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453500000010

第10章 影响我们的神秘力量:驱力

我们为什么有时难以自控,行为、情绪不听意志的指挥?这往往是由于驱力对我们的影响。在心理学界,对驱力的研究一百多年前就已经开始了,却不为大众所知,也没有充分应用到心理成长之中。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种神秘的力量吧。

01 当时忍住就好了——人为何难以自控

相信很多人都曾面临一个困扰:为什么有时难以自控?比如,知道不应该发火却忍不住;想按时完成任务却一再拖延;明知道有些事不该做却还是做了……

说起来可能有多个原因,有一个原因可能很多人都有些陌生,初次接触感觉有些神秘,这就是因为驱力的存在。其实在一百多年前,很多心理学家就开始研究驱力了,但是在心理成长方面却没有得到充分的应用,也不为大众所了解。这不能不说是一件遗憾的事情。

理解驱力,对于理解心理、做情绪和行为的主人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观察一下自己。是不是有时感觉难以自控,行为不听意志的指挥?有时体内好像有两股(甚至更多)的力量在斗争?一股是意志,此外还有一股(或者几股)不“听话”的力量。意志让你向东,那股(些)力量却驱动你向西;明明知道不应该向“西”,但是却不由自主地那样做。

一位男孩在我这里做咨询。他有追求完美的性格,对书写尤其追求完美。字写得不好,他觉得不舒服,非要擦掉;但是擦掉之后又觉得不那么干净,觉得难受。他说,感觉体内就像有两种力量在斗争。

这种“神秘”的力量是什么?

这就是驱力。心理学的定义是:驱力是指个体由生理需要所引起的一种“紧张状态”,它能激发或驱动个体行为以满足需要,消除紧张,从而恢复机体的平衡状态。

其实大家对驱力并不陌生。比如对于上瘾的人来说,想打牌、抽烟、喝酒、玩游戏、看微信的时候,虽然知道不该这样,却好像被一种力量吸引着或推动着不由自主地去做了;对于强迫症患者来说,如果想去反复检查、验证,是难以忍住不去做的,因为此时会感觉很不舒服(紧张状态),去做了这种紧张状态才会消失;很生气的时候,情绪就是一种驱力,让人感觉难受,推动着我们去发火才会舒服些;有性需求的时候,如果不去满足,那种欲望,那种紧张的状态会持续,让人……这些都是驱力的推动作用。在驱力的作用之下,虽然意识到不该这么做,但是如果想克制的话,就会感觉到一种紧张状态,去做了才会觉得舒服。

驱力通常会在两个方面对我们产生负面影响。

一是驱力不足,导致拖延;比如知道该开始写文章了,却不想动笔;知道该开始学习、工作了,却不想开始;知道该锻炼了,却懒得去;知道要干家务了,却懒得动弹……缺乏驱力,意志战胜不了惰性,就会造成拖延。

二是当意志与驱力相矛盾的时候,驱力太强,驱力有时战胜了意志。比如,我们明知道不该看微信、玩游戏,却还是忍不住去看、去玩;知道不应该对孩子发火,却忍不住大发脾气;知道不该喝酒了,却不由自主地又多喝了几杯;对于强迫症患者来说,明明知道不该反复检查,但还是忍不住又去做了……由于驱力的作用,我们难以自控。

这些就是驱力与意志的错位。

这也是目前流行拖延症的重要原因。该做的事情因缺乏驱力推动,所以拖着不想去干;同时抵御不了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的诱惑,在驱力的推动下做了不该做的事情。

02 意志并非唯一主宰——常见驱力来源

常见的驱力有以下几种。

1.情绪驱力

情绪通常会产生一些“紧张状态”或“不舒服感”,推动我们不由自主地去做些什么以宣泄或消除这种感觉。古人有一个成语——情不自禁,恰当地描述了这一现象。

高兴、快乐的时候,比如看比赛兴奋、激动时会情不自禁地大叫、鼓掌、跺脚,甚至跳起来,这样才舒服过瘾;有了高兴的事情,忍不住想与别人分享,说了之后才感到舒服。我在青岛喜欢中甲、CBA比赛,主场获得胜利之后,总想去贴吧看看大家的评论,发发言,才觉得痛快。

类似地,烦恼、纠结、愤怒、遗憾时,也想找个人说说,说完了就舒服多了。生气的时候,可能会忍不住骂人、摔东西,想忍也忍不住,不然会感觉难受。抑郁、忧虑、焦虑的时候,不舒服感让人难受,会驱动我们不由自主地反复想相关的事情。恐惧的感觉也会驱动我们避开那些令人害怕的事情。

在情绪的驱动之下,人可能“情不自禁”,难以自控,这是心理的规律。

为了提高自控力,我们可以加强意志力,但是效果有限,意志也常常失效。最好的策略是“釜底抽薪”,通过认知疗法来改变自己的情绪,也可以通过转移注意力的方式让情绪恢复平静。情绪改善了,自控自然容易。

2.思想意识的驱力

思想意识可以分为三类:

一是有意识思维产生的,属于我们的意志、理智,这是行为的指挥官,产生的驱力可以称为意志力。计划、安排、目标、需要、期望产生的驱力都可以归到这一类。

二是直觉式思维产生的,有随意性,与意志的要求可能相矛盾。比如,本来要开始工作,结果临时想起来要做什么事情,就影响了工作进度。

三是习惯性出现的思想、意识(习惯性思维),比如回家就想看手机,到了时间就想去锻炼,看到家里乱了就想收拾一下,这与习惯的驱力是一致的。

3.欲望的驱力

弗洛伊德说:人类是充满欲望并受欲望驱使的动物。

人有各种各样的欲望,当欲望从心里升腾起来时,就会成为一种驱力。

如果欲望与意志一致,就会有力地推动人们去行动。有一些欲望,比如胜利、成功、成就、成名、赚取财富、获得权力、得到认可、受到重视、赢得爱情的欲望会有力地推动人们去拼搏、努力。

当欲望与理性或意志相矛盾时,就会常常成为捣蛋鬼,有时我们对它无可奈何。

很多人减肥失败,有时是因为美食勾起的欲望战胜了理智;性欲的驱力有时也会让理智“颜面扫地”;如果想玩游戏、打牌、吸烟、喝酒,或赌博成瘾,那么这种欲望的驱力往往难以抵抗;有些人表现欲很强,就会爱出风头,惹人厌烦。

有一段时间我总去看微信的消息,参与微信群的辩论,虽然我明明知道这样浪费时间,却总是忍不住。这就是因为多种欲望在驱动着我。比如好奇、看热闹的欲望,表现自己的欲望,分享、宣泄的欲望,争强好胜的欲望,辩论中防卫的本能等。

好奇心也是一种欲望,推动人们去把事情搞清楚才觉得舒服。比如,孩子写作业时,如果听到父母说什么新鲜事时,会忍不住凑过来问是怎么回事,这就是好奇心的驱动,对于一般孩子来说,要求她克制住不大容易。如果我们从这个角度来思考问题就会理解孩子了。

对于洁癖患者来说,当怀疑手不干净时,完成的欲望会驱动人不由自主地去洗手,不去洗就会觉得难受,洗了才会觉得舒服。东西找不到,完成的欲望会让我们觉得不舒服,驱动我们去找。这些都与心理张力原理有关。

维尼小语:

心理张力原理

你不妨试一下:一笔画个圆圈,在交接处有意留出一小段空白。回头再瞧一下这个圆吧,此刻你脑子里必定会闪现出要填补这段空白弧形的意念。因为你总有一种未完成感的心态,想要竭力寻求终结途径,以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德国心理学家勒温认为:人类有一种自然倾向去完成一个行为单位,比如去解答一个谜语,学习一本书等,这就叫“心理张力”。

欲望产生的驱力有时难以抗拒,所以不易自控。这是心理的规律。

4.习惯的驱力

习惯的驱力非常重要,它稳定持久地发挥作用。好的习惯会帮助我们顺畅轻松地做一些该做的事情,不良习惯则是难以克服的障碍。如果能够改变不良习惯,建立良好习惯,自控就会容易一些了。

我家附近有一个游泳馆,我办了一张年卡,有一段时间几乎天天都去,因为我养成了习惯,所以每次去都很自然。后来因为一些事情好几个月没去,等我再想去的时候就懒得动弹了,需要鼓鼓劲儿才会去。一起游泳的几个朋友,都有这个感觉。这就是习惯驱力的作用。

很多人一直没有意识到驱力的存在,但是它却一直在有力地影响着我们。意志不是我们唯一的主宰。如果情绪、习惯、欲望、本能与意志相矛盾,那么在驱力的作用下,意志可能会暂时失去主导地位。

一个人就像一个团体,意志是团体的领导,情绪、习惯、欲望、本能、习惯性思维等是下属。如果大家想法一致,团体就运行自如;当出现矛盾时,如果领导力量足够强,那也能按照领导意图运转;如果领导疏忽了或者部下力量过强,那么就会失控。

03 如何通过驾驭驱力,提高自控力

下面介绍一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驾驭驱力、利用驱力,以提高自控力、改善拖延症。

1.主动想象,增加驱力

与思维、语言相比,生动的想象能够更直接地产生驱力。所以,当驱力缺乏的时候,可以去主动想象、激发驱力。

我大学毕业后来到一个科研机构,单位里每两年会举行一次运动会,跑步是我擅长的,能拿几个冠军。开始的几年,我在赛前会不由自主地想象比赛中让人激动的场景,于是自然会兴奋激动,渴望比赛(驱力增加);后来,比赛参加多了,逐渐想象少了,也就没有那么兴奋了(驱力减少)。恋爱中的男女,和女(男)友约会之前,也会不由自主地想象见面的情景,那么通常是充满期待的(驱力增加);而等相互之间熟悉和习惯之后,对约会的想象减少了,期待也就不那么强烈了(驱力减少)。由此可见,丰富生动的想象能够增加驱力。

在这两个例子中,想象都是自然出现的,让人期待、兴奋、激动,能够自然地激发出驱力。当然,我们也可以主动去想象。

我不大想写作的时候,会想象看到一篇流畅、充满智慧的文章诞生后的喜悦,这样就有热情去写作了。

懒得出去办事,想象一下在阳光下行走,清风拂面的感觉,就很容易出去了。

不想洗澡,想象一下热乎乎的水冲在身上舒服的感觉,沐浴后神清气爽、精神焕发的形象,就愿意去洗澡了。

懒得去晒被子,想象一下有阳光味道的被子盖在身上暖烘烘的感觉,就有劲头去晒了。

懒得叠被子,想象一下床铺整洁的美妙,就想去叠了。

不想去参加赛前训练,想象一下比赛时那激动人心的场景,动力就来了。

在形成习惯之前,需要主动、有意识地去想象,慢慢形成习惯之后,驱力会自动产生,就不需要主动想象了。

2.改变认知,驾驭驱力

驱力会驱动我们不由自主地做一些明知道不该做的事情。改变认知,形成合理的习惯性思维,是减少此类驱力的一种好方法。

比如想减肥,却不由自主地又吃多了。这种行为背后存在着与主观意志相矛盾的认知。比如看到饭菜剩了,不想浪费,或者怕到下一顿了就不新鲜了,所以想吃完算了。这时不妨转换认知:吃了更浪费,想减掉摄入的卡路里多麻烦啊,剩下就剩下吧。有时怕吃得不够或者饿坏了肠胃,这种认知也有不合理的成分:成人所需要的食物比我们想象的要少,而且只要不过分节食,按时进食,少吃多餐就不会把胃饿出毛病。认知改变了,克制就容易多了。

经受不住手机和游戏的吸引,可以反复说服自己:这些其实没啥意思。这句话看似简单,但是如果形成了习惯性思维,则有助于抵御诱惑。

面对他人的谩骂和人身攻击,可能会忍不住想去回击对方,但是可能会两败俱伤。如果想保持自己的风度,而且心态平和,可以告诉自己一句查理·芒格的名言:不要和猪摔跤,猪乐此不疲,你却沾了一身泥。这句话能够很好地消除回击对方的冲动(驱力),内心坦然平静。

很多父母明知道不应该对孩子过多地发火,但是却忍不住。这是由于情绪的驱力所致,火气大了,想忍是难以忍住的。想减少自己的火气,可以通过理解孩子,改变自己的认知,认知改变了,火气自然就减少了或者没有了,所以不需要克制,驱力自然会减少或消失。

另外,如果驱力不足,也可以通过改变认知来增加驱力,比如树立适当的目标,认识到事情的重要性和急迫性等。

有一位六年级男孩在我这里咨询,他追求完美,纠结于一些小事情。比如是先写作业还是先玩,哪个更有效率?穿长袖还是穿短袖,哪个最好(临近毕业考试,怕穿少了感冒)?他会为这个事情和妈妈吵一两个小时,心里过不了那个坎儿,非要一个最佳答案。这个坎儿就是追求完美的认知产生的驱力,不找到最佳答案好像总觉得不舒服。

如果想消除这种驱力,就需要改变追求完美的认知,以及在各个具体的方面的习惯性思维。比如,先写作业还是先玩,效率也许只差十分钟,但是为此纠结一两个小时就不值得了,所以,自己喜欢怎么做就怎么做就可以了,不必非要寻找最佳答案。认知改变了,驱力自然减少,就不那么纠结了。当然,认知改变的过程可能并不容易。

3.调节欲望,转移注意力

如果出现了不适合的欲望,对工作和生活产生了障碍,那么如何调节呢?有两个途径,一是改变认知,二是建立新的习惯。

以前我有一个问题,家里的东西如果找不到了,总觉得不舒服,所以会执着地去找,这就是“完成欲”的驱动作用。这种行为不太合理,会耽误时间和事情,所以需要改变。我慢慢说服自己,改变认知:东西又没长腿,丢不了,肯定还在家里。想找的时候怎么也找不到,不找的时候可能不经意间就发现了。转换认知,就不执着于非要找到了。成为习惯性思维之后,行为习惯也就改变了。

有的孩子急脾气,遇到什么事情就急得不行,这也是驱力太强烈。不妨渗透新的认知:不着急,慢慢来。渗透得多了,成了孩子的习惯性思维,他可能就不那么着急了。

如果过于期盼,有时也会感觉煎熬,感觉不太舒服,所以可以调整认知:也许自己想象得太美好了,完成心愿时可能没那么美好和精彩(这也是一个普遍的现象,符合实际)。这样,就可以悠然一些地等待了。

另外,欲望有时只会持续几分钟,此时不妨转移注意力或者适当忍耐、克制,过一会儿可能就会自然消失。有一次,我听说一位同事发生了些奇怪的事情,我有些好奇,但理性告诉我不该去打听。那么怎么克制呢?转移注意力是个好方法,和别人聊了一会儿天,慢慢地欲望就消失了。

有时可以从欲望的根源入手。比如明知道追剧太花时间,却被剧情的跌宕起伏所吸引,不妨先把分集剧情看了,失去了悬念,那么欲望就会减少很多。美食的诱惑难以抵挡,可以在饭前多喝些汤,感觉饱了,欲望自然减少。

欲望太少也会造成拖延。比如孩子写作业磨蹭,就是缺乏写作业的欲望,我们可以去帮助孩子取得进步和成就感,从而产生兴趣和信心,这样自然就有了想学习的欲望,写作业就不那么磨蹭了。

4.利用习惯的力量

习惯的驱动力量持久而稳定,对于自控、克服拖延很有帮助。

如果孩子习惯于看电视,那么她会总想着去看,想克制也比较难;如果养成了不看的习惯,那么甚至会想不起来看电视。

没有锻炼身体的习惯,想去锻炼总觉得懒得动;养成了习惯,不去锻炼还会觉得难受。

打算减肥,开始克制吃的欲望还需要费些力气,形成新的饮食习惯后,就轻松多了。

曾经,一上网我就会先去看财经新闻,这影响了我的写作计划。后来,我逐渐克制自己,减少看的时间和次数,慢慢就不看了。形成习惯后,我不需要自我克制就能轻松做到了。

如果对于学习和工作常常拖延,那么可以设法(比如用想象的方法)让自己启动,几次之后如果能形成习惯,就容易进行了。比如我写作新书时,开始可能不太想动笔,在养成习惯之后,写作就自然顺畅多了。

5.做事之前先热身

如果觉得工作任务繁重,那么可能会不太想开始。此时可以先做一些比较简单的事情,热热身,有了驱力就容易进入工作模式了。

去跑步,开始可能懒得动,先慢慢跑跑、热热身,等活动充分、有了跑步的驱力,就迈开大步动起来吧!

有时不想开始写作,那就先写一点简单轻松的,有了写作欲望再进入正轨。

我女儿有一段时间不想弹钢琴,我建议她先弹一些熟悉的曲子,逐渐激起弹琴的欲望,再去练习新的、难的曲目,这样就容易顺利地完成练习。

孩子看到作业多,不想写。那么可以先写一些轻松的作业,有了驱力,再写难的作业也不迟。

热身有助于形成习惯,从而改善拖延。

6.借驱力之势

人们常说,趁着热乎劲儿赶紧把事情做了,就是说此时有驱力,愿意做,那么顺势多做一些事情更有效率。如果过了热乎劲儿,驱力消失了,就懒得去做了。

比如,从外地旅行回来,如果趁着热乎劲儿把箱子收拾好,那么很快就完成了;如果不马上收拾,就可能好几天也懒得去收拾。工作、学习、做家务、劳动、锻炼都有这个特点。

孩子也是如此。比如孩子写作业或者看书劲头正足,此时即使吃饭时间到了,也可以趁着驱力让孩子多做一会,这样更有效率。

7.借助外界力量

驱力的影响是显著的,有时需要借助外力以更好自控。

如果不想学习,可以找一个适合的环境,比如图书馆、咖啡厅,良好的氛围可以帮助我们沉静下来。

网络、微信上有一些打卡学习小组,比如扇贝单词等,借助团队力量可以增强学习的驱力,抵御诱惑。

为了抵御看手机的诱惑,可以使用番茄钟Forest APP,每完成一个30分钟的番茄钟,都会种上一棵小树,如果中途打断,树苗就会死亡,还有温馨可爱的提示语,帮助你会心一笑,放下手机。

适度的压力也有助于摆脱拖延。以前的一位同事已经是名校的本科毕业,但还是去报了自学考试,借助考试的压力去学习一些东西。

在家庭教育中也是如此。如果只依靠自己的力量,孩子往往难以抵御手机、游戏、玩耍的诱惑,所以会有拖延的现象。此时,如果亲子关系良好,父母也注意方式、方法,那么对孩子进行适当地限制、管理,能帮助他更好地抵御诱惑。

04 克服拖延症,需要综合解决方案

我开始写作本书的时候就曾受过“拖延症”的困扰,难以抵御手机的诱惑,常常忍不住去看微信、QQ的消息,参与微信群的“争吵”,耽误了不少时间,写作计划也因此一再拖延。不过,这也是我心理成长的机遇,给我提供了不少观察、分析驱力的机会,还可以借机研究如何摆脱拖延症。

摆脱拖延症并不容易,往往需要综合解决方案,慢慢来。

现在回想起来,最重要的还是改变认知。比如为什么会去关注微信呢?往往有多种原因、多种欲望在驱动着自己。想消除这些欲望,有一个诀窍,就是告诉自己这些事情其实没啥意思。比如,在微信群发言或发帖子其实没意思,去看别人的发言或者帖子也没意思,去质疑别人没啥意思,去争论其实也没意思……这些事情是否有意思其实只在一念之间。经过不断暗示自己,形成习惯性思维,就真的觉得没意思了,那些欲望自然就减少或消失了,也就容易自控了。形成习惯之后,我甚至想不起来去关注、参与这些事情了。

刚开始写作时,工作量比较大,困难比较多,所以我还需要运用自己的意志力,比如形成目标、获取动力,以帮助自己抵御诱惑,增加写作的驱力。

我还曾使用过Forest软件(APP),我把写作需要的软件加入白名单,可以照常写作,而如果看微信和QQ,那么软件里的树就会枯萎。这给了我一点压力和动力,有助于克制自己。另外,我会选择一个不错的环境,比如去咖啡厅写作,那里的气氛也让人能够坐得住,有助于增加写作的驱力。在不太想写的时候,就想象一篇妙文出炉之后的感觉,这样就有些驱力去写作了。另外,我新购置了苹果笔记本电脑,这也给写作增添了一些愉悦。这样逐渐形成了习惯,驱力自然推动我去写作了。

另外,写作本身也有乐趣,写得多了,有了进步和成就感,会进一步增加兴趣和信心,越来越期待写作。

这样,想看手机的驱力慢慢减少,写作的习惯慢慢形成,从写作中获得的乐趣越来越多,拖延症就逐渐离我而去了。

同类推荐
  • 25分之1秒的智慧:瞬间的心灵穿越

    25分之1秒的智慧:瞬间的心灵穿越

    尽管微表情稍纵即逝,但只要你掌握窍门,细心观察,仍然可以锁定这1/25秒的瞬间,让对手无处遁形。《1/25秒的智慧:瞬间的心灵穿越》收集了各种微表情,并结合实际情况加以说明,手把手地教你捕捉、分析、研判陌生人的微表情,交给你一个“阅读放大器”。而此时你就会发现,读懂人心不再是难事!这不是教你做“心灵神偷”,而是要将你打造成“读心达人”。
  • 每天懂一点饮食心理学

    每天懂一点饮食心理学

    本书以饮食心理为基础,结合生理学、营养学等知识深入地解析了人们饮食行为背后的秘密,全面介绍了国内外诸多科学家,尤其是心理学家对饮食行为的研究,揭示了贪吃、馋嘴、挑食、偏食、暴饮暴食、爱吃零食、夜间进食、厌食等行为背后的真相,引导人们在认清饮食恶习危害的同时,从心开始,冲破内心的贪念,塑造适合自己的健康饮食习惯。
  • 说话心理学

    说话心理学

    一开口就紧张、一聊天大脑就短路、一插话就冷场?——从现在开始本书告诉你:怎么说都受欢迎!不会接话题、不会夸人、不会察言观色?——从现在开始本书告诉你:如何掌握读心术攻心术洗脑术说服术搭讪术。
  • 生活中的心理操纵术

    生活中的心理操纵术

    口头禅里隐藏着怎样的个性?如何赞美才能让对方心底乐开了花?怎么说可以让听者不知不觉说“Yes”?如何才能给对手最有力的心理震慑?…………看似波澜不惊的日常社交生活,却处处隐藏着洞悉人性、掌控人心的心理学智慧。《生活中的心理操纵术》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述了日常社交生活中的各种心理学现象及背后的成因,是适合广大读者阅读的大众心理学读物。书中引证了大量鲜活、真实的案例,并引用了诸多心理学实验和心理学术语,集可读性、实用性与科学性为一体。通过学习这些心理学规律,可以让我们在工作、学习、生活中更好地了解自己、读懂他人、发展自己,取得更大的成功。
  • 再不开窍就晚了2

    再不开窍就晚了2

    本书从不同角度教读者信手拈来就能用的生存技巧,快速领悟读心、攻心法则。全书共10章,内容包括:别再把自己当一个局外人了;你已经过了动不动闹情绪的年龄;在人屋檐下要懂得锤炼自己;太善被人欺,太软被人“骑”;想要自己舒服,先让别人舒服等。
热门推荐
  • 绝色保镖:龙少的小娇妻

    绝色保镖:龙少的小娇妻

    16岁的她离奇穿越到现代,被一群混混调戏,怒杀之。然而,不知哪里冒出一冷面美男,径直将她拖回了家。他不仅对她的怪异不闻不问,还帮着她适应这里的一切,并利诱她答应做他的贴身保镖。然而,就在她正式就职的第一天,她便被他一把拉入怀里吻了个七荤八素。“你混蛋!这个保镖我不当了!”“想都别想。没有我,现在的你哪儿都去不了。”“你!”她恼恨不已,却深知自己的处境。罢了,不就是两年吗?以她的功夫难道还怕他不成?然而,她却没有算到,他霸道的温柔是她最难防难敌的毒药......【本文为《绝色尤物之杀手太冷》的续集】
  • 沉默的证人

    沉默的证人

    年迈富有的阿伦德尔小姐从楼梯上跌了下来。每个人都把事故原因归咎于小狗鲍勃留在楼梯顶层的皮球,可是阿伦德尔小姐越想越觉得不对劲儿,她相信这不是一起意外,而是某个血亲试图谋杀她。阿伦德尔小姐把自己的怀疑写下来寄给波洛。这封语焉不详的信马上引起了波洛的兴趣,但他永远失去了这位委托人,因为阿伦德尔小姐已经去世了……
  • 都市全民奶爸

    都市全民奶爸

    【宠文】 本书以熟,可以宰了。退休都市当奶爸,建立文娱帝国。。“爸爸!琪琪想拍电影?”“ok,爸爸这就给你写剧本!”……“老公……”“ok,知道了!”……读者群:143397437 老作者开新书,三年写书经验,质量保证!
  • 中国体育科学发展研究:中国体育中青年干部论丛

    中国体育科学发展研究:中国体育中青年干部论丛

    《中国体育中青年干部论丛:中国体育科学发展研究》是干部培训中心2008年4月-2009年1月间举办的第20期和第21期党校班学员的毕业论文集。由于题材和篇幅所限,不能将所有论文选入,所收入的论文中,有的文字进行了压缩,有的内容做了适当修改,但大部分论文都保留了学员在党校学习期间的原文,真实地反映了学员个人对我国体育改革实践的理论研究和经验总结。尽管其中有些观点还不成熟或有待商榷,但对我们进一步关注和研究此类问题,无疑会有积极的启迪作用和参考价值。
  • 八荒录渡魔

    八荒录渡魔

    “当神无能为力时,唯有魔渡众生。”一念成神,一念成魔。什么天地共主,我都不想;什么一统六界,我都不要。~妫柒万物和你,我早错了一次。天道罚我等你十万年重生,我便替你守好你的天地,纵使孤寂万年。~容共千秋八荒,十万年轮回重生。姻缘线重牵,此别无所妄。
  • 梦境指南

    梦境指南

    一次偶然的熵减,银河系第三悬臂M42星云内诞生了一个玻尔兹曼大脑,精神之手如古老的树根,穿过黑洞和时间的迷雾,智慧诞生于蚁穴,拉姆拉横穿星系,当宇宙注定走向热寂,生命在永恒的规则中苏醒,在睡梦中为自由而战!……本书由浅及深述及以下问题:1、梦是由什么构成的2、如何在梦中保持清醒3、如何进入他人的梦境并获得记忆4、精神和意识的起源5、生命的源起和终极使命6、……——PS:书友群756480385
  • 异界之紫雷九动

    异界之紫雷九动

    一个屌丝玩游戏的时候居然被一道紫雷劈到异大陆,成为富二代。拥有游戏系统和神秘龙形玉佩的他在天元大陆中如何混得风生水起、笑傲群雄。紫雷一动耀长空、紫雷二动破苍穹、紫雷三动裂时空、紫雷四动雷龙现、紫雷五动雷龙怒、紫雷六动雷龙劫、紫雷七动天地惊、紫雷八动鬼神泣、紫雷九动万物绝。
  • 厨房技艺指南(家庭实用生活百科丛书)

    厨房技艺指南(家庭实用生活百科丛书)

    厨房技艺指南(家庭实用生活百科丛书)介绍了厨房里的各种技艺, 包您成为家庭中的大厨。
  • 破局(中国好小说)

    破局(中国好小说)

    本文描写了某行刚上任的副行长宋扬,为了拓展业务,增加业绩,从方方面面做的努力。宋扬在工作上是一个积极进取的人,使分行尽快赶上先进省市分行的步伐,努力与企业合作,增加银行的业务收入、利润水平,同房地产商等企业主斗智斗勇,在控制风险的基础上努力增加创收。
  • 2013年中国微型小说排行榜

    2013年中国微型小说排行榜

    微型小说,又名小小说、袖珍小说、一分钟小说、一滴泉小说、超短篇小说或百字小说等。过去它作为短篇小说的一个品种而存在, 后来的发展使它已成为一种独立的文学样式,其性质被界定为“介于边缘短篇小说和散文之间的一种边缘性的现代新兴文学体裁”。阿·托尔斯泰认为:“小小说是训练作家最好的学校。”本书收录了2013年的微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