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483000000001

第1章 序:读懂王阳明,就懂了当下

写作是一件幸福的事,仅靠一支笔,或者一副键盘,就可以比别人多活出一个世界。

从掌握一些常用汉字后,我就迷恋于用文字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无数个不眠的夜晚,沉浸于一个人的内心世界无法自拔。

那些生动而寂寥的文字,如同内心世界释放出来的亿万精灵。心灵如镜,烛照万物。

很多时候,我也会抱怨当下,信誓旦旦地要去寻求所谓的突破。会在白天一根一根拔掉自己爱惜过的羽毛,让自己滚落尘埃;当黑夜来临,又会一根一根捡起自己拔掉的羽毛,想让它帮助自己的灵魂摆脱世俗的引力,获得暂时的宁静。很多时候,才发现自己不过是一只想飞却飞不起来的鸟人。落在地上,可笑地蹦跶;飞在天空,又无力地扑腾。

有人说过,思想没有障碍就是自由。而我要说,人生没有更多期待才是自由。

我本不想再写王阳明,毕竟已有那么多珠玉在前。可我还是很遗憾地看到了满书架的王阳明,满世界的鸡汤味儿。其实人活在这个世界上,真的不需要灌那么多心灵鸡汤。

很多时候,我们习惯了安身立命,习惯了将生活当作日子过,将视野局限于以自我为中心、以私利为半径的那个小小圆圈之中。我们在嘲笑庸人哲学不值一提的同时,却又义无反顾地在用世俗的方式体验这个世界。我们在嘲笑别人的可笑之处的同时,又在身体力行地制造着别人围观的笑话。当下是一个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话语时代,从现实到网络,从旧文本到新媒体,一口唾沫就可以掀起滔天巨浪。虽然王阳明临终之前留下一句话:“我心光明,亦复何言!”但在他活着的时候,他又何尝不是一个多言之人。连他的朋友都劝他少说话。他主动反省,他说,一个人话一多,必定气浮、志轻,气浮的人热衷于外在炫耀,志轻的人容易自满松懈。

第一次知道王阳明这个人,是在中学时期。政治老师在课堂上将其作为唯心主义的代表人物狠狠地批判了一番,说他唯心,不客观。不曾想,多年后,王阳明又摇身一变成为浮躁而疲惫的现代人寻求内心安宁的心灵导师。他们希望自己迷失方向的心灵之舟,能够得到圣贤者的指引。不少人将其心学简单地理解为心灵鸡汤似的精神诉求,只闻鸡汤美味,不见万物观照。就像俗务缠身的我,走进王阳明,何尝不是为了能够明心见性、摒弃杂念?

无论是过去被批判的王阳明,还是被现代人奉为心灵导师的王阳明,都不是王阳明本人。如果给王阳明贴上身份标签,我们可以说他是“十六世纪以来最伟大的演说家、最伟大的哲学家、仕途不如意的官员、二流诗人、道德典范和坚定的行动主义者”。他甚至和我们这些庸常之人有很多共性:和老友喝最辣的酒,好为人师,用世俗的成功标准衡量自己,用不着边际的梦想代替思考,对一个早已抛弃了自己的体制抱有不眠不休的幻想,对生养自己的土地有着深刻的感情。

哈佛大学教授杜维明说:“二十一世纪将是王阳明的世纪。”还有人说,王阳明的横空出世,照亮了中国思想史的天空。

今天,当我走近王阳明的时候,我最希望做到的是打开内心的三重疑问大门。

第一扇门上写着:为什么是王阳明?

第二扇门上写着:为什么是王阳明创建了心学?

最后一扇门上写着:为什么王阳明能够创建心学?

历史是技术无限进步和人性无限循环的历史。王阳明生活在明朝,关于明朝,我们从各种历史文本中了解到的是,皇帝一个比一个变态,文人一个比一个扭曲,是一个享乐主义大行其道的疯狂时代,从焚香、品茗、营造、戏曲、房中术,华丽丽地糜烂。王阳明出生并成长于江南的一个小县城,虽然中间因求学和官场颠沛在北方做过短暂的停留,但他一生中的大部分时光还是留在了湿漉漉的南方。从南京、绍兴、南昌、赣州,乃至更远的贵州和广西,成长、衰老,并死亡。

王阳明告诉我们,人生的最高境界很难达到,但我们应心向往之。虽不能至,还是要在心间供奉一轮明月。有人说,王阳明身逢其时。中国的儒、释、道哲学在经历了多个王朝的激荡、融汇后,在赵宋王朝迸发出亮丽的火花,成就了所谓的天下至理——理学。等到了明代中叶,也就是王阳明生活的时代,儒、释、道又各显高下,各有侧重,各行其道,各成其法。

道家所重在天地自然,而佛学讲究心性意识,不过由于禅宗的介入冲淡了佛学的宗教精神,赶着其信众回归庸常的生活。王阳明的心学是在宋儒基础上的重新构建,他并没有跳出“理”的大前提独立建构一种新哲学,他的“致良知”和“知行合一”不过是儒学的一次内部改良,或者说是修正。他将“天理”移入人心,突出人在天地间的主体地位,将道德他律转变为道德自律。他所召唤的是先秦儒生士子们苦苦追寻的家国天下的现实问题。宋代理学家以宇宙论作为人生哲学之根据,而宇宙论大多采用的是道教先天无极之说,从而赋予儒学一番新生命与新气象。

宋代理学的开山祖师是宋仁宗时代的周敦颐,也就是那篇传颂千古的美文《爱莲说》的作者。不过对于儒生们来说,他们最为推崇的是他的另一篇文章——《太极图说》。

周敦颐的《太极图说》阐释了“无极”这一概念,所谓“无极”,就是万物的造物主,是天地运行的标准。将无极学说发扬光大的是周敦颐的两个弟子,此二人是亲兄弟。哥哥叫程颢,弟弟叫程颐。多年以后,兄弟二人虽然师出同门,却将老师周敦颐的《太极图说》中的无极之论一分为二,一曰“理”,一曰“道”。

哥哥程颢认为,人性本善,天理就在人的心中,人只需在自身上下功夫就可以了。

而弟弟程颐则认为,人不能仅仅只在心上下功夫,而应该与外界有所交流与沟通,这样才能寻求天理,也就是应该依靠外界的力量“格物致知”,让自己达到人性至善。

兄弟二人各持其道。朱熹继承了程颐的思想,而陆九渊则继承了程颢的思想。朱熹和陆九渊凭借各自的天资与修为将两种思想发扬光大,这就是后来的程朱理学与陆九渊心学。

要了解陆九渊心学,就必须与朱熹理学相参照。朱熹理学讲究的是读经书和持敬,所谓持敬就是统一自己的精神,抑制人的欲望,自觉天理。他的实践方法就是静坐。而陆九渊心学也同样重视静坐,不过陆九渊主张直面世界,直观地感悟真理。他们的终极目标都是要求得天理,锤炼内心。

将王阳明放在明代中叶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他所掀起的这场心学革命无异于一场“人的解放”。这也是为什么梁启超先生会说,他“能做五百年道学结束,吐很大光芒”。

按照王阳明的理论,良知成为我们人生中做一切事、进行一切思考所依据的唯一的准则。我们生活中的一切行为和内容,全部都包含在良知之中。良知是我们的心,心变成了一个非常大(从哲学层面说,是无穷大,甚至像整个宇宙一样大)的圆圈,它将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每一件事、每一个思考都包括进去了,这就是阳明心学里所谓的“心外无事,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其所指的都是“知行合一”的最高境界。在这个境界中,“知”是良知。一个人所有的思想、行为、事业、工作、情感,全部以良知的形态表达出来,于是产生了一种共性,这个共性可以视为一个巨大的圆圈,把所有思想、行为、对人对事的态度都包含了进去,这个圆圈就是心。

在王阳明的语境中,心,良知,天理,是同一个意思。当一个人的境界达到这种程度,他的思想,他的行为,他对人对事的态度,全都以良知的形式表达出来,也就可以说,他的一切,都被包在了良知这个圆圈里面,圆圈外面,就什么也没有了,这就是所谓“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当我们生活中的一切内容,全部都是良知,人生就达到了“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圣人境界。良知,是大智大勇,是大反思,是一种高级智慧。解决事情的办法千变万化,永远不要去违背自己的良知。如果我们懂得“致良知”,并且能够在生活实践中将自己的良知如实地表现出来,那么我们就享有一种与自己的生命本质相一致的现实生活,我们就是一个有根基的人,是体现了生命自身的完整性、独立性与自主性的人。如果不是,而总是以私心、私利、私欲的满足为目的,那么我们就会在外物的追逐之中丧失自我生命的本质,就会成为一个没有生命根基的、东倒西歪的人,就会造成现实生活与生命本质之间的断裂,从而使生活走向生命目的的反面。王阳明说,世界是我心观察出来的,我心污浊,这世界就污浊;我心光明,这世界就光明。

——什么是圣人之道?王阳明为我们指出了一条圣人之道。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宗承灏

2016年春分于北京万国城

同类推荐
  • 用微笑迎接生活的挑战

    用微笑迎接生活的挑战

    著名作家詹姆斯·米彻纳曾写道:“人一辈子中所进行的最漫长的旅程就是:找到自我。如果在这一点上失败了,那么无论你找到了别的什么,都没什么意义了。”我们将帮你踏上通往自己内部世界的旅程。心智健康开始于自我了解和自我接受。分析人的个性与行为是件艰难的事……
  • 拯救孩子拯救心:一位青少年心理专家的忠告

    拯救孩子拯救心:一位青少年心理专家的忠告

    本书是一本指导家长和老师如何让孩子摆脱面临的各种压力的指导书,作者在书中指出当今的孩子面临着学习、身体、社会等各方面的压力,但最严重的压力还是来自心理方面。心理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孩子的成长,因此要培养孩子健全身心的重中之重是培养孩子拥有一个强大的内心,有了强大的内心才能轻松的面对一切压力。
  • 生活心理学(全集)

    生活心理学(全集)

    本书运用通俗、简练的语言,结合大量的实例,从现实生活的各个方面——身体健康、饮食、爱情、婚姻、家庭、学习、人际交往、性、性别、性格、情绪、记忆、思维等多个角度介绍了心理学知识,指出常见的生活困惑并提供心理方面的防治建议,然后总结性地阐述了现代人常见不良心理、心理障碍及其防治策略,最后还介绍了心理咨询的基本知识,实在是一本难得的生活心理学好书。真诚盼望这本书能带给每一个人幸福美满的人生!
  • 弗洛伊德文集11:图腾与禁忌

    弗洛伊德文集11:图腾与禁忌

    本卷是弗洛伊德有关人类学、社会学、文化学、宗教学、历史学和哲学等方面的代表性著作,共包含两部作品。《图腾与禁忌》1913年出版,通过蒙昧人与强迫神经症患者的比较,推断了图腾崇拜的本原意义。《摩西与一神教》1939年出版,是弗洛伊德生前完成的最后一部著作,它深入浅出地剖析了一神教的本质和起源。这些论著基本上属于弗洛伊德心理哲学的范畴。
  • FBI表情行为学

    FBI表情行为学

    本书从FBI经手的有趣案例展开分析,教你如何从面部表情、肢体语言、性格等方面识人内心。
热门推荐
  • 料事如神

    料事如神

    温暖千万人的成功智慧书!人生励志必备书! 无论寒冬暖春,信心都是力量之源。信心来自我们的内心,来自对自己和他人的肯定与信任,来自对自己以及周围环境的清醒认识,来自勇往直前的勇气、胆识和锐气。 信心是廉价的,谁都可以有;信心也是无价的,只有你的信心才能解救困境中的自己!
  • 猎人笔记

    猎人笔记

    揭露农奴主的残忍,农奴的悲惨生活,因此被放逐。在监禁中写成短篇小说《木木》,对农奴制表示抗议。在每一个笔记故事中,除了“猎人”的形象外,还有一个特色就是对于大自然的描写,无论色彩、音响和气息,都表现出作家敏锐的洞察力、听力和细腻的感受力。无怪托尔斯泰断言,在自然景物描写上,屠格涅夫以后的作家是无人敢动笔了。
  • 寄膳部李郎中昌符

    寄膳部李郎中昌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穷人怎么办

    穷人怎么办

    为什么世界上到处都是有才华的穷人?为什么你至今都没有获得你梦想的成功?我曾拿这个问题问我的一些朋友。我的朋友有的茫然,有的思索一会儿,迟疑地说出几点理由。显然他们在这之前都没有问过自己这个问题。然后,我给他们讲了本书中的一些故事。他们的反应不出我的所料:有的表情凝重,陷入了沉思;有的情绪激动,眼含热泪……为什么世界上到处都是有才华的穷人?你为什么还不是赢家?或许,对这个问题,第一重要的不是找到答案,而是提问本身。不做有才华的穷人,要相信,在这个世界上不会没有你的位置。
  • 你当归,我独活

    你当归,我独活

    狂风大作,暴雨如注。“你骗我……”烟雾缭绕的玉龙山山顶,一袭蓝衣的女子撑着把油纸伞垂下眼眸望着山下的村庄,嘴唇微张,喃喃细语,那里曾经有着太多太多的欢声笑语,如今却只剩下几声鸟鸣,似在述说着这场缠绵悱恻的雨带走了所剩无几的温暖。
  • 无与伦比的你

    无与伦比的你

    她是负心渣女,大四毕业说分手,他是超市小员工,分手之后寻再遇。商超设计圈内她小有名气,化身智慧女神,点亮他灰暗人生。商场精英高冷总裁,秘密设局只为她入,首次交锋,她用一颗人世间温暖的心,抛洒醉人的温柔,他有一双尘世间灵动的眼睛,执笔便能勾勒出缠绵的情愫,再次相遇,他的高傲冷漠让她两难,他的用心和才情却让她渐渐沦陷,她的美丽智慧让他情动,一句“我爱你”成全了他的“一辈子”,覃牧川说:沈冉,你确定还要撩我吗?沈冉:嗯,一辈子!
  • 无限之非正常团体

    无限之非正常团体

    一个情感缺失,没有人性,一个妄想征服世界,吞噬着细胞,违背着人性,人?勉强算是吧,在无限的世界中,黑暗即将肆虐。
  • 重生之浴血相女

    重生之浴血相女

    前世,她呕心沥血,助他登上帝位,却一朝成为废后。庶妹残害,骨肉惨死,最后城楼之上万箭穿心,了此残生。却不料再次醒来,回到豆蔻年华。恶毒庶妹?伪善姨娘?抱歉,你们统统挡路了!至于惺惺作态的太子,她要将前世痴心化作厉鬼,将他推下深渊!但从什么时候起,背后多了一个六皇子?看你顺眼,太子之位就给你坐了!
  • 悦读MOOK(第十八卷)

    悦读MOOK(第十八卷)

    本书将带你走进茫茫书海,我们将请一些学者和专家帮你指津,请一些书界人士为你剖析书坛风云,使你从中获得大量的图书信息,还能饱览各类书籍的精彩片段,一册在手,尽情享受读书的乐趣。
  • 澳洲废土

    澳洲废土

    少女将会从阴云密布的澳洲废土上得到什么?