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446400000062

第62章 卷土重来(下)

李敢气得哇哇大叫,破口大骂,吴猛急忙制止。耿恭眉头紧皱,长叹道:“看来,猛弟所言不虚,陈都护与关校尉,对我立下军令状、收复乌孙两事耿耿于怀,其实我只知尽忠效国,哪有一丝独占军功的念头?真是人心难测,宦海难从呀。”耿恭想起哥哥耿秉屡劝凡事要如履薄冰、如临深渊,这时才深有体会,可是以自己性格,如何办得到呢?一时满心伤怀。

吴猛见耿恭失望不已,久久不语,关心问道:“大哥,你怎么了?”耿恭突然站起来,咬牙道:“陈睦、关宠不出兵又怎么样?借乌孙十万兵,与弟班超联合,一样能荡平西域!”李敢举起玄铁刀,高声道:“哥哥说得是,陈睦、关宠算个鸟,他们不出兵,我们一样能将焉耆打得落花流水!”

耿恭至乌孙王宫,索兵十万,元星子欣然同意。这天,耿恭与吴猛查看行军地理,商议军情,忽来两名车师使者,满脸风尘,衣衫破损,神情焦急地冲进来,耿恭惊讶道:“什么事情,这么紧急?”

一使者苍惶道:“耿将军,不好了,大事不好!匈奴、匈奴大举进攻车师,后庭已陷没,兵锋已到前庭,前王安得据住城墙,日夜督战,岌岌可危啊,请将军速速派兵回援!”

耿巷大惊,站起来道:“匈奴有多少人?”使者道:“漫天漫地,不计其数,全是匈奴的人!”

耿恭又细细询问了一番,奋然道:“两位使者但请放心,你们一路辛苦了,今晚稍作休息。明日,你们返回车师,告诉安得,无论匈奴来兵多少,只教我耿恭有一口气在,定不会置之不理,定要将匈奴驱逐出车师!”两名使者千恩万谢,回去休息。

耿恭重重坐下,焦虑道:“我派兵探过,上一次斩杀匈奴过半,匈奴一路逃亡,龟缩在坚昆一带,早已胆战心怯,哪有勇气再敢出兵?所以,我才放心前来攻打乌孙,进而欲平龟兹、焉耆,扫平西域,再掉头来消灭匈奴,令匈奴世世代代不能与汉为敌!可是,为什么这个时候,匈奴却倾巢出动,直攻车师。很显然,他们这是围魏救赵的计谋,迫使我们放弃攻打龟兹、焉耆,匈奴之中,除了呼衍王有这个谋略,还有谁?为什么会这样?”

吴猛仰起头,缓缓道:“只怕有内奸!”

“不管那么多了!猛弟,你召范羌、李敢、高远他们来,大家商议商议。”吴猛得令,转身离帐。

诸将皆到,耿恭道明匈奴大举进攻车师一事后,帐内气氛陡然凝滞,大家都知道,这一次匈奴卷土重来,必然有备,凶险万分!惟李敢跃跃欲试,大声道:“哥哥,怕他做什么?匈奴来的人越多越好,老子杀他个七进七出、片甲不留,好好出出老子心头的恶气!”耿恭并不回答,起身来回踱了几步,问:“车师危急,大家说说,救还是不救?”

石修道:“匈奴势众,我军兵不过二千,怎么能去救车师?匈奴攻克车师后,必然会攻击金满城,金满城四面平原,易攻难守,张封只有五百兵力,难以支撑。耿将军,不如回军金满城,固城自守,再派人到玉门关求援。”

高远道:“石修说的是,我们这么点兵,怎么救?还不是驱羊入虎口?自投罗网了。”李敢眼一瞪,大喊道:“高远,你平时啥也不怕的,这么多匈奴,难道你也害怕了吗?说,是不是高锋教你这么胆小的?”高远张嘴想反驳,耿恭把手一招,高远忙合拢嘴。耿恭问道:“吴猛,你的意见呢?”

“大哥,救车师,必死无疑!但是,我大汉素以仁义与信用著称,若不救车师,坐看车师为匈奴消灭,西域诸国必将心寒,尤其是莎车、于阗、乌孙等那些已归顺的国家,他们会怎么看待我国?一个没有责任、没有担当、没有血性的国家,怎么能让他国臣服?到时匈奴未到,这些国家都已投降匈奴了。那时,形势更为严峻,对汉军更为不利!”

“正是!”范羌朗声道:“吴猛说得对!救车师,最重要的是告诉西域诸国,我大汉有诚信,有担当,无论遇到什么困难,绝不会弃西域而顾,即使自身不保,也会奋不顾身!西域诸国见了,必会十分感动,从而世世代代臣服我国。”耿恭大喜,道:“不错!以前,我和弟班超纵论天下时,就讲西域素无信用,反反复复,降降叛叛,终无定论。降西域,必须恩威并用,抚剿得宜,使其不能叛、不敢叛、不想叛。这样,西域才能永远臣服我国,成为我国西北边陲的重镇,成为抵抗一切外来攻击的战略缓冲区!现在,匈奴杀来了,是的,漫天漫地,不计其数,车师危若累卵。从大局来看,纵使我们全军覆没,也要以诚信、以血性,告诉西域诸国,我大汉勇士,无论什么时候,都不会抛弃、放弃任何一个国家!”诸将听了,热血沸腾,拨出兵器,在地上一顿乱砍,奋然道:“粉身碎骨,勇往直前!”

耿恭徐徐道:“谁愿领兵三百,去救车师?”

话音未落,一人应声道:“我愿往!”耿恭定睛一看,却是吴猛,余将亦随声应道:“我也愿往!”烛火熊熊,映照着每一张激奋的脸上。为了国家,为了百姓,这些勇士,壮志激昂,不顾生死,挺身而出!耿恭望着,眼眶不禁湿润了。

同类推荐
  • 不忍细看的大唐史

    不忍细看的大唐史

    回味历史,品读人生,以史为鉴,方明得失。正说大唐帝国历史,全景再现了中国历史上很强大帝国的崛起、兴衰和没落。一个激动人心的时代,一段壮阔恢弘的历史,讲述了大唐的盛世传奇。不忍细看,看到了太多的斗争与杀戮;不忍细看,看到了太多的意外与无奈。但我们仍想走近唐朝,追溯那段盛世光华的大唐岁月。娓娓道来的叙述,慢慢地浸进历史,这份细腻带给读者一个与众不同的唐朝,值得玩味。
  • 大汉第一狠人

    大汉第一狠人

    穿越大汉,小霍霍战战兢兢数年。本以为自己成功至极,可谁知……一道目光自始至终都在盯着自己。那是一道开始时期望如焰,一直保持威风八面镇天下,更能洞穿乾坤混不怕目光里……已经掩盖不住失望。之后,小霍霍痛苦一世。谁知上天似是有灵,再重活!这一次,他只能被迫做出改变。那道目光,越来越满意,他也愈发彪悍狠辣……一个,被逼出来的狠人。赫然成了大汉,无人可比的狠人。巫蛊之祸?小霍霍把眼一睁,落子于盘,招手道,“江充你过来!”“陛,陛下…看,看今日之,之大汉,是谁家之,天……”小霍霍搭弓射箭,如流星坠地,恍若冠军于世。那道目光,微微闪了闪,一脚踹出:“罚银一百,可服?”小霍霍曰:“不服!”
  • 大唐岭南王

    大唐岭南王

    新书《隋末第一狠人》,五月份就已经上传,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前来看一下,保证更加精彩!现代铁匠穿越到唐朝岭南冯盎之二子身上,且看猪脚如何破突厥,征服南洋,奴役倭岛,如何打造盛世大唐,巍巍中华,当让四方臣服。
  • 回到宋朝中状元

    回到宋朝中状元

    千年难得一见的流星雨,把他送到了南宋末年,蒙古即将灭宋,华夏民族将要第一次亡国,他竟然莫名其妙的被宋理宗最喜爱的瑞国公主看中,并因此考取了状元。。。
  • 大唐好相公

    大唐好相公

    武德六年,大唐初定,百废待兴。太子稳坐东宫,李世民野心勃勃。武将定江山,文臣思治国。穿越来的秦天只想当一个好相公,让自己的家人过上好日子。
热门推荐
  • 湛蓝色夏季风

    湛蓝色夏季风

    我们溺爱蒲公英,溺爱那个湛蓝色的夏季,可是我们都不曾注意到蒲公英的花语——无法停留的爱……
  • 军用直升机科技知识(上)(军用航空航天科技大视野)

    军用直升机科技知识(上)(军用航空航天科技大视野)

    不论什么武器,都是用于攻击的工具,具有威慑和防御的作用,自古具有巨大的神秘性,是广大军事爱好者的最爱。特别是武器的科学技术十分具有超前性,往往引领着科学技术不断向前飞速发展。
  • 太上说中斗大魁保命妙经

    太上说中斗大魁保命妙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四宜堂集

    四宜堂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三十岁左右决定男人一生

    三十岁左右决定男人一生

    30岁左右的男人,你可以不成功,但不可以不成熟;你可以没有地位,但不可以没有品位;你可以平凡,但不可以平庸。
  • 磨刀

    磨刀

    沙啦、沙啦、沙啦……一楼天井的磨刀声由刚才沙沙沙的快板改成慢拍。有经验的农人都知道,沙沙沙是粗磨,急促、有力、速度快,是快点让刀开口;但磨出的刀口粗糙,不均匀。一般是在粗刀石上走。而沙啦、沙啦、沙啦像拉长锯,一个沙啦就让刀口在细刀石上走个来回,这样多沙啦几个来回,拿起来,用拇指在刀口上弹一弹,检查一下,不行放在细刀石上再走,再沙啦几个来回,一把钝刀就会锐利起来。钝刀是沉睡的。它的刃裹在厚厚的铁里睡,只有经粗刀石、细刀石反复的沙沙沙和沙啦才能把它唤醒。醒过来的刀会渴,吃茅草、吃柴禾都行,最好是饮血。现在,这把长柄的大砍刀它醒了。
  • 回到山沟去种田

    回到山沟去种田

    文案一:3D魔幻城市逼死导航狗!只有回家去种田!种树,养鱼,遛狗,培兰,下河,跑山……在山沟里也能玩出多彩的人生!文案二:回岭新云认雨痕,到溪老叶缱乌村。山梅冷彻疏香寂,沟李夭秾乱雪陈。去尽远山随柳日,种开新菊待词魂。田中紫陌今何岁,也问桃溪避世人?文案三:好吧其实不会写文案……欢迎喜欢本书的朋友加群讨论:658021624
  • 他的镜中美人儿

    他的镜中美人儿

    美人儿在吗?在吗?你好在吗?美人儿在忙吗?美人儿认识一下好吗?渴吗?饿吗?有空出来见个面吗?美人儿你今天又可爱了……自从顾二少发现自己的镜子里有个美人儿,他不渣了,不浪了,不丧了~~生活有了动力,人生有了目标,美好的明天在等他!后来……镜子碎了……莫慌,镜子教你重新做人。
  • 前世三转经

    前世三转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羡云

    羡云

    古语有云:不忧无情,反忧情多误心;沈黎一朝大梦复醒,重回十五年前;本欲自立自强,脱离南域与燕京的泥沼。然而十五年前的枕边人,却似乎与之前的记忆不一样;原先冷肃端重、不耽情爱的大公子,成了用情至性、温存体贴的好丈夫。这视为累赘、多年后名存实亡的夫妻情分,继不继续成了沈黎的头等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