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430900000012

第12章 共和执政

古往今来,凡一个帝王出生的时候,将来是勤政爱民的仁君,还是残虐暴政的昏君,上天必有异象。如果是仁君出生,白天则是东方现祥瑞之光,晚上则是西边冲红霞万丈。

读史很多年,从来没看见暴君出生,天有何异象。直到周厉王出生,才让我脑补这一片段的空白——“厉王生,冬大雹,牛马死,江汉俱动。”

公元前878年,在位八年的周夷王驾崩,姬胡继位,是为周厉王。

周厉王对农业是有特殊感情的,相当重视农业生产,认为发展农业就是强国之基、军力之本。这是非常正确的治国之策。

但是,周厉王似乎对这种认识有点误解,以为除了人以外,其他东西都可以从地里种出来,便以“稼穑(播种和收割)”为国宝,忽略并抑制了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这样造成的短期效果是农业带动国内经济飞速发展,兵精粮足。造成的长期后果是商业和手工业停滞不前,一元化产业没能带动多元化发展,经济结构单一,后续发展潜能不足,不能保持对其他国家的竞争力。

作为企业龙头老大,周厉王应该立即进行经济结构转型,保持以农业发展为核心,并以此为基础,考虑多元化发展经营,以适应环境变化,引导具有更大的社会生产力量。

那个时候太子教育没有开设经济学课程,就算是有,周厉王估计也没认真学过,看到了“稼穑”带来短期的经济效益,思想上盲目膨胀,自比“成康”二王,力图解决积弱之弊,准备开疆拓土,攻伐戎夷,建立自己的丰功伟业。

周历王能有这样的积极性,按理说是一个有作为的明君,但是他不小心又犯了和帝辛一样的常识性错误——弃用“旧章旧臣”。

周厉王推广他政治主张的时候,遭到当时的周公、召公的强烈反对,他们认为国家实力还没发展到稳定成熟的时候,贸然出兵,会继续导致国家积弱,中原诸侯内乱更加频繁。

固执的厉王决心很大,为了扫清改革路上的畔脚石,厉王改变周、召二公“世为卿士”的惯例,起用经济学家荣夷公和军事学家虢公长父为卿士。

新上任的两位卿士不负众望,身体力行的彻底改变了周朝的影响力,甚至周朝的国运。

军事学家虢公长父,虢国国君,姓姬。特长:无事找事,被《吕氏春秋》视为历史上的四个不义之人之一。

周厉王三年,虢公长父审时度势,自告奋勇向厉王请命讨伐淮夷,周厉王非常高兴,尽数精锐兵力交与虢公长父东征。未几,虢公长父班师回朝,复命说淮夷太狡猾,故先行撤退,保存实力。简单来说,没打赢。

这一次行动彻底暴露了周朝的军事实力不足,引起了一个国家的侧目——鄂国(西鄂,今南阳市北)。

继续说之前,先介绍站了很长时间的经济学家荣夷公。

荣夷公,荣国的国君。特长:经济专利先驱。

荣夷公认为,只要长草的地方,所生产的一切都属天子所有。除了分封田地要交税之外,国人(包括贵族和老百姓)在非分封地(山川林泽)打的猎、钓的鱼、砍的树等等土特产,都是上天赐予天子的,你获取了就得交税,称为“专利”税。

周历王觉得夷公很有经济头脑,说的有条有理,理论上可以增加国库收入,并且操作性很强,具体操作方法是属地管理原则。这下诸侯们傻眼了,属地管理就是诸侯帮忙统一征收,统一上交天子。

稍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周朝推行的分封制,实际就是天下土地皆归贵族所有,所谓老百姓,是没有土地所有权的。贵族只向天子缴纳分封土地的税,实际上非分封土地也属于贵族的,由农民和农奴帮忙贵族开垦耕种,但获利从不上缴,属于灰色收入。这样说来,周历王所推行的“专利”税,就是解决非分封地归属问题,诸侯贵族们享受了数代的额外财富,转眼之间就要被天子所掠夺。

于是,周历王就犯了第二个常识性的错误——与国人(包括贵族与百姓)争利,损其利。

第一个不服气的就是鄂国(西鄂国,今南阳,与铜绿山的鄂国不是同一个国家)。

鄂侯原本在殷商时代就与西伯昌、九侯位列三公,属于南方非常强大的诸侯国,与西伯昌关系很好。后来周武王立国后,周武王与周成王抛弃伐商时与鄂侯的革命友情,不断将鄂国进行分化,割裂成了一个个小国,鄂侯对周王室很不满。

这种情况下,导致鄂国不仅国小,封地也不多,唯一好处是山川林泽很多,灰色收入不少,但现在按照周历王推行的承包责任制,鄂侯要把灰色收入全部上交,原来吃肉,现在连汤都喝不上。

封地小了不说,上缴的“专利”税也多了,所以鄂候意见相当大。

看到周历王军队讨伐淮夷时的种种没找到状态的表现,鄂侯便铁定了反心,站在重振祖先尊严的角度上,动员本国所有军事力量,联络淮夷和东夷部落,出兵直攻周朝的东部疆域和南部国土,声势浩大,气势凶猛,一直打到成周附近,引起周王室朝野恐慌。

周厉王没想到小小的鄂国竟然带头造反,胆子比楚子封王还大,决定给鄂国点厉害瞧瞧,顺便向其他诸侯国示威,于是从宗周调来宗六师,从北部调来殷八师,共计14个师团,从洛阳、商洛两个方向向河洛地区聚集,企图形成夹击之势,一举歼灭鄂夷联军。

令周厉王诧异的是,两军实力不分仲伯,此仗打的异常艰苦,僵持不下之时,各诸侯也抛弃前嫌,亲率私家兵车百乘交与厉王,经过激烈的战斗,周厉王最终击败鄂侯,俘虏鄂侯驭方。

周厉王严厉的看着驭方,大声质问,周朝对鄂国不薄,十几年前周夷王还破天荒的给了鄂国“玉五殻、马五匹、矢五束”优厚待遇,如今为何阴奉阳违,带兵反叛?没等驭方回答,周厉王便下令将其赐死,并不分男女老幼将其夷族(“勿遗寿幼”),鄂国灭。

鄂国,当时为周朝重要诸侯国,掌控了南阳盆地进出中原的门户,地理位置相当重要,周王室对鄂候相当器重。鄂国联夷反叛,看来是真的惹厉王生气了。

周厉王攻鄂之战后,北部淮夷趁周朝宗六师、殷八师元气大伤,组织兵马发动更加凶猛的进攻,一路浩浩荡荡,深入到周朝的中心地带,即将打到伊水、洛河之间。如果淮夷占领伊洛地区,宗、成二周将首尾不能相顾,届时淮夷可放马扬鞭,整个中原无险可守,亡周只是时间早晚问题。

事态紧急,周厉王也不想做亡国之君,亲率成周八师,自洛水上游连续发动多次亡命反攻。最后打得淮夷无法招架,只得败退,纷纷逃窜。周军乘胜追击,所获俘虏全部斩首,夺回被淮夷掳去的周民四百人。

周厉王攻鄂和平定淮夷的胜利,大振军威,周王室的国威、军力逐渐回复状态。

如果周厉王能够接受鄂国反叛一事的教训,深刻反思,调整国策,修身养民,也算一代有作为的君主。

但被胜利冲昏头脑的厉王认为,这次攻鄂伐夷之战,全赖经济学家荣夷公的“专利”推行的成果,才让周朝短时间内国库充盈,粮草丰盛,才能够在调动大军时,后勤能够得到全面保障,为长期的军事行动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

结合当时实际来分析,这种认知是狭隘的。一个符合国家发展的决策,绝不是一成不变的,要结合当时的实际情况,不断地进行调整,不断地适应国情、民情而做出相应对策,分化各种阶级矛盾,从而推动整个统治机器的有序运转。

亡国,很多时候都是从统治阶级内部开始瓦解,外敌入侵,只是一方催化剂而已。

卿士芮良夫就深刻的认识到了这个问题。

公元前848年(厉王三十年),芮良夫看到阶级矛盾就快到不可调和的地步,对周厉王说再这样下去,王室将要衰落了(“将卑乎”)!

周厉王很吃惊,焦急的问爱卿怎么了,现在不挺好的吗?有吃有喝的。

芮良夫于是就针对“专利”提出自己意见:山川林泽所产生的东西是野生的,不是租地人工养殖的,没合理的理由交税。如果你将天地所养育的精华而独占,从山川林泽所产生的利而收税,将会产生矛盾。看似国家强盛,但是是以损害国人的利益换取来的,民怨很大,不得不防啊。

周厉王顿时醒悟,原来民怨很大啊,芮爱卿放心,我知道怎么做了。

芮良夫本来准备了几份劝谏的,打算一而谏、二而三谏的,没想到天子悟性相当高,很快就发现自己的错误,不由感叹高智商家族就是与常人不一样,放心的先行告退。

周厉王上课喜欢开小差,只听懂了接近下课尾声后面的几句话——民怨很大,不得不防。

很简单,让有怨言的国人不说话不就行了。

于是周厉王招聘到一个巫师团队,来帮忙监听那些私议朝政者,然后处决。

这个巫师团队是有特异功能的,具体体现在隔墙总听耳、千里也传音,具有顺风耳的功能,每天及绞尽脑汁为厉王提供了大量的有怨言的国人名单,周厉王也很认真的对待这些人——杀无赦。

没过多久,国人没有谁再敢开口说话,路上相见也只能互递眼色示意,脸上堆满了今天你还好吗的互相关心般的笑容。周厉王见此非常高兴,马上告诉芮良夫说效果很好,百姓不再有议论了。

芮良夫瞥了他一眼,没好气的丢了一句:“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周厉王很纳闷,觉得芮良夫不通情理。

作为一个国君,应该想的是让百姓兜里鼓鼓的,而不是想尽办法掏光百姓的荷包。不管是房价、教育、还是医疗等项目,你掏光了百姓的家底,迟早还是要还的。

公元前841年,川崩了,丧失自由表达功能的国人实在无法忍受厉王的暴政,在部分贵族的怂恿下,举行大规模暴动,手持武器围攻王宫,要杀周厉王,周厉王被迫逃离镐京,沿渭水一直逃到彘(山西霍州)。

国人攻进王宫,没有找到周厉王,抱着不能空手而归的想法,转而寻找太子姬静。周厉王的儿子没来得及和他父亲一起跑出国,还藏在召公家中,国人知道后,就把召公家包围起来,于是召公以自己的儿子代替姬静,国人杀之,太子得以脱险。

周厉王逃亡到彘后,卫国的卫武公带兵赶到了镐京维护秩序,于是召公便出面代表周厉王的旧臣,请卫武公暂时代行执政,自己和周公等辅政。因为卫武公名和,他的封地在共(河南辉县),因此又称为共伯和。

共伯和执政的时期称为共和行政。

前面提到过,共和行政是编年史上的一件大事。

正是从共和行政开始,中国的历史有了确切的纪年,从此一直到今天,千百年来不曾间断,是中国历史得以保证延续性的重要开端。

公元前841年,共和元年,岁次庚申。

同类推荐
  • 带着论坛回古代

    带着论坛回古代

    新书《我要做神探》已经发布,内投过了,求一波支持 …… 网文写手秦余在码字的过程中,回到古代,脑子里有个论坛。论坛种类繁多,历史的、战争的、诗词歌赋的,应有尽有。秦余在论坛里不单不用网就能和别人聊天,还能通过各类论坛学到如何在古代活下去的知识。秦余:“萌新,萌新,我是萌新。”二楼:“兰州烧饼。”秦余:“o(?Д?)っ”PS:这是一本不正经的书,考据党慎入
  • 五王争霸

    五王争霸

    阴谋!阳谋!情义与背叛。帝王家又如何?当一切已成定局。蓦然回首!失去的多,还是得到的多。
  • 灼世风云录

    灼世风云录

    当天下共主不再尊贵,当各方诸侯摩拳擦掌,历史的画笔沾染着阵阵腥风血雨,徐徐地描绘出一副乱世画卷。拥有独特血脉的少年,手持名刃,历经各种变故和尘世沧桑之后,悄然成长。
  • 清末民初历史演义(套装共5册)

    清末民初历史演义(套装共5册)

    《清末民初历史演义全集》以小说的形式触及到晚清所谓“庇护制网络结构”与王朝衰败之间的关系。正如费正清在《剑桥中国晚清史》中指出,“清代中国政治行为的特殊型式即庇护制网络结构的形成”,是导致清末官场招权纳贿、任人唯亲、裙带关系盛行和政治腐化的根源。《清末民初历史演义》通过记述一系列重要政治人物的逸闻轶事,揭露并谴责了晚清官员的丑态和官场黑幕,同时也从历史的角度反思了庇护制网络结构不断超出可控范围使政治体制沦为“私利”工具的这一历史现象。这也使得《清末民初历史演义》超出一般谴责小说的范畴而具有了更加深刻的意义。  
  • 汉时关之龙腾万里

    汉时关之龙腾万里

    秦时明月汉时关,龙腾万里绣江山。虎步鹰扬竞苍穹,华胡共沐大汉风。雄霸东方气势虹,从此中华号长雄!樱花灼灼,枝叶蓁蓁,娇娃美人,妖娆伤眼。北斗玉麒麟刘禅,拜尽名师,汇合天下英雄,总揽诸子百家。处江湖之远,持三尺青锋,行侠万里樱花,恩爱情仇,赏尽人间春色!据庙堂之高,仗方天画戟,复兴锦绣江山,虽远必诛,明犯我强汉者!
热门推荐
  • 神级散修

    神级散修

    世间众生,多为平凡。破败的垃圾星球上,一个平凡的散修、资质平庸的少年,该如何应对突然降临的财富与困境?与天为敌,与地为敌,与全世界为敌,又如何!正所谓男子汉大丈夫,舍我其谁!
  • 小错的爱情

    小错的爱情

    因为无聊彭泽远,李小错好像就一直倒霉,工作被炒,还不断因为他受了大大小小得伤!原本是一个平淡无奇的女孩竟然是国际最隐秘家族的继承人,原本是平平凡凡得邻居,竟然是黑帮头目得接班人,原本是自己大学时期最喜欢得一个老师,竟然是个gay!而且还暗恋自己喜欢的人!再加上两个小包子,一个帅气可爱,一个聪明漂亮。到底谁才是最幸福的人,看看李小错得一生,从平淡到风起云涌。只与那一人执手,走遍天涯路,相爱永久!
  • This Boy's Life

    This Boy's Life

    This unforgettable memoir, by one of our most gifted writers, introduces us to the young Toby Wolff, by turns tough and vulnerable, crafty and bumbling, and ultimately winning. Separated by divorce from his father and brother, Toby and his mother are constantly on the move, yet they develop an extraordinarily close, almost telepathic relationship. As Toby fights for identity and self-respect against the unrelenting hostility of a new stepfather, his experiences are at once poignant and comical, and Wolff does a masterful job of re-creating the frustrations and cruelties of adolescence. His various schemes - running away to Alaska, forging checks, and stealing cars - lead eventually to an act of outrageous self-invention that releases him into a new world of possibility.
  • 明史三记之马背王朝

    明史三记之马背王朝

    公元一六五八年,明代最后一个小皇帝,南明小朝廷由广西贵州退入云南,在吴三桂,卓布泰的围追下,逃往滇西边境,晋王李定国在贡山伏兵,不料大理寺卿卢桂生告密,李定国大败,高文贵等四将战死。永历帝退入缅甸,后被缅方执拿,送给吴三桂。公元一六六二年四月被吴三桂杀于昆明。时晋王李定国,巩昌郡王白文选仍率部转战滇西,闻永历死讯,李定国病故,白文选降清。李定国部将杨容将蜀王刘文秀所献的十六万两黄金藏在道人山,欲图东山再起。多年后吴三桂反清,杨容下山投吴三桂......寻朱明后人。南明王朝始建于广东,流转湖南.广西.贵州.云南.一直在马背上流亡,至永历帝死,前后近二十余年,史称“马背王朝。”
  • 中国通史

    中国通史

    钱穆先生曾三度讲授“中国通史”:一于北京大学,二于西南联大,三于香港新亚。在北大讲授四年,前来旁听的学生众多,每一堂近三百人,坐立皆满,盛况空前。在西南联大讲授时,听课场面颇为壮观,乃至钱先生要上讲坛都无路可走,需踏着学生的课桌才能通过。尔后,钱穆先生辗转于香港,复讲“中国通史”课程。本书便是以钱穆先生在香港新亚书院第三度讲授课堂记录稿为底本,可视为“《国史大纲》课堂版”。尘封多年的讲义,更精粹的讲述。这本书以传奇的方式整理面世,是一份不可多得的珍贵史料。当时,一部《国史大纲》从传统文化的演进中汲取民族复兴和国家变革的精神力量,使无数国人深受激励和鼓舞,进而寻求抗战救亡之道;而今,这部《中国通史》以其历史格局和文化情怀的双重担当,将给当下读者以新的启迪,为我们再次提供回望历史、面对未来、重塑个人知识格局的可能。
  • 禾衫集

    禾衫集

    小说禾衫集简介:小说《禾衫集》/文禾著,她是个几乎没有缺点的青年女大学生,楚楚动人;他是学校的才子,最后考研并拿下博士学位。她们在美丽的校园相遇,随后交往,熟悉,相爱。再到后来分离,之后相遇,又离开,分分离离,聚聚散散,前后整整九年。她和他偶然在同一座城市相遇,而且还是同一所大学,其中经历了很多。大学毕业,还掺杂着校园里的书生气,用青涩不为过。女主人翁和男主人翁是大学校友,男的大一级,男孩还是女孩子的社团副部长,这原本还想很普通,没什么。但毕业之后,这两个人进了一家公司,所有的一切就都变了味道,每一次的见面,每一次的交流,之后......之前的种种,现在的再次相遇......
  • 奈何情深于此

    奈何情深于此

    三人的深情,四人之间的纠葛。他们如此情深,却为何结局如此?
  • Her Prairie Knight

    Her Prairie Knight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失却之主

    失却之主

    混沌之女太阴,寻找属于自己的道。她选择收集上古十大神器,成为随时能触发失却之阵的主人。
  • 公司会倾力培养的12种人(典藏版)

    公司会倾力培养的12种人(典藏版)

    那么,工作到底是为了什么?这个问题的答案可能有千百种,但是,最起码的一点不会变,那就是为了企业的利益而奋斗。在团队中,每个人都在为了企业的所需而服务,最后共同达成企业的目标,这样的使命是光荣而艰辛的。但只要每个员工热爱工作,并努力去钻研什么样的人企业绝不放弃,并尽力培养自己的能力,相信天道一定会酬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