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超人
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
——《中庸》
“尊德性”,就是内在的注重道德修养,强调内省治心;“道问学”,就是外在的注重学习实践,强调钻研实干。“至广大”,就是俯仰天地,眼前纵有千古、横有八荒,胸怀宇宙万物、天下国家、黎民苍生,有一个大格局;“尽精微”,就是明察秋毫,深谙人性,精通物理,有一颗慧心。
“极高明”,指才智,高瞻远瞩,智慧超群,学识、思想、才能都比常人高很多;“道中庸”,指表现,低调,真人不露相,中规中矩,与常人无半点差异。
“温故而知新”,就是既了解过去,又把握着未来;既有历史情怀,又热爱时尚,而且善于在历史与现实的对比中,发现更深刻的内容。
“敦厚以崇礼”,就是既朴实厚道、单纯简单,又练达人情,对于待人接物的这套礼仪规矩非常在行。
这样的人,就是中国儒家推崇的君子,真正做得到这些并达到一定高度的人,被尊为“圣人”。圣人,在我看来就是中国式超人。中国式超人不会飞,看起来跟平常人一样,但内在的力量强大无比。而且,中国式超人是人,不是神,只要努力,凡人都可做得到。
圣人是一种典范
规矩,方圆之至也;圣人,人伦之至也。
——《孟子·离娄上》
孟子曰:“圣人,百世之师也。”
——《孟子·尽心下》
君子动而世为天下道,行而世为天下法,言而世为天下则。
——《中庸》
曾国藩早年立志:不为圣贤,便为禽兽。他当然没有成为禽兽,那么他做到圣贤了吗?他做到了!用唐浩明先生的话讲:曾国藩是践行中国传统文化最不走样的。他已然成为一个人生的范本,很多人将他的“动、行、言”作为学习的典范,作为一套比对检测、自我审视的参照标准,所谓“人伦之至”,不过如此。
先秦的儒道及诸子百家,都大讲圣人如何如何。基督教、伊斯兰教里面也都有圣人。孙悟空决定给自己封个最大的名头,最后自称为“齐天大圣”。那么“圣”到底是什么呢?
《孔子家语》讲,人分五等,圣人最高,以下依次为贤人、君子、士人、庸人。“所谓圣者,德合于天地,变通无方,穷万事之终始,协庶品之自然,敷其大道而遂成情性。明并日月,行化若神。下民不知其德,睹者不识其邻。”按这个说法,圣俨然就是神,只是看上去如你家邻居一样平常。这是强调了一种止于至善的理想主义的人生方向。
现实中,那些被尊为“圣”的人,并不神奇。比如孔子、比如武圣关羽、书圣王羲之、诗圣杜甫,等等,还有周总理,有人写他的传记,就以《走下圣坛的周恩来》为名。他们都是活生生的人,有七情六欲,也有缺点,也犯错误。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点,你知道是什么吗?他们都在某一方面做到了极致,成为了后人追摹仿效的典范。这就是圣人的意义所在。
很多杰出之人称不上“圣”,但其人生的某一方面也近乎一种极致和典范,其文字或行为有鲜明的风格和魅力,被后人津津乐道,成为一个文化的符号,比如苏东坡、文天祥、鲁迅、胡适等。还有更多平凡之人,没有做到过什么极致,但他曾有故事,让人喜欢,让人想望,以至成为了一种传说,就象陈淑桦的歌里唱的“滚滚红尘里有隐约的耳语,跟随我俩的传说”。在我看来,这样的人都有近于“圣”的可敬。
人淡如菊
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与人德矣。
——《中庸》
这是中国人推崇的君子风度:恬淡内敛,世事洞明,深藏不露。
《菜根谭》里有句话:“肥辛甘非真味,真味只是淡;神奇卓异非至人,至人只是常。”众口难调,有喜欢甜的,有喜欢辣的,有喜欢酸的,能适合所有人的必然是清淡的,比如水。标新立异、与众不同、个性突出的人容易被关注,成了大V,而真正的高人与平常人毫无二致,都在“潜水”。
“淡而不厌”。连续几天在饭店吃大鱼大肉好酒好菜,会感觉很腻。在家里粗茶淡饭、家常菜,天天吃,月月吃,年年吃,却总是感觉非常享受。也可能因为家里的饭是自己爱的人做的吧,要么母亲,要么妻子。做人也一样,有的人情感奔放,对人甜哥蜜姐,宝啊、肉啊、亲啊,过分热情和亲近,就容易让人生厌;做事咋咋呼呼的人,往往很难坚持。君子之交淡如水,平淡相处才可悠远。做事不紧不慢、稳健低调、耐得寂寞、不烦不厌,日积月累,才能有所成。诸葛亮讲,“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就是这个道理。
“简而文”。简单而不失文雅。精神上没那么多包袱,心思上没那么多算计,情感上没那么多痴迷,物质上没那么多欲求,待人接物没那么多客套虚饰。简简单单,坦坦荡荡。风云三尺剑,花鸟一床书。道家讲,“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人生要做减法,减到最后,当然就是一个简单的人。大道至简。
“温而理”。温和平易,不急不躁;理智、理性,成竹在胸。
有这样的修养,才可能真正地体味和洞察自然的变化,能够从近处的情况判断远方的情况,知道风是从哪里吹来,从眼前微小的东西能看到它将来会发展成什么样。古人总结这种能力为:由近探远、睹末察本、见微知著。
深刻的人生见地,以如此唯美的文字来表达,这就是古代经典的魅力。唐代司空曙有段文字与此意境相仿:“玉壶买春,赏雨茅屋。坐中佳士,左右修竹。白云初晴,幽鸟相逐。眠琴绿阴,上有飞瀑。落花无言,人淡如菊。书之岁华,其曰可读。”
好一个人淡如菊!
孔子的理想
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论语·公冶长》
这是《论语》中孔子师徒之间一段著名的对话。在两个学生各自说完自己的志向后,孔子讲出自己的理想:
“老者安之”,就是让老人安心、放心。这是什么?这是孝。有人曾经问孔子什么是孝,孔子说,“父母唯其疾之忧”,一个人唯一让父母担心的就是怕他生病,别的方面父母都对他非常放心,这就是孝。你待人友好,不会被人算计;你遵纪守法,不会被抓去坐牢;你小心谨慎,不会遭遇什么横祸;你工作勤勉,收入自然不差,生活就宽裕,等等。总之,你让父母放心,就是最大的孝顺。而病是无常的,人力不能控制,所以父母偶尔会因此为你担心。有的人可能有权有钱,对父母也非常好,但做的事存在某些风险,让父母跟着担惊受怕,这样就算不上孝。另外,“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对待老前辈,都应如此,做什么事都要认真稳重,让他们放心。
“朋友信之”,就是让朋友信任。朋友的心事,向你诉说,你能保守秘密。朋友出门,把老婆孩子托付给你照管,就算你自己的老婆孩子饿着,也不能让人家娘儿几个饿着。涉及利益的事,则亲兄弟明算账,清清楚楚。另外,朋友托付之事,办得到的,你二话不说;办不到的,则直言相告,不能碍于面子把事揽下,最后却办不成。
“少者怀之”,就是让年轻人感激敬重,哪天你离开他们时,他们会怀念你。怎么做到这一点呢?当然是得给年轻人帮助、提携、引导,给他们积极的影响。
这就是中国文化中圣人的人生理想,没有经天纬地、叱咤风云,没有建功立业、流芳百世,甚至没有强调道德上如何如何。这个人生理想很简单:做个好人而已。
名臣的人格境界
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
——《论语·泰伯》
“可以托六尺之孤”,就是可以托付未成年的孤儿以传承家族。最有名的莫过于“赵氏孤儿”,这是写在《史记》里的真实故事,陈凯歌据此拍的电影,远没有历史真实,也远没有历史更震撼人心。赵家是晋国望族,因故被灭族,只剩下一个遗腹子。公孙杵臼和程婴受恩于赵家,两人设了一个苦肉计保护这个赵氏孤儿,为此公孙杵臼慷慨赴死。若干年后,赵家被平反,恢复权势,程婴抚育的赵氏孤儿也已长大成人。这时,程婴本该苦尽甘来,享受胜利的果实了,可他竟然决定自杀,因为他要去另一个世界告诉公孙杵臼,自己完成了当年的约定。
“可以寄百里之命”,就是可以托付国家政权以传承王朝。最有名的莫过于周公,他是孔子最为推崇的圣人,也可以说是孔子的偶像。孔子曾讲:“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言下之意是,他经常会梦到周公。作为周武王的弟弟、周成王的叔叔,周公在武王死后而成王年幼的情况下,亲自摄政,主持政权,天下大治。数年后,成王长大成人,周公则重新把政权交回给成王。历史上不乏几岁小孩就做皇帝的,背后都有一个效法周公的辅命大臣。
“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就是在民族大义上宁死不屈。最有名的莫过于文天祥。据说他的私生活并不检点,但“临大节而不可夺”,小节也就无所谓了。
我认为,这就是中国历代名臣追求的人格境界。这里面给人最强烈的感受是什么呢?是责任,是勇敢,是文天祥那荡气回肠的《正气歌》所歌颂的正气!
士就是有精神追求的人
子曰:“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
——《论语·宪问》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论语·泰伯》
士何事?孟子曰:“尚志。”
——《孟子·尽心上》
士是什么?一般的解释是知识分子。这个解释有问题。我们看,孔子、孟子和他们的学生,应当是士吧,这些人都是做什么的呢?主要是做两样事的:一是教师,二是官员。教师无疑是知识分子,而官员则有文武之分,武官未必是知识分子,但也是士,在古代的很多国家,武士都是与文士同样重要的阶层。
今天,如果我们仍然把“士”局限于某一两个职业群体,无疑就局限了经典的意义。
士是什么?孟子的说法最到位:士尚志!士就是有精神追求之人。他可以是教书育人的、为官从政的,也可以是从事农、工、商以及其他任何工作的;可以是博士,也可以是文盲。只要他“尚志”,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抱负和理想,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情怀,有利他的仁义之心,就是士。反之,任凭你高官厚禄、学富五车,但只为稻粱谋,为一己私利而活,全无精神的追求,也不算士。
凡有精神之追求者,较之常人,对自身必然有更高远的期许,必然要承受更多的压力,所以,“不可以不弘毅”。“弘”指广大。什么广大?心量、心胸广大,大肚能容他人不能容的无数困难、屈辱、忧患;学识、能力广大,能迎接挑战、驾驭局面、挑起重担。“毅”指长久。什么长久?恒心、毅力长久。屈原讲,“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人活一口气,这口气一辈子不能松,生命不息,奋斗不止。人生是马拉松,谁笑到最后谁才最好看。“弘”是空间的,“毅”是时间的,合在一起,强调了生命的广度与长度,宋代儒家讲修身,对这两个字推崇备至。
再有,就是漂泊,就是奔走闯荡,就是壮游天下,就是奋斗。好男儿志在四方。三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能有多大出息啊。毛泽东十六岁时就“男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这就是士的精神。若干年前,我看松下幸之助的书,有段话让我印象深刻。他说,动物园里的动物每天食物充足、悠闲自得,但只能关在笼子里;草原上的野兽则每天为觅食而奔命,饱一顿饥一顿,风餐露宿,但可张扬野性、自由奔跑。后者就是士的人生选择。
儒家的传统倾向于把“士”局限于官员或知识分子,这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其在民间的影响力。而佛教经六祖惠能的改革,更加亲近当时文盲占人口多数的普通民众。今天儒家要复兴,就必须强调儒家是咱广大老百姓的思想,而不是少数精英的思想。
仁是道德的核心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
——《论语·颜渊》
“仁”作为儒家最高的价值,其含义非常丰富,难以界定。不过,通常人们将上面这句话作为理解“仁”的基础,认为“仁者爱人”,“仁”就是爱别人。这种理解大致是不错的。不过,这句话在《孔子家语》里还有一个版本:
孔子问学生:“智者若何?仁者若何?”
子路答:“智者使人知己,仁者使人爱己。”
子贡答:“智者知人,仁者爱人。”
颜回答:“智者自知,仁者自爱。”
孔子肯定了子路和子贡的答案,对颜回的回答则更加赞许。
我认为,这个版本不但生动,而且更加全面和深刻。仁,既是爱人,又是自爱,是为人与为己的统一。
考古发现,战国时代竹简上“仁”字的写法为上“身”下“心”。可见,仁还是身与心的统一。
总之,在人我之间、身心之间,达到一种和谐统一的状态,就是仁。
然而,人的为己是不必教的,身心的和谐则是教不了的,所以在实践上,儒家重点还是强调爱人。下面,我们着重从这方面来展开论述。
“仁”这个字拆分开,左边一个“人”,表示“仁者,人也”,仁是讲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右边两个“一”,可以形象地理解为两颗心在一起,将心比心。将心比心是什么意思呢?就是重视别人的利益和感受,为别人着想,就是利他。
基于这样的理解,再去看四书里各种各样的关于“仁”的说法,就都顺溜了。
比如: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论语·颜渊》
你重视每个看到你的人的感受,就会穿着整洁,像会见重要的客人;重视人民的感受,役使人民要像举行祭祀大典一样谨慎;重视别人的感受,就会将心比心,自己不愿意的事,不强加给别人。这样一来,不论在单位还是在家里,你就不会总把责任推到别人身上,也就不会存在怨恨和矛盾。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论语·颜渊》
你重视别人的感受,就必须克制自己的欲望和情绪,按礼节、规则行事,看、听、说、动都要讲礼貌、懂规矩。
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曰:“其言也,斯谓之仁已乎?”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乎?”
——《论语·颜渊》
你重视别人的感受,说话自然就要慎重,要考虑自己是不是说到的能做到,这是对人负责的态度。
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
——《论语·子路》
子张问行。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论语·卫灵公》
你重视别人的感受,与人相处时就要恭敬有礼,给人家面子;做什么都得认真对待;对人不能怀二心,不能有算计人的心。即便对野蛮人,也应当具备这种意识。这是成熟的交际之道。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论语·卫灵公》
这里的仁,仍然是利他,只是这个“他”,指民族、国家。这是利他的终极形式,即为国家、为民族的利益而牺牲自我。
仁者无敌。
——《孟子·梁惠王上》
为他人着想,重视他人的利益,这样的人没有敌人,只有朋友。
夫仁,天之尊爵也,人之安宅也。
——《孟子·公孙丑上》
为他人着想、重视他人的利益,有这样情怀的人,定然是安详、淡定的,也是幸福、快乐的。
这样的话很多,我们不一一列举了,从中我们应当体会到一点:儒家对仁的强调,正是对道德的强调。而所谓道德,其核心价值就是利他,利他就是仁。当儒家讲“杀身以成仁”时,表达的正是道德高于生命的价值观。
不过,儒家不是唱高调的,对于道德的强调是基于理性的。在儒家看来,“仁”所强调的利他,并不损害自己,反而是对自身有利的。即便“杀身成仁”,赢得的也是超越生命的意义,这也是一种利己。上述孟子所讲“仁者无敌”“人之安宅”都反映出这一点。
孟子还讲:“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生活就像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你对它哭,它就对你哭。你爱别人,别人就爱你;你看天下无一不是好人,那你身边就真的都是好人。我有时就有这种感觉,我交往的人都对我很好。所以,以利他之心处世,最终会收获朋友、关爱、幸福以及美好的人生。
20世纪80年代初,曾有一个争论被全民关注,就是人活着是“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还是“主观为别人,客观为自己”。前者体现的是市场经济的思想,后者体现的则是社会主义或者说是儒家的思想。这个争论最后未分胜负,不过恰恰反映出为人与为己、利他与利己的统一——最终是一回事。而且,儒家在讲“爱人”时,还强调要“知人”,“仁”要有“知”为辅,要了解别人、了解人性。这样,你去关爱别人时,才不会适得其反。因为,你给予的,也许对方不需要;或者,有的人就像东郭先生救下的狼,爱他就会让自己受伤害。这都需要“知人”来作保障。
孔子讲:“道二,仁与不仁而已矣。”意思很简单,活着有两种方式:道德的和不道德的。你选什么?
不做老好人
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论语·子路》
子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论语·卫灵公》
子曰:“乡原,德之贼也。”
阉然媚于世也者,是乡原也。
——《论语·阳货》
——《孟子·尽心下》
每个人都不是独立的,都生活在各种各样的人群之中——一个村庄、一个单位、一个企业——谁都希望自己能被所有人喜欢,有个好人缘,这样会更有安全感,偶尔遇上个投票决定某事的情况,就会有优势。
然而,对于像孔子、孟子这样的人来讲,这种希望常常落空。因为,他们与众不同。人们都喜欢与自己相同或相近的人,对于异己天然排斥。从孔子、孟子一生的遭际来看,他们常常是不被理解,也不受欢迎的,是孤独而寂寞的。这种处境和心境,引起了后世无数精英分子的共鸣,并以“古来圣贤皆寂寞”这样的话自我解嘲。
所以,孔子对于“众恶之”的人会报以同情;对于“众好之”的人,则充满怀疑,进而为其贴上“乡原”的标签。
“乡原”说白了,就是老好人。这种人没什么缺点、毛病,看上去忠厚老实,跟谁都不错,跟谁都没冲突,“阉然媚于世”。我们身边真有些这样的人啊!他们可能没什么真本事,但凭着一个人缘好就包打天下了,人们会把选票投给这样的人,领导提拔这样的人也最少遭受阻力和风险。
这样的老好人,是值得尊重的吗?决不是!真正的好人、贤者,应当立场分明、扬善抑恶,必然得罪一些人,必然不讨一些人的喜欢。
那么,现代的民主制度中的选票,是不是最终都会投给这些“乡原”呢?我想,孔子会有这样的忧虑吧。
很多时候,民众是盲目的,是人云亦云的,是直接把别人的评判拿来作为自己的评判的。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一下子全民都争相看他的书,真正洛阳纸贵,而此前有多少人认同他呢?
而且民众也不见得是善良的,在很多历史事件里,民众其实是暴民的角色,比如在文革时。在这样的民众中的老好人实在是有问题的。当然,我不反对民主。
下面,我们换一个积极的角度。所谓的“乡原”,似乎很接近明代修身书《呻吟语》里所推重的第一等资质,也就是“深沉厚重”。甚至,他的圆融,也是孔子所向往的。乱世用豪杰,治世用佞臣,在太平的年代里,“乡原”本无可厚非吧。不过,我做不了,也不想做!
理想主义情怀
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
——《孟子·公孙丑上》
古人解释“缩”的意思为“理直”。自我反省,问自己:我做错了吗?没错!好吧,我理直气壮,纵使有千军万马挡在前面,我也要冲上去。
这就是孟子的气概,这就是孟子的文采!这种阳刚之美和理想主义情怀充溢于《孟子》的字里行间,让后世无数文人为之倾倒,他们推荐给后生晚辈的书,往往以《孟子》为首选,比如曾国藩、傅斯年。傅斯年做台湾大学校长时曾讲:“没读过《孟子》,不能算是台大人。”
类似地,西哲也有一句名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气势和韵味相较孟子都逊色很多。
这种理想主义是只能痛快痛快嘴的吗?是只能在天上飘着好看的吗?我相信不是的!正是凭着这样的信念和精神,很多人经历九死一生、百般摧折,最终完成了常人难以想象的事业。比如曾经的那些革命者,那么年轻,那么人单力薄,却那么坚定而且坚忍。今天的很多创业者同样如此。
自我反思一下,我没有这样的激情和勇气。我害怕失败,不要说千万人,有两个人来否定我的想法,我就会犹疑不决。我希望自己的抉择有最小的阻力和风险,在从一种状态进入另一种状态时基于一个平稳的过渡,而不要有激烈的冲突和动荡。甚至,我从心底对理想主义有过一种怀疑,我曾经对妹妹讲:不要上了理想主义的当。
不过,有一次,我激情满怀地向某人描述一个设想,对方冷不丁冒出一句:哦,您真是个理想主义者!他嘲讽的口吻虽然刺激了我,却让我发现了自己骨子里的理想主义,身上竟然充满了力量。
我发现,理想主义不只是慷慨激昂的,也可以是深沉内敛的。每次看中央电视台的《寻找最美乡村教师》和《感动中国》,我都会被里面那些善良、坚强的人们深深感动。他们是真正的理想主义者,这种理想主义表现在对于真、善、美的信仰,坚信真理会战胜谎言、善良会战胜邪恶、这个世界的主流是美好的!
这样的理想主义情怀,每个人都有吧!
做个大丈夫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滕文公下》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子罕》
读孟子,有压力,感觉自己怯懦渺小,他说的我经常都做不到。
居天下、立天下、行天下,顶天立地,不论身处富贵、贫贱,还是面对强压,都能不改初心。这样的大丈夫,我做不到。孟子自己做得到吗?我不知道,但翻开历史,这样的大丈夫太多了!随便举几个例子:
还是说曾国藩,他位极人臣,富贵之至,可是以俭朴闻名,老婆女儿都要织布、下厨,自己的学问一刻也不放松。这就是“富贵不能淫”。
曾国藩手下有位名将叫罗泽南,此人本是教书先生,穷到几个孩子被饿死,老婆被饿瞎,但能“不坠青云之志”,国难当头之时,他和他的多位学生都成为湘军骨干。这就是“贫贱不能移”。
被誉为“最后一个儒家”的梁漱溟因为拒绝“批孔”,在文革中遭大规模批判。有次批判会上,主持人让他谈感想,梁先生脱口而出:“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三军被人夺帅、被打败,这可能关乎天运,人力不能挽回;但人的志气是自己说了算的,你用强权压我,我不服!死也不服。这就是“威武不能屈”。
这些人之所以成为大丈夫,不能说不是受了孟子的影响。孟子为儒家思想乃至整个中国文化注入了一种刚的品质,阳刚、刚毅、刚强、刚正。
回到咱们自己身上。我们不是大丈夫吗?我不甘心,虽然不是顶天立地,没有上面这些人境界这么崇高,但我也有刚的品质。我认为,只要是为了过上美好生活而肯于付出艰苦劳动的人,就是大丈夫。我之前居住的楼房后面是一个海鲜市场,凌晨时下着暴雨,我在雷声中惊醒,看到窗外一辆运海鲜的小机动车在雨中摇晃着艰难前行,当时我就想,那个开车的人就是真正的男子汉大丈夫。
领导者的五种修养
聪明睿知,足以有临也;宽裕温柔,足以有容也;发强刚毅,足以有执也;齐庄中正,足以有敬也;文理密察,足以有别也。
——《中庸》
这段话本是描述“至圣”的人格,文字也古雅优美,我把它简单化,理解为一个领导者应当具备的五种修养:
一是聪明睿知。
耳聪目明,见多识广,学识、经验、智力都要具备,这样才能驾驭各种复杂局面,才能服众。
二是宽裕温柔。
宽容,厚道,柔和。宽是有量,所谓宽阔的胸怀,宰相肚里能撑船。厚是承载力、钝感力,与轻躁敏感相对,人心好比剑锋,太锋利就容易被损伤,对小事太敏感,就会增加心的负担,就难以沉静安详。柔和是相对于坚硬来说的。人与人交往,利益是骨,是硬的,情感是肉,是软的;利益相当于钢的螺钉与螺母,而情感相当于其间的橡胶垫。这就是柔的意义。人都有个性、缺点,就像毛刺,把它们都包容下来,才能带一个队伍,才能融入一个圈子。
三是发强刚毅。
发奋图强,坚持有恒。后人总结曾国藩的思想用一个“挺”字,就是挺身入局、挺住,打不倒、拖不垮、摔不碎、砸不烂,而且刚直果断,敢想、敢干、敢闯。人活一世,要做成一番事业,才不枉此生,然而要做成点什么事,都得经个七灾八难的,面临若干困难。没有这颗上进心,没有巨大的热情,没有坚强的意志,没有坚韧的恒心,怎能做得成?
四是齐庄中正。
“齐”相当于“斋”,斋戒,沐浴熏香,这是什么?这叫虔诚。庄就是庄重,就是郑重其事、全神贯注、全力以赴,而不是视同儿戏。中正,就是适当、正直、公平。这样,才可得道多助。
五是文理密察。
认真仔细,周密严谨。细节决定成败。世界上的事最怕“认真”二字。马虎粗放,难以成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