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独立
教养的每一天,
都要为孩子独立
那天做准备
从小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
想让孩子独立
——请停止介入孩子的生活,停止评判与比较
我儿子四个月大的时候,学会了自己拿奶瓶喝奶。朋友来我家看望孩子的时候都惊呼,你是怎么教孩子自己拿奶瓶的?我的总结只有一个字,懒!因为我自己懒得帮孩子拿奶瓶,孩子在那么小的时候就自己学会了握奶瓶喝奶。我有个朋友的女儿,七八岁的时候就非常独立成熟,会帮妈妈做各种家务,经常帮妈妈出谋划策讨论家庭杂事,独立能力超强。大家问她妈有什么秘诀,答案是两个字:不管。
相对地,我以前有个中学同学,她从小就沉默寡言,做事情非常小心翼翼,但是却总是做不好。每一次在全班同学面前,她总是很不自信,说话很小声;和朋友聚在一起时,她常常坐在角落,很容易被“忽略”。
然而,在一次聚会中,我见到了她妈妈,瞬间明白了她总是畏畏缩缩的原因。因为她有一个强势的老妈!她妈妈属于做事雷厉风行型的。在我们同学聚会上,对每个人照顾有加,简直就成了我们同学聚会中的主角。
然而我发现,这样的妈妈并不是个案,而是大多数。
我周遭很多孩子的家长都属于事业成功的人士,在家里、在单位、在朋友圈都是呼风唤雨的人士。当然回到家,也是必须掌管孩子的一切。
前段时间看新闻,说新加坡的学者追踪了300位7岁孩子和他们的家庭后发现,家长对孩子的控制欲过高,孩子更容易出现焦虑、忧郁、不自信、自我批判等表现。
东西方的家庭教育,有很大的不同:西方的父母注重放手不管,早早地让孩子学会独立,而东方的父母则比较权威,喜欢介入孩子的生活。
一、放手,是妈妈的秘密武器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以前我儿子在幼儿园脱了鞋子玩耍,回家时,我会帮他穿好鞋子,整理好书包再回家。然而,在加拿大,老师强调让孩子自己做自己的事,学会独立自主,于是我学会了让儿子自己穿鞋子、穿袜子、穿衣服(注意,是“我学会了”,尴尬)。结果我发现,放任不管之后,儿子生活自理的能力大大提高,包括上厕所的全套程序,自己倒水吃点心,自己换衣服、裤子、鞋子、袜子,从幼儿园回家时,还会自己拿书包,整理里面的衣物,有时还提醒我不要忘记拿他的便当盒:所有的一切,只因放手。
仔细一想,亚洲的父母对于孩子的掌控,几乎都来自现实的压力以及父母对孩子未来的担忧。记得有位妈妈说过,放眼望去,电视里到处是失业率增加、物价上涨、房价飙高的新闻,我们怎能不担心孩子的未来。由于期盼孩子成才,因此家长不惜一切代价要把孩子的生活打造成他们心目中满意的模样。
为孩子安排好一切,是所有父母的愿望。许多父母,从挑选孩子的业余兴趣,到选择小学、中学、大学甚至工作,全都一手包办,甚至觉得累也值得。除了学业,生活的方方面面也要兼顾,包括吃什么,买什么,看什么,全都要过问。小的时候也就算了,长大了也要介入,包括孩子上了大学后交女朋友,交了几个,什么情况都要了解一番。甚至于结婚生子以后,很多强势的父母也常常干涉子女的家庭生活与育儿方式,导致很多小家庭破裂的悲剧发生。
父母对于子女的干涉,可能会造成很多严重的后果。我们都了解,这是父母对于子女的爱的表现。但是,我们有没有想过,当爱过度,就成了一种负担,子女也可能体会到了生命不可承受之轻。
二、看见孩子的成绩,不要指责
很多家长只看重孩子的考试成绩,并且一定要达到满分才满意。没达到理想的成绩,孩子就等着挨骂。
虎妈式的教育,会让孩子自卑。
小虎是一个学习成绩优异的孩子,家长和老师对他充满了期待,一致认为他上北大清华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在考大学之前,他却退缩了。他害怕失败,害怕考不上理想的大学,害怕对不起爸爸妈妈和老师。太多的害怕阻挡在他的面前,让他无法冲破内心的那道关卡,而勇敢地走上高考之路。
像小虎这样的成绩非常优秀的孩子,他们有时候很自卑,而且非常害怕失败。究其原因,是家长经常指责孩子的考试成绩造成的,一旦有一两次失误,就会遭到家长的批评。这样的指责,会造成孩子的不自信,对于孩子来说,大部分的压力是来自家长的期盼。
该如何正确地看待孩子不太理想的考试成绩?作为家长,最重要的是看得开,懂得放手。成绩起起伏伏是正常的表现,家长不要过多谴责孩子,应该鼓励和表扬孩子做得好的方面,让孩子更有动力去提高自己的水平。
三、拒绝过度的关心
“早饭吃了吗?”“吃了什么?”“要注意营养!”“不要再喝饮料了!”是很多家长喜欢挂在嘴边的话。
家长的控制欲,体现在对孩子的一言一行的过分关注。例如,经常不停地给孩子打电话,问东问西,过分关心孩子吃什么,甚至给孩子定了很多死规则,比如不能吃麦当劳,不能喝饮料等,都会对孩子造成极大的影响。这些虽然看似是小细节,甚至很多家长引以为豪的对孩子的照顾,可能会让孩子做事变得畏畏缩缩,考虑东考虑西,不敢自己做决定。
敏敏高中的时候,他的爸妈对他总是无微不至地照顾,每天对他有一百种担心。担心他吃不饱,穿不暖,出门被人欺负,被人带坏,被坏人带走……父母甚至给他立下死规矩,比如不能吃垃圾食品,不能在同学家过夜,晚上必须9点前回家等。总之,各种担心造成了父母无法放心地让孩子将来去独自生活,每天总有关心不完的话题。但当敏敏上了大学之后,他第一次去了另外一个城市,第一次脱离了父母的掌控时,他忽然发现,自己和其他孩子比起来,做事特别容易焦虑,害怕做决定,同时又不愿意回到父母过去为他安排好的地方。一系列的矛盾,让他觉得自己的这些自卑和焦虑的心理都是父母对他管控太多造成的,而远在外地的父母却根本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
家长对孩子生活的包办不仅容易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甚至还会让孩子觉得没有自由。一味地限制孩子的言行以及起居,表面上看是关心孩子的身体健康,实际会造成相反的效果,会让孩子变得不想与人沟通。但是很多家长却忽视了这一点,反而觉得管得越多越好,是自己辛苦付出的结果。要知道,家长与孩子的关系是相互的。单方面的付出,缺乏对孩子心理健康的考虑,会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有的时候,反思自己,适当放手,让孩子自由地选择饮食、衣着、起居,甚至和孩子讨论自己的衣着、生活、饮食该如何调整,可能更容易让孩子掌握主导权,更愿意与人分享自己的意见。
四、让孩子参加比赛,也许是种伤害
有的家长培养孩子就只有一个单纯的目的:beat others(打败别人)。
孩子,是他们的武器。
于是就拼命让孩子去学钢琴,学唱歌,学舞蹈,学画画,学奥数,最后干吗?参加比赛!比赛是可以证明他们培养了一个优秀的子女的方式。
小余今年7岁,他的爸妈经常带他参加各种比赛,如跳舞比赛、选秀比赛、小明星大赛等。他的爸妈觉得多参加比赛可以锻炼他的能力,同时如果得奖,更能锦上添花,增加他的自信。于是每周都送孩子去学习,经常报名参加各种比赛。但是比赛完了以后,父母还是对比赛的结果比较在意的。有时候孩子如果没有拿到比较好的名次,父母还是会有一些怨言的。
其实,参加比赛未尝不可,但是要注意的是比赛背后的商业目的与各种强加在孩子身上的额外负担。也许作为父母,更应该让孩子知道,学习这些艺术、音乐等,是因为热爱它们,对这些有兴趣,而不是单纯为了比赛。如果以参加比赛为目的,孩子只会去注重结果,而忽略了在此过程中培养的兴趣,以及对这些兴趣的理解。如果没有了比赛,孩子还是很喜欢这些,那么完全可以让孩子去学习,放手让他们用感兴趣的方式去接触。如果比赛,只是为了证明孩子优秀,那么大可不必,这样做不仅会伤害孩子,还会伤害孩子的原始兴趣和动力。
五、给孩子犯错的机会
很多爸妈喜欢管孩子。依照很多家长的逻辑,所谓的管教或者教养,不就是让孩子不犯错,做一个“好孩子”吗?
其实,犯错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是一个有利的过程。
在学习和生活中犯错或者失败,可以帮助孩子有效应对学习危机以及找到解决问题之道。国外教育非常强调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这些能力的培养,都是通过让孩子自己不断地尝试、不断地失败而学习到的。
6岁的小杰在商场里玩耍,趁妈妈不注意,不小心打碎了隔壁店里的一个水晶花瓶。店长看见了非常生气,直接和小杰的妈妈交涉,并要求小杰的妈妈支付赔偿。小杰的妈妈看到后,非常生气,当场把小杰骂哭了。最后直接跟店家交涉,支付了赔偿金。
我想,如果要做一位控制欲不是那么强的家长,不应当直接指责或教育孩子或者直接主动与店家交涉。这个时候,首先要让孩子去向店家解释自己造成的失误以及讨论孩子自己想到的解决方案,重要的是,要让孩子全程参与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并为自己的行动负责。同时,家长要坚持站在孩子的立场,一步一步引导孩子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比如可以提出通过让孩子做义工等方式来向店家赔偿一些损失。家长能够积极主动地配合孩子的想法与店家达成解决的方案为最佳。
给孩子犯错的机会,是让孩子更好地学习解决矛盾,成为一个有思考能力、能独立解决问题的个体。
六、培养独立的孩子,做孩子的支持者
自从当了妈妈之后,我也一直在想,要如何培养一个独立的孩子。
其实,要培养独立的孩子很简单,比管孩子简单多了,家长只需要放手和不管就行了。比如老子的无为而治,天地万物都有其自然发展的规律,要让事物遵循自然的规律发展,不加以干涉,才是修行之道。而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有其自然的发展规律,通过在不断失败中学习,自然而然就学会了。如果家长搭建了一条顺畅的道路,并时时刻刻掌控孩子的一切,那么一旦脱离了家长的照顾,孩子就没有办法获得独立,甚至一直活在家长的阴影之下。
这么做,比说“不许哭”更好
——让孩子学会感受情绪,了解和管理情绪
玥玥是一个爱闹情绪的孩子,每次一闹情绪就哭个不停,很难控制自己。她的妈妈也是束手无策,而且她的妈妈又是那种天生受不了孩子哭的人,一听到孩子大哭大闹,自己的脾气就跟着上来了。在孩子大哭大闹的时候,她也常常会发飙,并且命令孩子“不许哭”,玥玥被妈妈生气的样子吓到后,哭得更伤心了。最后妈妈要求她去墙边罚站并且“不许哭”才制止了她的哭闹。但之后,玥玥变得越来越不配合。玥玥的妈妈觉得孩子闹情绪是因为自己太宠她了。
其实,对孩子说“不许哭”并不是一个特别好的办法。
哭,是孩子情绪发泄的一种途径。一旦家长让孩子不许哭,会带来许多危害。比如,孩子内心会变得害怕、胆小,变得不知道该如何应对挫折。不让孩子哭,也会造成孩子负面情绪的积累。
一旦无法在哭中获得宣泄,孩子就会去别的地方寻找宣泄的途径,比如去幼儿园欺负别人,或者在家中搞破坏,使用暴力等。一旦在父母面前哭的时候被强行制止,孩子就会变得隐忍,与父母的关系也会受到阻碍。
简单来讲,哭,是孩子表达情感的一种渠道。孩子的哭声,也是一种语言,背后有很多不同的含义。有的时候,孩子的哭,是一种抗议;有的时候,是一种发泄;有的时候,也是一种悲伤和委屈。
我在网上看了一些文章,大都说不要对孩子说“不许哭”,然后正确的做法就是安抚孩子的情绪,与孩子拥抱,包容孩子等。不是说这种做法不好,而是这种做法不太现实。毕竟大人也是人,情绪也容易受到孩子影响。尤其在孩子大哭大闹的时候,如果单纯站在孩子的角度,让大人去包容孩子的做法,我反而觉得太理想化,而忽略了大人的感受,甚至有的时候,大人根本不可能做到。
因此,很多家长虽然知道不应该对孩子说“不许哭”,但是却不知道怎么做。真的在气头上也就管不了那么多了,先骂了再说。
在孩子大哭大闹的时候,家长该如何处理呢?
一、要控制孩子情绪,先要控制自己的情绪
首先,在孩子大哭大闹的这个场景中,家长应该了解,在场的不只有孩子一人,在场的还有自己,甚至更多的人。
当孩子大哭大闹的时候,势必是由于什么原因造成的,有可能是因为孩子的愿望得不到满足,有可能因为被家长批评或者其他的原因。然而,当孩子大哭大闹停不下来的时候,作为在场的家长,一开始不应该马上去关注孩子哭闹这件事,而应该先去想想自己此刻的感受。当我们无法控制孩子的情绪的时候,应当先尝试控制好自己的情绪。
自己的情绪不应该受到孩子情绪的影响。能做到这一点非常不容易,但是至少应该先控制好自己,不去对孩子说“不许哭”,或者说一些更能激起孩子负面情绪的话语。
如果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很好,可以进入下一步了。
二、父母应该“无视”孩子的哭闹
孩子发脾气哭闹的时候,应该是什么都听不进去的。“不许哭”或许会让孩子哭得更激烈。
如果跟孩子讲道理沟通无效,那么下一步,家长就只能“无视”孩子的哭闹了。
因为孩子潜意识里了解自己哭闹会对父母造成一定的冲击,哭闹是孩子的武器,很可能改变父母原本的意图,而让自己获得某些胜利。所以父母的反应对解决孩子哭闹是非常关键的。
有的家庭里就有爸爸扮黑脸,妈妈扮白脸的习惯,甚至爸妈扮黑脸,爷爷奶奶扮白脸,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哭闹就只会去寻找扮白脸的大人。这进一步造成了孩子哭个不停,企图得到父母甚至长辈的让步。
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大人的我们不应该喝止孩子“不许哭”,然后企图通过“扮白脸”的一方安慰孩子,让孩子“息怒”。
我的做法是,不要理会孩子的哭闹,让他们哭一会儿没有关系,然后告诉孩子,没有人会“扮白脸”,等他不哭了再来找大人。
在这一点上,家长应当坚持自己的做法。可以先让孩子适当地发泄他们的情绪,但应告诉孩子,哭完以后,他也不会得到他想要得到的结果。
三、哭过之后:让孩子从哭闹中学习
在孩子哭闹的时候,千万不要打扰他们。因为家长的反应会让孩子觉得有机可乘,甚至导致孩子越哭越凶。
家长应当做到完全不理会,等待孩子哭完。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孩子的情绪可能会慢慢平静。这个时候,才是教育孩子的最佳时机。
其实,很多时候,哭闹也是一种学习的过程。与其不让孩子哭,还不如告诉孩子,好好感受自己的“哭”,让自己好好了解和学习如何管理情绪。
当孩子三四岁时,孩子已经可以完全了解自己的各种情绪。有一次我家小松也大哭大闹的。等他稍微平复,然后我就模仿了一下他哭闹的样子。没想到他看着我说,妈妈,你不许哭,只能松松哭。
我问他,我为什么不能哭?小松说,因为松松sad(悲伤),妈妈happy(高兴)。然后我马上说,松松sad,妈妈也会sad, 如果松松happy,妈妈也会happy。听到这里,他半信半疑地擦干了眼泪。我说,你希望妈妈也一起sad吗?他摇了摇头。
我觉得,当孩子哭完之后,可以让他学习一些关于情绪的知识。比如,哭代表自己非常悲伤,与高兴是相反的意思,然后他哭闹,也会让妈妈不高兴。类似这样的讲解,可以让孩子慢慢了解到“哭”的另外一个作用,除了是情绪的表达,也是一种社交行为。
同时,家长也可以趁机教育孩子,就刚才发生的事,告诉孩子对错,以及以后应该怎么做。
孩子和我们大人一样,都会有脾气。有的时候应当多考虑每个人的情绪和感受,给大家一点冷静和发泄的时间,这样,比让孩子“不许哭”来得更有效。
孩子没有时间观念
——教孩子管理时间,做自己的CEO
玲玲妈妈晚上最烦恼的事情,就是如何让孩子晚上准时上床睡觉。每次一到晚上八九点,她就想让孩子睡觉。可是孩子却偏偏变得更加生龙活虎了。玲玲妈妈指着墙上的闹钟说,你看,现在都九点了,你该睡觉了!可是,九点钟对于玲玲来说,和一点钟、两点钟、三点钟一样没什么分别。越晚孩子越精神,一会儿要妈妈讲故事,一会儿要喝水。对于让孩子准时睡觉,玲玲妈妈真是伤透了脑筋。
很多时候,孩子在幼儿园和家里的作息时间不一样,有时候会受到各种活动的影响,比如今天中午没有睡觉,或者今天中午睡了很久等,都会影响孩子的作息规律。我的孩子在学校适应得挺好,但到了家里,他就变得不知道该干什么了。尤其是周末,他只能在大人的安排下起床、吃饭、睡觉和玩耍。做了上一步,他也不知道下一步做什么。而且每一周都很不固定,导致每到周末或放假他就变得特别懒散。我想有必要训练一下孩子对于时间的学习和管理了。
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很难。
有时候,他要缠着我讲故事,我正在忙着查资料,就会让他在旁边等一会儿。小松对“等一会儿”这件事也没有什么概念,坚持让我立马就陪他玩。
这学期,学校安排礼拜六让小松他们去幼儿园吃一顿特别早餐。但是他对周六是什么时候也没什么概念,每天早上一醒来就问:今天能不能去吃特别早餐?
孩子没有时间观念怎么办?
做事喜欢拖拉怎么办?
晚上不睡觉怎么办?
怎样科学有效地教孩子认识时间?
前不久,我开始计划训练孩子对于时间的管理和认识。我的目标是要让孩子学会自己关注时间,主动地执行事先安排好的Schedule(计划表)中的各项“任务”。我的训练方式是从简单的做起,一步步让孩子学会认识和了解时间,以及去管理和安排时间。可以说,越早让孩子接触时间观念越好,这有利于培养孩子未来对于时间的管理能力以及掌握时间、运用时间的能力。
一、让孩子学会等待
没错,等待也需要学习。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往往都是个“急性子”。等待对一些孩子来说,可能比较难。因为在他们还没有形成时间观念的时候,他们往往不知道等待需要多久,如何等待。
此时,父母可以训练孩子从等待1分钟做起。渐渐从1分钟扩大到5分钟、10分钟,甚至一天、一星期、一个月……
最初,我们用手机给孩子定好时间,一分钟。如果孩子安静等待一分钟,便可以获得他想要的玩具和食物。以后渐渐延长时间。这一招很有效,现在小松对于等待已经做得非常好了,可以在旁边等待好久。
二、给孩子特别制作一个日程表
不得不说,日程表是训练孩子管理时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工具。
在幼儿园里有当天的日程表,有本周的活动日程表,还有本月以及全年的安排表。很多家长可能觉得这些日程表对于孩子来说不是特别重要,只要家长看过了解就好。实际上,幼儿园的日程安排关系到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如果能教给孩子对于日程表的理解,将非常有助于孩子在幼儿园更好地配合老师以及更好地融入集体生活。
除了幼儿园的日程表,在家里也需要有一个日程表。比如早上几点起床,中午何时吃午饭,下午几点睡觉,几点玩耍,晚上吃饭和睡觉的时间都需要固定。一旦日程表安排了起来,就会让孩子从容地把握玩耍的时间以及乖乖地准时吃饭睡觉。
我们的想法很简单,就是希望通过训练孩子对于日程表的执行力来达到教会孩子管理时间的目的。
于是我们去超市买来了一个手动的儿童日程时间表以及在iPad上下载了一个电子的儿童日程时间表。其中,超市里买来的是当月的日程表,可以根据每天不同的活动放入图片。电子的时间表是当日的,有时间的安排和图画的显示。
图片,对于孩子来理解时间是一个非常棒的工具。把抽象的时间安排变成具体该做的事,可以让孩子更容易理解和执行他们的计划。当然,在安排时间的时候,可以和孩子一起,问问他的意见,以及告诉他为什么这个时间要做对应的事情。
三、学会认识时钟、星期、天气
孩子到了一定年纪,记忆力爆发,特别喜欢认知新的事物。
这个时候,家长可以教给孩子如何看时钟、星期,还有天气等。
在加拿大,冬天的时候天黑得早,到了白天,天又亮得很晚。我家小松总是搞不懂现在是白天还是晚上。于是我只好教他看墙上的钟,告诉他现在已经是几点了,到底是早上还是晚上。
平时在上学和放学的路上,也会乘机教给他关于天气和星期的概念,让他了解现在是何时,我们又正在做什么。
四、给孩子安排任务
除了训练孩子执行日程表,了解关于时间的知识,以及学会等待以外,家长可以尝试给孩子布置多项任务要孩子去做。这不仅可以训练孩子的记忆力、执行力,还可以很好地训练孩子对于时间管理和安排的能力。
比如早上出门的时候,我会训练孩子,先穿好衣服和裤子,再刷牙洗脸。也就是说,穿好衣服裤子之后,还有另外的事情等着他们。在这样的情况下,不仅可以让他们记住这段时间应该要完成的事,还可以增加他们对于时间的把握能力,不容易拖拖拉拉。
如果早上真的非常拖拉,我建议可以给孩子定好时间。比如在十分钟之内就穿好衣服,十五分钟之内吃完早餐等。告诉孩子,要遵守时间。
很多人可能认为,这样的训练对于孩子来说过于严苛,所以有时候就让孩子自由发挥。可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我发现孩子比过去更懂事了,也更加懂得如何处理好自己的事情。比如在游乐场玩得很嗨的时候,我会说,时间到了,该回家了。儿子就乖乖地穿好衣服鞋子,牵着我的手准备回家。我感觉我再也不是以前那个需要大吼大叫拖着儿子回家的“虎妈”了。
教孩子对于时间的管理是从点滴的小事做起的。除了让孩子获得更多对于时间观念的视觉和感官上的体会以外,也要让孩子学会如何自主支配时间,做时间的管理者,而不是牺牲品。
从对每一分钟的珍惜,到对每一天的规划,都需要从小学习。只有懂得如何更好地管理和支配自己的时间,才能做自己的CEO,才能创造100%的时间财富。
闲暇时间如何度过
——只用五步,轻松帮孩子做好假期规划
有一个加拿大的妈妈说,以前女儿在国内的时候,一到暑假就欢天喜地。然而到了加拿大,正好相反,一到暑假就愁眉苦脸。
因为不能去学校玩儿了!
不管孩子是高兴还是伤心,不管在中国还是在外国,对于每一个家长来说,暑假都有可能是家长最头疼的事,甚至是噩梦。
为什么暑假是家长的噩梦呢?我总结了四个原因。
第一,同僚压力。试想一下,如果自家娃在暑假里整天玩iPad,而别人家的孩子每天读书、学习、旅游、上兴趣班,是不是觉得暑假好像少了点什么?同时,孩子本身也容易感受到来自同学的压力。比如某某人的孩子暑假又去哪里玩了,又去参加了什么夏令营,如果自己没给孩子安排,是不是孩子也会感觉有点心理不平衡呢?
第二,报名焦虑症。话说,很多暑期班都要提早报名。在国外亦是如此,很多summer camp要求提前两三个月就报名。如果没有及时报名,等到六七月就来不及了,可选范围也变小了。只能选一些别人挑剩下的兴趣班和夏令营,或者只能错过了。
第三,财政压力。很多暑期班的价格都要近万元。如果送到国外参加夏令营或旅游,费用还要翻倍。对于一个普通家庭来讲,是一笔负担。
第四,家长的时间有限。在时间安排上,如果家长是全职上班的话,就面临巨大的挑战。大一点的孩子可能还好一些。小一点的孩子就要考虑托管,或者报名参加各种summer camp。而许多summer camp的时间也不是那么有规律。要合理地安排一个时间上可行,实际操作上有趣又有意义的假期真的好难。
具体要如何操作呢?如何才能给孩子安排一个既省钱又不浪费时间的暑假?如何才能让一年一度孩子最喜爱的假期变得更有意义并能学到东西呢?以下五个步骤可以帮你轻松搞定孩子的假期规划。
第一步,制订日程表
首先,妈妈要和孩子一起开一个家庭会议,会议内容主要是和孩子一起制订一个暑假日程表。这个日程表包括每周日程安排和每日日程安排。
每周日程表可以根据孩子的兴趣来安排每周不同的活动。每日日程表,可以具体到几点几分做什么。从而让孩子养成时间观念,并且能合理利用时间。
尤其是暑假期间,可以空出一些时间段让孩子自主选择,让他们自己规划和安排自己喜欢的活动方式。记得多安排一些free time(自由时间)或者free day(自由日)供孩子自主选择和安排哦!
第二步,寻找合适又多元的托管方式
对于很多上班族的家长来说,很可能暑假就意味着给孩子寻找托管。
其实这个时候,家长应该考虑选择不同又多元的托管方式。这样可以让孩子保持新鲜感,觉得这个暑假过得没那么无聊。
比如,可以在前面几周安排不同的夏令营,在中间安排一次旅游,在结尾安排去爷爷奶奶家或亲戚朋友家玩,等等。
不同的托管方式,会让孩子觉得假期变得十分有趣并且有意义。
第三步,和孩子做一些有意义的事
所谓有意义的事,其实就是能够让家长和孩子的亲子关系变得更加亲密的事。或者说,让孩子感到难忘的事。
这些有意义的事包括:为孩子准备一份书单,和孩子去逛一次博物馆,带孩子去旅游,陪孩子一起看一场电影,和孩子一起制作甜点,等等。
至少要做一两件能让孩子多年以后回忆起来仍觉得很美好的事。
第四步,给孩子准备一个“无聊箱”
一些妈妈特别善于动脑筋,愿意花心思在孩子身上。
我记得国外的妈妈们怕孩子无聊不知道干啥时,就为孩子准备了一个“无聊箱”,名字叫作"I am bored bucket"。在孩子不知道做啥的时候,可以翻一翻这个箱子,看看能找到什么好玩的东西。箱子里的内容包括各种故事书、棋牌类游戏、好玩的游戏题等。如果这样的箱子还是不够有趣,干脆直接抽签决定吧。真心被这些妈妈的脑洞折服。更有细心的妈妈还做了一个文件夹,把暑假作息时间表和各种activity(活动)的内容全部变成一本小册子。让孩子打开来就能知道自己现在能干什么,保证随时都有事可干。
这真是个好主意,让老天来决定玩什么,应该会很有趣。
第五步,为孩子安排各种社交活动
暑假其实是培养孩子社交能力的好时机。平时在学校能认识的朋友非常有限,暑假期间可以通过参加不同的活动,让孩子有机会认识不同的朋友。
这一点非常重要,也恰恰是很多家长所忽视的。因为很多人会认为,暑假嘛,让孩子待在家里就好。即使是去summer camp,也是冲着学习一些知识而去的,根本没打算认识新朋友。这是非常错误的观念。
孩子的情商和社交能力非常重要,必须从小培养。经常带孩子去参加一些聚会、派对、夏令营,甚至是和其他孩子一对一的play date,都是培养孩子社交能力的好机会,绝对不容错过。
家长也可以适当安排同龄的孩子来家里玩,或者带孩子到公园、野外去和别的孩子一起玩。
出了这么多主意,不知道大家有没有get到精髓。精髓就是,只要家长有心,又愿意详细地安排一个暑假规划。对于孩子来说,什么样的暑假都是最开心、最难忘的假期!
教孩子做金钱的主人
——孩子的财商直接影响未来理财观念
一个留学生A,家庭条件还算不错。从小他爸妈就灌输给他一个观念,好好读书。
就这样,他从小学一路念到研究生。每个阶段,他爸妈都及时给他一些零花钱。父母认为,只要好好读书,爸妈就会给钱花!
于是在他的脑袋里面有了一种印象,只要努力学习,钱就能从天上掉下来。
结了婚以后,父母给了他一笔钱,说以后这笔钱由他自己支配。但父母为他准备的钱就只有这么多了,以后不再提供任何钱给他,要靠他自己努力去赚钱或者想办法了。
然后,他算了一下,这笔钱可以够他吃喝玩乐好多年。于是他租了最高档的公寓,买了高档跑车,逍遥快活了几年下来,钱很快就花光了。花光钱后,他只好重新开始找工作,从零做起,靠工资过着艰难的生活。
另外有个朋友B,读高中的时候,他父母让他自己去打工赚钱。于是他做起了家教。做家教的日子不容易,但他还是靠家教赚了一笔钱。上了大学之后,他开始琢磨怎么拿这笔钱炒股票。炒着炒着,他又赚了一笔钱。之后,他自己开了家律师事务所,开始琢磨怎么搞投资。
记得上次碰见他的时候,他已经有好几辆跑车了,还买了一栋洋房,真是甩了我们这些穷学生好几条街。
情商这东西,培养起来很不容易。但有个更不容易的东西,叫作财商。
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孩子的财商直接影响未来理财的观念。以及对于金钱的sense(感觉)。
有的父母一直认为,过早地让孩子接触钱这种东西,是不恰当的。有的父母避而不谈钱的事。有的父母对于金钱的教育,也只局限于讲一些节约用钱之类的消费观念。这是远远不够的。除了消费观念外,如何理财,如何支配和获得金钱,都是相当关键的。
以前有本书叫作《穷爸爸富爸爸》。书中的作者罗伯特的亲生父亲和朋友的父亲对金钱的看法截然不同,这使他对认识金钱产生了兴趣,最终他接受了朋友的父亲——这位“富爸爸”的意见,认为不要做金钱的奴隶,要让金钱为我们工作,并由此而使他成为一名极富传奇色彩的成功投资家。
金钱这东西,很奇妙,不同的人会有完全不同的理解。而这种理解,也直接造成了穷爸爸和富爸爸的差异。而父母的金钱观尤其容易影响子女未来的理财观念。
我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房子,这个东西在很多人眼里只是人居住的地方。因此有的人认为,买房子越便宜越好。比如现在他有30万元。他会想,我能花30万元买到一栋自己能居住的房子,为什么要花上百万去买那么贵的豪宅?因此他花了30万元在一个贫民区买了一栋很破旧的房子,三年以后,房子因为折旧,跌了5万元。
但是在投资人的眼中,房子不单纯是居住的地方,还是一件商品。如果花30万元买了一栋房子,三年后无法涨价,甚至会跌价到25万元,这不是一项划算的投资。于是他通过考察,选择在一个繁华地段投资了一栋100万元的豪宅,三年后房子涨到了200万元。即使有70万元是借的,他还是赚了100万元。
我们可以清晰地发现,有没有投资的眼光,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思路。而这套思路不是一下就产生的,而是从小培养的,对投资理财的敏感度,对金钱使用和支配的想法,都需要从小培养,或逐步转变思想。
那么,如何培养孩子的财商呢?这里我想谈谈一些策略和方法。
一、记账: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很多孩子从小就对金钱的多少完全没感觉,也对一个月花多少钱完全没感觉,更不知道父母为他们花了多少钱。
这个时候父母应当鼓励孩子去记账:记录每日的收入和支出。通过记账,孩子可以了解到自己有多少钱可以支配,自己又花了多少钱,最终还剩多少钱。
花钱,其实是个意识问题,孩子有没有这方面的意识很重要。
记账多了以后,孩子会小心地支配自己的钱。了解自己这个月的钱花得是不是太多了。如何最经济实惠地购买自己生活和学习的必需品等。
平时家长也可以多和孩子玩一些购物类的小游戏。比如虚拟的超市,给孩子一笔钱,让他们去模拟买东西,然后看看最后都买了什么。这些都能使孩子养成更好的管理支配自己财物的意识。
二、带孩子去银行开户
家长可以为孩子开一个银行户头,然后给孩子办一张银行卡,定期存入一定的钱作为孩子的零花钱。
其实经常带孩子去银行,可能是一个好习惯。
在银行,孩子可以学习查看自己账户的收支情况,了解什么是利息,什么是贷款,什么是基金,以及什么是信用卡。
从小就教育孩子有关借贷理财的观念,让孩子了解钱能生钱(比如存钱可以拿利息等),可以更好地让他们知道用不同的途径管理自己的财富。
如果家庭经济条件允许,可以适当给孩子一笔小钱作为基金,比如压岁钱,让孩子自己去选择一种理财方式管理或投资自己的基金。
三、省钱和花钱
我小时候很爱攒钱,我妈每个月给我五块钱,我都舍不得花,常常攒起来。尤其还买了一个储蓄罐,整天存钱,一年下来也攒了好多钱。但是我从来都不知道花钱。每次买东西,都想着如何省钱。
长大后渐渐发现,省钱和攒钱在过去虽然是一直被鼓励的行为,但却不是完全正确的。有的时候,花钱才是更为关键的,家长应当从小培养孩子如何正确地花钱。
正确的花钱,并不是想买什么就买什么,而是如何能把钱花在刀刃上。也许花的这笔钱可以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不仅要培养孩子花钱,还要教会他们计算投资回报率,有赚钱的意识。
记得以前有个斯坦福实验,教授给学生五块钱让他们在短短一个星期时间赚更多的钱,看谁的投资回报率最高。于是有的小组的学生开始倒卖T恤衫,有的小组租来打气筒给别人的自行车打气收费。最后有个小组想出个办法,靠出售同学汇报成果那节课的门票赚了600美金,成为最后的赢家。
另外,有时候也有可能这笔钱花出去,不能赚到钱。但是你却赚到了友谊、知识、人气、相貌等各种资本,这也许是更重要的一种投资呢!所以还要学会如何用金钱去尽可能地换取这些无形或有形的各种资本。
四、让孩子参与家庭投资理财
我妈妈从小就培养我投资理财的观念。除了让我记账,给我一些钱让我自己管理之外,还让我参与家庭的投资理财。
小到买保险买基金,大到买房投资股票,全都让我一起参与。
我知道身边很多朋友的爸妈都正好相反,家里明明经济条件很好,却喜欢告诉孩子,他们很穷,一分钱都没有,什么都买不起。可能怕孩子出去乱说话被绑架吧。导致的结果就是,孩子也觉得自己家很穷,什么都买不起。既不关心如何花钱,也不关心如何赚钱。
从小就让孩子参与家庭理财,是一个练习。通过与家长讨论,可以逐步灌输给孩子一些投资理念。当孩子长大进入社会以后,就会知道如何更好地管理自己的财富了。
五、金钱观
最后说一下我理解的金钱观。
世界上有两种极端:一种认为金钱至上,钱越多越好;还有一种认为金钱是万恶之首,有钱人都是坏人。
我认为,金钱既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少越好。我既不赞同金钱至上的观念,也不赞同金钱是完全碰不得的这样的逻辑。我认为金钱应该是让我们的人生变得更有意义的一种东西。
很多人认为读书是为了找到更好的工作赚更多的钱,我们之所以花这么多时间工作学习都是为了赚钱。而我正好相反,我认为,赚钱是为了让我读更多的书,有更多的时间能做自己想做的事。
不同的金钱观,直接导致不同的人生轨迹。因此,从小教育子女树立一定的金钱观尤为重要。不要让我们的孩子长大了成为金钱的奴隶,而要让他们成为金钱的主人。
“妈妈,我害怕”
——面对孩子的恐惧,可用行为接触改善法
前两天,小松晚上睡觉的时候,一直翻来覆去,最后他说了句:“妈妈,我害怕!”我问:“你在害怕什么呀?”
小松说:“我害怕万圣节。因为到处都是骷髅头、吸血鬼和大怪兽。”
前不久,小松迷上了万圣节的妖魔鬼怪系列。走路、上学、玩耍的时候都一直哼着有关万圣节的儿歌。然后,小松只要一和小朋友玩耍,就扮演怪兽吃人的游戏。在他眼里,什么都变成了妖魔鬼怪。然而投入演出的结果就是,小松到了晚上睡觉的时候,就开始害怕了,一直说到处都是鬼怪。
李莉因为工作的原因把她女儿送回老家,跟爷爷奶奶待了一个月。回来后,孩子一直说害怕黑,不肯关大灯睡觉(不是小夜灯)。这对于还要起早工作的李莉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折磨。于是,他们夫妻轮流上阵,对孩子各种劝说、引导,结果都无济于事,只要关上灯孩子就会歇斯底里地哭闹。后来李莉想开了,也许是大人过于紧张了,开灯睡觉也不是什么天大的事,孩子可能因为与父母的分离产生了恐惧。就这样她以一种自然的状态陪着孩子开灯睡了近一个月,并尽量增加陪伴的时间,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爱。突然有一天,女儿躺在床上搂着妈妈说:“妈妈,我今天要关灯睡觉了!”李莉顿时泪奔。她的小宝贝自己找到了安全感,之后再也没有要求开灯睡觉了。
都说孩子在0-3岁的时候会害怕不熟悉的事物,比如习惯了用澡盆洗澡,当换成莲蓬头洗澡的时候,就会莫名地恐惧。而当孩子到了4-6岁这个阶段,孩子的想象力突然爆发了。这时候,孩子亲眼看到的事物会经过他们想象力的加工,变成他们感到恐惧的事物。比如床底下会出现怪兽,或者窗外突然出现恐龙。
还记得去年夏天小萝卜君来我家做客。我家松爸和他开玩笑说,院子里有很多很多的恐龙蛋哦!结果,半夜萝卜君就吓得睡不着觉了,原来他真的相信院子里有恐龙。
孩子恐惧的东西和大人很不同,常常大人认为很简单的事,对孩子来说都是无法接受的事。每个小孩都有不同的恐惧,有的是对想象出来的恐怖世界的恐惧,有的是恐高,有的是害怕水,有的是怕黑,有的是怕和陌生人说话。
孩子的恐惧如果不去克服,会对孩子的身心造成很大的影响。很多孩子童年的恐惧会给他们的成长留下阴影。
要如何帮助孩子克服恐惧呢?
我发现,加拿大最新的研究提供了一种适合改善孩子恐惧的方法,叫作“行为接触改善法”。这种方法是指:当孩子面对非理性的恐惧的时候,要循序渐进地引导孩子,让他们一步步地去面对引起害怕和恐惧的一些情境或场所,让孩子了解到他们想逃避或者害怕的事物其实是正常的现象。进而使孩子明白:“逃避是无法让事物变得不恐怖的”。
那么,具体该如何操作?
第一步,了解情况
每一种恐惧都有不同的原因。
很多时候,孩子的恐惧感来源于生活。这个时候,家长可以向孩子了解清楚,他们在害怕什么。
如果孩子怕黑,害怕独自睡觉,害怕和陌生人交流,那么孩子可能缺乏安全感。
如果孩子怕水怕高,那么孩子可能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弱。
如果孩子怕昆虫、怕小动物,那么孩子可能胆小。
有的时候,家长也要扪心自问,自己的行为是否对孩子的恐惧造成了影响。比如很多家长喜欢威胁孩子,“你不乖乖睡觉,妖怪要来找你了哦!”或者“你不好好吃饭,小心大怪兽来吃你!”对孩子的威胁也容易使孩子感到恐惧。有的家长本身就怕黑怕高,因此对孩子也会有所影响。
很多人觉得如果孩子真的害怕,那就想办法尽量避免让孩子接触让他害怕的东西。
然而,在加拿大,我发现这边的教育提倡让孩子通过面对恐惧来战胜恐惧。
家长要告诉孩子,面对恐惧很重要,因为只有勇敢面对恐惧,才能摆脱恐惧。逃避是无法摆脱恐惧的,只有通过不断地练习,才能克服恐惧。同时,家长还可以告诉孩子,自己也有害怕的东西,给孩子做出榜样,要让孩子知道通过努力练习,恐惧是可以被克服的。
第二步,列出清单
和孩子一起列出令他们感到害怕的事。比如虫子、水、高空、和妈妈分开、去陌生人家里玩、游泳、骑自行车、看医生等。
家长可以将这些恐惧分类整理。比如人身安全类(游泳等)、自然环境类(昆虫等)、医疗类(牙医、打针等)。最好把这些清单整理出一个恐惧温度计(fear thermometer),和孩子一起给恐惧程度打分。比如10分是最恐惧的,1分是最不恐惧的。先从最不恐惧的事物开始练习。
第三步,循序渐进
帮助孩子克服恐惧的最主要方法就是循序渐进,也就是一步一步地帮助孩子克服。家长切不可操之过急。
让孩子独立睡觉是很多爸妈头疼的事。由于我是急性子,有一次,我在训练小松一个人睡觉的时候,直接将他放在了他的房间,并关了灯。我在门外悄悄观察他。只见他一个人坐在床上东张西望,又想喊妈妈,又不敢太大声,然后又想站起来出来找大人,又不敢摸黑下床。就这样折腾了半个多小时,他还没睡觉。我只好进去安慰他,谁知一打开灯,小松就一脸绝望地望着我,眼睛里含着眼泪,低声说:“妈妈,我好害怕。”然后,我一抱起他,他立马就躺在我怀里睡着了。
这次失败后,我总结了教训,家长不能心急,一定要懂得如何循序渐进。
我参考了国外的“行为接触改善法”。这个方法要求我们列出步骤帮助孩子从害怕过渡到不怕。就培养孩子独立睡觉而言,如果孩子害怕独自在房间睡觉,一开始可以让孩子在爸妈的房间打地铺睡。之后再尝试让孩子在自己的房间由妈妈陪着入睡。如果孩子适应了由妈妈陪着在自己房间睡觉,下一步可以让孩子在自己房间睡觉但把门打开(或开夜灯)。适应了这些以后,最后可以让孩子在自己房间睡觉,关灯关门。
再比如,如果孩子害怕游泳害怕水怎么办?妈妈可以先牵着孩子的手站在距离水池5米远处。如果孩子比较不怕了,妈妈可以牵着孩子的手站在距离水池1米远处。过一段时间以后,妈妈可以尝试让孩子站在水池边上,不接触水。等孩子比较能接受了,再让孩子在水池边上用手或脚接触水。最后尝试让孩子下水。
加拿大这边有专门的一套训练方法,政府还给家长每人提供一本小册子。其中还有一个表格,家长可以根据这个表格填写内容,制订循序渐进的步骤。
要注意的是,请给孩子设定一个目标。比如要自己一个人睡觉。然后根据孩子的状况制订一个计划,可以适当调整时间的长短和练习的次数。
在这一步,要给孩子机会去面对和接触恐惧。
家长应当从孩子最不恐惧的事物做起。比如,孩子不敢和陌生人打招呼。家长可以先让孩子向他们所熟悉的叔叔阿姨打招呼,再向不熟悉的一些朋友打招呼,最后可以让孩子向完全陌生的叔叔阿姨或小朋友打招呼。如果孩子不敢碰小动物,家长可以尝试让孩子在小动物身边待久一点,先从10秒钟开始,再到一分钟,再到10-20分钟。随着时间延长,孩子进入情境就不容易焦虑。不过,每个孩子的情况不同,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个方法也只是提供一种参考。
第四步,练习面对恐惧
练习非常重要,更重要的是家长要陪着孩子一起练习。在练习的过程中,亲子关系也会更加亲密。
有的时候,家长可以事先安抚孩子。在孩子接受挑战之前,先花一点时间,通过一些安抚手段,让孩子的情绪变得稳定,找到安全感。这时候,家长可以用拥抱或牵手的方式安抚孩子,然后再让孩子尝试初步的挑战。
此外,家长还可以提供一些小奖品以示鼓励。当孩子完成步骤,家长可以奖励一些玩具或食物。不要忘记称赞也是一种很好的鼓励方式。告诉他们,你做到了,真是一个勇敢的宝宝!也可以在别人面前称赞孩子如何克服恐惧,让孩子获得动力和自豪感,觉得自己变得更勇敢了。
另外,讲故事也是很有效的方法。通过故事里的人和事,告诉孩子再强大的人都有害怕的东西,关键是要用勇敢去克服恐惧。让孩子相信,这些恐惧是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克服的。
在国外,我看见很多家长带着孩子去登山、跳水、划船,不免担心孩子的安全。一位外国妈妈说得很好:“有一种教育叫作探险,只有take risks(承担风险)才能看到别人看不见的风景。”
爸爸妈妈不能因为孩子害怕就和孩子一起避开或者逃避这些令他感到恐惧的事物。这是孩子成长的一次尝试、一次练习,甚至是一个必经的阶段。勇敢,是家长必须要教会和训练孩子的一种品质。
想象力:保护孩子,不只是人身安全,更要保护他们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