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430900000060

第60章 贰于晋

公元前585年六月,郑国郑悼公去世,公子睔(gùn)继位,是为郑成公。

郑成公还在当公子期间,曾经因为许国的关系赴楚申辩,结果遭到晋国栾书暗中挑拨,被楚国囚禁。

囚禁期间,郑成公没有自暴自弃,而是发扬把牢底坐穿的精神,努力的在楚国开展各种政治联谊活动,据说与楚国的司马子反私交非常好。

在郑悼公突然离世之时,郑成公已经彻底的让楚国相信自己亲楚的政治思维,楚国方面也安排司马子反护送其回归郑国继位。

然而,这一切都是楚国美好的想象,作为一代国君曾经有着为他国所囚禁的黑暗历史,对任何国君来说都是难以启齿的。

并且,郑成公虽是依靠楚国力量回国继位,但也无法遏制国内的反楚力量,更重要的是,刚刚成为国君的郑成公必须要为自己被楚国囚禁的事实,给朝臣们一个合理的说法。

为了同楚国建立感情这个说法明显的很不靠谱,这个时候选择亲楚,也是要付出代价的。

于是,郑成公继位当年,郑国就派遣臣子出使晋国,希望继续维持郑悼公一直以来的亲晋国策。

显然,楚国是不可能眼睁睁看着自己扶持的亲楚郑国,摇身一变成亲晋郑国,这对楚国北进中原的政策是完全相悖的,同年(公元前585年)秋,楚国方面命令尹子重伐郑,争夺郑国话语权。

晋国方面得到消息后,派遣中军将栾书及时救援郑国,晋、楚二军在绕角(今河南鲁山东南)相遇。此时,楚国叛臣之一的析公发挥关键作用,建议晋军夜袭楚军,栾书采纳,果不其然,楚师宵溃。

接着,晋军继续侵袭蔡国,楚国命令公子申、公子成带领申、息两县的军队去救援蔡国,在桑隧(今河南确山县)抵抗晋军,因为失去了郑国这个用兵斡旋之地,楚军又溃败,楚大夫申骊被俘。

紧接着,晋军又趁势攻沈国,俘获沈子揖初,使动摇于晋楚之间的郑国更加坚定的倒向晋国怀抱,至此,楚国失去各中原属国,坐看晋国慢慢崛起。

晋国栾书也经此一战,坐稳正卿位置。

栾书,姬姓,栾氏,谥曰武,人称栾武子,是一个才能卓越、颇识大体、为人八面玲珑的人。

两年前(公元前587年),正卿上军将郤克因伤病发作,自知难以维持生命,在弥留之际力压荀氏、赵氏,将栾书以下军将的身份,提拔为中军将,继而统帅三军,并身兼执政大夫,至此拉开了栾书执政的序幕。

执政两年后(公元前585年),栾书更是串通赵朔遗孀赵庄姬,向晋景公诬陷赵同、赵括谋反一事,斩杀赵氏满门,一个百年望族就这样家破人亡,史称“下宫之难”。

而其后更因屠杀郤氏满门、弑杀晋厉公而引火上身,招致栾氏一族灭亡。

此乃后话。

次年(公元前584年)春,楚国得知自己的友好邻邦吴国发动了进军中原的第一战,自己也不甘示弱,于秋季又对郑国发起新一轮的进攻,晋国也马上召集齐、鲁、卫、曹、莒、邾、杞等国救郑。

按照令尹子重的想法,楚国从西面攻打郑国,牵制晋国;吴国从东面进攻郯国,掣肘宋、鲁、齐等中原诸国,吴、楚二国一起围攻中原,必让晋国有前门拒虎,后门进狼的顾此失彼之感,届时楚国称霸,指日可待。

然而,楚国又一次被无情的现实所惊醒。

就在子重将军队驻扎在汜地,觉得万无一失的时候,突然得到一个非常牢靠而又不幸的消息——吴国来犯,原本彪悍的吴军,在申公巫臣的训练下,变得更加骁勇非常,在楚国东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将边境扫掠一空。

子重完全没想到昔日的友国会突然袭击强大的楚国,再一次说明了国与国之间没有永远的友好,只有短期利益的选择,吴国选择了变强变大,选择了申公巫臣,也就选择了与楚交恶。

子重经过认真分析,考虑目前的现状由原先的晋国前门拒虎,后门进狼的不利境界,变成楚国前门拒虎,后门进狼的尴尬境界,子重没有多想,决定马上撤兵援救,毕竟楚国东部属于产粮区,失去了东区,全国人都得饿肚子。

郑国见楚国即将撤退,不等晋联军来救,及时的命大夫共仲、侯羽从后追击楚军,然后败之,并且收获也不小,俘虏了郧公钟仪——史书记载的最早的古琴演奏家,后世有“钟仪幽而楚奏兮”一说。

这位钟仪本来也不是什么名将,但郑国独自一国打败楚国的次数用一只手都可以数的过来,所以郑成公很高兴,非常激动的将钟仪献给了晋国。

两年后(公元前582年),晋景公和钟仪还有故事要发生。

某日,晋景公到军中府库视察,见到有一个俘虏还穿戴着南方冠服,很好奇。

府库主管回答说:“这个人是两年前郑国人献的楚国俘虏,叫钟仪。”

晋景公这个时候正准备同楚弭兵,听说是楚国俘虏,亲自召见并且慰问他。

晋景公问钟仪官职,钟仪回答:“音乐家(‘伶人也’)。”

晋景公很好奇,问:“现场能演奏一曲吗?”

钟仪回答小意思。

晋景公让人给他琴,钟仪弹奏南方乐调。

晋景公不悦,让他弹中原音乐。

钟仪回答不敢二事,只会南方曲调——一听就是忽人的。

晋景公很没面子,转换话题,说:“你们的君王为人怎样?”

钟仪回答说:“小人不知道。”

晋景公以为钟仪有所隐瞒,再三追问,他回答说:“大王做太子的时候,努力学习天天向上,早晨向令尹子重请教,晚上向司马子反请教,别的就不知道了。”

晋景公把这件事告诉士燮(士会之子),士燮说:“这个人是个君子啊,奏乐奏家乡的乐调,是不忘故旧;举出楚君做太子时候的事,是没有私心;称二卿的名字,是尊敬君王;不背弃根本,是仁德。不忘记故旧,是守信;没有私心,是忠诚;尊敬君王,是敏达。用仁德来处理事情,用信义来固守它,用忠心来完成它,用敏达来推行它,再大的事情也一定能办成。君王何不放他回去,让他结成晋、楚两国的友好?”

晋景公听从了士燮的话,以厚礼接待钟仪,让他回国代晋国求和。

话说子重这边,率领大军急匆匆的赶到楚国东部边境,发现吴军早已跑的干干净净,留下一个烂摊子等着子重收拾。

子重见此情景非常生气,也非常担心——楚国东部距离吴国近而距楚国远,楚国北上争霸,如果每次吴国都这样从背后捅一刀子,后果就会非常严重。

事实证明子重的担心非常现实,这年(公元前584年)秋天,晋、齐、鲁、宋、郑、卫、曹、莒、邾、杞十国会盟于马陵(今新郑市东南),商量联合抗楚一事。

就在楚国有所动作的时候,吴国继而又接二连三的出兵攻打楚的与国——巢国(今安徽六安市东北)和徐国(今江苏宿迁市泗洪县南),并攻入州来国(今安徽凤台县),都取得了胜利,获得粮草辎重无数,并且每次楚军主力赶到时,吴军就退走了,楚军一撤退,吴军马上又来了,像极了毛前辈“敌进我退、敌退我进”的游击战法,迫使楚军在北部和东部的千里战线上来回奔波。

仅仅不到一年,就逼着子重和子反率军来回跑了七次(“一岁七奔命”)。

而那些附庸于楚国东部的蛮夷,吴国也不客气的全部加以占取,由此吴国开始强大,得以和中原诸国往来。

是时,楚国东有吴患,让楚无暇争霸;北有晋敌,中原诸侯纷纷归晋,其霸业也开始由盛转衰。

莒国,己姓国,其南、西、北三面分别与郯、鲁、齐接壤,东临黄海,顾栋高在《春秋大事表》中叙:“莒虽小,东夷之雄者也。其为患不减于荆、吴”。

中原诸侯的依次归顺,让晋国慢慢的有一种回归霸主之位的迹象,莒国的主动臣服,更让晋国有一统中原之势——这个假设建立在齐国也归顺的情况下。

但是齐国这个曾经的霸主却不买晋国的账,齐顷公年轻气盛,其态度也暧昧不决,有时候同晋国亲密无间,甚至齐顷公还亲自跑上门想要尊晋景公为王(公元前588年的事情),使晋景公着实美梦了一番;有时候却不理不睬,应付了事。

为了拉拢齐国这个中流砥柱,晋景公脑子一热,干了一件不地道的事情——要求鲁国将汶阳之田归还给齐国。

汶阳之田本来属于鲁国,后来被齐国霸占。在鞍之战齐国战败后,汶阳之田又在晋国的命令下还给了鲁国,为此,齐顷公茶饭不思,伤心到“七年不饮酒,不食肉”的境界。

晋景公将汶阳之田重新划拨给齐国有两个目的,一是想积极争取得到齐国的拥护;二是惩罚鞍之战之后鲁国有“欲求成于楚而叛晋”的想法,借机报复一下,从晋文公开始,晋国便是一个眼里揉不进沙子的人,睚眦必报,绝不过夜。

但鲁国觉得“叛晋”只是一个想法,没有成为现实,何况你晋国牺牲鲁国的利益,去缓解你们的矛盾,似乎有点不妥,并强烈谴责晋国“信不可知,义无所立”。

面对鲁国的强烈谴责,民国时期的陆征祥曾经说过“弱国无公义,弱国无外交”,再优秀的檄文也无法改变弱国外交的无力,在晋国武力的窒息下,鲁国也只好将汶阳之田“归还”齐国。

对此,鲁国执政大夫季文子是非常生气的,寄人篱下的感觉确实很难受,不仅有理没处说,还很压抑。

晋国反倒觉得鲁国很听话,不久,晋国又一次找上门来,让鲁国帮忙打郯国。

这下鲁国执政大夫季文子说什么也不干了,吃肉喝汤的事一件没捞着,舔盘子的活一件不落,照此下去也没法向国人交代,于是向晋国中军佐士燮表示鲁国很忙,没时间。

士燮回复也很霸道:“我们寡君向来是说一不二(‘君命无贰’),你不听话我就向寡君汇报,后果你自己看着办。”

在晋国的霸权加压下,季文子经过“三思而后行”,决定服软,派宣伯率兵同联军会合,进攻郯国。

应该说这两件事情晋国做得相当不地道,鲁国死心塌地跟着你,你不仅为了自己利益让人家割地交好,还直接强制鲁国军事,稍微不听话大棒就上了,这种做法在中小国家引起了强烈反响,导致部分“诸侯贰于晋”。

面对“诸侯贰于晋”这种倾向性苗头,晋景公有点担心,怕事情闹大,公元前582年(楚共王九年),晋景公以重温马陵会盟的名义,邀请齐、宋、卫、郑、曹、莒、杞国在蒲地(今河南长垣)会盟,企图巩固其霸权地位。

蒲地会盟时晋国也邀请了鲁国和吴国,这两个国家都没去,鲁国是因为对晋国做法怀恨在心所以没去,并且对晋国组织的会盟的意义产生了动摇,公开质问中军佐士燮:“晋国德行已经不在(‘德则不竞’),重温旧盟做什么?”

而吴国没去,是因为晋国攻打了他在中原第一个与国郯国的原因,也有点小情绪,没去。

各路诸侯对晋国的态度,让楚国有所察觉,同时楚国为了争夺郑国这个打开中原的钥匙,打算趁此机会重新同郑国交好。

按照以往的做法,只要楚国出兵伐郑,处在夹缝中的郑国就一定会主动求和,但这个方法遭到令尹子重和司马子反的强烈反对。

子重和子反两兄弟已经被吴国搞得焦头烂额,只要楚国出兵中原或是有出兵中原的迹象,吴国一定会在后方骚扰,不仅牵掣了楚国进军中原的野心,也让楚国的军事资源浪费在来回奔波的路上。

子反决定,利用郑成公原来在楚国当人质时建立的革命友情,贿赂郑成公(“楚人以重赂求郑”)。

郑成公作为一个政治家,显然是不合格的,但作为讲义气的兄弟来说,郑成公绝对是一个好小弟。

公元前582年,仅仅在蒲地会盟结束不到一个月时间,在子反“重赂”的感动下,郑成公力排众议,同楚国在邓地会面,暗中与楚国订立盟约。

俗话说没有不透风的墙,郑成公超越国家利益的感情,也让晋国大为恼火,其邓地会盟的私人行为,也为郑国带来了无尽的烦恼。

同类推荐
  • 帝国的分裂:1618-1648三十年战争史

    帝国的分裂:1618-1648三十年战争史

    本书描写了1618年至1648年欧洲历史上的首次大规模国际战争,是由神圣罗马帝国的内战演变而来。旷日持久的惨烈战争为整个欧洲带来了巨大灾难,也彻底改变了欧洲的政治格局。通过这本书,我们不仅能够了解这场大战,更能从中领略到席勒独特的文学魅力。
  • 大宋龙骑

    大宋龙骑

    相传上古时期,龙行于大陆,作而腾天布雨成江,息则盘踞砺石成川。故,山川河流皆为龙脉。叶风一不小心穿越到了平行位面的大宋朝,这里生活着上古的生物:神龙。见过晕车、晕船的,你见过晕龙的吗?叶风骑在龙身上,只觉得心里有种想要吐的感觉,看来,装x往往是要付出代价的呀!
  • 清东陵拾遗(清东陵研究丛书)

    清东陵拾遗(清东陵研究丛书)

    孝陵位于清东陵中心,是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也就是顺治皇帝与他两位皇后的陵寝。本书将为你揭示清东陵。
  • 其实我们一直活在春秋战国5

    其实我们一直活在春秋战国5

    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221年,在这段被后人称之为春秋战国的550年间,那些空前绝后的伟大人物和传世经典井喷似的涌现:孔子述《论语》、孟子写《孟子》、老子写《道德经》、墨子写《墨子》、孙子写《孙子兵法》、鬼谷子写《鬼谷子》、韩非写《韩非子》……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华文明的基石,四书五经铸造了后世中国人的价值观,春秋五霸开创了谋略计策的典范,战国七雄构建了现今中国版图的框架。
  • 驸马至尊

    驸马至尊

    驸马是个奇特的群体,可能是吃软饭的缘故,没出过什么像样的角色。有个石敬塘,由驸马成了皇帝,可惜是个卖国贼;又有个陈世美,妇孺皆知,名头很响,却是忘恩负义、抛妻弃子的衣冠禽兽。一个现代小吏,意外地来到了大唐的贞观年代,成了房遗爱,一个历史上因其妻高阳公主红杏出墙而著名的王八驸马。幸运的是他到来时房遗爱的帽子还没转绿,那他能改变这可悲的命运吗?他能为驸马这个群体争光吗……《驸马至尊》书友群:qq:104687347
热门推荐
  • 脸师

    脸师

    存于浩瀚宇宙,即蓝色星球中渺小又众多,充绝着智慧与语言,称为高等生物。古书记载:人类,常伴自私与贪婪,乃是欲望的化身。所以存活千年不绝亡,唯有生老病死才停止生命,直至心脏不再跳动。你,失去过挚爱么?失去过亲人么?亦或是失去过自己么?假如,有这样一个机会,可以让你重获生命,你,会选择什么?重生Or死亡自然界万物存在的真理:即失而复得,得之代价永存。
  • 沉醉于书香国度:范用传

    沉醉于书香国度:范用传

    范用是我国名重一时的出版人,他曾策划出版了巴金的《随想录》、陈白尘的《牛棚日记》、《傅雷家书》;他也是我国著名的杂志人,曾创办了《读书》、《新华文摘》;著有《我爱穆源》、《泥土脚印》、《泥土脚印》续编。本书为其传记,收录了其生平事迹。
  • 囚婚于牢

    囚婚于牢

    求而不得的爱情好比凌迟处死;她想她的爱情就如这话一样,所以她喜欢的人才会离她而去,只剩下她跟年幼的孩子。亲情、友情、爱情!何以取舍,无论是谁都无法给出最好的回答!
  • 复斋日记

    复斋日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爱情备忘簿

    爱情备忘簿

    爱一个人就应该毫无杂质。这是骄纵任性的苏小绿一直秉承的爱情信条。然而,在沈安年第一次开口与苏小绿协商时,一直被苏小绿奉为信仰的爱情便在眼前坍塌掉。一场生死浩劫,却挽回了苏小绿一直压在心底的爱情。一边是带给自己巨大压力的初恋情人,一边是关心善待自己的成熟男人,苏小绿最后选择了谁?是一路怀揣对爱情的信仰艰难走下去,还是最后回到俗世烟火的安稳里?这是一本关于女孩子在成年之后面对现实学会接受生活的情感成长书。无论你错过一个很好的人,还是遭遇一个很糟的人,没有什么比爱自己让自己完满起来更重要。
  • 前驱(中国现代军事文学丛书)

    前驱(中国现代军事文学丛书)

    本书描写了1926—1927年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为骨干的一支武装队伍,在北伐战争中的一段斗争生活故事。书中通过对几次战役的描述,着重表现了几个共产党员士兵和连、营长的光辉形象,并细致地刻画了主人公青年连长万先廷的成长过程。同时还揭露了蒋介石篡夺革命领导权的阴谋活动和北洋军阀吴佩孚的垂死挣扎。
  • 武圣关云长

    武圣关云长

    中国五千年,被尊为圣人立庙祭祀的武将仅一人,他,便是关羽!从古至今,被广为推崇的忠义楷模也仅一人,他,仍是关羽!不为金钱所动、不为美色所惑,神威奋武、义薄云天。生能做人杰,死亦为鬼雄!
  • 我有两个系统我怕谁

    我有两个系统我怕谁

    自从李笑获得了一个系统,他就很牛了,可他却又获得了一个系统……
  • 闻到烟味的贼

    闻到烟味的贼

    我正要按第二次铃时,门就开了。我原以为会见到卡尔·拜勒曼,结果开门的却是一名发色淡金、表情严肃的高颧女子。这女的看来像个一辈子苦命又不肯认命的苦但。我报上姓名,女人点点头说:“是的,罗登拔先生,卡尔正在等你。他现在正在图书室里看书,我不能打扰他,麻烦你到客厅坐一下,喝点咖啡,卡尔再——”她看看表,“再十二分钟就好了。”再十二分钟就正午了,卡尔就是要我中午到。我从纽约搭火车,再从车站坐计程车过来,由于接车顺利,结果早到了十二分钟,看来我得呆呆地空耗这十二分钟了。
  • 刘墉人生三部曲(全集)

    刘墉人生三部曲(全集)

    《人生不过一场爱》这是一本刘墉献给迷茫中独自面对成长与爱的年轻人的温情告白书。本书收集了刘墉先生关于亲情、爱情、友情的经典之作,讲述关于爱的人生与意义,以及为什么要有爱,该如何去学会爱。《成功只能靠自己》这是一本刘墉写给所有希望获得成功却又对成功感到迷茫困惑的人的勉励书,让你不惧前行、不怕跌撞,拼命做个人上人。每个人都能成功,每一种青春都五色斑斓,正因为年轻,所以我们要把握这冲力、把握这浪漫,多看多学,以不辜负上天赐给我们的青春。《此生何必从头来》这是一本刘墉献给所有受尽呵护但不得不独自奋斗与成长的年轻人的人生箴言书,让你心态安然、不骄不躁,丰富地过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