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430900000007

第7章 东征

公元前1043年,周武王克殷三年后,走向他的最终归宿——死亡,时年五十四岁,其子周成王姬诵继位。

由于周成王年幼(十三岁),天下初定,叔父周公旦惟恐周成王年纪太小,当政恐诸侯不服,于是发扬劳模精神,亲自摄政治理天下。

“摄政者,代行天子之政也……”

一般听到“摄政”这两个字,总会不自觉的把它往贬义词上归类。因为上面那句只说了一半,还有前人总结摄政后果的下半句:“……如王莽者,是为皇帝自隐也。”

在权力的诱惑下,摄政者挖空心思谋私利,摄着摄着,慢慢的便崴正了——自己做皇帝。

不过这种情况在周公身上不可能出现,毕竟宗法制度的起草人是他,有这种天下为公思想的人不会搬石头砸自己的脚。

更何况新上任的周成王是姜子牙的亲外孙,而姜子牙此时正在王宫喝茶。统领王宫的卫戍部队总管叫做姜伋,姜子牙大儿子,周成王亲舅舅。所以,周成王很安全。

但是这位周公也太敬业了,是个急性子,估计做法有点不妥,摄的政有点过,抱着周成王直接坐上王位面见大臣(“践阼而治”),让这帮朝堂下的大臣是朝你磕头还是朝周成王磕头?

最让群臣受不了的是周公大搞一言堂,独断专行,大事小事自己说了算,政策不透明,随便写个东西盖个章子就当正式文件下发。

尤其是周公的几个亲兄弟,他们觉得江山是咱爹打下来的,辅佐周成王按说兄弟们都有责任,凭什么你周公就一肩挑?更何况但凡涉及周成王问题上,周公也都暗箱操作,不搞民主集中,每次开会兄弟们聚会总是吹胡子瞪眼睛,不欢而散。

周成王对周公的意见也很大,请了很多家教,整天书房学习,足不出户,没有娱乐时间,学不好还体罚,每次几个叔叔来看自己,周公都横加阻拦,真不拿自己当外人。

久而久之,诸兄弟意见达成一致——莫非周公想要篡位(“公将不利于孺子”)?

这也不怪诸兄弟会有这种想法,西周以前没有人摄过政,经验不足,前车之鉴不多,心里没底。管叔年纪最大,按照惯例,他最有资格摄政。周公主动要求摄政,除了引起猜疑,没有合理的解释。

这一切都被帝辛之子武庚看在眼里。

春秋战国期间,许多国家被灭,多是采用“灭国不灭祭”的做法。先秦古人,对先人是崇拜的,他们认定一个国家可以灭亡,但应该保留其宗室庙祭,用以祭祀先人。如果没有祭祀,这些国家的先人必流浪于天际之中,将怪罪征服者,必降灾于他们。所以,先人一定要有人祭祀,不能斩草除根,否则,这是十分令人恐惧的事情。

武庚便是“灭国不灭祭”而存活下来的大商遗孤,主要的任务便是祭祀大商先人。但武庚显然觉得这份工作很清闲,没有前途,作为曾经的商王朝继承人,他有更为崇高的目标——复国。

武庚想趁周朝还未稳定的时候发动叛乱,至于人选问题,武庚已经初步定好,正是监视他的“三监”——管叔、蔡叔和霍叔。

这三人对周公摄政意见最大,分封的位置也不好,总觉得周公在暗中给他们穿小鞋。

为了履行监视的责任,平常这三人也没少到武庚处吃饭喝酒找乐子。在一起的时间久了,也成就了一段弥足而珍贵的友谊,俗话说“一起扛过枪,一起同过窗,一起找过乐,一起分过脏”为人生四大铁,读书是不可能有的,他们有没有一起铁过其他的史书没说,但是马上就会一起扛枪了。

加上武庚又善于来事,连当初周武王都舍不得杀他,一来二去,臭味相投,四个人便拜了把子。

当武庚把起兵的意思向“三监”表露了后,“三监”一拍即合,仔细一琢磨又面露难色,没兵没将,自己也没实战经验,何况还有一个造反的祖师爷姜子牙正在镐京喝茶。

“三监”的意思是推脱,起兵也就是酒桌上随便说的,酒散了就不当数的。

武庚很认真,当即表示我们有大将飞廉,飞廉已同他秘密联络过,在东夷还有十几万游击部队,只要这边部署妥当,打开通路,十几万大军畅通无阻挥师西下,不成问题。

“三监”经过认真讨论,认为飞廉虽然有十几万大军,但属于殷商旧部和东夷散兵组成的乌合之众,一触即溃,战斗力不强。

“三监”的意思还是认为方案不成熟。

武庚非常认真,又当即表示殷商旧地东夷的徐、奄、薄姑等方国也同他秘密联络过,只要时机成熟,愿追随武庚反周大业。

“三监”面面相觑,本想杀杀周公锐气就可以了,没想到要玩大。

来真的了,那就豁出去了。

武庚为了联络更多的人,偷偷跑去找他的伯伯微子,认为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微子一定会助他一臂之力。

微子确实表态一定鼎力相助,赴汤蹈火,毫不含糊。但只限于嘴上。

等武庚走后,微子又从事老本行——出卖,连夜向周公出卖武庚的造反方案。

周公旦得知此事,焦急万分,忙向周成王汇报,周成王年幼,一副置之度外的嘚瑟样:“我早就知道会出这种事,你犯得事,得罪了你的兄弟们,你去处理就好了。”

周公请姜子牙跟他一起去平叛,姜子牙不去,推脱要陪孙子(周成王)补习,时间上安排不过来,不过自己可以帮忙守家,你可以安心的去。

姜子牙是有想法的,周武王灭商后,听取周公旦意见采取“以殷治殷”的政策,姜子牙始终保持反对,应该斩尽杀绝,不留后患,现在出现这种烂摊子,你自己去收拾。

就这样,周公奉周成王命,和弟弟召公带领殷八师东去平叛。

公元前1042年秋,武庚串通管、蔡、霍三人,联合东方旧属奄国(今山东曲阜旧城东)、蒲姑(又作薄姑,今山东博兴东南)及徐夷、淮夷起兵反周。叛乱势力遍及今河南、河北、山东、安徽等地。

得益于微子的出卖,平叛过程很简单。

首先集结军队,以重兵沿周武王伐纣路线,直取朝歌,击溃武庚所部,攻占管叔、蔡叔治地,杀武庚、诛管叔、放逐蔡叔,贬霍叔为庶人,一年时间就平定了“三监之乱”。

武庚集团覆灭后,周公打上瘾了,急速挥兵东南,对飞廉穷追猛打,在今安徽蚌埠一带又顺便攻灭了徐、淮夷等部落,一直追到江南地带才将飞廉斩杀。

“周公诛飞廉、恶来父子,天下大悦。”

然后回过头来,集中力量北上灭了奄国。正准备继续北上,还没等周公大军到来,丰、蒲姑等国就已相继投降。返程路上又攻灭熊、盈两族。

三年时间,一路所向披靡,灭大、小国五十余,东夷势力望风而逃。

三千里奔袭,大获全胜,史称“周公东征”。

如果说五年之前武王克殷靠的是出其不备,偷袭成功,只是打击了商王室的核心部分,那么这次周公平叛,完全是面对面的与殷商及东夷的主力硬抗。

周公之所以决定东征,除了平叛外还有一个原因——当初周武王分封诸侯的时候,只是在地图上把封地位置、面积给诸侯划分出来了,让你自己带人去建国。

现在有个说法叫做打白条。

有的诸侯封地位置好点,去了一看,还好,风和日丽,比较安全,那就建国吧。有的诸侯封地位置坏点,比如黄国、蒋国,分封的时候就是徐、淮夷的势力范围,去了一看,嘿!好热闹,东夷南蛮都在一起打架,自己就不参与了。

所以周武王分封七十一国,只有少数把国家建立起来了,越往东情况越糟,大部分诸侯都有级别没位置,过着寄人篱下的日子。

鉴于这种情况,周公挥兵东南,肃清了西周外围敌对势力,平定淮夷及东部部分地区,成为东至东海,南至淮河流域,北至辽东的泱泱大国,用实力兑现了诸侯们手里的白条,一时之间,诸侯都踏踏实实的宗顺了周王室,高兴兴的跑去上班去了。

所以,周公东征,用三年时间打下了一个大大的疆土,开创不世之功绩。

出征将士,归者十之一二。

“风雨所飘摇,予唯音噍噍”,东征的战斗是残酷而激烈的,三军将士跟着周公一路风餐露宿,饱经战斗苦楚,却斗志昂扬,头盔下一双双冷漠犀利的眼神,诉说着战争的无情。手中的刀剑砍出了缺口,胸前的战甲已残缺不全,但我还是吼着雄壮的号子,伤痕累累的冲锋在前,血染长天。

上将拥旄西出征,平明吹笛大军行。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

——唐·岑参

微子在本次平叛战役中的表现可圈可点。

投降周武王后不受周王室待见,但为安抚商遗民情绪,周武王仍“复其位如故”,为卿大夫。

这次“三监之乱”中,微子扬眉吐气,好好的出卖了侄儿一把,让周成王提前做好了应敌准备,打了一个时间差,不至于仓促应敌。

周公反而变被动为主动,打的武庚措手不及,立下不朽功劳。

周成王很高兴,将商丘之地和半数商朝遗民封给微子建立宋国,成为宋国的始祖,为公爵,在异姓诸侯中爵位最高,以表示对微子在本次行动中不为亲情所惑、意志坚定的站在西周一边的肯定。

孔子也对微子评价很高,将其和比干、箕子一起并称为“殷商三仁”。

因反商败露,比干被帝辛灭族,仅存一遗孤,被周武王赐林姓,为林姓始祖。

牧野之战时,箕子趁乱出逃,后被周武王在陵川寻到,恳切请教治国的道理。箕子拉着周武王讲了许多道理,后来不愿“罔为周臣仆”,而谢绝周武王好意出山,率领遗老故旧,东奔朝鲜半岛,创立了箕氏侯国,史称“箕子朝鲜”。

箕子52岁时,被周武王邀请回家看看。途经殷商故都遗址时,亡国之痛,涌上心头,作《麦秀歌》:

“麦秀渐渐兮,禾黍油油。彼狡童兮,不与我好兮!”

相比比干和箕子的作为,如果微子叛国卖国也被称为为“仁”的话,我无话可说。后来我查了一下,孔子,子姓,孔氏,是殷商帝王家族的姓氏,也就是说微子是孔子的先祖。

经过本次平叛,西周高层一致认为要加强对东方的控制,在周公的带领下,又在洛邑新建都城,称为东都,又为成周。原丰、镐二都为宗周。

东都建设完毕后,周公又马不停滴的颁布了一系列礼乐制度,严格区分上下尊卑,加强了周的统治。

到了第七年,周公觉得该做的事情已经做完了,周成王也到了冠礼的年纪,便面北为臣,把权力交还给周成王,使周成王亲政。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于中国有大关系者,周公一人而已,他也是孔子最崇拜的人。终其孔子一生,都在礼乐崩坏的战国时期积极倡导周公的礼乐制度。

礼乐制度也是中华文明之魂,不管外族如何统治中国,但最终,他们也会被中国的文化所征服,这便是中华三千年后还被称为中华的原因。

周公致政后,准备安享晚年在丰地养老,结果一个突发情况让他不得不暂时逃离宗周。

同类推荐
  • 大唐好相公

    大唐好相公

    武德六年,大唐初定,百废待兴。太子稳坐东宫,李世民野心勃勃。武将定江山,文臣思治国。穿越来的秦天只想当一个好相公,让自己的家人过上好日子。
  • 一寸河山一寸血2

    一寸河山一寸血2

    本书以全新的视角,讲述了中国正面抗日全史。它也是离新中国最近的历史,那是个社会结构、思想经济全面动荡转型的时代,新中国就是从那里走来,而我们就生活在新中国里,我们之所以会是现在这个样子,与那个时代密不可分。了解它,有助于我们了解自己这个时代。本书以皇姑屯事件和“九一八”事变为发端,以东北沦丧为起点,再现十四年抗战历史背景下的风云人物、精彩往事。本书犹如一部恢宏的画卷,作者以或幽默、或深沉、或激越、或悲壮的笔调,带你走近张作霖,走近蒋介石,走近汪精卫,领略他们曾经有过的铁甲与鲜花,情义与权谋,眼泪与欢笑,欣慰与悲怆。本册为第2册,主要讲述了1933年到1937年,日军由局部侵华到全面侵华的历史。
  • 大明亲王

    大明亲王

    一梦千年,已然回明,弘治末年,曾毅一个落魄秀才初入朝堂,搅动了江海之水!PS:新书:黄庭真仙大家收藏支持下,谢谢
  • 三国之定边

    三国之定边

    桓灵无道,三征外虏,汉家儿郎三万出,三千还。草原地红,中原大地白骨皑皑,可怜边疆人。
  • 潘家园书声

    潘家园书声

    《潘家园书声》是由王曾瑜编写,《潘家园书声》旨在让形形色色、光怪陆离,有着怎样闪光的头衔、动听的言辞、华丽的外衣都显示出本来面目。具体内容包括《忆黎澍先生》《中国古代卖官鬻爵的教训》《康王出使和救援开封的真相》《宋代的绿色革命》等。该书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热门推荐
  • 绝宠霸妻:这个将帅有点坑

    绝宠霸妻:这个将帅有点坑

    本书讲的就是一位女将帅重生后,如何挖坑,一步一步坑死那些上世玩死她亲人的人!
  • 童蒙止观

    童蒙止观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最后的疼爱是放手

    最后的疼爱是放手

    左蓉被丈夫抛弃了,突然的离婚让她措不及防,她坚信一同从青春走到现在的丈夫,不可能无故抛弃她。面对丈夫的步步紧逼,丈夫外面的女人容黎黎的步步刁难,左蓉却仍然无法放手最初的爱恋。如何放手?全部的爱恋、所有的青春,放开就是血本无归。哪怕因此失业,哪怕身旁已有更好的选择,她也绝不会放手……
  • 儿童配色毛衣巧编织

    儿童配色毛衣巧编织

    本书介绍了约100款各式儿童毛衣,其主要特点是以带配色图案和彩条毛衣为主,款式都非常简洁大方,颜色丰富、协调,充满活力。包括套头衫、开衫、裤子、披肩等,款式多样,实用性强。各款毛衣的编织方法清晰明了,有详细的编织图和结构图,以及每一编织步骤的文字叙述,对领子和袖子等关键部位都有单独说明,使读者能够比较容易领会和掌握。
  • 二南密旨

    二南密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神妃倾城:邪王太腹黑

    神妃倾城:邪王太腹黑

    “滚开!登徒子!”某女恶狠狠吼着。某邪王欺身而上,将她圈抱在怀中,霸道的道:“女人,从今以后,你就是本王的降温神药。”她是尊贵的冰雪女皇,却被亲妹害死魂穿麟云大陆,成为轩辕族丹田被冰封不能修炼的废物。丹田被冰封,不能修炼,身染寒疾?没关系,她可以修炼冰族绝世功法,洗髓伐筋,固体,练就逆天神体。凌家小天才嫉妒她能成为第一高手的徒弟,大喊不服气?没关系,那就打到服气为止。道貌岸然的神将抓她族人害她父母要夺她身上神血取她性命?虐他死去活来。神器中封印的魔祖之魂要夺她神体?揍成狗,契成仆。一时间,昔日的女皇光芒万丈,手持绝世神器,契逆天兽神,夺冰神传承,成就一场盛世风华,冰凌天下。只是,那位妖孽王爷死缠不放,而且凶残过头,她这娇弱的小身板实在吃不消。
  • 在桃花盛开的季节遇到你

    在桃花盛开的季节遇到你

    “老公,我们去夏威夷玩好不好”“好,老婆说去哪里就去哪里”。传说中不近女色的大总裁竟然是在等他的小青梅
  • 女神的完美护卫

    女神的完美护卫

    这是一个强者回归都市,一路强势打脸,扮猪吃虎的故事!且看他如何惩恶扬善,抱得美人归!(新书已经发布,《仙帝归来当赘婿》求收藏,求推荐,求大家的支持!)
  • 王妃又又又翻墙了

    王妃又又又翻墙了

    林朝夕身为尚书府的嫡长子,为了活下去自小忍辱偷生,却仍被继妹算计被生父丢入鬼谷。女扮男装十五载,苟且偷生换魂来。王者归来,一目十行、记忆超群、妙手回春,邪肆一笑间让那些欺辱她的人一个个自食恶果,更是搅得尚书府鸡犬不宁。皇后看出端倪,请旨将林朝夕这祸头子赐婚给能征善战让北帝忌惮的冷面阎罗——百里冥。从此之后……冥王:“本王的小妾呢?”随从:“回王爷,正在给王妃做点心!”冥王:“本王的侍婢呢?”随从:“回王爷,正在给王妃捶腿呢!”冥王怒:“叫王妃过来!”片刻后……随从:“爷,王妃又在翻墙了!”冥王:“……”百里冥自从娶了林朝夕,终于知道什么叫“无计可施”。林朝夕自从嫁给百里冥,终于知道什么叫“无能为力”。
  • 裂隙

    裂隙

    尽管邱杰一无所有,梅一一还是义无反顾地嫁给了他。出嫁前的那天晚上,梅一一的女友宋娟做了最后的努力,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连劝带骂,也没有改变梅一一的决心。无奈的宋娟离开梅一一家时,连连叹气,你啊,天生就是吃苦的命。有你后悔的时候。梅一一没有说话。第二天,梅一一还是嫁了。说是嫁,其实什么仪式也没有。邱杰帮着把梅一一的衣服从娘家搬到了租来的民房里,婚就算结了。邱杰那时候只是一个工人,每月只有四十多元,还得给农村老家寄钱,不但没有办酒席的钱,连个像样的家具也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