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473300000067

第67章 冲阵

流云短暂的遮蔽了夕阳,那斜射而出的光芒减弱。

高台上,一个兵将感受着下午阳光减弱后的凉意。随着流云的遮等周围似乎被套上了一个无形的隔离罩。

兵将回首走动了两步,驱散刚才那突然升起在背后的一股清凉,笑看了一眼夕阳的美景。

那嘴角微微扬起。这个时代,并不是只有君王等贵族文人才懂得欣赏那一抹风情。

再回首,看向彭城那高大城门的时候,昏暗的光线下两扇高大的城门被缓缓打开。一队队身着战甲,手持统一兵器的兵卒从里面整齐有序的奔走出来。

流云散去,夕阳的红光照射在出城而来的森森铠甲上,红光四溢、寒冷兵锋硕光,紧随的战车,扬起阵阵的黄尘。

“楚军,出兵了……”

兵将揉了揉眼睛轻声呢喃,那本松懈的神色不知不觉间加上了一丝凝重的韵味。

……

“我军营地的后方是当初楚军城外大营后的那座荒山,楚军眼下都被围困在彭城,他们冲出来,该也不会去那个方向,毕竟那山不险峻,出城撤进那山上也是死,后方便不用加什么兵卫。末将以为,应该在南面多加斥候,还有西南方向。”

“若是楚军出了西门直接冲着西南方向而去,西南方向没有天险,虽然有几条水流,却也不会成为大军的阻碍。而我军的位置是彭城正西,楚军若是冲出来直奔西南而去,的确可能会冲过我们的包围。”

“如此说来,诸位将军都同意在西南方向加强巡查和防守了?”

行辕里,刘邦正跟周勃、彭越、周昌、灌婴等等一众大小将领商议接下来重点防御的事情。

等到刘邦看着众人问完,一直没有开口表态的周勃,最后也说出一句,“不错,这个方向的确需要多派斥候,若是楚军入了夜再出来,正面派人拖住我们跟城南齐王安排的大军,一部分人在夜幕下穿过这西南的包围空隙区……”

“既然如此,那就……”

刘邦刚要做出什么决定,这才刚刚开口。下一刻,鼓声擂动。

随着高台上预警的鼓声传递开来,汉军营地各处的战鼓都纷纷被人敲响。

行辕外的兵卒听见鼓声便开始集结,一个个原本或站或躺的兵卒纷纷拿起了兵器。

一个煮好了饭食的兵卫端着一个木盘往刘邦所在的行辕走,在他的侧方,一个膀大腰圆的肥胖兵将不停的催促着麾下的兵卒,“快点,全部去那边集结……”

有节奏的战鼓声依旧在不停的响,一声接着一声的音波逐渐的加强。

奔走之间,一个兵卒扭动了一下因为小酣被压扭曲的皮甲,一个不小心,直接撞在了那个端着饭食的兵卫侧身。

兵卫一个踉跄,手中的木盘跟食物瞬间被掀翻,不过这个时候可没有人会在这这些。

兵卫一声无力的呼喊,却只能皱眉看着兵卒们一个个远去。

……

彭城西墙外靠近北面的一片枯草地上,两个匍匐在这里的齐军斥候小心翼翼的探出头来,看着冲出城池的楚军。

一阵清风将大军走过扬起的灰尘吹去,直接扑向了两人的面孔。

待灰尘吹过,两个人小声交流道,“你在这看着,我先回去禀报齐王。”

“好。”

与之相对应的城南,同样是两个齐军斥候在暗中盯着。看到楚军出城的瞬间,一番简单的交谈,随后一人转身离去。

战马直接飞奔向南门外李左车坐镇的大军。

说白了,韩信终究是不放心汉王还有兵力较弱的东西两个方向,这些斥候是他昨日就已经安排在这里的,为的就是随时知晓两个方向的状态,以便调集大军支援。昨夜知道彭越跟楚军交手,这也是此地两个斥候所看到并且汇报回去的。

……

处在西方的汉军营地。

刚好行走过来的夏侯婴快速上了高台,不用值守的兵将开口,他已经看到了那浩浩荡荡而来的大军。

听到不断回荡和响彻的战鼓声,行辕里的刘邦等人也一个个的急切走出。

刘邦朝着彭城的方向看了看,该是还差一些距离,所以此时并没有直接看到出城冲来的楚军。

高台上的夏侯婴在看了片刻之后就转身而下。加快脚步朝着行辕的方向而去,刚好在半路遇上了赶来这里的刘邦一群人。

“启禀汉王,数万楚军从西门冲出来了。他们的速度极快,一路上尘土飞扬,该是想直接杀出去。”仓促的行过礼,夏侯婴语速足足加快了一倍。

“数万?”刘邦的两个鼻毛探出的鼻孔里长长的喘息,又冲着东面的彭城看了一眼,再回首问道:“可看出具体有多少人?霸王项羽,可在其中?”

“大体看上去,估摸着有四万。末将方才观察时楚军不过刚刚出城,他们好像事先下了命令,大军出城前军适当的减速,待中军后军出来直接就形成了锥形阵,现在已经全速冲了过来。”

“四万大军,这应该不是楚军的全部力量。”彭越又在其后开口,“根据齐王之前的消息,龙且的十多万大军从齐地撤回了有六七万,加上霸王带回来的数万大军,这里少说也得有八万大军才对。楚军这是想……”

也许是心中对彭越已经有了偏见。在彭越最后一句话没有说出的时候,夏侯婴直接打断了。

拱起手,夏侯婴很是认真的道:“冲开的楚军中有战车跟王撵跟随,楚、霸、项三字大旗围着王撵成了一圈,若非从高台上看,估摸着场外都看不到王撵的位置。”

“如此说来,霸王就在这军中了?”周昌突兀的眨巴着眼睛,也顺势紧了紧手中的兵器。

周勃却是缓缓的想了想,上前一步道:“汉王,楚军作战一向是勇猛,依末将之见,楚军来势汹汹,不可直接力敌,况且还有数万楚军情况不明。可王撵在此,说明霸王很可能也在。当以重盾防御加弓弩袭扰为主,待楚军锋芒褪去,我军再冲上去与之交战。如此既可减轻伤亡,也可趁机跟齐王取得联络。”

“末将也认为周勃所言在理。”沉默了许久的陈平在此时走了出来。

比起已经死去的曹参跟樊哙,这陈平跟周勃在此时虽然也是军中职务,不过却是参将一类,主谋。除非迫不得已,他们不会去冲锋陷阵的。

刘邦听了周勃的话该也是觉得在理,微微点头道:“本王也觉得应该如此。”

“周勃。”

“末将在。”

“此战由你主阵,全军如何分配、如何进退一切由你发号施令!”

“末将领命!”

……

“夏侯婴,你速速集结军中铜甲精锐以及刀盾步卒,兵分楚军两侧布阵。”

“诺。”

……

“陈平跟灌婴两位将军各自带领一队弓弩手分列重盾之后,坐阵袭扰。”

“诺。”

……

“王陵、周昌。你们二人率领剩余大军在正中列阵,随时准备冲击楚军。”

“诺。”

短暂的时间里,刘邦匆匆下令,一众将领纷纷开始指挥着大军忙碌起来。

……

“将军,这些煮好的吃食!”营地一角,一个参军不久的兵卒摸了一把湿乎乎的嘴唇。

负责这里的百夫长无奈的看了看那年轻兵卒,神色沉重的说道:“楚军的刀就要迎面劈下来了,谁还有心情管这些东西。别偷吃了,再不去集结,可就要吃军仗了。”

一番呵斥般的叮嘱百夫长直接跑开了去。

“不吃饱了一会怎么……”身后的年轻兵卒嘀咕了一句,不过也没有敢再耽搁。

……

北面齐军的行辕里,韩信一手举着还在冒热气的铜樽刚刚放到了嘴边。

“禀齐王,楚军已经从西门而出,正朝着汉王的大军而去。此番冲出来的中军还看到了重甲护卫和王撵。”从外面匆匆而来的斥候急切通禀。

一瞬间,韩信端着铜樽的手顿住。

“这么快就冲出来了吗?本王还以为,他们会等到天黑。如此一来,准备该是有些不足了。”呼吸之间韩信将手中的铜樽随手放在面前几案上起身,“不过,这也像是楚军的决定。既然无法再坚守,早点冲出也是对的。彭城周围没有什么好的天险藏身,此时冲出,入了夜刚好隐藏。”

等到韩信话落,回来的斥候也已经平静了呼吸,又接着禀道:“不过此番出来的并不是全部楚军。出城之后楚军就结成了密集的方阵,加之全速行军周围都是灰尘弥漫,看那阵型应该在三四万步卒之间。”

“本王知道了。”韩信整理着自己的甲衣,淡淡道:“你这就回去,继续盯着,若是再有楚军从西门出来,立刻来报。”

“诺。”

走出行辕的时候,傅宽刚好在这个时候回来。

目光一直注视着从马上下来的傅宽,一直到付款小跑着近前来,“齐王,楚军出兵了。”

“知道了,汉王那里可有什么消息传来?”

“这……?末将是从东面绕道而归,还不知汉王那儿的军情。”

正说着,一个兵卒带着刘邦派来的传令兵一同而来。那传令兵行了礼,朗声道:“汉王已经下令布下防御军阵,不过四万楚军怕不好阻拦,未免霸王驱车冲出去。汉王特来让属下询问,齐王何时出兵支援。”

韩信抖了抖眼皮目光从西方的天际看向彭城,那天际的红日仅仅只剩下一半。最后又看向这传令兵道:“你去回汉王,便说,楚军并未全部出城,暂且让汉王先设法僵持一时,待城中剩余楚军的动向明朗,本王再出兵。当然,本王会着人密切关注战局,若有不测,本王也会立刻率领大军前去。”

传令兵抬头小心看了韩信一眼,似乎对韩信给的这些回答不满,不过也只一眼,不得不应下来:“诺。”

……

将军即将碰撞的彭城西面。

汉军已经是布下阵型严阵以待。两侧的刀盾兵将身后的弓弩手牢牢遮掩,在正中是一条不宽的通道,就好像专门为楚军敞开一般。

只不过,在这通道的尽头是剩余的三万汉军步卒。

一路黄尘中,全速冲击的楚军军阵中发出阵阵兵甲震动的声响。

那原本在王撵前当做开路先锋的战车,此刻已经到了前军,其上之人并不是项羽,而是钟离昧。

在前冲一段距离之后,钟离昧突然站起身子,看着面前的汉军阵容,嘴角露出一丝冷笑:“想布下口袋阵装本将不成?”

一手扬起,钟离昧朗声吩咐道:“停止冲锋,全军减速变换阵型,分左中右三军,王撵跟本将在左,精锐重甲军去中,对冲前方的汉军军阵。”

随着一声令下,紧密的军阵开始变得松散。等到再次成型的时候,已经如钟离昧说的那般。

皮鞭击打在战马身上,战车又开始疾驰。其后的王撵也跟着加速。

随着阵型的转变,对阵的汉军众将脸色尽皆一变。

一直以来他们都以为西楚霸王会直接率军保持冲锋的阵型,以求可以快速冲出去。可这阵型的突然转变,主阵的周勃忽然眉头紧锁。

“王撵分到了左军!其余两军对冲厮杀。这是……!真想从西南方向冲出去不成?”

全军最后,刘邦骑在马上,身处地势相对高出一些的高地上疑惑自语:“王撵分到左翼军中!楚军何时这般的灵动了……!”

目光所视,刘邦也是在此时才看清,楚军的三支队伍并非四万,而是只有三万。每队基本都是万人。

同类推荐
  • 中国历史掌故发现

    中国历史掌故发现

    本书集合了“考古探密”、“人物逸事”、“古迹奇观”、“交流奇闻”、“艺术娱乐”等诸多方面的掌故与发现,勾勒出一幅真实多彩的历史画卷。
  • 意气风发:1956年的中国

    意气风发:1956年的中国

    “读点国史:辉煌年代国史丛书”选择在共和国历史上产生过重大转折或引起过社会加速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的12个年份为切入点,一年一本,以生动的文笔和翔实的资料记述了这一年份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描述其经济政治发展状况和社会风貌,论述其在新中国65年发展历程中的重要地位。
  • 蟒行

    蟒行

    曾经年少英雄梦,长大方悟心中痴。风起云涌,蟒走龙行。曲直之间,一笔疯癫。……噫吁嚱,悠悠。
  • 回到三国当驸马

    回到三国当驸马

    穿越来到东汉末年,陆浪发现自己成为驸马都尉,而且他保护的对象,正是刚刚经历了十常侍之乱的长公主刘静以及后来的献帝刘协!那个时候,典韦还是土匪,赵子龙还是无名之辈,郭嘉还是一个翩翩少年,天下诸侯还在勾心斗角。在大好机会面前,蛰伏许久的陆浪摇身一变,成为了一位纵横天下匡扶汉室的超级驸马!
  • 古代世界的七大奇迹

    古代世界的七大奇迹

    大约公元前3世纪,巴勒斯坦城市西顿(Sidon)居住着一位名叫昂蒂帕克(Antipater)的男子。他是古文物领域的贝德克尔,著有一本旅行指南。他或许不是首个试图向旅行者指出不可错过之景的人,但这份举世仰慕之物的列表也许出自他手,并经其他作家转述,直到成为权威。昂蒂帕克有严格的取舍标准,将列表中奇迹的数量限制为神圣之数七,于是有了世界七大奇迹的说法。
热门推荐
  • 新媒体环境下的国际传播

    新媒体环境下的国际传播

    本书从新媒体的视域考察国际传播具有的新特征,国际传播应采取的策略以及国际传播人才的培养。重点阐述了在以博客、微博、网络电视、IPTV、手机短信、社交网络等为代表的各种新媒体手段日渐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交流信息的重要手段的环境下,国际传播应该充分发挥网络等新媒体的交互性、参与性、便捷性等特点,使国际传播的主体多元化。同时对国内外利用新媒体进行国际传播的成功及失败的案例予以剖析,对国际传播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为我国在新时期开展国际传播提供积极有效的参考与建议。
  • 青石街上的大头倭瓜

    青石街上的大头倭瓜

    青石街全长不过500米,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清时有过大修整,拓路建房,雕梁画柱,地面铺满质量上好的青石,并不宽敞的街道显得庄重气派。如今年代久远,旧建筑拆得差不多了,但当年铺满青石的地面,虽有损坏却也不断修补,依然散发着青色幽光,历史和岁月尽显其中。青石街虽然不长,却也塞满了各行各业,擦鞋、理发、茶社、酒馆、棋牌室、录像厅等等,把一条街装点得五颜六色,热闹非凡。
  • 冰淇淋的眼泪(闪小说感恩篇)

    冰淇淋的眼泪(闪小说感恩篇)

    本套书精选3000余篇闪小说,所有篇目均在国内公开报刊发表过。每篇都有独到的思想性,画面感强,适合改编手机短信小说。这些闪小说除了通过故事的演绎让读者了解这些闪小说的可感和领悟其中的深刻含义外,特别对广大初高中生读者的心灵是一次很好的洗涤。
  • 郎咸平说:公司的秘密

    郎咸平说:公司的秘密

    1932年,伯利和米恩斯两位教授合写了一本关于美国股权结构的书。通过一系列的“治理”措施,最终也把股东和职业经理人之间的紧张关系化解掉,使成本变成财富。这个转便很重要,这是“公司治理”这一伟大课题的开始。公司治理的目的就是探讨如何监督职业经理人以图利小股东。为了确保经理人能按小股民的意愿办事,因此最好的办法就是经理人与小股民在事先签订一份“激励合同”。但目前它也几乎只存在于美国及英国,激励合同在欧洲大陆以及亚洲还是不能扮演重要的角色。
  • Hothouse

    Hothouse

    The Hothouse was first produced in 1980, though Harold Pinter wrote the play in 1958 just before commencing work on The Caretaker.'The Hothouse is one of Pinter's best plays: one that deals with the worm-eaten corruption of bureaucracy, the secrecy of government and the disjunction between language and experience.'Michael Billington.'The Hothouse is at once sinister and hilarious, suggesting an unholy alliance between Kafka and Fedyeau.'The National Theatre presented a major revival of The Hothouse in July 2007.'The foremost representative of British drama in the second half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Swedish Academy citation on awarding Harold Pinter the Nobel Prize for Literature, 2005
  • 那年阳光下的你我

    那年阳光下的你我

    时过境迁,爱一直都在心中蔓延,我们还会是最初的样子吗?……
  • 天价甜妻:病娇总裁,借个吻

    天价甜妻:病娇总裁,借个吻

    【巨甜,超宠】一次意外,苏眠睡了大人物蒋继深。回国之后才发现,他成了自己的半路哥哥?苏眠十分尴尬。找了机会和蒋继深谈话——苏眠:“我们算是半路兄妹,之前的事,就当没发生过吧?你有什么想让我配合的地方,我也会尽力的。”蒋继深:“你要尽力配合我?”苏眠:“嗯,希望我们和平相处。”蒋继深:“和平相处不可能,不过你要真尽力配合我,我怕自己会肾疼。”
  • 女青鬼律

    女青鬼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我的世界很小,但刚刚好

    我的世界很小,但刚刚好

    所谓刚刚好,是剪断了多余的贪念和欲望,回归到了一种简单的生活,不多不少;是前进的脚步上不徐不疾,不慌不忙,不早不晚;是在生活的追求上不繁不简,恰到好处。心境上,不藏不显,不刻意追求,也不勉强接受。因为剪除了不必要的欲望和贪念,放缓了脚步,因而,灵魂跟得上身体,更能感受到到细微的美好,体会到少即多、简单即丰盈的生活态度,生命更加丰盛满盈。正如书中所言:“我的世界很小,但都是我们重要、在乎的人;我的世界很小,所以懂得对细微的事情微笑;我的世界很小,但足够我面对生命中的困顿与艰难;我的世界很小,但能够牵手你的手到老。”
  • 清和如沫

    清和如沫

    自由or爱情,曾经我会选爱情。但现在我依然爱你,却要选自由。你知道的,我们都长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