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473300000017

第17章 更值

自从来到忻城之后,项羽下令下午的时光,出了当天安排的值岗兵卫之外,其余众人没有固定的任务,时间可以由他们特殊分配。

大多数时候,自由分配的时间都会让人觉得跟珍贵。如今正值下午,钟离昧等人甚至可以在城周围或者城墙上拉弓涉猎。适当的放松消遣。

可他们没有,他们依旧在为楚国的今后着想,没有人因为项羽的允许,就在这一期间去做那等消遣之事。

看着面前的三人,项羽内心由衷的欣慰。

虽然他们都是带兵打仗的将军,没有人可以跟汉王手下的陈平、萧何等人比治国安邦、运筹帷幄。

可他们真心为楚国分忧,再加上那句,‘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项羽相信,即便他们所想到的不完美,可谁也说不准,哪天的战局可能就会因为他们的一些小意见而有大的改变。

“此事本王已经想了一个月了,从他们投降的一刻起本王就已经在想了。”项羽微笑着,平淡的说道:“都先入座吧。”

等到,众人坐定之后,项羽又接着说道:“你们方才说的本王也想过,一旦放他们回去,很可能是我们的后患。

可你们谁还记得一件事,那就是,当初封王,刘邦被封汉王。他手下的将士听了封地在汉中和巴蜀这等西陲之地后,有不不知情的将士担心去了之后吃不上饭,有些则担心风土民情不和,去了之后难以停留。”

因为议事堂坐东朝西,白日里,受到日晒的时间不多,整个大堂内的温度甚至比外面还要低。项羽说话间,嘴边的雾气给人一种吞云吐雾的感觉。

清冷、寂静,再加之大堂的宽敞中仅仅只有四个人,简约简谱,空荡荡的。这哪里有一点像是一方霸主议事的地方!看起来更像是盛世中,某绿林势力的总堂。

那爽朗的声音传开,甚至在这殿堂里回荡了好一会。

在项羽顿住看向众人的时候,季布带着追忆之情,沉声说道:“末将记得,当时汉王手下的大军起了很大的骚动,短短数日的时间里,汉王手下近十万大军,逃离者有七八。

为此事,汉王可谓是恨透了项王您当初的封王一事。再后来,据说是萧何找到了韩信,韩信又想办法稳住了剩余大军的心,汉王这才带着残余的力量去了汉中。”

听到这里,三个人似乎都明白了什么。

项庄在这之后直言快语的道:“项王莫非是担心将这些人就在军中,某一日他们实在难以忍受的时候,发生跟当初汉王军中的一幕?”

微笑着看向三人,项羽微微点头。

项庄在呼吸间的思索之后,忽然间说道:“那何不将这些人都杀了!昔日魏惠王错在不杀商鞅,最后让柔弱的秦国变得难以战胜。既不能用,何不杀之。”

那有些恶狠的声音在这凄冷宁静的环境下,更加衬托的阴森。也就是在场的都是将军,若不然真有人会被一番话吓到腿软。

杀!可真的能都杀了吗?有些话并不适合作用在群体。

项羽也没有说太多的大道理,那玩意在这些杀人无数的将军面前不见得行的通。

呼出口气,项羽只是淡淡的提出一句:“若此事传入汉军之中,再经有心人一番描绘的说出,到时候征讨汉王,汉军将士岂不每一个都以命相搏,谁人还敢放下兵器投降呢?

况且这里面的一部分人也许不会离开。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想挂着一个降卒败将的名声回去不是吗?”

“若是在这些愿意回乡的人走了之后,在他们回乡的路上埋伏,然后趁机杀掉他们。如此一来,岂不就分辨了去留之人。”这话出自钟离昧的口中。

按照他们说法的确也可以。毕竟这个年头消息传递的慢,从他们回乡的半路下手可以说是悄无声息。消息既传不到他们的家乡,也不会让留下来参军的这一部分人知晓。

从解决手段来考虑,的确可以说是万无一失。

只是,项羽在听了他们的意见之后,依旧是一番苦笑,“除了杀人,诸位将军就没有想过其它的一些缘由吗?”

一时间,众人面面相窥,分不清项羽所指的是什么。

“放他们回去之后,各地的亲人父老也会问上一番。

当地人得知本王非但没有为难他们,反而给予他们回乡的口粮,还发了务工的饷银。届时即便他们是汉王治下之民,对本王或者说对我们楚军,都会多一番好感。

某日我们兵临城下,百姓心中的楚军不是滥杀无辜,而是以礼相待热情助民的仁义之师。若汉军不敌强迫百姓守城,百姓也不会拼了命的死守。

在伐秦的征战中,我军将士勇猛。可杀戮之心繁重,关中各地的百姓心中多有芥蒂。

那一段时间,秦军怕,百姓也怕。

放降卒回乡,带回去一个好的声誉,本王觉得比杀了他们更值。”

先前楚军做过什么在场的人都清楚。

虽然主要杀的都是秦军,可这事无论是对关中还是对其他地方的百姓而言,他们对楚军大致的一个标签就是杀戮、残暴。

再加上楚汉争霸开始,汉王刘邦为了稳定局面,联合一些投靠他的王侯造谣生事,很多百姓对楚军也就有一个模糊而又扭曲的观点。

项羽知道,民心所向才是权利最终的归属。

至于有多少人相信刘邦就是赤帝子,这其实不太重要。因为从战国开始,为天子马首是瞻的礼乐就已经崩溃。前不久的陈胜吴广起义,更是让很多百姓意识到王侯非天生。

也是自这个时候开始,百姓关注的已经不是自己头顶上顶着的是秦还是赵,亦或者楚汉,他们更关心的是跟着谁可以吃饱,可以过的安稳。

一个楚军解决过无数次的降卒问题,在今日却是被项羽说出了另外的深意。

项庄等三人听闻无不是沉思。

刚出江东的时候,楚国项家军英勇无匹,一时间让天下各大反秦势力来相聚。

封王之后,项羽杀了所谓的义帝,再加上有心之人暗中使坏,西楚一度成为了诸侯背离的对象。

名声的重要性,逐渐的在三人心中展现,那种影响,不仅仅是眼前的一点得失,而是关系到整个天下归属的大事。

想清楚这些,三人又是不分先后的恭敬拱手:“项王英明。”

……

第二天一早,楚军中开始一一询问登记离去跟留下的人数。

最后留下来的有一万两千多人,而选择回去的大是一些上了年纪亦或者家中有妻儿老小的。

在这之后的两天里,项庄安排人把粮食堆积在城门口,但凡统计询问过的想要回乡的人,就可以带上自己的东西,在城门处领取了路上口粮之后离开。

彭越总是在清晨站在城门上方,静静的注视着一个个离开城池,奔向自己家乡的身影。

……

在经过一番准备之后出发前往齐地的陈平,今日终于来到了故齐都城,临淄。

在守城将士验明身份之后,陈平并没有直接见到韩信,而是被人带到了馆驿中暂住。

与此同时,他身上带来的汉王书信却是被人送往了宫殿深处,韩信的住处。

同类推荐
  • 东唐我说了算

    东唐我说了算

    东土之上,繁荣大国名唤大唐。偶然回到东唐,竟然醒来就被祭天,大难不死得元灵,从此开启了开挂的人生。皇帝要和我结拜?我考虑考虑吧!什么竟然让我娶公主?我才不要娶公主呢!东唐我罩着,谁敢不服?我有特种兵,有飞机分分钟炸了你。蛮族之人也敢跟我叫嚣?让你尝尝炮弹子弹的味道!!让你知道什么叫血色浪漫!!神挡杀神,佛挡杀佛。动了我的人就让你痛不欲生。别跟我扯什么梦回东唐,就要听话上朝。这地方我说的算,让我上朝,我看是你不想当皇帝了吧!
  • 别笑,这是大清正史1:龙兴辽东

    别笑,这是大清正史1:龙兴辽东

    本书叙述了自努尔哈赤出世(1559年)至顺治二年(1645年)史可法困守扬州86年问的历史。此时正是清朝崛起、明朝灭亡之大动荡、大变革的非常时期,其问所发生的历史事件,既精彩纷呈,又血腥惨烈。作者娓娓道来,虽然嬉笑怒骂,但却谑而不虐;看似散漫随意,实则用心良苦;看似如小说家言,实则以信史为本。书中的人物,无论是大英雄熊廷弼、袁崇焕、努尔哈赤、皇太极,抑或是大汉奸吴三桂,不论是具有悲剧性格的崇祯皇帝,还是雄才强悍的多尔衮,都一改往日严肃、刻板的面目,泼皮似的调侃使其人物形象陡然生动起来。
  • 别笑,这是大清正史2:鏖兵天下

    别笑,这是大清正史2:鏖兵天下

    本书描画了自混世魔王张献忠出世(公元1606年)至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岳钟琪入藏击败准噶尔兵105年间的历史。作者以其犀利的笔锋,麻辣的文字,漫画式地再现了郑成功的愈挫愈奋、忠贞不改,顺治帝的为爱痴狂、沮丧抗争,康熙的擒鳌拜、平三藩、灭准葛尔的“呵呵”武功。在这本书中,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形象被彻底颠覆,“大汉奸”吴三桂仁爱与忠诚的英雄形象更加伟岸,千古一帝,广为后世称颂的明君康熙却是个心理扭曲、性格乖戾、下流无耻的变态狂。乍一读,似乎感到如雷轰顶,让人毛发俱立,难以接受,但细细思量,就能发现其中的无限真意。
  • 噬血恶魔(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噬血恶魔(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本书撷取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元凶代表人物,力求展现他们不同时期、不同历史阶段独具特色的性格特征、丰富的内心世界,描绘了他们的作战经历,以及走向失败的过程。
  • 中国历史博览3

    中国历史博览3

    《中国历史博览3》主要内容分为“隋唐”、“五代十国”、“宋”三个章节。
热门推荐
  • 凤凰笑之帝师残凰

    凤凰笑之帝师残凰

    百里残凰,帝都人称凰少,以其温润如玉而闻名.百里残凰,丞相庶子,在人前,永远是浅浅的笑意.但谁知,那温润浅笑下是怎样的一面.残凰,一生都给了自己的国家,所有的爱都给了自己的家人,但是,当国家觉得无法掌握时,得到的却是毁灭.当一切都灰飞烟灭时,是解脱?是愤恨?是毁灭?还是…重生…这一次,当生命的齿轮重新转动,她,只为自己而活,父亲的在意,母亲的宠爱,嫡母的不待见,嫡妹的鄙夷…切的一切,造就了百里残凰永远的笑靥,在世人的眼中,那是天使的笑,温暖,心安.但是,那在极少数熟知他的人眼中,那是恶魔的笑,不,或者,比恶魔还要令人恐怖…残凰,残缺的凰,未来会怎样,她不敢说,天下会怎样,她不知道,既已残缺,那么,何必再管是否更残缺…[精彩片断一]“啊~天啊,凰少对我笑了~”“去死吧你,也不看看自己的样子,凰少明明是在看我.”“切,就你?”“你们吵什么?凰少怎么可能是看你们,真是少恶心人了…”“贱人,你说什么.”凤七看着下面的中花痴,再看看自家倚窗而立少爷,抽了抽嘴角,再次感叹自家少爷的魅力巨大。“小七在看什么?”浅笑吟吟的声音传来。百里残凰笑看着凤七,脸上的笑意差点让凤七迷失。猛然回神,好险,差点又中招了…百里残凰看着凤七的反应,眼中的笑意加深,哎呀呀,现在小七迷惑不了了呢,以后可怎么办呀.“少爷,现在可以回去了吧?”“走吧。”啊?这么容易?不会又有什么事吧?凤七立刻警惕,百里残凰看看凤七,不用这样吧,他的人品有这么差吗,真的只是回去而已啊~不理他,独自走出了酒楼,看看路边的风景也不错啊,总比看着那烂木头好的多。“凰少好。”“凰少,您来啦。”“凰少,您好。”一路上,百里残凰收到了许多人的问候,凤七跟在后面一再感叹这些人的眼睛有问题,自家少爷是个啥德行他再清楚不过了。“大家好!”瞧瞧,多温和呢,不愧是以温润闻名的凰少。当百里残凰一路回到了自己的太傅府后,后面的百姓还沉浸在刚刚凰少与他们打招呼的温暖笑意中…角落里的赫连尘面容抽搐,这什么人呐这…回头看看自家的几个完全傻了的兄弟,嗯,还好,不是他自己一个人…[精彩片断二]赫连羽满脸阴沉看着自己身上的衣服,再看看前面坐在太师椅上的浅笑连连的白衣人,身边的一群人的肩膀一耸一耸的,明显的表示他们很辛苦。“老师,这是做什么?”赫连羽终于受不了这氛围,忍不住开口了,但是一会儿就后悔了。
  • 健康早餐

    健康早餐

    《妈咪私房菜丛书》根据家庭一日三餐的营养需求,精选了一千三百多道营养食谱,食物搭配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富含营养,有益身心,让你吃得美味,吃出健康。《妈咪私房菜丛书》内容丰富,实用性强,通俗易懂,是家庭主妇的有益参考书。
  • 把工作做出色

    把工作做出色

    英国前首相丘吉尔说:不要爱一行干一行,要干一行爱一行。海尔集团的张瑞敏先生也曾这样说道:什么是不简单?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什么是不平凡?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针对企业员工的工作态度和价值观念建设和实践的需求,阐述了把工作做出色的重要性,剖析了工作不出色的种种表现,最后告诉读者如何才能把工作做出色。其实,把工作做出色并不难,只需要你端正工作态度,比别人多做一,多些对工作的热爱,多些责任和主动,就可以把工作做出色。而决心将工作做出色的人,不但能为自己赢来无数成功的机会,而且还会拥有灿烂丰盈的人生!
  • 酆都酒吧

    酆都酒吧

    男人颤颤巍巍的伸出手接过酒杯,递到嘴边小心翼翼的抿了一口。酒是温的,穿过喉咙,淌过胸膛,男人舒了口气,身体升起一股暖意。他抬起头看看吧台中间的人,像是酒保,又像是老板。他把椅子往吧台拉近了些。他弓起身子,东瞄瞄,西瞧瞧。喉咙鼓动了一会儿,终于鼓足勇气开口。“兄弟,你这地方,喝酒的....难不成不止是人?”“那当然了。”吧台上的丁一将冰块扣进酒杯,端起杯子,把自己的杰作一饮而尽。他低下头,嘴角上扬,似笑非笑的望着这个‘人’。“因为这里,是酆都酒吧。"
  • 拉贝次仁

    拉贝次仁

    龙仁青,当代著名作家。1967年3月生于青海湖畔铁卜加草原1986年7月毕业于青海海南民族师范学校藏语言文学专业。先后从事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的新闻翻译(汉藏文)、记者、编辑、导演、制片等职,现供职于青海电视台影视部。
  • 变强从lovelive开始

    变强从lovelive开始

    这是一个九位个性特异的少女为了拯救将要废弃的学校而成为偶像的故事。成为偶像的道路并没有那么容易,但有一个人一直陪在她们的身边。这个人是一个穿越者,身怀铠甲的他拯救世界只是顺便,而在live上为她们打call对于他来讲才是正事。林天明:“我拯救世界,只是为了她们九个能继续的唱下去跳下去而已。”
  • 十九岁宠妃

    十九岁宠妃

    南唐后主李煜被毒杀,小周后被凌侮,窅娘自刎殉情……十九年后,李煜和窅娘之女,十九岁的楚楚肩负着复仇的重任入宫。庭院深深的后宫,在庄重的皇家威严幕后,充塞着腐败荒淫,煎熬挣扎,痛苦血泪,更有机谋权诈,血腥残杀。多情者多难,风流人相残,畸形的岁月,十九岁的楚楚燃尽情焰……
  • 武灵煞途

    武灵煞途

    梦中梦!险中险!平凡的大学生活!不过是梦中的场景!两人所面对的处境!是生!是死!均在一念之间!过去如同过眼云烟。未来却在刀尖舔血。生死大权!为何要交予他人手中?不!我是这里的主宰!胆敢反抗吾!留给你的只有一个字!!死!!
  • District and Circle
  • 书生的困境:中国现代知识分子问题简论

    书生的困境:中国现代知识分子问题简论

    本书从资料搜集入手,于正史之外容易被忽略的细节判断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分析现代以来知识分子的命运。1949年前相对论传播及对中国知识界的影响,从院士到学部委员折射出的1949年前后知识精英与国家之关系,一本国文教科书酝酿的现代文学教材模式,一个小说细节预示的百年中国文学之“赵树理悲剧”,《文艺报》讨论、《文汇报》专栏反映的当代文学转型过程,北京大学《红楼》杂志与“文革”后期《朝霞》杂志呈现的政治理想和文化品质,以及王瑶学术道路中的“陈寅恪影响”,70年代初访华的西南联大知识分子何炳棣、杨振宁等人的家国情感……一切发生过的历史,无论当时或后人如何评价,这些历史本身都具有研究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