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437800000263

第263章 鲁国 (一)痴情的人

再说鲁国,属于和稀泥型的,受‘周礼’影响,你不招惹我,我绝不主动招惹你,大家和为贵。

鲁国距离晋楚都比较远,却成为两个大国争取的对像,甚至秦国还曾派特使与鲁国表示友好。

自从鲁庄公之后,鲁国的国君都胸无大志,苟且偷安。离鲁国最近的大国是齐国,齐桓公之后,霸业不再,齐鲁关系时好时坏,特别是齐懿公时期,动辄攻打鲁国,把鲁国人折腾惨了。

那位导致‘鲁难不已’的庆父,死后他的家族保存下来。由于他是庶长子,庶长为孟,故而称孟氏。他的大儿子名叫公孙敖,继承了孟氏的掌门人地位。

由于父亲的不光彩行为,所以政治上,公孙敖也没有大的发展,而他本身也不求上进,挂个虚职。但是,他却继承了他父亲的另一大特点——好色。

这本来也没什么,男人嘛,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只要适度即可。不过,他后来做的事,可就有点不讲究了。

公孙敖在莒国娶了戴己和声己(己姓)姐妹俩,戴己生了儿子姬谷,声己生了儿子姬难。

公元前626年,周襄王派那位内史叔服(就是后来占卜哈雷彗星灾难的那位),去鲁国参加鲁僖公的葬礼。

公孙敖听说他有一手算命绝活,就带了两个儿子,请他给看看面相,占卜一下未来。本来这不合礼制,人家是来参加葬礼的,不是街边的算命先生,给点儿好处就占卜,但既然公孙敖张口,又把孩子带来了,叔服也没有推辞。

看了看两个孩子的相貌,叔服直接下结论:“谷能祭祀你,难能安葬你。谷下颌饱满,后代必将在鲁国昌盛。”

不过是算命,只要没有太糟糕的结论,大家都爱听。但是,叔服的结论也太神奇了,说的那么详细,简直不敢相信。公孙敖也没往心里去,谁敢保证将来会怎样呢?

后来戴己死了,公元前620年,公孙敖没正事,又去莒国,希望再娶个年轻貌美的莒国女子。不过,莒国人这次没答应,认为妹妹声己还在,把她扶为正室就可以了。

眼看美事要黄,公孙敖临机应变,立即改口,诡称自己是给堂弟东门遂下聘礼的。

东门遂,前面多次介绍过,鲁庄公的庶子,因家住鲁国东门,故而以东门为氏,谥号为襄,也称东门襄仲。现任鲁国的执政官,大权在握,力压‘三桓’。

莒国人一听,原来如此啊!东门遂掌握鲁国政权,如果与鲁国亲上加亲,绝对是好事,于是就爽快地答应了。

当年冬季,徐国讨伐莒国,莒国请求和鲁国结盟,增加一个盟友。于是,鲁国就派遣公孙敖前去结盟,毕竟都是亲戚,好说话,顺便给堂弟东门遂迎亲。

结果回返到了鄢陵(今山东省沂水县西南)的时候,公孙敖登上城楼一看,哎呦,那小女子太标致了,真是让人‘寤寐思服,辗转反侧’。公孙敖实在舍不得,干脆一不做二不休,自己直接占有了。

东门遂正披红挂绿兴高采烈敲锣打鼓准备做新郎呢,结果未来的媳妇被堂弟半路劫走了,这算啥事?男人最痛恨的就是这种事,窝囊、丢人、憋屈,心中的愤怒可想而知。

此时,‘三桓’还没有兴起,东门遂是鲁国的执政大臣,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岂能咽下这口恶气。他立刻报告鲁文公,请求发兵攻打公孙敖。

这事,鲁文公也替东门遂打抱不平,兄弟之间,没这么干的,缺德。他也没仔细考虑后果,就准备答应。

关键时刻,叔牙(‘三桓’之一的叔孙氏)的孙子,叔仲惠伯听说了,赶忙劝阻道:“我听说‘战争起于内部叫做乱,起于外部叫做寇。’寇尚且伤人,乱就是自己人打自己人了。现在臣子作乱,而国君不禁止,引来外敌怎么办?”

叔仲惠伯,前面刚刚介绍过,为人忠诚正直,曾经把要占卜的内容,提前告知龟甲。

鲁文公终于醒悟过来,明白后果的严重性,就阻止东门遂的复仇计划。

但是也不能就这样不了了之。媳妇被抢,如果默默忍受,那样东门遂也太丢人了,还怎么在官场混。

最后,还是叔仲惠伯出面调停:东门遂你也不要娶那位莒女了,美人已非完璧;公孙敖呢,为了安抚兄弟那颗受伤的心,你把那位莒女退回莒国,也不要娶她了;大家都不要,彼此还是好兄弟。

这馊主意,可苦了那位莒女,真是:

美人卷珠帘,

深坐蹙峨眉;

但见泪痕湿,

不知心恨谁?

没办法,国君发话了,事已至此,还能怎样?这件事就这样平息下来,那位莒国美女被退回莒国,可是够郁闷的。

‘一日夫妻百日恩’,这位公孙敖,很痴情,简直就是痴情种。过后,他心中时刻惦记那位美女,几乎念念不忘,甚至想放弃一切追到莒国,却一直没有机会。

第二年秋,周襄王崩,公孙敖代表鲁国去王室吊丧。

本来,这是关乎国体的大事,半点马虎不得。然而,公孙敖竟然做出一件让天下人瞠目结舌的事情:带着送葬的彩礼,半路直奔莒国,跟随那位美女缠绵去了。

什么王权富贵?什么忠君爱国?什么礼义廉耻?我爱,故我存。

问世间,情为何物?为了一位美女,抛家舍业弃国,竟然如此痴心。真是敢作敢当啊!不知道他是为了爱情呢?还是为了美色呢?不知该为他的所作所为鼓掌呢?还是该怒目唾弃?

公孙敖自己称心如意了,鲁国却颜面丢尽。堂堂礼仪之邦,关键时刻闹出如此大笑话,这与叛国有什么区别?那位制定礼仪的周公旦,只能在地下感叹:一代不如一代了。

失败,教育的彻底失败!看来,应该给各位大臣好好上一堂爱国的政治课了。记住,不要总想着权、钱和色,国家利益,百姓利益,永远高于一切。

孔夫子读到这段历史,也觉得丢人,直接载入《春秋》。

面对这位大哥的荒唐之举,东门遂摇头苦笑,无可奈何,只能另派使者,前去王室吊唁。此时,晋国又来找茬,起因在于公元前620年的扈地之盟,鲁文公迟到,故而前来问罪。

东门遂忙着应付赵盾,也无暇顾及那位兄长了。

公孙敖在莒国住了几年,日子过得很滋润,还和莒女生了两个儿子。

当初逃往莒国后,长子姬谷继承家业。他很争气,绝不像他父亲那么荒唐,由于心情不畅,去世较早,死后谥号为文,也称孟文子。

据《国语》记载:有一次,鲁文公想拆毁孟文子的住宅,扩展自己的宫殿,就派人对孟文子说:“我想在外面给你安排个更好、更宽敞的住宅。”

国君张口,谁敢反对?而且许诺有更好的补偿。

孟文子却回答:“爵位,是因政事而设立的;官署,是爵位的标志,早晚用来恭敬地执行国君的命令。我住先臣的官署,用先臣的车服,为了一点利益而更换地点,有辱君命,所以不敢服从。倘若这样做有罪,就请收回我的俸禄和车服,离开我的官署,让里宰来安排我的住处吧!”

几句话顶得鲁文公无言以对,只好作罢。

臧文仲听到这件事后,说道:“孟文子真是善于职守啊!他可以超越他的父亲穆伯(公孙敖),并在鲁国保住后嗣。”

孟文子的儿子孟孙蔑(孟献子),后来执掌孟氏家族,堪称一代贤臣。他配合季文子,‘三桓’开始强大。

鲁国盛产人才,可惜,不盛产英明的国君。

再说公孙敖,原本在莒国好好的,忽然有一天就想家了。常年背井离乡,内心备受煎熬,于是向鲁国请求,想要回去看一看。

姬谷听说父亲想回家看看,很伤感,就替父亲求情。

其实,能不能回来,就是东门遂一句话的事情。他仕途一帆风顺,对公孙敖昔日卑鄙无耻的做法依然耿耿于怀。当初放弃重任,置国家利益名誉不顾,私自携款潜逃,有何面目再回来?岂能想走就走,想回就回?这是鲁国都城,不是地下商场。

姬谷一片孝心,再三哭诉请求。

看着满眼是泪的侄儿,东门遂于心不忍。父亲犯错,不能罪及儿女,而且过了这许多年,恨意也淡漠不少,毕竟都是兄弟,就答应了谷的请求。

允许公孙敖回国,唯一的条件——不能参政。

说实在的,公孙敖对政治根本没兴趣,只要能回家就行,别的都是次要的。回来后,他果然老老实实呆在家里,整天足不出户。估计也没脸出门,见到熟人,怎么说话?

这样消停的住了三年,忽然有一天,他带些财物,又悄然去了莒国。

他这一辈子,只为爱而活,来去很潇洒。

儿子姬谷伤心过度,不久病逝。由于谷的儿子岁数小,临死前,请求让弟弟姬难继承家族职位,这样,至少可以让孟孙氏在朝堂占据一个职位。

虽然公孙敖荒唐,两个儿子还是不错的,没有争权夺利。

痴情种子公孙敖,或许岁数大了,思念故土。没过多久,又请求回国,并让儿子难给鲁文公和东门遂送重礼。对于公孙敖的德行,大家也了解,愿意怎么做随便,只要不参政即可。得到了好处的鲁文公和东门遂,慨然允许他回国。

可惜,这次他的人生,走到了终点。

公元前613年9月,他没能活着回到鲁国,半路病死在齐国。有人到鲁国报丧,请求把他送回鲁国安葬。这原本小事一桩,但东门遂对公孙敖的所作所为一直难以释怀,坚决不同意。

对古人来说,死后不能入祖坟就是耻辱。

当时,齐懿公弑杀侄儿姜舍夺位,后来又囚禁天使单伯和姜舍的母亲昭姬,齐鲁关系降入冰点。

公孙敖的尸体一直停放在齐国,又不能毁尸灭迹,让齐国人也很生气。在我们这里停放尸体,臭气熏天,也不缴费,岂有此理?

长时间不下葬,齐国人比鲁国人还着急。这样僵持着,一直到第二年夏天,齐国人实在受不了,有人帮着孟氏出主意:把棺木停放在齐、鲁边境上,坚决不下葬;公孙敖是鲁国的官员,也是鲁君亲戚,鲁国人一定不忍心看到他的这种结局。

事关国体,鲁国卞邑的官员听说后,忙把这件事汇报给鲁文公。

公孙敖的儿子姬难听了,非常悲伤,面容憔悴,天天立在朝廷之上等待消息。最后,终于得到肯定的答复,允许他接回父亲的遗体。

还不错,公孙敖自己行为不检点,两个儿子挺孝顺,也算教子有方。真应了太史叔服的预言:儿子姬难为他安排后事。

终于走了,齐国人也去送葬。对于公孙敖的葬礼,与他父亲庆父的葬仪一样,并非高规格,因为他们都有罪。

人回来了,却是一具冰冷的尸体。

你说你这么大岁数,抛家弃子去追求美女,到如今躺着回来,图个什么呢?夫人声己挺痛恨,也没有出来看那棺材一眼,只是独自在帷堂里哭泣。

东门遂就更不用说了,想起这位大哥的夺妻之恨,无名火就蹿起来,这成了鲁国人茶余饭后的笑谈。他根本不想去哭丧,回来就回来吧,挖个坑,埋点儿土,悄悄安葬算了。

此时的东门遂,是鲁国的一把手,他要不去,恐怕没有几个人敢去送葬。

这时,那位叔仲惠伯又出面了,他对东门遂说:“办丧事,是对亲人最后的大事。虽然不能有个好的开始,有个好的结尾不也很好吗?您只要自己不丧失道义,怨恨别人干什么?”

这话,终于让东门遂由怒转喜,带着兄弟们一起去送别公孙敖。

公孙敖不以国家大事为重,不以妻儿为重,不争气,但是,他有个争气的孙子,那就是谷的儿子仲孙蔑,后世尊称他为孟献子。

将来孟献子长大成人,叔叔姬难把掌门人的位置还给他,继承了孟孙氏的宗主地位。他将使孟孙氏在鲁国更加强大,与叔孙氏、季孙氏鼎足而立,就是著名的‘三桓’。

正如内史叔服所看的那样:姬难为他送葬,儿子姬谷的后人,负责公孙敖的祭祀。

多年以后,公孙敖在莒国的两个儿子来到鲁国,也算认祖归宗。见到两个弟弟,孟献子非常喜欢,全鲁国人都知道。

如此忽然平步青云,难免招人嫉妒。于是,有人在孟献子前面说小话,提醒他这俩人是来要杀死他,谋取孟孙氏政权的,必须提防着。

所谓‘众口铄金,积毁销骨’,一次两次无所谓,时间长了,孟献子心中也犯嘀咕,就和当时的执政大臣,‘三思而后行’的季文子交流了一下。

这事,很快传到那两位的耳朵里。他们很是惭愧,说:“他老人家喜爱我们,全鲁国人都知道;我们却因为要杀死他而臭名远扬。如此违背礼制,还不如死!”

后来,俩人在不同的城池守门,遇到贼寇,都战死了。

人的品质,有时候,要用生命来诠释,代价太大了。

公孙敖,真是个痴情的人。像他这样,为了美女而不顾一切抛家弃国的,实在少见。

同类推荐
  • 运河天地之大明第一北漂

    运河天地之大明第一北漂

    “狼行天下吃肉,狗行天下吃屎!我们北京的老爷们儿,甭管到哪儿,必须倒下是一座碑,站着是一面旗!活,就要活出一个人样来!”北京青年任义穿越到明朝永乐初年,成了大将柳升府中一名最底层家丁武六七,从此开始了他平步青云成为大明第一北漂的欢乐传奇。五湖四海皆朋友,三教九流有亲人!--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中国通史(二卷)

    中国通史(二卷)

    《中国通史(全2册)》以时间为顺序,收录了从盘古开天辟地起,历代王朝的重大历史事件及人物的事迹,全方位介绍了历朝历代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科技文化的突出一成就,内容涵盖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外交、科技等各个领域。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要理解现实必须懂得历史,借鉴前人得失。《中国通史》正是适应历史发展的需要,采用全新的体例形式编纂的一部全景式展现中国历史的新型图书。
  • 不可不知的历史常识大全集

    不可不知的历史常识大全集

    《不可不知的历史常识》是一本关于历史的通俗读本。在《不可不知的历史常识(精华版)》中,涵括了博物、地理、地名、名胜、典故、风俗、政治、经济、军事、文学、生活等诸多方面,并以分门别类的方式加以编纂。从而方便广大读者的阅读和查阅。溯古可以明今,鉴往能够知来。了解了一个历史常识,就是阅读了一则精彩纷呈的故事、掌握了常识背后所蕴含的深厚底蕴、增进了对历史乃至现实的解读与把握。
  • 三国大气象师

    三国大气象师

    穿越汉末荆州一名出身低微的寒门少年,内有名门世族轻视排挤,外有天下大乱,战祸将至,生死难料。那又如何!我有超级量子气象系统在手,翻云覆雨,天崩地裂,尽在我一念之间。看我如何崛起于寒微,搅动风云,与天下群雄争锋!周瑜:阿西巴!怎么东南风变成西北风了?糟糕,特么的火船反烧回来啦!曹操:我火烧乌巢,眼看就要烧尽袁绍粮草,怎么晴空万里突降大雨,贼老天啊,你坑我的吧!刘备:这六月酷暑为何天降大雪,冻死我也,云长翼德,咱兄弟三儿快来抱团取暖啊!孔明,速去暖床!苏哲一脸茫然:我昨晚就是做了香艳的美梦而已,怎么一觉醒来,十八路反苏联军就都不见了?众红颜知己:夫君,昨夜天降大雨,他们都被冲到海里喂鱼去啦!
  • 三国之魔王

    三国之魔王

    把曹孟德扼杀于摇篮之中是成为魔王的第一课杀死魔王,才是真正成为魔王
热门推荐
  • 总裁老公,晚上见

    总裁老公,晚上见

    身为独生女却被父亲冷落,更被他商业联姻卖给了别人。虽说这个别人是她的青梅竹马,可青梅竹马不爱她,还一直怀疑她居心叵测,她气笑,居心叵测个鬼!她转身离开,却又被他花式求爱缠住,“老婆求别走,我保证以后一定会让你幸福!”
  • 凤临天下:摄政王的宠妃

    凤临天下:摄政王的宠妃

    一朝穿越,遇到帝国至高无上的摄政王,她对他一见钟情,公然求婚,“一年之后我们成亲如何?”他淡然偏首,只当她是童言稚语。彼时却并不知道,稳固的心防已经开始慢慢失守。他是雍容儒雅却心深似海的帝师,教导着少年皇帝一步步成长,他的眼里,只有家国天下,从无儿女私情。数年之后,身边聚集桃花,面对集体告白。她淡然一眼瞥过去,发丝轻扬,笑容狂肆,“谁有摄政王的俊美无俦,文韬武略,谁能让本郡主心甘情愿喊一声……本郡主就嫁给他!”最后两个字出口,众家俊男齐齐晕倒。书友群:487939197,欢迎勾搭,新坑已开【辣手狂妃:夜帝,跪下】坑品有保证,请大家多多支持!
  • 转经行道愿往生净土法事赞

    转经行道愿往生净土法事赞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变身之缘来是你

    变身之缘来是你

    张黎表示有些绝望,自己不是已经死了吗?怎么又活过来了?总算接受了自己复活了的事实,又惊讶的发现,他即将征战沙场的意大利炮居然……(都市传统变身嫁人文,非替身,非穿越,非萝莉,非百合,非第一人称。简介很无力,有兴趣的,可以点进正文看一看,相信不会让你太过失望的。)Ps:本书不定时更新,保证不太监。
  • 俏皮小毒妃:世子你别跑

    俏皮小毒妃:世子你别跑

    别人穿越那是金手指大开,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生活要多惬意便多惬意,反观她,无靠山,无娘家,无身怀绝技,整一个的三无产品,日常生活没有金山银山,山珍海味,郎情妾意,有的只是生活的调味剂,招数没有最狠只有更狠。重活一世,只想安安静静的当一个小透明,不争不抢,偏偏天不遂人愿,各路人马明争暗斗,风云诡谲层出不穷。面对绝境应该怎么办?面对诸多猜疑又该如何脱身?且看她如何在这一世步步为营,细心筹谋,为自己赢的一片天地。
  • 诗学第四辑

    诗学第四辑

    一种诗歌观念的形成和固化,除需要有勇气的开拓者之外,一群人甚至几代人的坚守与倡扬更是不可或缺。如此这般,曾经的"先锋话语"亦或"不经之谈",...
  • 上下而求索(科学知识大课堂)

    上下而求索(科学知识大课堂)

    为了普及科学知识,探索科学发展的历程,领略科学丰富多彩的趣味,弘扬科学名家的丰功伟绩,学习科学家不懈的创新精神与无私的奉献精神,培养青少年科学、爱科学的浓厚兴趣,并密切结合青少年朋友日常的生活与学习特点,我们组织编写了这套《科学知识大课堂》。作为一套普及科学知识的通俗读物,本书有别于专业的学术论著,侧重于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注重对青少年科技素质的培育、科学兴趣的培养、科学精神的塑造与科学方法的启迪,不求面面俱到,但求言之有物,物有所指,指有所发。
  • 红楼之为你钟情

    红楼之为你钟情

    弱水之畔,三生石旁。灌溉之恩,恩义难忘。弱水之畔,悠悠情伤。救命之恩,情深不忘。悠悠竹林,潇湘之中。照顾之恩,恩情不忘。隐隐风雨,萧然亭中。两世之情,一生相报。虽然是妹妹和水溶之间的故事,但是却是另一种深情相望。
  • 树宗

    树宗

    考古发现的岩洞里,有十二幅巨大壁画。里面刻着一棵参天大树。青木意外的启动了这十二幅神秘壁画,重生成为了云南的一株小树苗。这是青木的进化史。这是众生万物的进化史。
  • 巾帼侠客行

    巾帼侠客行

    慕容熠是我对自己内心中的武侠世界的幻想在繁忙的学习中我钻进她的身体在遥远的古代来一场属于自己的闯荡她是上君阁阁主的小女儿她可不贪玩从小勤文练武未满十五便是姣好模样不凡气场……不过。。。呃,呃,咳咳,她是挺好的就是不太像个女生父亲慕容殷对他这个女儿真是又爱又头疼但他万万没想到自己从未离开过的女儿竟然擅自离开了上君阁从此再无音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