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458300000005

第5章 亮剑(5)

李云龙哪里知道他头上正悬着一把利剑,马上就要劈下来了。他正惦记着娶媳妇呢。

战争期间结婚是没什么手续要办的,有个证婚人就算认可了,两人铺盖合到一起就是夫妻。

早在两年前,独立团的部队就分散行动了,方圆几百里,这儿一个连,那儿一个排,各干各的,只有在极少数情况下,才召集干部到赵家峪开一次会。野狼峪伏击战时集结了一个营兵力,是自独立团分兵后最大的一次集结。

团部所在地赵家峪村只有一个警卫排,还有的就是团部的参谋、勤杂人员。刚驻进村时,赵刚和团部的保卫干事朱子明曾把这个不足百户的小村子的常住人口过了遍筛子,似乎没发现什么可疑的人。可赵刚万没想到,这个保卫干事朱子明就是潜伏在独立团内部的间谍。他当间谍的经过很普通,绝无惊险之处。在1940年的一次反扫荡中,他单独执行任务时被俘,审讯时没抽几鞭子就扛不住了,于是叛变投敌,被日军情报部门发展为情报员。他回到部队时没人察觉,因为他从被俘、叛变到接受任务总共用了十几个小时。其实日军情报部门当时发展他当卧底只是例行公事,根本没重视他,随着李云龙的独立团在晋西北名声越来越响,朱子明的身价也越来越见涨,最后简直成了香饽饽,只不过部队集体行动时多,朱子明很难找到机会送出情报,要不然,十个李云龙也让人砍了脑袋。

婚礼闹哄哄地在团部举行,没什么仪式,炊事员老王用脸盆装了一盆熬菜,白菜萝卜和罐头红烧牛肉炖在一起,香喷喷的惹人流口水。大家很久没见油腥了,都馋得要命,都觉得赵刚的开场白是废话,娶媳妇嘛,不过是一男一女能合法地睡在一个炕上,用一顿饭堵住大伙的嘴,省得有些人心里不平衡说三道四,说这么多废话干什么?

赵刚说了几句,也觉得是废话,便端起酒盅说:“大家都端起来,第一杯酒敬给新婚夫妇,祝他们幸福美满,白头到老,干了。”

大家一饮而尽。

赵刚突然生出感慨:“老李呀,你该知足了,人家秀芹姑娘不嫌咱八路军穷,嫁给你这穷光蛋,你上辈子算是烧了高香。你有什么?要钱没钱,要长相也不怎么样,除了脑袋大点儿,简直就没什么特色。”

大家哄笑起来,秀芹羞涩地低头不语,李云龙大大咧咧地说:“就是因为咱这脑袋大,她才看上咱,是不是?秀芹。再说啦,她不嫁我嫁谁?想嫁地主老财也没机会呀。”

秀芹在哄笑中狠狠捶了李云龙一拳。

赵刚说:“这第二杯酒,我要代表全团向秀芹同志道歉,今天是你大喜的日子,可我们全团连件像样的衣服都拿不出来。哪个新娘子没件花衣服?今天我翻遍了所有人的随身物品,心说谁有块像样的包袱皮也好。真可惜,我什么也没找到。真委屈你了,独立团先欠着你的情,等打败了鬼子,我们用彩绸扎起八抬大轿再给你补一次。”

大家都沉默了,秀芹含着眼泪感动地说:“政委,看你说的,俺从小没爹没娘,卖给人当童养媳,就是做梦也没想到有今天。全团同志都是俺的亲人,俺生是独立团的人,死是独立团的鬼,俺还有啥不知足的?”

赵刚接着说:“第三杯酒,还是敬给秀芹嫂子,我代表全团向嫂子提点希望,咱独立团要壮大,缺人呀,要是秀芹嫂子能给老李生十个八个儿子,咱独立团就能多编出一个班来。当然,这不是一个人的事,还得看老李有没有这个本事。”

李云龙在哄笑中站起来向大家拱拱手:“这应该没问题,请大家看行动。”平时泼辣的秀芹此时羞得差点儿钻了桌子。

赵刚吩咐道:“老王,把贴饼子拿来,大家吃饭。”

李云龙不满地问:“老赵,怎么就这三杯酒就完啦?咱们不是还有酒吗?干吗这么抠抠搜搜的?败老子的兴。老王,拿酒来。”

赵刚斩钉截铁地说:“不行,只三杯,这已经是破例了。咱们有分工,军事上的事你说了算,生活上的事我说了算。”

李云龙很扫兴,赌气吃了一个饼子就不吃了。几个参谋不识相,嚷嚷着要闹洞房,李云龙没好气地一瞪眼:“闹个屁,都给老子滚!”

大家没趣地散去。赵刚根本不为所动,只说了句:“老李,你少给我甩脸子,有能耐你今晚就在这儿坐一宿,别入洞房。”

李云龙发狠道:“老子这辈子算是倒了大霉,碰上你这么个政委,连喝酒都管着,操,别以为老子见了媳妇就上炕,老子今晚就坐他一宿,有什么呀?”

赵刚说:“上炕不上炕是你的事,我管不着,你要赌气还不如扛支步枪去村口站岗,跟谁赌气呀?”

赵刚哪里知道,就这么几句口角,硬是救了李云龙一命。此时,山本一木的特工队已经接近了村子。

当初李云龙和赵刚选中赵家峪作为据点时,就是看中了这个小山村的地形。这村子傍山而立,村后有上山的小道,一条路从前村口贯穿到村后,这是唯一的一条路,若想到村后,只能从前村口进,穿过整个村子,除非对方是猴子,能攀绝壁才能绕到村后。问题就出在这里,山本一木的特工队通过朱子明的情报,对这里的地形了如指掌,要想抓住李云龙必须要断其后路,哪能让他从村后溜进山呢?特工队员们都受过攀登训练,再加上专用工具,悬崖峭壁根本难不住他们。也是精通特种作战的山本一木聪明得过了头,他早已得知,李云龙的团部就在后村口,他的住房是里外套间,有个身手敏捷的警卫员住在外间,李云龙住在里间。山本大佐根据这个情报制订出偷袭方案,他把大部分兵力用于攀崖绕到村后,想尽量做到不发一枪就能把李云龙堵在被窝里。前村口只留了十几个人,他认为八路军从前村口突围的可能性不大,就算八路军从前村口突围,他久经沙场的特种兵一个能顶十个八路。他认为,李云龙这样的对手连半点本钱也没有,配和他对阵吗?此时的李云龙丝毫没察觉已迫近的危险,和赵刚赌气是常有的事,哪能真的坐一宿?他抽了几袋烟,也消了气,秀芹体贴地给他打来热水烫脚,他泡了一会儿脚,和秀芹扯了一会儿家常话,这就耽误了一个小时,无意中使山本一木大佐的计划出现了一个小小的漏洞。山本一木预计23点开始行动,因为按往常情况,李云龙早睡下了。谁知李云龙和赵刚闹别扭耽误了时间,他洗完脚又想起还没查哨呢,往常睡前都要到各哨位看看,今天更不能例外。要不然非招大伙笑话不行,团长娶了老婆就急着和媳妇上炕睡觉,连查哨都免了,传出去可有点儿丢面子。

他向睡在外间的和尚喊了一声:“和尚,起来跟我查哨去。”

睡得迷迷糊糊的和尚爬起来嘟囔着:“今天还查哨?”

李云龙挂上驳壳枪说:“快点儿穿衣服,你哪儿这么多说的?”

秀芹给李云龙披上大衣,深情地看了他一眼,叮嘱道:“别冻着,俺等你回来。”

李云龙应了一声,带着和尚走出院子。他哪知道这竟是和妻子的最后诀别。

22点50分,山本一木的特工队员已攀崖绕到村后,封住了进山的退路。前村口的特工队员手中的冲锋枪保险已打开,全部进入了攻击位置。他们都在看手腕上的夜光表,只等23点整行动。

按照习惯,李云龙查哨前要先就近查铺。这支军队从红军时期就有这么个习惯,干部夜里查铺已成定规。赵家峪是个穷村子,村里连个能称为富农的家庭都没有,所以也没有像样点儿的房子,警卫排及团部人员都分住在农民家里。

22点55分,李云龙与和尚发现了团部保卫干事朱子明的铺位是空的。两人对视了一眼,不约而同地拔出驳壳枪,顺势在大腿上蹭开了枪机头。

一个不祥的念头在李云龙脑子里忽然闪过,朱子明绝不像去蹲茅房,茅房就在院里。保卫干事没有查哨的责任,深更半夜他去干什么?何况他是披挂整齐出去的,因为他的驳壳枪也不在了。李云龙轻声喊了一声:“有情况,通知所有人紧急集合。”说完人已蹿出了屋子。和尚推醒了别人传达了命令,也跟着蹿出屋子,追着李云龙向前村口跑去……

22点59分,前村口的日军特工队员接近了独立团的岗哨,担任尖兵的一个特工队员拔出芬兰刀。

此时,奔跑中的李云龙还没打算鸣枪报警,他要搞清楚是怎么回事。可能是虚惊一场呢?不过警卫排及团部人员已经都被叫醒,正在穿衣服。

23点整,站在前村口的哨兵在毫无察觉的情况下,突然觉得眼前闪过一道白光,他还没来得及喊出声,就颓然倒下。偷袭的特工队员的确是个高手,他掷出的飞刀极准确地插进了哨兵的脖子,被割断的颈动脉喷出的鲜血染红了雪地。一招得手便不让人,特工队员们一跃而起冲进村口。

就在李云龙与和尚快要接近村口时,“啪”的一声枪响划破夜空,冲在最前的特工队员一头栽倒,他的眉心出现一个小小的黑洞。这个擅长使飞刀的日军士兵在生命将要逝去的一瞬间还在惊讶地想,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这一枪是离村口哨位约30米的潜伏哨发出的。如此布哨是独立团的特色,李云龙和赵刚在布哨方面观点是一致的,明哨易受攻击是显而易见的。把一支部队的安全寄托在一个哨兵身上是愚蠢的。在严酷的战争环境中,任何疏忽都会带来灭顶之灾。潜伏哨是不定期派出的,据情况而定,哨位也是经常变换的,因为任何一件事,一旦形成规章制度就会变得僵死了。今晚的潜伏哨是赵刚安排的,训练有素的日军特工队出师不利,竟栽在潜伏哨上。

要是潜伏哨兵手里有支可以连发射击的冲锋枪,那特工队非吃大亏不可,村口的道路狭窄,特工队员无法展开战斗队形,都拥挤在一起,中弹的士兵离潜伏哨位只有几米远,如此的距离开火是不需要神枪手的,又是突然从暗处向明处开火,本来是可以占上风的。关键是哨兵手中的武器太差。他的汉阳造步枪需要时间退弹壳重新上膛,这短短的七八秒钟耽误使他送了命,特工队员手中的冲锋枪一个短点射就将他打倒了。

李云龙和和尚已经发现这伙敌人,他俩正守在路两侧等着呢。有实战经验的老兵打起仗来从不咋咋呼呼,像吝啬的商人一样仔细算计着双方本钱之间的悬殊,怎样才能用自己有限的本钱去换最大的利益。他们见自己的哨兵被打倒后,绝不会勃然大怒地扑过去替战友报仇,而是连眉毛都没动一下。哨兵已完成了自己的职责,下面该轮到他们尽职责了。打仗嘛,要是死几个人就大哭大喊地要报仇,这仗就没法打了,只有初出茅庐的新兵蛋子才这么干。

李云龙伏在一个磨盘后面,几只压满子弹的弹夹整齐地排列在身前,身体像雕塑一样保持着静态一动不动。路对面不远处一堵矮墙后,和尚手持两支上了膛的驳壳枪,静静地看着运动中的特工队员……其实,刚才枪一响,李云龙就发现这伙鬼子有点邪乎,他们的姿势很怪,一手端着冲锋枪平指前方,另一只手握着驳壳枪,枪口冲天,身上插满了弹夹,腰带上挂着带鞘的匕首,头上的钢盔在月光下竟没有一点反光。他娘的,怪了,仗也打了五六年了,倒在自己枪口下的鬼子少说也有上百了,还没见过不使三八大盖的鬼子步兵,真他娘的邪门啦。

20世纪40年代的“二战”期间,特种作战的理论在各军事强国也是刚刚成熟并付诸实战,身为土包子的李云龙怎么会知道什么叫特种部队呢?别说李云龙,连大学生出身的赵刚也不知道什么叫特种部队。他正带着警卫排向前村口运动,和李云龙一样,他一点儿也不惊慌,鬼子从前村口来这没什么可怕的,在村口顶住就是了,大不了从后村口撤到山里就是了,进了山鬼子就是来一个联队也没用。可他不知道,此时此刻后路已被切断了。

李云龙等鬼子尖兵离他只有几米远时,手中的驳壳枪突然打出一个长点射,最前边的两个鬼子应声倒下。余下的鬼子不愧是特种兵,反应极为敏捷,枪响的同时身子已经侧滚出去,在滚动中用冲锋枪连连打出短点射,把李云龙身前的石磨盘打得碎石飞溅。一发子弹贴着李云龙的脖子划过去,把他的脖子划出一道血槽,鲜血热乎乎地顺着脖子流进衣领里,惊得李云龙冷汗顺着脑门流下来。这伙鬼子身手不凡呀!没容他多想,“嗵!嗵!”鬼子的掷弹筒响了,两发炮弹拖着怪叫一前一后落在碾盘上。“轰!轰!”炸得碎石纷纷落下,李云龙啐了一口唾沫,暗暗惊叹,打得真准,两具掷弹筒首发命中,炮弹都落在一个点上。要不是磨盘挡住炮弹,有可能直接命中李云龙的背上。操,今天算碰上硬茬啦。李云龙一个侧滚翻了出去,再不变换位置,第二批炮弹落下可就没这么幸运了。和尚这小子是好样的,这边打得这么热闹,他愣是沉住气一枪也不发。他在等机会呢。

李云龙离开磨盘后,马上被几支冲锋枪的扫射压在地上,动弹不得,而且弹着点越来越近,离他的脑袋只有几十厘米。两个鬼子在火力掩护下一跃而起……和尚那边终于得手了,一个长点射,两个鬼子的后背被打得稀烂,像蜂窝似的。到此为止,这场枪战仅仅用了五分钟。就这短短的五分钟阻击,就赢得了时间。赵刚带领警卫排从后面冲上来,战士们还像往常打仗一样,前边是捷克式轻机枪开道,后面的战士端着明晃晃的刺刀向前猛冲。

李云龙叫声不好,大吼道:“不要过来,全体卧倒……”

晚了,鬼子几支冲锋枪狂风般扫过去,赵刚和几个战士像被砍倒的高粱哗啦啦倒下一片……

“老赵……”李云龙狂吼一声,眼泪夺眶而出,他手一抡,驳壳枪呈扇面扫过去,日军特工队员各自依托掩蔽物还击,枪战呈对峙状态。

警卫排长王大荣指挥两个机枪手用火力压住鬼子,气喘吁吁地爬到李云龙身边说:“团长,后路被封住了,鬼子从后面上来了。”

李云龙一惊:“娘的,鬼子长翅膀啦?坏了,我老婆……”

王大荣哭了:“团长,我带一个班,还有团部的十几个人想把嫂子抢回来,可鬼子的火力太猛啦,一大半弟兄都牺牲了。我他妈的没用呀!”

李云龙喝道:“别说啦,政委怎么样?”

“腹部中弹,伤很重。”

后面枪声大作,山本一木的特工队已占领了大半个村子。团部炊事员老王抱着一挺歪把子机枪在扫射,团部的几个参谋、马夫、通信员都端着枪依托地形组成一条殿后的阻击线。情况万分紧急,前后都是敌人,腹背受敌的滋味儿李云龙今天算是尝到了。李云龙一把扯开衣服,让自己在寒风中清醒一下,他知道眼下所有干部战士都指望他了,自己千万暴躁不得,独立团从成立那天起,还没遇上过这么险恶的情况,今天算是赶上啦。

凭经验判断枪声,前面的鬼子人不多,既然鬼子要抄后路,肯定把兵力重点放在后面,张好口袋等你钻,老子偏从前边突围。

他下了命令:“机枪掩护,全体上刺刀,除了留两个战士背政委,其余的人准备冲锋,冲出去的人向桃树沟集结,编入二营,准备吧。”

两挺轻机枪打响了,残存的二十多名干部战士呐喊着向前方作了一次悲壮的攻击,顷刻,由冲锋枪组成的交叉火力构成了一道密集弹幕,又是七八个战士栽倒了,余下的战士又被火力压在地上。李云龙两眼冒火,推开机枪射手,端起机枪喊道:“娘的,拼了……”话音没落,只见和尚光着膀子提着用绑腿布捆好的集束手榴弹,蹿出矮墙。李云龙一看就惊呆了,对一般人,四颗手榴弹的集束捆就不易出手了,因为这种重量顶多能扔出10米远,而巨大的爆炸力很可能把自己也炸碎,可这回和尚竟拎着整整10颗。

李云龙已经来不及制止了,只听见和尚大吼一声:“小鬼子,我操你姥姥……”身子360度地转了个圈,像掷铁饼一样将集束手榴弹甩出去。

奇迹发生了,这捆巨大的集束手榴弹在空中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状抛物线,径直飞出二十米开外,在和尚扑倒的同时,一声山崩地裂的巨响,强大的冲击波飓风般掠过,两侧的房屋像是用纸板糊成的玩具连同鬼子的冲锋枪手全都飞到半空中,顷刻间,碎砖烂瓦连同鬼子的残破肢体下雨般地纷纷落下,眼前豁然开朗,战士们的视野里出现一片小广场,突围的道路打通了,残存的战士背着伤员,怒吼着冲出村去……

同类推荐
  • 三枚子弹

    三枚子弹

    天还没有大亮,侦察科长马加似醒非醒、似梦非梦地躺在床上,突然电话铃声响起,吓了他一跳,电话里传来了局长的命令:速来我住处。马加来到局长居住的小院内,局长指着小院石桌上的三枚子弹对马加说:你有什么想法。马加心里一震,职业的敏感使他连脸色都变了。能在侦察科长这个位置上混的人,哪个不是从真刀真枪、稀奇古怪、凶残危险、形形色色的各类案件、事件中摸爬滚打出来的。但如此大胆,敢将子弹放进公安局长居住的小院内,对公安局长进行恐吓,与公安局长叫板,在这之前不要说遇到,连听都没有听说过,这意味着什么?用意是什么?目的是什么?
  • 杜黄皮

    杜黄皮

    媚媚猫在《杜黄皮》的创作中,展示出其独特的人物和情节的驾驭能力。她冲破“武侠”的陈规,打造出一个男女皆爱、独一无二的“杜黄皮”,既带有武侠小说必不可少的侠义、情仇,更彰显了女性特有的细腻、温柔,这两者在“杜黄皮”身上得到完美的体现。故事中的“十兄弟”性格各不相同,独具特色,在杜黄皮的带领下,共同谱写了一曲凄美的江湖之歌。
  • 病房纪事

    病房纪事

    整个神经病区的人都知道躺在三号病床上的那个女人,不是因为她长相,她的长相事实上病区里没有一个人知道,因为看上去她已经没有长相了——所有的五官都没有在原来的位置上,双眼鼓出,鼻子歪斜,嘴噘起。牙齿从里头往外嚣张地探出,好像是被塌陷下去的两腮生生挤出来的。一个五官变形的人,通常也看不出实际年纪,不过护工说她应该有四十三四岁了。护工是一个来自郊县的年轻女人,爱笑,不笑的时候嘴角往上扯起,看上去也像在笑,但她不太爱说话,背也有点驼,走路做事永远不紧不急,几乎呈现慢吞吞的状态。
  • 我们必将知道

    我们必将知道

    我们必须知道,我们必将知道。——大卫·希尔伯特平成二十四年七月,十九岁的挂谷邦彦离开东京,回到京都的家里度暑假。虽然名义上说是度假,但其实主要是在帮家里做工。挂谷家经营着一家小小的家庭旅舍,虽然规模并不算大,但经过三代长辈的苦心经营,在京都府中也算小小有些名气。本来七月盛夏既不是赏山樱之时,也并非看红叶之季,但前来投宿的旅客仍然颇多,大都是为了京都著名的祗园祭而来。因此挂谷家的旅舍每日都忙碌异常,尽管家中雇了二十几个雇工,却仍然有忙不过来的感觉。对于将在日后放弃工作继承旅舍这件事,邦彦并没有太多抵触的情绪。
  • 贺龙的侍卫长与贴身保镖

    贺龙的侍卫长与贴身保镖

    一群野猪,瞪着血红的眼睛,一边嗷嗷吼叫,一边翻拱荒坡。它们所到之处,古树应声而倒,麂鹿望风而逃……怪哉!一只黄斑虎却无所畏惧,迎着这群气势汹汹的野猪,耀武扬威地走过来,到相距两三丈远时,黄班虎蓦然驻足,昂首咆哮,其声犹如一个睛空霹雳,震得香炉山摇摇晃晃,使向来以凶猛著称的野猪们也不禁倒退数步!就在野猪们一愣神的当口,黄斑虎已纵身跳入野猪群,后腿立地,一双虎爪在野猪群里飞舞,野猪纷纷倒毙,尖利的哀嚎声、闷沉的哼叫声一时响成一片。几头中了爪又没立时气绝的野猪,四蹄乱弹,骨碌碌地坠落深涧幽谷,跟在后面的野猪见势不妙,落荒而逃。
热门推荐
  • 嫡女倾城:神秘王爷惹上身

    嫡女倾城:神秘王爷惹上身

    【新文《原来是你在我身后》已发,求支持吖】在一次误打误撞中,某位王爷遇见了一只调皮狡猾的小狐狸,从此开始了自己的漫长追妻之路~侍卫:“王……王爷,云小姐又双叒叕出门了,好像是去参加什么宴会,您说该如何是好?”某王爷:“走,跟我一起去。”“啊?”“和我一道去将我的小狐狸抢回来,她说过,抢到了就是我的。”底下一群乌泱泱的人,这也不知道是第几次了,我们真是太难了啊,咱也不知道,咱也不敢问。
  • 微芒栖舍

    微芒栖舍

    这里有一家店,店里最珍贵的是青春。这里有一群人,最宝贵的财富是对这段时光的回忆。
  • 论画十则

    论画十则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践行“三严三实”学习读本

    践行“三严三实”学习读本

    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践行“三严三实”,要做到“六查”常年说,君子一言驷马难追,承诺很好,关键在践诺,如何践诺,用“三严三实”践诺“做焦裕禄式好干部”。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要把焦裕禄作为立身立行立言立德的标杆和榜样,带头学深悟透、深查细照、笃行实改,在教育实践活动每个环节、每个方面都示范到一要查修身严不严。严以修身,就是要向焦裕禄那样,不断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境界,追求高尚情操,自觉远离低级趣味,自觉抵制歪风邪气。要把焦裕禄作为自己修身的榜样,当做自己言行的镜子,时刻对照自己,不断反思自己,真正提高自身修养……
  • 邪皇追妻溺宠无情妃

    邪皇追妻溺宠无情妃

    冷月,是一个杀手,同样也是一名作家,搞笑的是,她并不是杀人的时候死的,而是在写作的时候突发心脏病死了。穿越重生,她成了冷家二小姐冷汐月,作者穿越……
  • 点灯

    点灯

    小说共包含8篇描写工厂、工人故事的工业题材的中短篇小说,真实而艺术地反映了在时代变迁中中国工厂和工人的遭遇生存境况,对现实的探索具有相当的广度和深度,对人性的解剖也较为深刻,凸显了工业题材小说的独特魅力。
  • 人类的环保之路(青少年身边的环保丛书)

    人类的环保之路(青少年身边的环保丛书)

    “青少年身边的环保丛书”是一套自然科学类读物。环境问题的实质是社会、经济、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问题以及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问题。本丛书包括了人类生活、自然和生态等各种关系的方方面面,从而让青少年了解环境保护对我们的重要性,以环境保护为己任。在这里,既有令人感动的环保故事,又有深刻实用的环保知识,它会使我们每一个人都能成为一名守护地球家园的忠诚卫士。谢芾主编的《人类的环保之路》为丛书之一。 《人类的环保之路》内容涉及人类与环境保护的各个侧面,文字浅显易懂,生动活泼。
  • 英雄无敌之一个农民的逆袭

    英雄无敌之一个农民的逆袭

    一群宅男穿越到英雄无敌的游戏世界。这是一个龙与巨人制霸,瑰丽而奇幻的魔法世界。
  • 百位世界杰出的军事家(下)(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

    百位世界杰出的军事家(下)(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

    人类的未来充满了希望,明天的世界令我们无比期待。从历史中汲取知识,感悟人生,追求真理,是每个生活在21世纪的现代人的价值取向。在无比灿烂的历史星空中,众多世界杰出人物犹如明烁夺目的明星,让历史的时空如此地浩瀚,并给后人留下了一份极其珍贵的文化遗产与智慧结晶。期望本书能让广大读者,尤其是青少年朋友们,从世界杰出的人物身上,学习与借鉴人生的智慧,创造卓越的人生。
  • 礼仪全书(第三册)

    礼仪全书(第三册)

    在现代社会,礼仪可以有效地展现施礼者和受礼者的教养、风度与魅力,它体现着一个人对他人和社会的认知水平、尊重程度,是一个人的学识、修养和价值的外在表现。《礼仪全书》归纳、介绍了大量最新的交际技巧和礼仪规则,有针对性地分析、解答了生活、工作、交际中经常遇到的种种具体问题,内容涉及社交场合的礼仪礼节、招待宾客的要领、职场中的人际关系、商业营销中的礼仪、与外国人交往的礼仪知识等等。在社会变化日益快速的今天,许多经久不变的社会习俗和礼仪,已经发生微妙的改变。本书多层次、多方位、多侧面地反映了这种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