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430900000099

第99章 鸡父之战(下)

晦日,是夏历(农历,阴历)每月的最后一天,即大月三十日、小月二十九日,正月晦日作为一年的第一晦日即“初晦”。

“晦气”和“晦日”都有一个“晦”字,但不同于“晦气”的不吉利,“晦日”是个寄托了古代中国劳动人民祛邪、避灾、祈福的美好愿望的日子,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古代传统节日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一天,人们要到野外游玩、宴饮,文人骚客们写晦日宴游的诗很多,杜甫的爷爷、恃才傲物的狂人杜审言就曾经诗过:

月晦随蓂(míng)荚,春情著杏花。

解绅宜就水,张幕会连沙。

歌管风轻度,池台半日斜。

更看金谷骑,争向石崇家。

但有一点必须牢记:晦日虽好,但为兵家所忌,这一天不可出兵打仗,因为煞气太重,对国家不利。

楚联军按照以胡、沈、陈三国为前军,许、蔡、顿三国为中军,楚军为后军的层进式阶梯之法处军(驻军、宿营,安营扎寨),这个处军之法的好处是敌人进攻时,必先攻其前军,如果前军溃败则中军接战,不管战况如何,后军总有充裕的时间组织有效的防守和反击。

如果局势不乐观,后军也可从容撤退,是一个以逸待劳、万全之法。

孙子曰过:“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

司马薳越虽然没读过《孙子兵法》,但实战经验毕竟还是有的,这是值得肯定的一点。

但孙子还曰过:“故善攻者,敌不知其所守;善守者,敌不知其所攻。故知战之地,知战之日,则可千里而会战;不知战之地,不知战日,则左不能救右,右不能救左,前不能救后,后不能救前。”

经过公子光和吴王僚的彻夜讨论作战计划、制定军事策略、统一战术思想,终于形成一万全之策——奇袭。

具体计划是这样的:

在行动策略上,吴军迅速而隐秘的向楚联军靠近,等待时机,利用“晦日”楚联军松懈之时,乘敌不备,发动奇袭。

做作战要领上,先以一部兵力佯攻胡、沈、陈的军队,示弱以诱之(“去备薄威”),打乱联军防守,然后以“敦阵整族猛攻之”的灵活战法,集中兵力攻击楚军本身。

一切既定。

突然,公子光有一个疑惑,问道:“大王准备派哪位大将‘去备薄威’?”

吴王僚眼底闪过一丝寒光,盯着公子光说道:“敌众我寡,但此战关系重大,将决定吴楚二国未来在江淮领域统治权,非久经沙场、军威素着之人不得胜任。”

公子光一听,这说的不就是我嘛,诱敌深入风险极大,搞不好自家性命不保,看来吴王僚处心积虑想置自己于死地。

吴王僚继续说道:“你帅不习战阵的三千囚徒为右军,攻胡、沈、陈,然后假装不敌,诱兵深入,寡人和公子掩余分帅中军和左军预作埋伏,只待敌军一到,三军合一,将其击溃,胜负可定。”

说完,右拳一攥,做胜利状。

一切就绪。

公元前519年(楚平王十年)七月二十九,是晦日(七月小),按照当时的惯例准则,这一天任何国家都不能动武。

任何国家不包括吴国,吴军从来不按套路出牌(《春秋繁露》——“吴不得与中国为礼”)。

当公子光率领的三千囚徒军突然出现在战场上时,完全出乎正在过“晦日”的司马薳越的意料,仓猝之中,司马薳越急忙让胡、沈、陈三国军队迅速做好防备,抵御来犯的吴军。

很快,胡、沈、陈三国军队惊奇的发现,吴军发动的这次攻击很有特点,他们以一种从未见过的、极其松散的队形向自己冲杀过来,很像菜市场打群架的混混。

双方接战不久,胡、沈、陈三国军队又惊奇的发现,这些吴军的先锋部队像豆腐渣一样一碰即散,一击即溃,毫无战斗力可言。

胡、沈之君年少轻狂,陈国夏齧(niè)固执拘泥,他们错误的认为吴军不堪一击,非常傲慢的违背司马薳越命令,跳出防守阵型,反守为攻,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抓俘虏,邀军功。

非常顺利的、不出所料的,胡、沈、陈三国军队被吴军示弱的表象所迷惑,奋起直追,鲁莽的一头扎进了吴军主力预埋的伏击圈中。

在埋伏圈内,吴王僚当机立断,帅军从三面突然出击,痛击胡、沈、陈三国军队,眨眼功夫便战胜了胡、沈、陈三国军队,当场俘杀了胡、沈国君和陈国大夫夏齧。

紧接着,吴国将这些战败的士兵又放回阵前(“舍胡、沈之囚”),命他们拼命往回跑,跑慢点的追上便会被斩杀,营造一种慌乱的战场效果。

这下就很要命了,胡、沈、陈三国的溃军鬼哭狼嚎地跑回来,直接冲到许、蔡、顿三国军队之中,口里还叫嚷着:“快跑啊,吴军把国君杀死啦,太厉害了。”

这时,吴军在后乘胜擂鼓呐喊冲杀向前,气势百倍,漫天旗帜直扑许、蔡、顿三国军队而来。

许、蔡、顿三国军队的阵势本已动摇,又见吴军来势汹汹,人心惶惶,本来就不甘心陪死的许、蔡、顿三国军队哪里还有作战的勇气,于是纷纷乱作一团,丢盔弃甲,掉头就往楚军方向溃流而去。

俗话说,兵败如山倒,一场战役的失败,往往显示出摧枯拉朽、山崩地裂的态势,甚至在主力还未伤到毫发的状态下,由于溃军的冲击,战斗序列就已经分崩离析,败局基本已定。

楚军也一样,正感吴军软弱无能之时,忽又见己军漫山遍野狂奔而来,还没来得及把阵势摆开,即被许、蔡、顿三国的溃逃扰乱了士气,冲散了阵型,“三国奔”导致楚军迅速土崩瓦解。

后面的吴军随即又冲击过来,楚军仓猝后撤,随之“大奔”,最终陷于万劫不复的败境,被吴军斩杀无数。

随后,吴军分兵,夺取州来。

原本以为这会是一场一边倒的战役,结果却以吴军的全面胜利而告终。

不幸的是,这场战役还没结束。

楚平王的前夫人(太子建的母亲)被逐回蔡国后估计过得不顺心,见蔡人败归,得知孙儿(公子胜)在吴国,又自觉复宠无望,便暗同吴人,恳求接其入吴与其孙相聚,作为交换,她表示可以里应外合,助其攻蔡。

为了继续打击楚江淮联盟,公子光又奉吴王僚之命攻入蔡国,获财无数,随后进入郹地,将建之母接到了吴国。

后来,公子胜在奶奶和伍子胥的爱护下茁壮成长,后来被楚国召回,被封在白地,所以他还有一个我们耳熟能详的称呼——白公胜,白起的先辈。

盟国蔡国被吴军入侵,还把王妃搞丢了,司马薳越闻之大惊,这个脸可就丢大了,立即调兵前去追赶,但为时已晚,吴军已去多时。

连番兵败,如今王妃又被吴人救走,司马薳越自知难逃一死,众人劝慰:“骄兵必败,吴军胜利必定不加防备,不如此时分兵伐吴,也许可能侥幸取胜。”

司马薳越叹气道:“就算侥幸打赢了吴国,也还是戴罪之身,况且丢了君王的夫人,我难辞其咎啊。”羞愧之下就在郢郊的薳澨(shi,今襄阳宜城县北)畏罪自杀。

“得荆平王之夫人以归,实为鸡父之战。”——《吕氏春秋》

“鸡父之战”以楚国完败、吴国完胜而宣告结束。

“鸡父之战”是春秋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不仅打散了以楚为核心的本就脆弱的江淮联盟,还使吴国在拥有长江天险的基础上,又在长江以西拥有了一处攻防兼备的绝佳位置,为日后破楚入郢打下基础。

“鸡父之战”也是楚国春秋战史上最窝囊的失败,左丘明都不好意思说楚国参加了战斗,只是说楚国还没有进入状态就败了(“不言战,楚未陈也”)。

这是一次沉重的打击,打得楚国确实害怕了,损兵折将不说,连王妃也搞丢了,楚人胆战心惊、不得安稳,新任令尹囊瓦(子常)一上台,便决定采取防守策略,于是在增修郢都、加固城墙,用以稳固国人之心。

令尹囊瓦此举引起沈尹戌反感,他对楚平王说道:“令尹这样做一定会使国家灭亡的。”

楚平王很纳闷:“为何?”

沈尹戌说道:“古时候,天子的防守在于守住四方蛮夷,后来天子地位降低,只能守住四方诸侯,让诸侯守住四方边境。即使是这样,百姓仍然能在自己的家园安居乐业,不必因为敌人入侵而担心受怕。

若敖、蚡冒直到楚文王、楚武王,他们那时的领土不过百里见方,尚且不在郢都增修城墙,如今楚国领土数千里见方,却增修郢城,岂不是说明楚国难以守卫自己的地盘了吗?岂不是说明楚国惧怕吴国了吗?岂不是进一步刺激百姓这种恐惧感吗?

当务之急,不在于城墙高低,而是亲近百姓,修治土地,取信邻国,加强军备,加强楚国边境的防守,再图东进。”

沈尹戌一番话说得楚平王不敢苟同,他认为目前最重要的事情是提升将士士气,以雪鸡父、夺妻之仇。

鸡父之战次年(公元前518年,楚平王十一年)冬,急于挣回脸面的楚平王准备帅“舟师”从水路进攻吴国,掐断吴国同长江以西的联系,以此夺回鸡父、州来等地。

沈尹戌坚决不同意此方案,他认为目前楚国边境还没组织有效的防备,将士军心不稳、士气不振,舟车劳顿必会疲惫不堪,如果吴军以逸待劳,楚军必会大败,说不定又会丢到几个城邑。

复仇心切的楚平王怎会听得进沈尹戌忠言,仍然一意孤行,恰好此时越国听闻楚国要伐吴,自告奋勇的站起来,表示要同楚国携手同心一起伐吴。

为了表示诚意,越国的公子仓还送给了楚平王一条威武的战船,并同大夫寿梦一起领兵跟随楚平王。

得到越国的帮助,楚平王得意洋洋,势在必得,但让他没有想到的是,楚军的一举一动都在吴军的严密监视这下。

吴国能够获胜,除了强大的武力外,还有一件法宝——情报。

孙子曰:“故明君贤将所以动而胜人,成功出于众者,先知也。先知者,可取于鬼神,可象于事,可验于度,必取于人而知敌之情也。”

公元前573年(楚共王十八年),晋悼公整饬军备、重置百官之时,已有候奄之官,即斥候,古代军中负责侦察敌情的官员。

吴人建军取法于晋,这种情报制度必然采用。

吴国获取情报的途径除了“候奄”外,还有居于江淮一带的东夷居民,他们自受楚国侵略以来,愤恨楚国的压迫,因此源源不断的向吴国提供情报,并引导其行军的经路与险塞的地形。

因此可知,吴国的胜利,一方面固然赖其勇敢善战的军队,另一方面也有赖其无所不布的情报网,两方面巧为运用,无往而不利。

鸡父之战,吴国对于楚方七国将领的性格与其军队弱点明若观火,使其所有弱点均暴露于战场而供之所用,这就是在说明情报对于作战的重要性。

“知兵者,动而不迷,举而不穷,敌虽众,可使无斗。”——孙子

所以,楚军的每一行动,吴人必先知之。

当浩浩荡荡的楚越“舟师”行至圉阳(yǔ,今安徽巢县南)时,吴军戒备森严,令“舟师”占不到半分便宜,楚平王也觉得此番威慑吴人、提升士气的目的已经达到,于是萌生退意,调转船头从原路返回去了。

当楚平王奏凯回府的时候,楚国边境之民便知道楚国已不能保境安民,官民人心涣散,惶惶不可终日,更不能专心于守御。

果然,吴“候奄”悄悄紧随楚军之后,发现楚国边境竟然没人防守,吴军便蚁喷而出,顺势反推进入楚国,吞并了巢、钟离二邑。

自此,楚国彻底丧失了对吴作战的信心,基本采取消极防御的措施,在吴楚争霸战争中逐渐陷入被动。

面对吴人溯江逆淮而上的强势进攻,蒙受巨大损失的楚平王不得不接受了沈尹戌建议,加强淮河中上游的军事防御,除了派熊相禖、季然新筑处于抗吴前线的巢、卷二地外城以外,还派薳射加固属于三线、四线的州屈(今安徽凤阳县西)、丘皇二城。

至此,楚国终于沿淮河上游构筑了三道防线以防吴国入侵——

第一道防线,在今安徽合肥以南之居巢、霍山一线;第二道防线,在今安徽凤阳、凤台、金寨至河南商城、固始一线;第三道防线,在今安徽亳州、河南新蔡至息县、罗山、信阳一线。

楚国准备凭借大纵深防御系统,来阻挡吴国独特的奇袭战法,但亡羊补牢,为时已晚,失去地缘优势的楚国仍然没有扭转在江淮一带无险可守的可悲命运。

公元前516年(楚平王十三年),楚平王在抱恨中郁郁而终。

关于楚平王的评价,用左司马沈尹戌的一句话足矣:“夫无极,楚之谗人也,民莫不知。去朝吴,出蔡侯朱,丧太子建,杀连尹奢,屏王之耳目,使不聪明。不然,平王之温惠共俭,有过成、庄,无不及焉。”

明明可以成就一代明君,却被司马迁斥之“几再亡国”,也是挺委屈的,怪就怪自己的朋友圈不干净。

“臣闻为人君者,在乎善善而恶恶,近君子而远小人。善善明,则君子进矣;恶恶著,则小人退矣。近君子,则朝无粃政;远小人,则听不私邪。”——魏征。

本章完

同类推荐
  • 乱世至尊:笑揽江山雪

    乱世至尊:笑揽江山雪

    前一世,他是测谎专家,看透世人虚情假意,唯一信任的只有自己能抓在手里的一切;这一世,他是异世大陆上不受尊宠的世子,有着异于常人的血脉却天生体弱多病,权谋算计,赌命猜心,剑挑五洲,所向披靡,下得皇权,上窥天机。且看他如何逆转命运,独步天下,披靡众生,笑傲称神。
  • 天下第一医馆

    天下第一医馆

    一睁眼,便是人命如草芥的乱世芳华。墨白是个大夫,但他还来不及去想治世救人,他首先要考虑的是如何在三天后不死。然后还得考虑怎样才能见一见那已经和自己成过亲,拜过堂,据说国色天香的老婆?最后,他还得想个能在乱世之中活下来的谋生之道,他决定了,就干老本行,很快,乱世之中,战火最猛烈的中心地带,一间医馆开张了。名字还算低调,曰:“天下第一医馆”ps:群号159995598
  • 吉诺弯刀

    吉诺弯刀

    多方混战延续了数百年,人们渴望安定的生活,呼唤英雄重建太平。世家子弟崔景龙,从小道观学艺,成就闪电刀法、绝世将才。17岁返家走上仕途,但却不得重用,仅得500人马演练新军。但他就凭这500精锐新军、神出鬼没的疾风战法和精工制作的吉诺弯刀,创立了强大的汉军骑兵部队,横扫征战各方,并与青年明君刘申结成坚定的生死同盟,改革军政,注重民生,最后荡平各方,一统天下,建立新朝,还天下人以太平盛世。【本书承诺:作者写书收入,分毫不留,全捐母婴慈善,感谢大家的爱心订阅支持!】本书读者群:522375172莲池海会
  • 明治维新亲历记

    明治维新亲历记

    一个英国外交官眼中的明治维新与日本社会。西方知日第一书,时代大变局下看日本上下如何找出路。1862年,萨道义作为英国外交使团翻译来到日本,直到1869年归国,他经历了开放通商、尊王攘夷、下关之战到内战爆发、天皇亲政等一系列日本近代史上重要的事件。他以第一手资料,忠实记录了日本各阶层在大变革中寻找出路的艰难历程。萨道义以他日常所见,揭示了在这场事关日本国运的抉择中,一个民族的觉醒、一个新国家的诞生和成长,以及一种新秩序的构造。
  • 我是奉先

    我是奉先

    一个军事历史专业的前特种兵改行的游戏玩家在意外事故身死道消满心不甘的时候碰到了同样满心不甘的先祖吕布,接下来自然是转世重生,重新走过三国第一武将吕布吕奉先的悲喜人生,不一样的人物注定了不一样的历史,既然已经穿越回不去了,那就闹他个轰轰烈烈,重生的吕奉先注定不会默默无闻,依然将布武天下,也许可以去实现他的那个梦想,东西方两大帝国来一次亲密的交流!读者交流群:36109811欢迎关注新书《野蛮人崛起》,这是一本玄幻类的作品,请继续支持
热门推荐
  • 鉴湖说

    鉴湖说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城堡

    城堡

    《城堡》是卡夫卡三部长篇小说中的最后一部,始写于1922年,小说描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土地测量员K受命赴某城上任,不料却受阻于城堡大门外,于是K同城堡当局围绕能否进入城堡之事展开了持久烦琐的交涉。城堡就位于眼前的一座小山上,可它可望而不可即;它是那样冷漠、威严,像一头巨兽俯视着K;它代表了一个庞大的官僚机构,那儿等级森严,有数不尽的部门和数不尽的官吏,还有数不尽的文书尘封在那里,长年累月无人过目,得不到处理。面对这座强大的城堡,K很无奈,直到最后也未能进入城堡。小说自始至终笼罩着一种神秘、梦魇般的气氛,寓意深刻,令人回味无穷。
  • 阿弥陀佛么么哒

    阿弥陀佛么么哒

    善良是一种天性,善意是一种选择。2个不舍得读完的、暖心的、真实的江湖故事——或许会让你看到那些你永远无法去体会的生活,见识那些可能你永远都无法结交的人。他们很平常,很渺小,甚至奔走在社会底层,但他们很强大、很执着、很坚韧,有爱亦有恨,敢爱亦敢恨。他们不曾被生活模糊了面目、扫荡了梦想,无论现在、过去或者未来,他们都是尘世的特立独行者,努力寻找着处世和入世间的平衡。
  • 故事新编

    故事新编

    "曾经在陈丹青先生《鲁迅是谁?》的演讲中听到一个别致的观点,他说“鲁迅的被扭曲,是现代中国一桩超级公案”,对鲁迅以“政治上的正确”给予他的作品褒扬、抬高,不可怀疑、不可反对,致使鲁迅作品的层次和人格魅力被过度简化,他本身丰富优美的用字,以及风趣幽默的行文,后人常常视而不见,也许我们真的不小心错过了一个可爱的鲁迅。的确,鲁迅是爱憎分明的,但不等于说鲁迅没有情感,没有他温和、慈爱、狡黠的那一面,他也对人、对动物、对乡土、对自然有着特别的情怀。若是仅仅从某一些方面去解读鲁迅作品内涵的全部,这对他是非常不公平的。
  • 海上骑士:尼米兹

    海上骑士:尼米兹

    本书中生动具体地描写了尼米兹的军事生涯,特别是对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担任美军太平洋舰队总司令兼太平洋战区总司令期间,组织指挥的一系列重大海战,打败曾经猖獗一时的日本联合舰队做了详尽的描述。再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日两军在太平洋战场海战中的激烈争夺,以及双方的兵方部署、战略决策、指挥方式和作战经过,反映了尼米兹的作战指导和指挥艺术。
  • 异界逞强师

    异界逞强师

    逼婚逃跑走进一所神秘的学院,走迷路闯进牢笼,意外放出‘妖孽’。没想到一夜谈心后,被这个‘妖孽’缠上了!升级寻宝打怪,被他带着一路躺赢!怎么办,有点离不开他了?群号51260661,欢迎进门~
  • 被诅咒的要塞

    被诅咒的要塞

    日本关东军在东北所建的地下要塞,规模庞大,绵延不绝,日军投降时,一支负责联络的日军小分队,因为没有接到投降命令,就在要塞里隐蔽起来,并猎杀闯到附近的山民和猎人。一支不肯投降的鬼子小队、神秘的地下要塞、东北老林、民国末期的混乱、藏身老林几百年的淘金族,从此,此地似乎被下了索命咒。
  • 腹黑总裁迷糊妻

    腹黑总裁迷糊妻

    3个年前,一场车祸夺走了叶坤最爱的女人夏小希,三年后,一个无知的女人闯进了他的房间;“你们这是在干什么?”云曦仔细的对比着床上两人的动作和那张贴在墙壁上的图画,最后云曦得出结论,即使人不同,但是她可以确定他们的姿态是一样的。而他也可以确定这个女人就是消失多年的夏小希!
  • 闲适中的挣扎

    闲适中的挣扎

    本书收入的文章分为四辑,“阅人”部分以亲历及第一手材料为依据,所涉主要是做编辑的父亲和他熟悉的作家朋友:“涉世”部分是个人经历,包括下乡、就业、旅美及退休生活;“读书”部分包括旧案钩沉、读书札记和影评,其中涉及刘大杰、程鹤西与鲁迅的纠葛,吴清源的民族操守,各依据前所未见的资料做出了澄清;“译文”部分大致是上世纪80年代所作,那时作者泛泛关心过日~本文学,所以译文也包括了不同的文学体裁。
  • 自从砸伤霸总以后

    自从砸伤霸总以后

    本书原名《云端的诱惑》,甜宠爽文/喜剧权谋。那晚她用烟灰缸敲破了某男的脑袋。次日万宣传媒招聘会中,她推开总经理室的门,某男额头见红,带着不耻烙印将她轰出办公室。从此,她认定,此姜某是个势力又卑鄙的大混蛋。可偏偏隔日她却接到这个群星汇聚的传媒公司的聘用通知。她知道他是个有钱有势的霸总,只是她如何也想不到他竟然是这家企业最大的那个佬。————男主姜启贤人设:万宣传媒最大的股东。前董事长独子得尊一声启贤哥,两位老副董及大股东忌惮他,不是因为他的股份,而是因为他的才华及狠辣。这也是为何后来太子爷把公司败了,他能灭了所有人,归并这个一直不能完全控股的企业。女主人设:呃,他的员工,她是来搞笑的!第一次见面就把霸总砸伤了,之后,也就在姜启贤一边修理她的过程中发现她的真,她的美!她比他那个尔虞我诈,暴风骤雨的世界里所有阴谋诡计都可爱得多。也就这么的,让他爱的死去活来……另,推荐作者其他文:《永堕黑暗靠近你》团宠暖文,动作悬疑。《我在南岛盖高楼》现实向征文银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