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430900000085

第85章 赵武

“家无怒笞,则竖子、婴儿之有过也立见;国无刑罚,则百姓之相侵也立见;;天下无诛伐,则诸侯之相暴也立见。故怒笞不可偃于家,刑罚不可偃于国,诛伐不可偃于天下。故古之贤王有义兵而无有偃兵。”

家里如果没有家规,孩子马上就会犯错;国家如果没有刑罚,百姓马上就会互相争斗;天下如果没有诛伐战争,诸侯互相侵犯的情况也会马上出现。所以,家里不能没有责罚,国家不能没有刑罚,天下不能没有诛伐。古代圣王有正义的战争,却没有废止过战争。

——吕不韦·《吕氏春秋·荡兵》

春秋初期之前,诸国对于战争的态度,都是非常神圣的去礼待,所以士兵都是由贵族子弟(士)担任,以示尊敬和严肃,一般人还没资格打仗,托关系也没辙,顶多当个勤杂。

如果某个诸侯国出现“为不善”的情况,天子或者天子代言人(“伯”,霸主)就跟他讲道理;如果道理讲不通,就打。

所以,当时的人们就把战争当做是维护正义和治理天下的良药(“义兵之为天下良药也”),是正礼乐、除暴乱的唯一选择,只要耳闻有战事发生,就像“孝子之见慈亲也,饥者之见美食也”,让人欣喜若狂。

后来就欣喜不起来了,因为后来的情况我们也知道了,战争慢慢的演化成现在这个样子——春秋无义战。

周平王东迁之后,王室衰弱、诸侯割据、狼烟四起、民不聊生。

以秦、晋、齐、楚为首的四大强国在不断开拓大后方的同时,也对中原虎视眈眈,企图称霸以令诸侯从而获取红利,致使生灵涂炭百余年。

期间,诸国曾尝试走和平发展、共同富裕的道路(华元弭兵),但仅仅过了三年,因晋、楚之间爆发鄢陵之战而流产,中原再度陷入纷争。

和平是一种奢望,可遇不可求,无人再寄希望于弭兵。

但有一个人除外——晋中军将赵武。

他有一个伟大的抱负——共和。

赵武,嬴姓,赵氏,名武,赵盾之孙,赵朔之子,晋文公外曾孙,政治家、外交家、和平倡导者和践行者。

赵氏为晋国世族,赵武曾祖赵衰为晋文公时大夫,曾辅佐晋文公成就霸业;其祖父赵盾,作为晋国的执政大臣,历事晋襄公、晋灵公、晋成公三朝,权倾朝野;其父赵朔在晋景公时,也任大夫之职。

赵武是含着钻石汤匙出生的。

但“族大多怨,常成怨府;族大逼君,易为君仇”。晋景公时期,一门三卿的赵氏家族自恃族大权重,引起栾氏、郤氏的不满,晋景公也对势力庞大的赵氏也颇为忌惮。

趁着赵氏家族内部矛盾,栾氏、郤氏借晋景公之名,发动“下宫之难”,出兵族灭赵氏。

有祸国殃民的佞臣,必然也有满腔正义的忠臣,时任新中军将的韩厥便是其中一个。

在韩厥奋死力保下,十来岁的赵武随母亲赵庄姬遁入晋侯宫中,才保住一条性命。

小小年纪便已经历政斗的腥风血雨,眼见昔日繁华一夜之间玉石俱焚,族人被屠,血流成河,震撼他幼小的心灵,让他对“争权夺利”之流厌恶至极,对和平的渴望在他心里萌芽。

数年后,晋景公逝世,晋厉公即位。

晋厉公年纪和政治资历尚轻,不能有效驾驭手下一帮重臣,他想启用一批忠于国家、反感栾氏和郤氏的贵族,来压压这些人的嚣张气焰。

赵武,这个对栾氏和郤氏有着深仇大恨的名字闪入晋厉公脑海,于是他重新启用赵武为大夫,继而打算升任赵武为卿,借之旧势与诸卿逐力。

有一则流传已久的短文,讲述的是晋厉公为赵武举行弱冠之礼后,赵武相继拜见八卿、八卿对赵武态度的段子,读来唏嘘不已,在此稍加完善以飧读者。

赵武首先拜见栾书。

栾书是发动“下宫之难”的罪魁祸首,对于赵武复出五味杂陈,担心日后复仇,但栾书是个口腹蜜剑之人,表面工作做得滴水不漏。

栾书感叹道:“潇洒!昔我侍奉令尊,他外表很美,却有些华而不实,您可要努力啊!”

赵武拜见荀庚,荀庚说:“漂亮!只可惜我老了,看不到你的将来。”

不久,荀庚寿终,其子荀偃立。

赵武拜见士燮。

士燮直接将父亲士会的家训搬来用来勉励赵武:“贤人受宠而慎,愚者得宠而骄。明君赏谏臣,昏君惩之。古之君王,建德政而纳百姓之言,命乐师诵读箴言,百官献诗讽谏而不受蒙蔽,纳商旅之言于市井,辨吉凶于歌谣,考察百官于朝上,询问毁誉于道旁,以纠不正,这一切用以提高警惕。明君最痛恨的就是骄傲。”

这番话对赵武影响深远,默默将范氏家训铭记于心,受用终身。

后来,赵武与叔向游于九原,问之:“如果死者可以复生的话,我们跟谁一起呢(‘吾谁与归’)?”

叔向回答说:“那应该是阳子了!”

赵武摇摇头,说:“阳子在晋国处事廉洁正直,然而不免身亡,他的智慧不值得称道。”

叔向说:“那应该是晋文公的舅舅子犯了!”

赵武摆摆手,说:“子犯只懂得保全自身的利益,而不顾及辅佐国君治国,他的仁义不值得称道。”

叔向问道:“你认为是谁?”

赵武若有所思,想起弱冠之礼时那个明亮的宫殿,认真的说道:“应该是随武子(士会)!他向国君‘纳谏不忘其师,言身不失其友’,事奉国君不结纳党羽,不阿谀奉承。”(左丘明·《赵文子称贤随武子》)

赵武拜见韩厥。

韩厥公正廉明,执法不畏强权,赵武祖父赵盾对其十分欣赏,并提拔其入卿,算是有知遇之恩的恩人了。

韩厥对赵武的期望很高,鼓舞道:“谨慎警戒以成人。成人之首在于亲善人。亲善人,善人荐善人。如此,恶人就无所适从。若亲恶人,恶人再荐恶人。那么,善人便离开。人如草木,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戴上冠冕,就如宫室之有墙屋,只不过祛除污秽、保持清洁罢了,其他还有什么可增益的呢?”

赵武拜见荀罃。

荀罃同韩厥有非常牢固且持久的君子之交,他也勉励其道:“好好努力吧!成季、宣孟之后,只为大夫就是耻辱。赵衰知典章以佐文公,精通法令而最终执政;赵盾谏襄公、灵公,由于强谏而被灵公所怨,依然冒死进谏。你加油吧,以成子之才,宣子之忠,侍君定能成功。”

赵武拜见郤锜、又相继拜见郤犨、郤至。

三郤崛起之路是赵氏的血泪铺垫而成,赵武入仕极有可能侵害郤氏的既得利益,自然对这位小弟不加待见,言语刻薄、酸讽:“求官之人很多,长得潇洒有什么用,青壮不如老者的地方还多得很呢!如果你比不上别人,就退而求其次吧。”

赵武退朝后马上去见他得老师张孟,将冠礼中的情况进行了汇报。

张孟想了想,说:“听从栾伯,可使自己不断进步;听从范叔(士燮),可以恢弘自己的德行;韩子(韩厥)之诫,有助于你成就事业。条件都具备了,能否做到就要看你自己的志向了。至于三郤的那些让人丧气的话,没有什么价值。或许知伯(荀罃)说得对,正是先人的恩泽在庇护、滋润着你啊。”

很可惜,晋厉公还没来得及一展抱负,便被栾书、荀偃弑杀。

晋厉公死后,晋悼公即位,赵武也迎来人生的辉煌。

晋悼公打破常规,费栾书,立忠勇正直的韩厥为正卿,并提拔赵武入卿,命其佐新军,居八卿之末。

期间,晋悼公命赵武入郑国,与郑简公及子孔等谋和,签订合约。

赵武不辱使命,使郑国在长达半个多世纪里,都以坚持拥护晋国霸权为己任,为晋悼公复霸之路的闭幕画上圆满句号,立下不世功业。

随后,赵武被晋悼公连提五级,将上军,命韩厥儿子韩起佐之,成晋国荀偃、士匄之下的实权派三号人物。

赵武与韩起这对黄金搭档日后也成为晋国的中坚力量。

不久,晋悼公仙逝,晋平公即位。

晋平公为延续晋国霸业,继承晋悼公遗愿,待荀偃、士匄相继去世后,赵武修成正果,为正卿,执掌晋国军政,此时,距下宫之难已过35个春秋。

期间饱受的困苦、凌辱不一而诉。

后来,元代作家纪君祥将赵武的这段经历进行演绎,创作出杂剧《赵氏孤儿》,与《窦娥冤》、《桃花扇》、《长生殿》一起,并称中国古典四大悲剧。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值得庆幸的是,在这种坎坷生存环境下,赵武的人格没有反人类反社会,相反,还激励着赵武不忘共和初心,养成修身、养性、治国、平天下的悲天悯人情怀。

赵武执政后,为重树晋国之威,亲帅三军伐齐,以报其助栾氏祸晋之仇;其后派韩起尊王,觐见周天子,以身作则重施周礼,把无人过问的周灵王感动的感激涕零;以重礼待诸侯,主动减少诸侯纳“币”之数,众心归晋;其后盟诸侯于澶渊,扣押公然挑衅的卫献公,重申晋国肩负维护中原秩序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

做好这一切后,主张天下共和的赵武,终于将毕生精力放在天下人都昂首期盼的一件事情上——弭兵。

晋悼公死后,晋内有六卿专权,矛盾重重,公室日卑,凝聚力渐弱;对外,西有秦患,东有齐忧,南有楚雄。

在长期的争霸斗争中,晋国的盟国也承受着沉重的负担,“晋政令多无常”,且“大夫多贪,求欲无厌”,同盟关系貌合神离、摇摇欲坠,晋国也很担心有朝一日“失为盟主”。

共和的环境对于晋国来说,也已成当务之急。

经过赵武的对中原形势认真分析,他认为“若敬行其礼,道之以文辞,以靖诸侯,兵可以弭”。

他的判断没有错。

首先,赵武将目光投向同样有着嬴姓赵氏血缘关系的国家——秦国。

从秦穆公的三结“秦晋之好”、帮助晋文公登上君位的手足之情,到“崤之战”的秦、晋不共戴天之仇,令二国之间兵连祸接长达八十余年。

八十年来,秦国严重拖累了晋国的称霸之路,为了构建稳固的大后方,彰显霸主气度,赵武向秦景公抛出橄榄枝。

秦景公之朝,既没有非常有名的谋臣,更没有叱咤风云的战将,除了拖延战术、诱敌深入、坚壁清野、节节抗击等游击战术外,基本没有与晋相抗衡的军事水平,面对赵武议和倡导,秦景公心有灵犀,委派胞弟公子针访问晋国,洽谈友好。

这是一次圆满的洽谈、一次胜利的洽谈,自此以后,秦、晋之间的斗争基本结束,下一轮厮杀则要等到一百多年后的三晋伐秦战争。

接下来,赵武将要面对他共和之路最后一个对手——楚国。

任何事情都要讲究策略,光靠一股子蛮劲,是很难达到四两拨千斤的理想目的,赵武就是一个聪明人,他没有直接与楚国对接,而是找了一个中间人——宋执政大夫向戎。

之所以选择向戎的原因有三:

宋为公国,爵位尊贵,宋人乃殷商后裔,自感出生高贵的他们绝不肯做出背信弃义的事情,古风犹存,很得当时诸侯信任,比“晋来从晋,楚来从楚”的“贰国郑”在名声上不可同日而语。

其次,当初华元弭兵的时候,作为小跟班的向戎同华元一起游说各国,学到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如果让他去促和这次弭兵,轻车熟路,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三,也是最关键的一点——向戎与赵武和楚令尹子木的私交一直很好,说得上话,是弭兵消战的这个历史重任的唯一人选。

旷日持久的战争带来沉重灾难,而对于中小国家、特别是对夹在大国之间的宋、郑而国,灾难最为惨重,面对与“国家之利”的弭兵重托,向戎毫不拒绝,决心极力斡旋,不遗余力促成各国的和解。

楚国,内部斗争虽然没有晋国那样复杂、尖锐,但新兴的东方吴国势力蒸蒸日上,连连发动战争,蚕食周边小国,令楚国陷入困境,疲于应付,已成心头之患。

北方,晋国势强,以致郑、宋等诸国争取不来,此种形势下,楚国也乐于弭兵,与晋国平分霸权,然后安心对付吴国,再图中原。

于是,向戎“如楚,楚许之”。

接着,向戎“如齐,齐人难之”。

齐执政大夫崔杼觉得弭兵一事过于天真,会重蹈华元弭兵覆辙,本着一丝争霸的野心和可能,便想拒绝,后经陈文子劝说,方才勉强答应。

最后,向戎“告于秦,秦亦许之”。

四大强国皆“许之”,小国更不用说,欢欣期盼,于是,春秋时期一场关乎诸国命运的盛会即将拉开帷幕。

同类推荐
  • 那一刻谁影响了历史

    那一刻谁影响了历史

    本书由我国著名历史地理学家葛剑雄教授的讲课录音辑录而成,内容从春秋至清末选取了期间较有代表性且对历史产生重要影响的人物或事件,分为胡服骑射、轮台罪己、庙乐之争、王莽改制、谁主神器、汉魏禅让、鲜卑汉化、江陵焚书、玄武门之变、冯道长乐、亡国诸君、天书封禅、道君末日、悲剧海瑞、乾隆“肃贪”等15篇。
  • 温故(之六)

    温故(之六)

    《温故》是一种陆续出版的历史文化读物。《温故》以今天的视角来追忆与审视过去,并为当下的生存与未来的发展提供一种参照。所谓“温故而知新”。《温故》的内容大体包括以下三方面:1.对人类以往生存状态的追怀;2.以历史的审视与反思;3.对历史文化遗迹与遗留文本的重温。
  • 快乐历史一本通:趣味中国史

    快乐历史一本通:趣味中国史

    打开尘封的历史,可以阅读文明的厚重,可以追寻时光的脚步,可以增加人生的领悟。人们常说: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人们读历史,不只是为了寻求知识,追寻事情的究竟,怀念伟大的古人,更重要的是寻找进步的力量,激励自己不断前进。
  • 中国美学通史8(现代卷)

    中国美学通史8(现代卷)

    《中国美学通史(8现代卷)》是叶朗主持的教育部人文社科重大研究项目《中国美学通史》的第八卷即现代卷。主要是阐述传统美学面临西方文化冲击的应对与调适,从一个侧面印证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张力。论述了东西方美学相互碰撞,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影响及其各社会阶层对美学的审美要求。对当代美学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借鉴意义。
  • 汉朝这些人③(刘彻卷)

    汉朝这些人③(刘彻卷)

    历史应该是活的,历史应该是精彩的。读史这么多年,深知那些学究性的史料多么让人倒胃口,那些“专业”的术语和故作高深的文字将大多数人挡在历史的门外,与这些精彩的人物和事件无缘,不能不说这是一种遗憾和撰史者的悲哀!历史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鲜活记忆,我们要将历史上的功过是非铭记在心,我们不该忘记历史,不该忘记那些为我们今天生活作出贡献的历史人物!墨香满楼,开创现代历史的先河,写历史、写人物、写人心。
热门推荐
  • 侦探手札之校园疑云

    侦探手札之校园疑云

    八旬老太为何罗死街头?宿舍内的宠物狗为何半夜频频惨叫?女生宿舍为何屡遭黑手?老尼姑的门夜夜被敲,究竟是人是鬼?数百小母狗身亡的背后有隐藏着什么?是人性的扭曲还是道德的沦丧?这一切…………………………………………………………………………………………和本书没有半毛钱关系。
  • 这个女人“克夫”

    这个女人“克夫”

    这家太乱了,严母玉梅,三不管丈夫大狗,宠孙狂魔陈素素刘石头,吃货姑凉思思,乖乖女香香,祸头子双喜,随着双喜的入狱,家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家里接二连三出事事:疏远的亲人,背叛的代价,件件让人始料未及。金钱,罪恶,良知,人性,亲情,美,丑,都将一一显露
  • 末世丧尸女王恶魔降临

    末世丧尸女王恶魔降临

    【完结】江琳看着系统助手在地上不断打滑,抑郁望天,“我只想好好看我的倒毛王,为毛我会突然变成丧尸?”系统看着打滑的助手,无语斜视:“真是对不住啊把你搞的不成人样……”江琳:“……所以你是谁来着?”系统:“……你就当成是充话费送的吧。”司道(若有所思):“原来还可以这样。”宁静妍:“维斯,月,这边商业街的小吃很好吃诶。(幸福眯眼”维斯:“宁,我已经调查过了哦,这里厨艺最好的是楼小姐,那边那个摔了一跤的女孩,啧,要拐走吗?”月:“维斯→_→。”宁静妍:“哈哈,真是特别有趣的样子啊。”江琳:“阿嚏!”
  • 策划女性:女性未来人生与事业的10大系统策划

    策划女性:女性未来人生与事业的10大系统策划

    现代社会为女性提供了非常广阔的表演舞台,也创造了广泛的成功机遇,使得女性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广大女性应该抓住时代赋予的机遇,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创造女性的人生价值。特别是在这个以经济为主的世界里,越来越有利于女性生存和发展。正如歌德所说:“伟大的女性正引导着我们上升!”
  • 炮灰娇妻翻身记

    炮灰娇妻翻身记

    医院手术室中,整个手术室里面气氛凝重异常紧张,一身白大褂装的慕园园站在手术台前,手握着手术刀……
  • 修身金言

    修身金言

    《徽商的智慧:修身金言》为徽商写下了浓浓的一笔,全书分为十六个部分,每个部分都有一个主旨,部分与部分之间具有一定的逻辑性,主要是按照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四个条目编写,十六个部分可以分别放到相应的条目之中。这样的编写既可以突出儒学对徽商修身的影响之深,又可以让读者真真切切地见到儒学影响的存在。
  • 凰令萌妃

    凰令萌妃

    当将军的男神爹爹居然出征失踪?这边靠山刚刚倒下去,她立马就被腹黑王爷利用了,这也就罢了,还被民众当成妖女要火烧?真心想屎有木有!相公不疼,爹爹不爱,加之亲姐在旁处心积虑,姑奶奶不翻身,你们就不知道咸鱼也有春天!【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The Scenery of the Lake and the Mountain 湖光山色

    The Scenery of the Lake and the Mountain 湖光山色

    《湖光山色》通过楚暖暖和旷开田从贫穷到富裕的经历讲述了一个关于人类欲望的寓言。小说以曾进城打工的乡村女青年楚暖暖为主人公,讲述了她回到家乡楚王庄之后不断开拓进取、进而带领全村创业的故事。暖暖是一个“公主”式的乡村姑娘,她几乎是楚王庄所有男青年的共同梦想。村主任詹石磴的弟弟詹石梯自认为暖暖非他莫属,但暖暖却以决绝的方式嫁给了贫穷的青年旷开田,并因此与横行乡里的村主任詹石磴结下仇怨。从此,这个见过世面、性格倔强、心气甚高的女性,开始了她漫长艰辛的人生道路……
  • 鲁迅小说全集

    鲁迅小说全集

    本书选收了鲁迅先生的全部小说创作,其中短篇小说32篇,中篇小说1篇,计33篇。它们分别选自《呐喊》、《彷徨》和《故事新编》。
  • 重生之金融女王

    重生之金融女王

    懦弱自卑的温蓉,因了丈夫的‘宠溺’,父亲在经济上走出低谷,而渐渐恢复自信。然,当一切伪善的面具撕开。当丈夫理智气壮的吼出:“你爸爸在外面有野女人,全世界都知道了,就你这个白痴不知道呢!老子跟他厂子整点钱怎么啦!总比他给野女人强吧!老子这是为了谁!还不是为了这个家,为了你和孩子?”时,当她忍受不了他渐露的狰狞面容提出离婚时,他狠狠掐在尚在襁褓中儿子细嫩脖颈间时,心灰意冷之下,她选择了暂时的逃离。一本财商教育书籍的出现,改变了她的惯有思维。为带出那个可怜的孩子,为给母亲一个幸福的未来。几年间,她努力拼搏奋斗,却依旧是穷困潦倒,正当一切都在向着预期前进时,却被突然查出的癌症,轻易毁去。上天待她终是不薄的,再睁眼,她却回到了充满希望的十岁。既然,让我重生,那么……【片段一】“什么都靠不住,只有自身强大,才能把握命运。现在弱,不代表永远弱。不怕你没有一身强者的本领,担怕你失了一颗强者的心。”女子身上,仿若注入世间最为强大的力量,披靡天下,让人有种世界兼匍匐于其脚下的错觉。那坚毅的眼神,弱小的身体,无不扣人心弦。“咱家要钱没钱,要权没权,要人脉没人脉,有强者的心有个P的用”稚龄的妹妹面对家徒四壁的境况,对姐姐莫名的自信不以为然。“钱不是万能,只有学会赚钱的本事,运转金钱的能力,才是立世之本。而当你一个人,就可以轻易制造或者挽救一场金融灾难时,当你有足够颠覆世间的能力时,一切便都不再是问题。你就是金融界的王,也将是这世间的王。”——金融女王。温蓉语当她站在巅峰时,幼时的话语,却成为了青年一代的座右铭。【片段二】:“我管你去哪?睡野地那也是你自己的事情,我只是你的姑姑,你父亲的妹妹,不是你亲妈,你想离婚还是想干嘛,都先滚出我家再说”(前世,姑姑在她绝境中,深夜投标时,绝情的话语,依然历历在目。今生,情况却截然相反呢!“我亲爱的姑姑,不好意思,您只是我父亲的妹妹,不是我亲妈,您是病也好,死也罢,请离我家远点,不要把我家那漂亮的地板弄脏,您……赔不起的。”“你这个吸血鬼,狼心狗肺的东西,亏你小时候吃不起白面馒头,我半袋半袋的偷偷给你送呢!”“来人……给我姑姑送一车白面,以谢她……昔日赠面之恩。”恩者,滴水以涌泉报。仇者,鞭尸,千百倍以报之。——金融女王。温蓉语【片段三】:“姐姐,有人欺负我。”“走,揍他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