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456700000002

第2章 凯叔妙评

想让孩子独立

——请停止介入孩子的生活,停止评判与比较(第一章 第1节)

看完这篇文章,我突然想起了一个初中女同学。她是那么不起眼儿。现在回忆起来,读书时的整整三年里,我都不曾和她单独说过一句话。

之所以现在还能记起她是因为每一次说话时,她的语言前缀总是:“我妈妈说……”注意,“妈妈”的第二个字不是阴平(第一声),而是阳平(第二声)。一个初中生,称呼起自己的妈妈居然还在用幼儿园的语气,并且每次发言一定要加上这个前缀,像是不提“我妈妈”就说不出话来。

这让我们这些愣头青在每一次她张口发言时,都会哄笑一阵。时间长了,她也就不在人前发言了。

三年来,她的头总是半垂着,眼神偷偷往上瞟,这是她让我记住的唯一的表情。

我对她并不了解,估计整个班里未必有人会了解她。不知她的妈妈会不会很强势,会不会总是指责她,会不会不给她犯错误的机会,会不会插手太多本该由她自己完成的事……

但我今天却毫不犹豫地想起了她。

这么做,比说“不许哭”更好

——让孩子学会感受情绪,了解和管理情绪(第一章 第2节)

每种情绪都需要得到宣泄,孩子的情绪也一样。

让孩子“不许哭”,我们是清净踏实了,可孩子的情绪被压在心里,就像一颗埋藏着的种子,总有一天它会生长出来,通过孩子的言行宣泄出来,那时候会有什么后果,我们不敢预料……既然这样,何不多点耐心,和孩子一起处理好“哭”这件事呢?给孩子宣泄情绪的机会,让孩子学习到什么是情绪管理,顺应孩子的成长学习规律,不是件很暖心的事吗?

“妈妈,我害怕”

——面对孩子的恐惧,可用行为接触改善法(第一章 第6节)

周末带着两个孩子去游泳。2岁的米妹看到姐姐一猛子跳到水里,很是羡慕。但是又无法克服自己对水池的恐惧,站在很远的地方跳着脚张望。米妈给她换泳衣也不同意。但米妈没有鼓励她,而是陪在她身边跟她一块儿看着。过了一会儿,她说:“妈妈,我要换衣服。”

换好泳衣之后,米妹依然站在水边,米妈也还是陪她看着。

过了很久,当米妈一屁股坐在水池边,回头问她:“你站在那儿累不累,要不要坐下?”

米妹一笑,坐在妈妈身边。小屁股算是沾到了池水。又过了一会儿,自然而然地,两只小脚丫泡在了水里。

再后来,妈妈开始带着她往姐姐身上撩水,然后,姐姐往她身上撩水……

终于她说:“妈妈,我想下去!”

孩子心中的恐惧,要自己积攒力量慢慢化解。只有这样,恐惧才真的消失。

看有的文章,方法或许都对,但不要用这样的方法强迫训练孩子。心里知道了方法,还要一点点引导,别着急。

相信孩子,他一定会从自己心里说出那句话:“没什么大不了!”

我焦虑,因为我想成为好妈妈

——照顾好自己并学会寻求帮助(第四章 第1节)

哪里有什么完美的妈妈?

一个不可能达到的目标,反而会让自己更焦虑。

期待自己完美,就是不允许自己犯错误。可你又怎么知道什么是绝对正确?

接纳了自己的不完美,也就接纳了孩子的不完美。

承认自己一定会犯错误,反而会降低错误发生的概率,或是缓解错误带来的痛苦。

更得让孩子知道——你的妈妈不完美。妈妈也有控制不了情绪的时候,妈妈也有软弱的时候,妈妈也有需要被你鼓励的时候……

于是,当我们狂躁的时候,孩子会在心里一阵轻笑:“瞧,她又来了吧?一会儿准得跟我道歉。”

“虎妈”“猫爸”已经过时,现在流行“海豚妈”

——新型育儿法(第四章 第6节)

中庸之道,按说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可近些年却被很多国人认为是“骑墙派”的价值观,是不负责任、无原则的方法论。但实际上,真正的中庸之道,是把“合适”做到极致。这对行为处事的方向和力度都有了更高的要求。

那么,与孩子相处,有没有中庸之道呢?

最近看了一些“海豚育儿法”的资料,拿出来和大家分享。

下面是我在网上找到的几道测试题,先来看看,你是什么类型的爸爸妈妈?

问题1:今天是个法定假日,孩子们都不用上学。他们兴奋得要命,可你却感到特别疲乏无力。此时你会( )

A.命令孩子待在他们自己的房间里玩,不许吵闹,不许打扰爸爸妈妈休息,然后把卧室门关紧。

B.让孩子愿意怎么玩就怎么玩,自己躺在沙发上歇着。

C.跟孩子解释自己觉得很不舒服,请求他们玩闹时注意一下,因为爸爸妈妈需要好好休息。

问题2:孩子把自己的房间弄得乱七八糟,满地狼藉,但是他却打算先跟朋友们去看电影。此时你会( )

A.你责令他立刻清理房间,否则看电影的计划取消。

B.你不打算多管,毕竟这是他自己的房间。

C.你帮忙稍微整理一下,但坚持要求他在看电影回来后立刻清理干净。

问题3:你在做巧克力蛋糕,孩子站在一旁。你告诉他绝对不可以偷吃巧克力,不然就不够做一个蛋糕了。可是,当你一转身,发现他巧克力吃得满脸都是。此时你会( )

A.你冲他大喊大叫,让他立刻回到自己的房间去,而且他被剥夺了吃巧克力蛋糕的权利。

B.你赶紧抓起手机,给他拍了张照片,他满脸巧克力的样子实在是太可爱了。

C.你用比较温和的语气责备他,但却在他没看到时自己偷乐一下。

问题4:你有好多衣服要清洗,之后还要打扫整理厨房。此时你会( )

A.在你忙活时,让孩子背诵乘法表,毕竟要想上好大学,时刻努力学习总不会错的。

B.你让孩子坐在电视前,看一整天动画片,这样至少他能保持安静。

C.你邀请他作为你的小助手,帮忙一起洗衣服和整理厨房。

结论:如果你大部分选择了“A”,那么你是“虎妈型”家长;如果你大部分选择了“B”,那么你是“猫爸型”家长;如果你大部分选择了“C”,恭喜你,你是“海豚型”家长。

哇哦!终于迎来了第一次说谎

——通过谎言走进孩子的世界(第五章 第4节)

很多妈妈在后台问我,孩子这么小就老是说谎,怎么办?

你一辈子会说多少句谎言?英国的《每日邮报》做过一个调查,平均每个英国人每天会说谎4次。如果数据真实,显然英国人算是诚实的。因为另一家研究机构调查的结果是,平均每个人每天会说谎25次。

看到这里是不是松了一口气?一方面,自己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虚伪;另一方面,没必要为孩子那小小的谎言而感到焦虑。

自从有了语言后,说谎是人类逃避危险和获得额外利益的一种特殊能力。《人类简史》中一个重要观点是,人类语言中讲故事的能力大大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没错,凯叔讲故事就是这样为人类做着贡献,呵呵)。而讲故事的能力中想象力和无中生有的说谎的能力当然不可或缺。可以说,说谎是人类的本能。

想想我们自己,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哪一句谎言不是事出有因而不得不说?那为什么要把孩子的谎言套上不诚信的帽子?若是心中有足够的安全感,为什么要用谎言来掩盖自己的错误?若是心中有足够的充盈感,为什么要通过谎言来获取那颗糖果?

如果孩子每一次说谎都要用暴力的语言或惩罚措施去处理,你将迎来谎言之上的另一重谎言。这重重的谎言会变成越来越厚的保护壳,让你和孩子的心渐行渐远。

我并不是置谎言于不顾。因为当孩子足以分辨想象和谎言的区别时,每一个谎言都是我们走向孩子内心深处的桥梁。只有找到谎言的原因,和孩子进行深度的沟通,我们才会获得不一样的收获。

这篇文章,就是让我们通过谎言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

同类推荐
  • 帮父母读懂幼儿心:儿童心理解读与教养行为引导

    帮父母读懂幼儿心:儿童心理解读与教养行为引导

    壮壮的玩具有好几大整理箱,书柜里也有各种幼儿图书,还有那些体积太大放不到箱子和柜子里的电瓶车、小摇椅、羊角球等玩具,加在一起占了他自己房间的一半。壮壮每天都与他心爱的玩具在一起,时而翻箱倒柜找出一些玩具,然后拿到客厅里,把电视机打开播到动画片频道,同时左手拿着回力车,右手握着奥特曼,身边地上还堆着一大堆磁力球节或积塑块等拼接类玩具,甚至几百块多米诺牌,还有微型小桌球等,每天都玩得兴致勃勃,兴奋时自己还大声喊叫,到处奔跑甚至到厨房卫生间故意搞破坏。妈妈经常因为收拾玩具和壮壮发生冲突,原因是壮壮只负责摆摊不负责收,妈妈认为从小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很重要。
  • 九步,走进孩子的心

    九步,走进孩子的心

    0~6岁的孩子生活在魔幻世界中,这不但是一个令人兴奋的世界,有时还是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世界……于是,我们经常会发现孩子出现莫名其妙的恐惧或令人费解的行为……只有了解孩子的心理,才能正确理解、处理孩子在每个发展阶段所面临的问题,培养具有健康人格的孩子。本书为数千万名家长了解孩子的心理,正确理解、处理孩子在每个发展阶段所面临的问题,培养心理健康的孩子提供了支持和指导。
  • 破茧而出 翩跹飞舞:独立生活

    破茧而出 翩跹飞舞:独立生活

    每个家长无一例外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优秀的,可优秀的孩子是怎样锻造的,是否就是天生的呢?怎样让孩子养成一种好的生活习惯呢?这个问题是很多的专家、学者做过很多的研究,一些心理学家也根据孩子的心理发展做出过很多的结论,在众多的学说理论中我们不难发现,孩子的生活能力之所以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关键是我们的家长包办的太多,给孩子自由发展的空间太少。
  • 孩子的成长比成绩更重要

    孩子的成长比成绩更重要

    对于孩子来说,成人比成功重要,成长比成绩重要,经历比名次重要。家庭教育的核心首先应该是让孩子健康地成长,长大成人,然后才是成绩、成才、成功。对于孩子来说,少年时期健全人格的培养正是他们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有力保证。因此,家长不能本末倒置,只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却忽略了成长过程中孩子健全人格的培养。《孩子的成长比成绩更重要》结合大量生动鲜活的教子实例,旨在告诉家长,孩子“成长”的重要意义。希望家长能在阅读中得到启迪,掌握智慧育子的方法,从而更懂得如何去关爱自己的孩子,增强与孩子之间的情感沟通。
  • 边宠边吼育英才

    边宠边吼育英才

    谦卑地向广大读者和家长朋友讲述作者的教养理念:边宠边吼育英才,在作者看来,家庭教育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而边宠边吼育英才更是种智慧,这里的“宠”其实就是换一种方式爱孩子,而这里的“吼”就是换一种方式管教孩子,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需要爱,更需要管教,爱和管教的统一才能成就孩子的未来,一本带领千万父母走出爱与管教困惑的读本!
热门推荐
  • 锦绣王妃

    锦绣王妃

    她以为古代生活真的像小说那样遇皇上,调戏王爷,逍遥江湖。为毛这个却是这么乱世的一个世界,当与天下为敌的时候。她该如何应对,是负了这个天下?还是成全这个天下。不管他是伤是死,亦是记不住她了,他也永远只有那么一句话,那就是:不管天塌下了,地崩了,不怕,有我在。
  • 诺贝尔文学奖文集:克丽丝汀的一生(上)

    诺贝尔文学奖文集:克丽丝汀的一生(上)

    诺贝尔文学奖,以其人类理想主义的伟大精神,为世界文学提供了永恒的标准。其中所包含的诗、小说、散文、戏剧、哲学、史学等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杰作,流光溢彩,各具特色,全面展现了20世纪世界文学的总体各局。吉卜林、梅特林克、泰戈尔、法朗士、消伯纳、叶芝、纪德……一个个激动人心的名字;《尼尔斯骑鹅旅行记》、《青鸟》、《吉檀迦利》、《福尔赛世家》、《六个寻找作者的剧中人》、《伪币制造者》、《巴比特》……一部部辉煌灿烂的名著,洋洋大观,百川归海,全部汇聚于这套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文集之中。全新的译文,真实的获奖内幕,细致生动的作家及作品介绍,既展现了作家的创作轨迹、作品的风格特色,也揭示了文学的内在规律。
  • 微尘志

    微尘志

    一朝穿越,她容颜尽毁,被人称作“丑儿”;一无所有,是师父不曾嫌弃,收她做关门弟子,教她求仙问道,赐她绝世法器。修仙道路本就艰难,怎奈她的感情之路,更是坎坷!可这一世,她已决心要坚守自己的道,决不放弃,万死不辞!
  • 女性乌托邦:中国女性/性别研究二十讲

    女性乌托邦:中国女性/性别研究二十讲

    女性/性别研究在20世纪末成为显学,是1960年代新女权运动的成果;在中国,它是1980年代“妇女研究运动”的产物。本书以公开讲座为基础,上篇“新中国妇女研究”多与现实问题相关,从1980年代至今,可见中国妇女发展的具体进程;下篇“性别研究与基础教育”侧重学理讨论和学科建设,与西方女性主义对应并相互呼应,在寻根溯源的基础上为中国妇女研究开掘本土资源。
  • 崇祯皇帝登基始末

    崇祯皇帝登基始末

    大明天启七年(1627年)秋八月,时令已近中秋,燠热了一个夏季的京师,此时已是金风送爽。靠近西山的刘家村,是个景色秀丽且僻静的所在,村边有个不大的湖泊,没有水榭亭台,只沿岸边三三两两地搭建了几处茅草屋,古朴而简约,村民们也没有过分在意。这一天,湖边来了一老一少两个垂钓人,看上去像父子,更像是师徒,其实从他们的谈话内容以及彼此所采用的口吻不难听出,他们是主仆关系,只不过少年主子是以师礼礼敬长者罢了。
  • 诗法家数

    诗法家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琥珀烟斗

    琥珀烟斗

    即使到了现在,一想起那天晚上的情景,我仍会毛骨悚然。那是东京大地震发生刚过不久的事!那天晚上10时过后,天空的样子开始不太对劲,随着台风的呼吼声响,豆大的雨滴哗啦啦地洒落。由于早上见到报纸上写着“台风今天午夜将侵袭帝都”,我一整天在办公室里就坐立难安,很不幸,气象台的预测真的应验。我会说自己坐立难安是因为当夜12点至凌晨2点必须值夜班,而在暴风雨中值夜班很不好受。这项夜班勤务是约摸一个月前发生东京大震灾后才开始施行。当时因为所有交通工具瘫痪,各种流言四起,火灾后残存的高级住宅区因为抢匪流窜大肆搜括,才组成了所谓自卫警勤团。
  • 医见倾心:院长大人别乱来

    医见倾心:院长大人别乱来

    一夜缠绵,她珠胎暗结,却不知那男人是谁,还要背负出轨的罪名。走投无路之时,昔日仇人伸出援手,与她达成交易:她做他的女人,他帮她证明清白。大家族古老又神秘,处处都是阴谋和算计。贵公子腹黑又霸道,夜夜变着花样折磨她。人前她是公主,要星星不会摘月亮,人后她是奴仆,要做饭还要帮他暖床。“宋文琛,你混蛋,有完没完?”扶着酸痛的腰,她咬牙切齿。唇角噙着笑,他邪魅蛊惑,“乖,再来一次!”门外滚进来一个糯米团,声泪俱下:“爹地,把妈咪还给我!”--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医世神凰

    医世神凰

    【爆笑爽萌文】特种部队军医出身,中西医尽皆大成,顾长生觉得这趟穿越之旅,来的太尼玛坑姐!一朝穿越就附赠儿子一只,嗯,这感觉不错。有儿防老,又家有恒产,富贵荣华也不难。渣爹回头?抱歉,老娘不喜欢吃回头草!儿子,你想要什么样的爹爹?这天下间俊俏又多金的儿郎,咱来挑拣挑拣……这是一个抽风的极品女医,带个包子玩转古代的故事!
  • 佞难为

    佞难为

    新书指引→《不良臣》,作家主页可见~宋宓一睁开眼,发现自己穿成了御史府唯一“嫡子”,但这位“嫡子”——不带把。老御史做了一辈子奸佞,临走前两腿一蹬老泪纵横:“我儿啊,你也要继续奸佞,如此才能护我御史府无虞!”宋宓欲哭无泪,她怎么奸佞啊!有个不靠谱的小皇帝,硬生生把她掰成了谄臣?!佞难为呐佞难为,谄臣就谄臣吧……但是,京都那些流言是怎么一回事?谄臣宋宓好像把当今圣上掰弯了啊喂!圣上好像还是……下面的那个?!群臣齐齐哀嚎:“皇上不要啊——”宋宓:“……?!”我是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