一百零八次叹气了,她坐在这户人家的树头上回望着房里躺着的小姑娘。视线往下看向小姑娘手腕上的雕刻着蔷薇花的残镯,再看看自己手腕上半残玉镯的虚影。脑海里深思万千。她只不过是想着明早起来还要去参加自家小酒馆里的厨艺比拼,毕竟是自己一手策划的活动,然后再回家看一下爸爸,因想念便妈妈带着这只祖传的玉镯睡了一觉,醒来就在这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穷山沟里做阿飘了,试过离开村子去再远的地方瞧一瞧,只可惜最北方确实煞气冲天,冥冥之中受牵引只能呆在这元河村子里。
这小姑娘也叫元笙,芳龄十二,小时候摔过脑袋导致有些痴傻,不是一个人楠楠自语,就是坐在院子里痴痴傻傻发呆。家中爹爹元明川,是个秀才,因养家糊口并未继续念学;妻子张氏娇娘贤良淑德,勤俭持家一把好手;哥哥元笛年岁十四,童生之誉,聪慧过人;弟弟元筠,乳名宝儿,年五岁,是个粘人又精明的小家伙。
这日傍晚元笙依旧斜靠在屋前的老树上吸收日月精华。元笙感觉到镯子有些灼热,里面那个小元笙突然跑出来打开院子望着树上,笑呵呵地说:“你来了,我等了你好久了”。树上的元笙脚一滑摔了下来,似乎是忘了自己现在还只是灵魂的形态。
“你……你能看得见我。”元笙瞪大双眸。
“你就是我,我就是你。”小元笙微微笑道。
“那我最近跟了你这么久,你怎么都没发现呢。”
“因为我要走了,我也没什么可牵挂的,只希望你好好照顾爹娘,照顾哥哥弟弟。”小元笙把手镯缓缓套入我的手上,我能看着她的身体一点一点变透明,而我的身体一点一点变实体。“大和尚说的没错,我应该回到属于我的地方去。”
“笙儿,你怎么了,别吓唬娘哎笙儿,娘的笙儿啊”天刚亮张氏开门做饭,看到了躺在地上的元笙。大喊道。
“怎么了?怎么了?”元老爹打开门看着张氏抱着自己闺女哭个不停。急急忙忙上前去看看闺女的情况。小心翼翼地把闺女抱进屋里。元笛和元筠也都围在床边,看着床上眼睛紧闭的元笙心疼不已。
元老爹探手覆在元笙的额头上,“这么烫,应该是着凉了,快去请尹大夫过来。”
“哎!”元笛慌不忙地朝门外跑去。
“孩他娘,莫伤心了,仔细坏了身子,你还要照顾咱闺女哩”元老爹拍拍自家媳妇的肩。
张氏紧紧握着自家闺女的手。
“娘,尹大夫来了。”说着便将那背着药箱的青衣中年男子引了进来。张氏起身让了位置。
那大夫不紧不慢地顺了口气,便给小元笙号起了脉。这时的小元笙在梦里感觉自己像是被别人做成了羊肉串在烤,浑身难受得紧。想睁开眼却没有甚力气。
“莫急,只是感染了风寒而已,我这开个方子,去药铺抓了药吃了便好。”说罢,起身去开药方了。
“谢谢尹大夫。”元老爹行了个礼。“等小女病好一点定上门好好感谢。”
“元秀才,客气了,相邻之间,举手之劳。不耽搁了,若是有什么其他情况就叫元笛这小子来说一声。”尹大夫摆摆手言不必谢。
送走了尹大夫,元老爹回屋同妻子一起守在闺女跟前。
“闺女,你醒了。还有没有哪里不舒服,告诉娘。”那妇人仔细地把元笙扶起,又一把心疼地把元笙搂紧在怀里。这是张氏最心疼的小姑娘呀。
“娘,我没事。”少女糯糯的嗓音安慰这妇人。看着来自亲人们关切的目光,心里想,从今天起,你们就是我元笙的亲人了。定会以真心相待。
“姐姐不乖,不在床上好好睡觉,要跑到地上睡觉觉”。小包子一本正经地控诉自己的姐姐。顿时,气氛就没有那么伤感了。
“你这死丫头,把娘亲吓坏了。”张氏指着元笙的额头佯装怒骂。
“娘,我饿了。”元笙眼巴巴地望着自己的娘亲。
“娘亲,阿筠也饿了。”大眼睛委屈巴巴
“娘,儿子也有点饿了。”大郎元笛一本正经的陈述着。
“媳妇儿~”
得,自家爹爹也来凑热闹。
噗哈哈哈,一家子人全都笑开了,就连元笙苍白的脸颊也有了些红晕。
“等着,我去给你们做朝食”
时光匆匆过了半月,元笙越来越适应这边的生活了,毕竟现代的她可是庄园和餐厅的小老板。家里人都很好,日子也过的很舒心,偶有一点小不足就是,妈呀半个月吃一回肉,自家的母亲大人省钱也不能这么省嘛,人多花销大。看来还是要多赚点钱呀。这事得从长计议。自从小元笙走后,这镯子就再也不会有异动了,也是奇怪。并不像是各种穿越大军那样开金手指,捯饬了半天也没有什么新发现,遂也就不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