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430900000069

第69章 分兵疲楚

69、分兵疲楚(不知道标题怎么显示的无题)

那李自成败回营中,怒道:“我自行兵以来,未尝屡败。前败于六合,今日又在此失机,这一口气如何得出?”李岩道:“胜败军家之常事,大王何必介怀?今日因四面受敌,故此伤折。明日将众兵养息一日,后日同他见个输赢。我们的军马多他数倍,用更番之法,再无不胜之理。”李自成道:“何为更番之法?”李岩道:“将我们的兵马分作三队,先出第一队对敌。约两个时辰,第二队上去,将头队换下入营暂歇。又两个时辰,第三队上去,又换下第二队歇息。又将第一队换第三队,输流换队接杀。虽连战三昼夜,人马亦不困乏。在我甚逸,彼则甚劳。人之精力有限,他能一队熬得过我三队么?他即欲分兵,则人少而不敢,此晋三驾疲楚之法也。”李自成听说,大喜。

——清﹒雍正﹒曹去晶《姑妄言》第二十二回

荀罃提出的制敌之策,即为上文李岩所述的“更番之法”,在史书中它还有一个专用名词,叫做“分兵疲楚”。

按当时的制度(《周礼?夏官?序官》)——“凡制军,万有二千五百人为军。王六军,大国三军,次国二军,小国一军”。

周室东迁后,周天子囊中羞涩,基本靠诸侯接济度日,别说六军,连一军也养不活,而当时实力最强大的晋、楚二国也都才配置三军。

晋国虽然有时候根据实际情况,将军队扩充到四军甚至六军(为避讳,称三军三行),但毕竟不是常态编制,一般以三军居多,每军置将、佐两人,共计六人,担任此六个职位的人便是晋国六卿。

春秋时,由于各国的军队人数都不多(兵源主要来自贵族),所以,一旦爆发比较大战争,双方为了增加各自的胜算,几乎都是倾巢而出,这就是所谓的“三军出动”。

(“三军”的说法也起源于此,这与现代海、陆、空三军的实质意义完全不同。)

三军出动固然提升了胜算,但是带来的后果也是想而易见的——劳民伤财,无以为继。

如果敌我双方见一次打一次,不管是常规战、遭遇战、伏击战,都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决出高下,然后班师回朝,不论胜败,各回各家,对于双方来说都是一件好事——省钱了。

反之,那么每一次的三军出动便是劳师远征,不仅没达到战争的目的,还无形中消耗大量物质,形成消耗战。

因为打仗从来不是缺人的问题,而是缺钱的问题。

“十万之师,日费千金”,曹操在研究《孙子兵法》时,曾在作战篇写过注解:“欲战必先算其费”,打仗需要巨额开支,而且打仗又是一个难以准确估量的未知数,一旦遭遇了消耗战,轻则“钝兵挫锐,攻城力屈”,重则“久暴师则国用不足”。

战争中的国家之所以衰落,很大程度上并非被敌国武力打败,而是不断延长的运输补给线对粮食和装备长时间的消耗,以致国中空虚,进而无力进行下一阶段的作战,才不得不宣告失败。

二战最大的一场消耗战,也是我们最熟悉的一场战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当年日军扬言三个月拿下中国,结果打脸了,陷入了“持久战”,国共两军开始避免与日主力相遇,日军就这样活生生的在中国耗了八年。

而荀罃提出的“分兵疲楚”之计,就是典型的消耗战。

具体来说,是以晋国的上军、下军、新军为基础,而将自己的中军一分为三,编入到以上三军中,分立为第一军、第二军、第三军。

一旦中原有事,或与楚军相争衡,晋国的三支军队就可以轮番上阵,周而复始。这样一来,晋国每次都只须派一支军队和诸侯组成联军出战,而有两支军队在国内休整,时刻都能保持旺盛的战力。

而楚国上下争霸之心强烈,也没有像样的诸侯联军助阵,一有战事往往全军出征,长此下去,楚军就必然疲惫,再难以与晋军争衡了。

若楚国想息战休养,晋国便轮番进攻晋楚争霸的战略重地郑国,迫使楚国派兵救援,不给楚国喘息的机会,这样一来,楚国欲战不能、战之疲累,终有一天也会被拖垮,到时就可以一举击溃。

此计凶狠难挡——不管楚国如何应对,最终都会出局。

“分兵疲楚”的关键在于“不可以争”,通俗点讲就是不和楚军正面交锋,敌进我退、敌退我进的大规模游击战法,使楚军疲于应付就行了。

荀罃的“分兵疲楚”方案一提出来,迅速得到各诸侯国的积极拥护,只有一个人不乐意——郑简公,准确来说,是郑上卿子驷。

“分兵疲楚”核心任务就是围郑引楚,不与之争,消耗你楚国的国力即可,这与子驷提出的“小国之道”是有利害关系的。

具体点来说,“小国之道”遵循的是“敬共币帛,以待来者”,原则上是谁来顺谁、谁强跟谁,你们不打起来,我怎么知道谁更强大?如果你们俩拉锯似的往我家串门,又不打起来,再厚的家底也会被“敬共”的底朝天,还没等你们崩溃,郑国就先玩完了。

但是子驷提出的“小国之道”这一政策又属于机密,只有郑高层知道,连郑司马子国的儿子、素有“春秋第一人”之称的子产都不清楚,因为此计一旦泄露,必定会引起中原诸国的口诛笔伐。

面对诸侯积极拥护的“分兵疲楚”方案,子驷也只能哑巴吃黄连,至于下一步该如何打算,只能走一步算一步了。

一个月后(十一月十日),郑六卿(上卿子驷、司马子国、司徒子孔、司空子耳、令正子蟜、少正子展)带领郑简公,以及他们的大夫、嫡子等一大群人,浩浩荡荡的来到戏地,准备与各诸侯结盟。

当子驷拿到晋国制定的盟书,准备大声宣誓的时候,发现盟辞内容完全是针对郑国来的,上面曰着:“自今日既盟之后,郑国而不唯晋命是听,而或有异志者,有如此盟(制裁)”。

明白人都觉得这不是盟誓,而是保证书。

这让子驷就有很大的想法了,本来准备实行“小国之道”的,结果整出个“分兵疲楚”,这还不算,还让郑国“唯晋命是听”,顿时觉得这是违背礼仪的以挟为盟,事关自己尊严,也事关郑国尊严,退一万步来说,这种丧权辱国的言词绝不能出自自己口中。

子驷看了看郑简公,准备让郑简公来宣誓,但郑简公以左顾右盼的实际行动暗示子驷——寡人还小,不认字。

情急之下,子驷决定玩一个心跳的——修改盟辞(“改载书”)。

于是,子驷装模作样捧起原来的盟书,大声宣誓道:“天不佑郑,让其处在两个大国之间。大国不仅没有赐给我们恩德,反而用战乱要挟我们,使百姓颠沛流离,生活凄惨悲苦,命不保夕。今天盟誓之后,郑国如果不服从讲究礼义、而又能保护我们的国家,并有二心的话,甘受盟誓制裁。”

这句话的意思是,我想跟谁就跟谁,不用你瞎操心。

子驷宣誓完毕,如释重负,晋荀偃感觉有点不对劲,夺过盟书一看,大为恼怒,指着子驷骂道:“你竟然擅自修改盟辞!重宣!”

子驷不同意。

虽然我弑君罔上,虽然我贪功近利,虽然我排他利己,但在国家大义之前,我选择不为强权,选择用生命捍卫祖国利益。

两个人怒目相对,剑拔弩张,掀起袖子互不相让。

僵持之时,荀罃担心事件升级,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把荀偃拉到一边劝道:“用盟约来要挟别人,确实存在一些不合道德、不合礼仪的方面,今天我们姑且结盟而退兵,到时候‘修德息师而来,终必获郑’,何必急在一时?现在把事情闹大了,是‘不德,民将弃我’。”

荀偃虽然憋了一肚子气,但荀罃也没多理会,同郑国在戏地结盟后,与联军一道退守虎牢驻防。

事后,荀偃将郑国私自修改盟辞一事向晋悼公进行了汇报,晋悼公非常愤怒,准备再次伐郑,又觉得荀罃的“分兵疲楚”方案可行性和操作性很强,命荀罃迅速按照方案要求,立即实施“三分四军”。

一个月后(十二月五日),“三分四军”雏形已基本改革到位,晋悼公亲领一军与联军以“不得志于郑”为由,再次攻打郑国,同时看看“分兵疲楚”的方案实用性如何。

这一次,晋悼公主要目的是围郑引楚,于是日以继夜的猛攻郑国的东、西、北三个城门,只希望把楚国引出来,同时也让郑国再重新盟誓一次。

子驷也算摸稳了晋悼公的底限,别看联军打得欢,最后也不敢把郑国怎样,拒不媾和,一边龟缩城中,任由联军在郑地上耀武扬威;一边派使者求救于楚。

不出所料,晋、郑二国出色的表现,使得楚共王沉不住气,亲领三军,心急火燎急奔郑国而来。晋悼公见楚军着急忙慌的赶过来,目的已经达到了,于是班师回晋。

子驷见楚军及时赶到,马上发扬小国精神,准备同楚国讲和,引起子孔、子蟜不满,他们认为“与晋国盟,口血未干而背之,可乎?”

子驷倒不在乎“可乎”还是“不可乎”,他觉得“今楚师至,晋不我救,则楚强矣”,于是同楚公子罢戎在中分盟誓。

这一次以极小的代价,就诱使楚军主力徒劳往返,白白损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分兵疲楚”方案很快得到晋悼公赏识,决定把这一计策很好的贯彻下去,但是也面临着一个问题——缺钱。

“分兵疲楚”虽不求取胜,只求速进速退,但经常的大规模军事行动,也会导致自身疲敝,民生紧迫,过不多久,晋悼公自己都要勒紧裤腰带过日子。

为贯彻实施荀罃的疲楚战略,晋悼公回国以后召集诸卿大夫商讨办法,如何才能在短时间内拿出一笔启动资金来运转该项目。

明说商讨,其实也是明摆着向诸卿大夫交个底——国家没钱了,你们看着办。

这时候,新军佐魏绛心有灵犀的站出来,斩钉截铁的曰:“我建议,自晋侯以下,自家若有积蓄,就应该全部拿出来贡献给国家!”

魏绛,姬姓,魏氏,名绛,其人在执法上严毅方正,晋悼公三年的时候(公元前568年),晋悼公弟弟杨干扰乱随从仪卫军队的行列,魏绛毫不犹豫将其正法,震动当时。

魏绛在政治上也具有远见卓识,晋悼公四年的时候,魏绛从国家大局出发,冲破传统偏见的束缚,首先提出并实施和戎之策,开创中国历史上争取少数民族团结的先例,仅仅用了8年时间内,便取得了晋国与戎狄和睦相处的局面。

同时,他还是一位善于领兵作战的将领,带兵打仗多有战功,但居功不傲,在晋国很得人心,诸卿大夫见魏绛如此表率,纷纷表示无异议,把自家多余的财产拿出来上缴国库。

一直以来,晋国诸卿大夫的祖辈就已在聚敛财富、扩充势力,从某种层面上来说,这些贵族掌握着国家绝大多数财富,同时,也左右着晋国的国祚。

霸权政治确立,更是让世卿大族们膨胀加速,已成尾大不掉之势,但在晋悼公的亲政下,这些强大的势力家族如同被集体催眠般循规蹈矩,顺从君命。

为施恩德于国人,提高百姓主观能动性,晋悼公还采取一系列安民措施,鼓励百姓生产发展,“削有余而补不足”,将大量的财富投入市场,缩小贫富差距,杜绝骄奢淫逸,而这一切都是为了一个目标——“疲楚”,利用国家一切可用资源用于争霸。

在晋国上下共同努力下,不到一年,国家的政治生态、经济水平、军事实力等有了显著提升,荀罃的“分兵疲楚”策略最终得以奏效,从而给了楚国霸权致命一击,使其与晋国的争锋渐落下风,晋悼公复霸中原。

这也应了楚共王当初的那句话:“晋,未可与争也”,谁曾料想,当初楚国的一个俘虏,竟成了楚国霸业的终结者。

那么问题来了:晋国“分兵疲楚”一共用了几次?

《左传?襄公九年》曰:“三驾而楚不能与争”。

杜预注:“三驾,三兴师。”

仅仅三次。

同类推荐
  • 中国史纲

    中国史纲

    本书旁征博引,纵横捭阖,以丰富的文史资料和自由的行文风格阐释主题。
  • 山河色

    山河色

    某月某日,一画家伏案小憩,梦中故事离奇。画家大有所悟,不愿这梦境除自己外再无人知,故提笔作画。一副锦绣河山,多少翻云覆雨;一副潇洒天地,多少命理难猜;一副美人垂泪,多少千古爱恨;一副白骨遍地,多少英雄赤胆。
  • 锦衣状元

    锦衣状元

    小说作家程恪,一场大病后竟然来到500年前!此时《聊斋志异》《水浒传》等一大批名著尚未出世,发财的机会来了!一时间,他竟成了高产量大文豪!不仅结识达官贵人,更是赢得了妙龄少女们的倾慕……
  • 三国之大汉崛起

    三国之大汉崛起

    穿越成了刘禅,一开始就来了一场惊心动魄之旅,被赵云带着在长坂坡来了个七进七出。今生我为刘阿斗,还要不要人扶了?刘禅慢慢发现他走的还是挺稳的,貌似他的便宜老子刘备,二叔关羽,三叔张飞这些才是需要人扶的。于是乎年幼的刘禅就担起了重任,扶着扶着,便渐渐为大汉扶出了一条康庄大道,三国争霸,蜀汉为雄!
  • 汉武挥鞭

    汉武挥鞭

    国际佣兵,京城大学机械和化工双料硕士,脑海里带着京城图书馆的书库,穿越成为幼年汉武帝。1.发展不出体系工业?那就带去体系完整的书库,3119万册够不够?2.没有人才?办上几十年书院够不够?3.儒家意识形态无法撼动?汉初的儒生帽子都被当尿壶,还不乖乖创立新儒学?4.粮食制约人口规模?不会去找土豆,地瓜和玉米?占城稻都能找到,还怕没杂交水稻?5.天灾不断?汉朝抓来战俘是要当奴隶的,修水利,养牲口。6.匈奴的马快追不上?打下大宛你想要多少汗血马?7.交通不便?新中国修桥铺路才用了多少年?8.信息不畅?大汉弄个电报不过分吧?
热门推荐
  • 求魔

    求魔

    魔前一叩三千年,回首凡尘不做仙,只为她……掌缘生灭请看耳根作品《求魔》
  • 卖萌病娇别太狠

    卖萌病娇别太狠

    他,又活了。他还有机会去保护那个曾经被他伤害过无数次的女孩,还有机会去弥补她,爱她。“哥哥,我想搬出去住。”某人眸子一暗,“好啊,想去哪儿?哥哥跟你一起。”女孩连忙摆了摆手,“哥哥,不用了,你日理万机。”看向一旁的特助,全体休假。特助看着那一对壁人,内牛满面。总裁,你已走上了妻奴的不归路。
  • 不聊斋

    不聊斋

    我有剑三尺,寒锋出鞘,敢问天下不平事;我有笔一支,浓墨入骨,能写春秋分曲直!——读者书友群:213142008,恭候大驾!
  • 皇上护短:宝贝小皇后

    皇上护短:宝贝小皇后

    一场阴谋,刚穿越过来的她被下药送上了花轿,嫁给敌国当皇后。原本当炮灰的她竟摇身一变成了冷血帝王的宝贝小皇后?那……多少等着瞧戏的人被气得吐血!他宠她,包庇她,却轻松将她推上宫斗浪尖?皇上,你真坏!她发誓死前一定要将皇宫闹得鸡飞狗跳……
  • 赢在低碳(员工版)

    赢在低碳(员工版)

    本书将低碳的理念融入到生活和工作的具体细节之中,帮助人们树立低碳观念,倡导低碳生活,帮助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工作效率,构筑节约型企业。本书是一本通俗读物,通过真实鲜活的故事和浅显易懂的叙述告诉读者低碳生活要从细微之处着手,适合企业管理者、企业员工以及对低碳生活感兴趣的读者阅读。
  • 重生之弃妇医途

    重生之弃妇医途

    前生,她是一位合格的贤妻良母,相夫教子,孝敬公婆。然而,她的丈夫,却喜欢上了她那位惊采绝艳的妹妹,宁愿与众多男人共享一个女人,也不愿意多看她一眼。为了家族的利益,丈夫没有将她休弃,但是她最后的结果,却是儿子夭折,她年纪轻轻便郁郁而终。没想到,还有重来的机会。此时,她不过才十八岁,儿子刚刚两岁,夫妻恩爱,鹣鲽情深,妹妹与夫君尚未勾搭成奸……但是,早已经对丈夫心灰意冷的她,却无意挽回他的心——她发誓,这一世,一定要自强自立,再不要活的这么窝囊;她发誓,此生必要发愤图强,苦修自己医术,保护好自己的儿子,不能让他小小年纪便离开人世;她发誓,今生一定不会为了一个男人而毁了自己的一生,让渣男贱女都见鬼去吧!于是,世上便少了一个贤妻良母,多了一位医术高超的妙手观音。Ps:这是一个贤妻良母,重生后发愤图强,终于成长为一代妖孽,并寻找到自己幸福的故事。pps:有医术、有包子、有武道、有升级等等。郑重声明:作者是亲妈,绝不虐主!
  • 幻术公主

    幻术公主

    简介:【女主淡定心黑手黑腹黑,男主强悍无所不能,刀枪不入。】淡然娘子愤慨:“我反对男人在上。”凶猛夫君安慰:“你已经在上了,还想怎样?”娘子:“这样还不够。”夫君:……娘子:“我要征服你。”夫君:……娘子:“我要吃,了,你。”夫君大吼:“女人,你够了,想要造反啊!让为夫好好振夫纲!!”不就是露出湛蓝色的眼眸,锋利的獠牙,雪白的胸膛吗?就以为能勾住她的魂?不就是荒淫无度,俊美绝伦吗?就以为温柔一笑,她就失心失身给他?不就是嗜血无情,聪明绝顶吗?就以为柔情蜜意,她就“俯首称臣”?她是谁?启国幻术公主,初云。想要她身,拿你江山做嫁妆,她愿意慎重考虑下!不愿意?对不起,人给我留下,江山谁稀罕!!【片段一】当利剑穿透他心脏的那刻,浓腥的血蔓延开来,溅在她洁净的衣裳上,缤纷鲜艳触目惊心。眼前一阵眩晕,握着她手中的利剑刺得更深一点,却温和道:“这或许是我最后一次看着你,请原谅我用错了方式去爱你。如果可以,请原谅我,让我再抱你一次……”初云看到一双湛蓝的眼眸,眼神炽热而大胆,恍惚中刚毅俊朗的他,儒雅温柔的他,冷血无情的他,满目忧伤的他,噬血狰狞的他……抽出剑,血染暮色,冷笑道:“不……”【片段二】“你……你竟然亲手掐死自己的儿子……”初云花容黯淡,一头青丝披泻,被风吹散,身上寒意顿生。“原来你还是有心的。”离幻尘风冷笑,眼眸凌厉无比,捏住她的下巴,冷漠不带一丝感情,“恶魔会允许威胁他的小恶魔吗?哈哈!”【片段三】初升的太阳,透着金黄色的光,闪过她的脸,闭上眼,纤手轻举一杯素酒,风华绝代如她说:“离幻尘风,你一直想看我穿上嫁衣,戴上凤冠,我今日穿上了,你说好不好看。”冷艳高傲如她说:“离幻尘风,你一直想我陪你纵观河山,我今日做到了,你说我好不好。”有血泪从她口中涌出来,汩汩的流着,望着他的视线淡然而奔放,转身从幻城的城墙上跳下。【片段四】夕阳,斜照。而她感觉彻骨的寒意,“你,你怎么来了?”淡淡疏离的语气呼出,悄悄掐起十指,紧紧攥着,戳进了柔嫩的掌心,却护住身后那个小身影。他离她很近,俊容妖魅一笑,湛蓝的眼眸里闪耀得如璀璨的星辰,神色却黯然似日落时的霞光。俯身,低头轻笑:“朕来接皇儿和朕的皇后。”推荐好友文《傲雪》《孽夫》【强力推荐此文】
  • 云涯赋

    云涯赋

    沈筝为掌管天书的神明,寥寥几笔改了她的命,也改了自己的命。被同僚一脚踹入人界,差点一命呜呼。青梅竹马深不可测,究竟是否要相信?多次的噩梦是前世之因还是前世之果?神明少女到人间真的好累。
  • 魔兽:狼人传

    魔兽:狼人传

    我来自吉尔尼斯,我是一个狼人同时也是一位德鲁伊,我穿梭在丛林里寻找着荒野的神灵,感受着自然地召唤,见过巨龙翱翔在天空,感受过元素的愤怒,更经历过战争的洗礼,让我们跟随者阿尔法感生不一样的魔兽
  • 跟蔡康永学说话

    跟蔡康永学说话

    《跟蔡康永学说话》在日常生活中,拥有良好的口才,是每个人走向成功的因素之一。《跟蔡康永学说话》选取著名主持人蔡康永的说话艺术为对象,以蔡康永在主持节目中遇到的经典案例为解释对象,分析他在访谈节目及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典型事例,总结出与人交往中的谈话艺术。《跟蔡康永学说话》轻松可读、简单明快,是时尚、工作一族较好的学习与人沟通交流的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